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文+番茄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文+番茄

九剑本尊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李二口中喃喃道。声音微乎其微,没有其他人听到。但他自己心中却是波澜万状。烈火煎熬,去芜存菁。最后得酒中真液。这岂不就像自己打江山这些岁月?多少仁人志士,途中变节,叛变,乃至反戈一击……若非自己心狠了一把,怕是现在连性命也不在了。何况来看孩儿?但有些事情,尤其是玄武门之事。李二却不知该如何向孩儿去说。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他大伯啊……一饮而尽。这神情被长孙皇后、杜如晦,还有李君羡察觉,也是轻轻一叹。方才殿下的那番话。结合陛下这个表情,想到了什么事情,不问可知。一时间也纷纷埋头品酒,不敢多言。……李盛看着李二的神情,似是有些恍惚。不过喝酒喝的飙泪也是人之常情,李盛也没有在意。“酿酒如酿人啊。”“道德经曾云,国家纷乱,有忠臣。但三分钟热度容...

主角:杜如晦李盛   更新:2025-03-31 16: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二口中喃喃道。声音微乎其微,没有其他人听到。但他自己心中却是波澜万状。烈火煎熬,去芜存菁。最后得酒中真液。这岂不就像自己打江山这些岁月?多少仁人志士,途中变节,叛变,乃至反戈一击……若非自己心狠了一把,怕是现在连性命也不在了。何况来看孩儿?但有些事情,尤其是玄武门之事。李二却不知该如何向孩儿去说。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他大伯啊……一饮而尽。这神情被长孙皇后、杜如晦,还有李君羡察觉,也是轻轻一叹。方才殿下的那番话。结合陛下这个表情,想到了什么事情,不问可知。一时间也纷纷埋头品酒,不敢多言。……李盛看着李二的神情,似是有些恍惚。不过喝酒喝的飙泪也是人之常情,李盛也没有在意。“酿酒如酿人啊。”“道德经曾云,国家纷乱,有忠臣。但三分钟热度容...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李二口中喃喃道。

声音微乎其微,没有其他人听到。

但他自己心中却是波澜万状。

烈火煎熬,去芜存菁。

最后得酒中真液。

这岂不就像自己打江山这些岁月?

多少仁人志士,途中变节,叛变,乃至反戈一击……

若非自己心狠了一把,怕是现在连性命也不在了。

何况来看孩儿?

但有些事情,尤其是玄武门之事。

李二却不知该如何向孩儿去说。

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他大伯啊……

一饮而尽。

这神情被长孙皇后、杜如晦,还有李君羡察觉,也是轻轻一叹。

方才殿下的那番话。

结合陛下这个表情,想到了什么事情,不问可知。

一时间也纷纷埋头品酒,不敢多言。

……

李盛看着李二的神情,似是有些恍惚。

不过喝酒喝的飙泪也是人之常情,李盛也没有在意。

“酿酒如酿人啊。”

“道德经曾云,国家纷乱,有忠臣。但三分钟热度容易,能一生初心不改者又有几个呢。”

“如李建成、李元吉辈,昔年随唐王、亲王起事,反抗暴政平定乱世,也算知晓职责。”

“可是后来呢?哼。”

李盛也喝了点酒。

这一说就进入了键政模式,无所顾忌起来。

点评起当今皇帝,完全没想过“那可是皇帝岂能妄议”这种事,挥斥方遒。

“一个李建成,一个李元吉。功勋没多少,在朝中拉帮结派排挤秦王,反倒是一套一套的。”

“后来武德年间,更是笑死我。突厥人一来,连个屁也不敢放,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一个月能丢几百里江山。”

“就罗艺这种常败将军铁废物,居然也能一直领兵。”

“所以说了,这世道就这样。大浪不一定淘沙,也可能把王八捧到天上。”

李盛越说越上头,几乎有些口无遮拦了。

有些奇怪的是,周遭并没有人让他“慎言”,反而纷纷目光惊讶,有些呆滞的看着他。

这个现象无疑有些奇怪,其实根本不像寻常百姓怕麻烦的反应。

不过李盛现在也是上头了,还真没主意。

……

其实前世李盛看隋唐历史,结合他在公司学校里的经历,就觉得这两个鸟人十分眼熟。

哪个团队里没有李建成李元吉这种人?

