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宫斗:贵妃娘娘每天都在努力回现代

精品宫斗:贵妃娘娘每天都在努力回现代

我是老古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宫斗:贵妃娘娘每天都在努力回现代》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我是老古董”,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最近朱榆林是有些谄媚了,不过他初来乍到,底气不足也能理解。其实他的厨艺才是立身之本,他不像别的御厨,只守着几样菜谱,月月年年都是一个味道。他喜欢创新,也喜欢找人试菜,新菜品里有美味佳肴自然也有黑暗料理,搞得永寿宫的太监宫女们对他又爱又恨。“去给小厨房多拨点银子,每月多送些新奇的食材,去给他研究新菜方。”“小主,您怎么也跟他胡闹起来了。......

主角:宋如澈采苓   更新:2024-05-13 16: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如澈采苓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宫斗:贵妃娘娘每天都在努力回现代》,由网络作家“我是老古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宫斗:贵妃娘娘每天都在努力回现代》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我是老古董”,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最近朱榆林是有些谄媚了,不过他初来乍到,底气不足也能理解。其实他的厨艺才是立身之本,他不像别的御厨,只守着几样菜谱,月月年年都是一个味道。他喜欢创新,也喜欢找人试菜,新菜品里有美味佳肴自然也有黑暗料理,搞得永寿宫的太监宫女们对他又爱又恨。“去给小厨房多拨点银子,每月多送些新奇的食材,去给他研究新菜方。”“小主,您怎么也跟他胡闹起来了。......

《精品宫斗:贵妃娘娘每天都在努力回现代》精彩片段


洗漱完毕,如澈坐在桌子面前,准备用膳。

她一个人吃饭的时候,还是喜欢自在些,不用别人帮忙夹菜。

采苓也明白她的习惯,静静站在一边,偶尔帮她盛个汤递个帕子什么的。

“嗯,这个螺蛳包子不错,鲜香扑鼻,一点都不腥,采苓,赏。”

“是,小主吃得开心,朱公公也能放心了。”

如澈笑了笑,最近朱榆林是有些谄媚了,不过他初来乍到,底气不足也能理解。

其实他的厨艺才是立身之本,他不像别的御厨,只守着几样菜谱,月月年年都是一个味道。

他喜欢创新,也喜欢找人试菜,新菜品里有美味佳肴自然也有黑暗料理,搞得永寿宫的太监宫女们对他又爱又恨。

“去给小厨房多拨点银子,每月多送些新奇的食材,去给他研究新菜方。”

“小主,您怎么也跟他胡闹起来了。”

如澈咬了一口包子,道:“你不懂,人类对美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反正黑暗料理也送不到她桌上,能多尝试些美味自然是好的。

用过早膳,守在门外的采芑前来回禀,“小主,宋太医来给您请平安脉了。”

“嗯,快宣进来吧。”

宋世宁提着药箱,弯腰走了进来,他辈分大,长得倒是很年轻,修眉俊眼,身量颀长,为了显得成熟些,他续了一小撮胡子,倒是生生拉低了颜值。

不过也好,在宫斗文中,长得太俊俏的太医往往容易惹是生非,通常没什么好下场。

“给小主请安。”

如澈没等他跪下去,连忙道,“叔爷爷快起来吧。”

“多谢小主,微臣惶恐,不敢以长辈擅居,您还是唤臣宋太医吧。”

如澈笑着点了点头。

她自然明白隔墙有耳,就是做给皇上看的,因为防治天花,两家的关系康熙再清楚不过,不如干脆坦坦荡荡的,也更有利于她树立性情直率的人设。

隔着手帕把了把脉象,宋世宁点头,“小主的身体很是康健,若不是微臣看着您长大,怕不是都要以为您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脉息比男子还有力。”

“宋太医惯会笑话我,不知家里如何了?阿玛和额娘可好?”

“一切都好,富察大人和夫人都很是惦记小主,夜里睡不安稳,找我问过几回了,听说您一切都好,这才放心。”

如澈心里一酸,“还请太医务必调养好他们的身子。”

“是,微臣自当尽心竭力,不负小主所托。”

“我知你不在意金银,前些日子皇上赏了我两本医书,于我无用,便转赠给你,莫叫它们辜负了。采菲,你去库房里取来。”

“是。”

等她离去,屋里伺候的宫人只剩下采薇和采苓,宋世宁压低声音,说,“小主,前些日子从你宫里找出来的那些物件,微臣已经有眉目了。”

“说来听听。”

“书房里的椅子,是用药水泡了超过半年,三泡三晒,将药性浸入木头中,若是长久坐在上面,将会引起女子不孕;窗户上也被人动了手脚,窗户纸制作的时候加了几味药,被风吹进来,会使女子更加虚寒;还有那些颜色中的摆件,也都……”

如澈冷哼一声,“倒是难为她们费心思了。”

