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型连载
(架空历史+逃荒+战乱+种田+隐居生活)叶雨桐穿越了!穿到大学室友曾经写的一本小说里,而且还是灾荒战乱年间。这本小说的女配和她同名同姓,重生的女主是她堂姐,她是那个和堂姐争夺男人的恶毒女配。她呵呵苦笑,三年的灾荒,后面还有长达十年的战乱,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抢男人?她是有多想不开?幸好,幸好,她的空间跟过来了,在这灾荒战乱年,找一个深山老林,带着家人好好的活着。咦?她这个冲喜小相公不是父母双亡,被长兄赶出来的庶子吗?怎么那么多人追杀?他到底是什么来路?
主角:叶雨桐,李云泽 更新:2024-01-19 10:5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雨桐,李云泽的其他类型小说《带着几亩地,穿越到饥荒战乱年代》,由网络作家“平淡生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架空历史+逃荒+战乱+种田+隐居生活)叶雨桐穿越了!穿到大学室友曾经写的一本小说里,而且还是灾荒战乱年间。这本小说的女配和她同名同姓,重生的女主是她堂姐,她是那个和堂姐争夺男人的恶毒女配。她呵呵苦笑,三年的灾荒,后面还有长达十年的战乱,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抢男人?她是有多想不开?幸好,幸好,她的空间跟过来了,在这灾荒战乱年,找一个深山老林,带着家人好好的活着。咦?她这个冲喜小相公不是父母双亡,被长兄赶出来的庶子吗?怎么那么多人追杀?他到底是什么来路?
叶雨桐抱着纸箱从办公大楼出来。
走到大路上,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工作了三年的地方。
这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坐落在H市的CBD。
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进来工作的地方。
她曾经也是这些人里的一员。
还算幸运,大学毕业后,她就进了这家公司的企划部。今年二月份升任企划一组的组长。
刚进公司的时候,也满怀激情,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现在却是她想逃离的地方。
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任何人情味的同事。
虽然她早已经习惯这里人的冷漠,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游刃有余。
可无意中看到那件突破人性底线的事,还是让她恶心的反胃。
她怎么也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温和的翩翩君子上司,会做出那种无耻的事。
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怎么下得去手?
她想去揭发,但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了。
听说这种事在那些有钱有势人的眼里,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而且有些女孩的家长为了高额的补偿,也默认了。
她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辞职,人际关系和勾心斗角,这些她都能处理。
可她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实在不愿意和那种畜牲在一起工作。
她怕时间久了,她会忍不住想动手揍人。
企划部总监极力挽留她,说给她升职加薪,她都坚定的拒绝了。
在路旁拦了一辆出租车,和司机师傅说了地址,就望着窗外发呆。
她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这座城市,老家也很少回去,除了每年的清明去给爷爷奶奶扫一下墓。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也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各自的孩子,根本顾不上管她。
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在乡下生活,虽然苦一点,但过的很开心,有一个不算完整,但也快乐的童年。
可好景不长,二老在她上高中的时候相继过世了。
父亲处理了爷爷奶奶的后事,说让她去城里读书,她拒绝了。
父亲也悄悄的松了口气,答应每月给她寄钱回来。
她一个人住在爷爷奶奶的老房子里,父亲和母亲分担她的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生活上没人管她,但至少吃穿不愁。
一个人住在乡下,她觉得很自在,寂寞的时候就去爷爷奶奶的坟前陪他们说说话。
学校离家里不算太远,她没有住校,每天骑着爷爷的老式自行车上下学。
她还在屋后种了不少的瓜果蔬菜,足够她一个人吃了,有时候吃不完,还拿到镇上去卖。
她考上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学费父母各出了一半,生活费是她在乡下种菜卖的钱。
第二个学期以后叶雨桐就没伸手向他们要过钱了。
自己半工半读,大学毕业的时候还存下了一些。
用剩下的钱在这里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
父母都有各自的家庭,她平时很少和他们联系,也是不想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过年过节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知道各自生活安好就够了。
出租车缓缓的停在小区门口,叶雨桐用手机付了款,和司机师傅道谢后,就抱着箱子进了小区。
回到家,她先去洗了个澡,把头发擦个半干,拉好窗帘,就闪身进了空间。
这个空间是去年到藏省出差的时候,无意间得到的。
这是个可以种植的空间,大概有八九亩黑土地,旁边有个小溪,不远处还有一处小院,小院后面是一个山坡。
刚开始这里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现在山上被她种了各种果树,这几亩地也种了蔬菜瓜果,还有很多种粮食。
她先去小院里拿了两个竹篮,准备去山上摘点水果,顺便把蛋捡回来。
她在山上喂了不少家禽,鸡鸭鹅羊猪,还有两头牛,这两头牛是买来犁地用的。
以前白天要上班,只有周日和晚上才能进来收拾,但这么多地让她一个人种,很是有些吃力。
所以这几亩地她没种完,种了有一多半。
这个空间很适合农作物生长,土质也很肥沃,东西长的又快,产量也高。
小麦种下去两三个月就能收了,一年可以收四茬粮食。
山上的水果也不分季节,把成熟的果子收下来,两三个月后又开花结果。
她现在已经辞去工作,短期内也不准备找了,打算回老家待一段时间,顺便把老家的房子翻修一下,那里有她很多回忆。
再买一个农用拖拉机放在空间里,然后把空间闲置的土地全部种上粮食和蔬菜。
自从得到这个空间,她每次去外地出差,看到当地有什么稀罕的蔬菜和果树,都买了种在里面。
现在她空间里南方北方的水果基本上都有,蔬菜也是,虽然每样都种的不多,但她一个人还是吃不完的。
幸好这个空间的小院有一个很大的地下室,把东西放在里面,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冰箱。
走到山坡上,她先摘了一个苹果,随便擦了两下就放在嘴里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溢满了口腔,本来不太好的心情,瞬间被治愈了。
吃完了苹果,就开始捡鸡蛋鸭蛋鹅蛋,她养了十只鸡十个鸭子六只鹅,不知道它们一天下几个,每天都可以捡一大篮子蛋,而且很多都是双黄的。
还有那两头小猪,也越来越肥了,她自己不敢杀,准备回农村后,找个由头拿出来,请村里的杀猪匠给宰了。
那几只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草。
叶雨桐在山上转了一会,看着山坡上的果树,上面都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子,开心的笑起来。
她摘了几个苹果,又摘了些山竹和车厘子,就提着两个篮子回小院了。
剩下的这些水果,等她下午过来摘,到时候就放在地下室,那里已经放了很多水果鸡蛋和粮食,她准备找个机会给卖了。
现在她失业了,虽说这两年也存了些钱,但她前段时间布置了一下空间里的小院。
又买了家具家电,还装了太阳能发电板,已经花了不少钱了。
她回老家后还想买辆车,再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一下,手里应该也剩不了多少。
把那一篮子蛋放在地下室的仓库,提着水果出了空间。
刚回到房里,门铃就响起来了。
是房东太太,说她侄女要过来投奔,这个房子到期后,她就不出租了。
叶雨桐本来也打算最近就回乡下的,听她这样讲,爽快的答应了,说这个月底就搬走。
今天已经二十四号了,等房东太太走了,她随便吃点东西就去了市场。
她老家在中部偏远的农村,去市里要转好几趟车,买东西特别不方便。
虽然镇上也有小超市,但那里卖的大部分都是山寨货,想买好点的东西,必须去县里或者市里。
她准备多买点生活用品放在空间里,再批发些喜欢的零食饮料,放在空间地下室,反正里面可以保鲜,东西放多久都不会坏。
爷爷奶奶走的时候叮嘱她,让她以后自己疼自己,想吃啥就买,千万不能委屈了,她一直记着爷爷奶奶的话。
用了五天的时间,把这些东西准备好。
明天就要回老家了,她把出租房里的东西打包好,全放在空间里,把钥匙交给房东,就打车去了高铁站。
她怎么也没想到,治安在全国都数一数二的H市,车站附近竟然还有抢劫的,而且还是白天。
抢劫就抢劫吧,好歹你也去找个有钱的抢啊!抢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算什么本事?
