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松赞干布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缺席你的婚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唐自开元开边,大兴募兵以来,有勇力的人鏖战陇右安西,博取功名富贵;有才学的人入幕帅府,执笔机要文字,参赞军务。全国上下人人尚武,无数的人为国家奋战数十年,方才有了今日的盛唐气象。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信仰。多少年来,西面、北面的露布报捷层层传递,直抵长安,将边地的喜讯传递给长安上下。而经过朝廷宰辅们的商议,对于边地将卒士吏的功名、赏赐又层层通传,发放到了每一个有功将卒士吏手里。长安是进献敌国俘虏,享受夸街的所在,长安不容亵渎!长安兴庆宫里,李隆基失魂落魄地瘫靠在桌案上,整个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长安……长安破了?”“长安……长安破了!”“……”他李三郎两次密谋政变,担着破家的风险,将脑袋挂在腰间,...
《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大唐自开元开边,大兴募兵以来,有勇力的人鏖战陇右安西,博取功名富贵;有才学的人入幕帅府,执笔机要文字,参赞军务。
全国上下人人尚武,无数的人为国家奋战数十年,方才有了今日的盛唐气象。
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信仰。
多少年来,西面、北面的露布报捷层层传递,直抵长安,将边地的喜讯传递给长安上下。
而经过朝廷宰辅们的商议,对于边地将卒士吏的功名、赏赐又层层通传,发放到了每一个有功将卒士吏手里。
长安是进献敌国俘虏,享受夸街的所在,长安不容亵渎!
长安兴庆宫里,李隆基失魂落魄地瘫靠在桌案上,整个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
“长安……长安破了?”
“长安……长安破了!”
“……”
他李三郎两次密谋政变,担着破家的风险,将脑袋挂在腰间,终于将韦氏、太平公主的势力全部清除出朝堂。
他李三郎励精图治二十余年,终于慢慢组建起了一支支强横的新边军,为大唐开疆拓土,镇守四方。
他李三郎做了那么多,让大唐再次荣耀,最后却被一个胡人带兵破了大唐的国都,结束了大唐的盛世。
这场平叛长达八年,东都、长安都先后沦陷,那大唐还有未来吗?
李隆基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手造成了李存勖困居河东的人居然是他,居然是他为子孙酿下了无穷的祸患。
那他在后世青史上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呢?
是一手葬送了大唐的辉煌?
还是昏聩无德使得国家四分五裂呢?
在李隆基深陷自我怀疑中,万古春秋的奖励开始公布。
李隆基获得万古春秋武帝认证,特此颁下奖励!
红薯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土豆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玉米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棉花种子及种植、使用手册一份。
精确世界地图一份。
航海技术手册一番。
削去李隆基、杨国忠寿元三年。
密密麻麻的的奖励物品名录让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最后一个误国者的标配还是第一时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嬴政:“活该,不得不说仙人这次做得很合理,不过这红薯、土豆、玉米、棉花究竟是何物?还有这世界地图真的是囊括四海的地图吗?”
刘邦:“这些作物看起来应该是有利于大唐的,而这次奖励中唯一受损的人就是李隆基了吧……咳咳咳……”
刘彻:“唐人尚武之风不下我大汉,可惜不得其主,唐军四十多年的攻略在安禄山南下的那一刻尽数付诸东流!”
王莽:“朕重华夏而轻夷狄,四疆安定,百姓乐业,这武帝中朕势必有一席之位,我大新一定可以成为国祚八百年的强国。”
刘裕:“仙人为何没有给我们奖励这四物,难道是我们给的打赏太少了吗?”
杨广:“这四样仙物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朕也一定要搞到手!”
李世民:“这个李隆基既然已经得知了自己的功过,就少犯糊涂,否则要是让我知道了他是谁的儿孙,我非打死他父亲、祖父不可。”
“谢仙人!”
