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手法缺乏创意,动机过于脸谱化”的看法,那助手就像见了鬼一样,猛地朝我磕头:“大佬!
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求求您高抬贵手!
别分析了!
我什么都认!
您说我是为了毁灭世界杀的他都行!
求您了!”
我:“……”柯南:“……”目暮警官&高木&佐藤:“……”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柯南走到我身边,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咬牙切齿地说:“白、一、渡!
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现在凶手都抢着认罪了!
连动机都懒得编了!”
“这怎么能怪我?”
我无辜地摊手,“这届凶手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一点戏剧冲突都承受不住。”
“而且,”我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个跪地求饶的助手,“你不觉得……他认罪认得太快,太主动了吗?
这不符合‘真凶’在被揭穿前那种垂死挣扎、百般狡辩的‘标准人设’啊。”
“根据我的经验,”我压低声音,“这种抢着认罪的,百分之九十……是替罪羊!
或者……是想掩盖更大的秘密!”
柯南:“……”(他开始觉得,我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最终,在我的“强烈建议”下,警方对现场进行了更仔细的勘查,果然……在某个隐蔽的角落,发现了第二组指纹和……一些微量的、不属于助手和死者的毛发。
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那个抢着认罪的助手,只是因为和死者有过争执,做贼心虚,再加上……害怕被我“剧本分析”,才急于顶罪。
看着目暮警官他们带着真正的凶手离开,柯南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着我。
“……你这次,算是蒙对了?”
“什么叫蒙?”
我拍了拍他的小脑袋,“这叫‘剧本逻辑反推法’!
懂不懂?
小学生。”
柯南:“……”(拳头硬了。
)8我发现,我的“剧本分析”,似乎……自带某种“因果律”武器?
有时候,我那些基于“戏剧冲突最大化”、“人物弧光最饱满”原则而胡编乱造的理论,竟然……能在某种程度上,歪打正着地,触碰到案件的……另一层真相?
就像上次那个漫画家助手替罪羊事件。
还有一次,一个富商在家中被枪杀。
现场伪装成了入室抢劫的样子。
柯南通过各种蛛丝马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