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场景,一时有些无言。
现下梁山伯已死,马文才和祝英齐,哦不,祝英台不知所踪,看来下一步,我便是要去找他们了。
只是为何我目前接触到祝英齐,或者说是祝英台,总是很模糊呢?
10.(第六日——祝府)书院大门外浓雾如瘴,我在大雾中摩挲前行。
而我脚下的青石板路在他上去时,便化作了纸钱铺就的黄泉道。
我将在梁山伯坟前拿到的那枚鎏金蝶佩,放在怀中。
纸钱上的规则说:鎏金蝶佩可指引方向此刻,它有些隐隐发烫。
我感受着它的温度,数着心跳前行。
我踏下第四十九步时,大雾逐渐散去。
远处传来货郎鼓的咚咚声,四周演变为街道,涌出憧憧人影。
商贩的货担里挑着带血的绣鞋,竹筐中堆满了纸元宝。
而当大雾完全散尽,我实实在在地出现在市集上的刹那,所有叫卖声戛然而止,四周的摊贩们竟扭过惨白的脸看向我。
我环顾四周,扫视了一圈人群,惊觉他们与那晚梁山伯墓碑前的人影十分相似。
此刻,他们仍旧直勾勾的看着我。
只有一人不同。
我看见了胭脂摊前戴着银蝶簪子的身影,看起来是个女子。
她并未同街上的其他人一般看向我。
也许,她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我欲上前探寻一二。
临近时,竟瞧见了那人腰间的鎏金蝶佩。
难道她是祝英台?
我赶紧跑了过去,却在我靠近时,那人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祝英台,祝英台……”我叫喊着追了过去。
那人却并不回应我,脚下的步却愈发快了。
我只好一路追赶,终于见到她在一座气派的府邸门前停了下来。
我正欲上前,却瞧见那人化作了漫天纸钱消散,唯留一把银簪落在地上。
我上前拾起了银簪,看到簪头的蝴蝶触须颤动,我顺着其方向看了过去,瞧见了“祝府”的大门。
这是祝英台的“祝”?
这是怎么回事?
她是在引我来祝英台的家吗?
我站在了祝府的朱漆大门前,门环上的椒图兽首衔着金蝶锁,蝶翼与我手中这支银簪上的装饰完全一致。
我刚准备叩门,手中的银蝶簪突然剧烈震颤。
八名灰衣仆从不知从何处,突然出现在我身侧,分立两旁。
每个人惨白的面皮上,都晕着两团朱砂腮红。
看到我手中的银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