叶雨桐看着对面比她高不了多少的男人,双眼通红,眼眶发青,觉得这应该是个瘾君子。
她心里有些害怕,想着把包给他算了,反正里面也没什么东西,就一点零钱和一部手机。
她的证件都在空间里放着,等会儿再去买个手机补张卡就是。
刚准备松手,就见那男人从身上摸出一把刀,她吓得丢下包扭头就跑。
这时从路口驶来一辆越野车,车速很快,没等叶雨桐闪躲,车就把她给撞飞了。
快失去知觉的时候,她悲催的想,空间里那么多东西没有享用,就这样挂了,实在是不甘心啊。
云朝国,大景元年
皓月当空,夜明如昼。银色的月华倾洒而下。
借着月光望去,四处看不到多少绿意,就连树枝都蔫蔫的。
这里从去年秋天就开始干旱,都已经大半年了,一滴雨也没下过。
今年春天种的庄稼很多都没长出来,就算有少数长出来的,也因为没有雨水灌溉,全旱死了。
河里和井里也快干了,如果再不下雨,连饮用水都困难。
这次的旱灾遍布大半个云朝国,就连几个相邻的国家,也多个城池干旱。
正在打坐的一个老和尚突然睁开眼睛,吃惊的看着原本黯淡无光的天府星,越来越亮。
他沉思了片刻,又闭上眼,手指飞快的动着,嘴里念念有词。
没一会儿,就睁开双眼,激动的双手合十,嘴里喃喃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这天下有救了!”
又对旁边的少年道:“太子,你的姻缘到了!”
李云泽看了他一眼,平静的说:“大师,我已不是什么太子,你以后就叫我的字吧。
至于姻缘,我现在自身都难保,如果不是你和各位师兄,还有这些好汉们护着,我恐怕早已经被杀了,现在这个时候,万万不可去连累别家的女子。”
无尘方丈摸了摸胡子,笑呵呵的说:“太子,老衲从不打枉语,这姻缘是天意注定的。”
李云泽(字:平安)今年十二岁,去年以前还是云朝国的太子,说是太子,可他从小是在寺庙里长大的,根本就没回过皇宫。
他母亲生前是云朝国的皇后,外祖父是户部尚书。
十三年前,外祖父奉父皇之命去南方赈灾,回来的时候遇到一群穷凶极恶的土匪,当场丧命。
外祖母听到噩耗,一口气没上来,也跟着去了,只留下不满八岁的舅舅林子羡。
当时母后正怀着他,得到父亲母亲接连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但也知道她不能再倒下了。
父亲和母亲都不在了,如果她再出事,那她肚里的孩子和唯一的弟弟,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当时的乔贵妃已经生下了大皇子二皇子和长公主,父亲和两个哥哥还手握兵权。
她这个皇后是为了压制乔贵妃才被册封的。
她没进宫的时候,乔贵妃就在后宫一手遮天。
等她进宫后,虽然表面上尊敬她这个皇后,可背后从没把她放在眼里。
以前有父亲这个户部尚书在,乔贵妃不敢明着对她怎么样,现在父亲过世了,娘家没有任何依靠,她在后宫的日子可想而知。
但她也不是没有手段之人,进宫的时候,父亲和母亲让她带的丫鬟嬷嬷都是能耐人,皇上对她的新鲜感还在。
而且父亲也是因公差出事的,朝里的大臣对乔家有意见的不在少数,乔贵妃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付她这个皇后。
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担心生产的时候出意外,所以在父母过世后,就开始给弟弟和肚子里的孩子想退路。
她把弟弟叫进宫里,看着不到八岁,就沉默寡言的弟弟,心都要碎了,强忍着悲痛对弟弟叮嘱了一番。
姐弟俩在花园说了很久的话,分开的时候弟弟气呼呼的,连招呼都没打,就跑出了皇宫。
回去后仗着没人管他,书也不怎么读了,跟着京城的那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小小年纪就招猫逗狗。
连以前父亲给他请的先生都被气走了,姐姐宣他进宫,他也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府里的管家说了他两句,就被他用鞭子抽了一顿,气的也不想管这个不知好歹的小少爷了,赎了身,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走了。
母后千防万防,他总算平安的出生了。
可朝里的大臣看乔家的风头越来越盛,就提议立刚出生的他为太子。
皇上虽然荒唐,但人却不傻,知道乔家父子手握兵权,野心勃勃,绝不能立乔贵妃生的孩子为太子。
听了大臣的建议,皇上没有任何犹豫的下旨,封刚出生的他为太子。
这下母后和他又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母后光防着别人害他了,自己的饮食被人动了手脚都不知道。
等发现的时候,中毒已经很深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她知道自己没多少时日了,没办法护他长大,就买通太医,对外宣称太子先天不足,恐活不到成年。
临终前又去求了皇上,把他送到离京城二百里远的善华寺,慎重的拜托给父亲生前的好友,无尘方丈。
善华寺虽然没京城的法华寺出名,但那里很清静。
无尘方丈也很厉害,把孩子托付给他照看,可能还有机会活下去,
她不想自己的孩子当什么皇上,只想他平安长大,远离京城的一切。
李云泽这些年一直住在寺里,从没回过宫,很多人都忘了还有他这个太子。
几个皇子争皇位的时候,也从没把他给算在内。
只有那个在京城名声不怎么好的舅舅,每年过年的时候悄悄来看他。陪他吃年夜饭,和他说这一年来京城发生的大小事。
他每次都认真的听着,舅舅说的每一个人名,每一件大小事他都记在心里。
他以为宫里所有人都把他遗忘的时候,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一群黑衣人闯到了善华寺刺杀他。
要不是他这些年一直跟着师父练武,还有另外几个忽然出现的蒙面高手相助,那天晚上他可能就交代在寺里了。
他是第二天才知道父皇突然驾崩,大皇子李云凯拿出先皇遗旨,在他手握兵权舅舅的扶持下,登基了。
这样一来,他太子的身份就尴尬了,虽然他无意争夺皇位,但大皇子可不这么想。
这些年寺里经常有香客打听他的身体情况,应该是几个皇子派来的。
以前父皇还在,别的皇子又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个位置,大皇子要防着那些外家有权势的竞争者。
所以他这个身后无权无势,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的太子可以暂时抛在脑后。
但现在不一样了,父皇驾崩,他这个太子虽然身体不好,但还活着,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所以刺杀他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一直追杀到这里还不罢休。
要不是舅舅派来的高手和寺里的师兄舍命相助,他恐怕活不到现在。
李云凯登基后,残暴的性格就显露出来了,再也不是以前温和的大皇子,对大臣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稍有不顺心就斩杀重臣。
除了他一母同胞的二皇子,其余几个皇子都被他圈禁起来,没过多久都出各种意外死了,连几个月大的九皇子都没放过。
有几位以前和大皇子不对付的老臣看风向不对,都告老还乡了,现在朝堂上都是李云凯的心腹。
各地的藩王看新君这么残暴,知道早晚会拿他们这些人开刀,就先下手为强,暗地里招兵买马,以求自保。
有两个本来就蠢蠢欲动的藩王,借着这次机会,打着清君侧的名声造反了。
现在的云朝国已经大乱,又赶上灾荒年,到处都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百姓们家破人亡,民不聊生。
北边的蛮子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到他们云朝国烧杀抢掠。
各地的乡绅富户手里有钱有粮,家里养着强壮的家丁护院,苦的只是底层的百姓。
李云泽刚想说话,就看到一群黑衣人从四面围过来。
他脸色一凛,缓缓抽出剑,几个师兄和护送他的人也拿出武器,和来人又展开激烈的打斗。
这一场激战,整整打了一个时辰,这次来的黑衣人战斗力很强。
而李云泽他们赶了很久的路,已经很疲惫了,最后虽然占了上风,但损失惨重,一起跟着护送他们的高手,也没剩下几个了。
等把来的黑衣人全部处理掉,一直跟着保护他们的领头人看了一眼李云泽,见他脸色苍白,肯定是刚才交手时受了伤。
他担心的道:“太子,无尘大师,这样下去不行,我们的人手越来越少,对方又穷追不舍,要不你们先找个地方躲一躲,等支援我们的人手到了,再护送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他话音刚落,李云泽一口鲜血吐出来,人也朝后倒去。
“太子。”跟着保护他的几人瞬间围了过来,着急的喊道。
无尘方丈立刻拉过他的手,帮他把脉。
那个领头的高手,忙问道:“大师,太子怎么样?”
