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优秀文集我在明末守边关

优秀文集我在明末守边关

王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王动”大大的完结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王动谢秀娘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4-27 12: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我在明末守边关》,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王动”大大的完结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王动谢秀娘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优秀文集我在明末守边关》精彩片段


贾多男等人脸色尴尬,王动这话说得他们脸上火辣辣的,他们确是无此能力让治下军民们吃饱穿暖,王动的话让他们无话可说。而且刚才靖边堡军士的威势仍让他们心有余悸,此时为王动气势所摄,几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还是茶房堡的屯堡总旗鹿献阳先回过神来,他摸了摸自己下巴那个大瘤,阴声道:“王总旗,何必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呢,你收容我们堡内的逃军,这是事实,林大人与迟大人在此,你还是快将军户人口,全都交出来吧!”

一大片的,许多靖边堡军户奔了出来,他们原先都是三堡的人口,他们跪在王动面前,都是哀求道:“大人,求您不要将我们送回去,我们只愿住在靖边堡内!”

一些人更是高呼道:“生是靖边堡的人,死是靖边堡的鬼,眼下我们人人在靖边堡生活安乐,回去干什么?每天让上官欺凌,让老婆孩子饿肚子么?”

众人一片的高呼声,三堡军户那边各人也是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各人只是议论纷纷。贾多男等人脸色更是难看,原来在自己手下的心目中,自己屯堡如此不堪啊,这在众人面前,这让他如何难堪?

王动高声道:“我王动在这里明言,我王动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堡内军民,任何我靖边堡的军户,我王动决不会让旁人夺走!”

靖边堡众人更是一片欢呼。

林道符,迟大成,还有他们几个手下都很意外,没想到王动在靖边堡内如此的得人心。

贾多男等人脸色难看,又听了刚才王动的话,知道要想从王动手上讨回自己的军户人口是妄想,自己也没这个武力能力,他们只是寄希望于林道符身上,几个人都是道:“求林大人为小的做主。”

林道符也是看了王动半响:“王总旗,你收容他堡逃军事实俱在,你又有何说?”

王动冷笑一声:“我只知道他们现在都是我靖边堡的军户,想要从我手中夺走人口,这是休想。”

林道符皱起了眉头,王动死硬,他却是没有办法,他虽是副千户,舜乡堡内却没多少人买他的帐。不过王动当众扫他的脸,他也是怒火直冲脑门,他喝道:“王动,你这是在忤逆上官的命令?”

王动抱拳道:“林大人,卑职敢问,这贾屯长他们要卑职交还人口军户,只是他们领人前来攻打我靖边堡,这帐又如何算?”

贾多男一怔,道:“王动,我要讨还我的军户人口,自然要带人前来,这如何算是攻打屯堡呢?”

王动道:“你如要讨还军户,自可前来与我分说,为何兴师动众前来,还每人手持利刃,这与贼匪又有何异?”

贾多男大吃一惊,他指着王动结结巴巴地道:“你,你血口喷人。”

鹿献阳与张叔镗也是大吃一惊,王动这样说事情就严重了,他们也是指着王动直叫。王动身后高史银,韩仲等人不甘示弱,也是同声喝骂,立时众人吵成一团,眼看就要扭打起来。

看到这个情形,林道符有些头痛,这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他只是个武人,哪有精力管这些事?他喝止了众人,看着旁边的迟大成道:“迟大人,你看这事情如何说?”

迟大成一直在旁听着,此时他哼了一声,道:“同僚持械相斗,其罪不小,本镇抚要将他们尽数带回舜乡堡,待详问后再定曲直!”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这迟大成是出名的“迟扒皮”,为人最是刻板无情,如被他带回镇抚厅,各人不死也得褪层皮。

贾多男几人也是面面相觑,如果去了镇抚厅,这事情就超出他们当初的计算了,贾多男忙道:“去镇抚厅我看就不必了,这样吧,都是同僚,我们三堡便先退一步,只要王总旗将逃去的人口给我们一些补偿,这事情就算作罢。作为他们的父母官,那些军户到了靖边堡,只要他们生活好,我们又哪有不愿意的呢?”

