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江山江董 番外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江山江董 番外

花玉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江山故意教育女儿:“大人吵架你瞎听什么,以后不许听,告诉爸爸,小姨教的字写会了没?”“嗯,都写会了,你看呀爸爸。”小梅拿来这两天写的字给爸爸看,一页汉字写的端端正正。“不错不错,爸爸以为你就会写阿拉伯数字。”小姨来到这个家以后,认字写字是小梅一天的主要任务。“姐夫,我争取让小梅开学后能跟上趟。”小梅不相信自己开学后能上学。“爸爸,我真的能上学了吗?”“你当然能上学啊,干么这样问?”江山不明白小梅为什么这样问。女儿心理卑微,觉得念书遥不可及。“大妈说我去学校念书没用,小宝没人照顾爸爸没人照顾,家里活没人干。”江山恨得咬牙,夏莹莹也气得肉颤。“姐夫,大嫂跟小梅说这种恶毒话,就是想让小梅在她家老老实实当长工,她咋好意思跟小梅说这种话?”江...

主角:江山江董   更新:2025-01-21 14: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山江董的其他类型小说《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江山江董 番外》,由网络作家“花玉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江山故意教育女儿:“大人吵架你瞎听什么,以后不许听,告诉爸爸,小姨教的字写会了没?”“嗯,都写会了,你看呀爸爸。”小梅拿来这两天写的字给爸爸看,一页汉字写的端端正正。“不错不错,爸爸以为你就会写阿拉伯数字。”小姨来到这个家以后,认字写字是小梅一天的主要任务。“姐夫,我争取让小梅开学后能跟上趟。”小梅不相信自己开学后能上学。“爸爸,我真的能上学了吗?”“你当然能上学啊,干么这样问?”江山不明白小梅为什么这样问。女儿心理卑微,觉得念书遥不可及。“大妈说我去学校念书没用,小宝没人照顾爸爸没人照顾,家里活没人干。”江山恨得咬牙,夏莹莹也气得肉颤。“姐夫,大嫂跟小梅说这种恶毒话,就是想让小梅在她家老老实实当长工,她咋好意思跟小梅说这种话?”江...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江山江董 番外》精彩片段


江山故意教育女儿:“大人吵架你瞎听什么,以后不许听,告诉爸爸,小姨教的字写会了没?”

“嗯,都写会了,你看呀爸爸。”

小梅拿来这两天写的字给爸爸看,一页汉字写的端端正正。

“不错不错,爸爸以为你就会写阿拉伯数字。”

小姨来到这个家以后,认字写字是小梅一天的主要任务。

“姐夫,我争取让小梅开学后能跟上趟。”

小梅不相信自己开学后能上学。

“爸爸,我真的能上学了吗?”

“你当然能上学啊,干么这样问?”

江山不明白小梅为什么这样问。

女儿心理卑微,觉得念书遥不可及。

“大妈说我去学校念书没用,小宝没人照顾爸爸没人照顾,家里活没人干。”

江山恨得咬牙,夏莹莹也气得肉颤。

“姐夫,大嫂跟小梅说这种恶毒话,就是想让小梅在她家老老实实当长工,她咋好意思跟小梅说这种话?”

江山搂紧女儿,大脸蛋贴小脸蛋。

“小梅,爸爸答应你,爸爸让你和弟弟上最好的学校,念最好的书。”

夏莹莹看父女俩贴紧,心里越加担忧,读最好的学校是去城里读。

山子,到了二月底开学,你和小梅小宝都能跟我去城里吗,有条件去吗?

夏莹莹心里的担忧男人肯定不知道。

她问另一个意思:“姐夫,你今晚去村长表哥家借宿吧,我和小梅不去了。”

“你不去了?”

“姐夫,夜太冷了,我抱着孩子跑过去跑回来,我怕孩子冻着,还是不去了。”

夏莹莹不想去村长表哥家借宿,还因为刘芬表嫂太能聊天了,她和小梅瞌睡的要死,刘芬还要聊,第二天早上又不敢在她家赖着不起。

江山顺着夏莹莹意思说:“好,那我现在去村长表哥家借宿。”

隔一天给村长表哥挣回来一百块,在他家借宿那是心安理得。

刘芬一脸失望。

“山子,不是说让莹莹和小梅小宝过来吗?今晚怎么是你来了?”

