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明末,朝九晚五全局

人在明末,朝九晚五全局

诶嘿ing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从县衙出来后。张觉民便沿着大街往回赶。刚到外祖父家门口,他便看见自己母亲早已等在了小院门口,一旁还有一个小屁孩,撅着屁股在玩泥巴。看着张觉民身穿差服,少年英姿,张母着实有些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上前,上下打量了一下,更用手摸了摸这捕服的料子,一边摸着还一边嘀咕道。“还别说啊,这衙门的衣服料子就是好啊。”要知道,在古代,一件破棉袄都能拿去当铺当东西,老百姓,一般穿着都是麻布衣。不然,你以为为啥水浒传里面,那些人打架前第一件事情,便要把衣服脱掉,露出光膀子了。衣服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可是精致的呢?有些人一辈子都只有一两件衣服。所以,这种差服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成了高档货。一旁的小丫头,看着自己大哥,也有些惊讶,伸着还有些泥巴的小手,就要过来,...

主角:张觉明张觉民   更新:2025-05-01 10: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觉明张觉民的其他类型小说《人在明末,朝九晚五全局》,由网络作家“诶嘿ing”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县衙出来后。张觉民便沿着大街往回赶。刚到外祖父家门口,他便看见自己母亲早已等在了小院门口,一旁还有一个小屁孩,撅着屁股在玩泥巴。看着张觉民身穿差服,少年英姿,张母着实有些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上前,上下打量了一下,更用手摸了摸这捕服的料子,一边摸着还一边嘀咕道。“还别说啊,这衙门的衣服料子就是好啊。”要知道,在古代,一件破棉袄都能拿去当铺当东西,老百姓,一般穿着都是麻布衣。不然,你以为为啥水浒传里面,那些人打架前第一件事情,便要把衣服脱掉,露出光膀子了。衣服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可是精致的呢?有些人一辈子都只有一两件衣服。所以,这种差服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成了高档货。一旁的小丫头,看着自己大哥,也有些惊讶,伸着还有些泥巴的小手,就要过来,...

《人在明末,朝九晚五全局》精彩片段


从县衙出来后。

张觉民便沿着大街往回赶。

刚到外祖父家门口,他便看见自己母亲早已等在了小院门口,一旁还有一个小屁孩,撅着屁股在玩泥巴。

看着张觉民身穿差服,少年英姿,张母着实有些眼前一亮。

有些激动的上前,上下打量了一下,更用手摸了摸这捕服的料子,一边摸着还一边嘀咕道。

“还别说啊,这衙门的衣服料子就是好啊。”

要知道,在古代,一件破棉袄都能拿去当铺当东西,老百姓,一般穿着都是麻布衣。

不然,你以为为啥水浒传里面,那些人打架前第一件事情,便要把衣服脱掉,露出光膀子了。

衣服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可是精致的呢?

有些人一辈子都只有一两件衣服。

所以,这种差服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成了高档货。

一旁的小丫头,看着自己大哥,也有些惊讶,伸着还有些泥巴的小手,就要过来,,却被张母一把打了回去。

“去,一边玩去,别弄脏了你大哥的差服。”

没摸到,还被打了,小小丫头显然有些不乐意,鼓着腮帮子,瞪着大眼睛,小脸委屈巴巴的。

“走走走,咱们进去,去给你外祖母瞧瞧。”

没理会小丫头,张母直接拉着张觉民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

眼尖的二舅妈和三舅妈便看见了张觉民。

对于张觉民顶了三舅的职位,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三舅妈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介意的。

倒是二舅妈,看见换了一身行头的张觉民后,一脸的稀意。

“哎!还别说,民哥儿,换了这一身衣服,看起来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了。”

一旁的外祖母也忍不住点头表示赞成。

只是一旁的三舅妈却,一脸的尴尬,之前自己家那口子穿着这身回来显摆的时候,可没见你们夸一句,现在怎么都变了。

张母则是脸上挂着有些得意。

有些显摆起来。

而这时,去镖局那边忙了一天的外祖父和小姨也刚好回来了。

沈婉一进门,便看见被大家围起来的张觉民,顿时有些好奇的跑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他起来,也忍不住微微点头。

“这身衣服,穿在你身上,倒是有几分模样,家里的那几个,就属你长得最标志,不像三哥,穿什么都像地痞流氓。”

“咳咳咳!”