林道符也是点头,他对王动道:“王总旗,你看这提议如何?毕竟那些军户都是从他们堡内逃来的,你就给贾屯长他们一些补偿,这事情就此作罢。同僚之间,当以和为贵!”

王动冷笑不语,那边贾多男几人则开始在心中飞速计算,想着等会要向王动要多少补偿好处。

看他们静了下来,林道符很是满意,他揉了揉脸,看向迟大成道:“迟大人,你以为如何?”

迟大成冷哼一声,他道:“他们如何补偿和解,此事不属于本官的职权范围,不过他们同僚持械相斗,却是触犯了军纪军法,本镇抚定要将他们带回镇抚厅盘查询问,再定各人其罪!”

贾多男几人嘴巴长得大大的,这迟大成也太刻板了吧,王动也是惊异地看了迟大成一眼。

林道符皱起了眉头,先前是王动死硬,现在又轮到迟大成死硬,遇到这样的人,林道符份外觉得累。

场中气氛僵持了下来,忽然听到又有马蹄声响,接着又有十几骑奔来,王动等人看去,却是董家庄管队官张贵与许忠俊心腹,舜乡堡百户许禄各领着一些随从,正策马急急前来。

张贵与许禄到了各人眼前,二人第一眼看到场中仍是结阵肃立的靖边堡军士们,看到那种军容装备,二人吸了口冷气,看看那些军士,又看看王动,眼中都是露出吃惊的神情。

……

事情急转直下,随着二人的前来,贾多男几人领着三堡军户走了,他们什么补偿也没拿到。许禄来时,带来了许忠俊的口令,闻听三堡军户聚众滋扰靖边堡,让他们速速散去,否则立时以军法论处。

许禄语声严厉,到了这个时候,贾多男几人再是不甘,不走也得走了,各人走时都是垂头丧气,此行真是亏大了。林道符见自己好容易让王动与贾多男几人达成和解协议,却在许忠俊的一纸命令下成为空文,他感到自己威权扫地,也是沉着脸走了。

只有迟大成还在坚持要将王动,贾多男几人法办,不过在许禄的喝令下,言道此事就此作罢,不得再生是非,并强调这是许大人的意思,他只得长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军中以律法为尊,没有军纪军律,言何成军?”

当时他颇有孤单凄凉的感觉,没有人理他,只有王动看了他一眼,对这个人留上了心。

对许禄与张贵的到来,王动自然是非常感谢,将二人迎进堡内招待。

看着堡中的情形,张贵只是赞叹不已,不过他神情有些不好,在官厅内坐定后,他对王动长叹一声,道:“王老弟,你的才能是不用说的,只是树大招风,还是低调为好!”

王动苦笑,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能低调吗?

谈起刚才的事,却是张贵闻听靖边堡的事后,立时告知舜乡堡防守官许忠俊,许忠俊便让许禄领令前来。

王动又起身谢过二人,张贵只是不以为然地罢了罢手,言道王动是自己的属下,他不帮他帮谁?对张贵这样的上官,王动还是感激的,他又向许禄问起许忠俊的情况,许禄虎目含泪,叹道:“许大人此次真是不行了!”

他语气低沉:“……怕就是这些日的事……”

王动感受到许禄语气中的惶恐,作为许忠俊的心腹亲将,许禄一直领着许忠俊的那队家丁,许忠俊去了后,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王动心中也有些凄凉,他内心一直对许忠俊满怀感激之情,他对自己有赏识之恩,这最后一次,他仍是在帮自己,此恩此情,可惜自己难报啊。

许禄脸色郑重地道:“如无意外,许大人去后,是那杜真接任,我得到消息,那杜真放言你太过桀骜不驯,要压压你的气焰。王老弟,你得小心些,看来那杜真以后会整你。”

“还有……”

许禄沉吟:“我想今日这贾多男等人的事,也是杜真那些人搞出来的。”

送走张贵与许禄等人后,王动第一次感觉自己前途有些莫测。虽然自己手上有些兵马,多少会让杜真忌惮些,不过以后如果有这样一个上官时时盯着自己,这日子怕也难过。

……

八月初八日这天,王动回到王家宅院,见过母亲后,钟氏对王动叹道:“动儿,你去看看你舅舅吧,他,唉……”

王动来到书房,只见钟正显正在屋内来回焦急地走动,见到王动,他迎上来后,竟然哭了起来,他叫道:“动儿,我的亲外甥啊,你要为舅舅作主啊!”

