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是作者“胜者即是正义”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棣韩辰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韩辰支教时不慎跌落山涧,醒来时被燕兄所救,并双目失明。为了报恩,韩辰牺尊在酒馆内做事,谁知这个镇上尤为不发达,没有水电气,思想崇儒,相当的落后。韩辰下定决心,要帮助小镇走出落后与贫穷,让当地人尤其是燕兄开化。而燕兄也是喜欢来酒馆内,谈论古今,询问一些治国之道和民生大计。“韩先生,四皇子朱棣,最后坐上皇位了没有?”“韩先生,你觉得扩廓和大明之间,有一战之力吗?”“韩先生,大明能够传承千秋万代吗?”韩辰有些愠怒,这燕兄的历史知识匮乏到这个地步了吗?不过,他还是不辞劳苦的一一讲解。就这样,一晃五年过去了...
主角:朱棣韩辰 更新:2025-01-17 21:5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历史军事小说《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由网络作家“胜者即是正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是作者“胜者即是正义”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棣韩辰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韩辰支教时不慎跌落山涧,醒来时被燕兄所救,并双目失明。为了报恩,韩辰牺尊在酒馆内做事,谁知这个镇上尤为不发达,没有水电气,思想崇儒,相当的落后。韩辰下定决心,要帮助小镇走出落后与贫穷,让当地人尤其是燕兄开化。而燕兄也是喜欢来酒馆内,谈论古今,询问一些治国之道和民生大计。“韩先生,四皇子朱棣,最后坐上皇位了没有?”“韩先生,你觉得扩廓和大明之间,有一战之力吗?”“韩先生,大明能够传承千秋万代吗?”韩辰有些愠怒,这燕兄的历史知识匮乏到这个地步了吗?不过,他还是不辞劳苦的一一讲解。就这样,一晃五年过去了...
如果是拐卖来的,韩辰可不敢要。
“她父母双亡,是我收留了她,先生尽管放心,此女身世清白,而且手脚勤快。”
朱棣笑道。
哎呀,还真可怜呀!这么小的年纪,父母居然都死了。
如此看来,燕四郎还真是好心肠啊!这一般人怕麻烦上身,哪里会收留别人的,顶多就是打发点钱。
“你要听先生的话,不可怠慢。”
朱棣看了一眼跪下的婢女。
“是。”
婉莹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的,来的时候也被交代了,不能叫燕王殿下,要隐瞒身份。
“先生,我还有些事情,就告辞了。”
朱棣还得去运筹帷幄,这次,争取多收拾一些扩廓抢劫犯,好对朝堂邀功。
“燕兄一个月给你多少工资?有没有五千块?”
韩辰询问。
保姆一般工资还算可以,但是,此女太过年轻了,别被忽悠了。
五千块?婉莹愣了一下,这是多少钱啊!
“已经足够我吃穿用度了。”
婉莹必须连自称都得改变了,不能称呼自己为婢子了。
韩辰也没有多问,人家应该是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工资。
扩廓抢得很快,那讲究一个速战速决,男的杀掉,妙龄女子抢了。
分成多路,也是无孔不入。
朱棣已经做了准备,他们逮住了一些扩廓骑兵,全部斩尽杀绝,并且,还进行追击。
但仍然有部分扩廓骑兵得手。
也不过就几天时间就结束了。
总共斩了扩廓骑兵八百多人,自身折损了四百多。
这个战果,朱棣自然是不能满意的,他都不好意思跟朝堂报,至于虚报,也有些不敢,就怕到时候露馅了,成了笑柄。
再者而言,哪怕是歼灭上万,也不足以让朝堂高看他一眼的。
除非,除非是把整个北元灭掉,但那太难了,主要不是军力的问题,而是粮草供应的问题。
死士也死了几个,为了立功,一个个奋勇杀敌。
等他们回到燕王府,朱棣立刻组织这些人去听书,不过他们也是没有兴趣,平日里朝夕相处的兄弟没了,他们正难过呢,不过,王命也不敢不听。
打散工的终于回来了,韩辰非常高兴,不过,他发现,有的人没有来,没有听到那些人的声音。
这些人向来是一起的。
韩辰说书的时候,那是讲究一个互动。
“吴二,陈五,怎么没有来啊?”
