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下雪了,洁白无暇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宛如美丽的银色蝴蝶在翩翩起舞。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飞舞,似烟非烟,似雾非雾,仿若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茫茫大雪之中。寒冬腊月,屋子里早就烧上了地龙。玉熙坐在暖暖的屋子里看着棋谱,钻研棋谱如今已经成为玉熙最好的爱好了,都超过了刺绣。墨菊疾步走了进来,因为身上带着寒气,她也不敢靠近玉熙,在门口说道:“姑娘,墨桃摔了一跤,如今都起不来了。”地上都结冰了,墨桃提着食盒的时候不小心给滑倒了。玉熙忙说道:“赶紧去请大夫。”墨桃是玉熙四个丫鬟里最不冒尖的一个,平日都是闷头做事,存在感最弱。但这不代表玉熙不照顾墨桃,相反,玉熙还是很看重墨桃的。墨菊忙点头应了:“姑娘,早膳还需要再等一等。”墨桃将玉熙的...
《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精彩片段
下雪了,洁白无暇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宛如美丽的银色蝴蝶在翩翩起舞。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飞舞,似烟非烟,似雾非雾,仿若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茫茫大雪之中。
寒冬腊月,屋子里早就烧上了地龙。玉熙坐在暖暖的屋子里看着棋谱,钻研棋谱如今已经成为玉熙最好的爱好了,都超过了刺绣。
墨菊疾步走了进来,因为身上带着寒气,她也不敢靠近玉熙,在门口说道:“姑娘,墨桃摔了一跤,如今都起不来了。”地上都结冰了,墨桃提着食盒的时候不小心给滑倒了。
玉熙忙说道:“赶紧去请大夫。”墨桃是玉熙四个丫鬟里最不冒尖的一个,平日都是闷头做事,存在感最弱。但这不代表玉熙不照顾墨桃,相反,玉熙还是很看重墨桃的。
墨菊忙点头应了:“姑娘,早膳还需要再等一等。”墨桃将玉熙的早膳全都摔地上了,大厨房那边就得再弄过一份。可要大厨房弄过一份额外的早膳,肯定比往常要慢。
玉熙盘算了一下时间,要等大厨房弄好早膳,她肯定要迟到。玉熙说道:“不用再弄了,厨房有什么就拿过来。”若是自己有小厨房,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不过这也只能是想想的事了,府邸只老夫人跟大伯母有小厨房,其他都没有。
一刻钟以后,早膳送来了。这次的早膳非常简单,只有包子馒头,另外还有一碗小米粥。
玉熙也不挑,吃完了就准备去玉兰苑。
出门的时候,申妈妈还要给玉熙加一件外套,被玉熙阻了:“我穿了皮袄,不冷。”她现在身体比以前强多了,不需要再裹得跟个粽子似的。
申妈妈拗不过玉熙,只能作罢。
到了玉兰苑门口,玉熙看到了玉辰。因为这两天极冷,所以玉辰没有一大早就过来学琴。
玉辰外面披着一件银白色洋缎貂毛斗篷,头都被斗篷的帽子给盖住了。进了课堂,玉辰才将斗篷取下,露出里面的水红色及膝银鼠出毛刻丝袄。
玉熙扫了一眼斗篷,眼睛却是落在了玉辰手腕上那条冰种翡翠葫芦手链,玉辰平日佩戴的首饰不多,但只要佩戴必定是精品,而且每次戴的基本不重样。玉熙只看玉辰每次佩戴的那些首饰,就能让她增长不少见识。
玉熙转过头,就看着侍书防备的眼神。被人贼防,那感觉真不好受。之前玉熙都忽视了这种感受,可是今日她心里却涌现出一抹恼怒,故意笑着朝陙说道:“三姐,你这条手链真漂亮,能不能给我看看。”
葫芦寓意“福禄”,这条葫芦手链用的是冰种老抗翡翠,六颗阳绿翡翠葫芦颜色鲜亮,晶莹剔透,生机盎然。
玉熙看了还是忍不住赞叹道:“真漂亮。”
侍书见状忙说道:“这条手链是老夫人前几天赏给我家姑娘的。”话里什么意思,在场所有人都清楚。
墨菊听了这话,气得双眼喷火。
有些话大家心知肚明就成,但若说出来就会很难堪。可这次,侍书真的激怒了玉熙。玉熙望着侍书似笑非笑地说道:“你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图谋三姐的手链。”
侍书没想到玉熙竟然将话说得这么直白,脸瞬间僵硬。她再得老夫人跟姑娘的喜爱,也是一个丫鬟,哪里能跟四姑娘相提并论。
玉辰也不知道为什么玉熙突然发难,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若是四妹妹喜欢,就送给你了。”
玉熙听了这话心头一梗,自己觉得价值昂贵的东西在别人眼里跟路边的野草似的,这感觉真不爽。玉熙笑着说道:“不用了,这天底下漂亮的东西多得是,我不可能见着就要占为己有。”说完这话,就将这条手链递给玉辰,低头整理自己的书本了。
下课回到蔷薇院,申妈妈笑容满面地说道:“姑娘,老爷送的年礼到了。”今天是腊月十八了,这年礼来得真是时候。
玉熙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上辈子虽然韩景彦在外任,但并不妨碍她对韩景彦的儒慕之情,甚至以前她在受了委屈时还就想着若是她爹在府邸里就好了,这样就没人可以欺负她了。可没预料到韩景彦回京以后视她为无物,被武氏欺负也从不管。这些也就罢了,明知道江家是个火坑还要将她往火坑推,这是亲生父亲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的仇人。所以,她对韩景彦冷血无情的生父再无半分的父女情份。
申妈妈看着玉熙不咸不淡的神情,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瞧着姑娘的神色对老爷的忽视一点都不在意了,这不表明姑娘对老爷也不亲,这可不成:“姑娘,老爷这次送了不少的东西。”
玉熙想了一下,问道:“若是我没记错,爹在河北已经呆了五年,到明年就满六年了。爹明年会不会回来?”
