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短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李昭李昆,是著名作者“大千飞雪”打造的,故事梗概:依然被我等轻松摆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众人闻言,脸上勉强挤出一些笑意。见众人神色缓和,李昭道:“刘轩、周文,你二人各自带些人,去前面探探路,打探下周围情况。如周围有什么大的山庄或土匪山寨之类的,不要打草惊蛇,速速回来告知我。”又看向一人道:“子辰,你带些人,去山里采摘一些野果之类的。弓箭也带着,如遇禽兽,将其射杀,给大家改善下伙食。先填饱肚子再说。”......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李昭站在高处,轻笑道:“一个个干嘛沉着脸,死里逃生该是幸事。独孤凌如此厉害之人,依然被我等轻松摆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众人闻言,脸上勉强挤出一些笑意。
见众人神色缓和,李昭道:“刘轩、周文,你二人各自带些人,去前面探探路,打探下周围情况。如周围有什么大的山庄或土匪山寨之类的,不要打草惊蛇,速速回来告知我。”又看向一人道:“子辰,你带些人,去山里采摘一些野果之类的。弓箭也带着,如遇禽兽,将其射杀,给大家改善下伙食。先填饱肚子再说。”
众人听令而行,各自离去。
赵信才和孙丰二人,是李昭之前在雍王府的两名亲信。二人没有随雍王回长安,选择留在李昭身边。
赵信才为李昭弄来一壶泉水,李昭饮下后,对二人道:“这几日一直在赶路,你们也辛苦了,休息下吧。”
二人连称不辛苦,李昭都落到这般地步,两人态度依旧恭谨。
到傍晚的时候,王子辰回来了。不仅采摘了不少野果,李昭还看见一头硕大的山羊。
王子辰洗干净一个野果,递给李昭。
意外的是,李昭摆摆手拒绝,一脸正色道:“刘轩等人还没回来,大家皆如此辛苦,我怎可以独自享用。先把这些果实分给众人,这头羊等刘轩回来后再享用。你也辛苦一天了,先休息下吧。”
没错,李昭是在作秀。其实他饿得要死,恨不得现在就把羊烤了。
但他脑袋依然清醒,他如今已不是雍王府世子,无权无势。若再不安抚人心,摆什么皇孙的架子,岂不是找死。他身边这一百多号人,身上皆持有刀剑。万一遇到个少脑子的,要刺杀自己,情况就不妙了。
王子辰眼神诧异,暗想:以前的李昭可不是这个样子,难道是遭此变故,以至于变了性格。
不一会,刘轩、周文等人回到此处,李昭让孙丰烧火,准备吃羊肉。
李昭很关心周围情形,对二人道:“辛苦了,可有什么发现。”
刘轩拱手道:“启禀殿下,据属下发现,方圆十里,几乎廖无人烟。但在一处山岭上,发现一个山寨。山寨中约有七、八百人,其中还有不少妇孺。”
“山寨中青壮,持有什么兵器。”李昭道。
“兵器简陋,多是棍棒,扁担之类,仅少数人持有刀剑和长矛。山寨防守异常松懈,我等即使就近观察,也未被发现。”
李昭猜想,对方应该只是一帮农民,但为何会在此处呢。
一旁的王子辰突然道:“据我所知,齐国汉中刺史王景为人残暴,强行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汉中百姓生活,日渐难以为继,刘统领说的那些人,应该是逃难的百姓。”
“这种败类,齐国为何还不将其严惩。”周文不解道。
“这个我也不清楚,据说王景和齐国某位皇子关系不错。”王子辰道。
李昭心中已有主意,“先别管这些,等吃完抓紧时间休息下。今夜子时出发,拿下这个山寨。此次出战,还是刘轩、周文领兵。若交战中,对方愿意投降,不可随意杀戮。”他现在急需一个落脚点,总不能真在大山里当个野人。
赵信才和孙丰带人将山羊剥皮洗净,然后割下羊肉,没想到二人手法还挺专业。
