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医生的邀约第一节 暴雨前的蝉鸣玻璃幕墙映出细碎的雨珠,沈氏集团总部大厦在晨雾中像座倒悬的水晶棺。
林深的高跟鞋碾过旋转门的金属门槛时,腕间的医用手环硌得生疼——那是她上周在市立医院义诊时,从精神科主任抽屉里顺来的防伪标识。
“林小姐,请稍等。”
前台接待的笑脸冻在智能终端蓝光里,“您的简历显示,您在剑桥研修的是犯罪心理学?
而我们招聘的是企业EAP咨询师。”
手指划过黑色手包夹层,薄如蝉翼的照片边缘硌着掌心。
那是2010年的毕业照,十七岁的顾远站在第三排左数第二个位置,校服领口翻得歪斜,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蓝黑墨水——像只永远学不会梳理羽毛的雏鸟。
“企业心理干预的核心,是识别异常行为模式。”
林深将烫金名片推过台面,右下角印着“镜明心理工作室”的烫银logo,“比如沈先生近期频繁取消高层会议,在董事会上重复询问同一组数据,这些都是压力过载的典型征兆。”
接待员的指尖在终端上顿住,耳麦里传来低沉的指令。
林深垂眼望着自己映在大理石地面的倒影,白大褂下摆被空调风掀起半寸,露出脚踝内侧的条形码刺青——和三个月前在殡仪馆见到的、哥哥尸体脚踝上的编号,连油墨晕染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第二节 镀金牢笼顶楼会议室的胡桃木门打开时,檀香混着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
落地窗前站着个穿手工定制西装的男人,银灰色领带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正是财经新闻里常出现的沈氏集团继承人沈奕。
“林医生对解离性身份障碍的研究很有意思。”
沈奕转身时,镜片后的瞳孔轻轻收缩,像蛇类在锁定猎物时的虹膜变化,“你在论文里提到,‘创伤记忆会分裂出保护性人格’——如果这个人格比本体更适应生存,为什么要治疗?”
林深的后背贴上冰凉的皮革座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封皮。
烫金标题《多重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下,夹着半张泛黄的便利贴,用红笔写着“2025.4.14 复仇第473天”。
“因为当人格切换失去控制,宿主会陷入记忆断层。”
她调出平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