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韵赵景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集本舔狗不干了!开局拒婚太子爷》,由网络作家“人皆有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本舔狗不干了!开局拒婚太子爷》,讲述主角谢韵赵景的爱恨纠葛,作者“人皆有之”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既如此,李公子自便,我先走了。”谢韵很是不客气,面对李遇这样的人,就不能太客气,不然这人就会蹬鼻子上脸。见谢韵要走,李遇“啪”合上扇子,挡在谢韵面前。“怎么都是老朋友见面,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吧!”本来很正常的一句话,不知为何,从他嘴里说出来,就觉得轻浮。好在他们所在之处,避开了人群,不然谢韵都不敢想,明日上京会有什么样的传言。“说吧......
《精品全集本舔狗不干了!开局拒婚太子爷》精彩片段
第二日,青黛便拿着金钗出门去了,等回来,已经是晌午时分,青黛一回来便进了屋,谢韵急忙问:“怎么样?”
“姑娘,婢子问了,那些钗都是上品,只一个最便宜的便值好几百两银子。”说着将银票交给谢韵。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又吩咐青黛:“我那些箱子里的东西,隔几日便拿出去卖一些,尽量不要在一个地方,免得被怀疑。”
“婢子明白。” 青黛应声。
“明日,母亲要去白檀寺上香,你和小黎便在家替我守着这些宝贝,出去的时候别被府里的人瞧见。”谢韵小心吩咐。
“姑娘放心,婢子一定小心行事。”
晚间,谢韵独自躺着,想想自己的那些宝贝,心中甚是感慨,赵景啊赵景,遇上我,也算你倒霉。
而此刻东宫,殿内的气氛有些压抑,何献垂头站着,不敢发一言,赵景一言不发坐于案前,偌大的殿内,只能听见开合折子的声音。
今日外头来了信儿,说是谢三姑娘身子早已大好,只是一直没有出门,今日那穆家姑娘进了府,待了大半日还吃了午食,日落西山才回去。
谢三姑娘稳得住,这几日,硬是没来东宫。
何献知晓殿下心中有气,殿下心中不快,最后遭罪的还是他们这些做奴才的,这不,刚刚又发落了一个。
何献跟在赵景身边多年,对他的性子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实在是怕更多人跟着遭殃,还是开口道:“殿下,这谢三姑娘身子刚好,确实也不便出来走动。想来过些日子,就能恢复往日了。”
只是何献说完,赵景面上没有任何波动,仍然低头看折子,见赵景没有出口斥责,何献继续道:“谢三姑娘年纪小,总有不懂事的时候,殿下是储君,自然不会与她一般见识。”
其实何献是担心的,上次在谢府见到谢韵,虽然还是一副病态的样子,但是感觉却不一样了,以前性子毛毛躁躁,也骄纵了些,但是上次再见,竟觉地稳重了些,看到殿下的赏赐,也没有以前的兴奋,只是淡淡的道了声谢。
按照殿下的性子,若不是真心喜欢他的,这辈子怕是娶妻无望了,好不容易有个花儿似得姑娘,如何能就这般撂着呢。
赵景终于放下手中的折子,抬眸看向何献,“无事提她做什么,你若真闲来无事,孤倒是可以帮你。”那深不见底的眸子里一片冰凉,让何献顿时生出一身冷汗,但是他也清楚,若长此以往,怕是不妙啊。
为了主子以后不后悔,何献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殿下赎罪,只是奴才觉得,殿下和谢三姑娘就这么僵持着也不是法子,谢姑娘毕竟是个女子,脸皮儿薄,想来是不好意思来见殿下,姑娘家总是会有些小心思,殿下若是说几句软话,谢姑娘也定会向殿下服软的。”
赵景饶有兴致的看着何献,却是冷笑一声:“呵,孤可没学过哄人的那套,往日里孤对她过于宽容,才让她这般肆无忌惮,若是她不想来,孤自然随她的意。”
何献还想说什么,那冷冽的声音又响起:“以后,若让孤再听到这样的话,从哪来的,你就回那去吧。”
