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女频言情 > 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全新

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全新

兮若无止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兮若无止”又一新作《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兰亭舟甘采儿,小说简介:前世,她是个草包美人,将一手好牌打烂,最终孤独地死于雪地。重生后,她回到了新婚那年,决心改写命运,有恩报恩,有怨报怨。前世,她先后与两位男子结缘,一恩一怨。此生,她誓要理清这复杂的情感纠葛。面对隐忍克制的高岭之花与强取豪夺的纨绔世子,她将如何在爱恨交织中破镜重圆,实现自我救赎,一切尽在这场爱恨修罗场中。...

主角:兰亭舟甘采儿   更新:2025-04-21 04: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兰亭舟甘采儿的女频言情小说《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全新》,由网络作家“兮若无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兮若无止”又一新作《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兰亭舟甘采儿,小说简介:前世,她是个草包美人,将一手好牌打烂,最终孤独地死于雪地。重生后,她回到了新婚那年,决心改写命运,有恩报恩,有怨报怨。前世,她先后与两位男子结缘,一恩一怨。此生,她誓要理清这复杂的情感纠葛。面对隐忍克制的高岭之花与强取豪夺的纨绔世子,她将如何在爱恨交织中破镜重圆,实现自我救赎,一切尽在这场爱恨修罗场中。...

《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全新》精彩片段


甘采儿醒来时,天色已暗。这番缠绵竟是从正午直接到了入夜?

甘采儿张了张嘴,这才发现嗓子早嘶哑得说不出一个字。她扶着腰,颤颤巍巍从床上坐起来。

她真不知前一世的自己,敢给甘采儿下药助兴,到底是脑子进了多少水?!

甘采儿是很古板,也是很克已复礼,可不管再怎么样......十八岁,他如今是十八岁呀!正是青春年少,年轻气盛之时!

他那精神气儿,那身子骨,连上山打熊都不带怵的!

前一世的自己,铁定是疯了吧?

甘采儿斜倚着床头,看着窗外月上中天,一遍又一遍,默默唾弃着从前的自己。

书房内燃着一豆灯火,灯下甘采儿正静心读书,他敛目沉静,披发而坐,难得宽袍大袖,不拘礼法。端的是萧萧肃肃,潇洒不羁。

甘采儿幽幽一叹,要是这一幕,让其它女了子瞧见,又不知要迷倒多少芳心?

甘采儿在清水镇是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是清水镇最会读书,最有才华的男子,更是因为长得好看。

每日里,在他字画摊前有事无事驻足的,没有上百也有几十,全是清一色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为看他一眼,不少人宁要绕远路,多走半个时辰,也要打他摊前路过。

不过,甘采儿虽有名,但若与甘采儿相比,那却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甘采儿也很美,是小从到大一直都美的美,妥妥的清水镇第一美人。而且除了美,她还是清水镇第一有钱的女子兼第一恶女。

她爹甘茂国是清水镇首富,镇上一大半的产业都是甘家的。

甘茂国有两个儿子,但女儿只得一个。因而甘采儿极为受宠,要星星不给月亮,也就养成了她不能吃苦,不能受累,说一不二,娇气又跋扈的性子。

兰家世代读书人,甘家世代商贾,按说这两家不搭界,奈何甘采儿对甘采儿一见钟情,非卿不嫁。

甘采儿原本也入不了兰家的眼,可她实在砸钱太多,而且极为离经叛道。

甘采儿这人啥都好,唯一缺点就是家贫,贫得连一日三餐都保不齐。加上他还有一个常年需服药的母亲,所以兰家真是隔三岔五就揭不开锅。

甘采儿摆摊卖字画,那是看人的多,真正肯出钱的很少。毕竟清水镇有闲钱的人家,也不多。

甘采儿从见到甘采儿的第一眼起,便被迷了心智,而后日日跟在甘采儿身边,任甘采儿怎么赶也不走。

兰母每日的药钱,她抢着付了;甘采儿想要的孤本,她买来送了;兰家揭开不了锅,她就日日送餐;甘采儿弟弟被人欺负,她挽着袖子就上,还押着人来道歉;甘采儿被大姑娘小媳妇偷看,她就坐在他摊子前,凶巴巴地不准任何人靠近......

甘采儿板着脸,问:“甘姑娘,你到底意欲何为?”

甘采儿眨着眼,笑着回答:“兰哥哥,我要做你娘子呀。”

甘采儿顿时一张脸涨通红,指着她的手指头都气得发抖:“你,你,不知廉耻!”

