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一行人游完画堂,又去了说书阁,听完两个故事天色渐晚,一行人折返回宫。赵祯回到自己的福宁殿,看到母后已备好晚膳等他。
“祯儿,回来了,舟车劳顿,快来坐下,同母后一同用膳。”
“母后真好,祯儿确实饿了,原本想吃一点民间的吃食,奈何他们三人都拦着我。”
“竟有此事?祯儿莫放心上,临行前母后叮嘱他们三人要护你平安,没想到还做的如此细致,是母后疏忽了。没事没事,想吃民间的吃食有的是机会,下次带上膳食官一起。”
“下次?母后,以后我可以经常出宫吗?”
“祯儿,现在你是万民的皇上,母后想着,你要看看宫外的世界,才知道子民们的真实生活。只要和母后一起把政务打理好,休沐的时间,母后允准祯儿出宫。”
“谢谢母后,母后真好。”
“今天呈上来的奏折有一点多,我们明天下完早朝要一同批阅。宫里宫外的很多东西,我们都要去好好认识和学习。母后送到你书房的那些史记等书籍,要仔细研看,母后随时会提问。”
祯儿高兴的频频点头,心想可以出宫,母后安排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完成。
用完膳,刘娥回了慈宁殿。
赵祯洗漱完,躺在床上,回想了白天在宫外发生的事。京城的每个街道都特别热闹,子民们都可以很好的安居乐业,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不是这样的。《芊芊画堂》的经营模式也十分有趣,没想到画画都能关联到这么多产业。房子建造来自石头,泥,树木,工匠。穿的衣服来自布料,书上说布料来自蚕丝,棉花,下次出宫一定找机会看看养蚕种棉花的地方,去看看布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吃的食物来自老百姓的田间劳作,有机会出宫时候去看看。
赵祯想着想着,想要了解的事情确实好多好多。《玲珑玉扇》,赵祯突然想到王诗妍说的扇堂,想必扇堂也十分有趣,出宫时候必定要去看看的。
又想到自己画的画,高价卖出,收入全部捐给了画堂,让画堂用在寒门学子上,心里不由得成就感满满,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王诗妍和父母早早去了扇堂。
《玲珑玉扇》由五个大四合院相接而成,前厅十分宽阔,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扇子。前四个院子有四个特别的名字《扇》《绣》《绘》《画》专门制作画样,绣扇画的地方。第五个四合院名字是《竹木》,专门制作扇子筐架的地方。
王诗妍将《蝶舞翩翩》上的各式蝴蝶和花卉,设计在不同的扇面上。由《画》堂里的一百个专门画扇面花样的工人,进行扇面花样画作和临摹。画好花样的扇子,分别送到《绣》堂和《绘》堂,这两个院子共有二百个工人,进行扇面刺绣。《扇》堂则存放着许多制作好的扇子成品。
王诗妍认真的制作着花样,父母和小菁在一旁认真的看着。
“爹爹娘亲,这些花样画完,估计要十几天不能去画堂上课了。”
“宝贝女儿,无防无防,之前不就和范先生招呼过,设计花样的时候就不去画堂。”
“我只是怕错过什么新课,到也没什么,不过新课也就是换个景致画景,到也无妨,到时候多请教一下先生,又有了什么新的画法就差不多了。我也想好好的制作花样,多卖一些扇子,我要买好多好多好吃的。”
“你个小财迷,小馋猫,那就好好画,我让小菁回去跟你送饭过来。”
“谢谢娘亲,我们就在这里和他们一起用餐吧,这里的饭菜和家里的一样好吃。”
“是是是,他们都喜欢你在这里,那我们也在这里吃,晚上再回府去休息。”
王诗妍从小就喜欢待在扇坊,喜欢追着父母。设计花样的时候,父母都会在扇坊和工人们一同工作,一同用餐。现在自己长大了,也要像父母一样,优待自己的工人,做好每一把扇子。
赵祯下朝后,同母后一同在勤政殿批阅奏折。心里想着,母后同意自己可以经常出宫,那定要向母后好好学习批阅奏折,处理政务。
赵祯把自己批阅好的奏折放在母后的桌上,刘娥认真的一本本检阅着。
“祯儿,这些奏折,反映的问题都不一样,我们要一本不落的仔细翻阅。有一些问题的真假性,就需要我们用大宋律例,或者暗中找人调查,在作判断。史记文献,天文地理,各种各样的书,都是教会我们懂得各方面的认知,我们在处理政务方面,更能充满智慧,得心应手。”
“母后的教诲的是,皇儿一定认真学习,要做一位好皇上。”
“好皇上,祯儿说的好。那祯儿心里的好皇上,是什么样的?”
“虽然皇儿对于好皇上的认知还是知之半解,但我觉得,好皇上一定是要懂得大宋律例,明辨是非,处理政务。对于国家的朝臣和各地方官员,皇上要知仁善任,要他们认真的办实事,让大宋的子民们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有吃有穿,学习知识。对外邦国家,要友好相处,避免争端。”
刘娥欣慰的点点头,
“祯儿说的好,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你现在已经明白这么多,等祯儿再大一些,懂的就更多了。”
“是母后和老师教的好,我希望长大后,母后和老师也要一直教导我,怎样做一位好皇上。”
“是是是,母后会一直陪在祯儿的身边,我们好好批阅奏折吧,这段时间的奏折有点多,要一些时日慢慢看,看完了,母后就给你放假。”
六月的阳光,温暖的照耀着大地。宫人在刘娥和赵祯的桌案旁,轻晃着扇子。屋内的驱蚊香,散发出阵阵幽香。窗外的蝉鸣此起彼伏,和着鸟叫声,清脆响亮。塘里的荷花,含苞欲放,金鱼们惬意的在荷叶下慢慢的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