看着史书真能被这两个鸟人气死。

此刻也不管那么多了,就是要重拳出击!

“要我说,就是唐王李渊问题也不小。能立这种怪胎当太子,我看真是老糊涂了。”

“恢复九品中正制,对五姓七望献媚,不让寒门士子入朝——这是嫌刚打的江山烫手,又想来一波天下大乱了?”

“还好秦王够狠!”

“杀了这两个国祸,镇压异心门阀,挽救了大唐!”

说到这,李盛想起几个史书中的小细节,不由微微一笑。

“结果百姓嘴上不说,谁适合当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秦王在玄武门举事,宿卫的士卒直接假装没看见,不予阻拦!哈哈!”

“所以各位也不必那么悲观,要知道……”

“君如舟,民如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统御万里波涛的,终究是为民请命的皇帝!”

李盛键政完毕,

兴头过了,突然也清醒过来。

尼玛,我刚才干了什么。

我在几个没见过几次的客人面前,大谈朝中政变的事?

这几个货不会举报我吧?

李盛一下子还有点慌,虽说自己也不怕举报——当了这么多年猎户,想跑路还不容易?大不了去西域,照样当个富家翁不成问题。

不过就算不举报,传出去也有社死的可能性啊。

毕竟民间三观还是比较朴素的,跟自己这种,在网络时代见惯风云的新青年不一样。

李二干的再漂亮,那俩人好歹也是他兄弟。

就这么杀了,始终有人觉得手足相残不好。

自己这么叫好,到时候可能会被村里的邻居们议论啊。

一时间有些心虚,李盛只好喝酒掩饰,不去看众人的眼神。

但……

半杯酒下去。

李盛却发现,这几人都愣愣的看着自己。

老李还有他夫人,还有老杜,以及这个青年……

四人全都眼眶红红的。

李二此刻感慨万千。

他杀了亲兄弟,囚禁生父,平生就怕无人理解。

无论在朝在野,这件事私底下,谁不非议他几句?

可是万万没想到。

多少年素未谋面的孩儿,却是站在自己一边……

长孙皇后也激动啊。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啊!

……

至于杜如晦,他简直都要当场哭出声了。

玄武门之变,他是主力策划者!

天下有几人能理解,

他们这群人之所以政变,真不是利欲熏心,乃是为苍生求活?

为秦王策划政变,谏言秦王杀死同胞兄弟。

因为这件事,杜如晦早已做好了背上万世骂名的准备。

谁知这个还未与陛下相认的殿下,居然能理解自己。

更明白他们的用心。

对于此刻的老杜来说,他仿佛不再是朝中重臣。

此刻,他脑海里只有一件事。

此子可立储!

若是有朝一日,这殿下真被立为储君,登基执掌……

他老杜没说的,

古人云,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是也!

……

只有李君羡十分惊诧。

卧槽,我特么出身勋贵之家,从小饱读诗书。

可玄武门这件大事,自己也只是被裹挟而已。

从来没想明白过,只觉得李二比那两个值得追随。

但是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谁知道,陛下遗落在外的这位殿下,明明是猎户出身。

不仅幼龄便凭着自己活了下来。

这见识,这思虑,更是比自己强了不知多少倍,在他看来完全是朝中魏、房这几位重臣的水平啊。

这人和人差距也太大了吧?

殿下别说比自己了,怕是天下的青年才俊加起来都未必赶得上啊!

……

许久过去,李二终于平复了心情。

李盛看着几人神情激动。

心里大约猜测着,可能这几位也是李二的支持者吧。

于是放心了不少。

唤来棉儿斟酒。

李盛再次端起酒杯,笑道,“今日所言,颇有悖乱之处。几位可不要外传啊。”

“万一被皇帝听见,搞不好小生可就得跑路了!”

李盛这么一说,李二顿时哈哈大笑。


杜如晦的目光,李靖自然也注意到了。

脑海中似乎有些猜想。

但是压根不确定。

就在念头还未来得及清晰的前一刻,

李二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柄精致华美贵气无比的宝剑,抽出半尺。

接着举起李靖的剑,对着半截剑刃猛地斩了下去。

铮!