一群人围着火堆,大口吃了起来。孙丰烤好一根羊腿,递给李昭,李昭貌似随意道:“我已吃饱,把他给刘将军吧。”
刘轩接过羊腿,眼神里流露感激之色,他很久没吃东西,确实是饿了。
用一根羊腿,换来手下将士的忠心,这很划算。
吃饱喝足后,众人原地小憩。孙丰也在闭目养神,他没有留意到,李昭在其身后盯着他,眼神异样。
子时已到,李昭沉声道:“出发。”
众人结束休息,悄悄往山寨逼近。雍王府家兵训练有素,一百多号人,皆保持静默。在刘轩、周文率领下,分两队行军。
很快,众人到了山脚下。借着月光,李昭仔细查看该山寨地形。该山寨位置险要,两侧是高耸的峭壁,中间道路不宽,易守难攻。庆幸的是,防守之人甚少。他还看见,远处的几个值守之人,貌似躺着地上睡着了,一动不动。
李昭心中大喜,对刘轩等人点点头。刘轩会意,带兵悄悄上山。又对周文道:“尽快控制山寨大门处,不要让一人逃出山寨。”
刘轩轻松上山,直到大门处才被发现。山寨中人大吃一惊,完全没想过会有人上山,其中一人连忙跑入山寨,通知有人来袭。
刘轩见被发现,立刻拔刀砍去,很快将大门前众人砍翻在地,然后顺利杀入山寨。
山寨中人被吵醒,听说有人来袭。也不知敌人多少,个个惊慌失措。他们之前是种地的农民,从未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很难做出有秩序的抵抗。
李昭进入山寨后,只见山寨中人四处逃散,一些孩童放声大哭。有人想逃往山下,却发现出口已被封堵,那都去不了。
这一战很顺利,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预想中的血战根本没有发生。
李昭让人不停高喊:“投降不杀!”
山寨中人见逃跑无望,纷纷投降。有少数人不死心,见李昭身边人少,举起扁担和长矛径直向李昭冲去。李昭见状冷笑,这些人很快被周文拦下,然后被砍杀在地,肠子都流了出来,吓懵了山寨中人。
李昭唤来山寨一老者,询问这座山岭叫什么名字。
老者答:“黑虎岭。”
李昭喃喃道:“黑虎岭,这名字不错。”又问道:“你等为何会在此处。”
“我等原本是附近县城的百姓,因官府多次强行征收赋税。若不交,则要服劳役。然,要缴纳的赋税太多,实在是交不起。此处远离县城,人迹稀少,故逃到此处。”
李昭心中感慨:也是苦命人家。见大局已定,山寨中人皆被控制。于是大声道:“我知你们心中不安,但不要害怕,我非滥杀之人,更非恶人。只要不反抗,你们可继续在黑虎岭上安稳度日。我既然占了这黑虎岭,同时也会保护你们。”
山寨中人闻言,神情缓和不少。见李昭不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于是彻底放弃了抵抗,选择躺平。
“我不喜绕弯,赵寨主在此等候,到底是何事?直言即可。”李二娘没心情和李昭瞎掰。
“边走边聊,二娘请。”李昭让出道路。
李二娘也不客气,走在队伍前面。
李昭道:“现在各山寨组成了盟军,杨辛杨寨主担任盟主,不知二娘心中有什么想法。”
“当下官兵凶狠残暴,众山寨要想自保,只能联合起来。这里面,秦牛岭兵力最多。若成立盟军,自然要由杨寨主担任盟主。”
“盟军虽说是杨寨主说了算,但这里面兵马是我们自己的,也要有自己的发言权。”
“不知两位寨主有多少兵马?”
李昭道:“黑虎岭和黄头岭,加起来有一千士卒。”
李二娘嘴角微翘,不屑道:“就这么些兵马,我劝赵寨主不要胡思乱想。只要攻破了柳城,日后两位的山寨,自会安然无恙。”
对李二娘的态度,李昭并不在意,又道:“二娘啊,我..........”
“赵寨主,请注意你的言辞。”李二娘突然打断李昭说话,声音中含有怒意。
李昭不解,问道:“二娘,这是何意,赵某那句话说错了。”
“请赵寨主不要再喊我‘二娘’,这是我夫君才可以用的称呼。”
李昭恍悟,道:“抱歉,李寨主不要介意。”又道:“我的想法是,我们三个山寨,暗中结成攻守联盟。在盟军中保持态度一致,以此维护各自山寨的利益。李寨主觉得如何?”