无尘叹了口气,东躲西藏了那么久,太子的这个劫还是没能躲过去,天意不可违啊。
又看了看剩下的几人,每个人都精疲力尽了,他的几个徒弟身上也都受了不轻的伤。
“太子伤的很重,恐怕要休养一段时间,你们护送到这里也差不多了,都回去吧。
告诉你们主子,我会给太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两年你们就不要找他了,以后来日方长。”
几人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太子,有些不放心,但他们也知道无尘方丈的本事。
那个领头人想了想,就双膝跪地,恭敬的道:“是,大师,我们一定把你的话带给我家主子,太子就麻烦你了。”
无尘方丈点点头,等他们几人走了,才嘀咕道:“有啥麻烦的,我现在就送他去成亲,我老和尚看了他这么些年,现在总算能去云游了。”
看着比刚才又亮一点的天府星,乐呵呵的对大弟子说:“净空,背着你师弟,咱们走。”
叶家村
叶明哲怀疑的说:“娘,你说那个老和尚是不是骗咱们的?妹妹都和这个小子拜堂了,为什么还没醒过来?”
李文秀听了小儿子的话,看了一眼床上昏迷不醒的闺女。
忧心的道:“就算是骗咱们的,也只有试试了,你妹妹都已经昏迷三天了,镇上的大夫说如果你妹妹再醒不过来,可能就………”
后面的话没说完,眼泪就大滴大滴的流出来。
叶明轩端着一个空碗,从旁边的茅草屋出来,安慰道:“娘,你别伤心了,妹妹一定会没事的。”
李文秀看了一眼大儿子,强笑着说:“文轩,你妹夫醒了吗?”
叶明轩把碗放在桌上,扶着娘坐下,才摇摇头说:“没醒,刚刚我喂他喝了点水,有一半都洒出来了。”
李文秀听了更担心了,昨天早晨有几个和尚带着一个昏迷的少年来了他们家,说闺女和这个少年成了亲,两人就能醒过来。
她以为是遇到了骗子,但那个老和尚把她闺女出生时发生的那件事说出来,说这是天意。
她当时听了十分震惊,因为那件事就她和孩子爹知道,这些年,她们夫妻从来没对人说过,而这个老和尚却知道了。
想着镇上大夫说的话,她考虑了一会儿,就答应了。
闺女已经昏迷好几天了,再拖下去可能就来不及了,当天就让闺女和这个少年简单的成了亲。
那个老头看他们礼成后,高兴的带着徒弟走了,走之前还告诉她,过不了多久,两人就能醒过来。
可现在都已经一天多了,女儿和女婿都没醒,也不怪小儿子怀疑那和尚是个骗子。
叶雨桐是清晨醒过来的,她躺在一堆稻草上,看着低矮逼仄的茅草屋,欲哭无泪。
她刚刚已经接收了这具身体的记忆,原主和她同名同姓,也叫叶雨桐,今年九岁。
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叶明轩今年十二岁,二哥叶明哲十岁。
父亲叶大丰,母亲李文秀。
祖父叶老根,祖母在生原主父亲的时候过世了,两年后祖父娶了续弦叶张氏。
叶张氏又生了两儿一女,老二叶大壮,女儿叶兰花,小儿子叶大庆。
叶大壮娶妻黄云琴,生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叶明祥,女儿叶雨晴,小儿子叶明威。
叶兰花嫁到隔壁村,男人胡强生,生有一儿一女,儿子胡小平,女儿胡小琴。
叶大庆还未娶妻,和叶大壮的大儿子叶明祥在镇上书院读书。
原主的父亲叶大丰从小在这个家就可有可无,继母也不是个善茬,对他很是刻薄。
十八岁了还不说给他娶妻的事,父亲叶老根也不过问。
前些年南方闹灾荒,原主的母亲李文秀逃荒到这里,家里人都死了,就准备在这里找个老实人嫁了。
叶大丰听说后,去山里打了一只野兔,请村里的婶子帮做媒。
就这样,两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成了亲。
这些年日子虽然过得苦了些,但夫妻恩爱,三个孩子也很懂事,日子过的也有盼头。
一个多月前,官府征兵,每户都要出一个人,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分家,继母不舍得自己的儿子去送死,哭闹着让叶大丰去了。
原主父亲走的时候,不放心媳妇和孩子,媳妇李文秀虽然性格泼辣,但毕竟没有娘家依靠,孩子又小。
以前他在家里好歹能护着妻儿,现在他这一走,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那个老巫婆不知道怎么对他媳妇和孩子呢?
可他再怎么担心也无能为力,只能一遍遍的嘱咐两个儿子,要护好娘和妹妹。
原主父亲参军走后,那老巫婆是什么顾忌也没了。
第二天就把他们一家给分了出来。
说是分家,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和几床破烂的铺盖,什么都没分给他们,相当于让他们一家净身出户。
幸亏原主爹娘是有成算的,这些年也偷偷的存了些银子。
被赶出来后,李文秀就带着三个孩子去找了里正。把山脚下这间没人住的茅草屋给租下来了,娘几个才算有了容身之处。
茅草屋说是租,可李文秀没付银钱,她们一家是净身出户的。
如果现在拿银子出来,别人就知道她身上还有钱,那老巫婆肯定又要找事。
她就和里正说,现在身无分文,能不能让他们一家先住进去?等以后挣了钱,一定会补上。
里正看他们一家实在可怜,只有先同意了。
但分家的时候老宅是一点粮食都没分给他们,又赶上饥荒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可想而知。
叶雨桐这次受伤是撞到了额头,前几天原主的娘和大哥二哥去山上找吃的,让她在家里看家。
老巫婆就是这时候带着她儿子叶大壮过来的,准备把原主卖了换粮食。
原主虽然是个小姑娘,但从小就泼辣,看继祖母准备卖她,也不管什么长不长辈了。
拿着棍子就和叶大壮打起来,边打还边喊救命。
可她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怎么能打得过一个大男人,而且老巫婆还在一边帮忙拉她。
他们家住在山脚下,离村里还有一段路,附近连个人影都没有,更没有人过来救她了。
老巫婆的大儿子拉她出院子的时候,她拼命的挣扎,一个不注意就被她挣脱了。
可能是跑的太快了,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了路旁的石头上,当时就昏了过去。
那母子俩看她流了这么多血,以为她摔死了,都吓得不轻。
又怕她娘和两个哥哥来了闹,所以不声不响的就回了村,也没管躺在那里的叶雨桐。
原主的娘和两个哥哥从山上下来看到躺在门口的她,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小姑娘因失血过多,一直没有醒过来,撑了几天后就没了,芯子就换成了现代出车祸的叶雨桐。
叶雨桐无声的长叹了口气,她怎么这么倒霉?人家穿越不是公主,就是千金小姐。
她倒好,穿到不知名的朝代就算了,还赶上饥荒年,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
不对,叶雨桐?不知名朝代?饥荒战乱年间?这不是她那个大学的恶毒室友,以她的名字写的小说吗?
不光把她写到小说里,而且还把她写成一个和堂姐争抢男人的无耻小炮灰,而这个堂姐还是重生的。
“我靠,不会吧?难道是穿到那本小说了?”