一声清脆的金属悲鸣。

李靖的剑,缺口几乎达到剑身宽度的一半,险些被斩断。

而李二的剑?丝毫无损!

“药师,可看见了?今日坏你傍身宝剑,抱歉了。”

“陛下,这算什么,好剑自为明主效劳。不过这……”

李靖惊奇的看着李二手中出鞘半尺的华丽宝剑。

“这剑的铁质竟是如此坚硬,莫非这剑……”

“……便是用陛下所说的锻铁之法,所打造的?”

李靖抬起头,看向李二。

同时,房玄龄也十分郑重的看着李二。

心想,要是陛下所说的锻铁之法,能打制出这么好的剑来,那可就太难得了。

但……

下一刻,李二哈哈大笑。

一挥手,抽出了怀中宝剑——

剑光一亮。

李靖、房玄龄齐齐呆住。

不是为剑光所慑,心中紧张,而是因为……

这竟是一柄断剑!

……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李二嘿嘿笑了。

“还能是怎么回事?就因为这柄断剑,我差点把管工部的段纶给斩了。”

“这断剑却是被一柄普普通通的猎刀所斩断的!”

……

李二的话音一落,房玄龄和李靖直接傻眼了。

真神了,开什么玩笑?

这宝剑分明是上好的铁质,刚才分明就把他多年佩剑给切出一道口子。

结果……

被一柄寻常猎刀斩断???

“陛下,这……这是真的?”

“此事绝无可能!”

李二笑了,“那我又要抱歉,这事的确是真的,而且是在我眼前,当着我的面发生的!”

虽然此刻长安街头人来马去,店铺摊贩叫卖声不绝。

但空气却仿佛变得异常寂静。

李靖直接吞了口口水。

“若是如此,那……铸造新兵器之事,倒也并非不可商量了……”

房玄龄整个大脑都一片空白了。

这锻铁之法……也是高人所赐?

何方高人这么厉害?

陛下这是……遇到神仙了???

……

房玄龄,李靖,两人的反应没有出乎李二的预料。

就知道你们俩是这表情!

不过李二还是皱了皱眉,轻叹一声,“不过你们说的也对,这事的确急不得……现在各家各户都要服役从伍,虽说百姓抗击突厥民气正旺,但日子也过的不易。”

“这锻造之法虽然厉害,但工序颇多,所耗费材料种种,还要开建新的火炉,样样花费下来,银钱也不是小数目。”

“就先换个五百人的龙武营吧。”

“五百……”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同时对视了一眼,都感觉有些吃惊。

陛下这么想要换新兵器新甲胄……其实连他们也很想换。

那大唐的兵威定然是更上层楼,可力压突厥!

但陛下居然忍住了,才换五百人。而且龙武营眼下即将开往北境,要驻扎在前线抗击突厥的,也就是说,即便换上了新军备,陛下也是连眼瘾都过不了几回。

想想李二素来体恤民生,众人都有些感慨。

不过对军备也有了新的认识,此事果然烧钱啊。

只有杜如晦有些出神。

他隐隐记得,当日殿下似乎说了……这锻铁之法只是小术,真正的极品钢铁不仅材质比他的猎刀好得多,甚至成本也非常便宜。

……

不过这等事,杜如晦知道说出来房玄龄、李靖也不会信,再者眼下殿下还没来长安呢,也等于是空谈。


李盛这一世是猎户,对大唐的刀剑还是很有研究的。

不管吹的多么天花乱坠,冶金工业基础就那样,这宝刀宝剑雕花抛光再好看……

也就那么回事罢了!

李盛也只是实话实说。

但是杜如晦,长孙皇后则都是表情一僵。

开什么玩笑,陛下凌烟阁收藏的宝剑,你居然说不行?

这孩子什么情况哦。

凌烟阁的收藏品都不行,那天下还有什么兵器是行的?

李二也是一愣。

本以为这孩子过了不少苦日子,想着正好顺势给他个将校之位坐坐,以后可以领兵就很好。

结果这孩子直接吐槽兵器不利……

李二整个大脑都卡壳了一下,这剑不行,那玄甲军岂不就是个笑话。

“这……孩子,这剑也是名贵之物,质量岂会差?”

“再说……伐树本非宝剑职责,天下本来也无长剑可以砍树吧?”

