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庄玉狗蛋的其他类型小说《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桑间濮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进门之后,庄玉快速在前厅、书房、卧室转了一圈,确实没人,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六丁道人的房间中,还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丹药味。走到书房,庄玉将装着老参的盒子,放在了书桌上。随后,便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起这间他和唐轩经常接受训示的书房。看了一会之后,心情逐渐放松,感觉除了六丁道人不在,和往日也没有什么不同。走到六丁道人经常坐的太师椅上,庄玉也坐了下来,从六丁道人的角度,看着自己经常站着的书房中间位置。那太师椅旁边有一个小茶桌,茶桌上有一个造型古朴的小丹炉。不经意间,庄玉的手搭在了那小丹炉上。手动了动,那丹炉似乎很硬,又往上拔了拔,丹炉还是丝毫未动,好像被定在茶桌上了。这下,庄玉脑袋一歪,眼睛一斜,看向了那小丹炉。只见,那丹炉的底部,整个嵌...
《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进门之后,庄玉快速在前厅、书房、卧室转了一圈,确实没人,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六丁道人的房间中,还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丹药味。
走到书房,庄玉将装着老参的盒子,放在了书桌上。
随后,便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起这间他和唐轩经常接受训示的书房。
看了一会之后,心情逐渐放松,感觉除了六丁道人不在,和往日也没有什么不同。
走到六丁道人经常坐的太师椅上,庄玉也坐了下来,从六丁道人的角度,看着自己经常站着的书房中间位置。
那太师椅旁边有一个小茶桌,茶桌上有一个造型古朴的小丹炉。
不经意间,庄玉的手搭在了那小丹炉上。
手动了动,那丹炉似乎很硬,又往上拔了拔,丹炉还是丝毫未动,好像被定在茶桌上了。
这下,庄玉脑袋一歪,眼睛一斜,看向了那小丹炉。
只见,那丹炉的底部,整个嵌进了茶桌中,而茶桌除了有四条腿以外,中间还有一个碗口粗细的支撑柱,直通地板。
庄玉以前每个月都会到一次这书房,还从未认真注意到过这个茶桌。
这样大小的一个茶桌,却装了这么粗的一个支撑柱,确实是有些反常了。
几经摆弄之下,最终,向左边使劲拧,那小丹炉转动了。
而随着那丹炉的转动,“轰隆”的一声闷响,在书房下面传来。
只见,书房正中的地板,也就是庄玉经常站在上面的那一部分,整个向下塌陷了下去。
一个黑洞洞的向下密道,正好对着庄玉的上半身,一股浓郁的丹药味扑面而来。
双手抓紧了椅子,庄玉心惊胆战地站直了身体,向那密道之中看去,漆黑一片。
稳了稳神,又提起丹田之气,聚于双眼,全力看进了那密道之中。
只感觉,那密道很深,并且感知之力进入其中,还有明显的阻碍。
愣了好一会,庄玉走出了房间,到前院取来了一个火把。
将火把点着,庄玉极小心地走下了那密道。
密道里面是一节节向下的石梯,很高也很宽,走在里面都不需要低头弯腰。
一直往下走了得有七八百节石梯,庄玉看到了两扇宽大的石门,高约一丈,宽近两丈。
走到门前,上手一推,石门很重。
再次提起丹田之气,庄玉用力把那石门推开了一条缝。
瞬间,一道红光从那门缝中射了出来。
透过那门缝,庄玉看到里面有一个诺大的丹炉,丹炉里似乎还有火在燃烧,那红光正是从丹炉的风眼口中照出来的。
一股很是浓郁的丹药味,从那门缝中传出。
全力推开石门后,庄玉举着火把走了进去。
而他人一进去,四周的墙壁上,忽然就亮起了上百盏红灯烛火。
那些红色的烛火,都在紧靠着墙壁的石柱上,诡异的是,每个烛火都只有火苗,却不见灯芯。
烛火照亮了整片空间,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大殿,方圆得在百步之上。
大殿中,有好几处平整的石台、石桌,上面还放着一些器具,看来有人经常来这里。
在石门口的不远处,竟然还有一缕清幽泉水,旁边长着些不知叫什么的花花草草。
而大殿的正中,正镇立着那鼎大丹炉,通体漆黑,炉身上还刻着不少铭文。
再看向大殿的顶璧,庄玉只感觉如鬼斧神工一般,满是像刀剑劈砍出的锋利石痕,整体看上去却又非常光滑。
庄玉被震住了,这绝非人力所为。
看了看大殿中的泉水,花草、石桌、石台之后,庄玉走向了那鼎丹炉。
丹炉外壁上的铭文,不知刻的是何种文字,庄玉一个也看不明白。
在那丹炉的风眼口处,庄玉看到了炉内熊熊燃烧着的烈火。
那火是红色的,却有些发黑,殷红,无风自动,十分猛烈,很是妖异。
只要稍微一靠近,庄玉便觉得浑身炙烤。
隐约间,庄玉看到那殷红烈火之中,似乎还有一朵在来回摇晃的黄色火苗。
那朵黄色火苗看起来还很是挣扎。
而就在庄玉准备凝神认真看一看时,忽然听到耳边响起了一声:
“师弟救我!”
一惊之下,庄玉直接后坐到了地上。
紧接着,那丹炉中的殷红色火焰,一下就变得猛烈了很多,从风眼口喷了出来。
火已经撩到了庄玉的眉毛,庄玉一个轱辘,转身撒腿就跑出了那地下密殿。
出了地面后,那密道便自行关上了。
......