申妈妈笑着说道:“我听说老爷的政绩都是优,明年很可能会往上提的。”若是要往上提,那肯定不会回来。
玉熙沉默了一下,说道:“申妈妈,我那继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见申妈妈没说话,玉熙说道:“妈妈若是不清楚,正好这次可以去找河北回来的人打听一下。”
申妈妈脸色有些不自然。
玉熙当面没说什么,不过转头就让红珊去打听了武氏的底细。红珊关系广,加上玉熙又给她银子拿去打点,很快就打听到了消息。
红珊将打听到的武氏的基本情况说了一下。
玉熙听完红珊的话,故意装成不满意的样子说道:“还有呢?”花了好几两银子,就打听到河北那边妻妾的人数跟姨母兄妹几个,这消息也太简单了。
红珊说道:“据说三夫人治家严谨,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非常得老爷的看重。”红珊其实有些担心,从打听到的消息就可以看出三房未来的主母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这对她家姑娘来说非常不利。
玉熙轻笑,武氏治家比较严是不错,但也不至于这打听到这些无用的消息。应该是这些人嫌她给的钱少。她打听武氏的消息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她跟武氏上辈子可是相处了好几年,对于武氏的性情玉熙很清楚。
玉熙自言自语说道:“还有好些年,不着急。”一直到她十一岁武氏才跟着她爹回了京。武氏一回来就跟大伯母争夺管家权,两人明争暗斗几年,一直到她的外甥女秋雁芙设计了二哥才彻底撕破了脸。
红珊没听清楚玉熙说的话,问道:“姑娘,你在说什么?”
玉熙抬头又恢复了往常的神色:“说我这个继母是个厉害的角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府邸是祖母做主。”数年的时间足够她做好准备。上辈子是她愚笨,这辈子武氏别想再踩在她头上。
而此时,秋氏正在看河北送来的年礼清单,看完后脸色很难看。
李妈妈瞧着不好,忙问道:“夫人,怎么了?”
秋氏将清单递给李妈妈,说道:“大老远送了几大车的东西,送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得了名头,又没花几个钱,真是好算计呀!”东西送了几大车,可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三千两。
李妈妈看完以后,脸色也不大好看:“这武氏越来越过份了。”年礼的数量越来越多,可惜值钱的东西越来越少。
秋氏冷笑一声:“她以为天底下的人都是傻子,就她聪明呢!”又想要面子,又不想舍财,这世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
李妈妈沉得住气:“夫人,明年三月考核期,三老爷已经任同知六年了,若是不出差池这次该该往上提一提了。这事得跟老夫人点明,明年打点的银子可不能从公中出。”她家夫人嫁过来的时候,国公府年年赤字。她家夫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打到如今的收支平衡。她家夫人为什么这么累死累活地做这么多,可不是为了二老爷。
秋氏明白这话的意思,只是她有些迟疑:“你是说打点的银钱让老夫人出?”秋氏不是个手紧的,她对老夫人手里的钱没啥念想。只是想着武氏紧巴着钱倒是让府邸出钱给打点,总不甘愿。
李妈妈说道:“夫人,就算武氏拎不清,三老爷可不是糊涂的。我相信三老爷定然已经让心腹送了钱财给老夫人,让老夫人帮着打点。我们得借这次的事,让老夫人知道武氏的品性。”三老爷是世家子,不可能不知道打点需要钱财,这钱肯定不可能让国公府出了。
秋氏有些头疼:“要是武氏回来,这府邸估计越发不能清静了。”虽然没见过这个武氏,但瞧着这行为做派就知道不是个好相与的。
李妈妈却是笑了:“夫人不用担心。武氏回来,最先对上的不是夫人,而是三姑娘跟四姑娘。”三姑娘与四姑娘跟着宋先生学习,哪怕只学到皮毛,武氏想要镇得住两个姑娘都不可能。
秋氏摇头道:“三姑娘四姑娘再厉害,总要依靠家中的兄弟,她们是不可能跟武氏对着干。”
李妈妈也不跟秋氏争辩,这种事情只有时间证明。不过她相信,三姑娘跟四姑娘绝对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就是。武氏只要回到京城,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收服了红珊,让玉熙心情大好。
玉熙多说了两句:“你堂姐是苦,可最关键还是她自己露怯了,所以才被人踩在脚底下。”能做到老夫人的贴身丫鬟肯定有两把刷子,所以排除了性子软弱的可能,唯一剩下的就是她害怕被休弃,心里有了顾忌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只可惜,别人不会因为你的退让就心存感激,相反,这些人只会得寸进尺。这是她上辈子得到的教训。
红珊心里有些惊骇,从头到尾她都没说她堂姐是什么样的人:“姑娘怎么知道我堂姐露了怯?”
玉熙轻笑一下:“你爹是国公府有头有脸的人,还会怕一个举人?你堂姐忍气吞声,肯定是有所顾忌。”
红珊苦笑道:“姑娘说的是,我那堂姐怕自己被休孩子受苦,所以委曲求全。如今她已经同意了堂姐夫纳妾了。”
玉熙道:“你堂姐的退让只会让你堂姐夫一家变本加厉,她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红珊心里一滞,仰头望着玉熙说道:“姑娘,我以前没少得我堂姐的照佛,我想帮她一把。”
玉熙倒觉得红珊能知恩图报,性子不错:“你告诉你堂姐,冲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天底下的举人多得是,多你堂姐夫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只要你堂姐敢豁出去,到时候怕的就不是你堂姐,而是你堂姐夫一家。”别说是一个举人,就算是一个得了官的进士,若是没有根基,也能随时将他扯下来。
红珊听了心头一震,给玉熙磕了一个头:“多谢姑娘指点。”
玉熙笑道:“不用忙着给我磕头。若是你堂姐不敢,我说的这番话也是白说。”其实,只要立得起来,就什么都不怕。
想到她上辈子的事,玉熙心情一下不好了,说起来上辈子会成为一个受气包也是因为她太软弱了。像现在,国公府的下人谁敢给她脸色看?