何献闻言,自然是噤声不敢再言语。
翌日,天气清朗,入了秋,上京也凉爽了不少。
谢府门外,早早地就开始忙活了起来,谢夫人带着谢韵和谢晴要去白檀寺上香。谢韵这一遭,让谢夫人觉着女儿一定是犯了什么忌讳,硬是要带着她去寺里求个平安,这心里才能安稳。
她倒是无所谓,只是苦了谢晴,一大早就被三婶从床上拉起来,塞上马车,说什么都要带她去求个姻缘。
白檀寺内,香火正盛。
谢韵和谢晴乖乖跟在谢大夫人和谢三夫人身后进了殿内,两人嘴里念念有词,在佛像前跪拜,之后便带着她们去了旁边的禅房去求平安符。
将平安符收好,谢三夫人陪着谢晴去算姻缘,谢晴一百个不乐意。
“好端端的,算什么姻缘啊?”谢晴嘟囔着。
谢三夫人睨了一眼:“下个月你可就及笄了,算一算我这也好安心。”
说罢转头看向谢韵:“韵儿正好也问问大师,听说这白檀寺算姻缘准得很。”
谢韵一向不信这些,好不容易来一趟,她想在寺里转转:“三婶带着四妹妹去吧,我就不去了,我就在寺里转转。”
想到之前的事,谢三夫人便也没有强求,只嘱咐:“那成,自己当心,若是累了便去禅房寻你母亲。”
待人走后,谢韵便朝反方向走去,后院有一大片竹林,静谧怡人,清幽静雅,阵阵秋风拂过,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谢韵独自漫步在小路上,经过一道拱门,入眼便是院中那巨大的榕树,树上挂满了红色绸带,上面写的是每个人的祈盼。
谢韵从一旁的小僧手中接过一条绸带,拿起一旁的笔,在绸带上写了几个字,谢韵找了个自己够得着的树枝,将绸带挂了上去,那绸带随着风飘飘扬扬,甚是好看,谢韵满意的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谢韵前脚刚离开,院中便出现一人,他看向那些红绸带,颇为不屑。转头吩咐何献:“去摘下来。”
何献应声将刚刚谢韵挂上去的绸带小心摘下,双手递给赵景,赵景看了一眼绸带上的字,顺颂事宜,百事从欢。
轻笑一声,赵景将红绸攥在手里,“病了一场,竟也有这觉悟了,人不大,脾气倒是不小。”
一旁的何献问:“殿下,可要奴才去将谢三姑娘请来?”
“不必,随她去。”
谢韵出了刚才的院子,再往前走,身边的人倒多了起来。只是人多的地方,就必然少不了一些嚼舌根之人。
“欸,那不是谢韵吗?”不知是谁压低了声音说了一句。
“听说她自上次被太子殿下赶出东宫,便很少出门了。”
有人附和:“可不是,若是我,怕是也没脸见人了。”
“呵想来是觉得嫁入东宫无望,到这求姻缘来了吧。”
谢韵如今对这些闲言碎语倒是不甚在意,便转身往禅房去了。只是半路便遇到了熟人。
来人手持一把玉竹折扇,一袭淡蓝色蚕丝长衫,墨发披肩,霞姿月韵,只是那一双桃花眼,美得惊人,倒是给他填了几分风流。
“谢三姑娘,好巧啊。”李遇打开折扇,轻摇着,一副浪荡子的模样。
谢韵微微叹气,说实话,李遇,是她最不擅长应对的人,实在是,脸皮太厚。
“李公子今日竟也到这寺中来了?”
“见惯了灯红酒绿,偶尔来这清净之地走走,也颇有一番趣味。”
“既如此,李公子自便,我先走了。”谢韵很是不客气,面对李遇这样的人,就不能太客气,不然这人就会蹬鼻子上脸。
见谢韵要走,李遇“啪”合上扇子,挡在谢韵面前。
“怎么都是老朋友见面,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吧!”本来很正常的一句话,不知为何,从他嘴里说出来,就觉得轻浮。
好在他们所在之处,避开了人群,不然谢韵都不敢想,明日上京会有什么样的传言。
“说吧,什么事?”
李遇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听说,你被太子殿下赶出了东宫?”
“怎么,你也是来奚落我的?若是这样,那你怕是失算了,我现在坚强得很。”
“呵,不愧是你,不过,那太子眼光不行,竟放着你这样的美人儿不要,不如,你瞧瞧我?”李遇笑的放肆。
谢韵在心里白眼都翻上天了,下一瞬,“啊!”变传来了李遇的痛呼声。
李遇抱着腿,疼的龇牙咧嘴,还不忘控诉:“你怎么还这么凶啊?”
“你若是小时候还没被我欺负够,我随时奉陪!”谢韵得意道。
“我那是让着你,不然,你以为那你打得过我吗?”
