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结局+番外小说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结局+番外小说

冷香忆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礼村是个大村,共有四十几户人家,其中二十几户姓王,王族是个大家族,其余的人家都是十五年前从外地迁到此地的,姓李的人家只有李山一家。李敏寒还没睡醒,迷迷瞪瞪伸手揉揉眼睛。李英华见是个提着大竹篮穿着青衫红脸四十几岁的壮汉,看着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来是谁,问道:“请问你是何人,找李家人什么事?”李敏寒清醒过来了,看到壮汉的模样,立刻小声道:“三哥,他是镇里的张屠夫。”去年李山过三十岁生日,赵氏带着李敏寒去镇里买了一斤猪肉回来包了饺子,还下了肉面给李山吃。李敏寒还跟生着一张红脸的张屠夫说过一句话。张屠夫上下打量两个模样七成像的少年,在镇里就打听清楚了,李家娘子生了两对孪生子,莫非眼前这对少年就是其中的一对孪生子,正容道:“我是镇里的张大宝。我...

主角:李如意李健安   更新:2025-04-22 19: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礼村是个大村,共有四十几户人家,其中二十几户姓王,王族是个大家族,其余的人家都是十五年前从外地迁到此地的,姓李的人家只有李山一家。李敏寒还没睡醒,迷迷瞪瞪伸手揉揉眼睛。李英华见是个提着大竹篮穿着青衫红脸四十几岁的壮汉,看着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来是谁,问道:“请问你是何人,找李家人什么事?”李敏寒清醒过来了,看到壮汉的模样,立刻小声道:“三哥,他是镇里的张屠夫。”去年李山过三十岁生日,赵氏带着李敏寒去镇里买了一斤猪肉回来包了饺子,还下了肉面给李山吃。李敏寒还跟生着一张红脸的张屠夫说过一句话。张屠夫上下打量两个模样七成像的少年,在镇里就打听清楚了,李家娘子生了两对孪生子,莫非眼前这对少年就是其中的一对孪生子,正容道:“我是镇里的张大宝。我...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礼村是个大村,共有四十几户人家,其中二十几户姓王,王族是个大家族,其余的人家都是十五年前从外地迁到此地的,姓李的人家只有李山一家。

李敏寒还没睡醒,迷迷瞪瞪伸手揉揉眼睛。

李英华见是个提着大竹篮穿着青衫红脸四十几岁的壮汉,看着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来是谁,问道:“请问你是何人,找李家人什么事?”

李敏寒清醒过来了,看到壮汉的模样,立刻小声道:“三哥,他是镇里的张屠夫。”去年李山过三十岁生日,赵氏带着李敏寒去镇里买了一斤猪肉回来包了饺子,还下了肉面给李山吃。李敏寒还跟生着一张红脸的张屠夫说过一句话。

张屠夫上下打量两个模样七成像的少年,在镇里就打听清楚了,李家娘子生了两对孪生子,莫非眼前这对少年就是其中的一对孪生子,正容道:“我是镇里的张大宝。我爹派我去李家感谢小李神医的救命之恩。”

李英华恍然大悟,“哦。原来我妹妹上次救的老爷爷就是张伯的爹爹。”

张屠夫咧嘴大笑,这就跟着两个少年去礼村,路上忍不住问道:“你妹妹的医术是跟谁学的?”

李英华眼珠一转,缓缓道:“我去世的姥爷是秀才,家里有几本手抄的医书……”这是实话。他可不会跟外人说李如意的医术是梦里学的。

张屠夫脑补了一通,“原来令堂娘家是书香门第。小李神医的医术是向令堂学的。”

“我娘不会医术,只是背了几个方子。”李英华这不是夸大其词。赵氏是知道几个治小病的方子,还曾用到生活当中。

李敏寒被李英华打发提前回到家里,跑到正在堂房里面绣花的赵氏跟前,激动的道:“娘,我妹妹上次救了一个老爷爷,这个老爷爷是镇里张屠夫的爹。张屠夫提着东西来谢我妹妹。现在他就在来咱们家的路上,我三哥陪着他。”

赵氏一听来男客了,李山兄弟都不在,她不方便见客人,可是客人要见李如意,她也得陪着。

为了怕人说闲话,她决定就在敞亮的前院会客。

李如意在杂房里捣腾晒干的草药,被赵氏叫了出来问长问短。

“老爷爷是个大胖子,突然间晕倒在街上,两个壮年男子抬着他都很费劲,药堂的郎中说他患的是中风,已不是第一次这样,这回很严重,救不了他,让人把他抬走。正好我路过,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借了郎中的银针把老爷爷救醒。”

赵氏定定瞧着宝贝女儿,问道:“你从哪里学来的医术,还会用针灸?”