拿剑去砍树,怕不是几下就给整卷刃了。

……

但是李盛还是摇头。

“老李,你指定被忽悠了。你要实在不信,我手中正好有一柄粗用的猎刀,是我先前定制的。”

“不如就让刀剑两把来碰一碰,试一试不就真相大白?”

李盛说着,有些同情有些好笑的看着李二。

李二心中一动。

这孩子还自己收藏了刀剑?武德丰沛,看来真是个做将领的料啊……

惊讶归惊讶,不过李二对刀剑本身的看法也就那样。

就算这孩子收藏了宝刀宝剑,对他这样的万人敌选手而言也不过是一种纪念品。

但是没过一会……

李盛打了个响指,莺儿从书房里取来了李盛的猎刀。

……

铮!

一声清鸣,李盛拔出了猎刀。

看到这刀的瞬间,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

这是唐初,不是成平日久的各种盛世。

即便文官,多少也是懂一些军事、兵器的,更何况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呢。

可问题就是。

这刀真是什么宝刀就罢了。

但在他看来在,这刀的工艺抛光等等,也就一般啊。

……

自古名刀名剑,莫不有着“剑刃清如秋水”的描述。

这就在是说工艺精湛细腻。

李盛手中的猎刀,除了形状有些奇怪,呈现出类似兽腿的形状外,并无这样的感觉。

……

“老李,那咱就试试?”

李二自然也懂刀剑,不然凌烟阁这么大里边总得塞点啥吧。

李盛手中的猎刀,除了看起来很有分量,其他倒也平平无奇,李二其实也不太在乎这个。

可是紧接着,

李盛一手拿起猎刀。

一手拿起李二送的宝剑。

用猎刀,对着宝剑,直接挥了下去。

铮!

一声清脆仿佛斩金断玉的金属悲鸣。

当啷!

半截剑刃,直接掉到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的瞬间,李二,杜如晦,甚至长孙皇后,直接惊掉了下巴。

这猎刀简直太强悍了!

……

李二,杜如晦两人,整个顿时愣在原地。

“这……这……”

“这刀……天呐……”

……

杜如晦双眼瞳孔都缩紧了。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从凌烟阁里取出的宝剑啊。

居然就这么被一把平平无奇的猎刀。

一刀,斩为两段了?

简直是骇人听闻。

不可思议,完全是不可思议!

……

李二直接捡起了地上的剑刃。

震惊的无以复加。

作为马上征战出身的开国天子,无论是什么名刀名剑,他都见过。

但是从来,就没有见过什么刀剑可以一击斩断另一把的。

闻所未闻!

“怎么样,老李。这下,你该信了吧?”

李盛嘿嘿一笑,对李二的神情丝毫不意外。

作为有着现代人知识技术的理工仔,即便没有高炉,只能靠铁砧铁锤。

李盛也能大致估算出,铁锤用什么方式加工,加工到什么程度,可以锻造出合格的钢材,无非是效率低一些罢了!

没错。

他这把猎刀的确加工工艺平平无奇。

但在这个时代,

这猎刀,却是唯一一块真正的钢材!

其物理强度,根本不是生铁可以比拟!

……

李二看着手中的断刃。

又看了看李盛手中的猎刀。

心中真是翻江倒海。

要是大唐的玄甲军都能用上这种钢刀,那恐怕……整个突厥数万骑兵,根本就不堪一击啊。

原来他一直没怎么重视兵器的价值。

毕竟,兵器强弱,总是需要人来配合,人来使用。

如果士卒本身训练不良,大军总体士气不高。

那就算兵器再怎么精良,又有什么用。

而现在他明白,自己搞不好是错了。

而且很可能错的不小。

要是大唐的刀剑都有这质量,突厥人等于个个赤膊上阵,再怎么惯于抢掠也要吃大亏。

李二深吸一口气。

“孩子,你这猎刀是从何处觅得?看这形制,似乎不像中原之物?”

“若是有名匠,还请务必介绍给父hu……老李,现在我正在做,呃,铁器生意,正缺少名家出手啊。”

“老李你做铁器生意?”

