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关河万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历史,作者“关河万里”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朱允熥朱元璋,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明成了朱元璋的嫡孙,自幼体弱,也不受重视;正好系统让他咸鱼十年,他也乐得一直苟,哪知突然有一天,老朱改了性子,走哪就把他带到哪。他也算见识了千古一帝的智慧谋略,却不知,他的心声被他听了个一字不落……...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2-16 06: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由网络作家“关河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历史,作者“关河万里”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朱允熥朱元璋,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明成了朱元璋的嫡孙,自幼体弱,也不受重视;正好系统让他咸鱼十年,他也乐得一直苟,哪知突然有一天,老朱改了性子,走哪就把他带到哪。他也算见识了千古一帝的智慧谋略,却不知,他的心声被他听了个一字不落……...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精彩片段


常升怒道:“允炆,你不要胡说八道!”

兵部尚书齐泰说道:“开国公,你急什么,且听一听有无道理嘛。”

朱允炆朗声道:“大败元主,陛下居首功!正是陛下指出了元主的藏身之处,蓝将军才有了目标。有了目标,而元主却毫无察觉。就算是换了旁人领军,也照样取是胜利。”

此话一出,朝臣哗然。

这个二皇孙,说得很有道理呀!

武将们想反驳,也不敢啊。

如果反驳,那就抹杀了陛下的功劳!

常升憋着火,就是发不出来!

朱允炆更加得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众敌寡,应该是全胜才是。怎么让元主和太子跑掉了?”

“是蓝将军的指挥有问题,还是蓝将军故意放走了元主和太子?”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

朱允炆这么一说,直接就给蓝玉扣上了大帽子!

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里通敌国!

朱允炆背后有高人指点!

他要置蓝玉于死地!

如果蓝玉倒下,朱允熥的后台就倒了一半!

不管朱允熥能力如何、能不能当上皇太孙,蓝玉都是朱允炆的对立面。

只是大家没想到朱允炆下手这么早!

时机把握得这么准!

依照陛下那多疑的性格,蓝玉这次恐怕要受罚了。

朱元璋一听,允炆说得有道理!

没想到允炆从捷报里听出了其他的东西,允炆成熟了!

「朱允炆太着急了吧?元主早就做好了逃跑准备,看事不对就跑了!就算老朱御驾亲征,也不一定抓住。」

「如果把元主抓住,大明朝的灾难恐怕要提前到来了。」

「正因为有元主和太子存在,他们往西面逃,会遇到黄金家族另外的势力速迭儿一派。」

「大汗之位,元主和速迭儿都在争夺。」

「因为有了汗位之争,草原才没有统一。」

「草原的四分五裂、相争相斗,这是大明朝最乐于看见的。」

「如果我是蓝玉,我会偷偷放走元主,甚至还给他一些部队。」

「同时,让他在降书上签字。一旦这小子到时做大了,就有用了。」

「一个统一的、团结的草原民族,是可怕的!朱允炆,他当然看不到这些!」

「甚至,老朱也不一定能想到这一点。」

「老朱能想到这一点就出鬼了!」

「唉,无敌就是这么寂寞!」

朱元璋听到朱允熥的心声,冷静下来了。

这个皇孙说得太有道理了!

自己刚才差一点被朱允炆的说法给左右了。

还是朱允熥看得通、看得远!

也许蓝玉是悄悄放走了元主!

但他在捷报里又不方便提这些!

难得蓝玉有这番心思!

蓝玉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做这件事的!

放走元主,对蓝玉来讲,绝对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会有杀头的风险!

但蓝玉却这么做了,他是在为大明朝考虑!

自己以前还怀疑他和胡惟庸一样要谋反。

没想到,蓝玉是个实实在在的忠臣!

这时,所有的文臣都纷纷附和起了朱允炆。

一个一个地站出来声讨蓝玉!

“蓝玉,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蓝玉,竟然私自放走了元主!”

“蓝玉,斩草不除根,其心可诛!”

“陛下,蓝玉要按谋逆罪论处!”

“陛下,蓝玉比之胡惟庸更为可恶!”

一些给事中也站出来了,历数蓝玉的罪状。

比如恣意骄横、横行霸道,吞并民田、怨声载道,蓄养庄奴、图谋不轨,等等。

常升等武人们傻眼了。

本来以为蓝玉会因此而加官进爵,哪知道变成了罪状罗列!