她震惊的坐起来,双眼呆呆的看着前面,如果真穿到书里,那以后几年的日子可真是比黄连还苦。
这场旱灾要持续三年,这才是第一年,受灾面积还不是很大。
从明年开始,整个云朝国甚至整个天下都开始闹灾荒,后面又是长达十年的战乱,想想就不寒而栗。
叶雨桐打了个冷战,忽然想起她的空间,看屋里没人,门也是关着的,原主娘应该是去村里排队打水去了。
她默念了一声:“进。”场景立刻就转换了。
看着地里已经成熟的各种蔬菜瓜果,叶雨桐大大的松了口气,这个空间就是她的底气,只要空间在,不管去哪里她都不怕。
先去院里的古井里打了点水喝,这个井里的水具体有什么功效她还不知道,只知道可以消炎止痛,强身健体。
有一次她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喝了这个水,两三天伤口就好了,连点疤痕都没留下。
她觉得这太神奇了,也担心大城市到处都是摄像头,万一被人发现了,她肯定要被抓去切片研究,所以才准备回乡下的。
把水喝完,就从空间出来了,感觉身上轻松了些,头上的伤也没那么痛了,外面天还没怎么亮,她身体还有些虚弱,又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无尘方丈在叶家村的后山,看着天上耀眼的天府星,把旁边那些星星都衬得黯然失色,摸着胡子笑了。
净空看了一眼在那里乐呵呵的师傅,无奈的叹气。
昨天师傅把太子送给人冲喜,他和几个师弟都差点惊掉了下巴,但碍于师傅的威严,都没敢说话。
无尘方丈站起来,对几个弟子说:“你们几个去蜀地灵隐寺住段时间,等我办完事去接你们。”
净空不放心的说:“师傅,要不让师弟们去蜀地师叔那里,我跟着照顾你。”
无尘方丈摆了摆手,不耐烦的道:“我身体那么好,哪里用得着你来照顾?你带着师弟们快走吧!不要耽误我的事。”
想了想,又叮嘱了一句:“现在到处都不太平,从这里到蜀地路途遥远,你们几个尽量别走官道。”
净空应道:“是,师傅,我们知道了,您也要保重身体,别忘了去接我们。”
说完不舍得看了一眼师傅,带着师弟们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李文秀和大儿子各提了大半桶水从村里回来。
他们半夜就去村里排队等着分水,等了两个时辰才分了这一点。
木桶里面的水看起来很浑浊,就是这样,两人也像提着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生怕撒一点出来。
叶明哲正拿着锄头在山脚下挖草根,看到娘和大哥回来了,提着竹篮就往家跑。
“娘,大哥,咱们今天分了多少水?”边说边往两个桶里看。
看着比昨天还少还浑浊的水,他皱着眉头,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
李文秀摸了摸儿子的头,问道:“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在家里看着你妹妹和妹夫吗?”
“娘,我没走远,妹妹和妹夫都没醒,我想着挖点野菜和草根等你们回来吃。”
听小儿子说女儿和女婿还没醒,李文秀眼神黯淡了些,但还是强打起精神。
她男人上个月被抓去参军了,孩子都没成年,她如果倒下了,那个老巫婆不知道怎么对她几个孩子呢?
叶明轩把水提到院里,想了想问道:“娘,咱家还有没有银子?
要不带妹妹去县里看看吧?听说宝善堂的大夫很厉害,一般的病,几服汤药下去就好了。”
“家里还有六两银子,但县里宝善堂的大夫上个月就搬去京城了。”
上次带闺女去镇上看病,镇上的大夫说他治不了的时候,李文秀就准备去县里宝善堂。
但大夫告诉她,县里宝善堂医馆已经搬走了,让她不必奔波。
还说孩子身体很虚弱,来回几十里路,等她们走到县里,恐怕孩子都折腾没了。
听了娘的话,叶明轩沉默了。
这几天为了妹妹的伤,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连冲喜都用上了,可妹妹还是没醒过来。
叶明哲看娘和大哥的脸色不好看,就把篮子里的草根拿出来,盛了一点水冲洗了下,递给两人。
这就是他们今天的饭,家里还有一点粮食,是娘和大哥带妹妹去看病的时候买的。
但那是留给妹妹吃的,他们身体好,吃点野菜草根垫一下就行了。
他拿了一根放在嘴里嚼了嚼,说:“娘,大哥,你们也吃,今天的草根又甜又嫩。”
李文秀心疼的看了看小儿子,他们这里已经半年多没下雨了,草根也越来越硬,怎么可能会嫩?
别人家里多少还有点存粮,他们被分出来的时候,除了平时用的东西,其余什么都没分给他们。
她手里虽说有点银钱,闺女这次生病也花了不少了。
前几天在镇上花高价买了些粮食,但她和两个儿子也舍不得吃,就每天给闺女煮点稀粥。
叶明哲边嚼草根边道:“娘,我已经把妹妹的粥煮好了,你去喂妹妹吃饭吧,我和哥哥再去挖点野菜,咱们留着以后吃。”
说完就跑到房里,小心翼翼的端出了小半碗稀粥。
李文秀忙接过来说:“再去拿个碗过来,分一半给你妹夫。”
叶明哲听娘说要把粥分给妹夫,不乐意了,“娘,咱家就一点粮食了,还不够妹妹吃的,给那小子喂点水就行了呗,干嘛还给他喝粥?”
没等李文秀开口,叶明轩就打断弟弟的话。“咱们既然选择给妹妹冲喜,那妹夫就是咱们家的人,以后不准再说这些话了。”
“是,大哥。”
叶明哲也知道刚才的话有些小气了,但那是救命的粮食啊,给那小子吃了,妹妹吃什么?
叶雨桐躺在那里,听着外面几人的说话声,心里很不是滋味,替那个逝去的小姑娘遗憾,这么疼爱她的家人,她却再也享受不到这种温暖的亲情了。
既然命运让她来到这里,那她一定会替小姑娘守候她的家人。
至于他们说的妹夫和冲喜,叶雨桐完全没往自己身上想,还不知道她已经多了一个小相公了。
她从稻草上起来,穿上那双打满补丁的布鞋,朝外面走去。
正端着碗进屋的李文秀,看到站在门口的闺女,眼眶瞬间红了,一只手摸了摸女儿的脸。
哽咽着说:“桐桐,你可算醒了,娘和你哥哥们都快急死了?”
叶雨桐看着面前的妇人,人看起来十分瘦弱,穿着一件灰扑扑的衣服,上面打满了补丁,摸着她脸的手上布满老茧。
这就是原主的娘亲,今年才二十八岁,可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妇人。
叶明轩和叶明哲也看到她了,两人高兴的跑过来,“妹妹,你总算好啦。”
叶明哲说完就呜呜的哭起来,叶明轩也红了眼眶。
叶雨桐看着眼前激动的三人,心里很复杂,虽然知道这是一本书,可眼前站着的却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宠爱她的家人。
虽然宠爱的是原主,可现在她过来了,那眼前的三人,也算是她的家人。
在那本书里,他们的结局都很惨,原主的娘在逃荒的路上为了省下粮食给他们兄妹三个,被饿死了。
大哥叶明轩为了护着弟弟妹妹,抢水的时候被人给打死了,最后就剩下二哥叶明哲和她。
二哥为了给妹妹换点粮食,把妹妹托付给父亲的结拜兄弟永昌叔,就把自己给卖了。
叶雨桐拿着二哥卖身换来的粮食,哭着跟着村里人继续往京城走,这期间那个老巫婆几次想把卖她,都被永昌叔给拦下了。
可到了京城,她悲惨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堂姐借着重生的先知在京城结识了贵人,还做起了生意。
而她女扮男装,跟着永昌叔和他十岁的大儿子在码头上干活,每天累死累活才换两个黑面窝头。
就是这么脏累的活,也不是谁都能干的,要不是看在永昌叔力气大的份上,人家才不会要她。
这种日子过了两年,灾荒年总算过去了,可接下来的战乱,让他们这些人也不敢回村,怕被抓壮丁。
一次在码头上帮客人卸货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个花瓶?