江山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没办法。

“我家小宝小梅一分钟都不想离开小姨,可她们三个都来你家借宿太不方便了,一床被子还要抱来抱去,烦不烦,我一个人来算了。”

刘芬气呼呼。

“山子,这有啥麻烦的?我今天又缝了两床新棉被,就是给莹莹和小梅盖的,我还把左边耳房收拾出来了,就是给她们娘儿三个睡的嘛,难道我今天白收拾了?”

村长表哥家左边耳房放杂物,刘芬今天收拾出来睡人,铺的盖的都准备好了,生了炉火,就是让夏莹莹带小梅小宝睡这屋。

夏莹莹咋还不乐意呢。

李旺军推一把刘芬,小声嘱咐:“你去叫人呀,你不主动叫她能主动来?莹莹一个姑娘家晚上敢睡山子家茅草屋?万一半夜有人跳进去还不吓坏她。”

“就是,我去叫人,小宝裹严实抱来就是了,怕啥!”

刘芬跑出去叫人了。

江山苦笑,也是怪自己家院墙底柴门破,挡不住一只野狗跳进去。

李旺军拽着江山坐炉子边。

“来来,趁你表嫂不在,哥有话对你说。”

“村长表哥,啥话还要等我表嫂出去才跟我说?”

趁着刘芬出去叫人,李旺军跟江山说明白一些情况。

夏娟娟去世后,刘芬说山子两个娃可怜死了,没妈疼没爸管,小梅的大爸大妈也是小心眼人,怎么可能照顾好这俩孩子。

果不其然,江红旗两口子联系好了外面亲戚,说要把小宝送过去让亲戚抚养。


几个孩子进屋里,有一张吃饭桌子,有八个板凳,够位子让他们坐一桌。

夏莹莹脸上很疑惑,悄悄问:“姐夫,表哥表嫂都在他家帮忙,忠忠咋能被栓栓赶出来?”

几个孩子被栓栓赶出来站在大门外的时候,夏莹莹看见了。

江山摇头苦笑。

“算了,这几个孩子就在咱家吃吧,饭不够了蒸馍加上,只要有烧肉有丸子。

自己家桌子上的饭菜不比他们家的杀猪饭差,一人一碗白米饭。

“呀,全是白虫虫饭。”

“小梅,你每天吃虫虫饭吗?”

张家两个小女孩一脸好奇问小梅。

小梅点头:“嗯,我爸爸说了,我们家以后都吃白米饭,不叫白虫虫饭。”

七百户村主要吃黄米,大米要去外面花钱买,过年了才吃一袋大米。

江红旗家吃杀猪饭,也是黄米馓包谷面。

江山怕孩子们吃鱼卡着喉咙,一块一块仔细抽掉鱼刺。

几个孩子吃的那叫一个香。

小梅才六岁,要有自己的玩伴,这一顿饭让这几个孩子跟小梅的友谊加深一大截。

院子里进来一个妇人喊她家娃:“涛涛,顺儿,吃饭呢人跑这儿来了?”

夏莹莹揭开门帘身子出去,笑着招呼她:“表婶,你家涛涛和顺儿正吃呢,你别叫了,你也来吃。”

张家表婶看夏莹莹的眼神怪怪的,说话也怪:“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小梅妈呢——我不进去了,你让我娃赶紧出来。”

她刚才还跟几个妇人聊江山家过年猪都没有,还不是等美莲表嫂送一些。

她们哪知道,陈美莲一斤肉都不给江山家。

夏莹莹呵呵:“表婶,他们吃完了跟小梅一块玩。”

张家妇人不理夏莹莹话里意思,朝屋里喊:“涛涛,你再不出来我把你揍死呢。”

两个孩子还没吃好,不情不愿放下碗筷,被他们妈从江山家拽走了,在隔壁栓栓家再吃一顿杀猪饭。

其他两个孩子吃完饭,嘴一抹也跑出去了,这会儿可以给栓栓嘚瑟,我们在尕表叔家吃了鱼,你吃鱼了吗?