王动平静地道:“舅舅,是怎么回事,你坐下来说话。”

钟正显语气哽咽,在他的解说下,王动才明白,原来七月下州内的任命文书下来,钟正显升任为典吏,并将他调到舜乡堡任职,从攒典一下子升到典吏,又调到一个新的大堡任职,钟正显是春风得意,本以为自己就可以大展手脚。不料到了舜乡堡才几日,他的满腔热情顿时化作乌有。

从到任当日起,堡内几个书吏就对他一直冷漠,爱理不理的样子,这让热情奔放的他坐立不安,日子难熬。

钟正显本以为这是同事间生疏所致,不料到了这几天后,各人更是变本加厉,不但令吏冯大昌动辄对他横加指责,甚至辱骂交加,就是同级的典吏韩雨也是对他横鼻子竖挑眼的,还有几个下级小吏,如司吏郭仲举,攒典王仲等人,也不将他放在眼里,整日里就是阴阳怪气,冷言冷语的,这让他日子怎么过?

钟正显现在可说是度日如年。

钟正显对王动哭诉道:“这些人真是太过份了,典型的小人!动儿,你现在身为总旗官,又与舜乡堡诸位大人交好,不若由你出面,给那些小人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明知道舅舅是你的人,还敢对我这样,这是不将你放在眼里啊,不治治他们,我们王家的脸面何存?动儿,舅舅这里有一个主意……”

王动皱着眉头听钟正显在喋喋不休,他猛地喝道:“够了!”

钟正显一惊,他看着王动,一时间哑口无言。

王动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次,他平静地道:“舅舅,不若这样,我还是想办法将你调回靖边堡来,你看这样可好?”

钟正显低声道:“靖边堡这么小,穷巷陋室的,我……”

他看了看王动的脸色,小声道:“好吧,动儿你怎么说就怎么做了,只是便宜那帮混蛋了。”

看着眼前的钟正显,王动叹了口气,这调来调去的,到时又不知道要去看谁的脸色了。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动略一沉吟,二十三匹战马,老实说自己还真养不起。

那些马,一匹马一天吃得比六个壮汉还多,自己哪有那么多钱去养?

一人留个一匹就好了。

而且交好了张贵这个顶头上司,自己以后有个靠山也好。

王动抱了抱拳道:“管队大人客气了,那些马匹,本来就应该送于大人的。

这样吧,我与四个兄弟每人留一匹战马,余者十八匹马,就留在堡内好了。”

张贵大叫一声:“好,果是豪气,王老弟这个朋友我交了,来来来,大伙喝酒,喝酒!”

王动等人走后,张贵回到后院,问院中的张堂功道:“怎样?”

张堂功道:“恭喜大人,确都是真首级。”

他与张贵来到一些水桶边,上面泡着一些人头,全部是脸面朝上。

张堂功指着那些人头道:“脸容朝上,尽是男子,辫发也不是新剃,再观其牙口,卑职肯定都是真鞑子的首级!”

张贵最后一丝担心也放下心来,他哈哈大笑道:“太好了!

事不宜迟,堂功,你赶紧备马,我要亲自前往舜乡堡向防守徐大人报喜!”

在张贵到了舜乡堡后,防守官徐祖成得报大喜,这些时间,他一直为如何得到保安州操守一职而烦恼。

上个月保安州城操守官随知州战死后,他便瞄上了这一职位。

不过竞争者众多,想得到这个官职谈何容易?

