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畅读精品小说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畅读精品小说

张石坚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张石坚”,主要人物有秦始皇朱元璋,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父皇这么说,莫非是在暗示我,只要将来大哥像朱标一样病死,我就有机会成为储君?”于是朱高煦立刻把胸膛一挺,高声道:“父王放心,儿臣这就引兵从上游五十里处渡河,定要斩了这盛庸!”【当夜,朱高煦率领一万名骑兵,从上游百里处渡河。】【六月初二,朱高煦奔袭两百里,突袭盛庸所部。】只见朱高煦一马当先,率领骑兵杀入长安南岸的水师大营......

主角:秦始皇朱元璋   更新:2024-08-01 09: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始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畅读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张石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张石坚”,主要人物有秦始皇朱元璋,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父皇这么说,莫非是在暗示我,只要将来大哥像朱标一样病死,我就有机会成为储君?”于是朱高煦立刻把胸膛一挺,高声道:“父王放心,儿臣这就引兵从上游五十里处渡河,定要斩了这盛庸!”【当夜,朱高煦率领一万名骑兵,从上游百里处渡河。】【六月初二,朱高煦奔袭两百里,突袭盛庸所部。】只见朱高煦一马当先,率领骑兵杀入长安南岸的水师大营......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畅读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不由冷笑一声。


“这朱棣,简直愚蠢!”

“胜利就在前方,怎能此刻北返?那就是给朱允炆机会。”

扶苏也点头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朱棣所部连续作战半年,想必也已经到了极限。”

秦始皇淡然道: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朕难道不知道?”

“但朕就能克服,能灭掉六国,征服百越,北伐匈奴!”

“若是这朱棣就此北归,即便将来能夺取天下,朕也看不起他!”

扶苏闻言,不由看向金幕,心中好奇。

到底朱棣会不会就此暂时放弃?

难道说,这靖难之役,还没有结束?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一拍大腿。

“这朱棣怎么搞的?关键时刻,怎么能就此放弃?”

“娘的,弹幕功能怎么还没开放,朕真想骂醒这个朱棣!”

萧何心中一颤。

特么的,发一条弹幕一万两,陛下你别这么败家啊。

萧何眼珠子一转,忙道:

“陛下,就算您发了弹幕,那个世界线之中的朱棣也看不到啊。”

刘邦双手抱胸,哼哼一声。

“真是烦死人了,朱棣啊,你倒是给点力。”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和赵光义又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赵光义笑道:

“看来朱棣也是强弩之末,燕云军再强,也最多只能打到长江北岸了。”

赵匡胤摸着胡须,片刻后道:

“朕觉得,有必要在长江以南修建一座陪都,以防不时之需。”

赵光义忙道:

“臣弟也是这么想的,不如就修建在杭州府吧。”

赵匡胤点头道:

“不错,这陪都毕竟只是临时安居之所,以后就把杭州府改成临安府吧。”

赵光义忙道:

“皇兄高见!”

赵普在一旁看着这两兄弟,心中也是大为无语。

还没有一统天下北伐燕云呢,就连退路都想好了?

这大宋,到底还能不能支棱起来了!

视频继续播放。

【就在朱棣打算撤兵时,朱高煦已经将俘虏整训完毕,组成一支五万人的生力军赶到,和朱棣会和。】

【朱棣见状,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放弃北返意图,准备再度渡江。】

画面中,朱棣看着滔滔江水,突然转头开口对着朱高煦道:

“高煦,你大哥常常生病,本王很是担忧啊。”

朱高煦心中一动,顿时有旁白心声出现。

“父皇这么说,莫非是在暗示我,只要将来大哥像朱标一样病死,我就有机会成为储君?”

于是朱高煦立刻把胸膛一挺,高声道:

“父王放心,儿臣这就引兵从上游五十里处渡河,定要斩了这盛庸!”

【当夜,朱高煦率领一万名骑兵,从上游百里处渡河。】

【六月初二,朱高煦奔袭两百里,突袭盛庸所部。】

只见朱高煦一马当先,率领骑兵杀入长安南岸的水师大营之中。

盛庸披头散发,挥舞着长剑,厉声呼喊。

“为国尽忠,在此一战,将士们都给我顶住!”

