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鲁明义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热门作品》,由网络作家“妙笔入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不能拿一县之地来相比了。在现在这个时候,哪怕是应天城都不一定有上沪县繁华。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官员变迁,还有税赋的收取。目前为止,朱元璋都还不清楚上沪县到底有多少良田,有多少商户?如果新上任的是一个跟李进一样的贪官,那上沪县很可能会就此没落,再也不复盛景。“胡惟庸我也听说过,他的能力还算出众,父皇为何不将上沪县交给他管理呢......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热门作品》精彩片段
等到封王戍边的事情商讨完毕之后,李善长想起胡惟庸的请求,决定顺水推舟,帮胡惟庸说说情。
“启禀上位,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朱元璋此刻心情大好,双眼都情不自禁的眯了起来,笑道:
“善长还有何事,尽管说。”
“上位,上沪县县令不能一直空悬,臣举荐胡惟庸任职上沪县县令。”
李善长语气很是随意。
在他的认知里,不过是一县县令,朱元璋无论如何都会给自己这个面子。
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一朝宰相,虽然平时不需要处理政务,但是朱元璋对他还算器重。
“胡惟庸为人干练,做事情兢兢业业,也算是一位干吏,肯定能够胜任上沪县县令。”
就在李善长觉得此事十拿九稳时,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却是逐渐收敛。
“是胡惟庸让你来求情的?”
语气再也没有刚才的轻松,反而变得有些阴沉。
对于胡惟庸,朱元璋一开始的确是十分满意。
但是这个胡惟庸太过自作聪明,竟然胆敢擅自杀了小明王。
朱元璋虽然当初也动过这个念头,但是他却没有准备下手,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他绝对会留下不好的名声。
不管如何,那是义军名义上的首领。
朱元璋完全可以用更柔和的方式,让小明王禅位自己,而不是这种粗暴的杀死他。
听到朱元璋语气不善,李善长心中一突,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但还是实话实说道:
“是,今天胡惟庸来找臣,希望能担任上沪县县令。”
“这胡惟庸鼻子倒是挺灵。”
朱元璋冷笑一声,淡淡道:
“你先回去吧,上沪县的事情,咱自有安排。”
“是!”
李善长躬身走出上书房,背后已经惊出一身冷汗。
伴君如伴虎。
这上沪县到底什么来头?竟然如此受上位重视?
李善长决定回去后,立刻让人前去探查一番这个上沪县,这个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李善长走后,朱元璋的已经眉头微皱。
“父皇,为何愁眉不展?是因为担心上沪县的事情吗?”
朱标看到朱元璋的样子,出声问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上沪县发展到如此规模,已经不能拿一县之地来相比了。
在现在这个时候,哪怕是应天城都不一定有上沪县繁华。
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官员变迁,还有税赋的收取。
目前为止,朱元璋都还不清楚上沪县到底有多少良田,有多少商户?
如果新上任的是一个跟李进一样的贪官,那上沪县很可能会就此没落,再也不复盛景。
“胡惟庸我也听说过,他的能力还算出众,父皇为何不将上沪县交给他管理呢?”
虽然胡惟庸韬光养晦,但是却也知道太子朱标的重要性,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朱标面前,刷点存在感。
听闻此言,朱元璋眉头皱的更深了,说道:
“胡惟庸此人心机深沉,善于投机。”
“他一个四品的光禄大夫,竟然现在甘愿自降身份,去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必然是在早朝听到咱对上沪县的重视,这才决定放手一搏。”
“此人奸猾,虽然办事能力出众,却不一定是上沪县县令最好的人选。”
朱标想起胡惟庸的品级,恍然的点了点头,看样子胡惟庸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忠厚老实。
“此事咱且不提,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封王戍边。”
朱元璋决定先把眼下之事给做好,至于上沪县的事情先给放到一边。
“你先去通知刘伯温,让手下的御史,全都准备一份奏折,咱要看看这些御史会怎么说?”
朱元璋的脸色冰冷,虽然语调平静,但是却不含任何感情。
“父皇,李进也要写吗?”
朱标突然想起,那李进也是监察御史。
“写,正好搂草打兔子,如果李进敢来找死,正好送他上路!”
....
几日后。
“父皇,百官们上来的奏折都在这里了。”
经过朱元璋与李善长的造势,封王戍边在朝堂基本上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文武百官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终,在朱元璋的旨意之下,所有人都要对此事发表建议,写到奏折上,以供朱元璋阅览。
“李进的奏折也呈上来了吗?”