李盛忽然眼前一亮,这不错啊。

自己正寻思这家子人能提供点什么给自己……那些首饰虽然值钱,但青霉素的功效何等强大,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不会吝啬,多半还有谢礼。

可是没想到这么巧。

自己正寻思多搞点钢铁做些工业品呢,这老李居然就是做铁器买卖的。

不过法律十分严密,持有大量铁器好像非法啊。

……

“不错,正是如此。”

“近日突厥骑兵屡屡袭扰大唐,天下悚然不安,正是铁器生意火爆之时。”

李二淡淡笑道,望着李盛眼底深处却有精光闪动。

这孩子能结识名匠,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不过接着,李盛却是摇了摇头。

“什么名匠,你也知道我就一小猎户。奔小康不难,但要真是名匠,我哪来的钱去定制。”

“那这宝刀却是在何处觅得?……”

“你们这么喜欢这刀?……好吧,其实是我想了套锻铁的法子,然后找村东头修锄头的老王头打的。”

李二听完就傻了。

这刀……是找一个修锄头的乡下老铁匠打的???

而这锻造之法……

他忍不住和杜如晦对视一眼。

这宝刀,这锻造之法,如此神妙,如果被他得到。

那是绝对,要收录工部,严加保密的。

镇国之宝啊!

但这居然是盛儿自己想出来的!


……

李盛只当这几个货是来拐着弯弄这东西准备发财的。

但李盛很清楚,现在突厥坐大。

边境防守,本来就难。

土豆还好说,红薯这耐储存的真不能随便流出去。

万一到时候,神州的红薯,士绅拿走。突厥的土豆,厉兵秣马。

这不出事就特么见鬼了!

自己可是生活在幽州,这几乎就是抗击突厥的前线。

干嘛跟自己小命过不去?

李盛这么一说。

魏征、房玄龄,还有杜如晦,三人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光芒。

此子有尧舜之品行!

……

不过魏征这人,资深老杠精,什么事没说透了,他是一定要跟你杠下去的。

所以了,接着魏征又道,“那依公子看来,这红薯土豆,要如何推广,才能利国利民?”

“红薯吗?这个事,其实说简单也简单。”

李盛喝了口饮料,见对方似乎确实只是……想劝他把红薯土豆献给朝廷,而不是自己发财,也收了脾气,接着道,

“就像韩非子的法术,还有很多东西……比如版图,比如军事胜利,乃至于天下的富足进步,看似都是好事,实际上呢?英雄得之兴邦,君子得之固躬,有些政权嘛不幸得之那就直接亡国。”

李盛所说的,基本都有典故。

比如宋代,金国前一年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结果第二年就没了。

不过这个案例李盛自然不会说出去……宋代这时候连影子都没呢。

“哦?此话怎讲?好事怎么可能变成坏事?”

“当然有可能了。胜利这种东西,智伯当年在晋国,封地不大吗?权柄不牛逼吗?结果呢,一到生死存亡的时候,身边人全反水。”

“韩非子的法术,秦代使用,百姓咬牙切齿,称之为暴秦。但诸葛亮也搞这套,人家怎么就没闹的遍地烽火?同样的东西交给赵高李斯去搞,和交给武侯去搞,那结果能一样嘛。”

“所以在确定当今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处理世家问题之前,我真不敢乱献……好东西变成了炒作盘剥的工具,我便封侯拜相,出个门不是照样人人喊打?”

李盛说完,便自顾自喝起了茶,而同时。

魏征愣住了。

房玄龄愣住了。

杜如晦愣住了。

李二愣住了。

这孩子……这学识,这见识。

简直是天降圣人啊。

他明明这么年轻,目光却这么老辣!

考虑问题,比当朝所有大臣都要深远……

太牛逼了!!!!

……

魏征等人冷涔涔而下啊。

要不是李盛点化他们,就他们几个还真想不到这事会有那样的结果……

而且整个论述简短,但却有典有据,令人不得不服!

