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亲授。
民间则以卫生、净水、药品等物先试,既可积功德,又可稳人心。”
我应道:“神器兑换所耗功德各有不同。
望远镜、对讲机、药品与夜灯,消耗最多;净水、香皂、压缩干粮等,所需较少。”
诸葛亮一听,立刻用手指在地图上点划,心中已有计较:“先挑二十精锐,由贤弟亲授神器之用;其余善物分发民间,试验推行。
后日我自向主公禀明此事。”
我点头:“全凭先生调度。”
诸葛亮看着桌上一排排奇物,目光炯炯:“李贤弟,得你神器、得此功德之机,正是天佑我等。
明日便拟名册,择人授器!”
夜色渐深,屋中烛火摇曳。
诸葛亮收好地图,低声道:“此事天机不可泄,贤弟切不可为外人道。”
我点头,将物品收回背包。
隆中夜静,外头竹林沙沙,院内已是风云欲动。
书安也跑了回来,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台对讲机,满脸兴奋。
隆中夜色如水,院内竹影婆娑。
诸葛亮手执羽扇,站在烛光下,眉宇间多了几分锐利。
“贤弟,神器之事,密不可外传。
明日我亲选精锐二十人,由你亲授,试行此策。”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全凭先生调度。”
我答。
次日一早,诸葛亮便遣书安去各营点将。
午时,二十名精壮士卒齐聚草庐后院。
诸葛亮一一点名,皆是老兵悍勇、忠诚可靠之辈。
我将望远镜、手电、对讲机与简单急救药箱分门别类地摆在石桌上。
士卒们面面相觑,不知这些器物有何奥妙。
诸葛亮先示范望远镜的用法:“登高远望,敌情一览无余。”
老兵们轮流试用,纷纷惊呼。
“这东西,比千里眼还神!”
一名叫赵猛的老卒赞叹。
我又演示手电筒,点亮时,众人下意识后退几步,惊道:“夜里巡营再不用怕贼兵偷营了!”
最后对讲机,我把一台交给赵猛,令他带着下山,走到竹林外。
山风吹来,草木萧瑟,屋内烛火微抖。
我按下通话键:“赵猛,能听见吗?”
顷刻,机器里传来粗犷的嗓音:“李先生,我在竹林下,听得真真切切!”
二十名士卒皆大为震惊。
有人低声道:“这……岂不是神仙法宝?”
我笑了笑:“此物名为‘对讲仪’,只要不离得太远,皆可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