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韵。
远处,老子的大道讲坛传来钟声,今天的课题是“水火同源”。
章末余韵深夜,我在碧游宫翻阅古籍,发现一段关于“祖巫修仙”的残篇:“煞气为骨,灵气为血,以怒为引,以爱为缰。”
窗外传来阿蛮的笑声,他正在教人族孩童用煞气点亮灯笼。
“或许当年的祖巫,本就不该被定义为‘凶煞’。”
我合上古籍,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墙上摇曳,手中握着的诛仙剑碎片,正与阿蛮的祖巫仙果产生共鸣。
第二章 妖族的名字游戏老子的大道讲坛今天格外热闹,妖族公主青鸾化作人形,头上的翎羽扫过讲坛边缘的八卦图。
她忽然起身,裙摆上的青羽化作无数蝴蝶,在空气中拼出“妖”字。
“老子圣人,既然新天道容万类自由,为何凡人仍用‘妖怪’称呼我们?”
她的声音清脆如凤鸣,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文字的枷锁老子捻须一笑,指尖拂过空中的“妖”字,字体突然分解成上古金文:“看这字形,左边是‘女’,右边是‘夭’,本是‘草木初生,摇曳多姿’之意。”
讲坛上方浮现出洪荒图景,草木成精、走兽开灵,皆被称作“妖”,画面里的人类与妖族正携手耕种。
“是旧天道为了巩固秩序,给生灵贴上了‘顺天’‘逆天’的标签。”
老子袖中飞出一本《古妖经》,书页上画着妖族与人类通婚、共战凶兽的场景,“就像这书中所言:‘妖者,天地灵秀也,无善无恶,唯念所至。
’”青鸾若有所思,忽然化作原型——一只青羽凤凰,振翅飞向人间。
她的尾羽扫过讲坛,留下一片青翠的羽毛,羽毛落地生根,竟长出一棵结满“名字果”的树。
偏见的消解三日后,青鸾驮着一群凡人孩童归来。
孩子们骑在她的羽毛上,手里拿着用妖族文字写的木牌,上面刻着“山灵水精花妖”等称呼。
“他们说,‘妖怪’是‘有灵气的朋友’!”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举起木牌,上面的“妖”字被画成了笑脸。
青鸾的翎羽轻轻拂过女孩的头发,化作一枚青色发饰:“原来解开偏见的钥匙,不在天道法则里,而在人心的好奇中。”
章末余韵我站在讲坛外,看着青鸾教孩子们用妖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