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欲当官,难于上青天。
我爱、你不爱,她却把我恋。师门遭巨变,师爷把女奸。劫金遭通缉,逃亡吉凶间。
白面判,痴情恋,反而无缘。绝洞又遭深陷。
狗不理,哄又奸,八十老太八岁女,老少皆宜,玩遍。
看宋军,征南,铁血染山川,空哀叹。明争又暗杀,各方豪杰来助战,恩怨放两边,是正是邪?难判。阴阳怪气,忽热忽寒。我欲乘车回家,身首切两半。
上调《菩萨蛮》《剑气近》
有道是:
走江湖,恨江湖,
江湖路上好辛苦,
风里来,雨里去,
披星戴月去何处?
逢人但说三分话,
不可全把话说出!
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龙画虎难画骨!
大宋仁宗年间,凤阳府、柳家庄、柳员外喜得贵子,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席间,柳员外坡着脚,向客人们挨个敬酒之时,有人问起,贵公子可起的名字?柳员外满脸堆笑的答:“对不住.思来想去还没想好呢。”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枝繁叶茂,鲜花盛开。村中的三老柳万祥道:“现在春光明媚,杨柳青青,就叫柳青多好?”宾客们齐声叫好,青色代表青春活力,容光焕发,好名字!”柳员外闻言大喜,连敬柳万祥三杯,表示谢意。
冬去春来,日月如梭。柳青长到五六岁时,到了入学堂年龄,于是读起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书。
光阴荏苒,又是数年。乡村同伴们读过几年书读后,大多因学历差或者家贫之故,退学在家,随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忽然有一天,柳奇找到柳青等少年的父母,告知村里来了教拳的教师,说学会打拳练武,大有好处,不仅强身健体,怯病延年,还能防身,扬名立万,或者进武科场考武状元,或者吃粮当兵,保卫边关,作大将军,光宗耀祖。
家长们听他讲的有道理,有人就了十个大钱,在三日后,就可送儿子随师学武了。
虽然柳青的父母和两个姐姐都赞成,但他的父亲在院内一瘸一拐地收拾家务,闻言紧绷着脸,坚决反对,说在乡村做个农活,学个手艺,长大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就行了,学啥武艺?
其他人一天都傻了眼,柳青的心凉了半截,躲在房间里半天不吃不喝,谁叫也不出来。柳员外大怒:“不要喊他,他是不饿,饿了自会吃饭。”
柳夫人一听不干了,“咣当”把碗放在桌上,筷子也蹦到了一边:“好你个柳跛子,你不答应也就算了,还想饿死他!那我也不活了,啊…他不是你的亲儿子吧?我也死算了啊…”哭天抢地,涕泪交流。
两个女儿在一旁拉扯胳膊,劝个不停:“妈,别哭啦。”柳员外不胜其烦的道:“好啦好啦,给他十块钱,让他去学吧。”
一哭二闹三上吊!女人的三大法宝还没使完,柳员外就已经妥协了。
他的邻居伙伴呼延一海,也是费了一番口舌才要到了学费,交给柳奇,并于第三天晚饭后,一起来到柳奇家院内,拜见师傅。见陆续聚集了十多个伙伴,他们父母大部分也都来了。
一位满头黄发的青年,在柳奇父亲和庄中三老的陪同下,吃了晚饭出来,让伙伴们在院内排队站好后,向众人一抱拳:“非常感谢,各位父老乡亲对在下的信任,把你们的贵子托付与我,在下一定尽心尽力,把他们调教成才,同时也代表你们的孩子,道声谢谢。”
有人说:“师傅,您客气了,孩子既然交给你了,我们当父母的肯定放心,他要不听话,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们绝不护短。”
青年教师微微一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说服教育为主,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打骂,只能管得一时,不能管得一世,是吧?”众人闻言议论纷纷,都赞叹师父言之有理。
青年教师又道:“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甘名豹,学艺于少林俗家弟子智千大师,因为长了一头黄发,又学会了一点武术,人们就送了我一个金头太岁的外号!在下既然学艺于少林大师,练的也是少林拳法,教的也是少林武术。”
这时有观众问甘师傅,能不能给大家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界?甘豹说可以呀,你们想看打拳,还是功夫?有人说想看打拳,有人说想看功夫。甘豹说这样吧,先给大家打套拳法,再表演功夫。
随即,甘豹立个预备式,抱拳行礼后,打了一套拳法,收势之后,气不长出,面不改色,众人齐声叫好。
他又让人拿了一块大青砖,道:“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不仅有许多拳法,散打和对练,还有气功、硬功…话犹未了,砰的一声,人群中不知是哪个放了一个大大的响屁,响彻全场,听声音是故意憋住后,再用力放的。
“哈哈哈”围观的人们一阵哄堂大笑。甘豹幽默得道:“大家严肃一点,我们练的是气功,不是屁功啊。”将砖头放在地上,运气开声,啪的一掌下去,将那块大青砖断为两截!