李隆基回过神来,双手冲着空中合十道。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意那三年的寿禄了,能够得到仙人的正面奖励已经让他颓丧的心境有所缓和。
在万古春秋没有点评他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千古明君,却没想到他治理国家的后半段出现了那么多的弊病。
他的昏政甚至一度动摇到了国本,这是他万死难推的罪责。
不过好在现在才是开元二十五年,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弥补、改善。
看着手里的世界地图,李隆基赞叹不已。
“原来西方不止有大食国,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国家……”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长安城未央宫。
一处宫阁里,刘邦止不住地咳嗽:“看来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就在他感叹时日不多的时候,万古春秋上跳出来一条通知。
风起华夏向你发出聊天群邀请,是否加入聊天群?
“聊天群?咳咳咳……这是什么东西?”
“不过既然是仙人的邀请,朕岂有不从之理。”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包括始皇帝在内的另外四个位面。
毫无例外,每一个人都选择了加入聊天群。
只不过现在聊天群正在禁言中,他们只能望着那灰白的输入框不明所以。
因为群主陈铭正在工商局跑手续,他准备办一个小的工作室,作为平时消磨时间的去处。
经过了小一周的考虑,本来就是外来客的陈铭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临安市发展。
打车回住处的路上,陈铭开始浏览临安市的别墅区。
认真地浏览别墅的价格、地段,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拥有一套不会有复杂邻里关系的独栋别墅应该是每个人的梦想吧。
从这方面讲,老王说得也没错,一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
而他现在却因为万古春秋的存在轻而易举地就实现了这一个目标。
感谢万古春秋,感谢列祖列宗!
回到住处后,陈铭趿拉着拖鞋躺到了床上。
将几个地段标在地图软件上,做好了日程安排后,陈铭便打开了万古春秋。
看到了五位帝王都已经加入了聊天群,陈铭又翻身起床,坐到了桌子前。
他将禁言打开,在屏幕下方便显示了一个时长为十分钟的倒计时。
李渊:“可憋死朕……我了,仙人?”
杨坚:“你怎么也在这里?难不成真的是你建立了李唐?”
李渊:“……”
朱元璋:“没错,李唐就是他李渊建立的。”
杨坚:“李渊,你个逆贼!”
李渊:“你听我解释……”
嬴政:“这么说你们都是后世的帝王了。”
朱元璋:“始皇帝好!”
李渊:“始皇帝居然也在,这个群果然有意思啊。”
杨坚:“李渊,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抢你表弟的皇位不觉得害臊吗?”
李渊:“……”
陈铭:“各位帝王,你们身处不同的位面,其他位面造成的帝位更迭已经无法更改,与其计较这些没用的东西,倒不如好好治理国家,使得国祚绵长。”
朱元璋:“仙人所说有理,没有想到真的有万朝的存在,每一个朝代都是一条独立的线,仙人果然鬼斧神工,造化夺天!”
陈铭:“如大家所见,聊天群的开启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到谩骂上。具体的时间限制请看底部的倒计时。”
嬴政:“仙人说得有道理,你们都是位于我大秦后世的帝王,难道对王朝更迭还没有基本的认识吗?
哪里会有不灭的王朝,大家都是做皇帝的,不要跟市井小民一样,咋咋呼呼的。”
嬴政毕竟是始皇帝,另外几个人还是给面子的,都乖乖地止住了话头。
嬴政:“仙人,我大秦传了几代,又是哪个不肖子孙丢掉了大秦的江山,烦请仙人告知?”
陈铭:“嗯……汉高祖难道没有在用万古春秋吗?”