李二娘眼珠转了转,不知在想什么,道说:“可以。”
两人又聊了一会,多数时间是李昭主动开口,李二娘随意应和。
走过一段山路后,李昭突然道:“不知此处,距离寨主的百花岭,还有多远?”
李二娘眼神异样,“不是很远,约有两里路。”
“那我就不打扰了,告辞。”李昭准备离去。
“既然已经快到了,赵寨主何不来百花岭做做?我必会盛情款待赵寨主。”
“哈哈.........”李昭大笑起来,道:“我担心去了以后,被李寨主杀了喂狗。”
这时,从百花岭上,下来一百多人。加上李二娘身边的人,人数上超过了李昭这边。
“想走!可没这么容易。这百花岭,赵寨主如不愿意去,那就死在这里吧。此地风水不错,埋葬在此处也不算委屈了你。”李二娘定定看向李昭,目露杀意。
话音刚落,两百名百花岭士卒,抽出利剑,正要杀向李昭等人。
李昭面色淡定,仿佛丝毫没察觉到危险。
一百名昭武军士卒迅速脱掉外衣,露出里面盔甲。其中还有三十名士卒,从身后拿出工弩,弩箭早已上膛,瞄准对方。其他人等,抽出长刀,浓浓的杀气,瞬间逼向李二娘等人。
李二娘脸色顿变,哪怕兵力占优,也立刻意识到,对面实力强悍,她难有胜算。
昭武军士卒,徐徐向前逼近。现在,就等李昭一声令下。
百花岭士卒步步后退,不少人面有惧色。
李昭淡淡道:“我不愿意去百花岭,你是否同意呢。”
“这都是误会,我日后必会去黑虎岭,亲自向寨主赔罪。”李二娘连忙道,态度恭敬了许多。
“嗯,那我就告辞了。”
“赵寨主慢走。”
直到李昭等人走远,李二娘长长松了一口气。
她很快察觉到一丝异样,刚才黄头岭的杨寨主。全程一言不发,跟着赵立的身后,神色恭敬。
而且“赵立”这个名字,她之前从未听说过。
路上,杨智问李昭,“大帅,你向这李二娘展露出昭武军实力,她不会四处乱讲吧。”
“不会,这是个聪明的女子。”李昭道。
“大帅今天为何在宴席上,要推举那杨辛当寨主呢?我觉得大帅,完全可以担任盟主。”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独孤凌追了上来,距离李昭等人,已不到五百步。
李昭大惊,连忙对李齐道:“父王,独孤凌就在后头,我等速度要加快,前面是深山,不利骑兵行动。只要躲进深山里,还有机会。”
李齐面如死灰,喃喃道:“没用的,跑不掉了,我也没力气了。”
李齐确实是累了,不仅是他,所有逃出长安的人,经过日夜奔波,风餐露宿,皆是身心疲惫。
独孤凌认为李齐已无法再逃掉,没有让骑兵大举杀上来。仅派一人过来,此人对李齐道:“末将禁军校尉赵凯,独孤将军有令。如雍王殿下愿意放下兵器,随他回长安,可饶殿下一命。”
李昭见李齐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只能替他道:“可否让我等商议一下,不会太久,最多一刻钟。”
赵凯犹豫了下,然后禀告了独孤凌。独孤凌思考片刻,很快同意了李昭的请求。
李昭松了口气,将水壶递给李齐,李齐猛灌了几口,神色逐渐冷静下来。
李昭道:“父王,眼下独孤凌暂时没有行动,我等骑快马,尚有机会逃进深山。”
