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梨月定睛一看无奈的冲着冯老大竖大拇指,“冯叔您这刀工也太厉害了,一点肉不浪费啊。”
几人一听这话忍不住笑。
冯老大也跟着嘿嘿两声,这丫头话里的意思他懂,可这年头肉金贵啊,搭上点骨头做填头权当拉拉感情,已经相当不错了。
临走,沈梨月悄悄趴在冯婶耳边咬耳朵:
“婶,以后有吃的别忘了我。”
“行,婶子我记住了。”对方同样喜欢像沈梨月这么干脆的人,自然满口答应。
又过了两天,沈梨月看着天气挺好,便将床单被套拆下来清洗。
正卖力揉搓,就听到大门口传来清晰喊话声:
“家里有人么?有包裹和挂号信。”
沈梨月一听忙应声,擦擦手上水渍起身去开门。
站在门口的,是位脸腮红扑扑的邮递员。
对方看到来人忙将一个包裹和两封挂号信递过来。
“同志在这个签收栏里签个字就行。”
怕耽误人家时间,沈梨月也没细看,急忙接过笔签好字。
邮递员收到签收单行了个礼后,便骑着自行车离开。
全程干净利落没有过多寒暄。
沈梨月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可是最辛苦的公务员之一。
一些偏远地区直到后来很多年依旧在沿用。
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月月,谁的包裹?”老太太趴在窗户上问。
沈梨月抱着包裹和挂号信进了堂屋,现在天气冷了,她已经搬到西间和老太太住一起。
将包裹放到炕上,先看了看手里两封挂号信。
当看到其中一封信的地址是京都时,忍不住挑了挑眉头,她差点把那位重生的双胞胎姐姐给忘了。
信封开启,里面就一张京都大学的明信片,背面写着一堆思念问候的屁话。
在她看来最有用的,就是最后那句‘生活费已汇’。
老太太见她将明信片放下,这才拿起惊喜的看着带画的那一面。
画面上是一所被鲜花绿植围绕的大学一隅,正上方金色字体写着‘京都大学’。
老太太慢慢抚摸着四个大字,嘴里清楚念了出来。
沈梨月闻言抬头冲着老太太竖起大拇指,“外婆真厉害。”
老太太同样开心,这就是识字的好处,不需要求人,自己能看懂,心情当然是无比激动的。
“这是你妹妹寄来的信吧?字没有你写的好看。”
老太太扫了眼明信片后面写的字,撇嘴来了句,沈梨月忍不住笑出声,却没接话。
不是她吹,现在她写出来的字,是她们两个小土著加起来都比不过的存在。
原身的字马马虎虎只能算端正秀气,原身她姐的字那就更次一等,根本入不了眼。
“太可惜了,上次考试你肯定没发挥好,要是国家再给机会,你一定要抓住,不要泄气。”
沈梨月却摇摇头,“不去了,知识已经学进脑子里,考不考大学无所谓了。”
老太太皱眉不赞同,可她还没继续,沈梨月已经将包裹递给她,岔开了话题:
“外婆,您帮我把包裹打开吧。”
老太太一看哪里还不明白,只能咽下没出口的劝说,叹口气低头拆包裹。
沈梨月抿唇笑笑,她就是这么胸无大志,上辈子真的已经学的够够的,这辈子不想再继续。
“吆!这衣服可真漂亮。”
老太太打开包裹,看到里面的东西忍不住轻声低呼。
沈梨月抬头看了眼,是几件样衣,外加两本杂志和裁缝基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