话音还没说完,一旁的外祖父故意咳嗽了几声。

沈婉却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倒是一旁的三舅妈,低着头有些失落,自己家的那口子,确实不争气,可奈何自己劝不住啊。

这都五日没回来了,也不知道死哪里去了。

小姨轻轻拍了一下张觉民的肩膀,习武之人,自然力气不小,这一下,差点没把他给按在了地上。

“就是身子骨差了些,刚好最近我也不走镖,你跟着我习武吧?”

这个话题一出,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毕竟作为捕快,怎么可能不会点武艺,不然怎么对付那些歹徒。

倒是外祖父,或许他自始至终都不觉得张觉民做捕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没发表意见,只是默许了这件事情,转身回了大厅。

夜晚吃过东西后。

张觉民跟着母亲回了房间。

“你现在做了捕快了,你外祖伯父还有两天就离职了,这段时间你要好好跟着你外祖伯父,多学一点。”

张母坐在桌边,手中拿着针线,对着烛火,缝着他之前换下来的衣服,一边叮嘱起来。

“嗯,我知道。”张觉民明白的点了点头。

“还有你外祖父,对于你当这个捕快的事情,本来就不高兴,不过事情已经成定局了,他也不好多说,以后他要是不说,你就没看见,别惹他不高兴。”

张母继续叮嘱道。

“娘这是要走了?”听见张母这话,张觉民似是反应了过来。

张母剪掉了线头,将衣服直接扔到了一旁,缓缓点了点头。

“这次出来,本来是给你某一份差事的,现在事情已经弄好了,我不回去还留在这里干嘛?”

也是。

张觉民明白的点了点头。

“我给你外祖母说了,这房子,以后你就住在这里,你外祖父家也不差你这份伙食,安安心心的做你的捕快,其他事情不用担心。”

张觉民一时间有些不舍起来。

毕竟才重拾亲情没几天,这就又要分开了,心中确实有些难受。

想着家里。

他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之前弄来的那几两碎银子递给了过去。

“娘,这个你收好,我在这边也用不上。”

张母一看见儿子递来的银子,顿时愣在了原地。

“这···这银子你哪里来的?”

才做一天捕快,就有这么多收入?

张母明显有些惊讶起来。

“这个是衙门发的安家费,我这不住在外祖父这里,自然用不上了,还不如你带回去补贴家用。”

张觉民找了一个不错的借口。

毕竟,认知的局限性,张母也自然不会清楚这里的门道。

看着碎银子,张母最后也只拿了一部分起来,小心的将其装进了她那个小荷包,叮嘱了起来。

“这钱为娘给你存着将来给你娶媳妇儿用,剩下的你自己留着,你一人在这里,也需要一些开销。”

额~

张觉民听见这话,恍如隔世。

这话,似曾相识啊。

不过想着自己也才十五岁的年纪,娶媳妇儿也太早了吧。

古代的晚上,没电视看,还没电灯,跟没手机玩,点蜡烛照明或者油灯,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所以一般人家,天一黑,便早早的休息了。

缝补好衣服后,灭了灯,一家人便直接睡下了。

只是张觉民似乎还没睡一会儿,他便听见当当当的敲门声。

“小彘,起来啦,不是说练武的吗?”

门口,沈婉的声音响起。

打开门,张觉民顿觉眼前一亮。

今日的小姨,换了一身深色劲装,身材婀娜,长发竖起,手中握着一杆长枪,颇有几分江湖儿女的姿态。

他急忙扫了一眼天色,这天都没亮呢?