腊月二十四向先生宣布放假,假期延续到元宵以后,等于是说有二十多天的假期。
玉熙并没有因为放假就偷懒,当天晚上仍然老老实实地写完了大字,然后拿出棋谱出来琢磨。
申妈妈忍不住说道:“姑娘,宋先生不是说你的画艺好吗?姑娘怎么不多画画?”勤能生巧,若一直都不动笔也学不好。
玉熙简单明了地说道:“不感兴趣。”画得再好也成不了名家,其实就算玉辰的画在后来一副卖到了千金的天价也是因为她的身份,并不是因为她的画就真值这个钱。
玉熙清楚自己有多少斤两,她资质不错,可也仅仅比一般人高,跟玉辰比相差甚远。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是什么都想学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所以如今除了在课堂上学的,玉熙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棋艺跟刺绣上了,画艺只是顺带的。学棋艺是能更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刺绣是因为这东西她有很深的底子,只要花点时间做就可以做得很好,省时省事。
申妈妈并没有玉熙这句话就退缩,反而说道:“姑娘,画还是要学好的,将来姑娘出门应酬也能有一门拿得出手的。”其实申妈妈觉得,最好是学一门乐器,这样说出去也好听。只是无论她如何劝说,玉熙死活不愿意学。
玉熙不愿再听申妈妈唠叨,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她们的想法做才是对的。不,确切地说是得按照老夫人定下的路走才是对的。有一个玉辰就足够了,何必再扯上她:“你也看到了,我每日都很忙,没有时间画画。”
申妈妈看了一眼玉熙,见她脸上没有不悦,说道:“姑娘只要不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棋艺上,就能有时间画画了。”
玉熙的脸连家拉下来了:“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我心里有数,不需要你来教导。”给她三分脸面,还就开起了染坊来。
申妈妈被玉熙如此不留情面的话,噎得脸色涨红。
腊月二十九,方妈妈进府了。
方妈妈如今穿着一身簇新的松花色长袄,梳着圆髻,头上插着一根赤金长簪,耳朵上缀着金耳环,看起来像是人家的富贵老太太。
玉熙见到方妈妈,笑着说道:“这些日子,辛苦妈妈了。”
方妈妈摸了一下发髻上的长簪,笑着说道:“也是拖了姑娘的福气。”国公府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儿,若是她穿得朴素寒酸进来,众人肯定瞧不上。如今她特意穿着这般富贵回府,也能让众人更加相信她的包子铺赚钱了。
玉熙挥退了众人,屋子里只留了方妈妈一人,说道:“妈妈,我让你带的东西,你都带来了吗?”玉熙之前列了一张清单给方妈妈,让她购置清单上列的东西。
方妈妈指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包裹,说道:“姑娘,都带来了!姑娘,你买这些东西做啥?”姑娘列的清单也是稀奇古怪,要什么苦参、蜈蚣、麝香等玩意,其中麝香跟蜈蚣还得是粉末。
玉熙对方妈妈是不藏话的,说道:“我无意中在一本古书上看到一个祛疤的方子,想试一试。若是真的制成了,到时候我就将那方子卖掉,这样我们手头就宽裕了,妈妈也不需那般辛苦。”
方妈妈觉得玉熙有些儿戏:“姑娘,买这些药材就花了我四十多两银子。这玉膏能卖回本马?”
玉熙笑着道:“不试又怎么知道?真的将药膏调制出来,到时候我们就赚了。”宫里那种玉膏就不说了,只市面上好的祛疤药膏一盒就得要好几两银子。她真的将这药膏调制出来,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方妈妈买的这些东西并不齐全,制药膏的话还少了一味药材,珍珠粉。不过珍珠粉价格太贵了,在外面买不划算,玉熙就想在府里弄。
方妈妈有些心疼,说道:“我就怕亏了。”主要是方妈妈根本不相信玉熙能调制得出来什么祛疤的药膏,她觉得玉熙在糟践钱。
玉熙笑着说道:“能熬制出来那就是一本万利,熬制不出来也不过是亏几十两银子。这点银子我还是亏得起的。”玉熙想用卖药膏的钱置办产业,她野心也不大,就想置办一两个铺面,再买一两百亩良田,能保证手头宽裕不再为银钱发愁。
方妈妈知道玉熙主意大,她也制止不了,当下说道:“姑娘,如今包子铺名生意越来越好,赚得也会越来越多,上个月盈利四十多两银子呢!”
玉熙点了一下头,说道:“妈妈,这包子馅的配方可不能让人知道。要不然,就有人打擂台了。”
方妈妈笑着道:“姑娘多心了,不过是和馅的事,哪里就值得人觊觎了。”
玉熙看着方妈妈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忍不住苦笑。这也幸好打着国公府的招牌,又有向管事在外照应,要不然就方妈妈这样的想法,包子铺早就关门大吉了:“方妈妈,包子馅的配方不能告诉别人,除非是有身契握在手上的才成。”握有了身契,就等于是掌握了身杀大权,倒不担心背叛。
方妈妈听了玉熙的话,面色有些为难地说道:“姑娘,我想带个徒弟,就教她做包子?”
