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全集小说推荐

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全集小说推荐

孟先生的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由网络作家“孟先生的猫”近期更新完结,主角韩正李恒,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报信!”张全昌缓缓的开口说道:“你们缴获了三十几匹战马,全都是好马,本官不收缴,你们全都带走,本官会派一名信使跟你们一起去,你们日夜兼程赶往龙门所。”“按照你们所说,鞑子大军将至,我军唯一能抵抗的也就只有龙门所了。我需要你们先去报信,告诉他们坚守待援,援军随后就到。”李刚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地图,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尽......

主角:韩正李恒   更新:2024-02-15 03: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正李恒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孟先生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由网络作家“孟先生的猫”近期更新完结,主角韩正李恒,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报信!”张全昌缓缓的开口说道:“你们缴获了三十几匹战马,全都是好马,本官不收缴,你们全都带走,本官会派一名信使跟你们一起去,你们日夜兼程赶往龙门所。”“按照你们所说,鞑子大军将至,我军唯一能抵抗的也就只有龙门所了。我需要你们先去报信,告诉他们坚守待援,援军随后就到。”李刚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地图,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尽......

《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大堂之外忽然响起了脚步声,急切且沉重。

张全昌眉头微蹙,脸上露出了几分不耐烦,很快又被他压了下去。自己沉思之时,手下人轻易不会打扰自己,除非有了什么大事。

见到张志迈着步子从外面走了进来,张全昌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对于自己这个本家侄子,张全昌很满意,做事有分寸,懂进退,跟在自己身边轻易不得罪人,还能帮自己很多的忙,是个难得的心腹。

“大人!”张志来到张全昌面前抱拳道。

“有什么事?”张全昌抬了抬眼皮说道。

“门外来了一队守堡兵,”张志躬身说道:“他们说鞑子来犯,人已经到了烽火堡,他们是回来送信的。”

“胡闹!”张全昌猛的一拍桌子说道:“送信用得着全回来吗?不是有夜不收吗?”

“回大人,他们说来的是鞑子大队。”张志连忙低头说道。

“那又怎么样?”张全昌不满的说道:“这也不是他们弃堡逃走的理由,张志,你是不是收了他们什么好处了?”

“回大人,没有。”张志连忙摇头说道:“只是他们带回了证据,卑职不敢怠慢。”

“证据?什么证据?”张全昌疑惑的问道。

“他们杀了两支鞑子的斥候。”张志向前走了一步,语气急切的说道:“他们只有十一个人,杀了鞑子一支十人的斥候,一支二十人的斥候。”

“不但把人头带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三十多匹战马和三十多套盔甲,卑职已经看过了,的确是鞑子的精锐斥候,其中还有两个拔什库。”

“你确定?”张全昌不敢相信的问道。

“大人,”张志苦笑着说道:“小人怎么也不会看错啊!”

“把他们带进来,”张全昌大声的说道:“快点带进来。”

“是,大人。”张志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李刚等人就跟着张志走了进来。除了李刚外,其余人全部在大堂外面站成了一排静静的等候。

李刚跟着张志走进大堂,张志躬身说道:“大人,人带来了。”

“卑职烽火堡小旗李刚,参见总兵大人。”李刚恭恭敬敬的开口说道。

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刚,张全昌开口说道:“擅离边堡,罪名不小,给你一个机会开口,你好好想想在开口。”

“多谢大人。”李刚躬着身子说道。

李刚没有迟疑,将自己是怎么发现鞑子的斥候,又是怎么靠烟花埋伏了鞑子,怎么救下的俘虏。弄到战马之后,怎么退出的烽火堡,晚上又怎么埋伏的鞑子斥候,全部都讲了一遍。

张全昌聚精会神的听着,表情时而紧张,时而凝重。

李刚讲完之后,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边。

张全昌的脸色则是阴晴不定,良久之后抬手说道:“你先出去吧!”

“是,大人。”李刚答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张全昌将张志叫到了身边说道:“你觉得他说的有几分是真,有几分是假?”

