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女频言情 > 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小说结局

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小说结局

七子 著

女频言情连载

11我把我爸拉黑删除了。妹妹初三那年,学业很紧张,她选择了寄宿在学校,以后都不回家了。我很支持她的想法。婆婆抓了一只老母鸡来杀,叫我炖汤拿去学校给妹妹吃。二女子马上要考高中了,拿去给她补补。我眼里发烫,连连点头:诶,诶,谢谢妈。她瞥了我一眼:谢莫子,你们没得妈,我是你婆婆,就是她的妈。那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我妈在世的时候。如果我妈在世,大概也会像她这样吧。可是,我妈不可能回来了……我把炖好的鸡汤装好,坐了中巴去妹妹的学校。到时刚好下课,所有人都去吃饭了,只有她一个人埋头题海。她写得专心,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我在她身旁坐下,她才抬起头来看我。她又惊又喜:姐,你咋来了?我来看看你。我笑着,取出口袋里的食盒。以前的鸡汤味道很浓,很香,还没打...

主角:曹小梅唐小梅   更新:2025-04-24 18: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曹小梅唐小梅的女频言情小说《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七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1我把我爸拉黑删除了。妹妹初三那年,学业很紧张,她选择了寄宿在学校,以后都不回家了。我很支持她的想法。婆婆抓了一只老母鸡来杀,叫我炖汤拿去学校给妹妹吃。二女子马上要考高中了,拿去给她补补。我眼里发烫,连连点头:诶,诶,谢谢妈。她瞥了我一眼:谢莫子,你们没得妈,我是你婆婆,就是她的妈。那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我妈在世的时候。如果我妈在世,大概也会像她这样吧。可是,我妈不可能回来了……我把炖好的鸡汤装好,坐了中巴去妹妹的学校。到时刚好下课,所有人都去吃饭了,只有她一个人埋头题海。她写得专心,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我在她身旁坐下,她才抬起头来看我。她又惊又喜:姐,你咋来了?我来看看你。我笑着,取出口袋里的食盒。以前的鸡汤味道很浓,很香,还没打...

《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11 我把我爸拉黑删除了。

妹妹初三那年,学业很紧张,她选择了寄宿在学校,以后都不回家了。

我很支持她的想法。

婆婆抓了一只老母鸡来杀,叫我炖汤拿去学校给妹妹吃。

二女子马上要考高中了,拿去给她补补。

我眼里发烫,连连点头:诶,诶,谢谢妈。

她瞥了我一眼:谢莫子,你们没得妈,我是你婆婆,就是她的妈。

那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我妈在世的时候。

如果我妈在世,大概也会像她这样吧。

可是,我妈不可能回来了…… 我把炖好的鸡汤装好,坐了中巴去妹妹的学校。

到时刚好下课,所有人都去吃饭了,只有她一个人埋头题海。

她写得专心,丝毫没有注意到我。

我在她身旁坐下,她才抬起头来看我。

她又惊又喜:姐,你咋来了?

我来看看你。

我笑着,取出口袋里的食盒。

以前的鸡汤味道很浓,很香,还没打开就已经飘香四溢。

妹妹期待地看着我:姐,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高中的。

我打开食盒:你有这个心就好,不要太累了。

快吃吧。

她点点头,叫我和她一起吃。

我说:家里有呢,你吃吧。

我回去时,妹妹喊住了我:姐!

我转过身,看到她身后的一片晚霞,她就站在那晚霞里笑着。

姐,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我要把你的那份儿也读了!

我笑中带泪:好,姐姐等你的好消息。

12 妹妹中考后回家,所有人都对这次考试闭口不提。

唯恐她有什么心理负担。

爸爸和曹阿姨也回来了,听说爸爸赚了点钱,准备把老屋翻修一下。

爸爸给我发QQ消息,才发现我把他删了。

大姑小姑对我口诛笔伐,说我不孝,是个祸害,白眼狼。

我都置之不理。

出成绩那天,爸爸就开着曹阿姨二儿子的车,想要把弟弟妹妹接回去。

弟弟一个劲儿地往后躲,妹妹的手一直攥着我的衣角。

爸爸看着妹妹,笑得和蔼:涵涵,你中考考得怎么样?