谢韵点点头:“有道理,我是打不过你,但是,雪容总可以吧。”谢韵那狡诈的笑,让李遇一阵恶寒。
说完,谢韵便大摇大摆的往禅房走去。
身后的李遇站起身,无奈摇头,果然,从小到大,想从这丫头身上占便宜,真是比登天还难!
谢韵寻了母亲,几人便坐马车回去了。
与此同时,白檀寺后山。
秋风习习,天高云淡。一名男子站于高处眺望着这片大好河山,听到身后的动静,淡淡道:“来了?事情可办妥了?”
身后之人上前,与男子并肩而站,开口道:“人死了。”
“可有留下什么线索?”
“已经查实,你没猜错,确实是那人的手笔。”
“记得处理干净,别给我惹麻烦。”男子冷声警告。
“放心吧,已经处理掉了。”那人说完,看了看身边的男子,嘴角轻轻一扬:“行了,没其他事我便走了,和你待着,着实无趣。”
谢瑶出嫁,如今家里的姑娘又少了一个,谢韵没什么事情干,就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写一写小吃的做法,写累了便捣鼓一些花瓣油脂什么的做些胭脂,有空了还做一些手工。
谢晴也是个坐不住的性子,早食过后便来了,看见谢韵捣鼓的东西,甚是感兴趣,非要自己上手不可,谢韵也教的耐心,两姐妹这半天过得也开心。
晌午,谢晴在新竹院吃了饭,便和谢韵一起整理院中的一些花花草草,如今天气渐渐转凉,有些花已经过了花期,再过不久,恐怕就要枯死了。
两人正捣鼓着,突然听到身后的笑声:“你们这两个丫头,又在干什么呢?”
两人回身,便看见大嫂苏灵儿一脸笑意的看着他们。
两人很礼貌的喊了一声:“大嫂。”
谢韵上前:“大嫂今日怎么有空来了?”
“你大哥今日不在家,我闲来无事,便来你这里走走。”
谢韵笑了:“那感情好,若是大哥在家,他肯定是要霸占着嫂嫂的。”
苏灵儿有些窘迫:“你这丫头,倒是调侃起我来了。”
谢晴在一旁也笑道:“三姐说的是,上次我和嫂嫂多说了几句话,大哥都吃醋了!”
谢濯是谢家小一辈中唯一娶妻的人,二叔家的二公子今年也才15岁,三叔家的才八岁。
谢老夫人一向最痛恨那些纳妾养外室的,所以他这三个儿子,都只有一位正头夫人,谢家三兄弟孝顺,也从来没起过这样的心思。
所以,谢家其实人丁不算太旺,只有谢大夫人生了一儿两女,谢二夫人和谢三夫人都是一儿一女。
苏灵儿是谢濯老师的女儿,家世并不显赫,而且还是家中庶女,并不受重视。谢濯的老师学问很好,但是这为人处世却是一般。
苏家妻妾成群,苏灵儿的父亲都已经七十了,还又娶了一房小妾,家中子女甚多,苏灵儿的母亲并不受宠,平日里做小伏低,在家里的日子只能算过得下去。
后来嫁到了谢府,顺带着她母亲的日子才好过许多,今年,还被扶正做了平妻。
“行了,别贫了,我昨日回了一趟娘家,带了一些我母亲做的点心,来给两位妹妹尝尝。”说着,将食盒中的点心端了出来。
苏灵儿昨日回了一趟娘家,虽然她在家里并不受宠,但是有她母亲在,她还是会回去看看的。
她是今年年初才嫁进了谢府,本来以她的身份,是不可能嫁给太傅家的嫡出公子的,当初她的父亲本来是要从嫡出的那几位里选一个,但是谢濯却义无反顾的选了她。
她知道谢濯对她有情,但也从未肖想过,就算是跟了谢濯,怕也只能做妾。
万万没想到,谢濯是求娶她当正室夫人的,她惊讶谢濯的大胆,但是那段日子,她是真的开心,她没有看错人。
后来两家人交换了庚帖,议亲倒也顺利。只是,谢濯毕竟是谢太傅唯一的儿子,娶了她这么一个小门小户的,还是个庶女,虽然亲事已经定下,但是她还是担心以后在谢府里的日子不好过。
只是嫁进来之后才了解,谢府根本就没有苏家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的在一起过日子,长辈也没有因为她的出身而嫌弃她,弟弟妹妹们对她也是敬爱有加,她才明白,原来每个家是不一样的。
“哇,这点心做的好漂亮啊!”谢晴不由得赞叹。
“味道也很不错,快尝尝。”
三人在新竹院,说了许久的话,苏灵儿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家。
昨日她回娘家时,她母亲还不放心:“你在婆家可有受委屈?”