韩辰没有听见这两个人的声音。
死士们一片沉默。
“他们回老家了。”
一个年长的死士开口,这么说也对,死了,也算是回老家了。
韩辰诧异,敢情打几天散工就回老家了,话说这路费够吗?可能是家里有什么急事吧!
自己又得少挣两点声望值了。
啪。
韩辰拍了一下惊堂木,继续说起了书来。
燕王府书房。
朱棣脸色很不好看,才歼灭这么一点扩廓骑兵,根本不好意思上报,免得遭受羞辱。
朝堂的那些个酸文人,知道他才消灭这么一点敌人,肯定嗤之以鼻,出言讥讽。
倒是不如不报了。
“轮廓的战马,比我们快,追击也很难追得上,年年都来,不深入大漠,进行征讨的话,久而久之,于我不利。”
“我们处在明处,人家处在暗处,殿下要立不世之功,必须灭掉北元。”
张玉忧心忡忡。
“你觉得,灭了北元之后,我就能够继承皇位吗?”
朱棣可不会这么乐观。
从敢情上来讲,他可远远不如朱允炆。
自己远离应天,而朱允炆从小就在朱元璋身边长大,没有可比性啊!
立有不世之功,也不一定能够翻盘的。
“总得试一试,而且,北元对我大明,总是一个威胁。”
“韩先生应该有良策,只要他能够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我们就可以深入大漠,征讨北元。”
张玉说道。
最关键的就是军粮,这是最大的问题。
北元也已经没落了,正面对决,哪里可能是他们的对手啊?
“我待会儿去找先生。”
朱棣点了点头。
用过午膳之后,朱棣就去了韩辰那里,看见韩辰跟婉莹同桌而食,不由眉头一皱,一个婢女,哪里有资格上桌的。
只不过这个韩先生不讲究这些。
朱棣一来,婉莹立刻起身。
“退下,我跟先生有话要说。”
朱棣开口。
韩辰就有些不满了,有什么好说的,还要让人家走开。
“先生,犬子已经痊愈了,多谢先生了。”
朱棣拱了拱手,不过韩辰也看不见。
“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一个重感冒,有什么好感谢的,随便找个医生就能治,可惜了,本地是一些庸医。
“先生,我有个问题,希望先生能够赐教。”
朱棣坐在韩辰的身边。
“说吧!我知无不言。”
韩辰还是挺感谢对方的,考虑得比较周到,还给他找了保姆。
“如果数万骑兵,劳师远征的话,如何供应粮草?”
朱棣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韩辰有些诧异,这种问题,应该去问军事家才对。
“古代战争,如果都是骑兵的话,粮草供应确实是一个问题,人数少了还行,人数多了不成,骑兵不能跟步军相比,骑兵跑得快,粮草供应那是赶不上的。”
韩辰研究古代战争的时候,也会研究粮草的供应问题。
其中骑兵的粮草供应,是最难的。
“可是像是扩廓的骑兵,就不会担心这种问题。”
朱棣皱眉,扩廓每次来抢劫,也跑得挺远的,却没有粮草之忧。
“他们有肉干呗,这个肉干能够保存得久,人家是游牧民族,每天都是吃肉,因此肉干非常充足,再加上,还有各种牛羊奶,体力补充,完全就没有问题。”
“而中原王朝,哪里有那么多肉啊!”