吃了鱼的孩子们骄傲的不行。

夏莹莹苦笑:“姐夫,就怕他们天天跑来吃咱家饭。”

“行啊,咱家饭不能白吃,他们给咱缸里水窖里装雪储水,省了我半天时间。”

小梅叫他们几个一起干活,江山给他们一人发一个盆,一人端一盆雪倒进屋里水缸。

水缸装满,雪又倒进门前新挖的水窖里。

十米深的水窖挖了大半天,漫好了一层红胶泥,又漫了一层水泥砂浆。

江山第二趟出门,计划拉几袋水泥回来,李旺军说他家后窑藏了几袋,没舍得用放了一年,发现有结块的情况。

冬天里,在十米深的窖底下还是能和砂浆漫水窖。

那几袋水泥拉过来吊窖底漫了一层,又晾了三天晾到今天能装雪了。

几个孩子热火朝天帮忙,雪装盆里再端过来倒进水窖里。

夏莹莹给他们戴上手套掬雪,给他们兜里揣糖,再给他们一人一个红苹果。

“尕表叔,水窖要装满吗?”

“今天肯定装不满,明天再装,你们玩去吧。”

几个孩子拿着红苹果在栓栓跟前嘚瑟了一会儿。

栓栓又闹他妈要吃苹果,撒泼打滚,他爸扇了他一巴掌,栓栓在他家院里哭了大半天。

上房屋几个男人坐成一圈打牌,听见陈美莲又骂孩子又骂他男人,打完牌再吃一顿晚饭没戏,一个一个要走。


陈美莲听男人安排,擀好一大张面团,一层一层叠起来切成韭叶长面,再案板上晾开,烧一锅水,出门去江山家叫人。

天快黑了,江山赶骡子车出去果然没回家。

站在江山家柴门外,陈美莲闻到了炒肉的窜香味儿,馋的她咽口水。

小梅中午饭吃肉,晚饭也吃肉,真过分!

“小梅—-”

小梅从屋里出来,看大妈站在门口,小姑娘脸上红扑扑是微笑。

“大妈,你来了?进呀!”

“你姨在家?”

“嗯,我小姨在家做面条呢,还炒了臊子做面汤,可香了。”

柴门被夏莹莹用一根铁丝拴住了,要从里面拉开才能进院里,小梅走过来给大妈拉开门。

陈美莲听小梅说话,眉头一皱意识到来迟了一步。

小梅给大妈揭门帘进屋,离这么近,大妈似乎没进过这个家门,小梅心里有些兴奋。

陈美莲眼睛看屋里一眼,一下愣住了。

站在案板前切面条的身影可不就是小梅妈妈,怪不得吓栓栓一跳。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就是小梅亲姨,陈美莲也吓得转身就跑。

夏莹莹转过脸,给姐夫的大嫂给个微笑,手底下切长面的刀不停,客客气气说话。

“大嫂,小梅喜欢吃臊子面,我给她做一碗,你来我家找我有事?”

“你家?”陈美莲一脸疑惑,这咋就成你家了?

你一个当亲戚的人怎么能说山子家是你家。

眼前的夏莹莹穿着她姐姐的衣服,头发也盘成她姐姐那样的头发,这是给两个孩子看,让孩子们以为这是她妈妈。

夏莹莹真会哄两个孩子。

陈美莲装出一脸热情好客。

“小梅姨,你来两天了,我都没顾上过来给你打个招呼,我今晚做了长面,叫你和小梅过去吃,没想到你做了臊子面。”

又给小梅穿新衣服又吃臊子面,夏莹莹真让这个家提前过年啊。

陈美莲感觉心里受不了。

夏莹莹听到这话,稳稳心神,问的一个意思是锥子刺陈美莲心。

“大嫂,我姐奠礼时杀了年猪,一些肉你拿走了,你说做成臊子腌坛子里慢慢给小梅吃,你给小梅吃过一口吗?”

陈美莲身子一僵,眼睛斜过来狠狠瞪了一眼小梅,小小年纪姑娘家咋那么爱翻舌头,这段时间你在我家没吃饭吗?

小梅看大妈眼神瞪过来,心里害怕。

小梅说给了小姨,给妈妈披孝衣那几天,吃了几顿红烧肉烩菜,以后再没吃过。

在大妈家吃饭这些时间也没吃过,可大妈明明拿走了一大片肉做了臊子。

陈美莲是叫小梅和夏莹莹去家里吃饭。

“莹莹,你是小梅亲姨,帮山子忙照顾俩孩子,大哥大嫂谢谢你,也是大哥大嫂的心意,去我家吃一顿饭吧。”

夏莹莹拒绝的冷冰冰:“不用了,我做好了面条,我和小梅在我家吃就行了。”

陈美莲不依不饶:“莹莹,你看看你姐夫家连个吃饭桌子都没有,你能待住,你啥时候走啊?”

