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全章阅读》,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竹里飘雪”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文静陈同,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较的。陈同笑呵呵的离开了,除去本钱七块四毛,净赚了二十八块六毛。这生意,可做!而且,这才只是开始,黄鳝杂鱼还有山货只会越来越多,他的进账也会越来越多。万事开头难!他现在有了卖黄鳝泥鳅的路子,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用不了多久,手里有了一定的钱,他就可以将目标转移了。有些路子,可是更挣钱的。......
《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这一次,杨文静笑了。
虽然只是一瞬间,依旧是被陈同捕捉到了。
这段时间来,陈同的变化可谓是云泥之别。
之前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自己做的,陈同何曾插手过。
这几天,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做,哪怕是洗衣服,陈同都包揽了。
说实在的,杨文静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如今,陈同让她帮忙了。
心里暗自开心。
十分钟后,门口传来了黑子呼唤陈同的声音。
一共八个小孩子,简直就是八只小泥猴。
浑身上下湿漉漉,脏兮兮的,脸上,头发上,大大小小的泥点。
他们八人手里,都拿着尼龙袋。
看见陈同从家里走出来,同时咧嘴一笑。
其实他们心里也忐忑着,不相信这黄鳝泥鳅能卖钱。
生怕是陈同逗他们一个乐呵。
“同哥,给!”
黑子举起手里滴着水的尼龙袋,一看就是抓的不少。
沉甸甸的尼龙袋,黑子的眼睛里透露着希冀的眼神。
其余的七个孩子也一样,齐刷刷的站成一排,就在陈同家的小院子前。
“这不少呢啊。”陈同挺开心。
光是看黑子手里一人的分量,也得有七八斤了。
不过,他剩下的钱不多了,不知道够不够分。
“你们等一下。”
陈同转身进了院子。
院子里,杨文静还在整理菌子木耳。
“媳妇,给点钱,付给门口的小孩子,卖黄鳝泥鳅的钱。”
杨文静脸蛋一红,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她这钱,是陈同上次没花完,让她收着的。
杨文静将手洗干净,进屋。
拿出一叠毛票交给了陈同。
陈同顺手将家里的秤拿上,虽然他手掂的准,但是毕竟自己知道。
黑子第一秤,足足八斤重!
一块六毛钱。
剩下的七个孩子,分别是六斤,五斤、五斤、四斤、四斤、三斤、二斤。
合计起来一共是三十七斤的黄鳝和泥鳅!
要给七块四毛钱。
陈同长出一口气,他手里有八块钱,杨文静一分没花。
给钱之前,他打开了尼龙袋,看了一眼,黄鳝泥鳅龙精虎猛。
全都符合要求。
“给!”
陈同将钱结清,一分不带少的。
几个孩子眼里都是笑意,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
过年的时候,家长也不过给个一毛两毛钱,已经很多了。
尤其是黑子,笑的那叫一个开心,黝黑的脸庞都能看出红色了。
开心!
激动!
拿到了钱,黑子并没有急着走,看向陈同。
“同哥,这黄鳝泥鳅明天还收吗?”
“收!你们将钱收好,下午可以继续抓,在家里养着,死了的不要。”
陈同嘱托几人,看着一个个满头大汗,脏兮兮的样子。
小孩子嘛,本来就爱玩,根本不在乎。
听到了陈同明天还继续收黄鳝,自然知道意味着什么。
只要抓黄鳝泥鳅,手里就会一直有钱用。
其实黄鳝和泥鳅的价格都比后山的野货来得贵,陈同还要跑一趟的原因很简单。
清河村就那么大,黄鳝和泥鳅都有抓完的时候。
山货不一样啊,年年生,年年长,四面环山,又多又可以持续发展。
稳定而长期。
最重要的一点,山上的野味是真的不少。
野兔,野鸡,野猪......