偏偏,自己这方还无力还击!

朱允熥感到必须要话了,不说话,蓝玉根本过不去今天这一关!

朱允熥走出一步,朱元璋忽然拍案而起:“蓝玉有大功!你们岂能如此诋毁?”

啊?

殿中又是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朱允熥也大吃一惊,老朱,这是变了性子?

他真的是变了性子,不再疑神疑鬼了?

又悄悄退了回来。

陛下发怒了!

朱允炆蒙了!

兵部尚书齐泰蒙圈了!

难道,放走元主,还有大功?

难道是陛下老糊涂了?好坏都不分了?

常升等一干武将,没想到有如此大的反转,个个惊喜异常。

所有人都等着朱元璋的解释。

朱元璋坐下道:“北方草原一直是中原大敌,当他们统一之时,就是我中原受难之时。”

朱元璋从秦汉开始说起,最后说到,要让草原的势力犬牙交错,绝对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

把元主放回就是考虑到西面的速迭儿,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常升听到这里,又伏身下去:“陛下高明,臣等佩服万分!”

“蓝玉此战,打出了威风,又给草原埋下了钉子!”

朱元璋说道:“咱向来是有功就赏,不能让功臣寒心。着,封蓝玉为梁国公!”

朱允熥直接愣在当场。

「不是吧,老朱太厉害了!」

「老朱,这也能想到?这和历史上不太一样啊!」

「老朱,你怎么没按剧本来?」

「老朱,我还是小看你了!」

「千古一帝,果然有大胸怀、大格局!」

「老朱,奥力给!给你点赞!」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中大为高兴。

随即又有一丝丝尴尬,这其实都是这个皇孙的功劳啊。

刚才他也注意到,朱允熥向前跨了一步。

他这是想把心声说出来,救他的舅祖父。

一旦朱允熥讲出来,自己作为皇帝,脸面恐怕下不来。

还有可能,让两个皇孙当场掐起来。

作为皇帝,作为爷爷,他可不希望看到这个场面。

朱允熥听到朱元璋如此说,心中大定。

「好悬呐,刚才幸亏没有说话,要不然,就真暴露了。」

「过去一直是个白痴,怎么忽然之间侃侃而谈、有理有据?」

「老朱的智力绝对不是盖的,他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这样一来,躺平的舒服日子恐怕就结束了。」

朱元璋心中暗笑,这小子还以为自己没发现他的才能!

你爷爷我一个月前就已经发现了!

今天只是进一步作了证实!

皇孙啊,你早就暴露了!

想躺平,想舒服?

想得美!

爷爷绝对不让你如愿!

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蓝玉还没班师回朝,朱元璋就封蓝玉为梁国公了!

常升等武将又跪下,山呼万岁,替蓝玉谢恩。

对于朱元璋的理由,他们同样也无法反驳!

陛下就是陛下,想的是整个天下。

他想的不是一城一池一时的得失,而是从全局出发统筹谋划!

朱允炆麻木地跪下又站起,心中实在是难受无比。

好不容易有了上朝的机会,好不容易第一个发言!

好不容易得到了文臣们的一致赞赏!

好不容易让武臣们哑口无言!

这些都是母后和齐泰教给他的。

当时,觉得世界再也没有比这个招更狠、更妙的了!

齐泰是兵部尚书,让他提前得到了这一消息。

齐泰还为他争取了上朝的机会。

就等着在这一刻爆发呢。

哪知道,等来的是皇爷爷的暴怒!

不过,幸好,这个白痴三弟也没有什么表现。

这次没有搞倒蓝玉,还有下次。

蓝玉的性格决定了他必定还会犯错误!

朱允炆咬咬牙,暗自下了决心。

兵部尚书齐泰偷偷擦了一把汗。

好悬!

幸亏只是朱允炆提出来要惩治蓝玉。

如果是自己贸然提出,今天就要倒大霉了。

朱元璋看着下面一脸蒙比的文臣武将,心里竟然觉得美滋滋。

再一看朱允熥的震惊,居然也是得意洋洋。

我的孙子,别看你天赋异禀,但我能听到你的心声!

朱元璋又说道:“咱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

齐泰心想,还有好消息?

朱元璋一伸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马上递上了一个纸筒。

从纸筒中拿出了一页纸,朱元璋念了起来。

原来是,镇守云南的沐英,打退了麓川思伦发30万大军!