众人又是一阵叫好。甘豹也知道这些表演,每到一个场地是必须要有的,好让别人心里有底,自己是有两下子的。因此他有求必应。
接着又说道:“无论是拳法与器件,它总称为武艺。学武之前必须打好基本功,那么我首先问一句,你们怕吃苦吗?”“不怕”伙伴们激动不已,信心满满的齐声回答。他们也想学到师傅这一身令人羡慕的本领!
甘豹满意的点点头,让他们的父母和观众都到大门外关上,避免影响他们训练。于是告诉伙伴们,先从基本功练起,什么叫拳,掌,勾,左右弓步,前后踢腿,并做出示范。
几天下来,各个练得腰酸背痛,叫苦不迭。甘豹告诉大伙,要练武,不怕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习惯了。
又过了几天,每天还是踢腿弯腰,扎马冲拳,就有伙伴向父母反映,天天练这些无聊的动作,花了钱,受了罪,一招还没学到。
于是有人找到甘豹问起,他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学武就像写字,一笔一划不工整,怎么写好字呢?所以应先打好基础,循环渐进,才能学拳路招式。父母们闻言,也只能点头称是。
又过了一段时间,甘豹宣布传授拳法,伙伴们兴高采烈,跟着他一招一式的认真练习。
如此过了数月。忽一日,有人带着几个徒弟,来找甘豹要比武,这在民间成为“踢场子,”别人正教徒弟,你要来比武切磋,明摆着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是来踢场子的,当然功夫也不低,别人当面下的战书,于情于理于面子,都说不过去,都要应战,哪怕身败名裂,虽败犹荣!
所以两人约定三日后,在庄后打稻场决一胜负!
这就是走江湖男儿的血性本质,如果退缩,就会声名扫地,一辈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了,那么,从此以后也就永无出头之日!
名利名利,出了名就有利!名声在外,就是身份的象征,当然也有好坏之分,所以每个人都很注重自己的名声,哪怕一个妓女,也不会在人前说自己是卖淫的。
甘豹接战后急忙带上礼物,找到正在外地当教师的智干大师。
智千大师闻言怒道:“原来又是三合门与我少林门作对,我这里也有三合门的拳场,他们明拉暗拽,收了我周围村庄不少的徒弟!也好,这次他的徒弟又找上门来,咱们就给他个颜色看看,如果最后不能取胜,就把绝招使出来,让他们知道少林功夫的厉害!你先回去吧,到时候师傅一定去助战!”
得了这话,甘豹才放心大胆的回去了。
比武当晚,许多人得了消息,早早吃了晚饭,等在庄后稻场,个个神情兴奋,要看一场武打戏。
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两个门派的武师比武决斗,在亲朋好友和子孙后代面前说起,也是一件津津乐道的快事!
平日庄后的打谷场鲜有人至,今天晚上却热闹非凡。几百村民早已等候,准备大饱眼福。
两边教场的拳师为了十打九稳的必胜,不仅都请来了压阵的师傅,还来了武师武友师兄弟,这边来三个,那边请五个,双方邀请来的人,也有三四十人了!