随行的仆人正准备拿鞭子抽她,从船上下来的平原侯次子摆了摆手,就不耐烦的带着人走了。
叶雨桐大松了口气,她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平原侯次子,只觉得这个人不光长的好,人也心善。
后来两人又碰到过几次,叶雨桐越来越觉得此人有风度。
当看到他和堂姐眉来眼去,互定终身的时候,叶雨桐才知道自己也喜欢上他了。
但她有自知之明,所以只远远的看着,看着他对二叔家的堂姐越来越深情,她心里越难受,可也没有去做什么,只在心里仰慕。
偶然一次见到自卖自身的二哥叶明哲,才知道辗转几次后,二哥被人牙子卖到了平原侯府,因他头脑灵活,能说会道,在府里混的还不错。
兄妹俩见面后抱头痛哭了一场,从那以后,叶明哲经常过来看她和永昌叔一家,还给他们租了一处小院。
如果这样过下去也挺好的,可故事的情节是作者推动的,那个恶毒室友怎么会让叶雨桐过安宁的日子?
最后把兄妹俩都写黑化了,而且结局凄惨,就连他们的爹叶大丰,最后也落了个死无全尸,连永昌叔一家也被她连累。
“桐桐,是不是头还疼?”李文秀看闺女呆呆的看着他们,也不说话,担忧的询问。
叶雨桐反应过来,看了一眼三人关切的眼神,突然觉得非常难受。
这一家人这么努力的活着,为什么却落个那样的结局?就因为他们是作者笔下的炮灰吗?
不,她绝不允许那种事情发生,现在她穿越过来了,一定会带着他们好好的活下去,还有永昌叔一家。
她学着原主平时说话的音调,笑着道:“娘,大哥二哥,我没事了,就是头还有些晕。”
李文秀听闺女说头晕,忙扶着她说:“你昏睡三天了,这几天又没吃什么东西,头当然晕了,赶快躺下,把这碗粥喝了。”
叶雨桐一听说喝粥,才觉得自己饥肠辘辘,浑身没力气,应该是几天没吃饭的原因。
她又坐在那堆稻草上,端起李文秀手里的半碗稀粥,咕咚咕咚的喝了。
这粥是用碎米熬的,很粗糙,还有一股霉味,应该是放了很久的粮食了。
这半碗粥喝完,肚子感觉还是空荡荡的。
叶明哲看妹妹没吃饱,就把手里给妹夫留的半碗粥递过去,这粥就先让妹妹吃了吧。
现在妹妹醒了,那小子也算冲喜成功,等会儿再去给他煮点吧!
那老和尚说过,不能让那小子死了,要不然妹妹也会有危险。
“妹妹,这里还有半碗,你都喝了,吃饱身体就好了。”
叶雨桐笑着摇摇头,“二哥,我吃不下了。”
她知道家里没什么粮食了,这半碗粥是要留给什么妹夫的,她不能再吃了。
她空间里有很多东西,但现在找不到理由拿出来,只能自己偷偷的吃点,把家里的粮食留给他们。
“怎么会吃不下?这清汤寡水的粥,十碗我都能喝完,你才吃了半碗,怎么就吃不下了?你不多吃点,身体怎么会好?”
李文秀接过小儿子手里的半碗粥,笑着说:“吃了吧,咱家还有粮食呢,我和你大哥前两天在镇上买的。”
又对兄弟俩说:“明轩,明哲,再去熬点粥,给你们妹夫盛一碗,你们兄弟俩也喝点。”
叶明轩点点头:“娘,我现在就去,给妹夫熬一碗就行了,我们不饿。”
“是啊,娘,我已经吃饱了,今天挖的草根可好吃了。”叶明哲笑嘻嘻的拍了拍肚皮。
兄弟俩说完就出去煮粥了,李文秀用袖子偷偷的擦了擦眼泪,又笑着把那半碗粥端给闺女。
叶雨桐沉默了一下,就把那半碗粥喝了,如果不喝,这个娘肯定又要担心,还是先吃了吧,等会儿她出去转转,想办法拿点东西出来。
李文秀看闺女把粥喝了,高兴的接过碗,陪她说了会话,看她精神不是很好,就让她躺在那里休息,说去看一下女婿怎么样了?
叶雨桐这才想起,这家好像就她一个闺女吧?而且她今年才刚刚九岁,这女婿是哪来的?
她忍不住问道:“娘,你说什么女婿?谁家的女婿?”
李文秀这才想起,闺女还不知道冲喜的事,她就把昨天两人已经拜堂成亲的事说了一下。
“当时你已经昏了两天,镇上的大夫都说治不好,我和你哥哥也实在是没办法了,看那老和尚有些本事,就想着要不试试吧,万一能好了呢?
所以让你俩成亲了,也算给你冲冲喜,看来真是做对了,这刚成亲一天,你就好了。”
叶雨桐只觉得晴天霹雳,啥?她成亲了?她不是才九岁吗?就算古代人结婚早,也不能九岁就嫁人吧?
她往稻草上一躺,看着茅草屋顶,觉得实在是可笑,穿越前她连男朋友都没谈过一个,难道这是为了弥补她上辈子的遗憾?
刚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接受了后面十几年的灾荒战乱,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小相公。
更好笑的是,那小相公今年也才十二岁,怎么那么像过家家呀?
她想到什么,又猛地坐起来,不对呀?那本书上可没有这个剧情?而且一直到叶雨桐死都没有嫁过人,现在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一个小相公?
难道剧情改变了?如果是这样,那后面的剧情是不是也和那本书不一样了呢?她坐在那里沉思不语。
李文秀看她听说成亲后一惊一乍的,就笑着安慰:“桐桐,别担心,你们虽然拜过堂了,但年龄还小,现在就当兄妹处着,等你及笄后再说别的。”
叶雨桐看着眼前这个为了闺女不顾一切的妇人,心里觉得酸酸软软的。
她刚想笑着敷衍过去,又想起这是古代,女子说起这种事都很害羞,就假装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现在已经成亲了,她也不好以现在的思想,去说服一个古代的妇女悔婚,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这十几年都不太平,如果那男孩子品性好,就等两人大点再说别的。
如果品性不好,就在半路找个借口把他甩了,带着原主一家找个偏僻的山谷,平安的度过这灾荒战乱年。
李文秀摸了摸闺女枯黄的头发,心疼的说:“桐桐,你身体还虚着,今天就别起来了,躺在这里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就喊娘。”
等李文秀出去,叶雨桐就开始想以后逃荒的事。
他们村决定去逃荒,一是因为旱灾,这里迟迟不下雨,村里的两口井也没多少水了。
二是有风声传出,北边的匈奴打过来了,官府又要开始征兵。
这次不是每户出一个,凡是十二岁至四十岁的男子,全部带走。
算算时间,应该没几天村里人就会得到征兵的消息。
但如果去逃荒,他们家一点粮食都没有,路上怎么办?
她虽然有空间,可是以什么借口把粮食拿出来?又怎么给原主的母亲和两个哥哥解释东西的来路?