然后,他扔下字画摊,气呼呼地跑走了。

那一年,甘采儿八岁,甘采儿十一岁。

后来,甘采儿见了甘采儿就躲。可清水镇就那么点大,甘采儿总能很快找到他。再后来,甘采儿也不躲了,只冷着一张脸对她,不理不睬。甘采儿也不生气,兀自开心地跟在他身旁。他不说话,她一个人也能叽叽喳喳说很久。

二人就这么别别扭扭着,一晃就好多年。

直到有一天,甘茂国去找兰母。

甘茂国拿出一本账簿,上面记录着兰家到清水镇的六年,甘采儿给兰家所有的花销,零零总总共有五百两银子之多!

要知道清水镇的普通人家,一年到头的花销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

这五百两银子中占最大头的,是兰母每日的药钱。

甘茂国笑着说自己并非是来讨债,而是愿以这本账簿再加二千两银子做嫁妆,与兰家结秦晋之好。

兰母当下大怒。

她出自世代书香的谢家,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几曾受过如此大辱!

她将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搁。

“我兰家,绝对不卖儿子!”

“甘老爷放心,甘姑娘给兰家花的钱,兰家会连本带息,一分不少的还给你们!若你不放心,现在我就打欠条与你。”

“章力,拿纸笔来!”兰母大声呼喝。

“不用,不用这样。”甘茂国慌忙起身,连连摆手,满脸堆笑道,“兰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甘老爷不要欠条,那便请回吧。我一寡居妇人,不方便久见外男。”

兰母冷冷扔下一句话,直接起身进了内室。

甘茂国满脸的笑无奈僵住。其实,他不是不知拿着账簿来议亲不妥,可他没办法。之前他也有请媒人来提亲,但全被兰母婉拒了。

想起自家那不争气的女儿,一颗心全拴在兰家小子身上,他这当爹的也只能厚着脸皮来恩威并施。只是没想到,兰母竟是如此刚烈之人。

果然不愧是京都来的人。

甘茂国搓搓手,叹了口气,囡囡若嫁不成兰家小子,指不定要哭多久呢。唉,还是再想想其它办法吧。

这厢,甘茂国叹着气走了。那边,兰母回到内室后,将桌上的茶杯狠狠摔地上。

“章力,去把那个不孝子给我叫回来!”兰母厉声道。

章力是兰家老仆,他连忙应了一声,去寻甘采儿了。

甘采儿为甘采儿砸钱的事,兰母之前全然不知。谢家世代书香,她从小恪守清规戒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就是她人生的全部。

抄家后,她深知家中境况窘迫,所以即使身体病弱,也仍日夜不停做绣活,然后让甘采儿拿去卖了换钱。

她的双面异绣曾是京都一绝,求之人甚多。她以为,家里的开销都是她绣品和甘采儿字画赚来的。可谁知,竟是全是甘采儿出的钱!

突来的真相,让她差点呕出口血来。

可她未曾深想过,清水镇一偏远小地方,哪来那么多人买字画和高档绣品?

若不是她每日的药不能断,甘采儿是断不会接受甘采儿的银钱。万事开头难,有一就有二,一来二往,六年下来,便有了那厚厚的账簿。

甘采儿回家后,兰母扔了一张纸在他面前,上书几个大字“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甘采儿在兰母的屋外跪了一整夜。

得知此消息的甘采儿果然哭了。她窝在家里闷头哭了好几天,谁劝也没用。还没等甘茂国这边想出更好的办法,就有人跑到甘采儿面前,给她支了招儿。

这日傍晚,甘采儿收了字画摊,刚回到家,便听到“砰”地一声,大门好像让人踹开了。他忙出屋来查看,就见甘采儿哭得梨花带雨,立在他家门口。

甘采儿这一举动,引来无数人围观。

“甘姑娘,你这是要做什么?”甘采儿铁青着脸。

“甘采儿!我心悦于你,你为何不肯娶我。”甘采儿哭得大声,仿佛受了天大委屈。

甘采儿一身酒气,身形摇摇晃晃,甘采儿暗暗着恼,这人是喝了多少酒,跑来发疯?

周围的人见状兴奋起来,纷纷对两人指指点点。

“甘姑娘慎言。婚姻大事,理应遵从父母之命,媒酌之言,为人子女者,不得妄议。”

“不,我就要嫁你!”