此前,金人未破东京城之时,因为出使金营意外留在相州的赵构获封河北兵马大元帅,负责组织河北兵马勤王。
但是赵构表面上传檄诸郡兵马勤王,不断地收拢兵马,实际上却干着逃跑的勾当,他出相州,过临障,跑到了大名府。
面对东京城被破,宋钦宗蜡丸求救、副元帅宗泽极力请战,赵构便令宗泽率部分兵马南下,而自己则率元帅府主力沿着东南方向避敌远遁。
金人对赵构的评价恰如其分:衔命出和,已作潜身之计;提兵入卫,反为护己之资。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金人押着宋人宗室、工匠等俘虏北上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年号建炎。
视频画面除了右侧的旁白,完全都是在呈现东京城的惨相。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东京城,皇宫。
此时的赵佶再无往日自诩丰亨豫大的自得,随着他不断深挖、复核西事的战报,包括宣和元年童贯假献捷报等诸多丑事被挖了出来。
虽然经过神宗朝、哲宗朝,以及他继位后,在西方不断开边,宋军恢复了河湟之地,又尽有了横山、天都山,实现了近百年前经略西事将吏们的“渐复横山,以断贼臂”的战略。
但是童贯谎报军情的行径无疑让他的武功上沾染了污点,而万古春秋上连续发布的视频又让他产生了亡国的恐惧心理。
赵佶的心里充满了对金人的害怕,对宋军战力的怀疑以及对大宋国内局势的担忧。
方腊之乱虽然已经被平定了,但是类似于方腊的人大宋境内还有多少,国家到底败坏到了什么地步。
童贯虽然已经被下狱了,但是大宋官场上还有多少和童贯一样只为了个人富贵,而把他当成傻子一样糊弄的人。
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无法确定。
极度惊慌下的赵佶甚至还动了迁都南方的心思,不过随着各地守臣、沿边经略使、各路战将的文书送达京师,他那颗按捺不住的逃亡之心终于还是被稳住了。
是了,现在可不一样了,他们大宋国有了万古春秋,那些臣子再想编造弥天谎言来欺骗他已经不大可能了。
既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几年后,于飘摇中曾经守住过东京城,另一个儿子也成功地制造了千古冤案,冤杀了功臣,证明了大宋还有存续的可能。
这说明他也一定会有机会翻盘,并且有足够的可能做得更好。
“虽然仙人不看好朕,但……朕一定会知耻而后勇,努力避免做这个亡国之君的。”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东京城。
一处官营邸舍中,两人对坐。
其中一老者满脸褶子,眼神浑浊,据此看来,他的岁数实在是不小了。
他对面的年轻人脸上布满了担忧,紧紧地盯着老者,生怕老者出什么问题。
年轻人轻声喊了老者两声,确认了老者在听之后,他握拳疾声道:“叔父,这个东京城待得实在是太窝囊,不如我们回关中吧。”
听到侄子的话,老者睁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家侄子好一会儿,这才回道:“我种家五代从军,哪个做过这种临阵脱逃,不顾家国的事!
这种话,你休要再提!”
种冽被自家叔父一顿呵斥,自是气不过,他直视种师道反问道。
“年初您率轻骑第一时间援救京师,报国之心不可谓不坚!但是等到诸道勤王之师抵达后,又有哪个愿意听您的。
不还是官家和朝廷的相公们胡乱指挥一通,白白害我了西军将士的性命。
还有现在,这样打又不打,守又不守,我看这大宋日后亡得不冤!
年中师中叔父被逼迫进军,身死疆场,我看他老人家就是被这些昏君、昏臣给逼死的!”
“住嘴!”种师道厉声喝道。
“您不让我说,我偏要说,师中叔的亲兵告诉我,他老人家背上逗留不进的污名,被朝廷逼迫带兵西进之时,就已经有了战死明志的决心。
这种胡乱指挥的朝廷,我种家真的还有必要报效吗!
我是真的替历年来血洒西北、河北诸地的西军将士们感到不值,既然这大宋亡国亡得那么窝囊,他们的血不是白洒了吗!”
种师道闭眼沉思片刻,他方才回道:“我不是为了一家一姓的安危,我是为了这个天下,更是为了西军将士、关中父老,若是没有了东南财赋的支持,陕西、关中势必不能独存。
因此,东京不能丢,大宋更不能亡!”
