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全文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全文

赵吹鸾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有了高得捷的加盟,王家彦悬着的心,才稍微松了下来。跟崇祯祈祷吴三桂守住居庸关不同。王家彦深知,居庸关早晚要被李自成攻破,双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了。现在他已经被架在了火上烤,容不得他了,能守住京师,就能流芳百世。守不住,只能玉石俱焚了。王家彦知道,京师如今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构建起坚固防线。他立刻召集高得捷、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商议布防之事。走出紫禁城,王家彦立刻召集高得捷、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商讨守城大计。“高将军,你的兵卒虽精,但人数有限,我们需巧妙布局。”王家彦指着地图说道。高得捷抱拳应道:“一切听凭大人吩咐。”李邦华提出:“大人,西直门乃要冲之地,可派高将军主力驻守,再辅以京营一部,其他城门,则交给英国公的京营,外加紫禁城守军...

主角:吴梦玲张晓懂   更新:2025-04-16 19: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梦玲张晓懂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全文》,由网络作家“赵吹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有了高得捷的加盟,王家彦悬着的心,才稍微松了下来。跟崇祯祈祷吴三桂守住居庸关不同。王家彦深知,居庸关早晚要被李自成攻破,双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了。现在他已经被架在了火上烤,容不得他了,能守住京师,就能流芳百世。守不住,只能玉石俱焚了。王家彦知道,京师如今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构建起坚固防线。他立刻召集高得捷、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商议布防之事。走出紫禁城,王家彦立刻召集高得捷、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商讨守城大计。“高将军,你的兵卒虽精,但人数有限,我们需巧妙布局。”王家彦指着地图说道。高得捷抱拳应道:“一切听凭大人吩咐。”李邦华提出:“大人,西直门乃要冲之地,可派高将军主力驻守,再辅以京营一部,其他城门,则交给英国公的京营,外加紫禁城守军...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全文》精彩片段


有了高得捷的加盟,王家彦悬着的心,才稍微松了下来。

跟崇祯祈祷吴三桂守住居庸关不同。

王家彦深知,居庸关早晚要被李自成攻破,双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了。

现在他已经被架在了火上烤,容不得他了,能守住京师,就能流芳百世。守不住,只能玉石俱焚了。

王家彦知道,京师如今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构建起坚固防线。他立刻召集高得捷、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商议布防之事。

走出紫禁城,王家彦立刻召集高得捷、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商讨守城大计。

“高将军,你的兵卒虽精,但人数有限,我们需巧妙布局。”王家彦指着地图说道。高得捷抱拳应道:“一切听凭大人吩咐。”

李邦华提出:“大人,西直门乃要冲之地,可派高将军主力驻守,再辅以京营一部,其他城门,则交给英国公的京营,外加紫禁城守军。”王家彦点头认可。

王家彦对李邦华吩咐道。

“李大人,你拿出20万两白银,招募城中百姓协助防守城池,同时命令顺天府尹,将城外百姓全部迁徙到城内,坚壁清野,避免被李闯贼当做炮灰。”

李邦华点头,“放心,交给我。”

”剩余的银子,我亲自负责赶制守城器械。”

然而此时,城中却传出谣言,称李自成大军势不可挡,京师必破。

这谣言瞬间搅乱人心,不少士兵开始惶恐不安。

王家彦当机立断,下令抓住造谣之人斩首示众以定军心。

随后几日,他们加紧整肃军队,加固城防工事。

城中百姓见官府如此用心防御,渐渐安定下来。王家彦站在城头,望着远方,心中默默发誓定要坚守住京师这片大明最后的根基,哪怕战至最后一人。

时间来到三月十四,山海关外,宁远城。

望着宁远这座关外坚城,满达海和勒克德浑唏嘘不已。

不得不说,孙承宗设计的关宁防线,几乎完美,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花钱了。明朝长期以来都要把1/3的财政收入投入关宁锦防线的打造。