甘采儿哭闹不已,且一边哭一边往甘采儿这边来。快到他身前时,只见甘采儿一个趔趄,整个人往前扑。甘采儿怕她摔着,略有迟疑了,没立即闪避。

于是,他被甘采儿抱了个结结实实。

就这样,当着众乡亲的面,甘采儿挂在甘采儿身上......

“下去!”甘采儿咬牙切齿。

“不!”

甘采儿借着酒劲一股脑地撒泼,对着甘采儿又抓又踢。最后,还很“不小心”地,扯掉了甘采儿的腰带,扒了他半身衣袍......

时值盛夏,于是,所有人都看到甘采儿敞衣露怀地站在那里,怀里还有个姑娘。

甘采儿死死咬着牙,浑身都气得在抖。

第二日,兰母就同意了与甘家的婚事。

回忆起往事,甘采儿笑中带泪,羞中带愧。那个时候的自己,真是胆大妄为,完全不计后果。

幸好,自己遇上的是甘采儿。甘采儿却不幸,遇上了自己。

甘采儿是真正的君子。在自己最落魄,带着女儿走投无路时,是他伸出援手,不计前嫌,给她们母女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前一世,甘采儿对她有恩,而她对甘采儿,有愧,有悔。重来一世,甘采儿想要好好报答甘采儿。

正在甘采儿出神时,突然响起敲门声。

“亭舟,娘给你炖了银耳莲子羹。你来尝尝,可清热消暑。”

兰母来了!

这个认知,吓得甘采儿瞬间炸毛!她看了一眼满床的狼藉,惊慌抓起甘采儿的外袍往身上一裹,然后“哧溜”一下,钻床底了。



这次赏荷宴堪称文坛盛会,旦州境内但凡数得上的文人才子全来了。

为了此次盛会,杜府在荷塘边专门修建一条小渠,从荷塘中引清水灌之,设了曲水流觞之局。

石渠蜿蜒曲折,其间有流水潺潺,清澈粼粼,每隔三尺设有石桌,桌上皆置有美酒瓜果,众才子们分列而坐。

不远的竹林中,有女子素手弹琴,丝竹管弦之声清幽悦耳,湖面上有微风徐来,伴着荷花阵阵清香,众人一觞一咏,莫不觉得酣畅至极、风雅至极。

酒逢知己千杯少。

这场盛会从午后一直延续到傍晚,众才子趁着酒性相互斗诗,斗画,席间佳作频出,让人目不暇接。

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甘采儿画的《小荷睛晚图》。

曲水流觞转过两轮之后,众人投票评出今日最佳的三首诗和三幅画,一同送至首座的杜仲和卢昱面前,由他二人最后圈出全场最佳。

杜仲为此次聚会,还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两方澄泥砚为彩头,要奖给全场最佳诗画。

鹿鸣书院的少年天才王奚石拔得头筹,他的《湖畔咏荷》被两位大人一致圈定为最佳诗作。

但到了书画这里......杜仲毫不迟疑地圈了《小荷睛晚图》,但卢昱看着此画,眉头却夹得死紧。

杜仲道:“卢大人觉得此画不妥?”

卢昱摇头:“此画笔法凝练,布局新清,颇有趣韵,确是好画。”

“不过,若是能用大写意的泼墨来画,则会更好,其雄浑大气方能更突显荷之高洁古朴之意。”

待他看清楚画的署名时,眉头夹得更紧了,口中还不服气地哼了哼

“第一就第一吧。可惜子茁这次没在,不然让他也来画上一幅,定不比这幅差。”

吕子茁是卢昱的得意门生,也是京都北派书画的后起之秀,颇有盛名。

杜仲哈哈一笑,道:“待下次卢大人的爱徒来了,下官再办一场流觞曲水,重新比过。”

世人皆知卢昱爱书画成痴,且是北派技法的强力拥趸者。

而这幅《小荷睛晚图》笔触细腻柔和,风格平和淡然,是明显的南派技法,难怪惹得卢昱横挑鼻子竖挑眼。

最后,卢昱吹着胡须,心不甘情不愿地圈了《小荷睛晚图》为最佳。

甘采儿与王奚石同时出列,对杜仲和卢昱恭敬行礼,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接过了澄泥砚。

诗画评选结束之后,众人没了拘束,便各自找相熟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气氛热烈。

甘采儿几乎没入过书院,更没出过清水镇,所以今日在座诸人没一人与他相熟。

无人相邀,他便一人坐在石渠末端,赏着满池荷花,浅酌淡饮,倒也闲适自在。

卢昱自首座下来,走到他跟前,瞅了他两眼,而后板着一张脸,硬声道:“你,陪老夫走走。”

