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冷香忆”创作的《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王春分按住,让他打不了曲花。“瞧你这蠢样,做的饭菜难吃的要死,喂猪猪都不吃!”王春分狠狠的把木碗摔在地上,发出砰的声响。这才分家几天,他家的碗都摔碎了,全部换成了经摔的木碗。曲花今年三十五岁,眼角一堆的皱纹,头发白了一半,看上去比同龄的继婆婆丰氏都老十几岁。她受气包似的缩着脖子,去把木碗从地上捡了起来,弱声道:“今个我有些迷糊,火大了......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这几天,众人领工钱时,王海的大儿媳曲红都趴在墙边听着王海家院子的动静,今个可算听出事来了,噗嗤笑出声,扭着肥屁股进堂屋,跟一个人喝闷酒的王立冬哈哈笑道:“李家盖房子盖的没银钱了,卧房里不摆木床竟是摆个土床!”
李家修建房子一天九个铜钱,王海叫了王族族人却没叫长子王立冬、二子王春分。
王立冬天天被曲红笑话,这会子听曲红不笑他了,开始取笑李家,没好气问道:“什么土床?”
“土做的床!”曲红满脸的讥讽,三角眼射放着妒忌目光,诅咒道:“只有死人才睡在土里,李家做土床离死不远了。”
王立冬低声吼道:“李家攀上镇里的刘大人,如今风光的很。蠢货,你他娘的声音小点。”
曲红才不怕王立冬,朝地上啐了一口,“我说你爹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李家要做土床也不拦着?”
“你爹的脑袋才被驴踢了!”王立冬自己可以背地里骂王海,但不允许曲红骂。
“王八蛋,灌几口猫尿,都不知道东南西北。老娘不侍候你了。”曲红骂王立冬几句,扭着肥屁股去了住在后面一墙之隔的王春分家。
王春分的媳妇曲花与曲红是堂姐妹。两个妇人都是王海已逝原配曲氏的堂侄女。
曲花的性子比较懦弱,又比王春分大三岁,以前在家里经常被王春分打,后来她连续生了四个儿子。
王春分一打曲花,四个儿子就一窝蜂似的冲上去,抱胳膊的抱胳膊,抱大腿的抱大腿,把王春分按住,让他打不了曲花。
“瞧你这蠢样,做的饭菜难吃的要死,喂猪猪都不吃!”王春分狠狠的把木碗摔在地上,发出砰的声响。
这才分家几天,他家的碗都摔碎了,全部换成了经摔的木碗。
曲花今年三十五岁,眼角一堆的皱纹,头发白了一半,看上去比同龄的继婆婆丰氏都老十几岁。
她受气包似的缩着脖子,去把木碗从地上捡了起来,弱声道:“今个我有些迷糊,火大了把面糊煮糊了。孩子他爹,你别生气,凑合吃一口。”
“吃个屁!”王春分啪的一声用力拍了一下桌子,瞪着一双牛眼朝曲花叫道:“你生的四个兔崽子个个比猪能吃,早就把锅里的面糊吃完了,哪还有老子的份!”
以前没分家吃的是大家庭的饭,王春分夫妻叫四个儿子往死里吃。
把四个儿子弄得个个是大胃,就连最小的年仅四岁的王四虎饭量都比一个成年女子吃的多。
现在一分家吃小家庭的饭。王春分夫妻才知道家里的四个儿子到底有多么能吃。
厨房里面一大锅的黑面糊糊,还是放了南瓜块的,一会儿的功夫,四个儿子就全吃光了。
王春分生气摔碗的原因,曲花太能生、四个儿子太能吃,家庭负担太重压力太大,更生气的是他要是早知如此,就不该分家。
曲红进来时,正好听到王春分在骂曲花母子,抬起尖下巴,双手叉着腰讥讽道:“我说二弟,你嫌儿子多,那就给我与你大哥过继一个呗!”
曲红正好与曲花相反,嫁到王家连续生了四个女儿。
曲红这辈子最大的遗憾的就是没能生出儿子。
按照燕城民俗及王族的族规,夫妻没有儿子就没有人给送终,去世之后财产归族里。
家里做了近半月的买卖,除去交给赵氏的,李如意已经攒了二两多的银子。
赵氏虽然把银钱看得重,但没有把儿女赚的银钱都要到手里攥着,冲这一点就比许多妇人强。
母女又说了些话,李如意见赵氏打哈欠困了,就回卧房去洗漱。
李如意就着昏暗的油灯,环视卧房,大概二十平米,面积不小,只摆着一张老旧的木床,一张摇摇晃晃的八仙桌,连个凳子都没有,显得空荡荡。
床上的被褥破破旧旧。被子里面的棉花都硬的打结了,保暖的作用大大的降低。
现在是炎热的夏天用不着被子,到了冬天这样的被子可抵御不了寒冷。
最要命的是房子,大梁被虫蚁蛀了时常往下掉木屑,茅草房顶破了几个洞,前几天天上下大雨,房子里下小雨。
要是冬天下大雪,不及时清理积雪,李家的茅草屋很有可能塌掉。
她原本想着有了银钱,第一件事打井,现在决定翻修房子。
礼村王族就有会打井的人,正常价格一口摇井四两银,同村的便宜些,也得三两八分银。
翻修房子也是找礼村本村的人,一个成年的壮年一天给六个铜钱、包两顿饭就行了,人工不贵,贵就贵在材料上面。
她让哥哥打听过了,李家的八间房全部翻修下来,小修需要五两银,如果大修,就需要十两银。
小修就是把房梁、房顶换了。大修是保留原有的地基,在上面重新建房。
按照现在李家的买卖收入来算,一个月至少赚五两银,两个月就够翻建大修房子。
她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次日天蒙蒙亮,她准时醒来,头一件事先推开窗户看天气,老天真给力,今个又是晴天。
李英华、李敏寒已经在厨房里生火、揉面、打鸡蛋干活了。
李如意洗漱之后进了厨房,开始烙鸡蛋灌饼。
现在李家每天在金鸡镇卖六十张鸡蛋灌饼、二十张葱花饼。
前世的鸡蛋灌饼,每张饼要灌进去一个鸡蛋,今世李如意只往饼里打四分之一的鸡蛋,这样成本低,饼的价钱就低,买的人多。
兄妹三人忙碌了快一个时辰,李英华、李敏寒吃完早饭就带着饼出发。
金鸡镇的黑痣老头比李家兄弟来的早。
黑痣老头上次葱花饼失败之后,淋了雨加上生气,病了几天,前两天才出摊子。
黑痣老头特意买了一张李家的葱花饼,吃了之后就决定不做葱花饼,改做玉米面饼。
巴掌大的玉米面饼,两个卖一个铜钱。黑痣老头要用便宜的玉米面饼跟李家兄弟竞争。
能有银钱到外面买早饭吃的主顾,家家都会做玉米面饼,有的人做的还比黑痣老头做的好吃。
她们宁愿多花点银钱买李家兄弟的葱花饼、鸡蛋灌饼,也不愿意买玉米面饼。
黑痣老头的玉米面饼卖不掉,只能减少数量,从第一天的一百个,减成现在的四十个。
李敏寒清亮的声音在镇子里响起,“北地独一无二的鸡蛋灌饼,好吃又便宜,快来买快来吃!”
黑痣老头正在往热气腾腾的锅里下馄饨,听到这熟悉的吆喝声,手抖了一下,手里的馄饨差点没掉地下,嘀咕道:“一斤鸡蛋一斤白面才几个铜钱。一个鸡蛋灌饼三个铜钱,两个五个铜钱,这还便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