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 番外

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 番外

风挽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景河小嘴巴巴地,可会说了。“景河!”周景山沉着脸,低声喊,“少说句,还能把你当了哑巴卖了不成?”周景河有点怵他,闭嘴不说话。“景山哥哥,”姜春竹喊了一声,看到周景山沉着脸,不说话,只顾着大踏步往前走。他好像没听见,姜春竹忽然意识到什么。“相公,”姜春竹紧走几步跟上周景山,红着脸小声喊,

主角:姜春竹姚翠兰   更新:2025-03-12 16: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春竹姚翠兰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 番外》,由网络作家“风挽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景河小嘴巴巴地,可会说了。“景河!”周景山沉着脸,低声喊,“少说句,还能把你当了哑巴卖了不成?”周景河有点怵他,闭嘴不说话。“景山哥哥,”姜春竹喊了一声,看到周景山沉着脸,不说话,只顾着大踏步往前走。他好像没听见,姜春竹忽然意识到什么。“相公,”姜春竹紧走几步跟上周景山,红着脸小声喊,

《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 番外》精彩片段


周景河小嘴巴巴地,可会说了。

“景河!”周景山沉着脸,低声喊,“少说句,还能把你当了哑巴卖了不成?”

周景河有点怵他,闭嘴不说话。

“景山哥哥,”

姜春竹喊了一声,看到周景山沉着脸,不说话,只顾着大踏步往前走。

他好像没听见,姜春竹忽然意识到什么。

“相公,”

姜春竹紧走几步跟上周景山,红着脸小声喊,



吃过饭,一家人坐在屋里休息,余秀英和孩子们商量起盖房的事。

“景山,景河,你奶说了,北山脚下那片宅地,就归咱家!”

“真的吗?娘,那可太好了!”

周景山听完大喜过望,他喜欢山脚下的房子,离村子远,过得清净,还可以经常上山打猎。

“不过,春竹觉着怎么样?会不会太偏了点?”

周景山回头看看姜春竹,好像在征求她的意见。

“相公,我没意见,我也喜欢那边的房子,”姜春竹欢欣雀跃地说,能顺利要的一套宅地,已经是万幸的事了。

“等明天去请张里正,立个文书,你奶这样口说无凭,立个文书还是有保证的,”

余秀英担心赵艳芹变卦,到时候再使出什么幺蛾子来,又有的麻烦。

“娘,我以后要是娶媳妇的话,去哪里盖房?”

周景河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余秀英问。

“哎呦,你这小子,这才多大都想到娶媳妇的事了?”

余秀英被老二逗得笑起来,“景河,以后这处老宅,就留给你了,真有了媳妇,咱就在这个老宅子上起新屋就是了,”

余秀英心下满足,想着两个儿子都有了宅地,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不,娘,我不愿意留在这边,我要跟着嫂嫂过!”周景河嘟着嘴说,

“好啊,景河,等以后咱们再在山脚下寻一处宅地,给你盖房,以后娘跟着咱们,就可以两家轮着住了,”

姜春竹听周景河说要跟着自己,心里觉着暖暖的,她现在看着周景河和周春雨,就和自己的亲弟亲妹一样。

“俺也要跟着嫂嫂过,嫂嫂,你们盖了新房,有没有俺的房间?”

周春雨拉着姜春竹的胳膊,撒娇地说。

“你这孩子,越发没大没小了,以后你就不嫁人啦?”

余秀英嗔怪地看了周春雨一眼。

“以后你和景河,每人一个房间,嫂嫂答应你们!”

姜春竹笑着答应他们。

“娘,青砖和木头,龙圩镇南边就有一家青砖窑,我去看看,木头的话,林地里那些木头够用吗?咱们还打不打一些家具?”

说起盖房大家就兴奋,还有好多事要考虑。

“景山哪,明儿个咱们去镇上,正好到了镇北面你姥爷家,让你姥爷帮忙去买青砖,正好拜托你姥爷和大舅二舅找几个村里的瓦匠,给咱们盖房就成,说不准还能省一点银钱。”

余秀英腿脚不便,所以这几年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周景山出面办理,在她眼里,毕竟还是个孩子,担心他上当受骗,所以这些买砖买料找工匠的活儿,就让娘家人帮忙料理。

这边周家老大周有财那是指望不上的,三叔周有强还可以,但是常年在外跑生意,他也忙得很。

“行,娘,今儿个早点歇息,明天咱们早早地去镇上,顺便拐到姥爷家去看看,”

去镇上来回就要两个时辰,所以,明天一大早就要赶去。

姜春竹想起来三婶娘看病的事,提醒周景山,“相公,明儿个三婶跟着咱们一块去,等下让春雨去和三婶打声招呼,明儿个早早过来。”

周景山说,“那正好,明天也要借三婶娘的板车,我这就过去,顺便和三婶说一声。”

他起身要去,姜春竹拉住他的手,示意让春雨去说。

周春雨会意,站起身,撒开脚丫子,噔噔噔就跑出门去。

她就喜欢跟着堂姐周玉花堂妹周如荣在一块玩,姐妹仨有说不完的话。

“对了,三婶娘去镇上做什么?难不成也要看病?”