这下好了,有了这份军功,加上自己与保安卫守备李贻安大人交好,自己得到操守一职的把握便大大加强了。

二人商议了良久,徐祖成连夜让手下文吏冯大昌书写捷文,很快挥笔而就。

“舜堡捷奏:今月二十六日,探得贼奴哨军掳获保安乡里,守备李贻安运筹帷幄,防守官徐祖成指挥若定。

董家堡管队官张贵同仇敌忾,遣夜不收死士以袭之……

军士王动、韩朝等持长枪短刃奋勇向前,鏖战数十合,赖圣上天威,遂大破贼巢,斩贼级十名颗……

现有功详情如下……”

捷文写就后,徐祖成立时飞马向卫城守备李贻安报捷。

……

捷报传到保安卫城,守备李贻安极为高兴,让卫城经历贾宗雨对报文稍一闰色后,又飞马向怀来兵备纪世维报捷。

纪世维接报立时大喜,这封捷报对他来说可是及时雨啊。

因这次后金军入寇之事,崇祯皇帝大怒,严查各地守臣失机之罪。

此前不久,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焦源清,大同巡抚胡沾恩,山西巡抚戴君恩均以治疆罔效、御虏无功等罪被罢斥听候。

三镇总兵与监视太监也同样被免,大明官场起了大地震。

各方论罪中,怀隆兵备纪世维同样处于旋涡之中。

前几天他还上疏辩解,辩称当时东奴逼近陵寝,游击毛镔勇于策应,参将张国威面商战守之宜,自己退守柳沟俱无疏失,请咨兵部实查。

总之,自己是有功无过的!

不过各方传来的消息却是不容乐观,正在忧虑中,接到了这个捷报,无疑是雪中送炭。

斩首鞑虏十级,缴获奴马二十三匹,物质无算,在这众军一片灰暗中,可算是一抺醒目出彩的亮点。

而保安州卫又是属于自己的怀隆道治下,这治军有方之功,自然少不了自己一份。

有了这份功劳,或许能保住官位不定。

高兴之下,纪兵备赏了报捷人一套衣裳还有二两银子。

随后又差人飞报捷音,一申巡抚,一申总督,一行兵部。

另具奏本,实封御前。

此时刚上任的宣大总督是杨嗣昌,陈新甲新任宣府巡抚,卢抱忠为宣府总兵。

皇帝殷殷期盼,前任之鉴不远,三人压力都很大。

忽然接到怀隆兵备纪世维的捷报,三人都是大喜。

刚上任就传来捷报,这是好彩头啊,圣上闻报,会是怎么想?

一时间,各方都要求尽快查核功次,如核勘为实,速将核册奏缴,即行题请升赏,免得寒了忠勇将士之心。

宣府巡按御史刘邦珍向与杨嗣昌交好,在新任总督的授意下,刘邦珍急往怀来而来。

……

崇祯七年的闰八月底,己是后世阳历的十月下。

在这大明的边塞北地,天气己是冷了下来。

靖边墩内的几个墩军己是换上了大明边军的冬装,上身皮袄下身绵裤,脚穿翰鞋,头上戴着毡帽。

衣服还是一样的破旧,不过这一个月来吃养得好,各人精神面貌己是大为不同。

“看来鞑子真是出境了,这边关总算可以消停一些时日。”

说话的是韩朝,王动若有所思地应了声。

王动与韩朝二人站在墩台上极目眺望,深秋的寒风飒飒而来,让王动不由裹紧了身上的皮袄。

再过两天就是霜降,离立冬也不远了,在这高高的墩台上,冷风劈面而来,真有些贬人肌骨的感觉。

依他对历史的了解,这两年宣大边镇确是会消停一些时日。

直到两年后后金军的再一次入寇,那时己是称为清兵了。

那是一次规模达十万人的军事入侵,无数的边地军民惨遭荼毒。

保安州也在其冲,自己能避过这次劫难吗?