“大人,我觉的他说的是真的。”张志沉吟了片刻说道:“我觉得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怎么说?”张全昌抬起头说道。

“大人,您别忘了,一年前您带兵追剿农民军,朝廷已经对你有所不满了。”张志低着头说道:“鞑子来犯,你要是再出了岔子,怕是。”

张志没有再往下说,张全昌却明白了。

自己去年带人去围剿农民军,带了身边最精锐的三千人马,结果被农民军诱敌深入包围了起来,自己虽然逃了出来,可三千人阵亡了两千多,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那一战之后,朝廷对自己已经颇为不满了,对自己的能力也已经开始有了怀疑。如果鞑子真的来了,自己没有准备,朝廷恐怕就和自己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你说的对,”张全昌点头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把李刚叫进来。”

“是,大人。”张志答应了一声退到了一边。

李刚再次走了进来躬身说道:“大人。”

“本官相信你的话,”张全昌盯着李刚说道:“军情紧急,客套话本官就不说了,现在有个差事让你去办,你的功劳本官马上向朝廷请功,等你回来,朝廷的封赏也就该下来了,到时候本官亲自为你颁赏。”

李刚不动声色的低头道:“不知大人有什么差事交给我?”

“报信!”张全昌缓缓的开口说道:“你们缴获了三十几匹战马,全都是好马,本官不收缴,你们全都带走,本官会派一名信使跟你们一起去,你们日夜兼程赶往龙门所。”

“按照你们所说,鞑子大军将至,我军唯一能抵抗的也就只有龙门所了。我需要你们先去报信,告诉他们坚守待援,援军随后就到。”

李刚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地图,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尽快赶往龙门所。”李刚恭恭敬敬的说道。

“好,很好。”张全昌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危难之时,正是需要你这种英雄的时候,等你们回来,本将军亲自为你表功。”

“多谢大人。”李刚抱了抱拳说道。

“来人!”张全昌对外面大喊了一声。

“大人。”张志走进来恭恭敬敬的说道。

“把他们带下去,好酒好菜招待着。”张全昌笑着说道:“等我写好了信,安排好了人,你们就可以出发了。”

“是,大人。”李刚答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等李刚走后,张全昌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了。

时间不长,张志又走了回来,恭恭敬敬的说道:“大人。”

张全昌点了点头说道:“你派一队人跟他们一起去龙门所,我已经写了一封信给龙门所的守备,提醒他提防鞑子。”

张志点了点头说道:“让他们去龙门所报信?”

张全昌点了点头说道:“无论鞑子来的消息是真是假,现在都不能泄露出去,不然必然人心惶惶,不能把他们留在城内。”

“你派去的人机灵点,”张全昌想了想说道:“如果发现他们说的是假话,或者有图谋不轨之举,直接在路上正法。”

张志抬起头说道:“大人,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张全昌沉声说道:“他们传来的消息是真的,还有命回来,本官会为他们请功的,要是回不来,那就是他们的命了。”

“卑职明白。”张志低着头答应道。

李刚等人很快被安排到了一间宽敞的房间,酒菜也很快送了上来。

众人没人动,全都看着李刚。

“看我干什么?吃,喝!”李刚笑着说道:“好不容易回来了,终于能够踏踏实实的吃饭喝酒了,还不快动手。”

众人听到这话全笑了,围上来开始吃喝了起来。

酒足饭饱之后,李刚扫了一眼众人说道:“大人不追究我们的罪过,还答应为我们向朝廷请功,但要等我们办完了新的差事之后。”

“新的差事?”众人有一些迟疑的抬起了头。

“总兵大人希望我们能够护送信使去龙门所,”李刚点了点头说道:“将鞑子的消息告诉龙门所的守备。”

众人脸色一变,气势为之一泄。

“大人,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韩正抬起头,眼睛有些发红的说道。

“就是!”马三咬着牙说道:“太过分了,我们刚刚死里逃生,他们就非逼着我们去死吗?”

