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这次他身边没有随从,只携一本竹简、一柄羽扇,径直走到我摊前。
“李掌柜,前日一见,未及自报家门。
鄙人,诸葛亮,字孔明,家住隆中。
今日特来请贤。”
他拱手为礼,神情肃然。
我也郑重还礼:“李明,不才,愿闻先生所托。”
诸葛亮目光炯炯,低声道:“北方战乱,民不聊生。
主公刘备有志中兴汉室,唯缺良策良才。
李贤弟若愿相助,孔明敢保,必成大业!”
周围百姓见状,窃窃私语。
我点头一笑,将手中杂货一一收拾妥当,拍了拍背包:“孔明先生,今日杂货铺便交给二狗他们。
若不弃,李某愿随先生一行。”
诸葛亮展颜一笑,羽扇轻摇:“有李贤弟相助,北伐大业,定可期矣!”
我吩咐王二狗几句,教他照顾好乡亲和摊子。
孩子们围着我,拉着我的袖子不舍得放开。
王大婶还塞给我一只包着热鸡蛋的布包。
“李掌柜,路上当心,记得回来看看我们。”
我一一答应,跟随诸葛亮缓步出了新野集市。
隆中山水清远,竹林深处的茅庐寂静无声。
我随诸葛亮进屋,他让书安去备茶,自己卷起竹简,搬来一张破旧的羊皮地图,铺在桌上。
“贤弟,”诸葛亮手执羽扇,言辞直接,“新野百姓口中皆称你有奇技,今得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敢问,这些器物,能否为我所用?”
我点头,将背包放在矮榻上,依次取出强光手电、小巧药箱、净水片、压缩饼干等物,按次陈列。
他看向桌上那对黑色的、方方正正的“盒子”(对讲机):“此物何用?”
“此物名为‘对讲机’,可于数里之内,隔空通话。”
我解释道。
诸葛亮目露惊疑:“隔空通话?
数里之遥?”
我拿起其中一台,将另一台递给旁边好奇的书安:“书安,你拿着这个,到院门外那棵大柳树下等我。”
书安接过对讲机,一脸茫然地跑了出去。
我拿着手中的对讲机,对诸葛亮道:“先生请稍候。”
然后走到茅庐门口,对着对讲机按下通话键:“书安,可能听到?”
片刻后,对讲机里传来书安略带杂音却清晰可辨的声音:“听到了!
李先生!
我听到了!”
诸葛亮霍然起身,快步走到我身边,紧紧盯着我手中的对讲机,眼中充满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