不是30万大军中有五千名象兵为先锋吗?

沐英居然也战胜了?

“咱最高兴的是沐英打退了五千象兵!沐英施妙法,让象兵大乱,让他们自乱阵脚。”

妙法?什么妙法?

难道是陛下调去了火器营?

按时间来算,不应该呀!

朱元璋的心情似乎很好,一点都没有受到刚才朱允炆和一帮文臣要惩治蓝玉这一做法的影响。

居然让大家猜,沐英到底是用了什么妙法。

众人猜来猜去,朱元璋一味摇头。

「老朱这个人,居然还这么可爱!没想到啊!」

「沐英当然是用火枪,三段式射击了。」

「火器营的火器是集中了,但装弹还是太慢了呀。」

「朱棣后来加强了火器营的编制,改成了神机营,采用的就是沐英的方法。」

朱元璋不由得一愣,火枪,三段式射击?

这是什么意思?

朱棣,自己的四儿子,采用了沐英的方法?

看来,自己的这个皇孙,真的能够通晓未来!

其实这次,锦衣卫从云南的密报中得知,沐英并非采取的这种方法。

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朱元璋说道:“沐英用的武器是:豕!”

原来沐英那天抓了上百头豕,在象兵开来之后,就开始杀豕!

大臣们震惊了,豕就是猪,猪居然也能吓退大象?

简直是难以想象!

这打仗的成本低得可怜!

“那天沐英趁机掩杀过去,象兵往回跑,踩死踩伤无数。只此一战,平定西南!”

“更让咱满意的是,沐英的兵只死了10人,有几人还是不小心掉到河里冲走的。”

“大胜归来,那一百多头豕,刚好也被杀了,当作庆功宴的食材!”

大臣们更是佩服不已!

陛下根本没有老糊涂,人家还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难怪,当时陛下说相信沐英有办法。

不用调一兵一卒,不用筹一颗一粒!

一个月前,大家都在发愁、担心的事情,现在却是豁然开朗!

朱元璋当即宣布,封沐英的小女儿沐瑶为安宁郡主。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已经封候。

他的爵位可以由儿子承袭。

而女儿却没有任何爵位。

除亲王之外,沐英的女儿被封郡主,这是大明朝头一例!

常升知道沐英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

为什么偏偏封了沐英的小女儿?

按照大明的规矩,不是长为先吗?

陛下封沐英的女儿为郡主,为什么小的优先?

难以理解!

陛下的做法,与他在战场上的战法一样,变幻莫测,难以捉磨。

常升曾经在沐英的部队里,跟着沐英冲过锋,自然是高兴异常。

武人们心中都大呼过瘾。

平时在朝会之时,涉及到重大决策,武人们总是被文官们怼得张口结舌。

今天,文官吃瘪,武官吃香!

真是大快人心!

「老爷子对沐英真是没说的。」

「沐英对老爷子也是没说的。义母马皇后病逝,沐英悲伤过度而咳血。」

「从那里起,沐英就落下了病根。」

「后来,沐英又因为朱家而伤心过度,死时才48岁,可惜。」

朱元璋吓了一跳,沐英死时48岁?

这样一算,沐英岂不是没几年活头了?

他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

因为这是皇孙朱允熥的心声!

并且,沐英因马皇后悲伤而咳血,当时并无旁人,只有他在场。

他也从未告诉任何人!

朱允熥居然知道这个隐秘的细节!

到底是朱家什么事让沐英又伤心了?

“陛下,臣觉得封沐英的小女儿为郡主,于礼不合。”黄子澄又站出来了。

朱元璋想从朱允熥的心声里知道沐英到底为何48岁就死了。

谁知道一个不长眼的大臣说话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说话了,还这么大声?

朱元璋一拍龙椅:“黄子澄,你给咱闭嘴!”

黄子澄本想通过这种说教抬升一起地位的,哪知道朱元璋根本不吃这套。

上个月,黄子澄在这里开口说话,就让陛下怒吼了一声。

朱允熥感到,开国皇帝就是豪横!

这要是放到后面的皇帝,说不准就让黄子澄得逞了。

但朱元璋管它什么礼法不礼法,咱就是王法!

