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全文版》,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是网络作者“竹里飘雪”创作的都市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杨文静陈同,详情概述:俗话说的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陈同从供销社出来,又路过了肉联厂。在旁边的肉铺买了三斤肉。道歉也得有诚意不是。................十一点左右。陈同和韩国庆回到了清河村。铜铃之音清脆,听了让人精神都为之一震。杨文静探出半个身子,看到了陈同。......
《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全文版》精彩片段
是万万不能收的。
“叔,这是您应得的,一大早就跟我来县城,耽误了您抓黄鳝泥鳅的时间,不然您这会已经抓了七八斤了吧,算下来,可不止一块钱呢。”
“您要是不拿这钱啊,我心里过意不去,明天,我可就不请您帮忙了。”
陈同软硬兼施。
韩国庆收下了一块钱,心里百感交集。
这小子,变了。
从以前人人喊打,现在人人吹捧。
也不过就几天的事情!
陈同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
晚上,太黑了。
对于他而言。
有点不习惯。
所以,他要买灯泡,给家里通电。
而且,有了电,杨文静晚上也方便。
不至于拿着煤油灯走的小心翼翼的。
韩国庆死活不进供销社。
舍不得花钱。
家里只靠着他一人赚钱,什么都要省着花。
“我在外面看着板车,你进去买吧。”
韩国庆看了看供销社的大门,不敢想象,进去买东西的都是什么人。
没办法。
陈同一人进了供销社。
他找到了卖灯泡的店铺,买了五个灯泡。
除了房间,院子里也要有光亮。
清河村虽然是小山沟,可是离县城不算远。
所以是通了电的。
但是,用电要钱啊。
哪有这个闲钱,吃都吃不起,还通电。
烧的慌啊?
所以村里通电的人家很少。
家里的米和面都还有,所以用不着买。
随后,买了一些糖果,还有一块豆腐。
糖果不值钱。
是给小侄儿陈江河买的。
今晚,他要去找二哥陈浩。
当面道歉,承认错误。
俗话说的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陈同从供销社出来,又路过了肉联厂。
在旁边的肉铺买了三斤肉。
道歉也得有诚意不是。
................
十一点左右。
陈同和韩国庆回到了清河村。
铜铃之音清脆,听了让人精神都为之一震。
杨文静探出半个身子,看到了陈同。
陈同将板车停在了门前。
拉着韩国庆进屋,留下来吃午饭。
韩国庆涨红了脸,说什么也不进去。
最后,陈同拗不过他。
只能作罢。
进了院子,小破桌子上已经放了一碗温水。
陈同端起,一饮而尽。
爽!
然后。
陈同就忙碌起来了,做午饭。
家里有黄鳝泥鳅,鲜活的。
陈同挑了两根中指粗的黄鳝,还有四五个大泥鳅。
要爆炒黄鳝。
泥鳅豆腐汤。
每顿饭的营养不能缺,必须给杨文静安排上。
陈同用刀将黄鳝拍晕,洗干净,掐头去尾。
洗干净。
泥鳅也是一样。
如法炮制。
然后,倒了点热水在盆里,又放了点盐巴。
将黄鳝和泥鳅放进去。
可以祛除表面的黏液,也可以减少土腥味。
黄鳝切丝,备好葱姜还有干辣椒和地里刚摘的青红椒。
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媳妇,家里有酒吗?”
“没有。”
杨文静坐在院子里,时不时的给村民送来的黄鳝浇水。
陈同一想也是,都穷的吃不起饭了,哪来的酒。
锅底烧着大火。
用木铲舀了一大勺猪油放进了铁锅。
滋滋啦啦的响着。
陈同伸出手,感受了一下油温。
将葱姜和干辣椒倒进了锅里。
快速的翻炒。
然后,迅速的将黄鳝丝放进了锅里。
这香味!