听种师道将话说到这种地步,种冽这才愤恨地坐了回去。
视频继续播放。
当是时,金军两次南下给北方造成了极大的祸患,宋军溃军、游寇遍布京东京西等数路。
但是两河义士为了保土卫国,频频死战金人,宗泽固守东京,大宋抗金的局势尚未崩坏到难以作为的恶境。
值此危难之际,赵构避祸东南,除了供给东京粮秣外,并无作为,甚至一度听从主和派的建议,意欲遵从靖康和议,割让河北、河东二地,换取金人的认同。
李世民:“这宋朝本来就没有幽云,现在要是再割让了两河,赵构这个家伙到底想靠着这半壁江山活多久呢!”
郭荣:“绝了,石敬瑭也就是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这赵家人居然妄图割让两河给金人,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赵匡胤:“这个蠢材,日后我赵家岂不是要跟石敬瑭、赵德钧之辈一样为后人唾弃!”
赵光义:“东京城的宗亲、臣民皆被金人俘虏,赵构不思恢复,实在是无家国之念,无君无父!”
赵煦:“这个杀材,实在是可恨,该杀!”
赵佶:“彼其娘之!”
朱厚照:“赵构他有什么错,他又不是想恢复宋朝的社稷,他只是想当几年的皇帝而已,至于他百年后的事情,他才不会关心呢。”
在李纲罢相,宗泽忧愤而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此后,建炎朝抗金形势如黄河溃堤,自此北方形势彻底糜烂,难以收拾。
嬴政:“这个新朝廷还真是暮气沉沉,若是他有刘秀半分锐气,也不至于获得如此的评价!”
胡亥:“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赵构真是深得其父赵佶和其兄赵桓的真传啊。”
宗泽:“唉,我大宋有恢复之臣,可惜无恢复之君啊!”
透过视频,非正统、景泰位面的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于谦的第一个功劳:在人心动荡之际,他驳斥迁都者,主张死守京师,稳定了人心。
朱祁镇将大明朝二十余万的精锐军队、中枢上层一半多的文武将吏统统打包送给了瓦剌,导致明廷中枢运转都出现了问题。
好好的一个廷议因为没了主心骨,差点沦为了菜市场。
对于一个是否要迁都的问题居然都讨论了这么久,若非是有于谦这样的忠义臣子在,明朝的国运就将在这一刻被拦腰截断。
朱瞻基:“一个小小的瓦剌能有多少人,只要于谦能够守住京师少则旬日,多则半月,四方勤王之师必至。到那时,就是他也先想跑都来不及了。”
于谦主持京师防守大计,他将京师军队罗列于九门之外,分派将官统领,而他本人则亲率人马扎营于德胜门外,正面迎击瓦剌军主力。
明军关闭九门,背城一战,静待诸路勤王军,于谦再三声明军令:后退者斩,而他躬擐(huan)甲胄坐镇军中。
此后明军将卒人人效死,军威复振!
视频画面里,身披甲胄的于谦勒马于诸军军阵前,各处的军法官正在传达军令。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
“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嬴政:“国危思良将,未曾想这于谦亦有此奋武之心。”
韩信:“明军背城一战,诸将卒如果不能取胜,便只剩下死路一条。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此人倒是颇通整兵备战的法门。”
项羽:“有意思,这人虽然看起文弱许多,却没曾想他还能有这样的志气。”
于谦用空房设伏,轻骑招诱,成功地将万余瓦剌军吸引到了埋伏之地,一时间火器四起,明军大败瓦剌军,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
李世民:“正所谓出将入相,此人有胆、有忠、有勇、有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贤才。”
赵匡胤:“我赵家南迁?难不成社稷危难之时,整个朝堂竟然没有一个于谦站出来力挽狂澜!”