“梦里有人教的。”李如意之前以前解释过,当时赵氏在场。可能赵氏没想到会有患者的儿子亲自登门道谢,就要问个清楚。

赵氏在娘家时看过一些杂书,多年前逃荒的时候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见识比村里的妇人强许多,嘱咐道:“到外头可别这么说。刚才你三哥跟张屠夫解释是你姥爷家里有医书,我背了些药方传给你。你以后就跟别人这么说。”

“好。”李如意前世不是高调的人,就把赵氏的话听进耳里。

赵氏目光扫过汗流浃背的李敏寒,想到长子与二子之前也是如此,问道:“你们四个上午轮流挑柴去集市卖?”

李敏寒点了点头。

李如意有些生气的道:“娘,一担柴很重。我不让他们去卖柴,他们都不听。”

李敏寒忙道:“村里的大虎、四狗子比我还小几月,开春就挑柴去集市卖。”心里担心赵氏把他们卖柴的铜钱收走,“娘,我去擦身子。”

李如意见赵氏没有阻拦,心里一酸,这都是家里太穷闹的,更加坚定要做小买卖赚银钱。

李敏寒去厨房的大缸打了半木盆凉水准备擦身子。

李如意高声道:“四哥,你刚出了汗,千万别用冷水擦身子。我这就烧点热水,也不费事,你用热水洗。”礼村周边都是大山,多的是树。李家有六个非常勤快的男人,家里的柴用不完。上午她就给李健安、李福康烧得热水擦身子。

李敏寒笑道:“那就多烧点,一会儿三哥也要擦身。”

不一会儿,张屠夫就到了李家,见到李如意就跪下替老爹磕了个响头谢恩,而后放下竹篮连水都不喝一口就要走。

大竹篮上面盖着一块黑布,里面透着浓郁的血腥味,不知道装的是什么。

李如意猜测张屠夫是卖肉的,这大竹篮里装的都是猪肉,眼下家里什么都缺,猪肉可是好东西,要是做成卤肉能卖一些银钱,做吃食小买卖就有本钱了,心下欢喜,“你先别走,我有话要你带给张爷爷。”

“小李神医请说。”张屠夫这才有功夫打量李如意,穿着灰色打满补丁宽大的衣裤,个子不高,头发稀疏,皮肤微黄,杏眼有神,小鼻子小嘴,十分清秀,脖颈长有些气质,看着比镇里的小女娃聪明。

李如意正容道:“少吃荤腥,坚持每日用晒干的山里红泡水喝,对身体有益。”张爷爷体型肥胖,患的是脑溢血,血脂血压高,吃山里红能降血脂血压。

山里红就是山楂。

燕城地属大周的东北边,方圆几百里的山里有许多的野山楂树。到了秋天丰收时,满树挂满了红红的野山楂,漫山遍野都是。

农民进山摘野山楂自家吃或是拿到县城里卖。

长平县城新鲜的山楂大概五斤一个铜钱,晒干的山楂大概三斤一个铜钱。

张屠夫一听是非常便宜的山里红,脸上笑意浓浓,道谢之后就走了。

李家人等张屠夫走远了,这才掀开大竹篮上面盖着的黑色麻布,原来都以为是一篮子猪肉,谁知竟是臭烘烘的猪下水及两对长满猪毛的猪蹄。

猪下水包括猪肠、心、肝、腰、肠、肚,便宜的很,一幅二十多斤,一共才几文钱。

两对猪蹄大概四斤,最多一文钱。这是买肉时搭的东西。

夏天太热,猪下水腥臭,不好处理还招苍蝇卖不出去。

嗡嗡嗡,苍蝇闻着猪下水的腥臭味飞来了。李家四个少年连忙挥手赶苍蝇。

赵氏见宝贝女儿一脸失望,忙道:“好歹是肉。”

李英华嘀咕道:“前年村里来了个铃医,给孔家一家人看病开了药方,孔奶奶也就给了他一把菠菜。”


胖妇人高声道:“可不是吗,要把肥肠洗干净,得用好多的盐、玉米面。这家的肥肠弄得很干净,价钱还便宜。可惜没有带碗,不然买上一斤带回家给我相公孩子吃。”

“炒肥肠在哪里卖的?”