不过习武,也确实自己答应的。

受后世影视剧影响,谁年少时,没有一个武侠梦。

想当年。

一柄竹剑手中握,十里菜花了无头。

归来慈母掌中枝,嗷嗷惨叫哭一宿。


“练武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沈婉坐在小院中唯一的一处石凳上,看着前方扎马步的张觉民开解道。

哪有一上来就要武术招式的,底子不好,说什么都是白搭。

这个道理,张觉民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自己已经十五岁了,这样练武,得练多久啊。

心里虽然抗拒,不过身体却沈诚实,按照小姨的指示,扎着马步。

只是,这才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样子,自己就感觉双腿有些发软了。

这副身体,确实有些差劲了。

天色逐渐泛白。

就这般,累了休息,休息后又继续,张觉民开始了自己练武的第一步。

张母在天色刚泛白,便起来了。

看了一眼小院子的儿子,没说话,独自靠在门口,静静的看着。

儿子长大了,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放心了不少。

等大概到了卯时,张觉民这才结束了早上的锻炼,也来不及吃东西,赶紧洗漱了一下,换上差服,一路小跑的去了县衙。

等他到县衙的时候,刚好赶上点卯。

“秉吾,这边。”

朱成和站在捕快的队伍中对着张觉民招手。

他赶紧跑了过去。

今日点卯似乎和昨日有些不一样,外祖伯父和之前那个中年男子在前方,似乎是要安排什么事情。

“今日点卯后,都留在府衙,主簿大人前几日清查赋税,发现城南蔡徐村那边,已经拖欠田赋两年了,知县大人发话,不能再拖下去了,安排今日去抓人回来关几天,给他们一个教训。”

抓人?

这可是大姑娘上花轿,对于张觉民来说,还真是第一次。

本着看热闹的态度,老老实实的听着。

很快点完卯后,众人便开始整理起了装备。

捕快要进村抓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搞个不好说不定就会和村民起冲突,所以该带的装备还是的带着。

甲胄自然是没有的,毕竟这个东西五套在手,就是九族消消乐。

刀倒是有。

就拿张觉民之前的佩刀来说,估计不知道是几手货了,刀柄都有些生锈了,刀刃更是有豁口,就不要说锋利度了。

完全就是摆设,真要遇到敌人,靠这个,估计也只能祈祷给对方来一个破伤风。

很快,队伍整齐集合。

这次出行不仅仅有他们堂口的人,四个堂口,去了三个,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一群人,在典史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了延安府,直奔城南蔡徐村。

蔡徐村,因村子一半姓蔡一半姓徐而得名。

大约半个时辰的样子,张觉民他们便到了地方。

典史坐在马车上,开始指挥起来。

一众衙役随即分散开来,直接包围了整个村子,当然第一时间将里长给抓了起来。

毕竟拖欠赋税,首先他这个里长就难辞其咎。

而后,一行人。

按照之前准备好的名单,在里长的带领下,挨家挨户的抓人。

顿时,整个村子民怨沸腾,哭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大人,大人,真的不是我不交田赋啊,实在是家里都没有吃的了,我们拿什么去交啊。”

一位妇人沮丧着脸,匍匐在地上,抱着一个衙役的裤腿哭喊着。

而此刻,那衙役正押解着她的丈夫。

那衙役似乎也是熟悉这套路的人了,直接稍微一抬脚,虽不是很用力,却巧妙的甩开了对方。

自己只是听令行事,你要哭找那边的人物去。

而此刻,整个小山村,许多人都已经出来。

有些看热闹的围了过来。

他们其中基本都不是目标人物,不过为了不出意外,一众衙役还是将其给拦了下来。

“那是徐瘸子?他也被抓了?”