直到明朝灭亡,建奴也没有彻底攻破关宁锦防线。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俩,先后折戟宁锦防线,在宁远城下撞得头破血流。

一个宁远大捷,一个宁锦大捷,把所向无敌的八旗兵,打出了红衣大炮后遗症。

见识了红衣大炮威力后,满洲八旗也开始迷恋上了各种火器。

但建奴苦于没有火器技术,直到孔有德的出现,带来了建奴急需的红衣大炮和工匠。皇太极听说后,高兴坏了。亲自率领建奴贵族出盛京十里相迎。

孔有德更是封了恭顺王。

所以说满洲八旗靠马上得天下,并不准确。

如果真的靠骑射,估计蒙古早就雄起了。

满洲八旗靠的是厚甲骑兵,外加重装步兵,还有各种火器。

厚甲骑兵用于野战冲锋,步兵善于攻城,炮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这些兵种组成一个混合军团。

很快,山海关内的高第,王永吉也探知到建奴大军来攻的消息,这让他俩瞬间紧张的不行。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高杰一阵冷颤。

王永吉也是头大,前一阵子光把关外的几十万百姓迁回关内,就把他忙的够呛。现在屁股还没有坐热,这建奴就闻着味来了。

关宁地区总兵力,满打满算也就4万大军。

吴三桂带走了9000多铁骑精锐,高得捷带走了12000步兵,剩余也就2万兵力。


放眼望去,整个居庸关城墙,已经有一半的垛口被破坏。

火炮兵不断地调整角度,对顺军进行还击。

“点火,给老子狠狠地轰。”一名炮手不断地催促。

随着一声炮饷,顺军火炮阵地瞬间扬起一阵白烟,这枚炮弹直接将一枚红衣大炮给轰的粉碎,连同周围的几名炮手一起带走。

顺军炮兵也是很惨,为了支援李过,炮兵阵地不断靠前,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跟明军炮兵对轰,自身时不时被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明军大炮击中,伤亡惨重。

顺军步兵全举着盾牌,一边挡着头顶的箭矢,一边顺着云梯往上爬。

可普通的箭矢难以对这些身穿重甲,甚至双层甲胄的顺军精锐造成有效伤害,大部分箭矢都被盾牌挡下。

滚木垒石已经被用完了。

而城墙上守军,缺少垛口的保护,时不时还要防范城墙下鸟铳兵的击杀,每杀伤一个敌人,自身也伤亡惨重。

一个守军扔下了一枚手雷,结果被盾牌弹到了地上,难以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扔轰天雷!红色的那种,数3下再扔。”

吴国贵赶到了城墙,带来了一批新的轰天雷。

在他的指挥下,所有守军一起扔。

红色的轰天雷,里面除了掺杂了铁片铁丝,还加入了胡椒面,辣椒粉。

任凭你穿多少层铠甲,只要你还呼吸,都能让你丧失战斗力。

一时间,一股股红色的浓烟在城墙间飘散开来,爬梯的顺军别说用盾牌弹走轰天雷了,还没有接触,直接就在半空爆炸了。

有几个倒霉蛋直接被轰成肉渣,血肉还残存在云梯上。

先是云梯上的顺军,紧接着是地面的顺军,闻到这股味道,直接就不受控制的咳嗽起来。

这种味道只要你一呼吸,就深入肺管子。

别说看不清分不清东西南北,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你以为这就完了。

紧接着,顺军士兵会出现耳鸣,眼睛红肿睁不开,喉咙疼痛难耐,只要呼吸一下,就感觉戳肺管子的疼痛。

一时间战场上,再也没有了喊杀声,只有不断地咳嗽声。

不仅仅是顺军,城墙上的守军也被呛得不行。

一个个捂着口鼻,心中不断地骂着。

“哎呀,呛死我了,哪个王八蛋发明的这个玩意。”

“太他妈毒了,给老子呛哭了。”