在明军的英勇作战下,瓦剌也先攻击各个城门屡战屡败,在激战数日后,为了避免被勤王军围困,也先带着朱祁镇退出了京师,明军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朱元璋:“此等人才却被冤杀,这朱祁镇着实是昏聩不明。”
朱瞻基:“这个蠢材,若非是有他在,此战明军或许能将瓦剌人狠狠地咬下一块肉。”
瓦剌军退走后,于谦对瓦剌强硬,责问约和的将吏,自此之后,边地将吏人人主战,于谦等人也顺利地将朱祁镇迎了回来。
李世民:“于谦将朱祁镇接了回来,未曾想这朱祁镇还是个恩将仇报的白眼狼,反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宗泽:“一味约和必定会使得胡人轻视,唯有以战促和方是正理。”
此后,于谦整饬军队,于诸营选胜兵十万,设立十营团练,巩固了京师戍卫。
终景泰一朝,于谦执掌兵部,消除了京师周边的降部隐患,平定了福建、浙江、广东的叛军,以及湖广一带的苗、僚等部族叛乱,功勋卓著!
司马炎:“怎么消除的?朕正需要这样通晓兵事的文吏,又能打又能和。”
宗泽:“若是当初先帝听从种将军的建议,我大宋也不可能有今日的亡国之耻!当是时,天下勤王之师何其多也,可惜先帝不能进用忠言。”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不能临朝御政,当时太子朱见济已经早夭,导致朱祁钰无后,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于是石亨、徐有贞(徐珵)、曹吉祥等人密谋拥立太上皇朱祁镇重登帝位,史称夺门之变。
画面里一队人马冲杀进了皇宫,他们见人就杀,这一刻皇宫失去了它往日的威严,兵戈再次肆虐于宫室之间!
朱元璋:“好啊,好一个夺门之变,兄弟阋墙,让刀枪乱舞于禁中,如此一来,我大明皇室还有何威仪可言!”
视频场景变幻,于谦端坐在家中,一名身着绿色官服的吏员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尚书,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率兵、仆从进入了太上皇所在的南宫,请大人速速定夺平叛方略。”
刘邦:“诶……既然于谦通晓兵事,又屡立功勋,以他的威名,这种平叛不是手到擒来吗?怎么最终还是让朱祁镇顺利复位了呢?”
于谦得知了当下的变局,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吃惊,而是轻轻地颔首道:“我知道了。”
“尚书,您快快调动兵马勤王保驾吧。”
面对下属的催促,于谦摇了摇头,起身背着手在房间里踱了两步方才回道。
“如今天子大渐又无后,若是我起兵平叛,纵使捕获了太上皇一行人又有何益,不过是多造了些杀戮,又让宣宗这一脉绝嗣了。”
朱瞻基:“……唉……”
吏员低眉思索片刻,又提议道:“当今天子是您拥立的,如果上皇即位后,这些人必定会针对您,不如您也进宫拥立上皇。
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于家上下的安危,又能全了宣宗一支的大统。”
于谦依旧没有同意手下的进言,他苦笑道:“如今坐视石亨等人擅自拥立上皇,我已经愧对了陛下。若是再转换门庭拥立上皇,那我岂不是成了反复小人 。
如此行径我宁死不为。你还是快些离开吧,以免被我牵连了。”
“这……唉……”这名吏员纵使心有千言万语,一时间也被噎得无话可说,最后他只得冲着于谦拱手行了一礼,又匆匆地离开了房间。
李世民:“此人忠义之心,天地共鉴!”
李隆基:“未曾想后世也有这等刚烈的臣子!”
朱棣:“朕平生很少佩服文官,此于谦算是一个!”
朱瞻基:“于谦不负朕,是朕负了于谦,生了一个混账!”
朱祁镇登基后,杀于谦、范广等人,公示于谦党人于天下,废景泰帝为郕王。
朱祁钰:“他好狠,我就不信于谦还会让朕对他网开一面!”