他有些出神地沉吟,远望拒虏墩方向,毫无烟火动静。

自上月王动等人大捷后,董家庄一带很是严防戒备了一阵,防止后金军的报复。

不过一直没有鞑子兵的动静,进入闰八月中时,从大同镇传来了后金军出境的空烟号火。

黄台吉(皇太极在大明的称呼)率领的数万后金军己是从大同左卫出境了,各方始松了一口气。

这一个月来,王动等人都在盼着上头的军功赏赐,不过依大明的官场制度,这赏赐哪有那么快下来。

大明各边都是巡按御史在勘报功次,大功是在两个月内核查完毕,小功限一月以内核查完。

等他们稽查完将有功名单,阵亡员役造册缴部,然后兵部再查核明实,覆请升赏,最快也要到几个月以后的事。

慢慢等吧。

不过这一个月来,王动在靖边墩内的日子倒是过得舒心,与过去相比可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墩内己是以王动为主,韩朝兄弟,齐天良都是听王动的,现在钟大用只有杨通一个跟班了。

眼见王动的威望武力,他又升职在即,钟大用对王动再不满,面上也一样得对王动客客气气。

马名夫妇,谭进荣、张如春几人的后事己是办完,还为他们家人送去了银子,各家都是感激涕零。

现在的王动回庄时,不比以前被人嘲讽,现在可是人人对他神情亲热。

王动早己在董家庄,辛庄,舜乡堡一带闻名遐迩。

连杀几个鞑子,又在董家庄夸功游行,如此武力荣耀,军功下来,这升职肯定是免不了的。

特别是上官的赏识更是重要。

不说董家庄的管队官张贵大人,就连舜乡堡的防守徐大人听说都对王动很是欣赏。

当然,这其中有张贵送去缴获的十匹好马的缘故,这后台可是很硬。

虽然很多人都在奇怪这王大傻子怎么变化这么大,不过明面上,人人都是笑脸相迎。

加上王动银子拿回去,王家的生活迅速好起来,庄人的羡慕与眼红自然是免不了的。

王动回去时,韩朝兄弟也是同行帮忙,高史银也经常从拒虏墩过来找几人喝酒吃饭。

他现在可是款爷了。

王动当然不客气地将他叫上同样干活,有了三个免费壮劳力的帮忙,田地的活当然是轻松了许多。

每次四人回庄时骑着精壮马匹,总会引来大批羡慕的围观人群。

母亲钟氏与小妻谢秀娘自然是非常高兴,王动出战鞑子,她们事后得知也是担惊受怕

不过王动博得军功光宗耀祖,她们也是一样莫以为荣。

而且王动拿了五十两银子回去,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现在家内花了二十两银子打了砖石深井,田地用水己不会那么辛苦,又买了耕牛与铁犁,这家景便迅速有了盼头。

加上崇祯帝免了今年保安各地的秋粮征收,王家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不过钟氏勤俭惯了,余下的银子她都是仔细藏起来,她对王动说道:

“现在你有出息了,不过家内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不能大手大脚,这些钱积起来,将来给我儿办个风光体面的婚事!”

其实王动现在怀里还有一笔银子,那边还有一些丝绸细软没有处理,将来为家内买田置地这是肯定的。

不过他心内有一系列的构想,都必须确定以后自己升职才能施展,倒不急于一时。

还有齐天良,这家伙一直梦想有一块自己的良田土地,这些时间一直在积极热情寻找理想地带,只是一时还没找到。

余下在墩内的日子里,王动便时时叫上韩朝去练习马术。

见远近无事,二人正要下墩台,王动还挂念着再去练一会儿马术呢

这时见南边驰来几骑人马,韩朝咦了一声,他仔细看去,喜道:“是董家庄管队大人的手下,难道……”

二人相视一眼,内心都是掠过一丝惊喜:“难道上头的赏赐下来了?这么快?”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谢秀娘与王动都到了完婚的年龄,不过以前王家连个正式成亲的钱财都没有,钟氏是个要强的人,自然不希望家内唯一男丁成亲时被人说闲话,眼下条件已是非常成熟了。

听钟氏这样说,她旁边的谢秀娘立时红了小脸,不过却又支起耳朵仔细地听着。

钟氏笑道:“为娘早查过日子了,十月初九,这是个好日子,到时请亲家母来,我们一起好好商议商议,总不能让人看轻了我们王家才是。”

此时是崇祯八年的七月中,到十月初九还有几个月,是可以仔细操备一番。

钟调阳也是笑道:“表弟成亲,这是大事,是得好好操办。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喝喜酒了。”