玉熙听了这话,立即问道:“妈妈有了人选?”若是没人选,方妈妈也不会直接跟她说。
方妈妈点头说道:“嗯,那孩子叫小薇,今年十二岁,就住在上元街,离我的铺子也不远。小薇这孩子乖巧孝顺,很是讨人喜欢且学东西也快。我若是教她,相信不用三个月就能出师了。”
玉熙问道:“方妈妈是怎么跟她们认识的?”
方妈妈脸上浮现出笑容:“小薇的娘经常来买包子,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其实方妈妈跟小薇的母亲也很谈得来,关系非常不错。
玉熙听到是买包子认识的,也不再问其他,直截了当地问了最核心的问题:“对方答应签卖身契吗?”这世上有好人,但坏心眼的人更多。
方妈妈摇头说道:“姑娘,小薇已经许了人家,怎么会签卖身契!不过两家都答应,只要我收下小薇,就算她过两年成亲也可以在包子铺继续做事,只要每个月付工钱就可以了。”
玉熙望着方妈妈脸上的笑容,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人家十有八九是瞧着包子铺赚钱了,打起了包子馅配方的主意了。不是玉熙小看方妈妈,只从方妈妈调教出来的墨菊跟墨桃就知道方妈妈不是一个有心眼的人,她就算被人算计了也不知道:“不能教。”这会是直接说不能教,而不是说不签卖身契不能教了。
方妈妈脸上的笑容一下凝住了:“姑娘,为什么不能教?那孩子真的很好,又孝顺又懂事。”
玉熙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还有事:“妈妈,是不是你还有什么话没说完?”
方妈妈有些不自然地说道:“小薇这孩子挺讨人喜欢的,我已经答应认她做干女儿。”
玉熙见宋先生不答应,眼巴巴地望着秋氏。
秋氏笑着说道:“宋先生,这孩子很好学,而且聪慧,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完了。宋先生,你就给这丫头一个机会吧!若是她到时候拖了后腿,不用先生说她自己也会放弃的。”
宋先生有些意外。
秋氏看着宋先生有些松动,又赶紧说道:“若是先生不信,可以考考她。”
秋氏是国公府人,宋先生怎么着也得给秋氏这个面子,所以说道:“四姑娘,若是你能回答得上我的问题,我就答应教你。”
玉熙很爽快地应道:“好。”
宋先生看着玉熙满是自信的神情,说道:“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念到这里,宋先生停顿下来看着玉熙。
玉熙明白这是让她背下去,想了一下后开口道:“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礼别尊卑……”玉熙一口气将接下来的内容全部都背出来了。
宋先生点了一下头说道:“写两个字给我看看。”这孩子天资不错,也不知道打听消息的人是怎么弄的,竟然说这孩子木讷愚笨,忒不靠谱。
玉熙写了‘天道酬勤’四个大字。
宋先生见玉熙写字的时候挺直着背,目光专注,心中暗暗点了一下头。等见到玉熙写的字,字虽然说不好看,但端端正正的。宋先生问道:“跟着我学会很辛苦,你还小完全不用受这个苦。”
玉熙坚定地说道:“只要先生给我机会,我一定能学好的。”上辈子玉辰就是宋先生教的最后一个弟子。教完玉辰,宋先生就收山了。当然,玉辰也没坠了她的名声。
宋先生淡淡地说道:“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了头就是自大,”
玉熙虚心接受批评:“先生,我以后会注意的。”
宋先生这才点了一下头:“以后若是跟不上学习进程,拖了大家后腿,我不会手下留情。”
这话让玉熙一凛,抬头望着宋先生说道:“我不会托人后腿。”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就算不能让宋先生收为学生,她也一定要挨过前面几个月。
同意了收下玉熙这个学生,宋先生朝着老夫人说道:“老夫人,我的规矩你知道的,在我执教期限任何人不得提出异议。”若是都来指手画脚,她如何费心都是教不好的。
韩老夫人想也不想点头答应了,说道:“这是自然。”所谓严师出高徒,宋先生教导出来的学生,就算那些没有成为才女的姑娘他们名声都很不错。最重要的是,她是为玉辰请来的宋先生。她很确信,宋先生会对玉辰满意的。
等说完了事,秋氏亲自带着宋先生前往玉兰苑。而玉熙四个人都回自己的院子准备,下午去玉兰苑上学。
玉兰苑处在西边,前后左右种满了各种的树木,非常的幽静。而玉兰苑这名字也还是因院子里种了数株玉兰。
宋先生看着院子的布置非常地满意。等进了屋子,看着里面清雅的布置,越发满意了:“辛苦夫人了。”
秋氏笑着说道:“只要先生喜欢就好。”
送走了秋氏,宋先生身边的丁婆子不爽地说道:“先生,你为什么要答应她们?四姑娘才那么丁点竟然也要塞过,明明说好的只教三个姑娘?”丁婆子自小跟宋先生一起长大,这些年一直都陪伴在左右。
宋先生等屋子只剩下两个人时,面色缓和了许多,不再如之前那般严谨,说道:“不用在意。”虽然玉熙那般自信,不过宋先生并不认为玉熙能坚持得下去。不是她小瞧玉熙,而是玉熙太小了,十有八九是受不了那些苦楚的。
丁婆子心里很是不爽,不过她也知道给人做事总得对主家退让三分。丁婆子说道:“先生,教完三姑娘别再接活了。这些年攒下来的钱足够我们过好日子了!”
宋先生笑了一下,说道:“到时候再说吧,不着急。”
申妈妈知道宋先生答应让玉熙跟着学,万分高兴:“姑娘,去了学堂一定要认真学习,学好了对姑娘有利无害。”
玉熙笑眯眯地说道:“妈妈放心,我一定会很认真的。”瞧着宋先生的样子是多她一个少她一个都无所谓。不过玉熙也不在意,反正她本来就是蹭学的。能学到多少就多少吧!等几个月以后她就拆了那双面绣,好好研究双面绣的针法。想到这里,玉熙蓦然想起当初的那些事情,脸色瞬间有些发白。
申妈妈一下感觉到玉熙的变化,问道:“姑娘,怎么了?”
