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恭敬地拱手,条理清晰地说道:“陛下,充实国库,无非从两个方向着力,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节流之法,主要围绕彻查贪污官吏,或是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微臣相信,以陛下的英明睿智,对此早已了然于心。”
弘元帝微微点头,示意贾琮继续往下说。
“微臣认为,开源之法更为关键。而开源的重中之重,便是开海!”
贾琮稍作停顿,敏锐地捕捉到弘元帝眼中闪过的好奇与思索,趁热打铁,接着说道,
“陛下,如今我朝沿海百姓,大多以农耕、渔猎维持生计,却未能充分发掘广袤海洋的巨大潜力。若能开海通商,与海外诸国展开贸易往来,必定能为朝廷带来丰厚的收益。”
弘元帝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开海之事,朕也有所听闻。只是沿海倭寇肆意横行,海盗猖獗无比,倘若贸然开海,百姓的安危该如何保障?商贾的利益又怎能得以周全?”
贾琮拱手回应,言辞恳切:“陛下所虑极是,正因为当前局势如此,才更凸显出开海的必要性。”
“其一,开海之后,朝廷可大力发展水师,既能为商船保驾护航,又能震慑外敌,维护海疆的和平安宁。”
“其二,朝廷可专门设立市舶司,负责管理海上贸易,,不仅能充实国库,增加财政收入,还能为沿海百姓开辟更多的谋生途径。”
弘元帝缓缓踱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开海之策,虽有诸多益处,可朝中大臣大多持反对意见。他们觉得开海会扰乱民心,滋生奢靡之风,动摇我朝以农为本的根基。”
贾琮神色恳切,往前迈出一步,诚挚谏言。
“陛下,时代在不断变迁,治国之策也需与时俱进。”
“如今西夷各国,都在积极拓展海外贸易,互通有无,国力日益强盛。若我朝依旧固步自封,坚持闭关锁国,恐会落后于人。”
“贾琮,你所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弘元帝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些许不悦。
在他心中,大乾依旧是那威震四方的天朝上国,其余西夷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弹丸小国,实在不值一提,何须如此顾虑。
“陛下可知震天雷?”
贾琮轻声问道。
“就是你战报中提及的,夜袭敌营时所用到的东西?”弘元帝的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
“正是,陛下。这震天雷其实也属于火器的一种。目前我大乾虽设有火器营,但所装备的火器射程极为有限,而且极易发生炸膛事故,一旦遇上雨天,这些火器甚至连烧火棍都不如,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而西夷人,早已成功研发出更为强大的火枪、火炮等火器。”
贾琮微微停顿。
“据微臣所知,西夷的火炮射程可达数里之远,炮弹威力惊人,能轻而易举地摧毁坚固的城墙。而他们的火枪不仅装填速度快,精准度也远超我们现有的火铳,在战场上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弘元帝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脸上原本的轻视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忧虑。
“这些蛮夷,何时竟有了这般厉害的火器?虽说我朝火器营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贾琮神色诚恳,拱手说道:“陛下,如今世界局势瞬息万变,西夷诸国在火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步可谓日新月异。”
“反观我朝,对火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发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才导致与西夷的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