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楚安刘弘毅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馅饼大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两天后,地革委的任命文件正式下达。任命刘楚安为阳沟干部学校革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负责阳沟干校的全盘工作。殷令山这个变色龙一改过去的丑恶嘴脸,对刘楚安大拍马屁,表现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他是干校革委会副主任,三把手,原本也不需要做得这么露骨,理论上,一把手也不能把他免职,更不能把他赶走。关键这个变化突如其来,让殷令山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康吉盛为什么突然对刘楚安这么好,一家伙把他任命为阳沟干校的一把手。他不怕刘楚安,但他很害怕康吉盛。这个人整起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他殷令山区区一个干校的副主任,跟康吉盛隔得老远,康吉盛想要拿捏他太轻松了,分分钟能够将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刘楚安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刘弘毅就在阳沟干校住下来,因为他年...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两天后,地革委的任命文件正式下达。
任命刘楚安为阳沟干部学校革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
负责阳沟干校的全盘工作。
殷令山这个变色龙一改过去的丑恶嘴脸,对刘楚安大拍马屁,表现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他是干校革委会副主任,三把手,原本也不需要做得这么露骨,理论上,一把手也不能把他免职,更不能把他赶走。
关键这个变化突如其来,让殷令山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康吉盛为什么突然对刘楚安这么好,一家伙把他任命为阳沟干校的一把手。
他不怕刘楚安,但他很害怕康吉盛。
这个人整起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他殷令山区区一个干校的副主任,跟康吉盛隔得老远,康吉盛想要拿捏他太轻松了,分分钟能够将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刘楚安也不跟他一般见识。
刘弘毅就在阳沟干校住下来,因为他年纪小,也没安排什么正经工作,平时就是帮卫生室的陈医生打打下手,或者去食堂帮老妈干点活,倒也轻松自在。
偶尔绕着阳沟干校转悠,熟悉环境。
时不时的找干校的那些“某类分子”聊聊天说说话,向他们虚心请教一些问题。
这些“某类分子”中间,有不少是有真才实学的,胸中藏着大学问。
哪怕刘弘毅有着后世五十年的记忆,和他们聊天,也能大有收获,经常有茅塞顿开,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一天,正常出工。
传达室那边,给艾高峰送了一封信过来。
艾高峰看过信,突然脸色大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门外闯。
立马就被负责看守他们的几个年轻干部职工拦住了。
“艾高峰,干什么?”
“放开我,我家里出了事,我要回地区去一趟!”
“马上放开我!”
艾高峰大约四十几岁不到五十岁年纪,身材高大,头发花白,此刻情绪激动,和几名阻拦他的年轻干部争吵起来。
“不行,没有上边的命令,你们这些某类分子,谁都不许离开学校!”
一位年轻干部大声呵斥。
他是带班的。
“放开我,我女儿出事了,你们放开我!”
艾高峰怒吼如雷,猛地将阻拦他的那位带班干部推倒在地。
“哎呀,你麻痹的,你个反某某分子,你敢殴打革命干部?”
“给我打!”
带班干部勃然大怒,翻身爬起来,照着艾高峰瘦骨嶙峋的脸颊就是一拳砸过去。
“咚”地一声,艾高峰眼角开裂,一缕鲜血渗了出来。
艾高峰怒发如狂,立即挥手还击。
他是军人出身,本来就脾气不好,以前当地区领导时,以作风强势闻名,哪里受得了这个气?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
几名年轻的干部职工一拥而上,对着他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艾高峰虽然身材高大,但在阳沟干校待了两年多,吃得差,思想负担又重,身体早就变得十分虚弱,哪里是几名年轻力壮小伙子的对手,瞬间就被打倒在地,被几人用脚狠踹。
“住手!”
“搞什么名堂?”
正在办公室的刘楚安闻讯赶来,大声喝止。
几个年轻人急忙退开,带班干部解释道:“报告刘主任,这个反某某分子,顽固不化,不思悔改,殴打革命干部……”
“先把他扶起来!”
刘楚安蹙眉喝道。
跟在他身边的刘弘毅快步上前,将倒在地上的艾高峰搀扶起来,眼角嘴角都是血。
“艾高峰,怎么回事?”
“刘楚安,哦不,刘主任,我家里出事了,我,我女儿出事了,我要请一天假回地区去看看。”
艾高峰瞪着眼睛,气喘吁吁地说道。
“不行!”
不等刘楚安开口,旁边的殷令山就抢在了前头。
“你是个改造分子,怎么可以随便离开?你要是跑了怎么办?谁负责?绝对不行!”