“这群天杀的,徐瘸子家里就一亩地,家里四口人,一年忙到头都没几个子,哪还有剩余来交赋税。”

“对啊,这两年大家收成都不好,这官府也不知道通融一下。”

“蔡老头也被抓了?他家可就他一个男人了啊。”

“也是可怜,听说他儿子前不久才死在了辽东,家里还有刚出生的孙子。”

“有本事去和鞑子干啊,来欺负我们这些老百姓,算什么本事儿。”

议论声此起彼伏,张觉民自然也听在了耳朵里,也看在眼中。

被抓的几人,他也看见了,都是穷苦老百姓,衣服都是缝缝补补单薄麻衣,穿得还是草鞋,赋税并不是他们不想交,而是根本交不起。

这还真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后世,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苦难的日子,可是面对着这群老百姓,张觉民心中不知为何,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一旁的朱成和和宋奇志倒时一脸从容。

估计这种事情他们经历的多,已经淡然了。

看着被押解出来的几人,张觉民有些想站出来为对方评理,可是却始终迈不出步子。

人贵有自知之明,现在的自己,根本没能力去解决这个事情。

而且拖欠赋税,这本来就是违法的事情。

自己刚来两天,也没那个面子。

与其自找没趣,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张觉民转过脸,全当自己没看见。

心里也安慰自己,全程自己都跟着外祖伯父这边,并没有下场,也算是唯一的借口了。

好在抓完人后,并没有引起民变。

一众衙役,直接押解着几人,还有那个里长,便回城了。

至于人会被关在哪里,这便不是张觉民关心的事情了。

等回到衙门的时候,都已经快中午了。

早上也没吃东西。

所以,中午时分,张觉民和朱成和还有宋奇志三人直接在城西这边找了一家路边小摊,应付了过去。

当然,最后他还是给钱了。

之前的钱,他虽然全部给张母了。

可是张母也知道儿子在这边不容易,给他留了一些,算是日常开销。

吃过东西,朱成和和宋奇志察觉到张觉民情绪似乎有些不对劲,本来打算是打算回府衙的。

不过为了让兄弟开心起来。

两人直接拉着有些抗拒的张觉民,转身去了勾栏。

兄弟不开心怎么办?

哈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去勾栏解决的。

倘若不能,那就再来去一次。


“蚊香?何为蚊香?”

同样坐在门槛上的朱成和和宋奇志听见这话,有些费解的看着他。

张觉民这时才想起。

明朝哪来的蚊香啊。

刚想说自己口误,却突然灵光一闪。

对啊,蚊香?

这不就是赚钱的办法吧?

蚊香的配方是啥?

让我想想,要驱蚊,驱蚊草,木炭,泥土还有吗?

他脑子飞快转动,瞬间敲定了主意,就它了,简单而且原料来的方便。

百姓也能用得上,还能稍微预防疟疾,确实不错。

等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才行。

“哦,没什么?我是说这么蚊子,怎么办公啊?”

“没事儿,待会儿,我让人拿一些艾草过来,熏一下就少了。”

张觉民也只好作罢。

下午,看了一天的卷宗终于下班了。

回到外祖父家,吃过东西,便开始了晚上的锻炼。

小姨还是一如既往的陪着他。

“昨日我话都没说完呢?你就跑了。”

看着张觉民的一招一式,沈婉眼神扫了一眼大厅那边的父亲他们,随即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想说,你这里只有一百两,也不够,而且我也打算过去住,所以我也给你出一百两,这样就可以买一处宅子了。”

嗯?

张觉民有些诧异的看着小姨。

“小姨你这么有钱,。”

一百两,说拿出来就能拿出来。

“我哪有钱,我这也找朋友借,反正我不想在家里住了。”沈婉嘟着嘴,有些怨气的说道。

好好的,不在自己家住了,什么意思?

张觉民一时间也搞不懂自己这小姨要搞什么飞机。

不过想着房子已经拿下了,根本不用,随即说道:“这倒不用,房子已经看好了,等过几日就去签合同。”

“已经看好了,哪里?”听见张觉民这话,沈婉顿时愣在了原地。

“不会是在城外吧?”

想着鬼院的事情还没解决,张觉民觉得还是暂时不要让对方知道的好,随即找了一个借口。

“不是,是在城内?托衙门关系找的,不用一次性结算,有钱了再给就行。”

听见这话,沈婉这才放心下来,要是在城外,她还真不愿意去。

“那还行,对了,过几天,送你一样东西?”

送我东西,这有不过年过节的,送我什么东西?张觉民一拳挥出,倒有几分气势了。

“什么东西?”