炉子上搭的一锅水开了,夏莹莹拿起一把面条煮里面,用筷子轻轻搅两下。

“大嫂,我放寒假了,暂时不回去,等腊月二十三过了再说。”

夏莹莹的回答又吓陈美莲一跳。

“啥,你要待到腊月二十三过了?你一个读了大学的姑娘家,你住在你姐夫家,你不怕……”

看夏莹莹眼神瞪过来,陈美莲收住话头,不怕村里人说你闲话这个意思没说出口。

陈美莲看夏莹莹捞出面条,浇上臊子汤,放在炕沿边让小梅先吃。

小梅眼神里怯呼呼看一眼大妈,似乎不敢动筷子。

夏莹莹赶紧提醒她:“小梅,这是咱自己家,你吃饭还怕别人看你?你好好吃。”

小梅看一眼小姨,拿起筷子在炕沿边吃饭。

陈美莲不知道说什么了。

还是要说:“小梅姨,我家有酸菜,你过去捞一些下饭呀!”

“不用了,我姐夫明天回来,什么都会买上,不缺一顿酸菜。”

夏莹莹捞起锅里几根煮面的面条,用小勺捣碎,抱起小宝一点一点喂。

这情景跟妈妈照顾孩子有什么区别。

陈美莲看了一圈这间屋子,新烤箱炉,新暖壶,新碗新筷子,她俩吃肉吃白面条。

这些东西都是江山讹了老周一把钱买的。

老周那把钱是个大麻烦,有可能要自家男人还掉,想到这儿,陈美莲又沮丧又烦躁。

再狠狠看一眼小梅,转身出去了。

等你小姨走了,你爸爸出去,看我怎么收拾你个小屁孩,不管怎么样你妈死了。

陈美莲气呼呼回家。

江红旗一脸焦急:“他们不来咱家吃饭?”

陈美莲叨叨了一堆。

“吃什么吃,那个夏莹莹做了肉臊子汤,也擀了白面条,给小梅吃的跟过年一样,你说气不气人。”

“凭什么小梅比咱娃穿的好吃的好,就因为她小姨在家照顾她?”

“江红旗,你就不能再想想别的办法?”

江红旗越加烦躁:“我这不是想着吗,一定要把那张字据拿回来。”

那张字据是江红旗写的,手印子也是他的手印,说孩子自愿卖给老周,拿老周两千块钱,以后再不追究。

老周阴得很,他要不承认这张字据跟他有关系,都是江红旗自己瞎搞事拉拽他,这就麻烦了。

老周的关系很广,朝里有人打掩护,江红旗压根拿他没办法。

过了三天,这五百块还不回去,老周肯定找上门。

江红旗急得团团转,一口饭都吃不下去。

他突然停住脚步,眼神看向窗外:“我主动去找老周,我还就不信。”

江山不是赶着骡子车跑县城做买卖吗,县城是老周的地界,他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自己干么在这儿急的团团转,一天一天干么看这小子脸色。

明天一早去县城办事。

这么一想,江红旗感觉饿,这才坐在饭桌前吃一碗面条。

陈美莲想说什么又不敢说。

“你有什么话就说,你憋什么。”

“我觉得那个夏莹莹有些不对劲儿。”陈美莲说一句。

“怎么不对劲儿?”

陈美莲给自己男人说出不对劲儿的具体地方。

夏莹莹穿着她姐姐的衣服,盘成了她姐姐的头发,站在案板边切面条,那情景跟她姐姐做饭时一模一样。

她还说这个寒假不回去,等腊月二十三了再说,陈美莲不信她跟她姐夫敢睡一个屋里?

还有啊,陈美莲总觉得夏莹莹 的言谈举止就是夏娟娟。

江红旗听完老婆说的话,觉得老婆瞎疑惑。

“她俩是双胞胎姐妹,能不一样吗?”