“这个先例不能开!”
“而且,你不服改造,殴打革命干部,这个问题很严重,必须严肃处理!”
“殷令山!你个坏东西!”
艾高峰气得不行,伸手指着他大骂起来。
他这暴脾气!
刘楚安蹙着眉头,看了身边的殷令山一眼,手一挥,喝道:“把艾高峰关起来!”
“关禁闭!”
几名年轻干部轰然答应,一拥而上,将艾高峰架起来,往禁闭室那边拖。
“刘楚安,刘楚安,没想到你也变成这种人了,老子当年真是瞎了眼,提拔你这种人当领导干部,老子瞎了眼……”
艾高峰奋力挣扎,咆哮如雷。终究敌不过几名棒小伙,被关进了禁闭室。
禁闭室内,艾高峰兀自大骂个不停,完全失去了理智。
其他改造者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谁都不吭声,但望向刘楚安殷令山等人的目光里却流露出极度痛恨和厌恶的神情。
足足骂了十几分钟,也许是气力不济,艾高峰才终于消停下来。
片刻后,刘楚安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和纸笔,来到了禁闭室,吩咐看守人员开门。
“艾高峰!”
刘楚安走进禁闭室,呵斥了一声。
艾高峰面向墙壁,理都不理。
“艾高峰,你要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深刻反省。今天这个事,必须写出书面检查。检讨不深刻,休想过关!”
刘楚安板着脸,冷冷喝道。
“小人得志!”
“无耻!”
艾高峰冷笑着骂道,依旧面向墙壁,绝不回头。
刘楚安走过去,将纸笔拍在小木桌上,从宽大的军裤口袋里掏出一个报纸包着的东西,以身子遮挡看守人员的视线,塞进了艾高峰的手里。
艾高峰愣了一下,鼻子里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
报纸里包着的是两个大馒头,馒头中间还夹着两大块酱牛肉。
“老领导,别着急,你安心在这里休息几天,我马上去地区帮你看看……只要有办法,我一定会照顾好小雨的……”
随即,艾高峰耳边响起刘楚安刻意压低了的声音,说得情真意切。
握住艾高峰骨节粗大的手掌,重重握了一下,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呵斥了一句。
“艾高峰,老老实实写检讨!”
禁闭室的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艾高峰低头看着手里的大馒头和酱牛肉,眼眶一红,泪水止不住汹涌而出。
养兔子,养鱼,蘑菇培植,搁在其他任何一个公社,都是大事,而且必须要有县里甚至地区的农科院指导才行,公社是不可能有那种“技术力量”的。
这个和你在自己家养两只兔子,养几十尾鱼完全不一样。
算是一个大动作。
五十对种兔,都是到了性成熟期的成年兔,有一部分母兔买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怀孕。
所以,最多四十天后,这五十对种兔,就会变成五六百只兔子,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则会变成几千只。这是一个“大部队”。
鱼苗现在放下去,已经有点晚了,时间上不赶趟,等早稻收割的时候,应该长不了多大。但楚州地区种的都是双季稻,早稻收割之后,接着就要种晚稻。
这中间需要犁田,施肥,对尚未长大的鱼苗,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这些幼苗,暂时只能养在临时挖的水池里。
等晚稻插下去之后,再移到稻田之中。
为什么这么麻烦,不一直放在水池里喂养呢?
也很简单:水池不够大,养鱼苗没问题,养大鱼就远远不够了。
而干校范围内,并没有池塘。
想养鱼的话,只能放在稻田之内。
因此这种大规模的养殖活动,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指导。
但这在干校,压根就不叫事。
那两百多个改造分子里,有好几位农业科技专家。其中一位以前还是省农科院的研究员,地区农科院也有两位副研究员在干校劳动改造。
技术力量是足够的。
干校管理层的思想也已经统一。
刘楚安原本还担心会遭到殷令山等几个“顽固分子”的反对,不料殷令山却根本就没跳出来,对刘楚安的安排,表示衷心拥护。
殷令山是干校“反派”的代表人物,他都不跳出来反对,其他小虾米就更加不会当这个出头鸟了。
刘楚安虽然不是那种以强势著称的领导,但一把手就是一把手,这个权威是毋庸置疑的。
没人牵头,“反派”也只能选择蛰伏。
剩下来的就是给干校的改造分子们安排任务。
现阶段问题不大。
毕竟兔子不多,鱼还是鱼苗,蘑菇也还是菌种。
为数不多的人就能胜任。
大多数改造分子,还需要完成种植水稻的任务。
保证基本口粮供应,这是前提。
如果因为养兔子养鱼导致水稻减产,到冬天的时候没饭吃,那是要闹笑话的。
等兔子种群发展到数千只的时候,需要的人手可就多了。
好在到那个时候,晚稻也已经收割,农忙季节过去,只剩下一些整修田埂,排水渠的活计,人手相对来说就比较富裕啦。
想想看,北风呼啸,寒冬刺骨的时候,躲在温暖的房间里,就着红烧兔肉,蒸鱼干,蘑菇汤,一口气造好几碗大米饭,是何等的惬意?