“哎呀,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保证你喜欢,你最想要的?”沈婉神秘兮兮道。

我喜欢,最想要的?

张觉民侧头扫了自家小姨一眼。

你知道我最想要什么?

开玩笑!

男孩的心思,你别猜!

······

一连看了五日的卷宗,他终于算是把这些卷宗处理完了,至于蚊香的事情,被他延后了,打算等房子弄好再说,毕竟现在自己住在外祖父家,做什么都不方便。

而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陈年旧案。

虽说破一个四十两,可是这是在古代,没有dna,也没有什么证物保留,想破这些旧案,难上加难。

不过他还是打算试试。

毕竟给钱的。

“呼!”他拿起手边的一份案卷,吹了一下上面的灰尘,缓缓打开,一看。

我草,十年前的,这哪里是旧案,这他妈都是旧旧案了吧?

死者都化成灰了吧?

证物太少,放弃。

第二个。

八年前的,放弃。

第三个。

五年前的,倒是有些意思,不过这里说死者家属已经搬离了延安府,放弃。

第四个。

一年前的。

城南枯井藏尸案。

死者是一个行商,刚从外地回来,被人用钝器打中头部死亡,抛尸于枯井中,身上财物不见踪影。


接着,张觉民便看见五个书吏,端着一堆东西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是?”张觉民看着这些衙役端着东西,眉头微微一皱。

“秉吾啊,三年一度的大计在即,你脑子转的快,又懂破案,这些啊,都是衙门这几年的卷宗,是要送往刑部复查的,以及还有一些没有破的陈年旧案,你帮着看看,有什么纰漏没,稍微润色一下。”

“啊?”张觉民顿时感觉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这是要我看卷宗,还这么多?

“别紧张,这些案子本来就是积案,没要你破,不过县令大人也说了,你要真的能破,一个案子赏钱四十两,怎么样?”

呵呵!

张觉民露出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心里却骂娘的心有了。

不过一想到四十两一个案子,也稍微心安了不少。

毕竟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买房子哪里花了五十两,还要装修,家具这些都是要钱的。

“多谢县令大人抬爱,小的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哎哎哎,成语不是你这么用的,尽力而为就行!”读过书的典史大人及时纠正了张觉民乱用成语的陋习。

“是!”

张觉民苦笑道。

等他回到班房这边后,朱成和和宋奇志便围了上来,一看见跟在他身后的一众书吏手上拿着的东西,顿时笑了起来。

而后急忙带着进来班房。

“秉吾啊,头儿刚刚说了,房间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就放心吧,我们主动申请陪着你,做兄弟的,怎么样?”说着两人还耿直的捶了下胸口。

“你俩是在报复我。”

“咦,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两这不是关心你嘛?放心好了,有我们在,没人能打扰你。”

说着,直接让书吏们把卷宗放下,招呼他们离开。

“那我真的谢谢你们啦?”张觉民咬牙切齿的说道。

“没事儿,做兄弟应该的。”

两人看着张觉民脸上那仿佛要吃了他们的表情,格外的开心。

报仇的感觉,真爽啊。

官大一级压死人。

张觉民还能怎么办?老实受着呗,谁叫他还要吃这碗饭。

随即拿起一个卷宗,简单扫了一眼,好在都是繁体字,自己都认识。

“你们真的就只是守着?不进来帮忙?”他侧头看着站在门口的两人喊道。

“秉吾,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人来打搅你的。”

朱成和憋着笑道。

“交友不慎!”张觉民无奈道。

随即拿起卷宗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刚想提笔写东西,

而后脑子一转,便直接对着门口喊道:“来个人,给我磨墨!”