看日头差不多了,陈同将黄鳝和泥鳅都放进了尼龙袋子里,背在了身上,快步的离去。
他没有小推车,也没有板车,不方便。
现在天气不热,脚下快点,到了县城也死不了几条。
黄鳝泥鳅这东西不比鱼,离了水就会死。
只要一点点水,保持身体的湿润,就能够活很长时间。
来到村头小溪边,陈同将尼龙袋子放在水里浸了浸,也不顾衣服被淋湿,再次背着袋子离去了。
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后,陈同到达了黄鳝面馆。
这个时候都还没下班,店里没有什么生意,夫妻俩正在起面和炸小鱼。
看到陈同来了,老板顿时就起身,两眼放光。
“老板,看看咋样。”
老板从陈同手里接过了尼龙袋子,打开一看,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这黄鳝和泥鳅,也太漂亮了。
做出来的面绝对够鲜美。
“婆娘,拿秤!”老板冲屋子里喊了一声。
不一会儿,老板娘出来了,除了秤还有一个竹篮子。
竹篮子用来沥水用的,陈同也不在乎,做生意吗。
有时候斤斤计较是对的。
不能假大方。
当然,该大方的时候就得大方。
除去竹篮子的重量,一共三十六斤。
还有一斤是路上的损耗,毕竟几个娃拿来的时候尼龙袋子里或多或少有点水。
一斤重,本钱也就二毛,陈同不亏的。
“给,一共三十六块钱。”老板很爽快,拿出厚厚的一叠毛票给了陈同。
陈同谢过,揣进了口袋里。
又踏实了不少。
“我这边小杂鱼也缺货,明天搞点来啊。”老板笑着提醒陈同。
这小伙送的都是好货,比他在水产供销社买的还要漂亮。
做生意就是这样,第一次成了,也就信得过了。
何况,他是有比较的。
陈同笑呵呵的离开了,除去本钱七块四毛,净赚了二十八块六毛。
这生意,可做!
而且,这才只是开始,黄鳝杂鱼还有山货只会越来越多,他的进账也会越来越多。
万事开头难!
他现在有了卖黄鳝泥鳅的路子,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用不了多久,手里有了一定的钱,他就可以将目标转移了。
有些路子,可是更挣钱的。
卖完黄鳝泥鳅的陈同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又去了一趟供销社。
杨文静的衣服很破,很久没有买过新衣服了。
他在放着布匹的柜台上仔细挑选,毕竟是女子,爱美之心少不了。
吃饱了的下一件事情就是穿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
亘古不变的道理。
实际上呢,这个年头,县城里也有裁缝店。
都是做好的成衣摆在了店里,很古板,而且价格属实不便宜。
所以,县城里的不少姑娘都是自己扯布,到裁缝店里量身定做,就是要花上一段时间等着。
陈同挑挑选选,最后看中了一块料子。
陈同精挑细选,最后看中了一块布料。
小碎花,上面印着一朵朵黄白相间的小雏菊,非常的好看。
要是量身定做一件衣服,自然是很好看的。
将穿着之人衬托的明艳动人,有活力。
这料子是纯棉的,算是上等的布料。
价格不便宜。
不过,为了媳妇,这些算什么呢。
赚钱不就是给媳妇和孩子花的吗!
“你好,这块碎花布,多少钱一尺啊。”
陈同非常的有礼貌,脸上带着微笑。
柜员走了过来,指了指碎花布料,语气不咸不淡道:“是这块吗?”
因为陈同的穿着实在不咋地,柜员也没觉得他能买得起。
陈同点点头。
“这布料是上等的哦,有布票吗?”柜员问道。
陈同摇摇头,他依稀记得家里是有布票的,但是来的路上也没多想。
“没有布票的话一块五一尺。”
“来六尺布。”
陈同毫不犹豫,点了一叠毛票递了过去。
柜员意外的看了一眼陈同,数了数,刚好九块钱。
不是小数目了。
陈同付了钱,接过布,赶紧往家走。
......
一路走回清河村,天色已经擦黑,顺手在村头摘了一些水芹菜。
晚上炒肉吃。
还未到家门口,就远远的看到了一群人,站在了自家的门前,不知道在干什么。
陈同疑惑,这个时候怎么聚集了那么多人?
看样子,足有几十个人呢。
打眼一瞧,都是清河村的村民。
他没说晚上要收黄鳝和泥鳅啊。
“陈同回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哗啦。”
人群一阵骚动,看着陈同的目光都很不善。
尤其是黑子的娘,眼神恶狠狠的,似乎是要将陈同吃掉。
他来到自家院子前,看到了杨文静。
杨文静站在院子里,手足无措,眼眶通红。
陈同的心一沉,杨文静被欺负了?