张二河和张三河对视了一眼说道:“龙门所的位置在咱们东边,距离宣府没比咱们近多少,现在过去鞑子可能都到了。即便没到,咱们这个时候去了龙门所,不还是死路一条吗?”


众人对视的眼,全都面露苦笑。

“大人,真要给这么多东西,每个月按时发放,咱们的大门都会被人踏破了。”张钊在旁边开口说道:“我们担心的是能不能有这么多物资。”

李刚笑了,笑得很有信心,原因很简单,他接到了任务。

领地建设任务:完成新军所的建设。

任务一:修筑城墙,要求高八米,底座八米,顶宽五米,任务奖励:一千点系统点数。

修城墙这件事情,李刚心里面早就已经有了打算,系统给出的任务,没有出乎他的预料,高度和厚度都在他的计算当中。

六米的高度,在新军所这样的堡垒当中已经算是很罕见的了,赤城的城墙也不过八米高,龙门所更是刚过五米。

顶宽八米,顶宽五米,已经比赤城的城墙还要夸张。

别的城池李刚不知道,但是大明的西安城他知道,西安城墙高十二米,底宽十八米,顶宽十五米,绝对是大明西北一等一的坚城。

如果自己把新军所修成系统说的样子,自己在城内有足够的粮食和水源物资,鞑子想要打一下自己的新军所,他在想屁吃,做梦才能做得到。

任务二:招募士卒一千人,奖励一千点任务点数。

比起前面的任务,后面这个任务相对来说要好完成的多,一旦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招兵工作就会及时展开。

一千人不是极限,只要自己的物资足够,李刚还会招募更多的人。

表面上自己只有一千人的编制,可李刚根本就不在乎编制。在这个时代,谁手底下有兵,谁手底下的兵多,谁手底下的兵厉害,谁说话的声音就大。

任务三:招募人口,新军所的人口达到五万。

最后这个任务是让李刚最头疼的,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除非新军所的城池建设完毕,否则很难吸引周围的百姓过来。

除此之外,还要给百姓找活路才行。

种粮食就算了,周围的土地太贫瘠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产出,老百姓想要在这里找活路,除了开厂,要么就是做生意,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做生意倒是简单,可以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做生意。

对于草原的策略,李刚认为大明现在的策略是正确的,拉拢蒙古人一起对付后金,自己和蒙古人做起生意来,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当然了,做生意要有物品才行。

搞实业,开工厂生产东西,这就是李刚要做的事,对内可以拉动就业,吸引更多的百姓和人口,对外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换物资。

做什么东西,李刚早就想好了:冶铁。

不求炼制出什么好的钢材或者铁料,做出来的东西能用炼制铁锅就行,把铁锅卖到草原上去都算是一本生意。

回头弄点土高炉,搞点铁矿石,李刚相信凭自己的知识一定能搞得出来,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儿子从后世搞一套炼钢设备回来。

当然了,太好的设备用不了,但蒸汽机带动的设备肯定能用。只不过这些都是李刚的设想,全都是后话了,他没有和手下说。

“张仲礼,”李刚转头看着张仲礼说道:“你去写一份告示,老钱头你带着人抬着告示,拿着铜锣大街小巷的去和老百姓宣讲,让他们知道我招人干活了。”

张仲礼和老钱头点头,两个人转身去办了。


李将军还承诺了,马上会在新军所建立私塾,到了那个时候,凡是参军的家庭都可以把孩子送去那里读书,免费读书。

读书啊!

想到自己家里会出一个读书人,将来能够做官,很多人不动心都不行了,于是报名这天早上,一群人蜂拥而至。

老钱头站在营门口,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见到王大虎和王二虎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自己费尽心力,现在终于有收获了。

李刚站在高台之上,脸上的笑容也异常灿烂。

韩正,张钊等人站在李刚身后,脸上的表情都有几分跃跃欲试,他们刚刚被李刚升了官,今天招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手下,他们谁都想先上去挑。

挑好兵,挑身强力壮的兵,对他们来说可太有吸引力了。

李刚扫了他们一眼,冷笑着说道:“我告诉你们,不要惦记着去挑兵,现在你们要做的是给我招兵,听明白了没有?”