妹妹还没说话,曹阿姨就先打了岔:你未必觉得她能考上一中?

憨憨的,哪像读书的苗子?

我看啊,白家以后有出息的,只有咱的小儿子。

我弟弟立马不服气了:你那小儿子,快四五岁了,连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吧。

她咬了咬牙,狠狠瞪了我弟弟一眼。

我取手机看了看时间,对着妹妹道:应该可以查成绩了。

妹妹点点了头:可以的。

妹妹接过电话,拨通了班主任的号码。

还没等妹妹开口,那头的班主任喜笑颜开:白涵,恭喜你,以630分的成绩考上一中了。

那年中考,满分700。

妹妹乐极生悲,喜极而泣。

我给她竖了个大拇指: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曹阿姨满眼的不可置信。

我挑衅地看着她:看来,你们的小儿子得努力了呢,毕竟630这分数,不是谁都能考得起。

她撇了撇嘴:考得上又怎么样,她读得起吗?

有钱读吗?

妹妹突然僵住。

是的,考上高中,就说明有一笔很大的开支。

我抓紧妹妹的手:别担心,砸锅卖铁,姐也供你。


13 这些年靠着婆家,我一直将弟弟妹妹送读到现在。

其实我心里不仅感激,还很愧疚。

我和陈帆商量好,这次,我要亲自供妹妹上学。

我把小雪交给妹妹看,自己去镇上找了份买水果的工作,一个月有400块。

白天卖水果,晚上我就做些糍粑,拿去镇上卖。

起初生意不好,后来渐渐好了起来。

很多熟人来照顾生意。

我算了算,够了,学费1000,一个月给妹妹400生活费,应该够了。

高中开学的前一晚,妹妹来找我。

她眼睛有些肿,对我说:姐,要不,我不念了。

我突然觉得头晕目眩,睁大眼睛看她。

她继续说:其实,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确实,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可读书,是穷人有出路的最快最便捷的方式。

我第一次朝她发了火:我不管你在想什么,这个书,你必须去给我读。

她也动了气:你不是我,你以为读书那么简单?

随随便便就能读出来吗?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看着她转身离去。

后来我让陈帆去劝劝她,我婆婆也知道了。

涵涵坐在床边,吊儿郎当地抖着腿。

婆婆摇了摇头:小涵,听你姐的没错,读书,才能正经地活出个人样。

妹妹转头看了看我,依旧固执:阿婆,读书是要靠天赋的,我没有天赋,我都是靠日夜苦读才得到这个成绩。

上高中,我没把握,一定能上大学。

婆婆皱了眉头:你这样对得起谁,你姐辛辛苦苦去镇上帮别人卖了几个月水果,这些年我们大家都盼着你能考上一中,你现在说不读就不读?

我可是听说,当年,你姐可是为了你,才放弃读书的。

伤心的回忆被无意勾起,终于激起了妹妹堕落谷底的心。

她立刻转头看我:姐,对不起,我读,我去读。

我知道,她不是不想读,只是不想再连累我。

14 为了让妹妹安安心心读书,我决定把小雪和弟弟交给婆婆,我外出打工挣钱。

婆婆和陈帆起初不同意,后来我据理力争,他们最后只同意我在镇上找工作。

我糍粑卖的好,后来干脆做起了糍粑生意,连带着其他手工食品。

婆婆带着小雪上街来帮我卖货。

很快,就有了些许收入。

妹妹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好,我每次打电话给老师,老师都夸她聪明,有悟性。

妹妹读书越努力,我工作就越有动力。

她上高二的某一天,妹妹的班主任打电话给我。

妹妹疑似得了抑郁症。

我如闻晴天霹雳。

我们坚持这么多年,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得了这种病。

听取老师建议,我把妹妹带回了家。

她初初不爱说话,对我的话视若无睹,成天围着小雪转。

我问她:你努力这么多年,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委屈和心酸席卷了我全身,我做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她不要放弃。

以后好飞出大山。

可她这样子,明显是不想努力了。

她过了好久才反问我:姐,为什么别人有爸爸妈妈,而我们没有?