朱元璋想看看这个混账,对封王戍边的建议。
“应该已经呈上来了。”
朱元璋闻言,就开始在奏折中翻找,想要找到李进的奏折。
没过多久,朱元璋果然就找到了李进的奏折,缓缓打开,开始批阅起来。
朱元璋觉得李进肯定会反对封王戍边。
毕竟普天之下,除了他朱元璋,可能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封王戍边的意义。
果然,李进开篇就是西汉的七王之乱,随后又讲到西晋的八王之乱。
以至于之后的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藩镇之乱,将分封制贬低的一塌糊涂。
看到这,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是通红一片,恨不得现在就把李进给就地问斩。
但是看到后面,李进却是来了个转折。
所谓因地制宜,没有最好的政策,只有最适合的政策。
当初秦始皇没有分封藩王,结果二世而亡,天下动乱不堪。
前元朝廷,没有分封诸王,结果天下大乱时,却没有人能站出来为皇室力挽狂澜。
刘邦虽然分封诸王,导致了西汉的七王之乱,但是最终的天下还是姓刘。
西晋虽然因为八王之乱被灭亡,但是东晋却能保江南之地不失,这又何尝不是分封之功。
如今大明朝初立,正是内忧外患之际,分封诸王能更加稳固大明江山。
不仅如此,皇子成为藩王,还能教化百姓,功莫大焉。
朱元璋看到最后,内心激荡翻涌,口中想要说什么,却不知该说啥。
“唉!!”
最终所有的感叹,都化作一声叹息。
朱标见朱元璋脸色惆怅,惊疑不定的问道:
“父皇,怎么了?”
“难道这李进在奏折之中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了?”
朱标的师傅都是当世大儒,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都不太认同封王戍边。
他们认为分封制就是历史的倒退,是祸乱之源,而且对太子朱标伤害最大。
毕竟这天下未来都是朱标的,如果分封诸王,那对于朱标来说就是隐患,日后必定酿成大祸。
朱元璋在向导的安排下,缓缓在包厢下坐了下来。
包厢显得还是比较宽敞,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仍然是留有余地。
等到所有人都坐下之后,向导又开始侃侃而谈道:
“我们这里所谓的斗兽场,就是人与野兽的搏斗。”
“自古以来,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够擒住最凶猛的野兽。”
“而能够斩杀一头真正的猛兽,往往都能名垂千古。”
“现在民间还在不断传唱着,飞将军射虎的传说。”
“不止如此,苏轼还亲自歌颂过孙权射虎的事迹。”
“是谓,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但是这些都是咱们听说过的,到底有没有发生,咱们都不知道。”
“可是今晚,咱们或许就能看到一名伏虎英雄的诞生。”
说到最后,向导的声音猛然高亢起来,脸上充满着狂热。
朱元璋却是越听越不对劲,等到听完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向导这话是什么意思?
伏虎英雄?
难道这所谓的斗兽,就是人与老虎的争斗??
如果是这样,那人不就是死定了!!
“你是说,接下来要进行的,是人与老虎的争斗吗?”
“你们斗兽场的意思,就是把人和老虎放在一个笼子里,让他们互相争斗,以供你们取乐?”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寒冷,话音里没有任何感情。
而那名向导却依旧笑靥如花,丝毫没有在意朱元璋的语气道: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观赏性,我们店里还特地将猛虎给饿了三天。”
“这样的话,只要这头饿虎进入铁笼,那他为了吃的,绝对不会放过铁笼里的人。”
“这场龙争虎斗,必然会十分精彩。”
“客官,好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您要下注吗?一方是强壮的斗兽士,一方是饿了三天的猛虎,您要押哪边?”
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咱要押哪边?咱要把你们这群畜生全都押进大牢,让你们也尝一尝这笼中的滋味。
就在朱元璋生气的时候,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我压猛虎。”
朱元璋豁然转头,他倒要看看那个混蛋,竟然敢这么没有人性?
结果刚转头,就看到带他们进来的那名男子,手里举着5两银子,面容兴奋的朝向导说道。
向导看那名男子笑了笑,而后就接过银子,娇声道:
“客官稍候。”
朱元璋看向导拿着银子,转身走向了盘口处,旁边的男子激动的直搓手。
朱元璋瞬间沉默了,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在乎笼中人的死活,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种表演。
即便是人死了也无所谓,他们甚至还能在那人的尸体上,获得更多的好处。
没过多久,向导就拿了一张纸条回来,说道:
“客官,这是您下注的凭据,请守好。”
男子结果纸条,露出和底下观众一样的表情,兴奋而又期待。
朱元璋这个时候,忽然开口问道:
“你们这个斗兽场,县令也入股了吗?”