“没机会了,你不知道独孤凌的厉害。还没有人能从他手上逃掉。”李齐满脸的绝望。
“即使逃不掉,也要逃,绝不能回长安,我们犯下可是逼宫的大罪。如果回到长安,哪怕侥幸不死,也会被圈禁。等陛下驾崩,太子登基后,也不会饶恕我们。”李昭毅然道。
古往今来,逼宫失败者,从来没有好下场。更何况,之前上万人在城内厮杀,死了这么多人,必须有人为此负责。一旦回去,将任人宰割。
“昭儿,放弃吧。我登不上皇位,你也没有机会。”李齐以为李昭还没死心。
“父王,儿子有自知之明。若能活命,岂敢再奢望其它。现在重要的是赶紧逃离此处。晚了,就来不及了。”李昭再次劝道。
李齐颓然道:“没希望了,你看看你母亲、妻妾,还有其他人,他们能跑的动吗,何况你母亲身体向来不好。”
李昭默然,这几日他一刻没有休息,其他人也是。女子体力本身不如男子,想必更是疲惫。
雍王妃白氏和李昭妻妾也走了过来,白氏落泪道:“昭儿,若好好求求陛下,有可能会放过我们。”
白氏出身关东名门,从小娇生惯养,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李昭又看向他的两个妻妾。妻子南宫音和妾室刘莹莹,二人均是天生丽质,长相清秀。李昭娶了她们后,对她们一直很好。
二人脸上同样难掩疲态,南宫音劝道:“夫君,败局已定。当前,只能速速返回长安,请求陛下的宽恕。”刘莹莹也是持同样想法。
“早知当初不该听你之言,若不作乱,我岂会落到这般下场。”雍王李齐突然说道。
李昭这下不开心了,雍王府又不是我说的算。
“父王此言不妥吧,之前父王明明说过,这太子之位本该属于你。父王早有谋反之意,与我何干?”继承原身记忆的李昭,立刻回怼道。
“你整天结交民间之人,还找来一些术士,说我有天子之气,都是被你害的。”李齐一脸的懊恼。
“不管那些术士怎么说,都无法改变父王心意。你以为儿子不知道吗,早在我幼时,父王就私自造了龙袍。父王想要干什么,这不显而易见的事吗。”李昭反驳道。
“我是造了龙袍。而你呢,你还伪造传国玉玺,打算假传圣旨。”
“我是私造玉玺,这事父王难道不知道吗。我记得,父王当时还夸赞我,做事颇有谋略,父王这么快就忘了吗。”
“你以为我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我若做了皇帝,你就是太子。”
“父王现在承认,你才是主谋是吗。”
“是有怎样,不是又怎样。握有这么多精兵,本来可以事成。因为你做事不周密,导致功亏一篑。”
李昭放声大笑,嘲讽道:“我做事不周密?儿子大牙都要笑掉了。你去长安城里问问,谁不知道雍王想要做皇帝。平民百姓都知道,更别说皇帝和太子。谋反这样的大事,应不动声色,暗中谋划,父王连这都不明白吗?”
“我年幼时,父皇明明说过,将来让我执掌江山。”李齐被骂的有些委屈。
“这个谁能证明。哪怕陛下真说过这样的话,又能怎样呢?嫡庶有别。皇帝只要不傻,都会优先让嫡子继位。”
大敌当前,李昭不愿再继续撕逼,见李齐还想再说话,不耐烦道:“我还是那句话,不能回长安。你若想回,就回去吧。我是死都不回去。我今年才十七岁,父王想让我被幽禁到死吗?”