“娘,放心吧,我成婚已经半年多了,女儿过得好不好,您还看不出来吗?”
看着女儿面色红润,不像是受委屈的样子,苏夫人也就放心了。但是马上又想起什么,担忧道:“你们也成亲半年多了,这肚子可有动静?”
苏灵儿红着脸摇了摇头:“夫君说,现在还早。”
听着这话,苏夫人立马坐不住了:“什么?难道,难道女婿不想让你生下谢家的骨肉不成!”
苏灵儿上前安抚:“娘,夫君对我的情意您又不是不知道,他怎么会那般想,只是他说,我们两个刚成婚,若是马上要了孩子,他怕我整天就想着孩子,不想他了。”说到最后,苏灵儿已经红透了脸。
苏夫人听了这话也高兴,谢濯是个好孩子,对她女儿也好,她是放心的,可是,谢家毕竟是高门大户,万一这以后没个儿子傍身,少不了要纳妾的。
苏灵儿知道母亲的顾虑,便道:“娘,您不必担心,夫君跟我说了,他们谢家没有纳妾的习惯。”
“当真?”
苏灵儿点了点头:“家中公爹二叔还有三叔,都不曾纳妾,谢家家风严谨,老夫人觉得纳妾定会搞得家宅不宁,所以这是定下的规矩。”
苏夫人摸了摸女儿的头:“你是个命好的,当初从我肚子里出来,我还想着你命苦,如今你过得好,娘也就放心了。”
苏灵儿思绪漂远,只庆幸自己嫁到了谢家,有慈爱的公婆,看重自己的夫君,还有可爱的小姑小叔。
三人只顾着说话,却忘了时间,谢濯回到府中没有看到妻子,心情很不美丽,听下人说苏灵儿去了新竹院,回来还没歇一歇,便匆忙往新竹院来了。
一进院门,便听见院中的笑声,谢濯无奈,一边是妹妹,一边是妻子,都是他们谢家的宝贝,哪个他都不敢得罪。
他进了院子,除了门口的下人,那院中的三人竟没有一个人发现。
“咳咳”故意咳了几声,三人才一起转头看向他。
苏灵儿立马起身,上前问候:“夫君回来了。”
看着自家大哥一脸幽怨,谢韵笑道:“大哥,你来的真不是时候,大嫂正在给我们讲她未出嫁时候的趣事呢。”
“讲了这么久,你嫂嫂也累了,散了吧。”说完,拉着苏灵儿除了院门。
苏灵儿失笑:“当着妹妹的面,也不嫌羞。”
“那有什么羞的,我这个大哥什么样,她们还是知道的。倒是你。今日回来没有在院中看到你,我不高兴。”说着停下看向苏灵儿。
谢濯缓缓俯身,热气喷洒在耳边痒痒的,那声音及其诱惑:“晚上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说这事真的假的?”人群里有人悄悄问。
“我看八成是真的,这谢家又不是头一回出这事了。”
“可不是,前些日子,那谢三姑娘不就刚被太子殿下赶出东宫嘛!”
“这谢家的姑娘,原来都是些个不知廉耻的。这往后,谁还敢娶啊”
众人你一嘴我一句,人言可畏,再清白的人,也遭不住这般污言秽语,何况谢瑶又是个要脸面要强之人,若是这事闹大,怕是谢瑶会做傻事。
那妇人根本就没在怕的,扬声道:“当初谢瑶,有一块双鱼环佩,是她亲手送给我儿子的,怎么,你们想赖账!”
谢二夫人实在没想到,这帮无赖竟然能追到上京来,原以为,他们离开青州,这些事便不会有人知道,没想到,这帮人竟然阴魂不散,非要毁了她的瑶儿才肯罢休啊!
谢大夫人摆足了当家瞩目的款儿,这种时候,可得沉住气,嗤笑到:“就凭你这一面说辞,就想坏我谢家姑娘的名声,我们谢府,可不是你们随意能污蔑的!”