另外一边,朱高煦同样也是咬紧牙关,高声大喊。

“京师就在前方,打赢这一仗,所有人都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燕军骑兵闻言,无不个个争先。

大明水师虽然精通水上作战,可到了陆地大营之中,怎么样也不是燕军对手。

激战半个时辰,燕军终于占据水师大营,而盛庸在数百名护卫的保护下,败退回到京师。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着这一幕,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盛庸,真勇将也!只可惜,时运不济,碰不到明主!”

说完,朱元璋瞟了朱允炆一眼,眼神之中满是嫌弃。



刘邦口沫横飞,伸手指着金幕。

“这陈友谅,怎么样也是堂堂汉王,竟然会在战争之中被流矢射死?”

“娘的,就算是朕当年最喜欢的小说家,也不敢给朕编这么离谱的故事!”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邦本以为,会听到一阵附和的声音。

但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在场大汉群臣竟然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

萧何干咳一声,道:

“陛下,臣觉得,以这位金幕作者神乎其神的实力,应该是不至于说谎的。”

刘邦瞪大眼睛,怒气冲冲地开口:

“怎么不说谎?这肯定就是夸张,不可能是事实!”

萧何无奈道:

“陛下难道忘了韩信的背水一战?这种事情,若是告诉别人,也会被人质疑是吹牛的。”

刘邦瞬间哑口无言。

韩信背水一战,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

先率军渡河,然后告诉士兵往后退就是死,往前冲才能活。

接着大家一起拼死往前冲,真的打赢了!

当时刘邦在听到战报的时候,也是非常震惊和傻眼,确认了好几次才相信。

陈平咳嗽一声,道:

“陛下难道忘了宋襄公的故事?宋楚争霸,楚军渡河,宋襄公不愿意半渡而击之,说是不符合君子礼仪,结果就是楚军渡河后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若不是史家记载明确,又有谁会相信宋襄公竟然顽固到这种程度?”

曹参也点头道:

“臣看史书时,就经常感慨,历史上很多大事件,都会因为小小的巧合而导致最终结果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陈友谅是在败逃的路上被流矢射死,就算他不死怕也是无法和那朱元璋继续争霸了,所以他死不死其实都无关大局。”

刘邦哑口无言,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胡子。

娘的,竟然是朕错了?

几秒钟之后,刘邦非常爽朗地笑了起来。

“哈哈,误会,都是误会。唉,朕今天可能是吃东西多了,有些上火,脑子不太灵光。”

“来人啊,再弄两万两白银过来,等会朕发两条弹幕耍耍!”

萧何、曹参、陈平:“……”

咱这位陛下,虽然当皇帝这么多年,但当年在沛县就养成的这股子地痞流氓的无赖劲,那是真一点都没变过啊!

刘邦摸着鼻子,心中有些不爽。

娘的,这陈友谅,明明是个“汉王”,怎么如此不济事?

这么不中用,就别用朕的“汉”来做国号啊!

算了,反正这视频盘点的是败家子,那朱元璋就算赢了陈友谅,等会也有败家子来败掉他的基业!

想到这里,刘邦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嘿嘿地又笑了起来。

东汉王朝,洛阳城。

东汉的创立者,光武帝刘秀坐在龙椅上,看着金幕之中陈友谅的脑袋被贯穿,不由摇了摇头。

“这陈友谅,还真是有点倒霉的。”

在刘秀下首最靠近的位置,坐着丞相韩歆,闻言便笑道:

“老臣觉得这朱元璋确实是有些天命在身的,但他的天命比起陛下而言还是要差不少。”

“当年陛下昆阳之战,陨石从天而降,让王莽伪朝军队受此天谴而败亡,这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刘秀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脸上的表情极为得意。

哼,比天命?

朕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着陈友谅凄惨的死状,也是叹了一口气。

“这陈友谅,确实是朕建立大明过程中最强之敌。不过朕都没想到,他死得居然这么……”

朱允炆闻言,不由好奇问道:

“皇爷爷,难道您也不知道陈友谅怎么死的?”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

“朕当然知道陈友谅是在逃亡过程中被射死的,但究竟是被咱们大明将士射死,还是被他的部下反水射死,朕还是今天才确定答案的。”

“这个金幕背后的制作者,对历史如此精通,甚至能直接把当初的情形再现出来,实在是非常了不起啊。”

朱允炆闻言,含笑点头。

等等,这制作者如此了解历史,那他说我是大明败家子……

朱允炆表情突然变得僵硬。

镜头开始切换。

武昌、杭州、福州、南昌……

一座座城池,插上大明的旗帜。

再一转。

应天府皇宫面前,数万大明将士云集。

长枪如林。

刀剑映辉。

铁甲陈凝。

杀气冲天!