“双胞胎有啥稀奇,老的小的我都见过,没见过她俩这样的,咋可能啥都一模一样,你不是说夏莹莹读了四年大学么,读了四年大学的人就那样?”

江红旗哪管夏家双胞胎姐妹是不是一模一样,吃完饭筷子一放去村长表弟家借钱。

李旺军给他翻白眼,红旗表哥你不早说你要用钱。

还下午那会儿,三百块钱借给山子了,让山子做一趟买卖,三百赚五百,五百赚一千,一千赚两千,到了春耕买个大牲口耕西山荒地。

江红旗看出来,李旺军故意挤兑他,说借骡子车借钱给江山,意思是当亲哥的没当表哥的好。

江红旗借钱没借上,愁的一脸疙瘩。

李旺军拽他一把问:“红旗表哥,你这两天不对劲儿,你们兄弟俩到底出啥事儿了?”

江红旗赶紧掩饰:“没,我兄弟俩能出啥事,你没钱借我算了,我走了。”

李旺军看着匆匆离开的江红旗背影,嘴里嘀咕,他就是不对劲儿。

李村长的又想,天都黑了,不知道江山表弟进到货了没。

他今晚肯定住在县城招待所里。


江红旗在外面喊一嗓子:“出来拉猪 ,水烧开了。”

帮江红旗杀猪的人有七八个,提水的翻肠子的抬肉的。

一头猪让这些人忙了一晌午。

一过秤,有两百二十斤肉。

一年到头,能有两百斤以上的肉已经相当不错,说明江红旗家境殷实。

陈美莲脸拉着脸,一点都不高兴。

这五六个帮忙人家的孩子都来了,院子里屋子里有了七八个孩子等着吃杀猪饭。

张家两个妇人也跑来了。

往年腊月八以后,这七八户人家一起杀年猪,各家吃各家的,江红旗家院子里哪有这么多人吃杀猪饭。

栓栓拿着猪尿脬玩,吹胀了当气球抱在怀里拍的闷响。

别的孩子也想玩,他不给,别的孩子追着他闹,追着追着打起来了。

两个孩子跑进院里哇哇哭找他们妈,陈美莲听得破烦,嘴里叨咕邻居家妇人。

“卫妈,你非要把你三个娃都领我家吃饭?肉做熟了我给你端过去一碗行不行?”

这明显是赶她们回去。

张勺老婆脸拉下,她转身出了厨房,一把揪住她的三个孩子回家,嘴里骂叨叨。

“说不让你们跟着来,偏要跟来,不嫌骚脸。”

张勺老婆揪着她的娃们骂骂叨叨回去了,一口肉没吃上。

栓栓朝他们离开的背影喊:“再不要来!”

栓栓希望尕爸家小梅来他家院里。

到吃饭这会儿,他赶小梅回去,不要小梅在他家吃饭。

一早上过去了不见小梅人影,这让栓栓万分失望。

听见尕爸在上房屋里跟几个人说话,栓栓脑袋伸进去看,他想说一句尕爸你回去,你家不是有鱼吗,不是有买的肉吗?

尕爸是长辈,栓栓要这样说,会被他爸扇一巴掌。

栓栓越想越气,就把气撒在其他几个孩子身上。

“成成你回去,我们家不要你。”

“忠忠你也回去,别吃我家肉。”

几个孩子被栓栓推搡着赶出院子站在大门口,可怜巴巴闻锅里飘出来的肉香。

孩子们的爸爸在上房屋里打长叶牌等着吃这顿饭,自家孩子被栓栓赶出去了也不知道。

江山在屋里跟堂叔表叔们拉扯了一些事,耳朵听外面栓栓赶其他孩子出去。

他怕小梅也被赶,赶紧出屋子,没看见小梅,看见村长表哥家小忠也被栓栓赶外面。

江山牵住小表侄手离开这儿。

“小忠,去表叔家吃饭。”

小忠眼泪巴巴:“我爸妈都在栓栓家呢。”

爸妈都在栓栓家吃杀猪饭,小忠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留下也吃栓栓家杀猪饭?

“忠忠,表叔家也有肉吃。”

“尕表叔,你家今天没杀猪啊!”

江山在小忠耳朵上悄悄说:“我们家有鱼,有红烧肉,有丸子,你不想吃?”

小忠下意识喊出来:“真的呀,你家还有红烧肉和丸子?”