胖妇人好心的答道:“就在集市的最外面,卖主是两个少年。”

李健安、李福康没想到一个顾客就买了五个铜钱的,特别欢喜,接下来,围观的几个人都买了,没有胖妇人那么阔绰一下子就买了五个铜钱,每人就买了一个铜钱的尝尝。

胖妇人的邻居来了,也是个有钱的主,一口气在原地吃了三个铜钱的,倒是不好意思手托着肥肠走回家,正好看到不远处有农民在卖碗,直接花了一个铜钱买了一个碗,让李健安用桑叶在碗里铺了一层,买了十个铜钱的带走了。

李健安激动的不害羞了,吆喝声大了,与李福康你一句我一句的喊起来。

他们卖的炒肥肠在集市里独一份,与别人家没有竞争,生意红火也不会引人妒忌。

旁边卖茄子、豆角的长脸中年农民还有些担忧的问道:“你们家收拾肥肠用了许多盐、玉米面吧?”

李健安兄弟出来之前都得了李如意的嘱咐,自是不会把用草灰洗肥肠的法子说出来,均点点头道:“是。”

长脸农民摇了摇头道:“那成本可就高了,赚得很少。”

李福康假装轻叹一声,“没法子。天气热,家里今个刚得了一副猪下水,不收拾出来卖掉就得坏了。”

一个瘦老头吃好了,激动的叫道:“小娃娃,给我再来一个铜钱的。”

长脸农民见李健安兄弟来得比他晚,卖得比他快,生意特别火红,也放下脸来吆喝,“茄子、豆角,一堆一个铜钱。”

集市里十个有九个是卖菜的,他卖的菜别人也卖,价钱非常的便宜,两三斤才一个铜钱。

不过他这么一喊,还真把人吸引过来了,一下子卖出两堆。

他心里欢喜,扭头一看,两个少年已经提着大篮子走了,从他们来到现在,这才一会儿功夫就都卖光了。

他琢磨家里要不要也做炒肥肠卖?

赵氏一觉醒来,得知长子、二子去县城卖炒肥肠,有些惊诧,现在阻止也来不及,索性不说。

李如意连忙送上马屁,“娘比爹开明多了。”

“你啊,你爹这才走了一天,你就开始折腾你哥哥。”赵氏右手食指轻轻戳了戳宝贝女儿的额头。

“不折腾哪来的肉吃。娘,你等着晚上吃我做的炖猪蹄。”

“这都已经吃过两顿饭了,还吃第三顿干什么?”

“天气太热,不吃掉就坏了。”

“那就等着你大哥、二哥回来一起吃。”

“那是。”李如意见赵氏又要绣花,忙劝她去屋前屋后散步活动一下。

赵氏性子不倔强也不固执,听宝贝女儿说的有道理,就在院子前后走走。

李如意去了厨房,见李英华、李敏寒并排坐在灶前脑袋枕着肩膀互相依偎竟是睡着了,体贴的没有把他们叫醒,走出厨房陪着赵氏散步。

李家是外来户,建在山脚下,离村口大约百丈,东西两旁的邻居也都是外来户。

东边的是刘家,西边的是章家。

刘家、章家的人口比李家多,家里比李家还要穷。

李家到了冬天好歹儿女都有棉衣棉裤穿,刘家、章家都是两人共穿,大儿子穿着出门干活,二儿子没得穿就得在家里呆着。

越穷就越生。

李家五个儿女,赵氏肚子里还有一个。

刘家夫妻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都已经十七岁,刘家媳妇张氏又怀孕了。

章家的老夫妻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娶妻生了儿女。第三代现在已有十人。三个儿媳妇又都怀了身孕。

赵氏站在自家后院的菜地,由李如意陪着说话,比较悠闲。

不远处,章家老二的媳妇王花大着肚子在后院剁柴。

王花干活干的心里有气,眼尖一下子看到赵氏,高声问道:“赵姐,你家下午吃肉了?”

