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忘忧苏长卿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大唐小地主:皇帝喊他帝师》,由网络作家“吃货胖子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唐小地主:皇帝喊他帝师》,由网络作家“吃货胖子龙”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李忘忧苏长卿,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只有你能化解,贫憎也只有帮衬一二。”他的话却让李氏宗族的老族长身体抖如筛糠,不住叩首:“大师救我!请大师教我该如何做?需要多少银钱绝无二话。”“出家人要那些阿堵物作甚。”和尚一副得道高僧的淡然模样:“贫僧这里有佛祖传下五彩绳一根,且借于你吧。”说完和尚从怀里取出一条长长的五彩绳,将五彩绳置于地面摆成圆形,示意族老站入绳圈之中。“此乃佛......
《优质全文大唐小地主:皇帝喊他帝师》精彩片段
李忘忧躲在人群之中看戏的时候,身边却驶来了一辆牛车。
一位年迈老者在老仆的搀扶下,从牛车上走了下来。
老者衣着朴素,拉车的牛也是头老牛,看起来老者家境并非大富大贵的人家。
老者长得一副很胆小怕事的模样,小声向李忘忧询问:“这位小郎,这里出了何事?为何聚集如此多人?”
李忘忧见是位老者,恭敬施礼,小声将他知道的事情对老者说了遍,末了说道:“老丈且安心看吧,那和尚现在肯定拿小鬼没办法。”
“哦?小郎为何如此说?”
“嘿嘿,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老丈继续看便是了。”
老者诧异望了李忘忧一眼,也不多说,仔细看向那和尚。
人群之中,和尚双手燃起蓝色火焰,甚是骇人。他身旁的李氏宗族族长与族老都忍不住倒退了数步。
围观人群也是发出各种惊呼之声。
李忘忧身边的老者,脸上也是惊惧之色。饶是他见多识广,却又哪里见过如此神奇一幕。
老者也忍不住双手合十,口中默念佛经。
和尚似乎一点被烧灼的感觉也没有,站起身来,用燃烧的双掌隔空向着族老们拍出各种玄妙掌法。
不多时,和尚双手火焰慢慢熄灭,他又再次盘膝坐下,长叹口气,默念佛号。
原本将信将疑的老族长与族老们,此时心中再也没有了怀疑,都对这神奇的和尚信奉到了极点。
见和尚重新坐下才又围聚过来,忙不迭的问道:“大师,可是帮我等驱赶走那小鬼了?”
“阿弥陀佛,哎,贫僧法力不够啊,用尽全身功力,也未能成功。”和尚怅然道。
“这……”和尚的话让一干族老都慌了神,连如此神通广大的高僧都奈何小鬼不得,他们不是死定了?
慌乱之下,包括老族长在内,所有族老都给和尚跪了下去,不断哀求高僧救命。
这场景,让围观众人又是好一阵议论。
“这李氏宗族要完了,连着得道高僧都拿小鬼没办法,他们死定了。”
“可得离他们李氏的人远点,千万别被那小鬼给害了。”
“呸,必然是这李氏宗族的坏事做多,遭了报应。”之前说李氏族长家里出了人命官司的那人朝地上啐了一口浓痰。
“慎言,这户县李氏可是皇室宗亲……”
耳中听着众人的议论,李忘忧的嘴角忍不住弯起一道弧线。
他身旁的老者倒是诧异的看了眼李忘忧,想到之前李忘忧便断言和尚赶不走小鬼,不由有些好奇:“果然如小郎所言,小郎又是如何得知?”
李忘忧笑道:“猜的。”
这明显敷衍的话语让老者忍不住斜眼看了他一眼。
李忘忧却忽然想到了什么,向之前说李氏族长家中出了人命官司的那位挤了过去,凑到那人耳边耳语了几句。
却见那人先是摇头,后又犹豫片刻,小声与李忘忧交流了几句。李忘忧谢过那人,才又转身回来,继续站在人群外看热闹。
老者一直好奇注视着李忘忧的一举一动,见他回来也小声问道:“小郎可是问到什么?不知能否告知老朽一二?”