玉熙摇头说道:“没什么,妈妈出去吧!我想歇息一下。”每次玉熙想事的时候,身边都不愿留人。
玉熙从柜子里取出那面双面绣,看着它发呆。她就是研究出双面绣的针法又能如何?要是她再落入上辈子的境地,她就算刺出举世无双的绣品又如何?这技能在困境之中救她吗?不能。
一直到用午膳时,申妈妈进了屋叫了玉熙。用过午膳没多久,玉熙就带着墨菊去了玉兰苑。自上次紫衣的事,玉熙对红珊就淡淡的。
从蔷薇院到玉兰苑,要穿过整个国公府的园子。所以,这是玉熙重生后第一次逛完园子。
国公府假山曲桥参差交错,景色迤逦,幽深曲折,特别是那从四方搜觅来的石峰或立庭院或伴嘉树,姿态玲珑奇特,立之可观,卧之可赏,使人犹入丘壑,如游名山。
墨菊看着玉熙脸色并不好,小心地问道:“姑娘,你怎么了?”瞧着姑娘心事重重的样,她心里还是很忐忑的。
玉熙摇头道:“没什么。”她现在年岁还小,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到保护好自己的本事,只是该学什么这个得好好谋划。
快到玉兰苑时,玉熙看到了玉辰跟她的四个丫鬟。说起来玉熙很纳闷,上辈子玉辰对她一直都淡淡的,这辈子对她却很不错。当然,这个不错只是以前来说。
玉辰走到玉熙面前,皱着眉头说道:“太阳这么毒辣,也不知道让丫鬟打把伞。”玉辰的贴身丫鬟侍书正打开着青布油伞给她遮挡阳光呢!
玉熙笑着说道:“是我没让的。”
玉辰也不知道玉熙是怎么想的:“这日头毒,不说会晒中暑,晒多了太阳皮肤也容易黑。”
玉熙不在意地说道:“没事,还小呢!”
玉辰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也太不爱惜自己了。不过她看玉熙一脸无所谓,也不再纠缠这件事:“你怎么只带这么点东西?”除了墨菊手里的一个匣子,那匣子也不大,瞧着就知道装不了多少东西。
玉熙扫了一下玉辰后面的三个丫鬟,每个人都里都抱着一个大匣子,东西可真不少:“我就带了文房四宝等用具。其他东西,我想先生肯定会准备的。”玉熙就带了笔墨跟砚台,纸都没带。
正说着话,玉如跟玉婧也来了。
玉如朝着他们打了招呼,而且笑得很温和。
玉婧盯着玉熙说道:“你命也够硬的,得了天花都不死。”她娘被软禁都是这个贱丫头弄的,这个仇她一定要报。
玉熙上辈子自卑弱懦,被玉婧骂她命硬扫把星都忍了。可现在她却明白一个道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步步退让只会让所有人都欺负到头上:“我能痊愈不是我命硬,是我娘在天上保佑着我!”说完,扫了玉婧一眼,笑着说道:“呀,二姐今天怎么没穿新衣服戴新首饰呢?”玉婧平日都喜欢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家会客或者出门应酬一定要穿新衣服,今日却传的是一件旧的衣裳。
玉婧怒了,这个贱丫头,她还没将她姨娘的仇报回来竟然还敢讥讽她。不过还没等她懂,她贴身丫鬟云起在旁轻声说道:“姑娘,这里是玉兰苑,要是被先生看到了就不好了。”她家姑娘比四姑娘大了那么多,两人若是吵架自家姑娘肯定是没理的一方。落入宋先生眼里,定然觉得自家姑娘不友爱姐妹了。刚来就落下这么一个坏印象,对她家姑娘可不利。
玉婧有所顾忌,当下恶狠狠地盯了一眼玉熙,这才继续走。
一走进玉兰苑入眼的就是数株玉兰。玉兰花是在三四月开,如今花早就凋谢了。
进了玉兰苑,四个人由着丫鬟领进了一个屋子。屋子很宽敞,光线也很好,上首摆放着一条长案,下面放着了四张桌椅。
玉辰挑了左边前面的位置。
玉熙朝着右手前面的位置走去。不过还没等她坐下,玉婧就走到她面前,说道:“你坐后面去。”
玉熙语气坚定地说道:“不换,我坐后面什么都看不见。”
玉婧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将她推开自己坐上去。
玉熙冷笑道:“二姐,早上抢我的粥,现在又抢我的位置,你就这么喜欢跟人抢东西?”柿子捡软的捏,可她如今不是柿子。
玉婧没想到玉熙竟然敢讥讽她,冷哼一声:“我就喜欢,你能怎么样?”玉辰是老夫人的心尖尖她也不敢招惹,但玉熙她还没放在眼底。而且,她跟这个贱丫头还有一笔账没算。
去秋家做客,这事自然要跟老夫人报备。要不然,肯定得一顿批。不过好在不用玉熙自己去说。
老夫人得了这个消息,无奈地摇头。正常来说,去秋家做客建明应该带了玉如跟玉婧去才成,毕竟两人就算是庶出那也是叫秋氏母亲的。只秋氏是个执拗的性子,对庶出的一直都淡淡的,不管她如何劝说都没有用。有得就有失,当初她给大儿子聘请秋氏,也是看中秋家的家世还有秋氏理财的本事。可因为秋家从发迹到现在也不过只三代,底蕴太浅,所以秋氏作为一个宗妇很多地方有欠缺。
老夫人看着玉熙脖子上空空的,想起上次去周家的事,老夫人转头吩咐了翡翠取来一个赤金璎珞项圈给了玉熙,说道:“明日戴了它去走亲戚。”倒不是嫌玉熙寒酸,恰恰相反,玉熙穿得太像爆发富了。这赤金璎珞项圈中间是一块羊脂玉,戴玉显得高雅。
玉熙接了项圈就挂在脖子上,给老夫人行了礼:“多谢祖母赏赐。”不说旁边雕刻的花纹,就中间那块玉就值好几百两银子。有那么一瞬间玉熙觉得应该在老夫人面前当个孝顺孩子,这样也能多得一些之前的东西。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学些东西,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韩老夫人看着玉熙那财迷样面露不喜,到了老夫人这个年龄在国公府里也没什么需要她避讳的,说话就很直接了:“明年去别人家做客警醒一些,别丢了国公府的脸面。”