我想告诉她:就是因为咱没有爸妈,所以才更得努力。

可我忍住了,我对她说:妈妈正在看着我们呢,她无处不在。

妹妹突然哇一声哭了出来。

我没崩住,和她一起抱头痛哭,弟弟牵着小雪进屋,脸上隐忍又悲伤。

他说:二姐,去读书吧,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初三毕业,就出去打工赚钱,供你上大学。


17 妹妹沉浸在学习中,鲜少回家。

好几次我去看她,她都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刷题。

婆婆叮嘱我,越是关键时刻,就越不要去打扰她。

所有我每每给她带了吃的,都放在她的座位,要么让她同学帮忙递给她。

我就在远处,远远地看着她吃完东西,继续埋头苦干。

越临近高考,许多学生就越想放松,她们都在教室里嬉笑打闹。

只有涵涵和少数几个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

妹妹高考完,爸爸又打电话回来了。

我告诉他,妹妹考得很好,过几天就会下成绩。

他立马笑着应我:成绩出来了,记得给我报个信儿。

曹阿姨语气嘲讽:就她那样,还指望她考得起清华北大么?

别做梦了。

清华北大确实很难,但并不代表毫无希望。

成绩出来那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成败与否,就这这一天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也不敢轻易让妹妹去查成绩。

后来,还是婆婆拿着手机给妹妹。

二女子,快,查查看。

妹妹颤颤巍巍接过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所有人聚精会神,屏气凝息,唯恐听不清楚。

电话那头终于接通。

语文118, 数学132, 英语120, 理综250, 总分620。

电话挂断,所有人都沉默了。

过了几秒,小雪抬头问我:妈妈,620,可以上很好的大学吗?

可以,当然可以!

620,除了清华北大,大部分大学都是可以填报的。

我们大家喜极而泣,婆婆擦了一把泪:太好了,二女子,我们就知道,你是个好苗子。

18 爸爸得知涵涵考上了大学,带着曹阿姨一家回来了。

他脸上掩不住的喜悦: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曹阿姨立即换了嘴脸:以后有出息了,可不能忘本哟。

妹妹翻了个白眼:当然,这些年,我姐和弟弟供我读书可太辛苦了。

我摇摇头,我想说,不辛苦的。

曹阿姨和爸爸皮笑肉不笑。

后来大姑和小姑也来了。

大姑看了我们一眼,对妹妹道:没有你爸爸,哪里会有你。

是啊,有些父母亲戚,是惯会道德绑架的。

你伸手要钱的时候,巴不得立刻跟你断绝关系,你一有出息,立马上赶着沾亲带故。

我朝他们笑了笑:大学是考上了,可学费贵着呢。

妹妹站了出来,将在座的人都环顾一遍:爸爸,姑姑,我上大学学费还差5000,你们谁好心,出点呗。

众人本来脸上还笑笑呵呵,一听要钱立马变了嘴脸。

上个大学要那么多钱,还不如不读了。

大姑首当其冲。

曹阿姨也来补刀:有这5000,我们可以买多少好东西啊。

爸爸和小姑低着头,不说话。

看吧,多现实。

只要涉及到各自利益,那肯定是都要将人拒之门外的。

可他们哪里知道。

其实,妹妹上大学,学费早就攒够了。

我和弟弟多多少少存了些,舅舅也悄悄拿了2000块钱。

大姨也出了1000。


15 妹妹还是不愿意去学校。

同龄人每个周末都可以借老师的手机和父母通通电话。

每到这时,她就觉得无比失落和委屈。

我决定带着她去县城里逛逛,自从妈妈走后,我们几乎都没进过县城了。

她读书读那么久,可能真的太累了吧。

可她完全提不起兴趣,一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自言自语。

县城里,我们遇到了舅舅。

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们,非要带我们去吃一顿饭。

饭桌上,他得知妹妹得了抑郁症,一时也不知说什么。

只是好言劝她一定要读书。

饭后,他把我叫了出去,从口袋里取出1000块钱。

这些年,舅舅没帮上忙,这点钱,就当是我拿给涵涵买些营养品的钱。

他说完把钱硬塞给我。

弟弟提前辍了学,瞒着我们偷偷去福建打工。

我甚至不知道他在哪里有的出门的车费。

后来他工作找到了,才给我来了电话。

姐,我找到工作了,在鞋厂上班,一个月有800呢。

他高兴地说。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才多大就辍学?