谢府门外,看热闹的越来越多,谢家几位老爷下职回府,正好碰上了这一幕。
谢家的顶梁柱回来了,谢大夫人也松了口气,她对二房之前在青州的事全然不知,但是也了解二房的品行,看谢二夫人的反应,这是怕是有隐情。
如今,闹了这么一出,这会儿,丞相府那边怕是已经得了信儿。
正堂内,一家人齐聚,面色阴沉沉的,谢桓坐于上位,沉声问:“说吧,究竟怎么回事?”
二老爷谢淮垂头闷不做声,谢二夫人小声啜泣,半天也说不上一句话来。
“啪”一声,谢桓怒拍了一下桌子:“光坐着有什么用!倒是说话呀!”
霎时间,正堂内鸦雀无声,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谢二夫人更是停了哭声,小心翼翼的看了谢桓一眼,默默垂泪。
在座的,唯一不怕谢桓的,怕是也只有谢大夫人了。
二老爷三老爷向来对这位大哥敬重有加,凡是家中大事,大家必定都是听从谢桓的安排。
谢家人都明白兄弟阋墙,必不长久的道理,所以谢家上下,从来不会因为一些小事生了龌龊。
就像现在,虽然谢桓生气,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其实他并不是针对谢淮,只是心里着急。
谢大夫人替自家夫君顺了顺气,安抚道:“你也别着急,让二弟捋清楚了慢慢说。”
“唉”谢淮叹了口气,这才幽幽开口:“这事,本来我是不想再提的,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瞒的了。”
......
新竹院。
青黛急匆匆跑进来,谢韵立马问:“怎么样,发生什么事了?”
青黛气喘吁吁道:“具体不清楚,夫人身边的海棠姐姐什么都不肯说,说是夫人下了命令,若是谁私下议论,直接沉塘。”
“这么严重?”
青黛郑重地点点头:“听说,正堂那边,大老爷把二老爷三老爷二夫人三夫人都叫去。”
谢韵心里担心,三日后谢瑶就要成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事,谢韵很怀疑,这是不是有人故意为之。
正堂内,谢二老爷还是将当年的原委和盘托出,谢二夫人在一旁已经哭倒在了丫鬟怀里。
当年,谢淮回京之前,任青州刺史,作为一州之长,谢淮怀着满腔抱负,准备大干一场。却没想到,事情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青州山高路远,地处偏僻,多年来,到任的官员都没能将青州发展起来。除了此地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青州存在严重的地下势力。
这些势力,常年盘踞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欺压百姓,为祸一方,甚至将到任的官员死死捏在手里,有了把柄,就算离任,那些官员也不敢将这里的事说出去。
他们勾结盗匪,烧杀抢掠,就算想往外面送信,都是难上加难。
谢淮刚到任,那伙人便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为了保护妻小,我便答应与他们合作,暗地里,找机会往外面送信,想办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一年之后,谢淮终于找到机会,联系到了离青州不远的肃州刺史,将此事告知,并且寻求帮助,肃州刺史是个正直的人,同意了谢淮的求援,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可是计划开始之前,瑶儿就出事了。”
谢瑶被发现衣衫不整的昏迷在一座宅子里,身边还有个男人,就是今天那个叫严帆的年轻人。
当时谢瑶只有14岁,明显是被下了药掳走的,这是那些人给谢淮的警告,好在谢瑶只是衣衫凌乱,并没有发生什么。
“那些人,常年盘踞在青州,无人能治,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竟打算抢劫军粮,我不答应,他们便拿瑶儿威胁我。”
谢淮只是当下封闭了消息,他知道,那些人若是要害他,必定还有后手,只是,眼下计划还没有实施,他说什么都不会放弃,只要计划没有暴露,他就不会妥协。
半月之后,他与肃州刺史里应外合,一举将那些地头蛇连根拔起,虽然他们也损失不少,但是能将这些害虫除掉,也算值了。
“从那以后,青州终于恢复了正常,百姓也高兴,大家也终于可以过自己的日子。”说到这,谢淮稍作停顿,才继续道:“可是,第二天,那家人便上门了。”
严家人在刺史府门外开始闹,整个青州都知道了谢瑶当日的事情,流言四起,谢瑶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恰逢上京来信,谢淮便举家前往上京。