韩辰曾经分析过这样的问题。
朱棣点了点头,有道理啊!他们军中,也不过偶尔间,能够沾上肉食,平民百姓家里,就更不用说了,也就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肉。
“因此,只能是骑兵携带干粮了,打得久,得多带一些,要利于保存。”
韩辰说道。
“带不了多少,战马本身就负重过多,不能随身带多少粮食。”
朱棣摇了摇头,利于保存得干粮当然有了,比如说干饼子。
但是要考虑到战马的负重问题。
骑兵加上武器,已经就很重了。
“最主要还是水的问题,大漠里的水,是不能随便喝得。”
朱棣叹了一口气。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043】
废话,野外的水哪里能够随便喝得,搞不好,那是会中毒的。
粮草水源,这就决定了难以远征的原因。
“也不尽然。人家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六天之内,转战千里,不也打赢了,主要是快,要速战速决。”
韩辰想起了河西之战。
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就打得非常好,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战例。
“霍去病当年,只率了一万骑兵,昼伏夜出,打得又快,匈奴跟扩廓可是不一样的,这敌军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朱棣摇了摇头,他还仔细研究过河西之战,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那是难以实行的。
首先,他们就不可能只出动一万骑兵,这么点人,去打北元,深入敌境,那就是去找死的。
而且,他们本身骑兵也不多。
这个风险那是太大了,朱棣可不愿意冒的。
“战争是允许假设的,不试一试,谁知道能不能行,至于扩廓,我认为不能速战速决,可以步步为营,铸城为战。”
韩辰说道,他不能以现在的条件,去衡量古时候的战争,要用古代的条件,去衡量。
“铸城为战?”
朱棣傻眼,这又是什么新奇的招数。
“隔几十里路,修建一座城池,进行屯兵,也不用修太大了,成个堡垒就行,扩廓骑兵,应该也不善于攻城的,如此这般,持续往复,就可以压缩扩廓的生存空间,从而起到持续削弱的效果。”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棣无语,这真是一个馊主意,哪里有那么多钱来铸城,哪里又有那么多兵?
看来,这位韩先生,在兵法上,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先生,能不能解决干粮的问题?”
朱棣询问,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行。
“不能,以古代的条件,必须人力押送粮草才行,随身携带粮草,打个几天还行,打久了不成。”
韩辰摇了摇头。
这一个人能带多少啊!能带一百个干饼子啊!放在身上也不方便啊!影响打仗。
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那也就不用押运粮草了。
朱棣无奈,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灭北元,建立不世之功,也就成了镜中月,水中花了。
“就不叨扰先生了。”
朱棣起身离去。
外面是天寒地冻的,天气越发冷了。
这该死的地方?怎么会那么冷,还是非洲吗?韩辰不由吐槽。
他穿得是棉衣,都穿了两件,仍然感觉到冷,想弄件羽绒服吧!没有。
可想而知,这个地方那是有多么落后了。
尽管粮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朱棣仍然决定,出兵打击北元,好有借口,向朝堂要银子。
有了银子,才能扩充军备。
一方面,朱棣整军备战,另外一方面,上奏朝堂,要求拨款钱粮。
打北元,是正事,没有拒绝的理由。
应天府,奉天殿内,朱允炆在批阅奏折,他现在监国,也是为了以后登基做准备。
朱元璋有心培养他,完全防守。
当接到朱棣上书的时候,朱允炆就眉头一皱,又要打仗,这些年,也拨了不少银子给燕地,可是结果呢,北元还不是生龙活虎。
“子澄啊!四叔又来要银子了,他每年都来要,年年如此,当我国库是他的了。”
朱允炆很不满,目光看向身侧一人。
他向来讲究与民生息,不愿意轻易动干戈。
“殿下,可以置之不理,这些边王,要银子的,应该一概不给,以防其坐大。”
黄子澄现任太寺常卿,是洪武十八年,进士出身,深得朱允炆的宠信。
“有了银子,他们就可以扩军,长此以往,可奈何?而今有陛下镇着,他们自然不敢乱来,一旦陛下百年之后,殿下登基,他们还能将殿下放在眼里吗?”
黄子澄拱了拱手。
朱允炆默然,那些都是叔叔辈,他可是晚辈,岂能轻易压住。
“那就听你的,不给。”
朱允炆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他也不准备告诉皇爷爷。
当朱棣接到朝堂发来的折子的时候,气得直接把折子给撕了。
“本王不过要十万两银子而已,居然说户部空虚,真当本王是三岁小儿不成。”
朱棣脸色阴沉,气急败坏。
这几年,那也是风调雨顺,户部怎么会没钱,分明就是不愿意给。
“定然是那朱允炆的主意,而今,他监国,奏折都得经由他手,如果是陛下亲眼所见,断然不会如此。”
张玉不假思索的说道。
朱棣当然也清楚,他那个父皇,只要是打仗的话,是愿意给银子的。
“今年不给,那明年呢,以后是不是都不给了。”
朱棣愤恨。
“只要是朱允炆监国,恐怕很难拿到银子了。”
张玉摇了摇头。
“他这不是将我往绝路上逼吗?”