朱元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浑身帝王霸气威严四散,沉声开口。

“过去百年,神州陆沉,诸夏子民,惨遭奴役。”

“寡人为胡虏之奴,尔等亦如是!”

“朕有一个梦想。”

朱元璋环首四顾,一字一顿,铿锵有力。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尔等,可愿为寡人前驱,收复中原河北,救天下子民于元廷水火之中?”

在朱元璋面前,两名战将巍然屹立。

徐达高声道:“陛下之愿,臣之所求也!”

常遇春怒吼道:“北伐,杀胡!”

无数大明将士齐声怒吼。

“北伐,北伐,北伐!”

朱元璋放声大笑。

“诸将士,且去!”

“寡人等着尔等凯旋,畅饮庆功!”

【公元1367年,朱元璋拜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军25万,北上伐元。】

视频中,出现一副地图。

在看到这幅地图的瞬间,秦始皇震惊了。

“这舆图,竟然如此、如此的……精确!”

大秦群臣,也全都看傻眼了。

山川河流,各种地形,一目了然。

两支红色箭头,象征徐达、常遇春的部队,朝着北方蔓延而去。

洛阳,济南,西安……

然后,齐聚大都!

画面一闪,元顺帝出现在金幕之中。

“明贼势大,大元之兵马,已不能当其锋芒。”

“朕意已决,移驾上都!”

一名元朝大臣哭倒在地,苦苦哀求。

“陛下,若失京城,大元灭亡矣!”

元顺帝大怒,一脚将这名元朝大臣踢翻在地。

“朕不走,便为明贼之俘虏,死无葬身之地也!”

说完,元顺帝在诸多侍从的护卫下,急匆匆逃离大都,没入北方的夜色之中。

画面再一转,朱元璋头顶金色皇冠,身着九爪金龙袍,大袖一甩,转身坐于龙椅之上。

殿下,群臣齐拜。

“见过皇帝陛下!”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登基,建国号——大明!】

【昭昭日月,煌煌大明!】

【汉室,归矣!】


朱棣一身戎装,表情冷厉。

“诸将士,随俺来,先破南军左翼!”

话音落下,朱棣本人立刻策马而出,率先冲锋。

燕军骑兵士气大振,跟随着朱棣一同冲锋陷阵。

蹄声震动四海。

燕军精骑,奔袭而至。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再度皱眉。

“好家伙,又变回项羽了?”

当年的项羽就是和朱棣这样,每战必然身先士卒。

而且项羽最恐怖的一点在于,拥有绝世武力!

只要是野战,只要是项羽率军冲锋,刘邦这边就从来没有任何人能拦得住项羽!

别管面前是谁,只要挡了项羽的路,那就是死!

甚至,一直到合围垓下,四面楚歌的时候,项羽一样能带着八百骑兵残部杀透汉军重围,冲到乌江。

在乌江,项羽身边只剩28名骑兵。

在拒绝了乌江亭长渡江回归江东的劝说后,项羽引马回师,带着最后仅有的28名骑兵,面对数以千计涌来的汉军追兵,还能“力杀汉军数百人,随从皆死,乃自刎而亡。”

这就是西楚霸王的强悍!

陈平见刘邦好像又有点“项羽PTSD”发作的迹象,赶忙安慰道:

“陛下勿忧,这朱棣虽勇,但武艺比起项羽,还是差远了。”

画面中,朱棣率领燕军数次冲锋。

然而负责明军左翼的将军平安早有准备,先锋军长枪大盾林立,外围火枪大炮齐射。

燕军数次冲锋,都在明军左翼坚固的防御面前无功而返。

朱棣不得不引兵暂时退回中军。

刘邦见状,顿时大笑起来,眉眼之间一扫阴霾。

“陈平,你说得果然没错,这朱棣终究是比不上项羽!”

说完这句,刘邦沉默片刻,又在心中自言自语了一句。

“似项羽那般英雄,休说是几百上千年了,就算是过个万年,十万年,也未必能出一个!”

刘邦灭项羽。

刘邦,亦敬项羽!

彭越?英布?田横?

不过土鸡瓦狗,插标卖首之辈!

匈奴冒顿?

北方莽夫,若楚霸王亲至,便是一枪挑之。

天下英雄,唯朕与项羽尔!