“是,大人。”众人昂着头大声的答应道。

招兵的第一步是登记。

家住哪里,家里面有几口人,除此之外,旁边的人还要看一看报名人的身高,体重,年龄。

岁数太大的不要,岁数太小的不要。

太瘦弱的不要,太胖的也不要,除此之外,家里面独子,父母健在的不要。是独子,父母不在的,没娶妻的不要。娶了妻子的,孩子不到十岁的不要。

如此严格的要求是李刚制定的。

韩正等人还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认为李刚的要求太多了,李刚却极为坚持,尤其是后面几条,他可不想打完仗,留下一堆孤儿寡母。

到了战场上,即便准备再充足,也会有流血,也会有牺牲。

虽然流血牺牲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但是让谁去流血,让谁去牺牲,李刚自己心里面还是有一杆秤的。

报名现场如火如荼,选上的兴高采烈,选不上的垂头丧气。

完成了初选之后,选拔便进行到了第二轮:跑步。

这一轮是考验身体素质,只要能坚持下来十圈,也就是三千米,便算通过了这一轮的考核。

李刚也知道,对于一个青壮年来说,三千米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那是在后世后世人的体质和现代人的体质是没办法相比的。

当然了,后室的办公室宅男不算。

后世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期,身体素质绝对要比明朝人要好,因为他们营养充足,他们跑三千米不会费什么力气,可是明朝人不行。

事实证明,李刚的判断是对的。

报名选拔之后,现场留下了足足有两千六百多人,可跑圈之后现场只剩下一千四百多人了,淘汰率接近一半了。

“大人,要不都留下吧!”老钱头来到李刚的身边开口道。

“怕招不够人?”李刚笑着转头问道?

老钱头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才汰老弱,原本的人手现在就剩下二百多人了,现在这一千四百多人,最后也未必都能坚持下来,我是真怕不够啊!”

李刚摆了摆手说道:“即便人数不够,也不能放松标准,我手下的人一定要精锐,在面对鞑子的时候,至少能够一对一,加上我给他们准备的装备,至少要一对二,甚至更多才行。”

老钱头苦笑的摇头,没有再继续劝。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家的大人在这方面总是钻牛角尖,想要打造大人口中量的军队,除了戚家军,不做第二想。


眼见自己二弟忍不住了,王大虎连忙伸手拦住了他,转头对李刚说道:“大人,我们兄弟二人还有父母,这件事情太大了,我们要回家和爹妈商量一下。”

李刚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没问题,本官不会强人所难。”

王大虎一脸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了。”

站起身子,拉起自己的二弟,王大虎就要往外走,刚走了两步,王二虎就停下了脚步,拉住了自己的哥哥说道:“大哥,咱们是来说城墙的事的,外面那么多人等着呢,咱们就这么回去,怎么向他们交代啊?”

王大虎停下了脚步,表情有些犹豫。

比起王二虎,王大虎的心里面还是很担心的,他看得出来李刚是真的喜欢他们兄弟二人,可实际上喜欢他们兄弟二人的,可不指李刚一个人。

这座城城的将领找过他们的不少。

大部分都曾经许以重利,甚至还曾经许诺过女人,可全部都被兄弟二人拒绝了,李刚虽然真诚,可王大虎还是没决定跟着他干,他担心上当受骗。

那些将军嘴里面说的,和他们干的可不是一回事,真要是对他们死心塌地,回头肯定会被卖了。

王大虎害怕的是李刚会强留他们兄弟二人。

李刚也听到了王二虎的话,笑着将他们召回来,开口说道:“本官这里已经不缺人手了,招募够了,可是看在你们两个人的份上,本官愿意再招一百人。”