那日子,给个神仙也不换啊。
这就是刘楚安,艾高峰,黄安平等人,给所有改造分子勾勒出来的美好蓝图。
刘楚安到底还是资历较浅,最高也就担任过地区农委的副主任,面对这一群“大佬”级别的人物,真的有点镇不住。没什么人真会信他的话。
但艾高峰和黄安平不一样,这两位以前就是楚州地区的主要负责人。加上赵博龙,方启军,他们说的话,在改造分子中间,还是很有信服力的。
私下里,他们也给刘楚安说了不少好话,赞誉刘楚安是个能坚持原则的好干部。
刘弘毅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渣男,居然撩人家小姑娘,假装慌乱地说道:“抄的抄的……”
“抄的?”
“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听过这首诗?”
艾小雨的眉毛扬了起来。
作为尖子生,高干子女,艾小雨的知识面远远超过普通的同学,也看过不少课外书的。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艾小雨漂亮的大眼睛一下子瞪得圆圆的,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的诗啊……谁写的呀?难道是个和尚写的吗?”
“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写的。”
“他不喜欢当活佛,只想像个普通的年轻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惜后来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写了很多优美的情诗,不负如来不负卿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全诗很长,我也记不全,只记得这最后的四句了。”
“仓央嘉措,仓央嘉措……”
艾小雨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脸上露出一丝怅然之色。
她都没听说过历史上有这么一位诗人。
毕竟现在不是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的途径是很少的。
“刘弘毅,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的?”
这是和刘弘毅相处以来,艾小雨心中最常生出的感叹。
如果艾小雨来自后世,那她一定会给刘弘毅四个字的评价——宝藏男孩。
刘弘毅笑着说道:“就是看了些杂书,不务正业,哈哈……”
“不对,你这不是不务正业,你这是多才多艺……还有啊,你刚才念的那首诗,比仓央嘉措的诗有气势。不像他写的诗那么无奈。嗯,此生不堕青云志,不负苍生不负卿!”
“真好!”
“刘弘毅,将来,你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艾小雨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一点都不回避,非常认真地说道。
“好啊,那就承你吉言了……我们国家,已经落后太多了,我是真希望,将来能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刘弘毅有些感叹地说道。
这才不负重生一回,不负平生所学。
“嗯,你一定可以的。我相信你!”
刘弘毅微微一笑,来到篝火边,翻动了一下早已干透的黄泥团,隐约从中透出了诱人的香味。
时间慢慢流逝,虽然夏季日长夜短,也已到了傍晚。
“应该差不多了。”
刘弘毅估摸着时间,用棍子将叫花鸡从炭火中扒拉出来,放在一旁,静静地等待自然冷却。
貌似没有听说谁做叫花鸡可以用水浇来加速冷却的,所以刘弘毅也不敢造次,免得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反正那么长时间都等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
又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河边的光线已经很暗了,刘弘毅尝试着敲开黄泥壳,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
“好香啊……”
艾小雨禁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满脸都是陶醉的表情。
“我先尝一下,看熟没熟……”
刘弘毅说着,撕下一条鸡腿,鸡皮焦黄,鸡肉雪白,冒着丝丝的热气,着实诱人。
咬了一口,满嘴喷香。
“哎呀,太好吃了……”
刘弘毅同样闭着眼睛赞叹了一句,顺手就将咬过一口的鸡腿递给了艾小雨。
艾小雨一点都不介意,接过去咬了一口,顿时猛地瞪大了眼睛。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我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肉……”
静静的小河边,两个年轻人手撕叫花鸡,吃得不亦乐乎。
艾小雨到底是女孩子,吃相要斯文一些,刘弘毅的吃相就有几分猛恶。最让刘弘毅感到好笑的是,艾小雨时不时会跑到河边去洗手。
“殷主任要是不嫌麻烦的话,这就跟我们走吧。”
说完,刘弘毅就不再理他,直接拿着已经收拾好了的野鸡,拎起油盐酱醋和生姜,招呼了艾小雨一声。
“艾小雨,走了,今天给你做道特别的菜。”
“哦……”
艾小雨还是有些害怕殷令山,低低地答应一声,跟在刘弘毅身后,头都不敢抬。
望着两人的背影逐渐远去,殷令山脸色变幻,轻轻哼了一声,到底还是没好意思跟着去。
毕竟现在刘楚安是干校的一把手,在没有搞清楚刘楚安和康吉盛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之前,殷令山可不敢明着出什么幺蛾子,只能背后做文章。
刘弘毅带着艾小雨来到河边,开始玩泥巴。
这一段的河堤都是黄土,非常合适做“叫花鸡”。
艾小雨又是好奇又是惊讶,问道:“你捏泥巴干什么呀?”