画面中,朱棣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向一旁的姚广孝。

“和尚,战况如何?”

姚广孝表情平静。

“南军左右两翼皆无机会,但中路似乎有突破口。”

“不过这突破口也可能是南军的埋伏,还请燕王自行定夺。”

朱棣回头看向战场。

此刻明军三路进逼,气势极盛。

燕军虽全力抵挡,但仍然步步后退。

若继续如此,燕军除了败亡,再无他路。

朱棣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长剑。

“诸将士,虽俺杀敌!”

说完,朱棣双腿重重一夹马腹,朝着明军中军方向直冲而去。

不管是你突破口,还是陷阱。

俺朱棣,拼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着这一幕,顿时皱眉。

“扶苏,你要记住,将来切不可跟这朱棣一样。”

“身为帝王者,绝对不应该身处险境!”

扶苏连连点头。

“还请父皇放心,儿臣自然明白。”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哟了一声。

“这个小项羽,还真不怕死啊。爱卿们,你们说这到底是不是陷阱?”

刘邦已经不叫朱棣名字了,直接改称“小项羽”。

萧何沉吟片刻,道:

“若是朱棣势如破竹的冲进去,那就是陷阱。若朱棣被阻拦了,那就不是陷阱。”

陈平摸着下巴,嘿嘿一笑。

“臣觉得,中路绝对是一个陷阱。就算之前不是,当盛庸发现朱棣冲击左右路失败之后,也一定会在中路布下一个陷阱的。”

刘邦一拍大腿,笑道:

“陈平你这家伙阴谋是最多的,既然连你都这么说了,那朕觉得这小项羽是肯定要被伏击了。”


“咱们李氏家族之中,有八名你的爷、叔、伯、侄死在了高句丽战场上。”


“其中,三人在于仲文和宇文述军中。”

李建成沉默了。

片刻后,李建成猛然抬头,咬牙道:

“儿臣不才,也愿坐镇后方,为二弟提供后勤粮草,解决所有后顾之忧。”

李元吉霍然而起,高声道:

“此战,元吉愿意为二哥镇守后方,绝对不让幽州受到任何突厥人的侵扰!”

李世民热血沸腾,看向李建成、李元吉。

“大哥、四弟,这一次,我们一起为所有战死在高句丽境内的前辈们复仇!”

李建成伸出拳头,李世民和李元吉紧随其后。

三兄弟的拳头在空中相撞,异口同声。

“屠尽高句丽,复仇!”

李渊高居御座,抚须开怀大笑。

杨广表哥,你若地下有灵,请谨记:

你的仇,表弟李渊,给你报了!

这一刻,华夏的历代王朝皇帝们,有了一种共鸣。

那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传承自炎帝、黄帝。

筚路蓝缕,开拓向前。

自尧舜禹,夏商周三朝而发扬光大。

从大秦创立而归一。

自汉唐而发扬光大!

这就是五千年华夏的精神。

无论大秦、大汉、大唐、大宋还是大明。

无论这些皇帝们是冷酷、淡然、随性又或者其他性格。

这一刻,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出兵!

子贡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礼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孟子曰:“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

《公羊传》问:“九世尤可复仇乎?”答:“百世可也!”

朱熹:“有天下者,承万世无疆之统,则亦有万世必报之仇!”

华夏人,不是没输过。

但华夏人,总会再强大起来。

再复仇!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虽百世、千世、万世。

亦报此仇!

所有皇帝们,齐声而笑。

所有的华夏王朝,在这一刻,融汇成一条厚重的历史长河。

波涛汹涌,滚滚向前。

壮哉华夏!

他们的目光落在金幕上。

是这个盘点视频的出现,让他们醒悟。

华夏五千年,何必目光执着于一时,一地,一国,一世?

华夏人,眼界不该如此小!

秦亡,华夏有汉。

隋亡,华夏有唐。

宋亡,华夏有明。

千秋万世,王朝虽如落花雨打风吹去,但华夏永存!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得知于仲文、来护儿两路四十万大军折戟沉沙之后,杨广率领的隋军主力顿时大哗。】

【此刻隋军的士气已然低到谷底,加之冬天将至,辽东城又无法攻克。】

【杨广不得不承认失败,撤兵回朝。】

【第一次征讨高句丽,至此结束。】

只见视频的地图之中,大隋和高句丽的疆域,从原先大隋占据大半个辽东,重新又恢复了开战之前的原状。

看到这一幕,刚刚兴奋起来的华夏皇帝们,齐声咒骂。

秦始皇冷笑道:“杨广,真不当人子!”