「黄子澄,历史证明,这货和方孝孺一样,只剩下气节了,别的啥也不会!」

「光想着用伟光正的理由来怼皇帝,以求青史留名。」

「老朱才不给你这样的机会!」

「话说,老爷子做事就是天马行空,为什么封沐英小女儿为郡主?」

「难道陛下想把她调到京城来,对了,一定是想让朱允炆娶了安宁郡主!」

朱允熥的心声让朱元璋感到,自己和太子对他的关心的确是太少了。

以至于,他有什么就会想到朱允炆。

其实,他封沐英的小女儿为平安郡主,不是为了朱允炆!

而是为了朱允熥。

“沐英这一战,可保西南平安十年。沐英的身体不好,云南地远瘴气重,让他回应天休养几年,让太医调理调理。”

朱元璋说道:“让沐英的小女儿跟着来应天,沐英需要人照顾。”

「难怪,果然!云南的妞都比较泼辣,朱允炆,嘿嘿,不一定能降得住!」

「该封的封了,该说的说了,该散朝了吧?」

「长时间站立,脚都充血了。」

「老朱,你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我站得脚疼!」

朱元璋心中一笑,脚疼也得先忍着。

事还没完呢,下面,就该说你的事了!

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循声望去,马三保身边站着的是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太监。

这小太监唇红齿白,一张俏脸,粉面含威,很是可爱。

这太监长得太好看了,让人怀疑是女子。

再一看马三保,没错,就是后世的郑和!

马三保又躬身道:“好叫吴王得知,小的不叫马三保了,陛下恩赐新名:郑和。”

本以为已经改变了历史,但历史又强行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马三保没有去燕王府上,但仍然改名为郑和。

不同的是,历史上是朱棣赐名。

现在,是朱元璋为马三保赐名。

“原来,你就是马三保!”小太监有些吃惊。

郑和马上介绍了小太监:“吴王,这是宫中新来的,叫任尧,云南人氏。”

任尧,人妖?

朱允熥越看越像,这小太监果然美得冒泡!

太监和人妖的性质差不多。

说不定TAI国的人妖是从太监那里受到的启发。

谁知道陛下给自己送了两个人,一个是人杰,一个是人妖!

“任尧,你认识马三保?”朱允熥从小太监的语气中判断,他们可能认识。

任尧说道:“我早就听说过马三保,云南的马文铭经常提到他的弟弟。”

天啊,马三保只是一个小太监,就已经有名气了?

任尧一解释,朱允熥就明白了。

郑和的祖先原在中原,后来移居云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在云南的影响很大。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云南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

郑和的母亲姓温,非常贤良,哥哥叫马文铭,富甲一方,经常做善事。

马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难怪,任尧听说过马三保的名字。

“唉,郑和,没想到你的身世这么惨!你想回云南看看吗?”任尧马上起了同情心。

郑和脸色一暗:“任尧,最好不要对我哥哥提起我。我没脸回家。”

做太监,对一个男人来讲,是极大的耻辱。

朱允熥拍了拍郑和的肩膀:“郑和,跟着我,我让你风风光光地回家!”

“而且我知道,你这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到你祖父、父亲去过的地方看一看!”

郑和吃惊了,这是他深埋在内心深处的理想。

他自己是穆斯林,命运把他变成太监被送入宫中。

到祖父和父亲曾经到过的地方朝圣,这个理想已经不存在实现的可能!

因此,郑和从来没有对人透露过自己的理想。

包括,身世。

吴王不仅知道自己的身世,还知道他的理想!

就连陛下的锦衣卫都没有查出自己的身世,更不要说心中所想!

“郑和,放心跟着我干,我让你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地去麦加,那是你心中的圣地!”

“你出自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族,我会让你延续家族荣光,让你成为家族的骄傲!”

“不,我要让你成为民族的骄傲!”

院子里,除了喘息声,一片寂静。

家族的骄傲,基本就是一个人最高的追求了。

没想到,朱允熥上升到民族的骄傲!

你能让一个小太监成为民族的骄傲?

一个太监,死后恐怕连祖坟都进不去,怎么能成为家族的骄傲!

更不要说民族的骄傲!

所有人都感到,朱允熥给小太监画了一个够不着、吃不成的大饼!

太不实在了,没有这么忽悠人的!

小太监任尧哼了一声道:“好大的口气!”

郑和震惊得无以复加!

他居然对自己的身世和想法如此了解,就好像是另一个自己!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