看着卢昱别扭的模样,甘采儿不禁莞尔。

他施施然起身来,恭敬一礼道:“学生遵命。”

二人沿着荷塘随意地走,卢昱闷着头在前,半晌没说话。

甘采儿落后半步,不急不徐跟在他身后,也没开口。

走了一会,卢昱停下脚步,有些气恼地回头道:“你小时候不是说更喜欢北派,还想拜老夫为师的?怎么长大了,又拐到南派去了?”

甘采儿一笑,道:“家父不允,学生便只好改弦易帜了。”

卢昱不满地哼了一声。

甘采儿温声道:“在学生看来,书画皆是直抒胸意,不应拘泥于手法,能畅快淋漓就好。”

卢昱扭头看了他一眼,又哼两声,不满之意却少了许多。

“从小就敢拿笤帚打人,哪里合适南派温吞吞的风格!改日老夫给你找两个好师傅,让你看看用笔的刚劲雄浑,磅礴大气!什么才叫直抒胸意!”

甘采儿笑道:“那学生就先谢过卢老大人。”

卢昱脚步一顿,回头瞪甘采儿:“你叫我什么?”

甘采儿摸摸鼻子,低下头,轻声道:“卢伯伯。”

卢昱这才满意地点头,继续往前走。

“你父亲的罪名已被赦免,你可有下场参加科举?”卢昱问。

“今春才过了县试。”甘采儿答。

卢昱沉默良久。

“十一年了,老夫当年若勤勉些,也不至于束手无策,丝毫帮不上尧仕兄。”迎着风,卢昱不由老泪纵横。

“卢伯伯无须自责。朝堂上风云诡谲,非是一两人能左右的。”

“没想你年纪轻轻,看得倒通透。你日后若能远离京都,做个闲散的地方官,造福一方百姓,也是很好的。”卢昱长叹一声。

“你现在哪个书院读书?”

“在镇上的书院。”

“镇上书院?”卢昱皱眉,眼露不赞同,“镇上的书院想中举人可不易。”

甘采儿一默,没有接话。他何尝不知这一点?

只是要到知名书院读书, 并非易事。除了钱财之外,还需举荐人。

卢昱似也想到这一点,于是道:“不如老夫修书一封与你,你拿去当推荐信。老夫虽不才,但几十年下来,还有些薄名。”

卢昱当年可是进士二甲出身,又曾是当今陛下的书画老师,这岂止是有些薄名!有了他的背书,甘采儿的科举之路肯定顺畅许多。

但甘采儿不欲与他牵涉过深,怕日后事败会连累到他。

“卢伯伯的好意,学生心领了。只是伯伯现在是帝师,有太傅之名,若我拿着您的推荐信,旦州府怕没书院敢收我了。”

“哪来什么太傅!不过是陛下少年时教过他几堂课而已。”卢昱没好气地道。

“也罢,众人都畏虚名。老夫在旦州还有几位老友,改日你便替我上门拜会吧。”

甘采儿心中一喜,没想到此行竟有如此收获。

在甘采儿意外收获举荐人之时,甘采儿正混迹于一堆世家贵女之中。

十来个女眷聚在荷塘拱桥边的水榭里相互攀谈着。有女子在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各种八卦消息。

“听说今日王奚石又力压群雄,得了最佳。”

“有他在场,这第一他不得,谁还能得了去?”

“就是,王公子可是百年不遇的天才,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呢,人称诗画双绝!”

“哎,你们不知道,今次的书画第一可不是王公子,而是另有其人。”

“啊?书画第一竟不是王公子?!”

众人诧异。

甘采儿也偷偷竖起耳朵。

“据说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公子,不过画功确实了得,连卢老大人都专门找他长谈呢。”

“哦?这位公子有何来头?”

“这倒不知,只知这位公子姓兰,人很年轻,比王公子还小几岁,还不到双十呢。”

“啧,啧,难不成又是一位天才不成?”

“哎呀,传言他不仅画好,而且人比画更好。有道是‘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浊世翩翩一君子’是也!”

“杜妹妹,此人真有这般出色?”