一时间,城墙下的顺军便失去了战斗力,别说盾牌阵了,打暗枪了。

都顾着捂住口鼻了,哪里有时间顾上头上的敌人。

紧接着,城头上又是一阵普通的轰天雷。

顺军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不是被炸死炸伤,就是被踩踏致死,城墙变成了修罗场。

“倒火油!”吴国贵继续吩咐着。

只见一桶桶火油,倒上了顺军的云梯,云梯纷纷燃烧起来。

火油沾上了布团,直接扔向城墙下乱窜的顺军。

要知道这可是农历三月份,天气还很寒冷,很多顺军都是身穿棉甲。

这玩意一沾上火油,直接就是易燃易爆,在地上打滚都不容易扑灭,除非把衣服全脱了。

一时间,城墙下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喊叫声,至少几百具火人在城墙下乱窜,不久就再也没有了声音。

一股股烧焦的尸体味道,直冲脑门盖。

这时候就是八旗兵来了,也得跪下喊几声爷爷。

后面的顺军士兵,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纷纷停下了脚步,呆在原地,眼神里写满了恐惧。


唐通这是明知故问,吴三桂心中暗骂老狐狸。

但接下来吴三桂便开始对着唐通开启了诉苦大会。

他告诉自己也有苦衷,手握重兵,天天被朝廷奸臣猜忌,他不想成为袁崇焕第二。

虽然他做了一些出格的举动,都是为了激励士气,并且他对大明忠心耿耿,对崇祯绝无二心。只需要唐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看到吴三桂那声泪俱下的表演,考虑到吴三桂毕竟勤王有功。

这年头,能来勤王都是提着脑袋来的,袁崇焕的下场就在眼前。要不是吴三桂,居庸关早就丢了,自己也难逃一死。

吴三桂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再考虑到自己的实力,麾下区区4000守兵。吴三桂想要灭自己,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再说吴三桂也算给足了自己面子。

想通了这里,唐通暗自点了点头,就算是吴三桂真把他部下吞了,他也认了。

随着吴三桂麾下悍将王屏藩加入战场,战场形势彻底发生了逆转。

本来就感觉李本深不好打,胳膊流着血还能砍人。

这下来了个更加彪悍的王屏藩,手下经过吴三桂精神洗礼的将士,更是勇猛无比。

又闻着城内飘来的肉香。

民夫组成的炮灰军,瞬间战意全无,全线崩溃。

前面几次的溃败,还是局部溃败,靠顺军步兵砍杀几个人还能止住。这次的溃败,完全就是全线溃败。砍杀几个民夫,根本止不住。

到处都是溃败的民夫。

搞得,李过不得不亲自来到前线,在带头砍死了几百个民夫后,才勉强稳住阵脚。

经过一上午的观战,李过也算是明白了。

单靠民夫,根本攻不下居庸关,继续使用下去,除了徒增伤亡,更会影响军心。

再加上刘宗敏不时来询问战果,现在是时候使用自己的精锐步兵了。

跟左果毅将军张能,右果毅将军马重僖,参将程宕简单商议后。

李过,做出如下部署。

顺军火炮阵地继续向前移动,压制城墙上明军炮火。

顺军步兵担任主攻,左果毅将军张能打头阵,右果毅将军马重僖随后跟上,李过和参将程宕督军。

民夫不再担任主攻,一部分抱上炸药,去炸城门。

另一部分,趁着顺军主力攻城,去撬城墙上的砖头。

居庸关城墙底部全是巨石,很难撬得动,巨石之上才是砖块。

但李过管不了那么多了,作为李自成的侄子,他必须拿下头功。

“先登上城墙者,赏银500两。”

“轰塔城门者,赏银500两。”

随着李过一声令下,顺军步兵开始冲锋。

精锐果然就是精锐,铠甲鲜亮,军纪严明,跟之前的炮灰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顺军逼近城墙。