若是把钻研这些阴损玩意儿的精力放在研发新药上,改善民生,清朝的人均寿命也不会这么短。

“上次检查的时间尚短,微臣怕有所疏漏,再给您细细查验吧。”

“去吧,有劳宋太医。”

“照顾好小主,本就是微臣的本分。”

宋世宁也是相当惶恐,纵然知道宫中阴私不少,但他之前是医士,没资格给宫里的主子看病,多去大臣家里诊脉,从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后宫斗争。

直到上回她帮着侄孙女查验了宫室,才知道她究竟处在如何水深火热的环境里。

越想,他越是心惊,都不敢将这事告诉家人,尤其是侄女,不知她听了,又该如何担惊受怕了。

等他反复确定了东配殿里再没有害人的东西后,便拿着赏赐下来的医书回去了。

采苓挥了挥手,将其他伺候的人赶出去,关上门,气鼓鼓道:“这宫里真是一步一个陷阱,要不是有宋太医,小主恐怕早被害了身子。”

“在后宫住久了,底线便会一退再退,先前只求自保,后来习惯了,害人便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如澈前世看宫斗文多了,也早就做好了面对的准备,此番只觉得开了眼界,恐惧害怕是没有的。

“小主,要不要我去查查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时候送进来的?”

“算了,她们在后宫经营多年,估计是查不到什么东西,若是打草惊蛇,被她们看出端倪来,反而不好。”

“那些东西,您要不要……”

“都放在库房里去,再想办法悄悄换上一模一样的来,别叫人发现了。”

“是,我这就去办。”

如何虽然刚进宫,但她有钱,加上这些年富察家有意和内务府以及包衣家族们接触,倒是培养了一股势力出来,大事不好说,想办点小事倒是轻而易举。

晚膳的时候,康熙来了永寿宫,两人用的是锅塌鸡、晾羊肉,还有一道燕窝鸡丝香蕈汤,味道很是鲜美。

和她吃了几天,康熙也不再讲究汉人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边吃边和她说话。

“朕今日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听她夸了你几句,你那两幅绣图,算是送到了她们心坎上,有心了。”

“陛下仁孝,嫔妾自然要以您为榜样,前朝国事繁忙,您难免有顾不上的,嫔妾便多尽尽孝道,让太皇太后舒心。”

“嗯,太皇太后也说了,你很会讨人欢心,以后可常去陪陪她们。”

“是,嫔妾明白了。”

康熙夹了一筷子芽韭炒鹿脯丝,放到她碗里,“眼看着就快到除夕了,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朕不忍看她操劳,宫中除夕夜宴,朕打算交给你来办。”

“这……嫔妾初来乍到,对宫中事务都不了解,如何能办好,陛下还是交给更有资历姐姐们吧。”

如澈连忙拒绝,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她才不干,如今宫中还有孕妇,万一出了什么事,她也难逃罪责。


如澈拿的那本书,封面赫然写着《海岛算经》几个大字,这是一部有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也是实用三角法的启蒙,不过没有涉及正弦余弦的概念。

如澈合上书,“随便看看,这本书对绘测地图倒是有几分好处,不过在奴婢看来,实在是有些粗陋了。”

“是吗?”康熙没想到她真的看懂了,而且似乎见解颇深,“这本书可被工部奉为圭臬,你说说,哪里有不足之处?”

“陛下当真想知道?”

“朕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如澈来了兴趣,拉着他科普了一个时辰的正弦和余弦,以及各个角度和边长如何换算,早在《周髀算经》已经出现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但对于角度和边长的关系,却依旧模糊。

康熙不仅熟通汉学,也精通洋人的学问,在数学方面同样颇有建树,对多少度角的概念并不陌生,见到如澈只用了几个古怪的公式,便能解决大部分算经上的问题,眼中多了几分异彩。

“想不到朕的爱妃还是个算学天才。”

他心里多了几分计较,富察氏在算数方面的天赋不输于前朝精于此道的臣子,想必也能将宫务打理得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不过她刚入宫,说这些尚且为时尚早。

如澈侃侃而谈,尽情输出着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对于康熙的数学水平和理解能力丝毫不担心。

康熙的博学可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有点东西,尤其是在代数和几何方面,这位不仅发明了积求勾股法,现代方程式中的“元”、“次”、“根”的概念也是他翻译成中文的。

见到康熙边听边点头,时不时在稿纸上做出相应的推导,不仅能迅速掌握,甚至能举一反三。

前世学到的知识有重新现世的机会,如澈也很开心,开始庆幸起她穿越的时机还算不错,正好遇到了康熙,还能说上两句话。

若是摊上之后的雍正和乾隆,前者忙得飞起,自己的时间都恨不得掰成两瓣,哪有闲心来和她谈论这些“不必要”的杂学;至于后者那个自大狂,本身对数学方面认知极其有限,终究是话不不投机半句多。

康熙正值青年,思维敏捷,不到一会便明白她说的所有内容,并自然而然将其代入到了实际用途之中,“这些东西,不光能用在地图绘测,还可用在排兵布阵,丈量高山……”

“没错,不过陛下要注意一点,这东西用在测算海面船只距离时会有偏差。”

“为何?”