朱棣握紧了拳头。
不给,他也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剑,在皇宫里寻找朱允炆。
而找到的时候,朱元璋也在。
朱元璋板着一张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侍卫当即将朱棣给拿下。
只见朱元璋摆了摆手,朱棣就被侍卫给拖了出去。
猛然间,朱棣醒了过来,全身已是冷汗淋漓。
他再也睡不着了,第二天魂不守舍,来找韩辰解惑。
“你说你做梦,梦见你被父亲给宰了。”
韩辰诧异,这是一个什么梦啊!
“我梦见,我成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四公子,我想要得到家主之位,而要继承家主之位的,是我大哥的儿子,我要杀了他,可是老爷子还在,我该怎么办呢?”
朱棣神色不安。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你肯定是神经衰弱,所以乱做梦,一个梦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燕兄也不要耿耿于怀。”
韩辰撇了撇嘴,当他是算命的啊!还能给解梦的。
“这个梦境很是真实,让我身临其境。”
“先生,如果我要继承家主之位,应该怎么办呢?”
朱棣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韩辰。
“你应该等老爷子死后,再做打算,先隐忍下来。”
韩辰想了一下,然后回答。
“如果我大哥的儿子,要杀我,我又该如何处之呢?”
朱棣越发不安了。
“你说得这种事情,我怎么感觉,跟古时候争皇位有点像啊?”
韩辰面色怪异。
“还请先生替我解惑。”
朱棣拱了拱手。
“还是隐忍。”
韩辰皱着眉头,这个燕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啊?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043】
隐忍,这两个字朱棣早就学会了,他隐忍得也够久了,在这苦寒之地戍边,本身就是一种隐忍。
他想来这种地方吗?根本不想,待在应天府,才是正道。
“像是这种家族,老爷子还在,就只能忍着。”
韩辰也研究过历史上的那些名门望族,那都是乱七八糟的,为了争夺家主之位,互相整人的事情,那也是并不少见的。
“那老爷子死后呢?”
朱棣眯着眼睛。
朱元璋还在,他当然不敢有所妄动,一见到自己的这位父皇,那就胆寒,根本就生不出任何抗拒之心。
“那你就想办法除掉你的那个侄子,家主之位就是你的了,只有死人才不会争位,自古以来,争权夺势,都是你死我活。”
韩辰说道。
朱棣苦笑了一声,哪里有那么容易,他远在燕地,距离应天府,那是千里之遥,可谓是鞭长莫及啊!
朱允炆身边锦衣卫也是众多,要将其收拾掉,难如登天。
“燕兄,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韩辰面色怪异。
“没有,只是做了噩梦,心里有些凉飕飕的。”
朱棣摇了摇头。
真是莫名其妙的,做个噩梦而已,那还能是真的吗?
随后,朱棣就告辞了。
韩辰也无聊,他天天在膳堂待着,哪里也没有去,主要是眼睛瞎了,也不方便,可是,也想出去转转。
“婉莹啊!你陪我出去转一转,天天在这里待着,我也是闲得慌。”
现在有了个保姆,可以当做自己的眼睛,这出门,也有个引路的。
如果是韩辰一个人的话,他是不会出去的。
“先生,我去准备一下。”
婉莹说着就跑开了。
韩辰愣住了,这出去转一下,有什么好准备的。
王府布置了起来,整了一些小商小贩进来。
婉莹挽着韩辰的胳膊,从膳堂,到了王府大院,叫卖声那是此起彼伏的。
有卖糖葫芦的,卖烧饼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卖吃的。
韩辰还感觉到诧异,这到底是不是非洲啊!可是他问过燕四郎,对方告诉他,这里就是非洲。
“真是麻烦,这位韩先生,不老实在膳堂待着,还要出来走走,眼睛瞎了,就不要随便乱动,我们还得来配合他。”
张玉摇了摇头,跟朱棣站在远处。
王府大院很大,几十个小商小贩一来,韩辰自然以为是到了一条街上。
“怎么没有车呢?”