我生气极了。

他在那头犹豫一会儿:姐,这些年给你和姐夫添麻烦了,我真不是那读书的料…… 你好好劝二姐,让她好好读,以后出息了,我还要沾她的光。

他匆匆挂了电话,刚好妹妹站在门外。

她全听到了。

我让她走过来,对她说:我和你姐夫商量了,打算送你去看看心理医生。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去看心理医生,可是要花好大的钱。

她摇摇头,泫然落下泪来:姐,不用了,我去读书就好了。

我看着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朝我笑笑:虽然我没有妈妈,可我有姐姐啊。

我含泪点头:早该这样想的。

16 弟弟每个月都会寄一部分钱回来,说拿给二姐读书用。

后来爸爸和曹阿姨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弟弟出去挣了钱,频频找我要电话骚扰他, 曹阿姨在电话那头阴阳怪气:你不给我们说你弟弟的电话,是怕他不给你寄钱了吧?

我冷笑一声:关你屁事。

我爸在电话那头大吼:听说你们自己在做生意,供你妹妹读书绰绰有余。

既然这样,就把你弟弟的钱交出来,正好老幺要上大班了。

我叹了口气:爸,你在外面挣的钱不够老幺上学?

老幺是你的儿子,我们就不是你的孩子了?

曹阿姨气急败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后来我得知,曹阿姨的大儿媳,孩子生下来就卷钱跑了,留下的孙子得曹阿姨带。

后来老幺自己淘气,把一缸开水打落在地,烫了一身疤,爸爸赚的钱,全让老幺住院治疗霍霍没了。

如今,还得靠爸爸一人养着那好几口人。

他偶尔会给我发短信,说他太累了。

一个人上班,养五六个人。

我那时想,现在后悔,早就来不及了。


7 曹阿姨出了月,我爸特意来我婆家找我。

我把他请了进去,给他泡了杯茶。

他说:我和你曹阿姨就要出门了,涵涵和小风两个在家,你这个做姐姐的,应该带着他们。

我笑着说:你这和遗弃孩子有什么区别?

他脸色一变,就要抬手来打我。

我站在原地,狠狠地挨了他一巴掌。

我婆婆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我爸阴阳怪气:哟,卖女儿的来打女儿了?

我爸气得脸色潮红:我教训女儿,关你什么事。

我婆婆本就对我爸不给陪嫁的事耿耿于怀。

我爸这样一开口,我婆婆更是怒气冲天:从你把她卖了那天起,你还有脸说她是你女儿?

你们白家,是靠卖女儿维持生计?

我爸气个半死:我生她养她这么多年,这点钱是我应得的。

多么可笑。

生养孩子,就是为了长大了可以卖点钱。

有的人,并不是觉得那是一条生命,只是他用来换钱的物件。

仅此而已。

8 我爸真的把我妹妹和弟弟扔在了家里,带着曹阿姨娘俩出门了。

他们走后,我回了趟娘家。

我早就想好了,如果爸爸真的不管妹妹和弟弟,那我就回娘家来,总不能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自生自灭。

弟弟已经八岁了,上着二年级,妹妹十一岁,正在上五年级。

他们都很懂事了,面对爸爸出门,他们表现地异常平静。

妹妹看着我:姐,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自己在家,可以的。

她才十一岁啊。

我眼里进了沙子,摇摇头:没事,我来陪你们。

陈帆家离我家有些远,骑电动车要骑三个小时。

隔天,陈帆就带着婆婆来找我。

我以为婆婆会极力让我回去,可我没想到,她看到我弟弟妹妹时眼睛也红了起来。

这天杀的老子娘,只管生,不管养。

婆婆骂道。

后来我们商量好,我留在娘家照顾弟弟妹妹,陈帆每月过来看我两次。

妹妹上了初中后,爸爸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我的电话。

他第一句话不是问我们过得好不好,而是问妹妹的成绩。

我冷笑一声:涵涵成绩很好,名次一直在年级前三十。

爸爸那边如获至宝,声音都洪亮许多:我就知道,这孩子,不差的。

我敷衍几句,挂断了电话。

陈帆抱着两岁半的孩子走进来,朝我笑了笑。

是谁打得电话?

我爸。

我说。

他显然有些惊讶,却不再问我任何话。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