之前摇头晃脑拽文嚼字的,正是杜府的三小姐。刚才,她找借口上了拱桥,去瞧了会儿热闹才回来。

这时见众女子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她不由翘着嘴角,十分得意。

“那是当然!这可是我亲眼所见。不信的话,你们可自去瞧呗!”

水榭中突然安静下来,几个未出阁的小姐,相互打着眼色,而后都借故匆匆离开。

甘采儿眼见着几人结伴上了拱桥,往男宾那边去。

大雍虽讲男女大防,世家女从小要熟记《女德》、《女书》,但也只有在京都才礼教森严。

离京都越远,对女子的管束就越松散,像旦州这种偏远的州郡,有时就形同虚设。

例如此次赏荷宴,虽借木拱桥隔开男宾女眷,可泾渭并不分明。特别是曲水流觞一开始,就引得不少女子偷着去瞧热闹,长辈们也睁只眼闭只眼,权当没看见。

“小姐......”小红戳了戳甘采儿,迟疑道,“她们说的,莫不是姑爷?”

甘采儿面无表情地揪着手帕。

她怎么就忘了,甘采儿此人最能招惹烂桃花。哪怕是路过的母猫,见了他都要扑上来“喵”两声!

前世,她为清理甘采儿这些桃花,可没少耗费心力,打过的架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原本她都打定主意,等甘采儿进了鹿鸣书院,就与他提和离。

现在看来,怕是不行!

甘采儿的心上人是沈云曦,她得在他遇见沈云曦之前,替他守好后宅,斩尽这些烂桃花。



众人走着,忽然听到远远隐有“隆隆”的轰鸣声传来。

“前面不远就是‘飞天瀑’了!我们快些走!”刘蝉莺忽激动起来,指着前方欢快地大声道。

—石激起千层浪,本已走得疲乏的众人,都被她这道欢呼振奋起来,纷纷打起精神,加快步伐,往声音传来处走去。

‘飞天瀑’是南山上—大奇景。来南山者必观‘飞天瀑’,否则不能称之为登过南山。

随着轰鸣声越来越大,—道壮丽的景观呈现在众人眼前。

满山遍野的红枫,红得热烈,红得艳丽,层层叠叠,蔚如云霞。在这绚烂的火红之中,—道瀑布自千丈悬崖之巅飞流而下,如银河倒泻,素练悬空。

瀑布击于巨石之上,其声訇然,如雷霆震怒,又如万马奔腾,在山林间轰鸣回荡,震耳欲聋。

那瀑布溅起的水花,如烟似雾,薄如纱。阳光洒落其上,—道道绚丽的彩虹浮出,横跨在水雾之间,如梦似幻。

“小姐,这,这,这也太美了!!!”小红紧紧扯着甘采儿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

甘采儿也被深深震撼。前世加今生两辈子,如此壮观的景象,她还是第—次看见。

难怪南山虽不高,却被誉之为名山。这‘飞天瀑’确是奇观。

“谢姐姐,你们看,那边大队人马都到了。我们也过去吧。”

甘采儿几人这才留意到,瀑布的观景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观景台原本是正对着瀑布的—块巨大的岩石。南山寺的僧人请工匠将此石开凿成了—个开阔的平台,约有两三亩地大小。

后又在平台上修了—圈围栏,还有好几处凉亭,暖阁,回廊,以及众多石桌石椅,以供上山观景的游客们休息。

此次钱夫人便将这处作为秋游的聚会地。提前—日,她便着人上山来布置。

平台从中围了—圈插满野山菊的竹篱笆,将观景台分隔成男女两个半区,还将凉亭挂上了纱幔,以供女子们坐卧休憩。

大雍虽讲男女大防,但本次秋游目的本就是世家未婚男女之间的相看,所以这男宾女眷之间的分隔,就做得十分敷衍。

做了,和没做—样。

好似隔开了,又好似根本没隔开。盛放的野山菊,轻扬的纱缦,鬓影衣香,影影绰绰的,反倒更引人遐想。

甘采儿她们步入观景台的凉亭时,已有不少女子在亭内。

有的围坐在石桌旁,吃瓜果点心;有的坐在栏杆处,眺望远处瀑布,对那边的男宾们指指点点。

其中,有几人与甘采儿她们在登山途中结识,便相互招呼着。

景观台上的男子们,此时则都聚集在瀑布的围栏处,他们大多席地而坐,周围有很多酒具,还有文房四宝。

有人在饮酒笑谈,也有人在泼墨疾书、赋诗作对,各有各的肆意酣畅。

“尹姐姐,他们热闹成这样,是在做什么?”刘婵莺好奇地问。

“今日三大书院都来了好些人,听说是在斗诗斗画呢。”尹嫸与刘婵莺相熟,笑着回她。

“真的吗?都有谁来了?”刘婵莺撩开纱幔,伸着脖子向远处张望。

“你看,站围栏处穿白衣的是王奚石,他是鹿鸣书院第—人,有天才少年之称。”

“他左边穿蓝色圆领袍的叫邱方,是他表弟,在琴川书院读书,是......”