谢秀娘终于忍不住羞红小脸去了。

看着她的背影,王动微笑道:“一切就由母亲作主吧。”

王动的婚期定下后,自然有钟氏张罗,消息传出后,靖边堡人人欢喜。

眼下堡内军户皆视王动为主,古时极重血源存续,等王动成了亲,有了子嗣传承,各人才是真正放心。

当天晚上,王动为王天学、郑经纶等人接风洗尘。

见到宴中有酒有肉,王天学自然是大喜,当晚他喝得酩酊大醉,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当王动遣人唤他来时,他还是半醒不醒的。王动对他的安排是平日为堡内军户治病,战时随军。此外在靖边堡建个草药铺,将来培养一些采药制药的医士学徒。

现在明军中普遍有使用一些治伤疗伤之药,不过王动更向往后世的云南白药,此外他还希望能研究出一些医学酒精与军用纱布之类的。这些当然要慢慢来,王动先让王天学让堡内选用一些伶俐的年轻人,先将草药铺开起来再说。

对于郑经纶,王动挽留他在堡内住了两天,等他回去时,随行的还有堡内的一个夜不收。

这些时间韩朝在训练着几个夜不收,正好选一个聪明机智的前往。以后这个夜不收便专门驻扎在万胜和探听州城各地动静。韩朝也会经常借买米之名前往州城与这个人联络。

对于郑经纶,王动并不急于加深彼此间的关系,他要先看看此人能不能用,能不能扶持。如能用,以后他将有大规模的计划,不过现在条件不许可罢了,具体来说,就是财力不足。

处理完这些事后,王动便发布命令,正式禁止堡内军户们的私斗,如有违背,将严厉处罚。同时王动还在酝酿以后军户出外作战的相关待遇,他希望以后自己治地形成尚公战,怯私斗,闻战相贺的淳朴民风。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创下丰功伟绩,很大原因就是当初商鞅制定的各项条文,禁私斗,禁私议,行政透明化,壹民于战以强兵。正因为这一系列制度造就秦国普遍的王者之民,古之良吏,才使得大秦最终取得天下。

大明之所以灭亡,其实也有一个重要原因,明末官员与民众言论过于自由与混乱,特别是民间士子的清议,造就无尽的内耗。王动宁愿自己治下百姓皆成沉默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也不要他们嘴巴呱呱呱的拖了无数的后腿。

以后如有可能的话,王动也会仿效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来增强与提高自己治下军队的战斗力。

相信将来自己治下有军户制,军功爵位制,闻战相贺的渴战民众,未来在这个天下,自己非但可以生存,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动在靖边堡内有决对的权力与威严,对于王动的禁令,堡内军户是凛然而遵。

同时王动也对堡内各个军官管事的职务进行细化。

齐天良管理辎兵,并负责屯堡的屯田水利。钟荣管理堡内文书,管理堡内粮草仓库,并负责处理堡内军户的纠纷。杨通管理一队战兵,又负责堡内公共建筑道路等杂事。韩朝专门训练夜不收,负责各种情报的侦察与收集。

韩仲与高史银各领一队战兵,平时也加以训练各队军士。由于堡内多事,王动无暇带领他那队兵,钟调阳其实算是领两队战兵,如高史银、韩仲有事,他也要负责训练各队军士。在管理士卒上,他的能力并不差于韩朝。

王天学自然管理他的军医药铺了,李茂森管他的工匠。此外对堡内妇人的管理,王动也略为调整,陶氏性情泼辣,做事麻利,王动让她管理出外劳作的一干妇人。刘氏则是管理堡内一干做饭,清洗,打扫等妇人。