“那是当然,这个城寨的所有店铺,县令大人都是有股份的。”
那名向导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没有县令大人的撑腰,谁也不敢在这个地方开店铺。”
“话说回来,没有县令大人的点头,谁也不能在这里开店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这次算是真相大白了,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县令,李进。
就当朱元璋还想出口再问时,旁边的向导却是惊呼道:
“快看,要开始了。”
朱元璋这个时候也开始聚精会神,朝场下看去。
只见下方首先出厂的是一名中年人,轻衣短打,身上穿着薄衫,赤膊上阵。
隆起的胳膊显示着,这名中年人十分的强壮,脸上的数道刀疤,显得格外凶残。
手里还拿着一口朴刀,只是面色十分哟嘿,看起来凶神恶煞。
向导看到那人后,介绍道:
“这人绰号黑旋风,在上个月刚出场,就一人斩杀了一头猛虎。”
“直到今日,此人已经斩杀了两头猛虎了,如果今日在杀一头,他将打破斗兽场的记录,成为新的一代兽王。”
向导的表情格外亢奋,看样子是对底下那人,十分的推崇。
“黑旋风!!”
“黑旋风,无敌!!”
不仅是向导,看样子在场的观众,有许多都是这个黑旋风的拥蹙,不断在场内喊着黑旋风的名字。
朱元璋也是眼神微动,这人竟然如此勇猛,如果能让他参军,日后在战场上必然也是一名猛将。
“吼!!”
就在朱元璋这边思索之际,一声惊天巨吼,传遍整个斗兽场。
只见一名巨兽,装在笼子里,被几名大汉缓缓的推入场中。
等到巨兽推到场地中央之时,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这个巨兽至少得有三尺高。
“吼,吼!!”
巨兽在笼子里不断踱步,冲着在场的众人怒声咆哮。
随着巨兽在牢笼里伸展身躯,那奖金六尺的身躯,将巨大的笼子都挤的显得狭窄无比。
这还是老虎吗?
众人来到斗兽场这么久,根本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老虎。
黑旋风高大的身躯站在老虎面前,都显得弱不禁风。
这只老虎应该就是东北虎,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老虎,也只有东北虎能有如此雄壮的身躯。
这只东北虎不断愤怒的用爪子拍打着笼子,眼睛打量着四周的人群。
而观众群里,被它那绿油油的眼神扫过之后,简直有种窒息的感觉。
如果说刚才的黑旋风让人感到振奋,那这名巨虎却是让人绝望。
即便是已经杀了两只老虎的黑旋风,看到这只老虎,都感觉心里七上八下。
但是想起自己的身份,黑旋风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搏。
“黑旋风加油,砍死这头老虎,我能不能发财,就全靠你了。”
“黑旋风,无敌!!”
这个时候,看台下的观众开始渐渐恢复过来,给黑旋风加油打气。
这次的很多人,都是为了这个打虎猛人来的,想着大捞一笔。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每次斗兽场的赔率,往往都是兽吃人的赔率较低,而人杀兽的赔率却很高。
这次也是一样,兽吃人的赔率直接拉到了3倍。
对于赌徒们来说,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黑旋风赢了,那他们就发财了。
几乎所有人的赌注都是压到了黑旋风的身上,即便现在看到老虎的凶猛,他们仍对黑旋风抱有希望。
他们不在乎黑旋风的生死,却在乎黑旋风的输赢。
“咣当。”
随着笼子的打开,斗兽正式开始!
李进府邸之内,朱元璋声色俱厉,怒目圆睁。
看样子如果李进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说法,朱元璋甚至会直接出手揍李进。
李进在听到朱元璋的问话后,神色风轻云淡,语气更是轻描淡写,反问道:
“谁给你说,那是大明百姓??”
朱元璋脸色一滞,看着李进的眼神充满着疑惑。
什么意思?这些人不是大明百姓?
那买卖的这些人是什么人?
但是随即朱元璋就想到了什么,继续质问道:
“那些人与我们长得一般无二,他们怎么就不是大明百姓了?”
李进翻了个白眼,黄种人作为亚洲地区的象征,自然长得相差无几。
毕竟黄皮肤,黑眼睛,这都是一样的。
“他们与咱们长得一样,不代表就是咱们大明百姓。”
“蒙古人也与大明百姓长得类似,可是他们亡我大明之心从来就没有停过。”
“不只是蒙古人,周边许多国家都是这样。”
朱元璋这个时候却是听明白了,敢情这李进买卖的是别的国家人口。
想到这,朱元璋的怒气就消减了很多。
但是旁边的马皇后却仍然有些接受不了,问道:
“难道其他国家的人就不是人了吗?”