城墙上无数的弹丸箭矢射下来,无情的收割着顺军的生命。顺军步兵则踩着炮灰们的尸体,不要命的往前冲。

尤其是大喷子,佛朗机炮给顺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不过顺军进攻速度很快,就来到城墙下,进入佛郎机炮的死角。

顺军步兵都穿了厚厚的铠甲,作战也很有章法,有人专门攻击,有人专门打掩护。

随着城墙下面的顺军越来越多,城墙上守军不得不探出身子进行攻击。

但鸟铳手刚探出身子,就会被打掩护的顺军步兵精准射杀。

守军的伤亡开始慢慢增加。

只听轰的一声,又一个城墙垛口被炸,旁边的几个守军当场领了盒饭。


三月初八。

京师的消息,也通过吴三桂的各种耳目,不断地传到吴三桂手中。

暂时没有朝臣弹劾他的消息,吴三桂心里明白,自己所作所为一定也传到了京师,肯定引起了部分人的警觉。

这些大臣也很知趣,现在他吴三桂就是大明公司,业绩最好的员工。

他刚刚取得了击败刘芳亮的业绩,这个时候弹劾吴三桂就是找死,公司还要指望吴三桂的业绩度过难关呢?

等公司度过危机,才是弹劾吴三桂的最佳时机,

光督察院那帮言官都能把吴三桂给喷死。

他们躲在黑暗的角落,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给吴三桂致命一击。

方光琛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吴三桂的招募人才告示一经发出,就传遍了辽东和北直隶。

甚至有人将公告翻译为蒙古文,传到了蒙古。

一时间不少能工巧匠纷纷来投靠。

这里面有铁匠,还有木工,还有很多专门修建城墙,抓陵墓的。以技术性人才居多,甚至还有京师内兵部工匠。

经过考核后,方光琛留下200多人,其他的分发路费,让其回家。

有了这些人,方光琛正式成立关宁机械制造局和研究院。

机械制造局汇聚了大明最先进的能工巧匠,负责量产化生产。而研究院则都是研究型的大牛,包含明末清初机械制造家薄钰,明末光学仪器家孙云球等。

还有孙元化,他是吴三桂亲自嘱托方光琛高薪挖来的。

同在这个名单上的还有李之藻,徐光启,宋应星等。这些人都是大佬,自然不好请。不过一次不行两次,实在请不到,就到处网络他们的学生。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对西方火器有深入研究。

他原来的年薪才50两白银,加上朝廷拖欠俸禄,实在是难以糊口,方光琛派人找到他,承诺每年500两银子的薪水,外加年终奖,绩效分红,才把他给挖过来。可谓下了血本。

要知道明朝的正一品官员的年俸,折合银子也就522两。

如果徐光启听到他学生的待遇,估计也要动心。

又分为火器科,兵器科,土工科,防御科,火药科,仪器科,水师科,机械科,冶炼科,农学科等。

研究院由孙元化,薄钰,孙云球全权负责。

仅仅机械制造局和研究院,每年的开销就达到5万两之多。

东南沿海的荷兰那边人也接上了头,在高额薪水的诱惑下,他们也派了一支10人使者向山海关缓缓赶来。

内务处也基本搭建好了框架。

内务处,设立首辅一名,次辅两名。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科,各设立一名给事中。

目前由方光琛担任首辅,吴国贵,汪世荣担任次辅,

方光琛也乐在其中,他发现现在的吴三桂更加老谋深算,想问题更加长远。

一旦吴三桂成为皇帝,那么他就是从龙之功,开国元勋。

吴三桂对方光琛的表现很满意。

他给方光琛500两白银作为奖励。

同时,吴三桂继续给方光琛交代几件事。

一是继续给方光琛批付30万两经费,用于兵器的制造。重点攻克手雷,轰天雷,能赶制多少,就赶制多少。

二是等荷兰使者到了之后,重金购买燧发枪的技术和零部件。先购买一些应急,后期让孙元化会同薄钰进行仿制。三是继续重金挖人,名单上有蜀王帐下幕僚刘玄初等重要谋士。

三是尽快从南方进入土豆番薯等农作物,并请工匠传授育种技术,并交付礼科推广给周围百姓种植。这件事可以交给汪世荣负责,减轻方光琛的压力。

等一一吩咐完毕,吴三桂也开始在暗中组建自己的“锦衣卫”。


看着漫山遍野的高大黑影冲杀过来,马蹄踩在地上,发出阵阵闷响。

刘芳亮的步兵方阵,分为左中右三军。最前面是拒马等障碍物,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长矛兵,弓箭手。