赵氏摇了摇头道:“哪是什么肉。不过是猪下水。”

闻言,王花心里平衡多了,高声道:“收拾猪下水要用好多盐、玉米面。”

“我们家哪里舍得,随便收拾一下,凑合吃一口填饱肚子得了。”赵氏自是不会傻呼呼的说出草灰能清洗猪下水的方子,说完就拉着宝贝女儿的手离开后院去了前院。

刘家的张氏腆着肚子端着一大木盆脏衣服要去河边,回头见到赵氏母女站在不远处绿油油的梨树下,忍不住大声道:“赵妹子,你真是好命,坐在家里就有人给你家送肉。”

张氏的夫君刘宝带着大儿子刘大去县城做小工。

二女儿刘盼、三女儿刘想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奴婢。

四儿子刘二在家得看着六岁的刘三及三岁的刘四。

洗衣服、做饭这样的活就得张氏自己去干。

张氏非常羡慕赵氏不用自己洗衣做饭。

赵氏抱怨道:“那是猪下水。光是洗它就得去河边挑好几回水。”

“那倒是。猪下水做好了闻着香吃起来可脏。特别是猪大肠,里面都是猪屎,恶心的很。”张氏皮笑肉不笑的说了这几句话,隔着远也瞧不到赵氏脸上的表情,不过想必不会好看。

李如意眉头微蹙见赵氏望向张氏背影的目光带着几分不屑,低声道:“娘,她这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

赵氏轻声道:“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跟她这样的人万万不可说实话,也绝对不能深交。”

李如意把赵氏送回堂屋,走到厨房见两个哥哥还在睡着,就去了柴房,用柴刀在几块木头上面又削又砍,做成了厚约半寸的木板,以后就用木板记帐,支出收入一目了然。

她把几块木板拿回自己的卧房放好,无意间看到插在床头的一小簇五颜六色的野花,这是四个哥哥送给她的,每隔几天就会送一簇。

来到大周国近百日,爹、娘、堂叔、四个哥哥对她的爱与关怀无微不至,像送野花这样的日常小事数不胜数。

家里非常穷,可是亲人不求回报深深的爱让她接受了现在的身份。

她前世是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十八岁之前生活在孤儿院,吃了许多苦,学会许多生活技能,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医大,在医大勤工俭学,又上了研究生,毕业直接入伍当了一名军医,后来与一位英俊的军官结婚不到半年,丈夫在演习当中牺牲,没有给她留下一儿半女。

她伤心过度申请去了边防军队,这一呆就是二十几年,期间没有再婚。

从厨房里传出李英华语气焦虑愧疚的声音,“四弟,快醒醒!”

李敏寒叫道:“是不是大哥、二哥回来了?”

“不是。我们又睡过头。”

李英华声音带着哭腔,“我刚才梦到咱们家的炒肥肠没有卖出去全臭了。”


李如意记得五狗子说过许家的菜地种了许多的大葱。

“我们跟娘说一声,让娘去找马姨买葱。”李健安这就去找在后院散步的赵氏。

赵氏听了此事,当即带着李健安拿着十个铜钱去了许家。

许家与李家距离二、三十丈,就是一排六间茅草屋。

此时,马氏正坐在前院梨树下做绣活。

以前马氏的绣活很一般,是赵氏手把手教她,她为了给家里添进项也肯下功夫,这样学了两年终于学出来,绣的花样可以卖到镇里的布铺。

马氏见到赵氏跟见到亲人一样,在心里她也确实把赵氏当成娘家的妹妹看待,大嘴笑得合不拢,“你怀着身孕呢,有什么事叫我过去就行,还专门跑一趟干什么?”

赵氏笑道:“我家葱没了,到你家来买葱。”

“还说什么买,直接拿走。”

“我家要的量很大,你家的葱多半是要留到冬天吃的卖的,我家怎能不花银钱就拿走。”

“你要给我银钱,我就不让你去我家菜地。”

“这是干什么,唉,早知道我就不来你家买葱。”

马氏朝家里吼道:“六狗子、七狗子,耳朵聋了,赶紧去菜地给你们姨拔葱!”