对着老钱头招了招手,李刚笑着说道:“你等一下跟着他们两兄弟一起去,到了外面再招募一百人,告诉那些百姓,这一百人皆是因为此二人。”

老钱头笑呵呵的点头说道:“是,大人,我马上去办。”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都颇有些羡慕的看向了王家两兄弟,大人如此做是对王家两兄弟的爱护,让外面的那些人感激两兄弟。

王大虎和王二虎自然也明白,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

“行了,去吧!”李刚笑着说道:“回家好好和你们的父母商量一下,不愿意从军也可以来修城墙,放心,本官不是强人所难制。”

“多谢大人!”两个人再次拜谢后转身离开。

目送着两个人离开,众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古怪,韩正直接来到了李刚的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大人,真的放他们走啊?”

“还能强买强卖不成?”李刚没好气的说道。

“想让他们留下,办法还是有的。”韩正压低了声音说道:“把这件事情交给我办,天黑之前我就能把他们带回来。”

“我要的是真心相待的兄弟,”李刚没好气的说道:“不是带着上战场的炮灰,再说了,我是不会对兄弟用见不得光的策略的,做兄弟要真心。”

“对他们一样,对你们也一样。”李刚转了一圈,对周围的人说道:“做兄弟的,一辈子的。”

众人全都笑了,有人还揶揄的看着韩正。

韩正一脸惭愧的说道:“大人,是我想错了。”

“行了,去忙吧!”李刚摆了摆手说道。

众人全都散了,各自去忙碌了。

老钱头来到了李刚的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大人,招四百人粮食就已经很紧张了,现在又招了一百人,这粮食怕是要不够了。”

李刚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本官已经想好了,三天之后就开始募兵,把人招够了,本官就会有下一批物资了。”

老钱头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如此再好不过了。”


“还不怪前面的人,”韩正咬牙切齿的说道,“上面克扣军饷也就算了,到了下面这,他们还要克扣,到士卒手里面的根本就没有多少。”

“除此之外,这里直面鞑子,每年都要打仗,总死人。家里面的壮汉都是家里的劳力,人死了一家人就没法过,只要有人说招兵,他们就会跑。”韩正苦笑的说道,“拉来的壮丁平日里看不出来,一打仗就跑。”

李刚看了一眼,不远处残破的土墙,苦笑的说道:“任重而道远。”

新军所,表面上是一个小城,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大,城墙也就是土围子围起来的两米多高,而且很多地方还全都被推倒了,是鞑子干的。

这次鞑子进犯,新军所的守备带着自己的手下和百姓直接跑到赤城去了,新军所直接就被鞑子给占了。

鞑子占领之后,虽然没来得及大肆破坏,但是土墙被推倒了,很多房子也被烧了,小城呈现出一片破败。

原本的手背因为带人跑了,被罢官回家了。

上面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怯战。

身为一地的守备,面对鞑子,不敢出城作战也就罢了,坚守都不敢带着人直接跑了,这叫弃城失地。

如果不是因为上面有人或者说花了钱,绝不是罢官那么简单了,恐怕直接就是抄家杀头了,前任能够逃得一命,也算是有能力了。

“走,下去。李”刚看了一眼天色说道:“地方虽然破了点,但总比没有强,没人咱们就招人,墙塌了咱们就垒墙,军队不够咱们就招募,总会有办法的。”

李刚信心满满的样子,韩正抑郁的心情都好了不少,笑着说道:“大人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纽约,法拉盛。

外面灯红酒绿,屋子里面漆黑一片,李恒早早的就关了灯,躺到了床上想要睡觉,可惜他睡不着。

眼睛瞪着老大看着屋顶,李恒失眠了。

叮,当!