不过,没搞清楚原因,他还不好发作。
随后,看到了黑子和一帮抓泥鳅黄鳝的都在,衣服还是脏兮兮的。
很显然,下午又去抓了。
毕竟到手的可是钱啊。
气氛有点不对,陈同率先打破了沉闷。
“各位叔婶,这是怎么了?”
陈同不明白,带他们家的娃赚钱不是好事吗,这么一个个都是冷着脸。
不说别的,城里人一个月也才三十几块钱。
黑子一天就赚了一块六,不少啊。
大半斤猪肉呢。
他不香吗?
“陈小子,你平时无所事事,带着娃子们上山抓鸟,下水捉鱼我们忍忍也就算了,可如今,你这做事不太地道啊!”
陈同:“......?”
“你就说,黑子这钱咋来的?一块六毛钱呢!”
“对,还有我们家的东子!”
“还有我们家!”
“这几天,我天天看到他往家里买东西,还称了不少肉,你这混小子,该不会是偷了谁家的牛啊,猪啊,去卖了吧,你这样的人渣就应该抓起来,吃牢饭!”
“可不是,黑子的娘都说了,给了黑子足足一块六呢,指不定干什么坏事呢,缺德带冒烟的家伙。”
......
一群人叽叽喳喳,有不少人是过来看热闹的,尤其是妇女,那嘴碎的,说话当真不好听。
边上,杨素梅笑的合不拢嘴,正在看热闹。
她就知道,陈同这钱来路不正!
而那几个孩子的家长,个个面色不善,钱虽然是好东西,可是来路不正的钱,可不是好东西。
尤其是从陈同这里来的。
十有八九都不正!
原来是这事,陈同明白了。
看来杨文静也帮他解释了,很显然,村民们都不信。
一个晃荡了二十年的混子,自己老婆都要饿死了,还能有钱给孩子们?
不知道从哪里偷的,抢的。
让自己家的孩子背上黑锅。
真的是好狠的小子,心眼坏到了家。
就不怕生孩子没屁眼?
“黑子,你来说。”
陈同看着黑子,他是这帮孩子中年龄最大的,表达的一定最清楚。
黑子也是红着眼眶,脸上还有暴起的指印,火辣辣的。
“同哥,我,我说了,可是阿妈不信,爹还给了我一耳光。”
黑子是又委屈又难过。
第一次挣钱,挣那么多的钱,还被打了。
心里那叫一个委屈。
“各位叔婶,这钱是黑子和几个娃亲手挣得,都是卖黄鳝和泥鳅的钱!”
村民们都不信。
陈同知道一时半会很难解释的清,揉了揉眉心。
咦,这不是刚好缺人的。
既能够帮他做事,还能将误会解除。
“这样好了,各位叔婶,黑子他们的钱虽然是我给的,但是也是他们自己亲手挣来的,不仅如此,我这里还有更多。”
说完,陈同拿出了一叠毛票。
厚厚的。
“我可以保证,这钱来路很干净,不信你们就等着,看看有没有警察来抓我。”
看到那么厚的一叠钱,不少人眼都直了。
唉呀妈呀,这也太多了。
陈同知道效果了,道:“从今天开始,只要是抓黄鳝泥鳅卖给我的,二毛钱一斤。不超过筷子长的小杂鱼,一毛钱一斤,现金结算!”
“有多少我要多少!”陈同补了一句。
让村民源源不断的挣钱,就知道这钱来的正不正了。
“真的?”听到陈同口气那么大,不少村民将信将疑。
也是,陈同收那么多黄鳝泥鳅杂鱼,总不能一直去偷钱吧。
他虽然是混子,不是傻子。
这泥鳅黄鳝杂鱼又不好吃,总不能自己天天吃吧。
当下,就有人问道。
“现金结算?”
“是的,明天下午两点之前拿来,一分钱一分货。”
不少村民都心动了。
看陈同这架势,不像是假的。
再说了,他敢欺骗那么多人?
那不得将他赶出清河村!
“说好的事情,不许反悔啊!”
“对,黄鳝泥鳅二毛一斤,小杂鱼一毛钱一斤。”陈同说了要求,道:“我现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愿意在各位村民的监督下走上正道,就想着踏踏实实的挣点钱,要是有能力,一定也带着叔叔婶婶挣点小钱,改善生活。”
这话一出,唬的人一愣一愣的。
这些村民是没人想到,这些话,能够从陈同嘴里说出来。
变天了不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