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历史军事 > 纨绔世子爷精彩

纨绔世子爷精彩

我的长枪依在 著

历史军事连载

李坏何芊是军事历史《纨绔世子爷》中的主要人物,梗概:万人敬仰的萧王故去,留下名满京都的纨绔世子,人人咬牙切齿。却在某一天世子变了,在平静中奋发,在误解中进取,在困苦中挣扎,直到一天,蓦然回首,世子已经崛起了......

主角:李坏何芊   更新:2025-04-25 03: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坏何芊的历史军事小说《纨绔世子爷精彩》,由网络作家“我的长枪依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坏何芊是军事历史《纨绔世子爷》中的主要人物,梗概:万人敬仰的萧王故去,留下名满京都的纨绔世子,人人咬牙切齿。却在某一天世子变了,在平静中奋发,在误解中进取,在困苦中挣扎,直到一天,蓦然回首,世子已经崛起了......

《纨绔世子爷精彩》精彩片段


魏雨白已经将她所掌握的一切都告诉了李坏。

虽然叙述上必然掺杂主观情绪,但李坏大体能够判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说过的。

因为他用了最寻常的情报获取套路,在闲聊中七分无关信息,加三分想要的信息,逐渐瓦解对方心理防线。

救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是难的,救一人已经有难度,何况千万人。

而能救千万人的人不多,每个时代都只有那么几个,数数都数得过来,魏朝仁恰好是其一。

听到他让精壮之人先走时李坏就知道他是个能救千万人的人。

很多时候善良并不是负担,罪恶才是,他这举动要是读书人一张嘴稍加传扬,然后随便写上几句诗词是要留千古骂名的。

但是他这举动也让正规军被杀溃后的关北留了希望,也救了南方安逸安逸生活不知战事的人们。

明年不管谁上任关北节度使,到时定能补充北方军队,因为魏朝仁把还能武装起来的人力保存下来了。

如果没有他这个举动,到明年辽人要是趁机南下的话关北很可能守不住,长驱直入就连北方百姓,政权中央都要遭殃。

要想救人,先要杀人,在李坏看来,英雄并非那些光彩夺目的,因为世界本就残酷。

曾经朝鲜战场上有一位老团长,他的一个侦查排被美军围困在阵地对面山头。

两山相望,战士纷纷义愤填膺请命要去救援,他却面无表情下死命令谁都不能救,眼睁睁隔山看十几个战士弹尽粮绝后不甘受俘跳崖。

后来拍纪录片的时候老人垂垂老矣,已是老将军,可提起那事他就老泪纵横,眼泪止都止不住。

事情如同梦魇,折磨他一辈子,但他却说他知道那时不能下令去救,因为是美国人的圈套,只会死更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而不为所动。

在李坏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英雄,默默背负罪恶感与沉重,冷静果决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横眉冷对千夫指,至于后人如何评说又如何。

而魏朝仁显然就是这样的人,没有大气魄者难以成事,他怕魏朝仁成为第二个种师道。

“魏小姐你放心,我这个人虽然没上过战场,但道理还是懂的。

魏大人救了那么多人,我只不过是尽绵薄之力,我会尽力想办法救他。”

说到这看着一脸激动的魏雨白李坏又给她泼了盆冷水:

“不过你要是想让我去找皇上求情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魏雨白着急了。

李坏认真给她说明:“其实也不是不行,而是不能,你想想就算真如你想的皇上爱宠我,可当今皇上是昏君吗?

我只是世子,皇家子嗣,可没半点官职,不掺和朝堂之事,不懂政局,公是公私是私皇上会分不清吗?”

魏雨白一下子呆住了,如此一来筹码许久的计划不就落空了…

“不过你也别着急,我不能替魏大人说话但是有人可以。”

“谁?”

“何昭,你之前求他是对的,他为人刚直,又贵为开元府尹,重要的是他缄口不言这么久,此时要是突然说话是最有分量的。”

李坏给自己倒了杯热茶,又随手给魏雨白也递了一杯。

“谢谢。”魏雨白接过热茶道:“可何昭根本不理我,头一次还见到人,后来就各种推脱,只说他不懂兵事,所以不敢妄言。”

李坏点点头:“正是这样何昭此人的话才有分量,之前他不答应是你们说服人的方法不对。”

“方法不对?”魏雨白有些不解。

“嗯。”李坏点点头:“总之明天你们再去,到时候你按我说的办,至少九成把握能让何昭就范,只要他肯明着为魏大人说一句话,魏大人就很可能有转机。”

魏雨白还有些将信将疑,李坏却先开口道:“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

“嗯?还有何事比救父亲重要。”她疑惑的问。

“你,还有跟你南下的所有人都暂时搬到王府来住吧,以后没事尽量不要外出。”

魏雨白很惊讶:“这是何道理?”