李齐无奈叹道:“你不回去,还能去哪里。你若想投奔齐国,那就去投吧,或许有机会保命。”
“儿子不回长安,身为大魏皇孙,也不会投奔齐国。”
“什么意思?难道真去深山里做山大王。”李齐诧异道。
“是又怎样。做山大王也不错,最起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比任人宰割强,”
“哈哈.........”李齐不屑笑道,“真是无知,你自幼锦衣玉食,岂能受得了深山中的穷苦。”
南宫音和刘莹莹听说李昭打算逃进深山,脸色不由变了变,这比投奔齐国还要糟糕。南宫氏是关中名门,刘莹莹也出身书香世家,两女自幼没吃过苦。她们已习惯呆在繁华的长安,若让她们整日呆在深山老林里,岂不是要她们的命。
刘莹莹赶忙劝道:“你是皇长孙,陛下必不会害你。顶多训斥你几句,家父也会上表替你求情。夫君莫要冲动,回长安吧。”
刘莹莹这话,要么坏要么蠢。李昭可是拔剑对着皇帝,要求皇帝退位。无情最是帝王家,这等大罪,必会受到重罚。
时间紧迫,李昭不想再耽误时间,道:“你二人如要回长安,我现在就写下休书,撇清和我的关系。这样或许能帮到你二人,减轻陛下对你们的责罚。”
两女闻言,默然不语,神情复杂。
夫妻既然不能共患难,分开也不是坏事。何况,如今的李昭毕竟不是原身,对两女并无多深感情。
片刻后,李昭写好两封休书,分别交给两女。南宫音和刘莹莹接过休书,眼含泪水。
李昭果断召集众人,言愿意追随他的人,他日后必不会亏待众人。若不愿追随,也不强留,现在即可自行离开。
大部分人已心灰意冷,在独孤凌威压下,选择了投降。尤其是参与作乱的禁军将士,因家人多在长安,不愿再追随李昭。
很快,一只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一百多人,留下大多是雍王府家兵。
他需要在汉中安插一枚棋子,故没有把宋民元调离。
正当他陷入回忆时,老黄走了过来。
“什么事?”
老黄道:“皇后派人通报,想过几天让七皇子来府邸里玩几天。”
陈晋罕见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可以,想来就来吧。”
整个齐国,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陈晋支持太子姜成,包括皇帝和太子本人,但他们都错了。
他早在五年前,心中就放弃了对姜成的支持。在陈晋看来,姜成做事高调且鲁莽。最重要的是,姜成和姜宁贤一样,没继位前对他做出种种保证,继位后恐怕会立刻换一副面庞。
陈晋错过一次,他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这些年来,陈晋表面上为太子姜成出谋划策,暗地里却在为七皇子姜彻铺路。
实际上,年幼的姜彻对此一无所知。
陈晋见老黄没有离开,询问还有何事。
老黄道:“刚刚传来一消息,老将军柳知捷,打算明日向陛下提交辞呈,说要告老还乡。”
别人向陈府里安插密探,陈晋也同样没闲着。为养这些密探,陈府每月花费不下数百两。不过这些钱,对陈家来讲,只是毛毛细雨。
陈晋眼神疑惑,柳知捷已有多年不上朝。不管提不提辞呈,都是同样赋闲在家。况且,柳家祖祖辈辈都是金陵人,还哪门子乡。
陈晋虽是睿智之人,却绝不敢小瞧柳知捷。即使是他父亲,也是忌惮柳知捷。
想了好久,没想清楚是怎么回事,“老黄,你怎么看此事?”
老黄猜测道:“或许,老将军是觉得,汉中将有大事发生。”
陈晋更加迷茫,“只是丢了区区一个柳城,能有什么大事?难道魏军会出兵汉中。”
“这个,老奴就不知了。”
.........................................
杨辛攻占柳城后,加紧招兵买马。万山军兵力从两万多人,急速扩充到了四万人。
杨辛认为兵多不如兵精,每日亲自操练士卒,没有丝毫懈怠。心知王景必会出兵柳城,卢柏良派出不少密探,紧盯官兵各种动向。
有件让他郁闷的事情,李二娘等人攻打东府岭,传回消息说打赢了,但是她身体受了伤,决定先在外面养伤,赵立和杨智也没有回来。
杨辛暂时顾不上这些,他如今主要精力,即面对将要袭来的南郑大军。
此战若胜,万山军将有机会占据整个汉中;若败了,将一蹶不振。
经过数日的准备,聂石千率领一万五千名士卒,从南郑出发,杀向柳城。
聂石千本想再多带些人,被王景拒绝。王景觉得这些兵力,已经足够击败万山军。
消息很快被万山军得知,杨辛召集部下商议此战。
章豹道:“我军有四万人,兵力远超过聂石千,有什么好怕的。”
“不可固守柳城,但若两军正面交锋,官兵更为精锐,我军不一定能获胜。”卢柏良道。
“柏良兄有什么好的想法。”杨辛问道。
“聂石千不懂兵法,未经战阵。可..........。”卢柏良缓缓说出心中计划。
聂石千引兵距离柳城二十里时,有麾下来报,前方出现万山军。
聂石千大喜,他原本担心万山军固守柳城。如今,万山军主动出击,他可一战灭之。
南郑齐军,气势汹汹向万山军杀去。聂石千不知道万山军总兵力多少,见前方士卒有一万人,以为是万山军主力。未有迟疑,亲自率军冲杀。两军交锋不到半个时辰,万山军逐渐不支,开始溃败。聂石千打算带兵追杀,麾下劝道:“周围皆是大山,一旦敌人设伏,我军危矣。”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昭两手一摊,佯装无辜道:“是杨智说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李二娘狠狠看了眼李昭:“你不要以为我看不出来,杨智对你言听计从。”
“二娘不仅长得漂亮,且心思聪慧。”李昭由衷赞道。
李二娘长吐一口气,“朱威的东府岭,起码还有四千多兵力。且其占据险要地势,如何能打赢?”
