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大强海忠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小说此行无解》,由网络作家“阿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行无解》是作者“阿刀”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王大强海忠民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了一番,又自我介绍是机械工程学院的,好听点儿叫从事“工业设计”,直白点儿叫“进厂撸铁”。徐晓宁被小帅的耿直逗笑了,她更发现小帅的牙齿很白、很整齐,笑起来很温暖、令人提不起一丝防备。肩并肩步行,小帅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打量徐晓宁。他发现这女孩五官很精致,虽然个子不高,但身材饱满,手特别漂亮,白皙匀称。最重要的是徐晓宁声音很温柔,柔情似水。固有印象里,徐晓宁......
《精品小说此行无解》精彩片段
小帅的闪躲,在别人眼里却成了谦虚懂事。不仅学长夸,就连齐老师都私下里褒奖,说小帅这孩子谦虚大度、为他人着想,将来能成大器。
而小帅不是不愿抢,只是能力不够,只能默默地积蓄力量、补齐短板。
小帅在报社交的第一个朋友,既不是意气风发的韩俊,也不是手握权力的编辑,而是一个叫“徐晓宁”的女孩。
和徐晓宁交朋友,也不是在报社里,而是在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
新闻是小帅的短板,一有时间他就去期刊阅览室,阅读大量新闻、杂志、期刊。徐晓宁也常去阅览室,但不是为了学新闻,而是追一部在期刊上连载的小说。
两人头几次见面都没有打招呼,毕竟男女有别、彼此不熟。两人在报社见面,也没打过招呼,眼神总是尴尬闪躲,他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有天周末,小帅接到报社电话,说新一期报纸印刷出来了,编辑部人手不够,让小帅过去帮忙清点分发。
当时徐晓宁就坐在小帅不远处,她也是报社的人,于是小帅鼓足勇气上前说:“报纸印出来了,编辑部缺人手分发,学长让过去帮忙。”
他没想到徐晓宁很爽快地答应了,手脚麻利收拾好书包,就跟小帅出了图书馆。
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突然就变得有话聊了。徐晓宁先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传媒学院的,学电视新闻、电视节目制作和播音主持。
小帅觉得徐晓宁在他眼里,又高档了一个层次。毕竟节目主持人,小帅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如今现实中,竟然能和她挨得这么近,蓬荜生辉的感觉油然而生。
小帅发自内心对徐晓宁羡慕、赞美了一番,又自我介绍是机械工程学院的,好听点儿叫从事“工业设计”,直白点儿叫“进厂撸铁”。
徐晓宁被小帅的耿直逗笑了,她更发现小帅的牙齿很白、很整齐,笑起来很温暖、令人提不起一丝防备。
肩并肩步行,小帅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打量徐晓宁。他发现这女孩五官很精致,虽然个子不高,但身材饱满,手特别漂亮,白皙匀称。最重要的是徐晓宁声音很温柔,柔情似水。
固有印象里,徐晓宁因个头不高、性格内敛、不爱出风头,在报社里就像个透明人。若不是经常在阅览室碰到,小帅都不会注意这个人。
而此刻挨得这么近,小帅才猛然发现,徐晓宁竟然是个美人胚子,和海棠那种人高马大的美女,有着截然不同的美。
他们越聊越起劲,乃至到了报社编辑部,也是一边干活一边小声聊。从专业课聊到兴趣爱好,从课外书聊到美食,从高中同学聊到大学室友……
活儿干完了两人都还没聊够,又彼此互留了联系方式。
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期刊更新,徐晓宁若是时间不方便,就打电话让小帅帮忙借阅。为表感谢,徐晓宁常带些小零食,和小帅一起在图书馆录像室里吃。
小帅的课后作业往往是做题、画图、啃资料,徐晓宁的作业却是看电影、写影评、搞拍摄。小帅说羡慕徐晓宁的专业,徐晓宁却说“文艺片”不好看,她一个人都看不下去。
小帅就陪徐晓宁在录像室里看,第一次看的电影叫《情书》,小帅也没怎么看懂情节,云里雾里的,但他觉得很温馨。电影里的情节温馨,电影之外更温馨。他和徐晓宁挨在一起,甚至能触碰到徐晓宁柔软的胳膊、迷人的发香、呼吸的温度。
他是在考试当中表现极为突出的新人,他的一篇文章也上了校报,他似乎有种天生的领导力,他讲话一板一眼,颇有大领导的风采。
而第二个被表扬的竟然是小帅,他都懵了!老师让他讲话,讲讲他对于媒体、新闻、创作的看法。
小帅站在台上,脑袋里空荡荡的。他对媒体狗屁不通,似乎说什么都会惹人笑话,他觉得自己要暴露了……
那是小帅人生中,经历得最长的十秒钟,台下鸦雀无声、万籁俱寂、落针可闻,小帅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脏的跳动。
在这短暂又绵长的十秒钟里,小帅先用前五秒钟,回忆了刚才韩俊所讲的内容。
韩俊讲得真好,讲记者的素养、讲新闻的敏感度、讲文章的构思,乃至报纸的设计排版。
可小帅只能大概记住这些字眼,却对里面的含义一窍不通。所以他无法模仿韩俊,人家是正儿八经懂行。
投机不成,紧跟着小帅又用后五秒的时间,思考了一下他所有的生活经验。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快速化解眼前的尴尬,而不失体面呢?