后院传来两个小家伙的叫声,“姨,你等着,我们很快的。姨,你好久没来我们家了。”

赵氏拉着马氏去了堂屋,“这些天我们家里做买卖,几个孩子忙的脚不离地,我厨艺不好想帮忙都帮不上,就在家里呆着,好歹能让他们有个主心骨。”

“这个我听五狗子说了。”马氏停顿一下,感激道:“你们家如意真是好的,教五狗子识草药挖草药。”家里已经吃了好几顿的凉拌马齿苋、苦菜等,以前这个时节爱上火嘴巴里生口疮,现在都不生了。

“如意那是闹着玩的。不过,五狗子认识些草药,有几个治小病的药方傍身也好。”

马氏语气里充满了羡慕与感慨,“五狗子要是能有如意的一成本事就好了。”她是知道李家卖的饼是李如意做出来的。

许家的孩子动作很麻利,七岁的六狗子、五岁的七狗子每人双手抱着一捆葱,从后院走至,把葱放在了李健安的脚下。

六狗子仰着流鼻涕脏兮兮的小脸,问道:“哥,够不够?”

李健安笑道:“这有三、四斤,足够用几天了。”拉着六狗子、七狗子去许家厨房水缸,给他们俩洗脸。每回来许家,这是必做的事情。

马氏不像赵氏爱收拾干净,许家从里到外都脏,许家人从大到小都不干净。

李健安带着两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小孩子出来,马氏把刚才从卧房里上锁柜子里面取出来的一把炒花生塞进他的手里。

赵氏见瘦的腊黄色小脸没有一点肉的六狗子、七狗子眼巴巴的望着李健安手里的花生,“马姐,炒花生你留给你儿女吃。”

李健安脸微红,“姨,我都多大了,还吃零嘴呢。”

马氏毫不在意的道:“他们都是饿死鬼投胎,给他们吃多少都吃不够。”

赵氏没花一个铜钱得了一捆葱,回到家里就跟李如意道:“你马姨死活不收葱钱,这可如何是好?”

之前赵氏没有从许家收白面、鸡蛋,就是怕马氏不收银钱。瞧瞧,这么多葱要是放到冬天,一斤能卖两个铜钱,四斤就是八个铜钱。

“马姨还给我一把炒花生。”李健安有些感慨道:“马姨家一点都不富裕,对咱们家总是这么大方。”


有个正在吃素馄饨的胖胖的老主顾笑道:“大爷,李家的鸡蛋灌饼独一无二,卖这个价不贵。”

黑痣老头再一次心里抱怨道:老天怎么就没让我做出独一无二的吃食。

另一个身材干瘦的老主顾打趣道:“你这素馄饨里面连鸡蛋都没有,还卖三个铜钱呢。”

黑痣老头连忙辩解道:“我煮馄饨用柴还有水了。”

胖胖的老主顾道:“柴山里有,水到处都有。人家鸡蛋灌饼里面除了鸡蛋还有好多的菜籽油,菜籽油可贵着呢。”

黑痣老头不吭声了,低头捞馄饨。他在家里试着做鸡蛋灌饼,费油费鸡蛋,怕跟葱花饼一样做出来没有人买亏本,就打消竞争的念头。

“那不是驿站的刘大人吗,怎么走路急匆匆?”胖胖的老主顾目光望向镇街,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穿着黑衣的青年汉子神色匆匆走过来。

干瘦的老主顾好奇的高声问道:“刘大人,大早晨的你带着人去哪里?”

刘大人身材高胖,穿着绿官服,就像一个绿皮球,说话时眉毛一动一动,看着很有喜感,挥挥手道:“别提了,驿站来了贵客,嫌弃老崔做的早饭不好吃,在那里发脾气,郝大人派我出来买饼。你们有没有瞧见卖饼的两小子?”