刘弘毅笑道:“别急,给你做好吃的,你等下就知道了。对了,你也别闲着,去那边捡些柴火,趁着天还没黑。”
“哦……”
艾小雨很乖巧地答应一声,高高兴兴捡柴火去了。
刘弘毅很快就和好了黄泥浆,又用石头在河岸边垒了个灶,拿供销社用来包商品的牛皮纸在河水里浸泡了一下,将整只野鸡包裹起来,又将八角桂皮生姜塞进去,在鸡身上抹了一层细盐,再喷了些料酒,外边糊起一层厚厚的泥浆。
刘弘毅以前没怎么做过这道菜,但基本原理还是懂的。
这个又没啥技术含量。
能烤熟就行。
重生之后到现在,十来天都没怎么见过荤腥,哪怕手艺一般般,吃起来应该也很美味才对。
艾小雨捡了些柴火过来。
她没干过这种活计,捡的都是些细细的枯树枝。
刘弘毅笑道:“你在这等我,我去弄点粗的来。”
叫花鸡主要是靠炭火的余热慢慢煨熟,粗大的树枝烧成木炭之后,可以继续闷烧很长时间。
“我也去。”
艾小雨很害怕一个人待着。
和刘弘毅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安全感才是最强的。
刘弘毅看看,附近并没有什么人,倒也不担心有人把泥巴团子偷走。
一般人也绝对想不到,这黄泥团里裹着一只野鸡啊。
“行,那一起去吧。”
片刻之后,刘弘毅就用柴刀砍了许多粗大的树枝回来。
很快,河边便升起了袅袅炊烟。
刘弘毅将黄泥团夹在几根粗壮的树枝上,开始烤制。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
好在并不无聊。
足足半个多小时后,整个黄泥团被埋在了木炭火中。刘弘毅还需要不断地翻动一下黄泥团,让受热均匀。
艾小雨就坐在旁边,刘弘毅专门给她搬了一块石头过来,否则一直蹲着,脚容易麻。
艾小雨双膝收拢,双肘撑在膝盖上,手掌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看着在炭火中的黄泥团,只有在刘弘毅扭过头的时候,才会飞快地抬起眼睑,注视着刘弘毅棱角分明的侧脸,大眼睛里闪耀着喜悦的光彩。
这个和她同龄的男孩,做什么事都好认真啊……
刘弘毅没有坐,等待的间隙,就在河岸边走动,顺手做一套扩胸的动作,活动一下经脉。
这具年轻的躯体就是棒,似乎永远都不感到累。
扭头看了一眼艾小雨娇美的脸庞,突然诗兴大发。
“溪畔篝火夏蝉鸣,时局唯艰意难平,此生不堕青云志,不负苍生不负卿!”
原本就在盯着他看的艾小雨身子骤然一僵,洁白的小脸上瞬间飞起两团红霞,雪白的牙齿,轻轻咬住了下唇,惊喜地问道:“你还会作诗呢?”
刘弘毅重生了。
刘弘毅,男,出生于1960年,去世前系静江省楚州科技学院教授,享年64岁。
刘教授的个人履历比较复杂。
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被北都某著名大学录取。
毕业后受家乡领导邀请,回静江工作,分配在静江省教育委员会上班,全程参与楚州科技学院的组建工作。
楚州科技学院组建完成后,刘弘毅顺理成章留下来,担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是当时很有前途的知识型年轻干部。
此后因工作需要,转任地方行政干部,先后担任副县长,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楚州市副市长,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等职。
在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上,卷入一场官场斗争。
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干部,刘书记并不十分擅长斗争,毫不意外的成为失败的一方。愤而辞去领导职务,重新回到楚州科技学院执教。
从此之后,一心教书育人,远离权力漩涡,倒也桃李满天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
2024年5月,因病辞世。
在外人眼里,刘弘毅算是比较成功的人士。在官场和学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刘弘毅自己,却总觉得有诸多遗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在学术上没有取得很高的成就,对不起自己过人的天赋。
其二则是在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建树,担任领导干部十几年,没有作出十分耀眼的成绩。
病重期间,刘弘毅经常和妻儿聊起,当初悔不该去行政单位工作,如果专注于学术研究,以他的天赋,应该是能取得极高学术成就的。甚至成为院士都不是不可能。
私下里,刘弘毅偶尔跟老伴开玩笑,说自己是被当官耽误了的院士!
