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精品小说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精品小说

恋小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是作者“恋小爱”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齐妙刘文彧,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主角:齐妙刘文彧   更新:2024-03-21 19: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是作者“恋小爱”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齐妙刘文彧,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那行,你们把门挂好。我们爷俩走了。”梁安跟梁汉森下地穿鞋,出去了……

齐妙把炕桌收了,将被子铺好。那床新被子,就放在了曹氏睡觉那边。

下地打水洗脸、洗脚。农家没有这样的讲究。除了下地干活儿时,每天晚上烫脚解解乏,其他时候据说都是不洗脚。

不过曹氏不行,她坚持让家里人每天晚上洗脸、烫脚,才可上炕。给曹氏重新倒了盆热水,放在地上,说:

“娘亲,洗脚。”

“哎。乖。”曹氏一脸愁容,坐在炕沿儿把脚放盆里以后,便没了动作。

齐妙用香脂擦了脸,扭头看着曹氏仍旧目不转睛的发呆。走过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给她洗脚,然后淡淡的说:

“娘,您怎么了?”

曹氏看着给自己洗脚的闺女,有些不好意思的往回抽。不过齐妙不给她机会,抓住她的脚往上撩水。

这地方不错,没有古史上记录的什么三寸金莲。

“妙儿,娘自己来可以,你……”

曹氏是真的不习惯,看眼神就看得出来。齐妙耸肩,不以为然地说:

“娘,我是您闺女,闺女孝顺娘亲应当应分,您受着就好,别不好意思。”边说边往上撩水,用黄胰子还洗了洗,这才用抹布擦脚。

倒完水回来,齐妙脱鞋上炕,笑眯眯的看着曹氏,道:“等有机会我也给爹这么洗,孝顺孝顺爹。”

“好孩子。”曹氏欣慰,伸手轻摸闺女的小脸儿,一脸满足。

抠了一小块香脂摸脸,叹口气又说:“自打从主家出来,这东西就再也没用过。这么多年在农家,这脸……也没法看了。”

“谁说的,我娘最好看。”齐妙把香脂扣上,放在窗台,搂着她的胳膊,“要不然,能生我这么漂亮的姑娘嘛。”

“你哟!”曹氏好笑的摇摇头。这丫头确实不一样了,跟以前的那个梁桂香,明显不同。

以前的闺女他们疼爱,可是总觉得少些什么。但是现在这个不一样,亲兴、懂事、会哄人。或许真的就是经历过生死,所以能让人重生吧。

曹氏想到这儿,拉着闺女叹口气,道:“那药保准不?有的喝了药,也不见得会……”

“放心吧娘,是郎中开的,不会有事儿。”齐妙打着包票。

开玩笑,她若是连一个避子汤都整不明白,那么多年的中医可就是白学喽。娘俩脱衣服躺炕,曹氏一看自己盖得是新被子,忙起身要跟齐妙换。

小丫头嘟嘴,一脸认真的看着她,道:“娘,您是长辈,好东西自然是您来用。我要是想盖新的那不还有一床呢嘛。我还是习惯盖这个。”

曹氏这会儿了然于心。闺女不白养,知道疼娘了。肯定是昨天晚上见她没有被子盖,所以才……重重叹口气,伸手轻拍女儿的脸蛋,说:

“有你,还有你哥,娘知足。就是这……唉!什么时候能分家啊。”

“不是说孙子成亲,就可以分家了吗?”齐妙趴在枕头上,看着曹氏巴巴的问着。

树大分枝,人多分家。

有祖孙三代一起过得,但是孙子成亲以后,按照东陵国的习俗,本家是要分的。然后老人归大房,其他几个分支,逢年过节给东西、孝顺即可。

大房虽然劳累,可是日后家底儿是他们擎受,都是一样的。曹氏看着闺女的样子,苦笑一下,说:

“话是这么说,可你那个二大爷……精的跟个猴儿似的。今儿能给你爷爷出主意,估计也是因为汉松的年纪道了。”

“娘,早上我奶打你了?因为什么?”齐妙突然想起梁汉森那会儿说的话,忙开口问着。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五很有分寸,一路上没有再多问一句。齐妙坐在车里,余光瞥见那副避子汤药之后,往前凑了凑,说:

“王五小哥儿,问你个事儿呗。咱们广益斋,开春的时候卖种子吗?”