嬴政:“如此对待功勋之臣,这大明朝已经失去了人心。”
朱元璋:“功则归人,祸则归己,这个于谦当真是社稷之臣。”
当是时,淮河以北主要是刘福通统领的东系红巾军主力和元朝对峙,作为北方抗元的主力,刘福通部同支持元廷的军队进行了好一番厮杀。
而在南方,以徐寿辉、彭莹玉为领袖的西系红巾军主力率先建立了天完政权,积极反抗元廷。
此外,全国各地仍有芝麻李、布王三等或打着红巾军旗号、或各自为战的势力先后出现,整个天下再次陷入了混战中。
看着地图上荆襄、淮河南北到处都是打着红巾军旗号的义军,秦、西汉位面的各位王侯将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们没有经历过白莲教等以宗教教徒为起义主力的平民起义,所以,面对红巾军的大好形势,他们普遍的感觉不是高兴,而是害怕。
害怕这种谶语加宗教的起义危害到自家的统治根基,尤其是王莽。
嬴政:“白莲教,红巾军,这白莲教当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胡亥:“天完政权,好奇怪的名字啊。天完,天完,难不成是大元迟早要完?”
扶苏:“说得也有点道理,不过你小子这都能看出来!”
王莽:“予必须限制符命了,否则国内要是出现一个所谓的“黄天已死”的宗教,那大新岂不是要完蛋了!”
在不断地带兵四处攻略后,朱元璋逐渐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奇袭和州,开始独立发展。
此后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逐渐消化了郭子兴的势力,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方豪强。
同年,朱元璋夺取采石、太平,又派兵分取溧水、句容等地,从南线威逼集庆,故金陵城。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先后在江宁、蒋山击败元军,就此夺下了东南重镇——金陵城。
视频在用地图展示朱元璋进军的路线时,同时也分出了一块区域用三维地理图展示了金陵优越的地理位置。
刘彻:“此地西、北有大江阻隔,其他方向又有山势屏障,确实是一块建立功业的根据之地。”
李治:“朱元璋又是一名开国雄主啊!”
朱祁镇:“太祖威武,大明威武!”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派徐达、汤和向东攻取镇江,邓愈攻打广德,攻下这两地后,扩展了金陵的左右两翼。
同年,朱元璋进吴国公,正式开始建立制度,规范手下军政体系。
嬴政:“朱元璋此人倒是有心性,朕观王朝末年群雄并起,都是直接建元称帝的,很少有会从公侯起头的。”
至正十七年(1357年),号称复兴大宋的东系红巾军主力刘福通派兵分三路进行北伐,在汴梁光复后,刘福通携小明王韩林儿迁都汴梁。
李存勖:“这不是汴州城嘛,还有他们这些人自称要复兴宋国,可宋朝的君王不是姓赵吗?”
赵匡胤:“我赵家不是被金人给破灭了嘛,这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元朝呢?”
至正十七年到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采取东进南下的方针,一路攻城拔地,消灭了浙江的元军,逐渐压制住了东面的张士诚部。
此时,朱元璋的西面是挟持了徐寿辉的陈友谅部,南部是效忠元朝的陈友定部,东南是自成一派的方国珍部。
面对周围的强敌,朱元璋采取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积极建设治下州县,以待时机。
曹操:“看看,这才是成事之主的胸怀,蜜浆王好好学习学习。”
董卓:“哈哈哈哈,蜜浆王,好称号!”
袁术:“魏王,你就别想那些破事了,还是把种子给我留好,本将军势必会拿下董卓的首级!”
董卓:“……”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的建议,定下了先陈后张、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的吴军和汉王陈友谅的汉军进入了战略决战中。
应天之战。
陈友谅率领舟师东进,攻打朱元璋,当是时,汉军舟师有百余艘巨型战舰,数百艘战舸自采石而下,声势震天。
胡亥:“后世的王朝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打水战了吗?几百艘战舰,这得有多少水军啊?”
嬴政:“扶苏,你说呢。要是你,你会怎么应对汉军的舟师?”