想起那本书里描写叶雨桐的母亲李文秀,为了省点粮食给儿女,活活把自己给饿死了。
叶明轩和叶明哲为了让妹妹有口吃的,一个被人打死了,一个把自己给卖了。
她考虑了很久,决定把空间的事告诉母亲李文秀,至于让不让两个哥哥知道,就让母亲来决定吧。
若是以后他们起了邪念,想把空间占为己有,那么她也不会心软。
这里不像现代,到处都是摄像头,去哪里都要实名。
到时候办个假的路引,找一个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的地方隐姓埋名。
把这件事打算好,叶雨桐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再醒来已经是下午了,太阳从茅草屋的缝隙照射进来,柔和的阳光映在她的脸上,照的人暖融融的。
她伸了个懒腰,从那堆稻草上站起来,准备出去走走。
打开茅草屋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篱笆院子,这还是他们一家刚搬过来的时候用树枝围的。
旁边还有一间大点的茅草屋,两个哥哥住在那里,平时做饭烧水也在那个房间。
家里没有锅,只有一个破旧的陶罐,还是永昌婶子给的。
在院里打量了一圈,看家里没人,应该都到山上找吃的去了。
她从院里出来,门口是一条弯曲不平的小路,是村里通往山上的路。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条路很少有人走,村里人进山都走另外一条大路。
正在不远处挖野菜的叶明哲看妹妹出来了,拿着锄头和竹篮就跑了过来,“妹妹,你睡醒了,身体好点没有?”
看着十岁的叶明哲,大大的头,身子瘦的像个小鸡仔,可一双眼睛却乌黑明亮,虽然日子过得苦,可眼里却充满希望。
想着那本书上写的,娘和大哥都死了,他们仅有的一点银子也用完了,兄妹俩实在是没什么吃的了。
叶明哲就把自己换了十斤发霉的粗粮,叶雨桐就是靠着那些粮食,才撑到京城的。
叶明轩看她不说话,着急的问:“妹妹,你是不是又不舒服了?赶快躺到屋里歇着,我去给你煮粥喝。”
叶雨桐正在心里咒骂写这本书的恶毒室友,听到他的问话,忙笑着说:“二哥,没事,我已经好多了。”
看就他一个人在这里,又问道:“二哥,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娘和大哥呢?”
听妹妹说没事,叶明哲才放心了,笑道:“娘和大哥到山上找吃的去了,让我在家里看着你和妹夫。
我想着也没什么事,就在附近挖点草根,现在的草根还不算太老,能嚼得动,娘和大哥挖的野菜就晒起来,咱们以后吃。”
说完又忧愁的看了一眼天,叹道:“如果能下场雨就好了,听大哥说,咱们村那两口井每天也出不了多少水了,再这样旱下去,连喝的水都没了。”
叶雨桐没说话,看了看竹篮里的草根,用手掐了一下,虽然有点水分,但也不多。
这才是第一年,村民家里还有些余粮,地里还能挖些野菜和草根,明年后年那日子才是真的苦。
“二哥,我把这些野菜和草根拿回去洗洗,咱们晚上吃菜粥。”
叶明哲听说煮菜粥,吞了吞口水说:“妹妹,你身体还没好,我去煮吧!”
“没事,我已经好了,二哥,你在这里接着挖野菜吧,我去煮就是。”
如果让他去煮,肯定就煮一碗,叶雨桐准备今天多做点,让一家人吃个饱饭,反正她准备把空间的事告诉母亲了,以后他们不缺粮食吃。
叶明哲看妹妹气色好了不少,身体也不虚了,就没有阻止,现在天还早,他准备再去找点野菜。
临走时还不放心的叮嘱:“妹妹,别煮多了,就煮你和妹夫的,我和娘还有大哥吃野菜就行。”
“我知道了,二哥。”
叶雨桐推开另一间茅草屋的门,这间屋子比她和娘住的那间要大一点。
左边放着一堆干稻草,上面躺着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是原主娘给她找的冲喜小相公。
右边放了些杂物,还有一个用碎石头搭的小灶台,上面放着一个陶罐。
她走过去看了看那个少年,见他闭着双眼,看起来睡得很沉,一双浓密的剑眉,鼻子高挺,虽然才十二岁,但就能看出些英气了,是个很俊的小伙。
李文秀说,老和尚带他来的时候就是昏迷的。
现在已经两天了,还没有醒来的迹象,不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是受伤了还是得了什么病?
叶雨桐打量了他一会,摸着下巴想,如果这小子老实识趣,就带着他一起走,要不然,她才不管什么相不相公的。
她身上有这么大的秘密,可不会带一个不安分的定时炸弹在身边。
把陶罐拿过来,准备煮粥,把那个用枯草编的小筐子打开,里面有两三斤糙米。
她抓了几把放在陶罐里,用水清洗了两遍,才觉得霉味没那么重了。
洗完后才想起,现在正是旱灾时期,水那么金贵,她却用来淘米,如果被娘和两个哥哥知道了不知道怎么心疼呢?
看了一眼躺在那里没有任何醒来迹象的少年,就在空间小溪里舀了些水在木桶里。又在小院的井里打了些水煮粥。
这一家人都太瘦弱了,以后就让他们经常喝里面的水,给他们都补补,以后逃荒的时候没那么容易挂。
她虽不知道空间井里的水有什么功效,但喝了肯定是没坏处。
点火的时候,她又犯愁了,拿着火石怎么都擦不出火花,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也是照着原主以前的方法做的,可就是点不燃。
她本想拿空间的打火机用一下的,又一想,离天黑还早呢,做饭也不着急,还是先学会用火石吧。
以后逃荒的路上不方便的时候多着呢,这些生存技能总要学会。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火给点燃了。
她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烧火驾轻就熟,灶里放上柴,慢慢的煮着。
傍晚的时候,李文秀和两个儿子挖野菜回来了,看到闺女煮了那么大一锅粥,心疼坏了。
想骂两句,看着她头上的伤,又没舍得。
为了买这些粮食,可花了不少钱呢,现在镇上的粮价是往年的三倍,听说还要上涨。
这几斤粮食,她是准备让闺女吃一个月的,可按她这样的做法,两天都不够。
又看了看两个瘦的不成样的儿子,叹了口气,算了,既然煮好了,今天晚上就让几个孩子都喝点吧!
兄弟俩也都看到了那锅粥。
叶明轩看了一眼妹妹,没说话,心里却有些发愁,家里没多少银钱了,妹妹虽然醒过来了,可身体很虚,需要补充营养。
天又不下雨,这样旱下去,粮食会越来越贵,他们这几两银子又能撑多久?作为家里的老大,怎么才能让弟弟妹妹和娘不饿肚子呢?
叶明哲盯着那锅粥咽了咽口水,又看了看娘和大哥,站在那里没敢动。
叶雨桐本想倒点水让他们几个洗洗手的,又想起这里干旱那么严重,到处都缺水,就没提。
笑眯眯的说:“娘,大哥,二哥,你们回来啦,快坐下歇歇,我已经把饭做好了。”
她把洗好的碗筷拿出来盛粥,家里只有三个碗,筷子是用树枝做的。
叶明轩端起其中一碗道:“娘,我和先明哲照顾妹夫吃饭,你和妹妹先吃吧。”
叶雨彤看二哥扶着她的那个小相公,大哥拿个小勺子给他喂粥。
不知道这人什么时候才能醒来,老是这样昏着,逃荒的时候可是要拖他们后腿啊。
李文秀坐在那里收拾今天挖的野菜,笑着说:“桐桐,你也快吃吧。”
“娘,咱们一起吃,等会儿我和你一起收拾这些野菜。”说着就把另外一碗粥放在她手里。
李文秀把那碗粥放下,摸了摸闺女的头说:“娘今天在山上吃了很多野菜,现在还不饿呢,这些粥你们兄妹三个分来吃。”
叶雨桐又把那碗粥放到她手里,学着原主的口气,撅着嘴道:“娘,你如果不吃,我和哥哥们怎么吃得下?”
没等李文秀开口,又小声的在她耳边说:“娘,你先把粥吃了,我一会儿有话和你说。”
李文秀无奈的看了闺女一眼,知道如果今天她不把这碗粥吃了,两个儿子也不会吃的,就端起来,小口小口的喝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还是好久没吃粮食了,感觉今天的粥比以往的都好喝,有一股清甜的味道。
叶雨桐看她吃了,也端起那碗粥快速的喝完,等会要把碗让给两个哥哥吃饭。
唉,这悲催的日子,一家人连碗都要轮着用。
等两个哥哥把粥吃了,砂锅里还剩下不少,不管叶雨桐怎么劝,大家都不吃了,说留着明天给她和小相公吃。
李文秀用另外一个烂陶罐烧了点开水,准备给闺女擦洗一下伤口。
把包在头上的布取下来,露出很大一个口子,叶明哲心疼的说:“妹妹,你以后走路千万要小心点,你看这次受了多大罪呀?”