不料两队的人一见面,有的直接或间接的都有过数面之缘,或者在一起喝过酒,谈过心。因怕动手伤了自己,赶紧打起招呼:“这不是张三兄吗?多日不见,十分想念,近来是不是又研究了几手绝招啊?”
“李四弟,你也来了?幸会幸会,平时没事练练罢了。你也学了啥拳路?到时讨教讨教。”
“这不是王麻子吗?听说你的飞刀更精准了,打几十丈的麻雀,百发百中”
“哪里哪里,比起你赵大胡子的飞镖绝技,可差得远呀,哈哈哈…”
大家称兄道弟,叙得不亦乐乎,这武还怎么比试?
于是,武友们把双方的师傅请到一块,由名气最大的武师出头,双方摆手,握手言欢,毕竟往日无仇,近日无恨,一旦动了手,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伤了谁都不好看。
两门武师本来雄心勃勃,要大打一场,但在众人的说服下,也就顺坡下驴,化干戈为玉帛,天下文没第一,武没第二,实打实赢的把握谁都不敢说。
于是,大家建议,明天在凤阳府最大的酒楼一一凤来大酒店定下几桌酒席,庆贺一番。
围观的村民见没有热闹可看,带着遗憾,纷纷离去。
第二天中午时分,少林三合两门武师武友们,呼朋唤友,齐聚凤来大酒店,三四十人做了五桌,还有的人过来带着儿孙,结果多加了两桌。随着杯盘交错,香气四溢,凤来大酒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智干大师与甘豹和一帮武友们坐在一桌。
潘华与师傅和他的友们坐在一桌。
“三星照呀,五奎手啊,六六顺呀,八匹马呀,全来了啊。”
猜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大家有说有笑,个个喝的面红耳赤,昏天黑地。
跑个腿,出个嘴,不费吹灰之力,便白落了一顿酒肉席,何乐而不为?本来有三两酒量的,一定要喝半斤,没有酒量的也要尝两口,又不是自家出钱,不喝白不酒喝,喝了也白喝,这事想想都好笑。
来来来,哥们干杯,我们开怀畅饮,好好庆贺一番。
酒足饭饱,大家拱手告辞。潘华与廿豹两人武没有比成,还白白花了几十两银子,自然心有不甘,几顿酒钱不能白出,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在下楼时,潘华带着酒意走到甘豹身边时,故意猛力一撞,将他撞得一个趔趄,侧头一看时,潘华小声道:“晚上三更老地方,不见不散,有种就去,没种别来!”
狠狠的说完后,装作没事一样与人走了下去。
去!一定要去!士可杀不可辱!
这下激起了甘豹的血性,你当我怕你吗?大不了鱼死网破!
当天下午,甘豹叫来大弟子柳奇,让他再找一个忠厚可靠的人,晚上随他赴约。
想来想去,柳奇便想到了柳青。甘豹让他俩准备了两根哨棒,并传授了几招简单实用的棒法:
先当头打下,再甩手回棍拦腰平扫,如果没有打中,身子左转,对方便以为有机可乘,出手追击之时,身子一矮,棍子反手往后一捅,突击对方胸腹。
如果再没奏效,急忙转过身去,面对敌人朝他腿上横扫一棍,再由下往上棍尖极速一挑,同时上步左右再连劈两下!
这几招就叫做:泰山压顶拦腰扫,败中取胜回身挑!
然后道:“这是你师爷教给为师的几手,应急防身棍法,好学易练,简单实用,十打九稳,令人防不胜防!今晚教给你们也是天意,也是咱们师徒有缘,也会让你们受益终身的。”
“多谢师傅!”两人不约而同地道谢。不论是何种原因,这是一种馈赠,也是意外之喜,两人激动不已,感激不尽。
半夜时分,甘豹叫醒了两人,一起朝庄后打谷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