韩辰感到诧异,没有听到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这再落后,再怎么说,摩托车肯定也有吧!
“天气太冷了,没有车出来。”
婉莹回答。
韩辰无语,是这样吗?坐在车内,冷什么冷,没有空调吗?人家在露天环境下叫卖的,那才冷。
“他不能出王府,这位韩先生有大才,以后定然于我有大用,也不用担心,他眼睛瞎了,哪里也去不了,更不会背叛我。”
朱棣对于韩辰是完全放心的。
一个瞎子如何背叛,去哪儿都不方便的?
张玉点了点头,这种人,自然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殿下,恕我直言,以后咱日子难过,朱允炆监国之后,不会给我们拨银子的,真要等他以后登基,恐怕会对殿下痛下杀手。”
张玉迟疑了一会儿,从朱允炆不肯拨银子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敌视他们,担心他们坐大。
“我给他守着边地,又是他的亲叔叔,他还要对我不利。”
朱棣握紧了拳头。
“帝王家可不是寻常百姓家,帝王家,向来是无情的。”
张玉丝毫不怀疑,朱允炆今后要整人。
恐怕不止是燕王,其他的边王,也会一并收拾掉,谁也休想独善其身的。
朱棣握紧的拳头缓缓的松开,而后一言不发。
韩辰买了一串糖葫芦,这外面天太冷了,待在膳堂里面,还暖和一些。
“我们回去了,别冻感冒了。”
这个地方如此落后,也没有像样的医疗条件,生病了可是惨了。
婉莹巴不得不待在外面,为了满足韩辰出去逛一逛的想法,还得花几百两银子呢,这些小商小贩,可不是白来的。
“这双眼睛,可以一直盯着韩先生,我看这位韩先生,并没有什么心机。”
张玉自然清楚,这个婢女,那就是安排在韩辰身边的一双眼睛,时时刻刻的盯着。
“有的人,隐藏得太深了。”
朱棣自然不完全放心,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让他放心的。
回去之后,韩辰刘羽做了火锅,这个天气,正是吃火锅的天气。
他让婉莹去把燕兄和张兄叫过来吃饭,这火锅,一个人吃也没有意思。
朱棣和张玉,自然也没有推辞,火锅在明代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常人一般吃不起。
肉食方面,还是比较丰富的,就是蔬菜种类,比较少。
“燕兄,你们这里,有多少人口啊?”
韩辰询问,他最近准备是多招揽点客人,好扩大声望值。
总是那些熟客,这就跟拿固定工资一样。
目前倒是已经积累一百多点声望值,可以进行抽奖,但韩辰打算累积起来,到时候来个十连抽,他就不信了,抽不到好东西了。
这声望值要扩大,就得人多。
“我们这里,有几十万人口。”
朱棣愣了一下,不明白韩辰问人口做什么。
“才几十万人啊?”
韩辰诧异,这非洲的人不是挺多的吗,另外,这可是一座城市。
“不少了,有的地方,连上万人都没有。”
张玉开口,这北平城,有几十万人口,绝对不算少了。
应天府才多少人啊!不过才百万上下。
他们刚来北平的时候,人口才十几万。
后面燕王殿下招抚流民,人口才多起来。
韩辰更加诧异了,这一些镇子,恐怕也得有上万人吧!
“燕兄,你能不能多给我找一些听客,总是那些人,有些少了。”
韩辰也不可能自己出去揽客去,也是人生地不熟。
“没问题,我再给你找五十个人,再多了不行,这膳堂也坐不下啊?”
朱棣笑着点了点头。
“那就多谢燕兄了。”
韩辰立刻眉开眼笑,这五十个人,就是五十点声望值啊!说两场,就是一百点了。
不过这地方闲人还真是不少的啊!正经工作的人,哪里有时间来听书的。
这个燕兄不会是搞灰产的吧!否则,怎么能认识那么多盲流。
“现在,我还不知道燕兄是做什么买卖的?”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043】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