屋门外忽然传来了响声,声音虽然很轻微,可是李恒还是听到了。

自从服用了强身健体丹,李恒身体得到了很大的强化,视力变得更好了,听力也变得更强了。

缓缓的站起身子,李恒悄悄的躲到了柜子后面。

半晌没有动静,李恒都有一些迟疑了,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下一秒门被从外面推开,两个人鬼鬼祟祟的走了进来。

借着外面照进来的灯光,李恒打量的两个人。

两个人的身材并不是很高大,脸上都戴着面具,一个人手里面握着手枪,另外一个人手里面拿着一把刀。

李恒盯着两个人,屏住了呼吸,静静的等着他们。

两个人似乎对屋子里面很熟悉,走路基本上没有发出什么声音,目标也很明确,直接朝着床走过来了。

来到了床前,握着枪的人用枪指着床,对另外一个人点了点头。

另外一个人也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将手中的长刀高高举了起来,刀背对着床劈了下去,力量很大,又快又猛。

砰!

刀子砸在了被子上,发出了砰的一声,握着枪的人立马打开了另外一只手上的手电筒。

预想中的惨叫没有响起,两个人都是一愣。

砰!

下一秒握着手枪的人感觉自己的右手一疼,手中的枪也也握不住了,直接就飞上了半空中。没等他反应过来, 下巴上就狠狠的挨了一掌,整个人直接翻倒在了地上。

小说《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刚有一些尴尬,对着马小敬抱了抱拳说道:“马大人,今日之言,我会记在心里的。”

马小敬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李兄也不必憋闷,相信我,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

李刚沉默了,他没有开口,他心里很清楚马小敬说的那一天并不会到来,大明只会更加快速的衰落,根本就没有奋起的机会了。

倒了孙登科,还有马登科,还有张登科,事情不会变。

明军很快撤回了龙门所,走的时候两千多人,雄赳赳气昂昂,逃回来的还有两千左右,让李刚略微松了一口气,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惨重。

如果这一仗损失惨重,后面城就没法守了。

一旦鞑子的大军逼上来,龙门所就只有被攻破一条路可以走,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了。

安顿好了自己人手之后,李刚洗了一把脸,跟手下一起吃东西。

屋子里面的气氛很压抑,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韩正脾气火爆,忍不住开口说道:“大人,仗不能这样打,摆明了就是送死。”

“你有什么想法?”李刚抬起头问道。

“我们得走,”韩正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说道:“以孙大人的能力,龙门所恐怕是守不住了,待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是啊,大人!”张钊也在旁边开口说道:“咱们好不容易从烽火堡逃出来,不能在这里等死啊!”

其他人没再开口,但意思差不多,龙门所不能再待下去了,应该马上离开,再待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李刚沉默了,他也很想走,可这里不是烽火堡,烽火堡他们能走 ,在这里他们能走吗?马小敬都没有走,孙登科会放他们离开?

“李兄!”外面响起了脚步声,马小敬迈着步子走了起来。

李刚连忙站起身子笑着抱拳道:“马大人,你怎么过来?”

“孙大人让我来找你,”马小敬笑着说道,“这一仗打完了,孙大人想要找咱们两个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向朝廷奏报。”

李刚一愣,表情有些古怪的说道:“末将不过是一个小旗,怎么能参与如此大事?”

“你就跟着来吧!”马小敬笑着说道,“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见马小敬如此态度,李刚也没有再追问,两个人一起走出了门口,李刚四下看了看,这才开口说道:“马大人能不能给我交个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沉默的片刻,马小敬开口说道:“不必多说,不必多问,到了那听着就可以了,明白了吗?”

李刚缓缓的点头说道:“我都听马大人。”

两个人很快来到了大堂,孙登科已经在这等着他们了。

李恒一下子就把心提了起来,屋子里面除了孙登科以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人,显然孙登科就是有话要对他们两个人说。

“两位贤弟来了,快坐!”孙登科笑着对两个人点头道,等到两个人坐下之后,孙登科从旁边拿过了一份文书说道,“两位贤弟看看,这是他们刚刚拟定的文书。”

马小敬先接了过来,脸色丝毫不变的看了一遍后递给了李刚。

李刚沉着脸看,心里面震惊不已,脸上尽可能的保持着镇定,这份奏报都不能用不要脸形容,因为他什么都不要了。

上面写的很清楚,在接到鞑子进犯的奏报之后,孙登科并不怯战,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就出征了。初八遇到了鞑子,与鞑子互相对峙。