“我自有办法。”
李昭眼冒精光,他盯上了朱威的山寨、钱粮、士卒。
尤其是刚刚,朱威在柳城抢了不少钱财,李昭担心他花的太快,必须尽快杀去东府岭。
见李二娘仍不太相信,李昭笑道: “我们可以打个赌,若我赢了,告诉我,你的真名是什么?我若输了,任你处置。”
“好,我同意,什么时候攻打东府岭?”李二娘爽快道。
“我要回去准备下,明天中午东府岭下相见。”
“行。”
东府岭上,朱威正在厅堂内饮酒,两手各拦一女,这两女是他从柳城里掠来的。
他此次不仅从柳城抢掠来大量钱粮,还掠来近千人。
一想起杨辛让他交出手中兵权,心中顿时燃起怒火;杨辛有什么资格指挥他,无非就是比他多些兵马。
朱威自信,若他与杨辛换了位置,他会比杨辛做的更好。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李二娘留在了柳城。一想起她那美艳绝伦的样貌,如雪般的肌肤。朱威心里直痒痒,难以压制心中欲火。
...............................................
次日中午,李二娘带兵抵达东府岭三里处,李昭早已到达。
见到他身后的兵马,李二娘面色惊讶。
李昭身后是一千士卒,阵容整体,人人着甲。军中长弓、工弩,床弩等一应俱全,另外还有几台抛石车。
其中多个士卒,高举军旗,旗帜上写着“昭武军”三个大字。
两军汇合后,共两千五百人,气势汹汹朝东府岭杀去。
朱威得到消息,又惊又怒。
让他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李二娘,而且对方兵力没有东府岭多。
因为贪欲,朱威没有先试探对手。直接率领三千东府岭士卒,朝李昭他们杀去。
李二娘正要率兵迎击,被李昭劝住,让她再等一等。
三百名昭武军弓弩手,对着前方敌军,降下密密麻麻的箭雨。
刹那间,不少东府岭士卒中箭倒地。昭武军的箭雨,一波接着一波,每波箭雨之间相隔时间极短。冲锋在前列的东府岭士卒,死伤尤为惨重。
而对远处的敌人,昭武军动用了带来的十几架床弩。床弩上的巨箭,虽说准头有些差,但威力大,射得远。
朱威心中有些慌,他在队伍的后头。按理讲寻常弓箭射不到他,但刚才一支巨箭射在他三步外。
东府岭士卒尚未冲到昭武军面前,死伤却已过百。朱威在慌乱下,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令全军撤回东府岭,固守山寨。
正在冲锋的东府岭士卒,突然听到撤军的命令,又急匆匆往回跑。杨智抓住机会,率全军冲杀,李二娘也命麾下出击。
见背后有敌军追杀,东府岭士卒愈加恐慌,无心再战,只顾逃命。
朱威派出三千士卒出击,回来的不到两千人,其他不是被俘就是被杀,军中士气大减。再也不敢出战,于是死守东府岭。
李二娘见昭武军抛石车里放满陶罐,好奇问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你马上就知道了。”李昭笑道。
杨智堵住山寨出入口,让麾下士卒对山上高喊,劝朱威下山投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