金鸡镇是个重镇,来往贵人多,驿站建的比一般的县里的驿站都要大。

驿站的主官郝大人的官职都是正八品上,再往上升一级就是从七品下,可以胜任小县城的县令了。

副官刘大人的官职是正八品下,这个级别可以到县城给县令当县丞。

干瘦的老主顾忙道:“瞧见了。他们来了一会儿。你赶紧去,去晚了他们的饼就卖完了。”

黑痣老头忍不住问道:“刘大人,小的这里有早上刚烙的玉米面饼,你要不要买些?”

刘大人着急买饼,头也不回的道:“贵人要吃的是新鲜吃食。你这个玉米面饼人人都会做。”

两个黑衣青年朝一脸失望的黑痣老头摊开双手。

“还有多少张鸡蛋什么饼?”刘大人盯着李家的大竹篮。

李英华、李敏寒还是头一回看到穿官服的人来买饼,心里有些发怵。

李英华清了清嗓子,小声道:“大人,我们有十二张鸡蛋灌饼。”

刘大人板着脸道:“才十二张,这可不够。”

李敏寒鼓起勇气道:“我们还有八张葱花饼。”

“贵人要吃的是新鲜吃食。葱花饼人人都会做。”刘大人把刚才说给黑痣老头的话又说给李家兄弟。

两个黑衣青年看模样是随从,先后开口道:“大人,李家的葱花饼做的好吃。”

“属下吃过的葱花饼当中就数李家做的最好吃。郝大人就曾让属下给他买过葱花饼。”

“那就都买了,连竹篮子也买了。”刘大人火急火燎的从钱袋里掏出一粒碎银塞在李英华的手里,吩咐随从提着竹篮就回驿站。

李英华一看是碎银,不知道是多少,不过能肯定的是比饼钱多,连忙追上去,“大人,你给的银钱多了……”

“赏你。”刘大人带着两个随从一阵风似的跑了,把卖馄饨黑痣老头看的一愣一愣的,心道:我怎么没碰到这好事?

李英华兄弟得了银子不敢逗留,赶紧回家,到了家里就喜气洋洋的把碎银拿出来让赵氏瞧看,“娘,你快看看,这是多少银钱?”

赵氏喜道:“三分银子。你们今个卖饼得了这么多银子?”


李健安并不正面解释天气炎热肉食容易腐坏,笑道:“大婶,今个我们家卖白面葱花饼。”

胖妇人嘀咕道:“饼有什么好吃的。我自己就会做。”

李健安见胖妇人转身走了,急道:“我家的饼很好吃,不信,你可以尝一块。”说着就把早就准备好的一碗切成小块的葱花饼端了出来,“大婶,尝一块不要银钱,你尝尝吧。”

胖妇人心想既然不要银钱,那我尝一块吧。转身回来拿了一块葱花饼放进嘴里,这一吃就觉得比自己烙的饼好吃多了,这家主妇的厨艺可真是棒。

她家里的丈夫孩子还等着吃炒肥肠呢,既然没有,买葱花饼回去给他们吃吧,“我买四张。”

二百张饼一下子就卖出了四张,买卖开门红。

李健安满脸笑容收了银钱,“大婶,吃好再来。”

李英华在一旁看着李健安做成了一笔买卖,心里有些佩服,觉得自己很没用,憋了一会儿,鼓起勇气吆喝起来。

胖妇人往前走,买了一斤鸡蛋,又转了转,仍是回来了,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李英华朝李健安问道:“这也是你兄弟?”

李健安笑答:“对。他是我三弟。”

胖女人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家几兄弟?”

李健安直言道:“四个兄弟还有一个妹妹。我娘还怀着娃,我们家很快又要添人口了。”

“你娘生了你们几个好儿子真有福气。你娘厨艺好。”胖妇人笑眯眯的走了。这次不再回来,而是直接回县城家里了。

李健安、李英华望着胖妇人宽厚的背影,很想追上去跟她解释,炒肥肠、葱花饼都是我妹做的,我妹的厨艺好。我娘有一个好女儿。

一个头发灰白戴着闪亮银耳环的老妇人走至,瞧了瞧大竹篮里面的饼,指着靠近县城城门的方向,“那边有人卖饼,也是一个铜钱一张,可比你家的大。呶,就是穿灰衣的男的。”

两个少年顺着老妇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十丈外有个穿着灰衣黑裤的中年男子在卖饼。