扶苏:“启禀父皇,蒙将军和韩司马一致认为,既然汉军的水军强横,则莫如引导他们登岸作战,这样汉军便失去了巨型舟船之利。”
嬴政:“嗯,他们说得有理。这后世的战法、武备果然有了新的变化。
周时是车战加步卒,战车占据了主要地位;到了大秦攻赵时,赵国的骑兵就屡屡显神威了,没曾想后世的水战也远非我们所能想象的。”
面对汉军强大的水军,朱元璋采取了诱敌深入的计谋,令部下康茂才诈降吸引陈友谅进军金陵,有效地降低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联合风险。
胡亥:“两军交战中有人投降这种事谁会信啊,反正我不会信,扶苏,你信吗?”
扶苏:“……”
嬴政:“你为什么不信会有人投降这件事?如果有内应的话,可以有效地减低我军伤亡。”
胡亥:“假使汉军像我秦军一样威武,那么又何须降人做内应呢,全军直接推过去就行了。”
嬴政:“……高估你了!”
陈友谅默契地率军登陆,又默契地进入了吴军的包围圈,等到汉军进入预设的战场后,一时间伏兵四起,汉军被两面夹击,军心大乱。
刘邦:“这人居然也配称汉王!”
刘秀:“这算是元末版的运输大队长了吧。”
朱厚照:“这个蠢材,真应了那句没有船,没有炮,敌人就给我们造。”
此战,汉军被俘虏了两万人,战死者、溺死者以万计,汉军战船大部分为吴军所得。
胡亥:“有的人是越打越强,有的人是打一次送一次武备!”
朱元璋采取了攻抚并用的战略,大肆夺取陈友谅控制的城池,招降汉军内部对陈友谅不满的军将,有力地削弱了陈友谅的势力。
嬴政:“堂堂一个汉王居然没有打赢一介吴国公,真是有意思!”
随着机械音的响起,盘点视频也来到了最后的部分。
刘彻、刘秀获得万古春秋武帝认证,特此颁下奖励!
红薯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土豆……
玉米……
棉花种子及种植、使用手册一份。
李隆基:“看来这几样作物,前五名人人有份了。”
精确世界地图一份。
胡亥:“呜呜呜,要是大秦上榜了,这西域的沙子本公子岂不是吃定了!”
航海技术手册一份。
徐霞客:“航海技术手册?”
奖励刘彻寿元七年,奖励刘秀寿元十年。
奖励汉高祖刘邦寿元三年。
本来有匈奴这种共敌,就已经说明秦汉之间的间隔肯定不会太久,再加上刘邦最近在万古春秋上很活跃,所以很多的秦国上层在听到“刘邦”二字,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那个来自地方的亭长刘邦。
“刘邦?就是那个跟着扶苏公子在北方历练的刘邦灭掉了大秦?”
“老刘?”
“刘邦建立了汉朝,而秦汉又都是统一王朝。也就是说后世天下还是一统了,我们这些亡国人再也没有机会复国了吗?”
比起刘邦获得了奖励,汉高祖刘邦几个大字给始皇帝三十二年位面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刘邦灭了秦!
老刘成了皇帝!
六国复国无望!
认识刘邦的大秦九卿等上层、刘邦的沛县熟人、听说过刘邦的六国贵族等等都在热议刘邦与汉朝的辉煌。
而正在河套历练的刘邦,在身份泄露后,就已经被蒙恬抓了起来,静候嬴政的处置。
盘点至第四名,群成员上限为10人,聊天时长为20分钟,请注意确认!
“是。”
……15人,……30分钟,请注意确认!
“是。”
在两汉帝王视频的发布过程中,聊天群也再次升级,功能面板也多了不少群功能。
比如上线提醒、群问卷、群文件……
刘邦:“哎哟,多谢仙……群主赐下寿元。”
李渊:“你小子是不是一直盯着这个聊天群看呢,怎么群主一上线,你就发现了。”
刘邦:“没有,我就是刚好看到了而已。”
嬴政:“刘邦,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还没有称帝的你呢?”
刘邦:“杀了他。”
朱元璋:“?”
