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动,急忙向商人打听陆子铭的消息。
商人思索片刻后,告诉她:“陆子铭那小伙子在上海可真是干了不少实事。
他组织了一帮进步青年,不仅为前线筹集物资,还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鼓舞了不少民众的士气。
虽然局势危险重重,但他一直都很坚强,也很有办法。”
林婉兮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陆子铭平安无事,并且在为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抗战事业努力奋斗;担忧的是上海的局势依旧严峻,陆子铭随时可能面临危险。
但无论如何,这个消息让她看到了重逢的曙光,也更加坚定了她为抗战贡献力量,早日结束战争,回到陆子铭身边的决心。
随着抗战局势的逐渐好转,日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林婉兮感觉到与陆子铭重逢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她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战事业中,不仅加大了筹集物资的力度,还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激励香港的民众团结一心,支持抗战。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抗战的艰辛,为胜利的到来贡献一份力量。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林婉兮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陆子铭写来的,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她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
陆子铭在信中写道:“婉兮,战争即将结束,这些日子,对你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
我日夜盼望着与你重逢,希望你能尽快回到上海,回到我的身边。”
林婉兮看着信,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收拾行囊,返回上海,去见她日思夜想的陆子铭。
林婉兮向父母说明了自己要回上海的决定,父母虽然对她独自返回上海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但看到女儿眼中坚定的光芒,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
林婉兮怀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返回上海的旅程。
然而,战争后的归途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道路在战火的洗礼下破败不堪,坑洼不平,交通也陷入了极度的混乱。
公共交通几乎瘫痪,林婉兮不得不乘坐各种简陋的交通工具,甚至有时还需要徒步前行。
她先是乘坐了一辆颠簸得几乎要散架的货车,货车在崎岖的道路上艰难行驶,扬起漫天的尘土。
之后,她又换乘了一艘破旧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