“卖啊,苞米种、高粱种、小米种……还有地瓜秧、茄子秧、辣椒秧……基本常见的都能买得到。不过得比官府贵一些,这也是上面要求的。”

王五一边说一边赶车,两不耽误。

东陵国的种子都是官府统一配发,然后交税粮时再扣除。杂货铺这些地方要卖可以,但是价格必须高于官府,买不买就是老百姓的事儿了。

齐妙听了,趁机追问着:“那药材种子有吗?像什么白芍、黄芪这类的。”

“药材?”王五惊讶,重复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马车“吱哟……吱哟……”走在官道上,速度还挺快。

好一会儿,王五回头看她,说:“姐儿要种药材吗?咱们这儿没看谁家种过啊。药材的种子倒是能弄到,不过今年不行,得来年。”

“为什么啊?”齐妙不解。既然他们有地方能寻到,为什么还要等来年呢。

“今年广益斋的种子都已经开始入库了。药材的种子得提前订,今年是不赶趟了。如果来年你想种,入秋那会儿去说,不然还是没有。”王五说完,再次扬鞭子。

齐妙暗暗记下他说的,内心又开始犯难了。来年种药材,那今年怎么办啊!她打算买地、种药为生,可是如今……

唉,真是考验人啊!

一路无话,王五赶车进了七家屯。齐妙给他指路,告诉他该如何走。

农家路不平,坑坑洼洼。骡子车颠簸,齐妙担心她的那些坛子、罐子、盆,别再颠簸碎了。好不容易到家门口,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

下车将门打开,王五帮着把东西搬进院里。齐妙先把被子、布匹拿进屋,这东西一看就不是便宜货,万一邻居过来再看见,说不清楚。

用新买的葫芦瓢舀水,拿出来递给王五,略有不好意思的说:“没有热水,这水是早起锅里温着的。还行,不凉,小哥儿对付喝。”

王五也没嫌弃,接过来“咕咚……咕咚……”喝尽之后,道,“都是农家出身,哪就那么多讲究。这就很不错,姐儿的东西都给你搬院里了,我还有事儿就走了。”

“行,那你回去慢点儿,有劳了。”齐妙接过葫芦瓢,把人送出了院子。等他赶着骡子走后,这才进院,把门关上。

刚才进村的时候还挺担心,生怕梁家老宅那边有人看到。虽说她不怕面对老宅那些人吧,可在外人面矶咯,总归是不好看、要注意影响。

矶咯,七家屯土话,闹矛盾的意思。

将东西一一搬进屋,小妮子开始彻底收拾。罐子、坛子稍微清洗一下,擦一擦就可以用。走之前锅里留的水,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茶具清洗一番,然后拿去屋里。齐妙一边干活,一边琢磨被子跟锦缎的问题。以曹氏跟梁安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那是好东西。

一副耳环当了多少钱是有数的。那十两银子她也没有动,该怎么解释呢?齐妙犯难,一时之间没了主意。

若实话实说给人看病,人家送的。估计便宜爹娘得以为她脑子有毛病,闹不好还不可收拾呢。

该怎么办呢!

把擦好的坛子放在一旁晾干,继续擦下一个。嘴角一直撇着,脑子里没了头绪。坛子、罐子擦好,把胡椒面、盐巴等调料放里。

广益斋的账房很贴心,特意在每一个坛子上贴了小标签来区别。有的字齐妙认识,有的则不然。放好之后,又把杯盘碗筷洗了,院子里传来了开门声。

不一会儿,外屋地的门推开,曹氏进屋笑呵呵地说:“回来了。我估摸着你也该回来了,怎么样?药抓了吗?”

到底是亲娘,首先问的还是药的事儿。

齐妙心里暖和,美滋滋的点头,说:“放心吧娘,买回来,在屋里呢。药罐子我都买了,就是家里……缺个小炉子。回来我才……”

妈呀,坏了!

齐妙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急急忙忙的进到里屋。曹氏正在那里用手摸着被子跟锦缎,眉头深锁。

大爷的,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

小妮子抿唇,略微有些紧张的走上前,然后小心翼翼的喊了声“娘”。

曹氏闻言转头,看着闺女惊恐的样子,摇摇头说:“没事儿没事儿,银子都花了也没事儿,娘还有,娘下次给你。”

呃……

齐妙听她这么说,顿时明白了曹氏的意思。可眼下这事儿是瞒不住的。轻叹口气走上前,挽着她的胳膊,小声的说:

“娘,你信鬼神之说吗?”