十秒钟转瞬即逝,校领导按捺不住地拍了拍话筒:“简单讲讲就行。”
小帅松了口气,他琢磨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要马屁转着圈地拍,哪怕词不达意,别人也不会说不好。
“感谢领导、老师,感谢学长、同学们,能给我这么一次宝贵的发言机会。”小帅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掌声响起,“十秒钟的尴尬”缓缓化解。
“刚才韩俊同学讲得很好,对于媒体、新闻、创作这方面,我的观点基本和他相同,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我就不作重复了。讲一讲我个人的感悟吧。”
说完,小帅对着台下环视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人提出异议,就连旁边的领导老师都听得很认真。他终于放松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往下该怎么说了,他渐渐有了自信。
“刚才领导表扬我新闻稿写得好,其实原因不在我,而在于咱们学校对新生的政策和服务做得好,令人印象深刻、温暖人心、念念不忘。”
“作为大一新生,刚下火车就能看到咱们学校的横幅和大巴车;进了校园又能看到各学院的学长们,热情地安排新生入学事宜;军训时学校提供免费的绿豆汤,饭卡里学校每月还给49元的补助……”
小帅通过自己亲眼看到的、在报纸上读到的,一条又一条,罗列出了一大堆学校的优点,听得台上领导老师一个劲儿点头认同。
“所以,是先有学校的各项好政策在前,才有我的好文章在后。因此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我是怀着对学校的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发自肺腑洋洋洒洒写了千字。此时能成为校报的一名记者,我个人能力不足挂齿,是学校的力量,给了我个人力量。”
“谢谢,谢谢大家!”
台上的领导和老师,率先起身开始鼓掌,他们不能不鼓掌,因为小帅通篇都在夸学校。若是不鼓掌,或者鼓晚了,那他们是什么意思?觉得学校不好?觉得小帅在讲假话?
小帅在掌声中,双腿打着摆子下了台。回到座位上的时候,他额前的头发都湿了。但终究是躲过了一劫,没有当众出丑。
校领导率先开口讲了话:“王小帅同学,就是咱们校报最需要的人选。因为他具备极高的新闻嗅觉和事件敏感度。更重要的是,他能发现学校的美,对学校有着崇高的热爱。只有一个爱学校、爱师长、爱同学的人,才是一名合格的校报记者。”
靳军很严肃地谈论他们校学生会的事,小帅也故作深沉谈报社的事,锅盖两边点头,还不忘提及自己参加机械技能大赛的事。
反倒是苏哲跟徐晓宁拌起了嘴。
徐晓宁说糖醋鲤鱼好吃,苏哲却说菜太酸倒胃。
徐晓宁说她做头发,花了三个多小时,苏哲就说女生就是爱臭美。
徐晓宁说苏哲油嘴滑舌不靠谱、爱显摆,苏哲却脱掉外套、撸起袖子,鼓起线条优美的肌肉,手腕上还戴着金灿灿的大手表。“我要显摆的地方多着呢,这才哪儿到哪儿?”
他们针锋相对地抬杠,却又很有分寸地不急眼。徐晓宁生气了就斜眼瞪他,苏哲赶紧用一个笑话,又把徐晓宁逗得忍俊不禁。
小帅觉得这样挺好,苏哲越坏,徐晓宁就越讨厌他,反而用实际行动划清了跟徐晓宁的界限。倒是靳军和锅盖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端着架子不放,总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使得小帅认为他俩有意在徐晓宁面前显摆。
那天小帅喝了不少酒,他本想借着酒劲儿,等饭局结束后,壮胆跟晓宁表白。结果却喝大发了,出饭店的时候冷风一吹、酒劲儿上头,连眼皮都睁不开了,最后连怎么回的宿舍都不知道。
那天过后,小帅真正见识到了徐晓宁的美。虽然晓宁的装扮,又回到了曾经的黑衣黑裤,又做回了普普通通的女学生,可小帅内心的那股爱意,却更迫切了,也更自卑了。
小帅觉得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帮徐晓宁做课后作业时,挤在摄像器前,看显示器里拍摄的画面。
那时徐晓宁的脸和他挨得很近,他能清晰地闻见徐晓宁脸上润肤露的香味,有风的时候,那一缕缕的长发飘到小帅脸上,就宛如一根根电线,搞得小帅浑身酥麻。
可不知何时起,徐晓宁的时间却紧迫了起来,不知道在忙什么。开始是图书馆不怎么去了,后来报社也不怎么去了,再后来竟然还逃课。
小帅问,徐晓宁也不说,只说有点私事要处理,后来还让小帅帮忙做新闻采编作业。
小帅倒也愿意帮忙,他采编新闻、写好稿子,发给徐晓宁上交专业老师。通过老师的批改,小帅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他的新闻写作能力,倒是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那段时间,小帅总期盼着晓宁赶紧把私事处理完,让生活回到正规,他们还一起看电影、一起去图书馆、一起上新闻课、一起吃饭。并找寻一个好时机,跟晓宁来一场浪漫的表白。可这个机会却怎么也没等到。
在小帅为情所困的同时,韩俊却在报社里却出尽了风头。
他的很多期新闻稿都上了头条,他的实力甚至都盖过了大二学长。他常在报社编辑部里,跟大三的主编、副主编,甚至齐老师侃侃而谈,摆明了一副下任主编的架势。
他还常聚集一些水平不错的记者,到饭店里请客吃饭。
小帅是他常邀请的对象,开始小帅去过几次,后来就不去了。他倒不讨厌韩俊,只是他们一聊起文学、新闻理论与创作、媒体行业的发展,小帅就心惊肉跳、浑身紧张,生怕自己漏了怯。
他们大都是文学院新闻系的、历史出版学院的、传媒学院的,谈起这些自然胸有成竹。而小帅作为一个理工男,而且还是乡下走出来的理工男,他实在插不上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