昨天李健安卖炒肥肠来去匆忙没注意。现在他有些懊恼昨天没发现这里已经有卖饼的,没有向李如意建议把饼烙得大一些。

李英华把碗端起来,恳求道:“老奶奶,你尝一块我家的饼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老妇人也是知道尝一块不要银钱,就拿了一块饼吃了,吃完之后,恍然大悟般道:“你家的饼里放了葱花还有盐,又是用菜籽油烙的,他家的饼什么都没放,还是干烙的,难怪你家的饼比他家的饼要小一点。”话毕,就掏出六个铜钱买了六张葱花饼。

两个少年大喜,连忙给老妇人拿饼。

人们买东西都是跟风,胖妇人、老妇人买过饼之后,县民陆续过来买葱花饼。

有人买了当场就吃一张,旁人就问味道如何,那人就说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葱花饼,干脆又买了八张,加上吃的一张就是九张,得到免费送的一张。

这人喜滋滋道:“买九张送一张。我用九个铜钱就买了十张葱花饼。”

有认识这人的就笑道:“你家一共三口人,买这么多饼吃的完吗?”

“吃不完的饼我不会放到明早吃啊?”

“放到明早不会坏?”

这人一脸自信,“这又不是肉食,这是用油烙过的饼,放到后天都不会坏。”

这下子大家都来疯抢,就跟昨个卖炒肥肠一样,买卖十分的红火。

李健安与李英华不是孪生子,不如昨个李健安与李福康配合的好,不过,李英华的性子不急,不会像李福康易忙中出错。

兄弟俩把二百张葱花饼都卖完了,怀揣一大堆的铜钱,满脸笑容,见那个灰衣中年男子还没有卖完,心里均是自豪。

今个李健安比昨晚早半个时辰回到礼村。

除了里正兼王族族长王海的家还点着灯,其余的人家都是黑呼呼。

从村口走到李家这一路又是引来几声狗吠。

有人没有上床睡觉,也是闲着无事,特意飞快的跑出去打开大门瞧看,就看到两个人的背影,不知是哪家人,真是好奇这么晚了出门不怕看不见路摔着碰着?

李福康站在土路上借着月光眺望,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很是激动又有些担忧的问道:“大哥、三弟,咱们家的饼都卖完了吗?”

“回家说。”李健安听到身后刘家的大门砰的开了,真的很想跑过去把李福康的嘴巴捂住。不知道财不能外露吗。

刘宝的媳妇张氏挺着肚子站在大门口,高声问道:“我就说谁这么晚才回来,原来是李健安兄弟从县城卖饼回来了。走的这么快,肯定赚了很多的银钱。”

李英华没好气道:“张婶,快别提了,县城已经有卖饼的,饼的个头比我们家的大。我们的饼卖不出去,到了最后集市都快散了,我们不得已贱卖了。”

张氏有些得意的道:“算你们机灵都贱卖了,不然这么热的天拿回来吃不完得馊掉。”心里暗笑,买卖哪有那么好做的。要是这么容易赚到银钱,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去卖饼。

李福康这会子知道刚才不该喊了,一脸愧疚跟在板着脸的李健安身后。

李英华听到刘家大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这才俯在满脸担忧的李敏寒的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道:“我刚才是骗张婶的,咱们家的饼都卖光了。”

李敏寒激动的一蹦三尺,李英华连忙用力的把他的嘴巴紧紧的捂住,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

李健安冷哼一声,看来得给三个弟弟好好说道说道财不外露的道理。

一家人关好了堂屋大门,开始算账。

李健安把所有的铜钱拿出来,一枚枚数给家人看,一共是二百九十七枚,特意解释道:“有三个主顾一次性买了九张饼,送一张饼。”

赵氏盯着铜钱,震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她的丈夫、小叔子在燕城卖苦力修建城墙,一天合起来四十个铜钱。今个家里的五个儿女卖出三百张饼,除去本钱,纯利润高达二百多个铜钱。

李福康激动的都要哭了,“我们家今个卖出三百张饼,得了二百九十七个铜钱,这是快三分银子了。”

李如意微笑道:“我的好二哥,你别忘记咱们还有本钱、人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