“咱们大明自诩天朝上国,怎么能将他国的百姓卖作奴隶呢?这与野兽又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话,李进就有些不乐意了,反驳道: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无论什么时候,天朝上国永远是打出来的,不是自己吹嘘出来的,更不是礼仪教导出来的。”
“周边这些国家,在咱们大明强大时,那自然是唯唯诺诺。”
“可若是咱们大明虚弱的话,难道他们还会给咱们讲什么礼仪道德吗?”
“五胡乱华,靖康之耻的教训就在眼前,给这些茹毛饮血的人有什么道义好讲,我只是买卖他们的人口已经够仁慈了。”
马皇后听到这些,脸色依旧不好看,但是朱元璋却是连连点头。
当初朱元璋下令徐达北伐时,朱元璋就曾经喊出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早就知道异族的危害,如今得知李进是在买卖他族人口,那自然气就消了一大半。
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那些人买卖的就不是大明百姓?”
“如果他们瞒着你买卖汉人百姓呢?”
李进这个时候却是眉毛微微扬起,声音上调道:
“他们敢?如果让我知道他们谁敢瞒着我买卖大明百姓,我不仅要把他们抄家,还要把他们扒皮萱草,吊在自由女神像上。”
“让所有来上沪县买卖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买卖大明百姓的下场。”
此刻的李进霸气侧漏,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让人情不自禁相信。
但朱标刘伯温听到李进如此残忍,有些微微皱眉。
只有朱元璋觉得李进这样干,十分合他心意。
旁边的朱棣却是插话道:
“那你怎么区分大明百姓和异族百姓呢?”
“很简单,会写汉字或者会说汉话,无论是不是异族,都不允许买卖!”
朱棣朱标听到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这根本毫无依据可言。
“可是你这样又有什么用呢?”
李进嘴角轻轻勾起,微笑道:
“近期当然没用,可是如果奴隶贸易彻底展开,那些异族为了能够活命,开始学习汉字汉语后,那自然是有用的。”
“当这些异族开始接受我大明的文化习俗,渐渐开始丢弃自己种族的文字语言,全部学习华夏文字语言时,这些种族还能称得上异族吗?”
“到了那时,这些种族就是咱们汉族,而且是同根同源,习俗文化语言文字完全相同的种族。”
“好!!”
朱元璋这个时候拍案而起,为李进大声叫好。
“李进,如果照你这样说,那以后全天下的种族不是就只有咱们汉族这一家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灭族之策啊!!”
“果然够狠,够毒,咱喜欢。”
李进得朱元璋的称赞,却也只是面带微笑,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反而继续说道:
“不仅如此,老爷子从京城来,就不好奇上沪县为何发展这么快吗?”
“县外无数的良田,城内无数的高楼,周围数十条公路,都多亏了这些奴隶在,上沪县才有今日之盛景。”
朱元璋听完若有所思,但是刘伯温却是忍不住问道:
“李大人,即便异族残暴,可是你这样对待这些奴隶,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
“不管如何,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李大人难道就真的不怕后世之人的评说吗?”
李进却是根本不在乎,右手轻轻一摆,说道:
“用敌人的血,浇灌我大明的土地,富裕我大明的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能让我县里百姓过得富足幸福,即便遗臭万年,我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情不自禁想起进入这上沪县的一幕幕,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看到那些耕作的百姓全都是带着脚镣。
不仅如此,他更想起了第一次看到升旗时,响起的那句歌词:
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看样子李进可能还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买卖人口的事情,咱们先不论对错,你能让上沪县百姓生活富足,就说明你的功绩。”
“可是你又为何组建什么斗兽场,让人和猛兽争斗,取悦那些商人,以此获利,这难道不是丧失人性?”
朱元璋将买卖人口的事情揭过,却是说起了斗兽场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斗兽场,仍旧是让他义愤填膺。
那名黑汉子端的是一名好汉,竟然就只有白白死在了老虎的口中,这让朱元璋实在不能忍受。
“难道这些斗兽之人,也不是大明百姓?”
这一次,李进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那些人的确是大明人。”
哪知这句话却是再次点燃起朱元璋的怒火,骂道:
“既然是大明人,你为何要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进去送死?”
“明知道那里面是猛兽,进去之后十死无生,你还让他们进去送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