杨坚:“?”
李渊:“?”
嬴政:“杀了他?”
刘邦:“杀了他,陛下那一朝就指定不会再有刘氏汉朝出现了,大秦想必也能安稳无虞了!”
嬴政:“听你这话的意思,杀了你,只是不会再有刘氏汉朝了,但是未必就不会有王氏汉朝、李氏汉朝,你是这个意思吧。”
陈铭也在线,不过他正在设计题目,顺便窥窥屏,暂时没有插手这些帝王之间恩怨情仇的想法。
“刘邦这波反向求生也算是纵横家们的老套路了,不过这也要看始皇帝愿不愿意上套了。
要是始皇帝一定要杀刘邦,那刘邦就是舌灿莲花都没有用。”
刘邦:“陛下,还有另外几位皇帝,你们且听我说。
论个人的武功,我刘邦远远比不上刘秀,甚至还曾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山,留下了莫大的耻辱,还要刘彻替我雪耻。
就是我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能够夺取天下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通过万古春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两千余年来王朝兴衰不定,类似秦灭汉兴这种事又岂能是刘邦一个人的生死所能够决定的。”
朱元璋:“确实,秦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日子过得苦不苦,这老百姓的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始皇帝、唐高祖、隋文帝,你们仨人生来就是吃喝不愁的贵族,哪里像我和汉高祖一样,自小就是在市井里厮混的。
尤其是我,我没有参军抗元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什么这辈子一定要大富大贵之类的,我就是希望国家能有一个稳定的秩序,我们能吃饱穿暖而已。
所以,这刘邦杀不杀都不影响秦朝的兴亡。”
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嬴政默然,秦国走的是法家的路子,他没有法子一下子接受国家的兴亡与民心向背息息相关的这种论调。
当然春秋战国自然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暴动,但是论波及全国的起义,影响国家根基的平民暴动,他还真没有遇上过。
也就是从新莽时期的什么铜马、赤眉、绿林等各式义军中窥见了一点点。
他没有真的见识过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这是碍于见识有限的时代局限性。
到底是始皇帝,即使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种论调,他也没有急于争辩。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杀掉刘邦的想法,他做出这么一个决定的理由也很简单。
无他,时代变了!
万古春秋的出现为所有王朝提供了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所有的王侯将相都可以看到后世的纷乱、大一统王朝的强大。
万古春秋也用榜单认证和丰厚的奖励为所有有志气的帝王将相提供了无数的对手,给了他们全新的上进动力。
对国家有利,上榜拿奖励成为了无数人的新志向。
嬴政绝对不相信刘邦能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消灭大秦,同样地,他也不觉得刘彻、李隆基真的比他强到哪里去。
只要时间足够,他有信心和刘彻、李隆基拼上一拼。
北击匈奴,西通西域,东灭朝鲜,南定百越,打出大秦的霸气成为了嬴政新的宏图。
所以嬴政他需要灭掉大秦的刘邦在一旁看着,看着大秦的铁骑迈过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汉军可能踏足过的地方。
这是他身为始皇帝的傲气。
朱元璋说完后,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
李渊看群里气氛冷清了起来,连忙问道:“群主呢?”
陈铭:“来了,我刚刚在设计题目……
嗯,那我就直说了,现在我手里有十个入群名额,也就是说你们每一位都能提名两位任意位面的帝王将相入群。”
朱元璋:“那我岂不是可以把标儿也拉到群里,还有那个叫门天子!”
杨坚:“两名?那我岂不是可以把杨广这个蠢儿子喊到群里!”
嬴政:“把胡亥那个混小子给我弄来,几位替我批斗一番!”
李渊:“那……我可以喊李隆基和李存勖,让大伙给李隆基、李存勖出出主意。”
刘邦:“我倒是无所谓,反正儿孙们都很出色,我大汉能有两百多年的国祚我就很开心了。”
陈铭看着各位帝王很傻很天真的提议,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有的时候二三代就亡国了也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