尹嫸拿着团扇指着人,—个—个数给刘婵莺听。甘采儿跟在—旁,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位女子走到甘采儿身旁,递给她—个橙子,友善地笑着:“谢姑娘,今日的橙子鲜甜,你尝尝。”



“你想去钱夫人办的南山秋游?”兰亭舟微微挑眉。

甘采儿使劲点头。

“所以,你就让我答应为钱朗画《苦寒图》?”兰亭舟气笑了。

“那你知不知我一直没答应,是因为作此画需要用的石青极不易得,旦州府内根本没有?”

甘采儿见兰亭舟面色不善,不由抠了抠手指,期期艾艾地放低声音。

“你可以先应下嘛,最后画不画的,那还不是你说了算。”

兰亭舟闭了闭眼,只觉得火气“嗖嗖嗖”直往脑门窜......

“你这是不惜让我失信于人,也要拿到那张请帖?”

甘采儿不说话了。

她见兰亭舟神色冷然,不禁住了口,低头耷目,悻悻然回了卧房。

不画就不画,她另想办法就是!甘采儿撇着嘴,翻来覆去,一夜都睡得不安稳。

这一晚,兰亭舟没回卧房。

兰亭舟虽在鹿鸣书院住读,但他放下不心甘采儿,隔三岔五就会抽时间回来一趟。

每次回来,他虽不会次次都要欢好,但每次却定是要与甘采儿同床共枕,相拥而眠。这一次,倒是例外。

第二日,小红服侍甘采儿起床时向她唠叨,说书房的灯昨晚亮了一个通宵。到天光大亮,姑爷才房里出来,径直去了书院,连早膳都没用。

甘采儿愕然。他这是气得一宿没睡?不就是一张画而已,不至于吧?!

然而十日后,突然有钱府的下人上门,给甘采儿送来一张请帖。正是南山秋游会的请帖,上写诚邀兰亭舟携家人共襄盛会。

甘采儿一下傻了。

钱府下人满脸堆笑,话里话外都在夸兰亭舟是妙手丹青。

原来,钱大人前日将他的一幅山水画献给吴总兵,极得吴总兵喜欢,钱大人因此倍受夸奖,大大出了一番风头。

甘采儿这才恍然。所以那一晚,他不是气了一宿,而是画了一宿?

她看着手中的请帖,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还有一点嗔怪。

这人怎么跟哑巴似的,啥都不说。

南山座落在旦州府城外,离旦州府约几十里地。若乘车马前往,大约一个时辰左右。

南山虽不高,也不险峻,却声名在外。因山上不仅树木茂盛,还有瀑布、泉水和溪流,显得钟灵毓秀,颇具灵气。

然而最让南山名声大噪的,是满山的红枫。一到深秋,漫山的红叶便如同燃烧的火焰,热烈而瑰丽,成为天地之间一抹最让人惊叹的亮色。

旦州府的人都爱极了这方颜色,每到十月,山上红枫遍野时,去南山游玩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钱夫人举办的南山秋游会,便是借着这美景的名头,时间选在枫叶最火红的十月。

为了这次南山秋游,钱夫人提前早早就向州府报备,还花费五百两银子,请州府派守备军将南山清场一天。有官兵把守在山脚入口处,只有持有请帖的人才能上山。

钱夫人为了自家小女儿的婚事,可谓是煞费苦心。

南山秋游这日

天还没大亮,甘采儿就早早起了床,一溜烟钻进东次间,与朱小筱两人打扮起来。

直到天光大亮,两人才款款踏出房门。

只见这两人,一浅碧,一绯红,一温婉雅致,一明媚动人。皆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俏生生地站在秋日晨光里,惊艳非常。

等在正堂里的兰亭舟,看见二人装扮,眸色却不由一沉。

朱小筱见兰亭舟面色不愉,偷偷觑了眼甘采儿,然后对兰亭舟打了声招呼,脚底一抹油,拎着裙䙓就溜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