两人本来还在笑,可听见这话,笑不出来了。

明摆着,张觉民是要折磨他们了。

见没动静,张觉民便加大了声音。

“哎呀,这卷宗这么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看完,看来这勾栏是没时间去了哦。”

话音刚落,朱成和便一脸不情愿的走了进来。

没办法,张觉民还欠他们一次呢、

那句话怎么说的,欠钱的才是大爷。

小样跟我斗。

张觉民看着朱成和,一脸小得意,随即便对宋奇志喊了起来。

“我这没吃早餐呢?有点饿了。”

“我就去买!”宋奇志二话不说,直接跑了。

······

中午,天气有些闷,像是要下雨了般,三人坐在班房的门槛上,一旁的还有一个食盒。

这是陆典史送过来,看的出来,对于此事,陆典史还是很上心的。

“啪!”张觉民直接拍死了一个吸血的母蚊子,手指直接弹飞。

“这今日才入夏,蚊子怎么就这么多了?去点盘蚊香。”他随口便说道。


“不然呢?你以为我给你开玩笑的?”

“秉吾再考虑一下,真的!”朱成和和宋奇志急忙劝解道。

“不考虑了,我以前在乡下,认识了个老道士,他教了我不少驱邪镇宅的术法,区区一个女鬼罢了,我会怕她?”

“真的?”朱成和和宋奇志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骗你们干嘛?”

两人听见这话,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不过依旧不放心。

“那个院子多少钱?”张觉民再次询问起了杜川。

杜川见张觉民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了,也不再犹豫。

与其烂在自己手中,还不如换成真金白银。

“既然张公子都这说了,那我也好多说什么?这院子之前两百两,现在我一百两给公子。”

一百两?

听见这个价格,张觉民沉默了起来。

倒不是觉得贵,而是一百两是自己现在所有的钱了,买了院子,自然还得翻新,这还需要花钱,而且月钱还没发,要是买了,那自己可真没有钱了。

“贵了,五十两,我直接要了。”张觉民思忖了一下,直接回价。

五十?

杜川没回答,确实少了。

在延安府,这价格没人会愿意,即便这是鬼院。

“五十两,咱们今天就签合同,你要想清楚,这院子在你手中也几年了,可曾有人要,放在你手中,也是无用,还不如给我。”

听着张觉民的话,杜川沉默了。

确实。

不过他也有些小心思。

“张公子,既然这样,那我也把话说明白了,这院子,你要是买了,可没有退回来的道理。”

“这个我懂。”张觉民点了点头。

“那行!既然如此,五十两,给张公子了。”杜川也不再纠结,现在的他是能赚一笔是一笔了,这鬼院也终于送出手了。

两人随即商议起了合同细节。

没过一会儿,杜川便让人去拿了地契这些。

“张公子,这是地契,这是合同,待会儿只要去衙门交了红契,盖了章那这院子就是你的了。”

红契,什么是红契?

张觉民侧头看向了朱成和和宋奇志两人。

“这个简单,待会儿我们去找文书就行。”

朱成和还是对于张觉民买下鬼院有些不解,不过却耐心解释起来。

红契,也叫笔墨费,这种地契交易,都会到官府备案,官府会收取交易金额的百分之三的税收,也便是,这件事情,官府知道了的意思。

听了朱成和的解释,张觉民顿时明白了过来。

哦,契税,没事儿,后世也有的。

明白过来后,张觉民便提议先去看一下院子。

杜川倒是一脸的犹豫,朱成和和宋奇志也是一脸的无奈。

在城东七拐八拐后。

杜川终于带着张觉民三人来了这个被叫鬼院的院子门口。

张觉民扫了一眼四周,还真是街道的尽头。

不过这不是被叫鬼院吗?

怎么这院子的四周依旧还是有人住啊,一点都不怕?

也是,相比较于穷,鬼算什么?

“嘎吱!”小院的大门被杜川打开,只不过没敢进去,站在门口怯生生的问道:“张公子要进去看看吗?”

那是自然,来都来了。

张觉民一脚踏入了小院,身后朱成和和宋奇志眼神四下乱飘,右脚在后,时刻准备逃跑。

看把你们吓的。

张觉民扫了一眼院子的布局。

倒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是残破的厉害,到处都是蜘蛛网。

院子紧贴城墙有一套房屋,右边也有一套,左边没有,那里应该是以前戏班子留下的一场石建的戏台,院子不大,中间却有一个小水池。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