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晚停车场的不欢而散后,我和顾皓远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更加微妙的阶段。
工作上,他依然是那个要求严苛的“方案粉碎机”,但似乎……少了一些不近人情的压迫感。
偶尔,他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甚至会主动分享一些行业内的资源和信息给我。
私下里,他找我“沟通工作”的频率明显增加了。
理由总是冠冕堂皇,比如“这个市场报告的数据有点模糊,需要当面核对一下细节”,“关于下阶段的推广策略,我有些新的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地点也从会议室,逐渐转移到了公司楼下的咖啡厅,甚至……他提出周末在他家进行“头脑风暴”。
“我家比较安静,适合思考一些需要沉浸式环境的创意。”
他发出邀请时,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我却从他眼底捕捉到了一丝……紧张?
我内心的防备依然存在,但经过上次的“部分坦白”,我的态度不再是完全的抗拒和排斥。
我开始尝试着去观察他,去理解他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周六下午,我依约来到了顾皓远位于市中心顶层公寓的家。
房子很大,装修风格是极致的简约,黑白灰的主色调,线条利落,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他这个人一样,带着一种冷淡的高级感。
他带我来到他的书房。
书房同样是极简风格,一面墙是巨大的落地窗,俯瞰着整个城市的繁华。
另一面墙,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书架,摆满了各种书籍。
然而,吸引我目光的,却不是那些书,也不是窗外的风景,而是书桌上,一个被精心装裱起来的相框。
相框里,是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人,是我。
那是我大概一年前,在一次重要的行业峰会上做主题演讲时的抓拍。
照片上的我,穿着职业套装,站在聚光灯下,手握话筒,脸上带着自信飞扬的神采,眼神明亮,充满力量。
那是我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之一。
这张照片……他怎么会有?
而且,还装裱起来,放在书桌上这么显眼的位置?
我震惊地看着照片,心脏再次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无数个碎片化的信息在我脑海中飞速闪过,似乎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这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