李坏喝了一口茶:“事情到京城就不只是关北的事了,现在已经变成政治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以此做文章牟利。

比如你说的羽承安等人,政治斗争可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讲,魏大人此时身在御史台大牢谁都没法在他身上做点手脚,

但你们不一样,我怕有人等不及了狗急跳墙,会把主意打到你们身上。”

“怎能如此,大景自有律法!”

魏雨白怒斥道:“父亲戴罪,我们又没犯事。”

“你这么想别人可不这么想,现在你们就是最大的破绽,本来京中对魏大人早有民怨,要是有人再给你们泼污水,上官司,到时定是民怨沸腾,皇上也不会坐视不理。

总之现在就动身,越快越好,我叫王府车马帮你。”

李坏吩咐道,关于高层那些见不得光的残酷斗争李坏是了解的,不知缘由的人只会被利用伤害。

魏雨白点头,随即抱拳道:“多谢世子,如此大恩将来必将回报!”

李坏笑道:“哈哈,你不用当恩情,我帮魏大人是因为他会救人,要是他没本事我也会坐视不理,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

“不管如何帮就帮,不管事情结果如何,世子大恩雨白定不会忘的。”说着她利落转身离开。

当天傍晚,李坏叫了王府全部三辆马车,去把魏家姐弟两还有四个随从接到王府中。

王府很大,多六个人根本没什么。

魏雨白虽然稳重,但是军旅之人,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稍有不慎可能要出大事,让他们住在王府李坏放心些。

至于如何说服何昭他自有办法。



“哦,没事,小女子一时走神,让世子见笑了…”说着慌慌忙忙斟满酒,然后双手奉上。

她浑然没发觉,今天给李长河斟酒无比主动,并且刚才听他说宁愿要秋儿和月儿却不要她的时候,心里竟没来由的难过起来。

李长河倒没在意,接过酒杯接着道:“这事情明显是王家人惹出来的,十有八九是他们答应一门朝廷大员的亲事,皇帝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又不想得罪太多人,就让我来顶了,真是郁闷啊……”

李长河说着闷闷不乐的喝了一杯,这皇帝真的是在实力坑孙子啊,恨不能把他往死里弄。

自古无情帝王家,一点都不假。

德公端起的酒杯凝在半空,嘴巴微张,一脸震惊的看着李长河,竟是有些失态。

王家是文人之首,冢家是将门,两家联婚自然会引来皇上的担忧。

这件事他想了好久,才揣摩出皇上的心思,没想到李长河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

过了一会儿,德公长叹口气:“唉,确实是王家蠢笨,你遭了无妄之灾。想过如何应对吗?”

“应对?你问这干嘛。”李长河不解的看着他。

“老夫只是…只是好奇罢了,呵呵。”

德公说着连忙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掩饰尴尬。

李长河倒不在意,在他的规划中这不是什么大事。

未婚妻确实不能要,否则会同时得罪两个大族。

“其实这事看起来复杂,但看透关键之后也容易。陛下说得虽是金口玉言,不过也只是口谕,不是中书起拟、陛下御画的圣旨诏书。

只要拖就完事了,我现在十六岁,还有四年才加冠,总能找到理由拖的。反正我是纨绔子弟,胡搅蛮缠也不奇怪。待到加冠后我肯定会分封京都之外,这事就算过去了。”

“可…若是陛下还记着呢?”安静温酒的阿娇突然插口道。

李长河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可能,他下这口谕估计也是权宜之策,为的不过是阻止相府与另外一家大族联姻。为的只是敲打敲打,让相府注意一下,不要结党,目的早就达到了,还记着做什么。”

“哦…”阿娇轻轻应了一声,然后低下头。

“噫…”德公惊讶的看着他:“你并不在朝堂,朝中消息也只能道听途说,为何这些事情能说得如此清楚,条理不乱,脉络清晰…”

李长河摆摆手道:“因为本世子是局外人,旁观者清,而且以我的德行,正常情况下,皇帝怎么会给我赐婚,还是京都才女?”

