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中,收获了家长们的认可,口碑也逐渐传开。
我和杨文沉浸在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的喜悦中,以为生活会这样顺遂地继续下去。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随着越来越多同类型教育机构的涌现,竞争愈发激烈。
一些财大气粗的机构开始大打价格战,用低价课程吸引家长,这对我们刚刚起步、主打高端品质教育的项目冲击巨大。
一时间,生源大量流失,资金周转也出现了问题。
公司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团队成员们各执一词,有人建议我们也降低价格参与竞争,有人则主张维持品质,寻找其他突破点。
我和杨文陷入了两难的抉择,降低价格意味着可能要削减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可若不降价,招生情况持续低迷,项目随时可能面临倒闭。
回到家,杨文疲惫地瘫坐在沙发上,眼神中满是焦虑。
我强打精神,为他泡了一杯热茶,坐在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说:“别太着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总会有出路的。”
话虽如此,我的内心同样焦虑万分,想到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项目可能毁于一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开始深入调研市场,了解家长们真正的需求。
我们一家一家地拜访家长,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价格是一部分家长考虑的因素,但更多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高质量、个性化的教育。
于是,我们决定坚持品质路线,同时针对家长们的反馈,对课程进行优化升级。
我们增加了更多特色课程,如艺术创意、科学探索等,邀请行业内顶尖的教师授课;还建立了完善的家长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们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杨文四处奔走,寻求投资。
他每天早早出门,晚上很晚才回家,有时为了见一个潜在投资人,要在对方公司楼下等上好几个小时。
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和疲惫的身影,我心疼不已,却又帮不上什么忙。
就在我们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曾经接受过我们公益基金帮助的年轻人找到了我们。
他如今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