职务细化后,以后各司其职。

这些管理人员大部分以前都是低层的小卒,小吏,没管过什么人,难免能力不足,不过王动手上能用的人就是这些,只能让他们慢慢提高了。

……

在四月份的时候,王动曾要求李茂森打制一批盔甲,当时王动从舜乡堡运来四百多斤铁料,都是立时可以打制盔甲兵器的好铁。

有了这批铁料,到了这七月中,李茂森已经带领堡内铁匠们打制出了十二副铁甲。

明初一副青布铁甲需用铁五十斤八两,弘治九年后,大明对盔甲进行改革,减轻了盔甲的重量,一副盔甲约重三十五斤。制这一副铁甲,也要用去铁料好几十斤。

李茂森他们制作盔甲的方法用料会省了一些,不过打制了这十二副铁甲后,从舜乡堡运来的那批好铁已是用完,连剩下的一些边角料也是仔细收好,将来用来打制长枪的枪头。

王动检查过这批铁甲,确实算是坚固厚实,精良实用。

李茂森很遗憾,自己手上原料不多,不能大规模打制盔甲兵器,眼前这样只算是小打小闹。

王动眼下的库存,从后金军缴获来的,连眼前这十二副铁甲,共有二十副铁甲。此外还有几副绵甲与皮甲。

从后金军那里缴获的刀枪盾牌有三十余把,步弓,角弓十几副。又从董家庄买了三十根长枪与十把三眼铳。从李茂森他们加入后,共打制了鸟铳四十一门,腰刀十五把,长枪七十四根。又从四倾梁匪寨那边缴获分来了刀枪十几把。

王动的家底就是这些了。

眼下王动有战兵五队,辎兵两队,夜不收一队,有兵八十多人的样子。

靖边堡居民百户,男子两百多口,一百多的壮年男子,作为一个屯堡,这军力的使用,已经是极限了。这也是靖边堡是个军堡,所以可以耕战结合,有这个动员优势。

这些军士中,每队战兵有刀盾兵两个,同时又是伍长,鸟铳兵四个,余者都是长枪兵。辎重队更是一色的长枪兵。夜不收队则是武器使用杂一些,视各人自己的爱好习惯。

每队军士武器各发一把后,库存的武器更是无几。

对于一个屯堡来说有这样的军力武器足用,不过对王动来说远远不够。

原料的问题困惑着王动,铁料的来源少,每一斤的铁都要盘算再盘算后再用,特别是打制盔甲与火器腰刀更是耗铁。

或许自己可以多打制一些长枪,削木为杆,一炉铁可以轻松出来几十个枪头,以后给堡内的军户妇女每人也发根长枪。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人力,让这些长枪兵训练三个月,就可上战场作战。

不过没有远程火器与盾牌遮掩,这些长枪兵上了战场,将来与清兵作战中却有成为靶子的危险。毕竟枪弹射来看不见,但游牧民族射来的箭只却是看得见,傻呵呵的站在那里被射,这太考验人的心理压力了。

……

要多造火器,多造刀枪,专靠买铁不是办法,最好自己开矿练铁。

王动后世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对河北与山西的地理研究也是颇深,依他的了解,保安州这个地方,后世称为涿鹿县的,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煤、铁、锰、金、银、铅、锌都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膏储量也很丰富,还有各样的硫铁矿、磷矿,沸石、海泡石等。

练铁需要煤,保安州的煤主要分布在后世武家沟、胡庄等地,有储量两千多万吨的样子。

铁矿在保安许多地方也有,后世涿鹿县共有铁的储量三亿多吨,如开采起来,够王动用几百年了。不过这些地方暂时不是自己控制,要到当地开矿很有难度。

只有辉耀堡某地有一个赤铁矿,后世探明储量有二百多万吨,含铁量中下,眼下钟大用在那儿做辉耀堡的管队官。这是王动目前唯一能想办法的地方。

还有石灰石,后世涿鹿县太平堡一带有石灰石储量三亿多吨,且矿体大部分裸露,剥采比小,易露天开采。自己以后如要建窑烧制红砖与石灰,那里也是一个资源。

造火器,将来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火药硝土,从五月份时,王动从堡内选用了一批人手帮助李茂森制造定装纸筒弹药,纸筒弹药是分制了不少,只是从外面购买来的火药硝石消耗大,保安州没有硝矿,靠收集人畜粪便等土法是可以积一些硝,将来肯定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如何找到这硝石的来源,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目前对王动来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堡内所留的钱粮又不多了。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