“娘,俺们回来了!”

周景山推着板车,一进大门,就大声喊起来。

“哎呦,你们可回来了,饿了吗?娘在锅里给你们温着饭呢,”

余秀英跛着脚,赶紧从屋里走出来,去厨房盛饭。

“娘,俺们吃过了,快,景河,娘,给你们烧饼吃,还热乎着呢,”

姜春竹喊着景河,从怀里把暖着的烧饼拿出来,生怕在路上被风给吹凉了。

“啊,烧饼,好香,哥哥,我的烟花来!”

周景河接过烧饼,大口吃着,还不忘问他要的烟花买没买。

“来,都有的,大家要的东西都这里,”姜春竹和周春雨从板车上一件一件拿东西,放进堂屋里。

“年前镇上就这么一个大年集了,肯定要买的东西,都买回来了,娘,这是给您的药,”

姜春竹和周春雨把东西一一拿下来,周景山推着板车给三婶家送回去。

“娘,这是我和春雨扯的袄子花布,您看看好看不?”

姜春竹拿出那两块花布在自己身上和春雨身上比划着,让余秀英帮忙看看。

“好看,好看,就是你要的这个花色太素了点,不过也好看,趁着脸色白净,”

余秀英笑着说,眉眼里都透着慈祥的味道。

多好啊,自从姜春竹到家里来之后,和周春雨两个丫头就像亲姐妹一样,这孩子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真不知道她那恶毒的后妈和赌鬼大哥,怎么舍得差点把她给打死了?

如今自家有了两个儿子,两个闺女,余秀英美得合不拢嘴。

“这块布是给景河的,也给景河做件袄子,他大了,也该知道要好了,”

姜春竹笑着说,这件青蓝色的布,颜色也很好。

“春竹姐姐,我的烟花来,我要放一个试试!”周景河对于新衣并不感兴趣,他三两口吃完烧饼,就开始着急要烟花放了。

“你这孩子,就知道玩,”余秀英嗔怪地说,然后问姜春竹,“没有景山的?”

“娘,景山哥哥不要袄子,他看中了一本书,太贵了,要一两银子呢,没舍得买,”

姜春竹惋惜地说,娘俩个正说着话,周景山送完板车回来了。

“娘,这是卖猪肉,帕子,还有抄书的银两,一共卖了4两银子800文钱,俺们买东西花去了200多文,还剩下4两500文钱,娘,您收着,”周景山从怀里把装着银两的褡裢掏出来,末了还不忘补充说,“我穿着旧袄子,干活还出汗呢,这天气马上就热了,用不着做新衣。”

余秀英知道他是心疼花钱,姜春竹随后把买来的米面粮油还有调料都一一取出来,交给余秀英。

余秀英从针线簸箩里拿出来一个做好的荷包,随后又拿出来二十文钱,装进荷包里,递给姜春竹。

“春竹,以后这些零用钱,就交给你了,家里缺什么东西,你看着买,这两日,你和春雨准备过年包饺子,娘赶着日子,给你们把新衣做出来,”

余秀英想看着姜春竹穿着新衣新鞋过个春节,毕竟是第一年到婆家来,虽然没有大摆酒席,招待亲朋,但是也有不能太寒酸了,委屈了这小丫头。

“好嘞,娘,您就放心吧,这个年,有我和春雨妹子忙活就行了,”

姜春竹从小跟着奶奶姜老太太在家里干活,啥都会干,家务活和做饭做菜,都不在话下。

过年年夜饭除了吃饺子,还得准备几个菜,姜春竹先要把猪大肠给清洗干净卤出来,到时候用红辣椒爆炒,可好吃了。

害怕猪大肠坏掉,姜春竹把那些猪大肠埋在了屋山后的雪堆里,上面用稻草秸秆覆盖着,拿出来的时候,还冻得硬梆梆的。

周春雨烧了热水,姜春竹把猪大肠化开冻,随后让周春雨用簸箕,把灶台前的草木灰给端过来。

“你们这是干啥,”周景河用手捂着鼻子,这些猪下水都是有钱人家不吃的东西,过年吃不起肉,也没人吃这玩意儿。

“等等你就知道了,嘻嘻,到时候你可别馋着要吃哦,”姜春竹笑着打趣周景河。

周春雨推了他一把,“你一边玩去,春竹姐姐让干啥,听着没错,”

