“我知道了,就是问问。”
边走,老太太带着沈梨月收集有实用的草药,将其作用一一告知。
沈梨月发现有很多都是后世她曾吃过的野菜,功效都挺好挺温和。
张振峰和马春花二人合力劈砍一棵枯树,将上面的树枝全都砍下来用绳子捆好。
树林里枯树还是不少的,这比砍活树更方便,起码木柴不用晒就能直接使用。
砍掉树冠后,就是枯木根也会将其挖出来。
因为已经彻底死透,树根也就没了抓力,将它们从泥土里挖出来虽有点耗时间,但也没什么不可以。
几人干了三四天后,时景战送来一把锯子。
这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沈梨月和老太太用锯子慢慢磨。
张振峰和马春花依旧用斧头处理木柴。
四人埋头苦干了半个月后,寒冷的空气开始席卷而来。
期间寻找枯树时,还发现的了不少能入口的野果和甜甜酸酸的浆果。
沈梨月是不认识这些果子的,反正老太太说能吃,她就不怕。
柴火棚日渐堆积富裕起来,几人脸上都是安心和愉悦。
空下来的人都在为了冬季取暖做准备,刘巧巧和田丽合计了下,出了点钱请老乡帮忙将院墙垒了起来。
冬天马上到了,有了围墙不仅能抵挡寒风,更能提高安全性。
让沈梨月比较意外的,是男知青那边全都过来帮忙。
就是砍柴也会帮两位女同志一起带上,刘巧巧院子东面靠墙堆满柴火。
耐烧的,不耐烧的,二人从开始上工就有收集柴火的习惯。
下工回来肯定不会空着背篓,总会带一些树枝或者杂草回来晾晒。
小小的一个土院墙,也是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给钱大家伙肯定是不会要的,于是二人咬咬牙合伙买了老乡家一只草鸡。
直接一锅炖了个大杂烩,满满一锅肉加菜。
锅边贴着玉米饼,还是男知青们跑回去将自己口粮带来做的,不然刘巧巧和田丽二人所剩不多的粮食都能见底。
“吃饭前我先来说两句。”
李伟推了推眼镜在吃饭前开了口,见大家都转头看向自己,笑了笑缓缓说道:
“时间过得快,一转眼咱们已经来到清泉村两个多月,大家的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从最初的彷徨无助,到现在游刃有余,过程虽艰难,可它总归已经过去。
我衷心的祝福大家在后面时光里能够保持本心,勇往直前。
我呢是你们当中年纪最大的,今天趁此机会也告诉大家一件喜事。
我在过年时就要结婚了,到时请大家一定来喝杯喜茶。”
话音落,沈梨月和刘巧巧相视一眼,真没想到二人速度这么快。
“李哥,你行啊,不声不响就要结婚了?”
“啊!嫂子不会是那天来给你送衣服的女同志吧?”
李伟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就是她,她叫周燕,改天我将她介绍给大家。”
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忘却了所有烦恼,只聊开心事。
……
同一天,大队长张振民带领村里青壮年,天还未亮便浩浩荡荡赶着骡车和牛车出发交公粮。
等交完公粮,第二天就到了家家户户最关心的环节。
分粮,分钱。
一年辛苦劳动,等的就是这一刻。
沈梨月和后来的知青是没盼头的,他们拿的这点工分根本换不了多少粮食。
村里人口众多,大部分都是能有所收获的,当然也有吃低保或者入不敷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