再后面是督战队,这些督战队全是刘芳亮部的亲兵。

除去马宝带领的2000骑兵,吴三桂还剩下7000骑兵。

他将骑兵分为三部分,左右两翼各2000骑兵,攻击刘芳亮部左右军,自己则带领剩余骑兵,在距离刘芳亮中军大旗500步外对峙。

这个打法,让刘芳亮很是难受。

一旦左右军撑不住,他想去支援,吴三桂就会趁着中军人员调动,力量薄弱时,直冲刘芳亮中军大旗。

步兵遇到骑兵,除了结阵迎敌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打败了,跑不掉。

打胜了,又追不上。

左右两翼骑兵,又分成若干队,向着敌兵方阵的左右角冲去,到了距离就三眼铳,弓箭一起招呼,第一队打完,第二队继续上,第三队准备。

漫天的喷子,打的左右军士兵抬不起头来,一旦伤亡达到一定比例。

由于吴三桂的骑兵身披重甲,刘芳亮部的弓箭手也试图缓急,除非特定角度射到脸上,要不然很难对关宁骑兵造成伤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芳亮左右军切角已经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看着身边战友,有些人抱着伤口嚎啕大哭,有些人直接倒下,再也没有声音。

“这是什么怪物,打也打不死啊!”

“咱们的骑兵呢,妈的,平时就他们吃的最好,喝粥吃咸菜。关键时刻,死哪里去了。”

所有的步兵,心里都在骂娘。

三眼铳打热了,骑兵又开始射箭。

如果说三眼铳,死之前还能听个响。

那么弓箭对于步兵方阵来讲,更加可怕。

天空中只有嗖嗖的声音,就像下雨一样,不知道箭矢从哪个角度射入,一旦被射中,基本上就丧失了作战能力。

几个想往后退的长矛兵,稍微后退了几步,就被刘芳亮的督战队斩杀。

其他人见此情形,只能祈祷箭矢不要射中自己。

刘芳亮此刻,在等他的骑兵。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3000骑兵,在2000精锐关宁军的绞杀下,已经伤亡1000人。连王麻子本人都三眼铳打伤了一只眼睛。

在亲兵的保卫下,才得以死里逃生,骑兵此刻已经崩溃。

突然,刘芳亮左军方向尘烟滚滚,有大批骑兵,从模样来看是大顺骑兵。

“咱们的骑兵回来了!”

“这仗打的太憋屈了。”

一时间,军心大振。

刘芳亮也做好了准备,中军大旗缓缓向前。

刘芳亮这是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吴三桂也发现了这队骑兵,他命右翼骑兵迅速组阵稍微后撤,一旦形势不对,可以第一时间逃跑。

最先进入大顺军视野的确实是大顺骑兵,但不少人都是带着伤,似乎经历了生死大战。

紧接着,后面又响起阵阵马蹄声。

步兵们看清来来的不仅仅是大顺骑兵时,后面还跟着追杀的关宁铁骑。

刘芳亮部内的明军最先反应过来,丢下武器,开始夺命而逃。

这些人都是兵油子,一看战争形势不对,跑路都无比专业。

一个带着两个,二个带着四个,顿时军心大乱。

刘芳亮傻眼了,本以为是援军来了,结果是败军。

吴三桂看准情形,果断下令全军出击。

一场屠杀,在保定城外上演。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