周景河撇撇嘴,又去放他的烟花了,周景山冲着他喊,“景河,你留一些过年晚上放,别都大白天霍霍了,只能听着响。”

“春雨,把草木灰用筛子过一遍,”姜春竹吩咐周春雨,这个小妹听话的很,自从姜春竹到了周家,春雨就成了她的小跟班。

“好嘞,姐姐,你看这样行不?”周春雨用细网的笊篱,把草木灰过滤了一遍。

猪大肠要想好吃,必须要处理干净,姜春竹手里拿着刀片,把猪大肠外面的油腻和杂质都刮去,把猪大肠翻转过来,仔细把草木灰均匀地撒在猪大肠上面,特别是那些褶皱多的地方,用草木灰把猪大肠上面的脏东西,吸附干净。

接下来一步就是双手抓住猪大肠,在用草木灰使劲儿揉搓,揉搓一遍后,用水清洗干净,

姜春竹担心处理不干净,有异味,于是又用草木灰搓洗了一遍,清洗一遍后,猪大肠已经变得白生生,干净如新,一点腥味都没有了。

接着撒上盐巴,用盐巴腌好挂起来晾晒,这些猪大肠,能吃好几顿呢。

“今天咱们就吃一顿爆炒卤大肠,”姜春竹趁着周春雨去打水的空隙,赶紧从商城里把那些卤制香料兑换出来,

周家太穷了,除了盐巴之外,其他的香料啥的,都没有。

锅里添上水,姜春竹把处理好的猪大肠放进锅里,加上卤制料包,很快,香味儿就飘满了小院。

“姐姐,你们做的啥呀,这么好吃?”

周景河鼻子好尖,很快就闻到香味儿,肚子里开始咕咕叫。

十一二岁的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饿的快,刚刚吃过的烧饼都消化完了。

“来,爆炒肥肠,娘,您先尝尝,”

姜春竹把做好的爆炒肥肠,盛了满满一盘子,周春雨端着盘子,姜春竹用筷子夹起来一块肥肠,递到余秀英的嘴里。

“嗯,好吃,真好吃,”

这卤大肠一点也不油腻,嫩滑爽脆,还有嚼劲,吃起来满口留香。


余秀英看着姜春竹笑笑,觉着小孩子就是年轻气盛,这番话,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你奶还是挺照顾咱们家的,你大伯娘终归有些顾忌到你奶的威严,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余秀英说,以前公公周老汉在世的时候,脾气大,有威严,在家里说一不二,家里三个儿子都听周老汉的话,大伯周有财更是老实巴交,对周老汉从来不敢反驳,为此,赵艳芹心里不爽,也只是忍气吞声,不敢发作。

周老汉去世后,赵艳芹觉着自己翻身做主了,在大家族里开始嚣张起来,更是不把老二家媳妇余秀英和老三家媳妇薛素芳放在眼里,老二不在了,老三也经常在外头做活,不常归家,老三家又是两个女儿,所以,她就逮着自家软柿子欺负。

奶奶王凤兰终于看不下去了,逮着一次机会,冲着周有财和赵艳芹连哭带骂,好好闹了一场,从那后,赵艳芹倒也有所收敛。

毕竟,王凤兰当初最疼的就是赵艳芹家的三个儿子,亲手给她把三个儿子带大,暗中也不少帮了老大一家,但凡家里分家分钱上,从来都是先紧着老大一家人,他们还能这么不知足?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太过分了,不知满足!

姜春竹自从进了周家门,经常听余秀英唠叨这些家里事,她对赵艳芹就有了清楚的认知。

看来这次要宅子,不会那么顺利。

果然,等到她们进了奶奶王凤兰的家门,旁边院子里,赵艳芹就从堂屋里像个幽灵一样走了出来,一双死鱼眼,翻着白眼珠,死死地盯着她们看。

“黄鼠狼给鸡拜年,无事不登三宝殿,绝对没好事儿!”

赵艳芹撇着嘴,阴阳怪气地开始唠叨,蹲在堂屋门口抽旱烟的周有财听见了,赶紧起身回屋,

生怕婆娘又找事闹起来,到时候还是他受气,两头不落好。

“娘,你尝尝俺们上次从镇上买回来的糕点,可甜了,你牙口好,能咬得动,”

上次他们一家人去龙圩镇赶集,买回来一些糕点,余秀英知道婆婆王凤兰喜欢吃甜食,所以,特意给她留了一些。

“哎,你这日子过得艰难,家里好几个孩子张口要饭吃,哪里还用惦记着俺着老婆子?娘也吃不了多少了,吃多了浪费,留着给孩子们打牙祭!”