李忘忧冲老者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佛曰,不可说。”
又是这句话,老者的好奇心被勾起,却差点被他这句不可说给气死。身旁的老仆一瞪眼,便想要训斥李忘忧,却被老者摆摆手制止了。
一老一少继续站在人群之中看热闹,却见那和尚重新双目紧闭,一言不发。
李氏宗族的老族长与一干族老只是哀求不止,在亲眼见过神奇的一幕后,他们现在完全相信了和尚所言。
良久,那和尚再次长叹口气:“阿弥陀佛,罢了。贫僧就拼上十年修行,为尔等与这小鬼斗上一斗吧。”
和尚命人取一桶清水、一张白纸来,立刻有李氏宗族的奴婢快步跑开,不多时便提着一桶清水带着一张白纸回来了。
见和尚居然要当街与小鬼斗法,十字大街上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
李忘忧毕竟现在身体年方十六,身材单薄,被挤过来围观的人撞得苦不堪言,几乎被挤出了人群。
他转身见到身旁老者那辆牛车,眼珠子一转,劝说身旁的老者,这里人太多不如站回到牛车上旁观。
老者笑着点头称好,在自家老仆与李忘忧的帮助下,慢悠悠重新登上牛车。
李忘忧与老者套着近乎,也想一同爬上牛车观看,却被老者伸手拦住了。
“小郎,老朽这车你上不得。”
李忘忧有些傻眼:“这是为何?”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哈哈。”老者如同恶作剧成功的顽童,哈哈大笑起来。
却让李忘忧鼻子都快气歪了,老头这是在报复自己啊。
讪笑着摸摸鼻子,李忘忧左右看看。
此刻大街两旁能站满人的地方全都是人了,连墙头都趴满了看热闹的人,自己又去哪里找位置看热闹?
李忘忧可怜巴巴望向正得意站在牛车上悠闲看热闹的老者,让那老者忍不住捻着胡须哈哈大笑,伸手招呼他上车。
一老一少并肩站在牛车上看热闹,老者嘴里还忍不住教训道:“小郎,做人要厚道。”
这话让李忘忧又是一阵恍惚,差点想问问老者你是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是国立老师的粉丝吗?
冲老者笑着拱拱手,李忘忧也不多言,继续看向人群之中。
却见那和尚口中喃喃默诵佛经,不多时看向老族长:“小鬼与你有怨,此事只有你能化解,贫憎也只有帮衬一二。”
他的话却让李氏宗族的老族长身体抖如筛糠,不住叩首:“大师救我!请大师教我该如何做?需要多少银钱绝无二话。”
“出家人要那些阿堵物作甚。”和尚一副得道高僧的淡然模样:“贫僧这里有佛祖传下五彩绳一根,且借于你吧。”
说完和尚从怀里取出一条长长的五彩绳,将五彩绳置于地面摆成圆形,示意族老站入绳圈之中。
“此乃佛祖传下五彩绳,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非三味真火无法烧毁,待我点燃这五彩绳后,就能护得你的周全,不惧那小鬼缠身。”
老族长将信将疑,抬脚迈步站到绳圈之中。
如来神掌一点也不神秘,不过是和尚的手上提前裹上层面粉,然后偷偷在袖子里藏了樟脑粉、磷粉与硫黄粉。
将这三种粉末都沾到了手上,双手用力一搓,自然就着了。而和尚的手掌有面粉保护,并不会烧伤,再及时将火焰熄灭就可以了。
白纸血手印说来也并不复杂,不过是将白纸提前用碱水浸泡后晒干,而和尚那钵盂中必然有姜黄水。
李氏族长用湿漉漉沾满姜黄水的手拍在那纸上,自然就变成了红色,不过是简单的酸碱反应罢了。
李忘忧之所以清楚这些,是因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
农村中,在他小时候有不少神汉神婆蒙骗乡里,不少村民被骗。
后来政府科普科学知识,破除迷信,以这些骗人的事例方法在村里做了长期宣传,李忘忧印象非常深刻。
不过那清水爆炸,李忘忧倒是知道原理,但却也很奇怪那和尚哪里搞出来的原料。
不出所料的话,和尚手中应该是藏有一小块金属钠。乘人不备丢入水桶中,金属钠遇水,化学反应下就会爆炸,这些后世高中物理都学过。
可是这是大唐啊,那和尚从哪里提取出来金属钠,李忘忧百思不得其解。
李忘忧没有对虞世南和杨纂说金属钠的事情,只说是某种东西,丢到水中会爆炸。
对此,虞世南倒没有深究,不过他想了想却问道:“小郎,如此说来,李氏宗族中那仆役必然有问题,勾结和尚的是他。”
李忘忧笑了:“虞秘监为何如此说?”