鞑子的兵力在千余,双方互有试探,损失不大。

七月初九,太阳刚刚升起,双方便展开了大战,刚开始我军占有优势,将士奋勇杀敌,用火炮火枪打死打死千余人,具拉埋火化。

此战我军阵亡把总两员,军丁共八百余,折损战马四百多匹,重伤把总军官两员,轻重伤四百余。

后鞑子兵蜂拥而至,有两万余,急收回城。

后面就是表功了。

照得兵锋之设,原为御奴,今年教练,人有敌忾之心,顾一文传烽,即操戈向前,奋不顾身。所以贼势甚重,未获大胜,而勇敢杀贼,亦足以少挫贼锋。所有阵亡军官,俱血膏原野,而志犹吞胡虏也。

李刚看着看着手都有些颤抖了,谎报战绩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标榜自己?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设立我们这个军队为的就是打仗,就是为了防御鞑子,我们每天操练,人人都有同仇敌忾之心,所以一听说传来了鞑子进犯的消息,我们立刻拿起刀枪就冲了上去,根本不顾及自己的存亡。

鞑子虽然人多势众,我们没能大胜,但是我们勇敢杀敌,已经挫了鞑子的前锋。我们阵亡的这些人,即便战死了,还有奋勇杀敌之心。

后面那一段就是表忠心了,收兵而回,回城死守,齐心协力保龙门数万生灵,上上下下军官要与龙门共存亡。

李刚心里面升起了一种古怪的感觉。

上辈子自己参军听过很多军史课,李刚记得有一支与我军作战的部队,他们的将领还有他们的领袖,总是大声疾呼誓与城市共存亡,然后跑的比谁都快。

孙登科弄出这么一份东西来,他不会跑吧?

谎报战绩,甚至连吃空饷的那一份都报上去了,回头肯定是要管朝廷要抚恤金的,这笔钱不用说了,除了上面贪污的,有一部分会进入孙登科的腰包。

按照这份战报,孙登科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可事实是这么回事?这种战报递上去不但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会让其他作战部队错误的判断局势。

鞑子兵战斗力强悍,两千多人对五百多人大败而归。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其他部队能够得到真实的奏报,那是不是就会小心一些?上面的人在布置战斗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可倒好,完完全全给了假情报。

转头看向了马小敬,李刚见他对自己摇了摇头,心里面叹了一口气,显然马小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不然也不会在见自己的时候就嘱咐自己。

李刚甚至想到了大军开拔之时,马小敬和自己说的话。

你不要质疑孙将军的用兵策略!

当时马小敬就是这么说的,或许那个时候他就有所察觉了,大军本来不应该出征,非要出征,目的就是要打一仗,掩盖这些空饷的员额。

如果这一战的真实消息不传出去,对孙登科恐怕是百利而无一害。

李刚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最后便是愤怒,紧紧的握住了拳头,他想起来战场上战死的那些人,他们死的何其冤枉。

为国流血,为国死战,这也就算了,现在这算什么?

“李兄!”马小敬一把按住了李刚的手,面带笑容的开口说道,“想什么呢?怎么走神了?”他的目光满是严肃和提醒。

缓缓的松开了手,李刚抬起了头,笑着说道:“让两位大人见笑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文书,写得真好,厉害,厉害啊!”

“没什么大不了的,”孙登科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过是军中常用的文书罢了,我将两位贤弟找过来,是想问问两位贤弟觉得这样上奏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有两位贤弟尽管讲?”

马小敬连忙说道:“我们两个人为年轻,这样的大事实在是不敢乱提意见,我们相信孙将军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唯孙将军马首是瞻。”

孙登科点了点头面色,有些不快的说道:“让你们说你们就说,说错了没关系。”

马小敬和李刚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笑着摇头道:“将军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实在没什么补充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