其他几个孩子也跟在江山身后,他们听见李小忠说吃丸子红烧肉。

江山回自己家,后面跟着三四个小孩。

小梅惊呼:“呀,小忠哥你来我家吃饭呀?”

“栓栓不要我们。”

“栓栓坏的很。”

夏莹莹怕小梅羡慕隔壁栓栓家吃杀猪饭,她一早炖红烧肉做丸子,还煎了一条鱼,还炒了蒜苗肉粉条肉。

满满当当一桌子都是肉菜。

小姨守着两个孩子不用馋别人家。

听见隔壁院子里小孩吵闹,小梅还是很羡慕。

自己家院里什么时候也有小孩跟她一起玩?

爸爸带着忠忠成成他们过来了,可想小梅有多高兴。


那两个人拦路抢劫,江山不手软,是告诉他们自己也不是怕事的人,不可能丢手不敢转身缩回去。

谁知道老周在这些制服里有没有通风报信的人。

江山出南街旅社,在隔壁面馆吃面。

斜对面一家炒菜馆子里,老周和几个人也在吃东西。

老周按住几个想要去南街旅社的人,摇摇头,等等再看。

“周哥,这就算了?他弄伤了咱兄弟的眼睛。”

“屁兄弟,他顶不住两下就把我供了出来,这样的人没资格跟我做兄弟,看我不弄死他俩。”

“周哥,你的意思放过姓江的这小子?”

周万通嘴角哼笑:“谁说我要放过他?他刚才没把我供出来,看样子是想好好做这一路生意,让他做,。”

这一路生意放开了让这小子做,让他一趟赚大几百,过了腊月二十三他就有大几千,到时候再出手不迟。

手底下这帮家伙眼光浅,啥都不懂,让老周很失望。

吃完了撤人。

江山在面馆吃面,眼睛看对面出来几个人,老周的身影夹在他们中间。

这张字据能拿捏住江红旗,过了这些天,拿捏不住老周了。

他们果然盯着南街旅社。

如果刚才跟警察说了实情,今晚自己有可能断胳膊断腿。

他们这会儿没找来,有没有可能是放长线钓大鱼?

接下来一个月里,江山想,自己在这一路的跑腿买卖有没有可能很安稳?

这一晚睡得很安稳。

一大早进农贸市场进货也很顺利。

鱼少拿了一百斤,羊肉多要了一百斤。

江山算出来一笔账,如果在高崖镇其它村子收活羊,拉回村里宰杀收拾掉,拉着净肉再去矿区卖,赚一百块的过程就能增加到赚一百三十块。

昨天来县城,是因为去上水南巷排在第一位,今天一早顺路去农贸市场批货。

拉着五百斤货,第一趟走顺利了,第二趟也不麻烦,早了一个小时到乌兰矿区住户堆里。

一百斤鱼卖的不温不火,一百五十斤羊肉一撒子抢光了,其他几样货也卖光了。

跟昨天一样赚了四百块,剩了二十条鱼。

江山返回高崖镇肉铺子时比第一次早了一个小时。

“王老板,今天拉来了二十条鱼,你要多少条?”

王老板说隔三天拿来十条,今天拿来二十条,他要十条,另十条江山拿回家给小梅和莹莹做着吃,小梅太需要肉食补充营养。

“二十条都要了!”王老板毫不犹豫。

“都要了?镇上干部没二十人吧?”

“谁说没二十人?水电所的邮政所的计生所的派出所的,就得二十条。”

好嘛,隔三天给王老板铺子送二十条鱼是一笔安稳生意。

一条赚一块,三天赚二十块也够家里油盐酱醋花搅。

王老板留了十斤猪肉问江山要不要,江山说分成五斤的两份装袋子里,该啥价给他啥价。

想到家里生火炉的柴没有了,小梅有可能又去大妈家背包谷棒芯,江山想到李木匠家院里用不了的边角木料能拉一板车。

“李木匠,我又来了,不是拉椅板凳,拉生炉火的废木料,给你多少钱?”

在李木匠这儿拉一张桌子八个板凳,五十块钱,李木匠没想到这小子一块钱都不还价。

废木料有的是人要,别人拉一车要八块,他跟江山要五块。

“给五块拉走,你好说话我也好说话,我看出来了,你是敢出门闯荡会赚钱的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