德公和阿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震惊之色。

黄昏,德公和她的孙女已经走了。

李长河又吩咐了严昆一番,交代一些细节,这才离开。

……

何府。

开元府尹何昭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年关将近,许多积压公文事务必须在年前处理完。

其中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秋收时辽人南下,关北节度使魏朝仁奉旨率关北军四万余众北上,结果败在辽人手中,

新州城等十二城被破,惨遭辽人屠戮,生灵涂炭,惨绝人寰。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根据当时前锋战报,辽人兵甲不足万。

陛下龙颜大怒,撤除魏朝仁关北节度使之职,押解进京。

朝中大臣也为如何处置魏朝仁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主张杀魏朝仁,有人主张不杀。

主张杀的人以参知政事羽承安为首,认为大景颜面扫地,于国于民都应该杀,以儆效尤。

主张不杀的以枢密使冢道虞老将军为首,认为关北是和辽人交兵的最前线,除了已经镇守十余年的魏朝仁没人能坐镇。

双方都想拉拢何昭,但他不站任何一边,很是头疼。

这时候,府里总管敲门进来。

“老爷,小姐还是不吃肯东西。”

何昭头更大了,怒拍桌子道:“不吃东西!她还想怎样!反了她!早就跟她说过不要去招惹李长河,前几日她偏偏私自跑去找那李长河,我不过将她禁足在家中,她还闹脾气了!”

何昭站起来往外走,要去训斥何芊一番。

总管又道:“老爷,还有一事,魏家姐弟来登门拜访了,在大堂等候。”

“魏家姐弟?”何昭皱眉,他分的轻轻重,立即去了大堂。

正堂坐着一年一女,男子二十岁左右,女子也差不过,身后站着仆从,还捧着许多礼盒。

远远的两人就起身行礼。

“小子魏兴平…”

“小女子魏雨白……”

“见过何大人。”

“不必多礼,请坐吧。”

何昭在主座坐下,端起香茶喝了一口:“我知道魏公子和魏小姐不远千里南下,又在京城四处奔波,是为令尊大人之事,孝心可嘉,你们能够找到本官府上,想必也是知道本官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中立。”

“何大人英明,一语中的,小子佩服。”魏兴平作揖,言语不畅,动作僵硬,显然有人教他说的。

何昭面无波动,接着说:“我为官数十年,自持问心无愧,从不结党,也不妄言。本官不通军事,不懂北疆时局,就不会为此事言辩半句,魏大人有理也好,无礼也罢,都与本官无干。”

听到这话魏家姐弟都慌了,魏兴平刚想站起来就被魏雨白伸手拦住,她行礼道:

“何大人高风亮节,令人佩服,可家父确实冤屈,当时北方辽人兵甲的确不足万数,可南下的军队不止辽人,虽然不知来历,可他们比辽人更加凶悍难挡,故而家父才惨败。

可战报到京都之后却变成只有辽人,且不满万数之众,必是有人从中作梗冤枉家父,请何大人明察啊!”

何昭皱眉:“信报乃是魏大人亲自拟写……”

魏雨白道:“确实家父亲自拟写,其中写明辽人前锋不满万,还有其它军队不得而知,后面半句却被人忽略了!”

何昭皱眉,起身来回踱步,踌躇不定,许久后才开口:“你说的本官都听了,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吧,容本官思虑一二,就不多送二位了,礼物也一并带走吧。”

魏兴平还要说什么,被魏语白拦住,拉他作揖道:“多有打搅何大人,我们二人这就告退。”

“姐,你为何拦住我,那老家伙显然是在推脱。”

才出何府,魏兴平就大骂起来。

魏雨白叹了口气:“何大人算好的了,至少不知便不言,想想这几日我们拜会那些,有多少是不知而妄言的。我们走访数日,无一人肯为父亲说话,再这样下去恐怕……”

魏雨白皱眉:“明日把马也卖了吧,你我奔走习惯了,走点路不算什么,带来的东西快送完了,能凑一点是一点,上下打点不要省,多一分力父亲就多一分生机。”

魏兴平点头。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