王凤兰知道余秀英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生计艰难,还能想着自己,分给自己一口吃的,老太太心里很感动。

她知道二儿媳余秀英是个善良的好人,所以,有时候大儿媳赵艳芹欺负余秀英的时候,王凤兰总护着余秀英一点。

其实二儿子周有福活着的时候,也是王凤兰最喜欢的孩子,周有福在三个弟兄里面长得最好,个头高大,人也帅气,为人有礼貌,对爹娘孝顺,夫妻恩爱,看到周景山,就看到年轻时的周有福了。

只可惜,二儿子就这么杳无信息了,这也是王凤兰心里的一种痛,周老汉更是因为这件事,心情郁闷,有一次喝醉酒,失足掉进村边的河里淹死了。

“娘,如今孩子们大了,懂事了,能帮着家里做事了,日子好过多了,”

余秀英笑吟吟地说,她觉着自从姜春竹进了家门,这日子越发过得富足,越发是舒坦了。

“奶,给您老的您就留着,俺们孝敬您是应该的,”

姜春竹坐在王凤兰身边,抓着她的手,“奶,您的手这么凉,穿的少不?都说春捂秋冻,奶,您可不能着急脱厚衣裳,这日头,看着晴朗,说不准哪天就会下大雪,”


“景山,景河,明天想着你们弟兄两个也扯点布,回来娘给你们做点春天的衣服,这天气很快就暖和了。”

打了春,说暖和就暖和,春天显得短,一晃眼就过,夏天很快就到来。

要是春天不下雨的话,那么今年又是一个大旱年,日子不会好过。

余秀英看着俩孩子情绪平稳下来,也没有怪罪,吩咐周景山去村头后边打水,姜春竹跟着自己去做晚饭。

“娘,您歇着,我和春雨做饭就行了,晚饭简单,”

姜春竹一溜烟跑进厨房,开始着手做饭,周春雨去了三婶家,玩到现在还没回来。

晚饭好做,插一锅玉米糊糊,热上蒸好的饼子,再把剩下的鸡肉用白菜,藕瓜炖一炖,很快就做好了。

余秀英晚上吃饭不多,可是俩儿子能吃,每顿饭都不能饿着,很快一家人把饭菜吃了个精光。

周景河跟着周景山回屋睡觉,听见他们商量说,明天去镇上赶集不让他去,生气撅着嘴巴。

“大哥,你发现没,咱娘和人家爹娘都不一样!”

周景河小声问周景山。

“啥不一样?咱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娘了!”

周景山觉着,自己这个弟弟机灵古怪,脑子里经常冒出来一些不同寻常的想法。

“咱娘好是好,不过,人家爹娘都是喜欢男孩,把男孩看得跟宝贝一样,就像咱奶和大伯娘一家那样,可咱娘倒好,看嫂嫂和妹妹春雨,比咱俩都要亲得多!”

周景山听了哭笑不得,“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咱娘也一样疼你啊,”

“不会的,你等着瞧,明天肯定让春雨跟着去镇上赶集,不让俺去!”

周景河说完,抱着双臂,坐在床边,生气不肯睡觉。

原来是因为这个,周景山只好说,“明天妹妹也不跟着去,三婶娘要跟着去镇上看病,你们两个都在家好了!”

周景山说,就春竹和他两个人带着他们娘余秀英和三婶娘,四个人去镇上。

“那俺们两个怎么吃饭啊,我又不会做饭,”周景河担心吃不上饭。

“你和春雨跟着奶奶吃一顿,俺们回来给你们买好吃的,行不?”

周景山哄着他,快睡觉。

“嗯行,大哥,你们明天在镇上吃好吃的,一定给我们捎点回来。”

周景山连连答应,周景河这才去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景山和余秀英,姜春竹一块去三婶娘家,正好借了三婶娘家的板车,一块去镇上赶集。

周景山脚程快,走在前面,很快就没了影,姜春竹在后面陪着余秀英,慢慢地走。

余秀英很要强,不让姜春竹搀扶,“娘还年轻,不到50岁的年纪,哪能让你们就这么伺候着?娘一定能锻炼好身体,养好腿,不能成为你们的累赘!”

所以,即使走的慢,余秀英也坚持自己走路,不让姜春竹搀扶。

姜春竹佩服婆婆的坚强,陪在余秀英身边慢慢走,“娘,咱不着急,日头早着呢,这才卯时多一点。”

天气好,日头显得高,其实早着呢。

薛素芳在家里也早早起床,还特地梳洗打扮了一番,换上了新衣裳,整个人看起来焕然一新,年轻了好几岁。

姜春竹那天给她说的一番话,又让她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娘,就该这样,你看看你现在多好看,年轻又漂亮,”

周玉花和周玉荣姐妹俩看着她们娘有了精神,高兴地了不得,她们不喜欢看着娘无精打采,唉声叹气。

“你们姐妹俩中午做饭等着春雨一块过来吃,还有昨天剩下的半个鸡,加上冬瓜,炒着吃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