Duang
一下就上来了。
黄鳝切成了丝,大火翻炒。
放入盐,味精。
加入新鲜的青红辣椒,放一点糖。
倒点水,闷一会,收汁。
陈同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夹起一根放进了嘴中。
嗯~
鲜美,滑嫩,没有一点腥味。
这厨艺,五星级跑不了了。
陈同美滋滋的在心里夸赞自己。
上辈子生意做得多。
陈同知道的。
有关系办事情,真的省时省力。
弄两包烟,进了水产供销社的大门。
陈同是愿意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毛子原本还在脑海里寻找这个陌生的面孔。
这会听到陈同给自己一阵吹,不禁有点飘飘然。
小年轻,哪个禁得住这样的夸。
“小子,挺会啊,这淮阴县城啊,就我手里的货最多最安全。出了这淮阴县城咱不管,别人手里有的,我肯定有,别人手里没有的,我还是有!”
毛子坐在凳子上,大腿翘着而退,得意的抖着腿,甩了甩头发。
“说说,是单买还是整盒?”
毛子问道。
陈同想了想,数了四根手指。
两盒送人,一盒散烟,一盒备用。
“四根?”毛子问道。
“四盒。”陈同表情平淡。
“四盒?”
毛子坐直了身体,这人一出手就是四盒,难免多看了陈同几眼。
四盒烟,不便宜啊。
来这附近玩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一根一根买的。
进歌舞厅也要钱的。
他们身上没有很多钱。
来这个地方玩,耍朋友,有不少女孩子的,为了装面子,就买散烟。
耳朵上或者手里夹着一根烟,倍有面儿。
不然,不好意思搭话的。
眼前这个年轻人,看上去不大。
一开口就是四盒。
还真的是阔绰。
这生意,谁不想做啊。
“大前门两块五一包,整个淮阴县城我这里最便宜,别的地方都要你两块七,两块八,我看你一次性买了四盒主动给你便宜的,这生意毕竟是长久做的,不是吗。当然了,你别往外说啊。”
毛子这人有眼力见,性格也还不错。
陈同笑了笑,知道毛子没有骗他。
他竖起一个大拇指,道:“毛子哥,以后买烟一定找你。”
陈同说完,就从口袋里拿出了准备好的大团结,递了过去。
毛子点头接过,身后在凳子下的箱子里一阵掏,没一会儿,就拿出了四盒大前门出来。
“给,拿好了啊。”
四盒大前门到手,陈同并没有急着离开。
和毛子吹了一会,这才离开。
毛子常年混迹县城,有些消息,多多少少还是能够知道一些的。
离开了这里,陈同直奔面摊。
小推车还在那里,山货也没有称呢。
此时,面摊那边人已经少了,只有一两位客人。
老板歇了下来,正在吃着面条,看到陈同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面。
“小伙子,来的刚刚好,刚忙完。”
老板很热情,道:“你不知道,你这新鲜的食材刚上,面的味道立马提升了一个档次,回头客更多了。”
陈同听了这话,笑的也很开心。
这能不让汤新鲜吗。
食材好啊。
老板拿出秤,将送来的山货秤了一下,五十二斤。
一共二十六块钱。
一叠毛票递给了陈同,陈同数都没数,直接放进了口袋。
“小伙子,你送的山货实在是好,无论是素面菜还是熬骨汤,味道鲜美,明天开始,送八十斤过来。”
老板真的乐了,今天一大早,人流量比以往多了一半,点名都要素菜面。
都是冲着食材来的。
这小小的惊喜,属实让陈同意外。
每天多送三十斤,除去一毛钱的成本,可以多赚十二块钱。
不少了。
陈同跟老板道谢,离开了面馆。
这个时候,临近中午,时间不早了。
他要赶回去做饭,下午还有村民送黄鳝泥鳅过来。
水产供销社今天是去不了了。
主要距离这里太远了。
歌舞厅在淮阴县城郊区北这边。
水产供销社在县城南,一南一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