曹氏茫然,一脸懵的看着她,不明白她要说的是什么。

齐妙拉着她坐在炕上,故作紧张的开口说:“娘,我不瞒您,我上吊之后梦里遇到了一个白胡子的老人,等我醒来以后脑子里全是药方、病理。那天娘昏过去,我给娘诊脉了。”

“啊!”曹氏只是一个语气词,其他的没有再说。

齐妙见状,也不知道这么说可行不可行。一就开头了,便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咽了下口水,拉着她的手,说:

“娘,我没骗你,我说的都是真的。这被子就是我今儿给一个姓李的夫人看病,她女儿送我的,说是诊费。”

曹氏目不转睛的盯着齐妙,长相无疑是女儿,可这性格、说话,真的不是。从昨天分家之后再到今天早上她亲的那一口……

难道说,闺女讲的是实情?安哥的确跟她提过,那天女儿给她诊脉的事情。重重叹了口气,看着齐妙想了一下,说:

“闺女,这事儿别跟外人提。就是看病……也能不看就不给看。别给自己找麻烦,知道吗?”

“嗯,娘放心,我知道的。”齐妙乖巧的点头,生怕她再有什么怀疑。

曹氏整理下心情,伸手摸着她的脸儿,说:

“好了,这事儿你记得就行。走吧,娘陪你好好把家归置归置,你爹给你箍炉子去了,你哥去后山打柴,一会儿就都能回来。”

“娘,不用总这么帮我,我自己能行的。”齐妙过意不去,满脸愧疚。

曹氏轻弹她额头,拉着她去到外屋地,边做事儿边说:“你要不是我闺女,我就不管你。一家人,不该这么客气的,知道吗?”

“可是娘,今儿是轮到咱家做饭呐!”齐妙说完,把买回来的板油放在盆里,用温水清洗。

曹氏将罐子放好,又把葱姜蒜都搁好后,说:“做饭也不耽误你这边。其实娘来你这也顺心,在家看着他们就烦。尤其是你二大娘跟你大大娘,天天吵吵,磨磨唧唧的。”

梁家大儿媳跟二儿媳不对付,齐妙听了撇了下嘴,理解的点头。曹氏不怕事儿,但也不愿意听吵吵。冯氏跟蒋氏的战争要从蒋氏生了儿子开始。

蒋氏仗着自己有俩儿子撑腰,所以处处想压着大嫂。冯氏自然不甘示弱,所以二人每次吵架都会让曹氏来评理。

老太太王氏自然不管,他们俩打的越厉害越好,到时候一声吼,还能显得她有威信。

别看是农村,勾心斗角也不少。

齐妙把洗干净的板油放在菜板上,叹口气,说:“娘,你跟我爹要是能分出来就好了。咱们一家四口不分开,好好过日子。再也不用去给他们断官司。”

“是啊。”曹氏憧憬着,随后自嘲的摇摇头,道,“白扯啊。你奶那个人,比猴都精。常年翻我衣柜,虽然翻不出啥玩意儿,肯定也不可能放我跟你爹走。还有你二大爷……”

齐妙听了砸了下舌,很赞同曹氏说的。梁家老宅虽然不算富裕,但也是中上等水平。王氏人心不足,一门心思的想要三房钱财,唉!

“妙儿,把刀给娘,娘来切。”曹氏起身,从她手里把菜刀拿过来,一块一块的切着板油。

齐妙开始点火,经过两天的时间,原主的记忆已经融会贯通。火点好之后,小火烧着锅。看着曹氏,笑眯眯的说:

“娘,那对耳环一共当了六两银子。买完这些东西,还剩了差不多五钱。药太贵,那一副药就是近二两银子。”

曹氏听了点头,虽然不经常去镇上,但是对物价还是很了解。把切好的板油块放入锅中,然后看着她说:

“没听说过这句话嘛:‘有啥别有病’。咱们辽东这边药材稀缺,大多都是从南方那边运来,药贵是正常的。别说你这药了,就是要一个普普通通山楂丸,都可贵了。”

齐妙听到这话,更加坚定她要种药材的决心。仰头瞅着曹氏,眨巴了两下眼睛,说:“娘,那咱们有地可以种药材啊,有很多都是可以种的。”

“拉倒吧。”曹氏摇头,把菜刀洗干净放在一旁,拿着勺子搅合锅,又说,“三年前那会儿的前进村有种药材的,血本无归啊。谁还敢!”

娘俩正聊着,院子里传来了开门声。齐妙兴奋,笑眯眯的以为是自家亲爹回来了,没想到——

“丫崽子这房不错啊。霞啊,那山子真把这房儿给丫崽子了?”

“谁知道呢。也有可能是我三哥从暗上买的呗。”梁敏霞不怕事儿大的说着。

王氏听到闺女这话,顿时炸毛的吼着——

“喘气儿的呢?给我滚出来。在里面装什么装,不知道我来了?”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