“臭小子,当老夫老眼昏花吗?那白纸与和尚钵盂中的姜黄水都是那李氏仆役弄来的,并没有假手他人。如果和尚不是与他串通,如何能做到这些?”
“虞秘监英明。”
杨纂闻言,当时便想叫衙役去李府抓人,却被李忘忧给拦住了。
“杨明府,能否先查一下那叫花裳的婢女?看看她是否还有家人,如果估计不差,那和尚必然与其家人有联系。不如先搞清楚事情原委再抓人?”
李忘忧觉得如果事情真如那路人所言,和尚未必是什么坏人,更不如说是打抱不平的侠客。
他自然愿意为和尚开脱一二,希望能先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杨纂想想点头答应下来,让人先去找主簿刘潇,查一查李氏的婢女花裳留下的资料。
大唐虽然奴婢可以买卖,不过却需要在官府建立档案,并且要计入主家的附籍之中。
很快,刘潇拿着册手实来到大堂。原来这花裳原名林春花,是户县一户农家之女,三年前自卖自身给李氏族长为婢女。
杨纂又命人找来林家所在村庄的里正,一番询问后大家才明白其中原委。
林春花家中原有父母以及兄长一人,不过三年前父亲因病病逝,母亲又身患重病,而兄长早年外出与人学徒经商,多年未归。
无奈之下,为了给母亲治病,林春花卖身为奴,以十贯钱的价格将自己卖给李氏族长。
不过她的母亲最终还是没有能治好病,不久便撒手人寰。
据里正所言,不久前乡里有人见过林春花的兄长林大牛,似乎是从外地经商回家,不过家中却早已人去楼空,那林大牛也就不见了踪影。
李忘忧听到这里,似乎有些明白花裳哪里来的钱为自己赎身。想来必是她那多年未归的兄长找到了她,给她的赎身钱吧。
却没想到李氏族长如此贪婪,收了赎身钱还不满足,居然翻脸不认人,还要将花裳转卖掉,结果导致花裳投井自尽。
这事不仅李忘忧想到了,虞世南与杨纂也都想到了,不由长叹一声,暗道李氏族长卑鄙。
那和尚必然是听说此事,才来到户县,故意设计坑了贪婪的李氏族长一次。
“李氏那位与和尚勾结的仆役却又是为何?”方春方县尉不解问道。
“花裳当初自卖自身,能让李氏族长那老家伙出十贯钱,想来必然生得容貌俏丽。如若不差,那仆役必是爱慕花裳,所以才会勾结外人与她报仇吧。”李忘忧猜测到。
他这个猜测虞世南与杨纂也是连连点头,觉得多半如此。
“还要去捉拿那仆役回来吗?”方春问道。
杨纂思索片刻,一摆手:“算了,由他去吧。既然李氏没有报官抓人,也不必多事。此事也是李氏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方春点头,他也觉得这户县李氏实在过分。
见不再追查此案,方春与刘潇便告辞离去。李忘忧也想告辞离去,却被杨纂留住。
“小郎不急走,让师长看看你写的诗。”杨纂又对虞世南道:“师长,李家小郎今日写了首诗,实乃难得佳作,还请师长欣赏一二。”
“哦?小郎还会作诗?那倒是要看上一看。”虞世南看眼李忘忧,并不觉得这少年郎能做出什么样的好诗来,不过自己的弟子这样说,却总要给几分薄面。
待杨纂从内房取出已经欣赏了半天的那首诗,将纸摊在了几案之上:“请师长过目。”
虞世南在老仆的搀扶下,移步走到几案前,捻须望去,等看清后不由大惊失色。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好诗,好诗啊!小郎,这真是你所做的诗?”虞世南不敢置信,面前这少年郎居然有如此才情。
李忘忧心中偷笑,诗仙李太白,谪仙人做的诗那能不是好诗?
反正他都抄袭了,脸皮也够厚,就那么点头认下来了。
阿弥陀佛,李太白啊李太白,以后我还不知道会抄你多少诗,您老人家以后再做点其他诗吧。你是谪仙人,不差这几首诗,多喝点酒什么诗都有了,嘿嘿。
虞世南见李忘忧点头应承这诗是他所作,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既然如此,那你便给老夫再赋诗一首如何?嗯,让老夫想想。”虞世南一双老眼中透露出一丝狡黠:“既然你说那和尚是侠客,便以侠客为题赋诗一首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