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平静了。
那封神秘的邮件,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一场未知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3 初步怀疑艾米在最初看到那封“死亡预告”邮件时,尽管内心有一丝不安,但还是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场恶作剧。
她的判断并非毫无依据,而是基于一些常理和过往的经历。
从常理上来说,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和恶作剧的信息。
一封没有任何发件人身份信息的邮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某个无聊的人在搞鬼。
而且,“一周内死亡”这样的预告听起来太过荒谬和夸张,更像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如此直白地发出这样的威胁,并且不留下任何可以追踪的线索。
这种毫无逻辑和理智的行为,更符合恶作剧者的特征。
艾米在文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也让她收到过不少奇怪的信件和邮件。
有些是粉丝的热情表白,有些是同行的善意建议,但也有一些是嫉妒者的恶意攻击。
她曾经收到过匿名的信件,里面写满了对她作品的诋毁和谩骂;也收到过一些奇怪的邮件,声称掌握了她的隐私,要以此来威胁她。
但这些最终都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恶作剧。
有一次,一个自称是她忠实粉丝的人,给她发了一封邮件,说她的某部作品是抄袭的,还列举了一些所谓的证据。
艾米经过仔细调查,发现这些证据都是那个粉丝自己编造的。
从那以后,她对这类奇怪的邮件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不再轻易相信。
基于这些过往的经历,艾米认为这封“死亡预告”邮件很可能也是类似的恶作剧。
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也没有陷入什么危险的境地。
她的生活一直很平静,除了写作之外,就是和朋友们聚会、画画。
她不相信会有人真的想要伤害她。
在这种判断逻辑的支撑下,艾米一开始并没有把这封邮件太当回事。
她甚至还觉得有些好笑,认为这个恶作剧者的手段太幼稚了。
她轻松地耸了耸肩,试图把这件事情抛到脑后,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恶作剧自然会不攻自破。
然而,她没有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