“如此观之,公子,公子以为此事当如何……”

“方法是吧?简单。打不过就加入,世家要怎么搞,你们就提前怎么搞……”

魏征,李二,房、杜四人。

此刻看着李盛的表情。

完全已经是变成了小学生第一次进学堂一般。

面对着李盛,就仿佛面对着一个世界。

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李盛喝了口柠檬汁,哈了口气说道,“棉儿,柠檬汁大家也喝腻了,换杯茶来,不要奶茶。”

“是,公子。”

接着才转头,对众人继续道。

“这帮人,多半想囤积居奇,那你们就先小规模推广。”

“同时,对外放风,即将对突厥犁庭扫穴,荡平这抢劫团伙。顺便,多多的囤积红薯干。如此一来,很快所有人都会以为,朝廷要大举用兵了。”

“战争始终不是好事,但这群世家不会这么想。他们一看你们要打仗,只会先拼了命的跟你们抢着囤红薯干,因为朝廷收的红薯干是不会重新流出去的,打仗要用嘛。然后……”


一时间有些发愣,这是殿下给娘娘送土产了么,不过这东西看着不太好入口啊。

“将这箩筐搬到马车上去。”

“是,娘……夫人!”

“记住,严加保护。但有破损丢失,回去家法伺候!”

长孙皇后说着,神情无比严厉。

李君羡直接一个哆嗦,长孙皇后多好的脾气,今天居然这么严肃。

这一筐果子究竟是啥,要这么保护??

不过疑惑归疑惑,被吓了一跳的李君羡还是小心的搬起箩筐,走向外面的马车。

“公子,今日……今日有些倦乏了,可能是气血虚,就先回了!”

“夫人哪里话,身体不好当然要多休息。呃……这土豆,乐乐怕是不够吃啊,要不要再带些回去?”

“不必了,我这就离开。今日大礼,我和老李必定铭记于心,来日必有重谢!”

李盛哈哈笑了笑,“什么重谢不重谢的,能让我多看看乐乐,给乐乐做好吃的,比什么重谢都强!”

长孙皇后心潮澎湃,匆匆离开了。

这土豆,事关重大。

虽然想和儿子多聊聊,原计划她甚至准备亲手给孩儿做一顿饭菜的。

但……

土豆,土豆啊。

这可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

事关重大,她清楚的知道这事关整个大唐的气数,怎么敢耽误。

自然是立刻带走,回去见李二!

坐在马车上。

“君羡,快些,立刻回长安!”

“是,娘娘。不过您坐稳,这乡间道路有些颠簸……”

“什么颠簸不颠簸的,给我快些赶路!我要立刻见到陛下!”

“不用去后宫,直接到甘露殿!”

李君羡人都快傻了,这娘娘今天什么情况哦。

收了一筐不怎么好看的果子,还要到甘露殿见陛下。

不过娘娘有命,他哪敢耽搁,自然是快马加鞭。

很快……

……

到了皇城。

宫墙之内,一辆马车飞速疾驰。

有内侍见到这寻常民间用的马车,当即就要上前喝止,何人在皇城撒野。

但娘娘催的急,李君羡哪敢耽搁,自然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路直奔甘露殿!

此时的李二,正在伏案翻阅奏折,面前站着房玄龄,正与他商谈政事。

“去年岭南有洪涝,虽不严重,但产量最高的郡县损失颇多。好在赈济得当,只有三千多流民往长安而来……”

李世民正在奏折,读着读着就是一声长叹。

“怎么又有天灾……”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唐,还是……我这个皇帝,就是遭天谴的皇帝……”

李二神情郁郁,整个人都十分消沉。

房玄龄也是肃容,面色有些灰暗疲惫,“陛下宽心,长安附近还有不少荒地,还是安置的下的。天下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有丰歉也是无奈之事……”

便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呼唤。

“陛下!臣妾有要事禀告,十万火急!”

李二正与房玄龄说饥荒之事。

他登基上任以来,最担心的莫过于这回事。

此时长孙皇后忽然唤他,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出什么事情了吗。

按李二对长孙皇后的了解,这个女人一向是最懂他的,这个时间他肯定在跟心腹大臣讨论国事,没事不会来打扰啊。

不过毕竟是老婆来了,还是抬起头看向殿外。

接着……让李二懵逼的一幕来了。

长孙皇后满头是汗的跑进殿内,全无形象。

而更没形象的还是皇后身后跟着的李君羡,堂堂天子近臣宿卫之将,此刻抱着一个大箩筐,吭哧吭哧的也跑进了甘露殿。

“皇后,这是……”

“陛下,臣妾有重宝呈于陛下!”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