玉熙面色一黯,低头应了。
第二日用过早膳没多久,韩建业就过来接玉熙了。两人到了门口才发现世子也在,玉熙忙叫道:“大哥。”世子跟韩建业是亲兄弟,可惜一个太沉稳,一个太跳脱了。而玉熙上辈子与韩建业关系还不错,但对韩建明却敬而远之,就是因为他太严谨了。
玉熙今日穿着大红色的衣裳,梳着两个小鬏鬏,头上缠绕了精致的红珊瑚,脖子上带着赤金璎珞项圈,加上玉熙又是圆脸,看起来真是富贵又可爱。
世子笑了一下,说道:“上马车吧!”他娘这是将玉熙当成亲生女儿一般待了,要不然哪里会同意建业带她去外祖家。不过玉熙这些日子的变化,她也是听早耳中的,对此倒乐见其成。
韩建业怕玉熙一个人在马车里闷,陪着玉熙一起坐马车,顺道与玉熙说了一下他舅舅家的情况:“我外祖跟二舅他们都在外任职,如今在京的只我大舅一家。你也别怕,我大舅母是个和善的人,我那几个表妹性子也极好。”秋老太爷只两子一女,都是秋老夫人所出,秋氏三兄妹之间的感情非常深,所以两家关系都很亲近。
玉熙知道秋家大夫人萧氏是个厚道的人,要不然上辈子也不会答应小儿子与她的婚事。要知道,娶她并不能为她儿子带去任何利益,而她本身也没任何出彩的地方。玉熙故意问道:“大表姐跟我年龄差不多吗?”
韩建业摇头说道:“大表姐已经九岁了,不过四表妹跟五表妹年龄跟你差不多,应该能玩得过来。”
玉熙觉得韩建业真的很脱线,无奈地说道:“二哥,我记得秋家大房只大表姐是嫡女。”不是玉熙瞧不起庶女,而是在交际圈子里嫡庶泾渭分明,嫡出跟庶出是两个不同的圈子。若她跟一个庶女交好,等以后出去应酬的时候会被其他嫡女排挤的,到时候可就尴尬了。犹记得上辈子她跟秋雁芙这个商户女交好,结果就被别人鄙视排斥。
韩建业脑子不转弯,没听明白玉熙的意思,只道:“四表妹跟五表妹是庶出,不过只要玩得过来也没关系。我二师兄也是庶出的,我与他关系也很好。”韩建业的二师兄林风远是定国公世子的庶子。
玉熙无语,林远风是男子,哪怕出生时身份低人一等,只要他有本事可以自己拼前程将来也不担心,而庶女就不一样了。不过玉熙也不会为了这点事与韩建业争论,没任何意义。
秋家跟韩国公府分属于两个方向,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
玉熙上辈子到过秋家好几次,不过这辈子却是第一次上门。玉熙故意装成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说道:“二哥,这里的布置没有我们府上那般精致,不过却很大气。”
韩建业笑着道:“我外祖一家都是武将,没我们府里那么讲究。”韩建业的性子更像秋家一些。
萧氏看到玉熙的时候有些意外,不过既然是两个外甥带来的,那肯定要好好招待。不仅给了一个厚厚的红包,还将手上戴着的一串红珊瑚手链给玉熙当成见面礼。
玉熙心里嘀咕着就这红珊瑚手链就没白跑一趟了。玉熙暮然发现,她在不知不觉当中真变成财迷了。得了什么东西都得估估价。
萧氏要招呼客人,而秋家大姑娘秋菁菁今天也去外家拜年了,所以萧氏让四姑娘秋欢欢跟五姑娘秋乐乐陪着玉熙说话。两姑娘都长得粉雕玉琢,见到玉熙态度也非常好。
玉熙虽然有所顾忌,但现在属于亲戚之间正常的交际,自然得礼数周全,要不然得说没家教了,三个人相处得还算融洽。
走的时候,四姑娘还邀请玉熙出了元宵到秋府来玩:“正月十八是我的生辰,熙表妹到时候你能来吗?”
玉熙婉转地拒绝:“抱歉,表姐,等出了元宵我就要跟先生学习,没时间再出来了。”
四姑娘有些遗憾。
回去的路上,韩建业骑着马在窗户边上说道:“四表妹都诚心邀请你去参加她的生辰宴,你到时候就跟先生请个假呗!”
玉熙无奈地说道:“先生讲课很快,我若是耽搁一天就跟不上了。”也不知道二哥哪里看出他们感情好了。
韩建明瞧着忍不住摇了摇头。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玉熙不大愿意与秋家的这两个小姑娘深交,也不知道他这个弟弟有没有长眼呢!不过经此一事,倒是让韩建明对玉熙越发满意了。年纪虽小,行事却很有分寸,不愧是宋先生教的。
马车行驰到半路突然停下,玉熙还以为有什么事呢,掀开车帘就看见韩建明在跟两个少年说话。
为首的高个少年个头比较高,比她二哥还高出半个头,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锦缎长袍,腰间系着锦带丝绦,侧面垂下流云百福的玉佩,外头披着一件玄色毛皮飞滚大氅。皮肤呈小麦色,长得很健壮,说话嗓门特别大。不过听他说话,就知道是个爽朗的性子。
另外那个少年长得极为清秀,身上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皮肤白皙,穿着大红团花的袍子,石青的绸裤,粉底的官靴。玉熙看着那少年,总觉得在哪见过。
玉熙琢磨起来了,这两个少年个头高的少年看起来应该是武将家的孩子,清秀的少年瞧着应该是有底蕴的书香门第之家的公子。奇怪,这样两个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呢?