叶雨桐才想起,她头上的伤是被老宅那个老巫婆和两个儿子给弄伤的。
醒来后光顾着想以后的出路,这事都忘了告诉家人了。
她马上小嘴巴巴的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包括那老巫婆准备卖她的事。
叶明哲愤怒的道:“那个老巫婆把我们一家赶出来,却什么都不给,现在还想卖我妹妹。”
又对阴着脸的李文秀和叶明轩说:“娘,大哥,我们去找祖父,问问他,老宅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要逼死我们?”
叶明轩冷笑一声,“找他?他如果管我们的死活?怎么会让我们净身出户?别说是那老巫婆的主意,如果他不答应?那老巫婆敢这么嚣张?”
叶明哲不可思议的问:“大哥,你的意思是?祖父默许那老巫婆这么干的?难道卖妹妹也是他的主意?”
叶明轩和李文秀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如果不是遇到灾荒年,可能会留他们在那个家继续住着,毕竟兄弟俩都这么大了,能帮着干活,供他小儿子和大孙子去书院读书。
叶雨桐却在想这里的制度,如果有长辈在很少有人分家,如果长辈提出分家,那每年也要给长辈孝敬的。
就是说,虽然他们一家被净身出户的分出来了,每年还是要给老宅交粮食和银钱。
就算那两个老不死的要卖了他们一家,他们也不能忤逆长辈。
看来要早点摆脱他们一家才行啊!最好在逃荒的路上就和他们分开。
李文秀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明哲,明天你在家里看着妹妹,别出去挖野菜了。
我和你哥去趟镇上的书院,去哪里求你小叔和你大堂哥,让他们发发慈悲,不要卖你妹妹,我们以后多挖点野菜供他们俩读书。”
说完阴冷的笑了一声,死老太婆,你既然敢卖我女儿,那我就敢闹到书院,让那两个畜牲名声扫地。
叶雨桐心里暗笑,这个娘还挺聪明的,知道打蛇打七寸。
就是因为这次她和大哥去书院闹了一场,后来在逃荒的路上,全家只剩叶雨桐一人的时候,那老巫婆都不敢轻易卖她,怕影响她儿子和孙子以后的仕途。
有几次刚有这个打算,永昌叔就拿这件事来威胁,叶雨桐才平安的到了京城。
叶明轩笑着点点头,但笑却没达眼。
小叔和大堂哥在镇上书院读书,这几年钱花了不少,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倒是越来越会摆谱了。
那老巫婆天天在村里说,学院的夫子夸她老儿子大孙子聪明,以后是要考举人老爷的。
村里人都以为他们读书好,现在就连里正都高看他们一眼。
他们一家被老宅赶出来的时候,去找里正和村里的族老主持公道,那几个老头都装聋作哑。
最后还是以前和父亲关系好的几个叔伯出面,才把山脚下的这处茅草屋借给他们。
娘几个又在那里商量了一会,明天去书院找他们俩的时候怎么说?
把这件事情计划好,李文秀和叶雨桐就回屋休息了。
娘俩躺在稻草上,叶雨桐伏在李文秀耳边,小声的说:“娘,你知道我昏睡那几天去了哪里吗?”
李文秀觉得这丫头有些莫名其妙,昏睡的那几天不都在房里吗?白天明哲守着她,晚上她陪着。
叶雨桐打开门朝外看了看,黑乎乎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又关上门神秘兮兮的说:“娘,我昏睡的那几天,是帮神仙干活去了。”
李文秀惊讶的坐起来,问道:“啥,帮神仙干活?去哪里帮神仙干活了?”
心想这孩子不会是摔坏脑袋了吧?怎么净说胡话?
叶雨桐趴在她耳边,小声的开始编:“我昏倒后就被神仙带去了仙界。她告诉我,我是她的有缘人。
她要闭关修炼,让我帮着打理她的住处,里面的东西随便我吃用,但这件事不能外传,要不然我会没命的。”
这是她考虑了一天,想出来的借口,她不敢告诉李文秀实情。
如果被她知道自己的闺女已经死了,她只是一个来自异界的魂魄,她怕这妇女接受不了。
而且对自己也不安全,所以才编了这个善意的谎言。
看李文秀半信半疑的,还摸了摸她的额头,担心她脑袋是不是出了问题。
叶雨桐准备带李文秀进空间看看,打消她的疑虑,以后可能还要让她进去帮着干活呢。
她的空间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干,大家都住在一起,她也不能老是无缘无故的消失,有个人帮着打掩护,这样方便很多。
李文秀刚刚还在黑灯瞎火的茅草屋里,转眼就换了一个场景。
她震惊的看着四周,旁边小溪里游来游去的鱼儿,田里种的各种瓜果蔬菜和粮食,很多她见都没见过。
现在总算相信女儿说的仙界了,她忙转过头看了眼站在旁边的闺女。
紧张的问道:“闺女,这就是你刚才说的,仙人的住所?”
“是啊,娘,我昏睡的这几天就是呆在这里,仙人教我怎么种植这里的庄稼,还有她住处家电的使用方法,包括山上的牲口怎么养殖?她全告诉我了。”
叶雨桐说完就去田里摘了两根黄瓜,在旁边小溪里洗了洗,拿了一根给李文秀,她自己咔嚓咬了一口。
李文秀忙摆摆手说:“桐桐,这是仙人的东西,咱们怎么能随意动人家的东西呢?到时候仙人怪罪下来怎么办?”
说完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嘴里念着:“仙人莫怪,仙人莫怪,小女不懂事,吃了您的仙果。您如果生气,就惩罚我,是我没教好孩子。”
然后就在那里砰砰的磕头,额头都磕红了。
叶雨桐嘴里的黄瓜还没来得及嚼,看着她的操作惊呆了,反应过来,忙把她扶起来。
哭笑不得的说:“娘,你这是干嘛?这些东西是仙人让吃的,不光这些,这里面所有的东西都随便我用。”
李文秀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怕闺女是饿急了,偷吃仙人的东西,心里很是忐忑,怕仙人怪罪。
叶雨桐看她怀疑的眼神,心里十分无奈。
又接着编:“娘,那个神仙说,她没成仙前我曾经救过她,现在她知道我有难,所以来助我度过此劫。
我真的没有骗你,这里的东西我可以随便用,但一定要把住所帮她收拾好。”
李文秀听闺女说完,这才有些信了,如果不是仙人的允许,她闺女怎么能来这里?
又想起她现在也在仙界,忙问道:“桐桐,你怎么把我也带来了?仙人会不会怪罪你?”
“不会的,娘,我已经问过仙人,她同意我带你进来,但不要起什么别的心思,要不然会受到惩罚的。”
李文秀听了忙点点头,“桐桐,你告诉仙人,娘绝对不会有歪心思,更不会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
叶雨桐看把他说服了,心里大松了口气,把手里的黄瓜拿给她说:“娘,吃吧,仙人说这叫黄瓜,可以做菜,也可以这样生吃。”
说完就咔嚓咔嚓嚼起来,眯着眼享受回味,真好吃啊,幸亏空间跟过来了,要不然这后面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李文秀也拿起那根黄瓜,轻轻的咬了一小口,黄瓜清甜可口,味道瞬间布满了整个口腔。
她咬了一口就不舍得吃了,想带回去给孩子吃,但也知道这是仙家的东西,就算拿出去也说不清来路,还会给闺女招祸。
叶雨桐明白她的心思,哪个当娘的舍得自己手里有吃的,却让自己的孩子饿着。
她笑问道:“娘,你看这事儿怎么告诉大哥和二哥?”