“因为咱们脚下的土地是圆的嘛。”

这就涉及到立体和曲面的概念了,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如澈便没有再提。

康熙倒是相当惊喜,宫中如今多是满族贵女,大字不识一个,就算有些读过书的,学的都是女则女训,和他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在前朝,和他探讨汉学的有翰林院的人,和他探讨西学的有南怀仁,倒是没人能结合一起,和他畅所欲言,贯通中西。

没想到他在前朝苦寻不到的“知己”,竟然是个闺阁女子,这他有种发现了宝藏的惊喜。

“我原以为爱妃只是在汉学上颇有造诣,没想到在洋人的学问上也有涉猎。怪不得你阿玛能找到防治天花的良方,可见是家学渊源。有如此不求甚解的究学之心,朕不免对你哥哥们寄予厚望了。”

“那皇上或许要失望了,嫔妾在读书方面是兄妹三人中最出色的,想要达到我的程度,他们还有的学呢。不过二哥年纪尚小,还在读书,多努力的话或许能后来居上吧。”

“朕记得,你二哥考中了举人?”

“是的,因为母亲的缘故,二哥也精通汉学,他呀,还说要多跟陛下学习呢,之前找了个西洋老师,结果一窍不通,还没我学得快。”

这事倒是真的,不过那老师是个落魄的传教士,能教的东西实在有限,如澈只把他当个幌子,不少知识都是她假借梦境教导两个哥哥。

提起富察家的两个少年,康熙也笑了,想起他还是少年时,便胸怀大志,决定要假借布库嬉闹之时秘密处死鳌拜。

恰逢法士善和哈达苏入宫伴驾,兄弟俩都精通武艺,力大无穷,让他多了许多底气。

若非他们帮助,他也不会提前实现宏愿,正是法士善两兄弟的年岁,让鳌拜起了轻视之心,也让他傲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之后,阿楚珲更是在剿灭其残党时出了大力,可以说富察家对他提前亲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思及此,康熙看向如澈的眼神更柔和了些,“朕给你的赏赐收到了吗?可还喜欢?”

“皇上赏赐的东西,必定都是好的,不过嫔妾不喜大红大紫,以后陛下挑选布料时,赏赐素雅些的颜色吧。”

康熙放下纸笔,佯装生气,瞟了她一眼,“别人受到赏赐便只管谢恩,不喜欢也要好好收着供着,你倒好,还和朕提要求来了。”

“嫔妾不说,陛下又怎知我的喜好,您是九五之尊,也不会猜测我喜恶。我何不早早说明,免得日后受到赏赐,欢欣之余平添几分不快,岂不是堕了您的心意?”

“你呀!”

康熙点了她一下,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行了,陪朕用午膳吧,看了一上午书,你也该累了。”

在乾清宫用完午膳,康熙也没放她走,一直留到用晚膳,之后两人一同回了永寿宫。

又是被翻红浪,无比和谐的一夜。

之后几天,如澈有空就被传召到乾清宫伴驾,连续侍寝了整整五天,让无数正在观望的嫔妃咬碎了银牙。

要知道,只有帝后大婚时,皇帝为了给足皇后面子,在坤宁宫待了五天,之后无论是谁,都没有连续侍寝超过三天的。

没想到在刚进宫还没露面的富察氏身上破了例。

钟粹宫

纳喇庶妃坐在马佳庶妃的下首,讽刺道:“近来钟粹宫似乎都安静了不少,从前皇上因为你生的那几个孩子,对你还有几分好脸色,如今不光孩子没留住,皇上你也没留住,真是没用。”

马佳庶妃身边的宫女听不下去了,涨红了脸,“你!”

“清芳,退下。”

“小主,您好歹是诞育了三子一女,深受陛下宠爱,怎么任她如此欺辱。”

马佳庶妃等她说完,才不紧不慢道:“谁让纳喇姐姐的胤禔养大了呢?不过送到了宫外,你说皇子怎能交给大臣抚养,也不知在外有没有吃苦头,莫不要像当年的承庆阿哥,没有福气,只活了一岁多。”

承庆便是纳喇庶妃的长子,也是她心头难以平复的伤疤,如今两个女人都拿刀往对方的心尖上扎去,谁都没占到上风。

想起大儿子的死,纳喇庶妃狰狞了一瞬,“你的几个孩子都是怎么没的,我的承庆又是为何病死的,咱们心里都清楚。所谓报应不爽,她的命自有天收,只恨留下了个阿哥,被皇上当宝贝一样亲自养在身边,凭他也配!”

母债子偿,她绝对不会让赫舍里氏的孩子好过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