刘邦大摇其头:“杨广这臭小子,只配在咱们沛县杀猪!”

赵匡胤哼了一声:“若杨广在五代十国执掌之中一国,此国国祚必不能过十年也。”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允炆虽有些痴愚,但这杨广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给大隋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有将士们的阵亡。】

【在仓促的撤退中,大量随军工匠被高句丽俘虏。】

【原本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原王朝的高句丽,在获得这些工匠之后,顿时来了一个突飞猛进。】

【四十万征讨平壤的将士中,有接近二十万被俘虏为奴,只能和高句丽最低贱的舞女成婚,接受最残酷的压榨。】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道:


“扶苏啊,你要是有杨广这种性子,也不会被胡亥得了天下。”

扶苏闻言,顿时无奈。

怎么每放一次新的视频,都要被父皇吐槽一次呢?

扶苏心里苦啊。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啧啧做声。

欲发弹幕,见萧何,又止。

刘邦咳嗽一声,道:

“娘的,这杨广真是狠人啊。“

大汉群臣齐齐点头。

萧何皱眉道:

“杨广上位之路如此不正,如何能成为明君?也难怪隋朝会在杨广手中二世而亡了。”

曹参也道:

“杨广和胡亥,都是结交奸臣趁机篡位,难怪都能上这盘点视频。”

这两人,显然已经自动代入了柳述和元岩两位隋文帝忠臣的视角。

好好的奉命起草传位诏书,结果被人冲进来抓了还丢到天牢。

这哪个臣子能顶得住啊。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勃然大怒,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这杨广竟然真弑父了,真真该死啊。”

“史官,马上给朕记下来,晓谕天下!”

李建成连连点头,道:

“杨广狼子野心,简直令人发指!”

一片声讨之中,李世民若有所思。

父皇以前究竟知不知道杨广弑父呢?

但马上李世民就回过神来,因为李渊的目光已经看过来了。

李世民一个激灵,高声道:

“杨广必须死,还得挫骨扬灰!”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是无比愤怒,拍案而起。

“钱来!”

很快,一条弹幕发了出去。

【明太祖朱元璋:杨广弑父犯上,罪无可赦,朕不齿也!】

所有历朝历代皇帝,这一刻都在谴责杨广。

当皇帝的,哪个希望自己病危时被继承人活活弄死?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杨坚表情冰冷,看向晋王杨广。

杨广只感觉一股寒气直冲脑门,情不自禁地就跪了下来。

“父皇,这视频是在挑拨离间,儿臣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

隋文帝呵呵冷笑不止。

“不可能这么做?你当朕是傻子?”

太子杨勇此刻也是得到机会,赶忙火上浇油。

“父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杨广拼命叫屈。

“儿臣一直以来都是温良恭俭让,难道父皇没有看在眼中吗?”

“还请父皇好好想想,究竟父皇眼中的儿臣是真实的,还是这所谓的盘点视频是真实的?”

“何况父皇如此圣明,再加上母后睿智无双,怎么可能两位一起被儿臣蒙蔽呢?”

隋文帝闻言,顿时有些犹豫。

杨广所言,似乎也不无道理。

沉吟片刻,隋文帝决定暂时放过杨广。

视频还长,看完再做决定也不迟!

但另外一个人,隋文帝就不会放过了。

隋文帝目光移向群臣,最终落在了最靠前的一人身上。

大隋尚书省左仆射、宰相之首、上柱国、越国公杨素! 在视频之中,除了杨广本人之外,杨素同样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若非杨素通风报信,杨广也不可能成功。

杨素看到隋文帝目光投来,顿时傻眼了。

这位大隋权臣,额头汗流滚滚,说话都有些结巴。

“陛、陛下,这一定是污蔑,居心叵测的污蔑!”

“还请陛下明鉴!”

隋文帝呵呵一笑。

“污蔑?”

“杨素啊,朕知道你一直是个有野心的。”

“论官职,你是宰相之首。论爵位,你是越国公。”

“朕能给你的,都已经给你了,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隋文帝语气不紧不慢,但话语之中透露出来的杀机,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不由心惊肉跳。

只有傻子才会觉得,这位一手创立大隋的皇帝陛下是一个很容易被人蒙蔽的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