“这事能告诉他们吗?”
“说是能说,但一定要保密,仙人说了,如果被不怀好意的人知道了这事,她不光要收回这里,还要惩罚透露出去的人。”
李文秀沉默了一会,说:“你两个哥哥和你一起长大,什么品性你也了解,不用娘多说,但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还是等等吧,让娘再想想。”
又摸了摸叶雨桐发黄的头发,“娘不能让你担风险,就算以后迫不得已要告诉他们,也是我去说,有什么惩罚我担着。”
叶雨桐笑着点点头,拉着她道:“娘,我带你去山上看看,那里养了很多家禽,我们去把蛋捡回来。”
她跑回小院拿了两个竹篮出来,就带着李文秀去了后面的山坡。
刚走到附近,就听到山坡上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
叶雨桐觉得奇怪,怎么感觉是小鸡仔小鸭仔的声音?她喂的鸡鸭鹅这些不都长大了吗?都下了很长时间蛋了。
等走到山上,看着山上到处找食吃的小鸡小鸭小鹅。
她惊讶的睁大眼睛,从现在到这里,不是才过了几天吗?怎么会孵那么多仔出来?
还有猪圈里的两头大肥猪,有一个猪的肚子也鼓鼓的,看起来像怀了仔。
她记得当时买猪仔的时候,卖猪的说是两个公猪仔,可两个公猪怎么会怀仔?
肯定是那个卖猪的看她不懂,骗了她,真是狡猾。
李文秀看地上很多蛋被踩烂了,很是心疼,看闺女站在那里发呆,就轻轻的推了推她。
“桐桐,咱们快帮仙人干活吧,你看那些蛋都被小神仙们踩碎了。”
叶雨桐惊讶的问:“小神仙?娘,哪来的小神仙?”
她觉得有些害怕,快速的往四周看了一眼,没看到有什么小神仙,难道娘看到了她看不到的东西?
“就是这些仙鸡,仙鸭,仙鹅呀。”李文秀指了指山上那一群鸡鸭鹅,神仙养的家禽不就是小神仙吗?
“哈哈,哈哈哈,娘,这些鸡鸭鹅不是什么小神仙,就是普通的家禽,神仙走时和我说了,让我们随便逮来吃,不用客气。”
李文秀听了高兴极了,提着篮子就去捡地上的蛋。
叶雨桐没忙着去捡蛋,先去看了看果树,这些水果才是她的最爱。
苹果,橘子,梨,香蕉,葡萄,山竹,车厘子………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
还有几棵榴莲树和菠萝蜜树,因种的时间短,还没结果。
看着满山坡熟悉的果树,她笑眯了眼,从旁边的树上摘了一个山竹,掰开就放到嘴里。
李文秀正在那里忙着捡蛋,她又摘了一个山竹下来,剥了皮,把果肉放到她嘴边。
“娘,你也尝尝,神仙说这叫山竹,味道可好了。”
李文秀刚想开口拒绝,闺女就把雪白的果肉塞到她嘴里了,好甜,还带着一点点酸,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叶雨桐又摘了两个大苹果,娘俩一人啃了一个,才开始捡地上的蛋。
“桐桐,咱们吃了神仙那么多东西,真的没事吗?”李文秀担心的问。
“娘,真的没事,神仙说了,她闭关修炼要很久才会回来,这些东西她暂时用不上,让我随便吃用,你不用担心神仙会怪罪,只要守她的规矩就是。”
“嗯嗯,娘一定守规矩。”李文秀连忙保证。
两人一共捡了四大篮子鸡蛋,等把这些鸡蛋放到小院的地下室,叶雨桐又带李文秀去田里转了一圈。
各种蔬菜和粮食把李文秀看的眼花缭乱,真不愧是仙界啊,好多东西她见都没见过。
“娘,我们回去的时候拿些粮食和鸡蛋,咱们都补补身子。”
全家人都瘦的脱形了,她自从穿越过来,还没照过镜子,但看自己的手和小身板也知道,就是个皮包骨头的黄毛丫头。
李文秀想了想道:“咱家还有点粮食,先不拿,要是仙人允许,就拿几个鸡蛋,给你们几个冲蛋花汤喝。”
现在这样的灾荒年,他们又住在四面漏风的茅草屋里,家里哪敢多放粮食?
而且仙人的粮食又这么好,被人看到都没办法解释。
叶雨桐知道她的担忧,沉吟道:“那就先不拿,反正这里我随时都可以进来,娘需要什么就告诉我,或者我在仙人厨房做好再端出去。”
娘俩商量好就准备出去了,李文秀只觉得一眨眼的功夫,又回到了茅草屋。
要不是手里还拿着两根黄瓜和几个鲜红的大草莓,她都以为刚才是一场梦。
“娘,我去看哥哥们睡了没有?让他们过来把黄瓜和草莓吃了。”
她本来想拿点顶饿的东西出来,但想着现在是晚上,天也不早了,今天就吃点水果垫一下,明天再进去做点饭吃。
而且她没让李文秀去那个小院,那些现代的电子产品解释起来也麻烦,以后再慢慢说!省的她一下消化不了。
李文秀拦着她说:“桐桐,天不早了,你身体还没好,早点睡吧,我拿过去给你哥哥,再和他们俩交代一声。”
叶雨桐是有些困了,打了个哈欠说:“娘,那我就先睡了,你和哥哥们也早点休息。”
叶明轩和叶明哲正躺在那里说话,听到娘在外面小声喊他们,以为出了什么事,爬起来就往外跑。
叶明哲不小心踹了躺在那里的李云泽一脚,只听到一声轻微的闷哼,又没动静了。
两人也没太在意,怕娘和妹妹有什么事,就先出去了。
李云泽艰难的睁开眼睛,就看到一闪而过的两个身影,想说些什么,可没等他开口又昏了过去。
兄弟俩出来后,看到娘正站在院子里,叶明轩忙问道:“娘,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妹妹她………”
李文秀听儿子焦急的询问,忙开口解释:“没事,桐桐好着呢,现在已经睡了,是我有些话和你们说。”
刚准备开口,想起屋里还躺着一个昏迷的女婿,就拉着两个儿子往外走了几步。
先把手里的黄瓜拿给他们,“别说话,快吃,吃完了娘再告诉你们是怎么来的?”
叶明轩拿着黄瓜没说话,叶明哲疑惑的问:“娘,这是啥?能吃吗?”
“好东西,快吃,别说话。”怕两个儿子舍不得吃,又加了句,“我和桐桐都吃过了,这是给你们留的。”
兄弟俩听娘和妹妹都吃过了,才拿着吃了起来,刚咬了一小口在嘴里嚼了嚼,叶明哲就震惊的睁大眼,真好吃。
刚想问这是什么?又想起刚才娘让他们别说话,所以也不问了,抱着吃起来。
叶明轩虽然没有弟弟眼睛瞪得大,但也十分吃惊,这样水分充足的果实,旱灾前他们都没见过,更别说现在了,这种好东西娘又是哪来的?
他掰了一大半下来,拿给李文秀,“娘,你也吃。”
叶明哲也掰了一半下来,笑眯眯的说:“娘,我今天晚饭吃的太饱了,现在还不饿呢,这半留给妹妹明天吃。”
看着两个懂事的儿子,她非常欣慰,虽然一家人日子过的艰难,但孩子们品性都很不错,也十分孝顺,对妹妹也是疼爱有加。
“你俩就别谦让了,赶快吃了,我和你们妹妹真吃过了。”
两人看娘不像说假话,就拿着黄瓜吃起来,不过两人都没吃完,准备留一点给那个昏迷不醒的妹夫。
李文秀看两人都没舍得吃完,马上叮嘱道: “全部吃完,一口都别剩,以后不管娘给你们什么都要马上吃了。”
章节在线阅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