玉熙想得太入神了,没提防人已经走到面前了。
高个少年乐呵呵地递给了玉熙一个红包,见玉熙不收,他朝着旁边的韩建明笑着说道:“表妹不收我的红包,怎么办?”
玉熙也不诧异这个少年的称呼,国公府立府两百来年,跟京城很多人家有亲戚关系,真论起来很多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只是,眼前这两位应该也是拐了好几道弯的亲戚了。
韩建明见玉熙不接,还一脸疑惑,解释道:“玉熙,这是表姨母的外甥。”意思是亲戚,给你红包拿着就是。
玉熙心里嘀咕着也不知道这个表姨母是谁家的,不过这个场合肯定不是发问的时机。玉熙当下双手接过红包,发现挺重的,脸上的笑容真切了两分:“谢谢表哥。”
高个少年觉得玉熙很有趣,又从那清秀少年手里接过红包递给玉熙,逗着玉熙,说道:“表妹,来,再叫一声。”
玉熙满头黑线,立即扭头不理这人了。不知道是这谁家的倒霉孩子,这么小就调戏小姑娘,
高个少年见状哈哈大笑:“建明表哥,表妹太有趣了。”
玉熙真很想骂这人神经病,不过她是名门淑女,不骂人。玉熙只是恨恨地将车帘放下。
清秀少年不大赞同,忍不住叫了一声:“表哥,这是在大街上。”转头跟韩建明道歉。
韩建明笑道:“我倒是没什么,不过我妹妹是生气了。”玉熙年岁还小,加上他也知道对方是开玩意,倒没放在心上。
韩建业却是大着嘴巴道:“放心,我妹妹不会这么小气的。云擎,你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切磋切磋。”他最近武功有很大的进步,连杨师傅都赞扬了,迫切需要表现一下手。
云擎一口答应:“随时欢迎。”
清秀少年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忙说道:“表哥,我们该走了,要是再耽搁,外祖父会骂人的。”
玉熙听到这个名字云擎四肢都僵硬了。过了半响,玉熙才从近惊骇之中恢复过来来,按住胸口,自言自语道:“希望是我听错了,或者重名了。”说完她又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可真希望别是她想的那个人。
玉熙主动与玉辰说道:“三姐,等下午我们去看看大姐好不好?”
玉辰有些意外,在玉辰印象之中玉熙对她们姐妹几个一直都淡淡的,不疏远,但也不亲近,不过对于玉熙的主动示好她还是很欢喜的:“好,一起去。”
用过午膳,休息了一会,玉熙又开始写大字。写了一百个字就放下了毛笔,揉着手叫苦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她现在就在熬,熬过宋先生这段考验。她可不相信宋先生会连续三个月这么折腾。要这么折腾,没谁受得住的,玉辰也没例外。
申妈妈为了给玉熙打气,说道:“最多半个月就好了。”
玉熙心里嘀咕着希望如此。揉了揉眼睛,如今不仅肩膀跟手疼,她的眼睛也时常酸涩不已。玉熙突然想起一件事。玉辰屋子里养了一缸鱼。那鱼缸还是琉璃的,可以清除地看到鱼儿在飘着嫩绿的水草中自由自在地游。她看了很是羡慕,可现在,玉熙觉得那鱼缸或许并不仅仅是摆设好看的。玉熙说道:“申妈妈,你不觉得屋子里好像少了什么东西吗?”
申妈妈知道玉熙问这话肯定是有事。玉熙除非有事,否则很少跟她聊天。当然,玉熙也很少跟墨菊跟墨桃聊天,倒没让申妈妈怀疑什么:“姑娘,屋子里少了什么?”
玉熙笑着说道:“要是屋子里养一缸鱼,看起来也赏心悦目。”
申妈妈自以为知道玉熙的意思,有些为难地说道:“姑娘,三姑娘那鱼缸是她璃鱼缸是平清侯送的,并不是府邸里置办的。”
玉熙真的很想吐槽,为什么一个一次都觉得她觊觎玉辰的东西,难道在这些人眼里,她就这么眼皮子浅,或者说她气量小看到好东西就想贪。玉熙压下心头的不舒服,说道:“我又没说一定要琉璃鱼缸,我只是想在屋子里养两条鱼,没事的时候看看鱼也不错。”她虽然不知道屋子里放一缸鱼有什么作用,但是学着玉辰行事保准没错。
申妈妈猜不透玉熙的想法,不过还是点头应了:“好。”
下午宋先生一说放学,玉婧就立即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玉兰苑。
玉熙望着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去的玉婧,问道:“二姐,你不跟我们一起去看大姐了?”
玉婧说道:“我还有事,改日再去看大姐。”
玉辰暗暗摇头,这个二姐还真是被宠坏了,姐妹情谊都不顾了:“四妹妹,我们走吧!”
两人边走边说话,路程就变得很短了,好似眨眼功夫就到了玉如住的院子。
玉如的院子没种花,而是种了枣树,看起来有些单调。
两人进了屋,就看见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没血色的玉如。玉熙很是担心地走到床边,问道:“大姐姐,你好点没有?”