“我们动身离开青州的前一天,严家人竟彻底消失了,我本以为,到了上京,这件事就结束了,没想到,那家人竟又跟了来。”
谢二夫人哭的泣不成声:“他们就是想毁我瑶儿的名声,若是这事传出去,这让她以后怎么过呀。”
当初在青州,谢瑶知道了这事,就有过轻生的念头,名声对一个女人来说太重要了,为此投井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谢家没有那么多规矩,自然不会牺牲谢瑶,但是,若是这件事真的闹大传出去,谢家未出阁的姑娘,都会受影响。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正堂内一阵沉默。
谢家三老爷谢辉开口道:“今日这事,恐怕就是为了毁瑶丫头的名声。”
谢桓听罢,也有了主意:“如此,这严家人的事情倒是好解决,只是,瑶丫头怕是要受影响了。”
谢淮心里明白,背后之人指使这两人今日来此,并不是真的要当谢府的亲家,而是故意毁谢瑶的名声。
只是他不明白,他们离开青州已经三年,这几年都平安无事,没有丝毫消息,此时毁了谢瑶的名声,那些人能得到什么好处。
“众卿平身。”
这句话之后,就再没谢韵什么事了,之后的献礼,献舞,都没能影响谢韵干饭。
宫里肘子做的不错,上次吃过之后她想了好些时日,还有软酪,做的和外面也是不甚相同,深得谢韵的心。
谢大夫人本来还想趁着宴会给谢韵物色合适的夫婿人选,结果转头便看见自家女儿吃的一嘴油,不时还发出“吸溜”的声音,谢大夫人顿时脸都绿了。
谁家的大家闺秀这样吃东西啊?
这下子,谢大夫人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怕被人看到吃相如此不雅的谢韵,实在是不像个女儿家。
宴会上没有自己关心的,谢韵就埋头干饭,自家娘亲的心路历程谢韵丝毫不知。
宴会上人多眼杂,赵景本来不想过分关注谢韵,可是那双眼睛,就是忍不住,时不时就扫一眼,只是谢韵一心只在吃上,根本没有给他一个眼神。
谢韵吃的正欢,突然发现大殿之上好像声音不一样了,抬头望去,竟看见赵景和江婉跪于中间,那一幕,谢韵不得不说一句,般配。
还没等谢韵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听见赵景扬声道:“儿臣,谢恩。”
此话一出,皇上原本紧绷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好,好!”
谢韵注意到,身边有些目光注视在她身上,甚至好似还有些窃窃私语,谢韵正疑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就听上首传来皇后温润的声音:“今日陛下寿辰,又给你二人赐了婚,可谓双喜临门,本宫以后,也是有儿媳妇的人了。”那眉眼里是遮不住的笑意。
谢韵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同时突然明白,怪不得今日她撞破两人私会赵景没有发作,原来是陛下要赐婚,既然赐了婚,两人也算是光明正大了,怪不得那般大胆。
赵景起身回到座位,抬头往谢韵这边看来,正好和谢韵对上了眼,偷看被逮个正着,谢韵也没有心虚,大大方方的点头示意。
谢韵出于礼貌致意,可是赵景心中,却已是惊涛骇浪,他移开视线,案桌下的手紧紧握着,眸子里闪过一丝阴云,只是一瞬,便恢复如初。
寿宴因为赵景与江婉的赐婚,更加热闹,虽然在座的大部分官员女眷对赵景有意,但是她们的对手是永华郡主,就算有那个心,此刻也必须将不甘心咽进肚子里。
陛下赐婚,不可更改,若是东宫再进人,那也只能是妾了。
方才的赐婚,最受关注的,除了两个当事人,就是谢韵了。
谢韵喜欢太子这事,整个上京不说人人都知晓,至少一半的人都知道,谢韵当初可是出了名的痴迷赵景,因为喜欢赵景,得罪了上京城不少贵女。
此前传出谢韵被太子赶出东宫的消息,有些人还不信,如今这一道赐婚圣旨,算是将此事坐实了。
今日赵景被赐婚,有人幸灾乐祸谢韵终于被赵景厌弃,有人同情怜悯谢韵喜欢赵景这么久,竟然没有得偿所愿,有人好奇不解赵景有了太子妃,谢韵竟如此冷静。
只有当事人谢韵,心中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
殿内在座的谢家人,不仅没觉得难堪,甚至都松了口气。
其实谢韵也惊讶自己竟然如此冷静,她以为,听到这样的消息,她多少还是会动摇分毫的......
她与赵景兜兜转转这么久,今日终于落下帷幕,以后,他们两人算是彻底划分了界限,以后赵景应该不会再与她有所牵扯。谢韵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