老伴也跟他开玩笑:我看啊,你是被老婆耽误了的花心大萝卜!
主要因为刘弘毅个子高大,相貌英俊,临到老来,都是腰挺背直,浑身上下没有多少赘肉,加上曾经身居领导职位,身边自然少不了莺莺燕燕环绕,传出过许多“绯闻”。
对此,刘弘毅一笑置之。
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重生。
难道那些不靠谱的网络小说写的都是真的?
否则,如何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
刘弘毅背着“为人民服务”的书包,一脸懵逼地走在楚州一中通往楚州红星农机厂的路上。
是的,他回到了1976年5月份,整整48年前。
现在的身份,是楚州一中高二年级的在读学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注1)
刘弘毅很清楚地记得,全国恢复高考要等到两年之后的1977年。他今年七月份毕业之后,就将成为待业青年。
至于现在还在实施的工农兵大学制,是要靠地方推荐的,而不是统一高考。
如果搁在去年,他是有机会被推荐的。
因为那个时候,他父亲刘楚安还是楚州地区革委会下属农业工作组的副组长,大小算是个地区中层负责干部,也有些关系在。
但是一个月前,刘楚安因为得罪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康吉盛,已经被下放到阳沟干部学校去当普通职工了。
阳沟干部学校,其实就是群众口中常说的五七干校。
后来异化成专门关押改造问题干部的“准监狱式”单位。
这些年,楚州地区的“某权派走某派某某权威”,有一多半都关押在阳沟农场,强迫劳动改造。
未经批准,不得离开。
阳沟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刘楚安一个地区革委会的中层负责干部,被下放到阳沟农场,康吉盛下手不可谓不狠。
同时被发配到阳沟农场的,还有刘楚安的妻子,刘弘毅的母亲肖亚文,原本在地区革委会档案室上班。
刘楚安两口子既然被下放,地区革委会分配给他的住房,自然收回。
刘弘毅还在楚州一中上学,不能随着父母一起去阳沟农场,暂时住在刘楚安以前工作过的红星农机厂,一位老工人师傅的家里。
刘楚安为人正直,在红星农机厂当了多年厂长,革委会主任,威望极高。
将唯一的儿子托付给红星农机厂的老工人师傅,刘楚安还是比较放心的。
刘弘毅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化“重生”这个情况,一路懵懵懂懂的向红星农机厂走去。
突然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听到有女孩子的惨叫声。
刘弘毅猛地停住脚步,向那边看去。
只见两名同样学生打扮的十六七岁小青年,正站在巷子口,目光凶狠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刘弘毅,你这个狗崽子,看什么看?滚远点!”
其中一个,正是刘弘毅的同班同学李明华。
这小子表面是个学生,其实不学好,常年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算是半个街痞子。在学校里,也和一帮小霸王勾勾搭搭,耀武扬威,称王称霸。
反正现在的学校,也是乱糟糟的,不少老师都被打成各类“分子”,头上戴着帽子,也不敢怎么管这些学生。
正常的教学秩序,早就不复存在了。
刘弘毅他们在学校,也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说是学习,大多数时候是自习,瞎聊。
劳动更是扯淡。
只有刘弘毅等少数原本就比较爱学习的尖子生,才会认真读书。其他人就是个玩。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尖子生和李明华这样的痞子学生,压根玩不到一块,常年被李明华等人嘲笑。
读书有个卵用!
交白卷才是英雄。(注2)
刘弘毅条件反射式的准备快速离去。
他一点都不想和李明华这种人发生任何交集。他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就在这时,刘弘毅又听到女孩子凄厉的惨叫声,而且这个声音似乎还有些熟悉。
刹那间,四十八年前发生的一桩惨案,涌上心头。
艾小雨!
是艾小雨的声音!
前楚州地区行署专员艾高峰的女儿!
注1:1986年前,全国各地都是实行的小学5年制,初中3年制或者4年制,高中2年制。1982年到1983年,高中改为3年制。1986年,中央发文,明确规定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是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
注2:请自行查阅白卷英雄张铁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