玉如点头道:“现在好多了。”
玉辰关切地说道:“大姐,你好好养病。不用为课业着急,等你病好了我将笔记借给你看,你一定能赶上的。”玉辰是真的以为玉如是太过劳费而病倒的。
玉如有气无力地说道:“耽搁了几天我怕是跟不上了。”别说耽搁好几天,没有耽搁都跟不上。
玉辰却没察觉到玉如言语里的苦涩,说道:“大姐不用担心,等你病好了我们去求求宋先生,让她私底下给你补个课。”
玉如听了这话猛力地咳嗽起来。她好不容易摆脱了宋先生,病好又送上门,她这不找虐嘛!
玉熙看着玉如的表现,越发确定玉如是故意生病的。不过她也不准备去深究,玉如学不学都与她没干系:“如今最重要的是先将病养好了,其他得等病好后再说。”就玉如的这个样子,病好以后绝对不会再去学堂了。
两人陪着玉如说了一小会话就离开了。
竹萱看着玉如脸上纠结的神情,小声说道:“姑娘,不要想太多,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玉如低声说道:“我不会后悔的。”嘴上说不后悔,可是她看到完好无恙的玉辰跟玉熙心中还是闪现过不甘。为什么她们是嫡女,为什么她们就如此得老天厚爱,样样都占了好的。
回去的路上,侍书压低声音跟玉辰说道:“姑娘,我刚才打听了一下,大姑娘昨晚窗户没关好被风吹开,大姑娘是吹了风才感染风寒。”轻而易举就被人打听到这么重要的消息,可见玉如的院子管理是如何的松散。
玉辰蹙了一下眉头,大姐应该不至于做这样的事吧!
侍书以为玉辰没听出她的言外之意,忙又说道:“姑娘,丫鬟不可能粗心到连窗户都没关的。而且前些日子一直都好好的,怎么就昨日好端端的窗户没关好呢?”
玉辰面色不虞,说道:“这话跟我说说就算了,不要再跟第二个人说了,祖母那边也不准说。”之前她只是没往这方面想,现在侍书这么说她自然也怀疑。玉如身体一直都不错,才学了五天,哪里至于就累病了。只是,到底说出去不好听,所以她不想再关注这事。
老夫人跟秋氏其实都知道玉如是为了逃避上学故意弄病的,只是谁也没有拆穿,还是给她请医抓药。
宋先生没有因为玉如病倒了就放慢了教学进程,她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将百家姓讲完了,下午又将三个人写的课业的优缺点说了一遍。
这次宋先生表扬了玉熙:“四姑娘的进步很大,不过还需要继续努力。”玉熙给了宋先生很大的意外。
玉熙有些汗颜。
有表扬,自然也有批评,批评的对象自然是玉婧了:“二姑娘,你这几日的课业就没一日做完过,若是你再这样,以后也不用来了。”没做完作业不用打手板心,玉婧现在主要精力放在背书上,作业是没有一次完成过的。
玉婧面色一白,她努力了那么长时间,可不想被先生再次赶出课堂的:“先生,我会努力的。”
下完课,宋先生将玉辰叫到自己的屋子里:“三姑娘,这两日比前些日子的表现差了许多,是什么原因?”以玉辰的资质不该发生这样的事,对于这个已经内定的学生,宋先生还是很关心的。
玉辰小脸通红,不过在宋先生的逼问之下,她只能说了:“这两日我在练习用左手写字。”
宋先生愣了两秒钟,不过很快反应过来:“你是不是因为四姑娘用左手写字,所以也想学着用左手写字?”
玉辰缓缓地点了一下头。
宋先生觉得玉辰好强过头了,说道:“三姑娘,听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吗?”
玉辰点头说道:“听说过。这话的意思是说不管做哪一行,都要做好做精,让别人比不上。”
宋先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老夫人对三姑娘期望太高了导致要她样样要比别人抢,岂不知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的意思是无论是哪行都会有优秀的人才。就好棋艺界内有棋圣,画艺界有画仙……而一个人,是不可能将所有人的东西都学会学精。”
玉辰明白了宋先生要说什么了:“先生的意思是我学四妹妹用左手写字是浪费精力?”
宋先生点头说道:“是,你有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将字练得更好或者做好其他的事。”
玉辰脸色有些不自然。
宋先生是真心喜欢玉辰,而且她已经将玉辰当成自己的学生在教导,要不然今天也不会说这些话:“三姑娘,你天资过人,起步比别人高很多,但不管天资如何聪慧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学完。三姑娘,你得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玉辰知道宋先生是为她好,不过还是说道:“先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我都要学会。”这是祖母给她定下的任务,她不能避开。
宋先生说道:“你想学我自然也会教,不过三姑娘,你得记住学会与学精这里面有着天囊之别。”
玉辰很是诚恳地说道:“先生,我记住了。我会好好学,将这些东西都学好学精。”
宋先生见点了下头。虽然玉辰有些清高自傲,但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很不错:“你是我见过天资最高的孩子,只要你能一直如现在这样努力,将来成就绝对非凡。”这可不是恭维,而是宋先生对玉辰的期待。
玉辰笑着说道:“谢谢先生。”
玉熙看着回来后一脸释然的玉辰心里忍不住暗叹,有名师指导的不一样,有了名师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如今的玉辰还很稚嫩,可长大后的玉辰却是样样都出色,将身边的人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怕是现在的她,都有些汗颜。
三字经跟百家姓只用了五日的时间就教导完了。接下来,宋先生开始教导《千字文》。
玉熙看着《千字文》这本书,突然陷入了烦躁之中。
墨菊问道:“姑娘,怎么了?”
玉熙有些烦躁:“写得有些累了,想出去走一走。”看着这本书,玉熙想到一个问题,她学这些东西真的就能改变她的命运吗?真遇见到了困难或者流落在外,这些东西能帮助她吗?很显然,不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