丝毫没敢在那房中停留,庄玉一口气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手里还提着那已经烧尽的火把。
进了房间后,快速关上房门,又插紧了门栓。
走到书桌前,提起茶壶,一口气将大半壶茶灌了下去。
心跳得厉害,庄玉极为不安地在房中来回踱步,不停地想着那座地下密殿。
自拜入六丁道人门下以来,庄玉亲眼目睹了六丁观的兴建,从未发觉这内院地下,有这样一个密殿。
尤其是想到在丹炉旁边听到的那句“师弟救我”,那明显是师兄唐轩的声音,还有那丹炉里的殷红怪火。
不断想着,庄玉又联想到了自己已经练了好几年,至今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神秘口诀。
越想,就越觉得六丁道人隐瞒了自己很多。
以至于庄玉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感觉自己的师父,六丁道人,可能会对自己有所企图。
但又觉得,师父这几年对自己甚是不薄,自己能吃饱穿暖,能在这虎林镇上下被尊称为庄小道长,全赖师父所赐。
觉得自己出身寒微,来时几乎一无所有,实在想不出来自己能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师父惦记的。
思来想去之间,庄玉甚至开始怀疑,那句“师弟救我”,可能是自己产生了幻听。
甚至于那座地下大殿,也可能是在师父房中吸入了丹药之气,产生了某种幻觉,毕竟自己平时,可没少对师父的宗门、对师父的出身进行胡乱猜测。
整整一天的时间,庄玉都无心干其他任何事。
一直到了傍晚,才突然想起,自己买的那株老参还在师父书房中放着。
谨慎地想了想,庄玉觉得还是先把老参拿回来,等师父回来后再送过去的好,以免师父发现自己偷偷进了他的房间,再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
打开插了一天的门栓,庄玉快速出门。
等到了六丁道人门前,却赫然看到,里面的烛光亮了。
紧张的汗珠,刹时就从庄玉的两额流了下来。
龙须针的重量很轻,缝在衣角中,几乎感觉不到存在。
等庄玉准备妥当,时间马上就要到六丁道人说的半个月了,庄玉的整个心都开始提了起来。
甚至在晚上睡觉时,他都会在门后拉几条细细的红线,再挂上几个小铜铃,以防备任何可能的突进。
结果几天下来,人没有等到,却每晚都被风吹动铃声惊醒。
在白天,庄玉也不在内院中待着了,整日在中院的高台上,和李虎、邓安等人舞刀弄剑。
并且,也许是为了暂时忘记心中的压力,每次在中院高台练武之时,庄玉都会非常投入,总会在不知觉间调动丹田的本命之火。
这使得无论他是打拳还是练剑,威势都极为惊人,引得师弟师妹们阵阵喝彩。
陈升、李虎等人甚至不断惊叹:“我看日后武林盟主之位,非师兄莫属了。”
庄玉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和师父起了冲突,所能依仗的有三,一是《六绝秘籍》里的拳脚功夫,二是精心炼制的毒绝龙须针,三是自己的本命之火。
这三者之中,本命之火的威力最大,要远超过前两者,但庄玉却对本命之火信心最为不足。
因为他的本命之火,本来是通过六丁道人传授的功法练出来的,如果以其来对付六丁道人,只怕会班门弄斧了。
在半个月刚到的那一天,庄玉极为小心,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六丁道人也没有找他。
又过了七八天之后,正值傍晚时分,庄玉练武完毕从中院走回内院。刚进了内院大门,便看到六丁道人在等着自己。
庄玉浑身的汗毛瞬间一竖,而六丁道人看起来,却非常慈眉善目。
紧绷精神,庄玉走上前去,恭敬问安。
六丁道人则非常放松地笑道:
“近几日,你为何痴迷于这武学了?”
“师父,弟子是想多练几手功夫,等到了宗门免得被人揍得满地找牙。”庄玉回道。
“呵呵,这功夫在宗门里可入不了流。” 六丁道人笑道,转头又问:
“前些日子,看你经常出道观,干什么去了?”
目光一闪,庄玉张口就说出了自己早已想好的说辞:
“回师父,是我二叔托人在镇上给我说了门亲事,前几日我下山去看了看。本想在去宗门之前成亲的,但几天接触下来,又觉得不太合适,便也不再去了。”
听庄玉如此说,六丁道人笑道:
“哦,这男女之事,对你修炼这基础功法无益,不要开始太早的好。”
随后,两人就开始在内院中散起了步。六丁道人在前,庄玉在右后方一步左右,一派恩师孝徒的景象。
走着走着,庄玉装作不经意地问道:
“师父,宗门里可有与您交好的师叔师伯,等弟子到了宗门后好去拜访一二。”
“和我交好的那些人,多数都脾气邪性,你还不是不要去拜访的好。”
“师父,其实弟子是想到宗门后有个靠山,毕竟弟子功力低微,有些担心不好立足。”
“宗门里想要立足,如果没有深厚的背景或者过人的天份,还是要万分小心地。”
“哦,师父,上一辈的师叔师伯不好找,那我到了宗门后,除了唐轩师兄,还有其他同门吗?”
说完这一句,庄玉就瞥眼看向了六丁道人,偷偷观察他的面部表情。
而六丁道人也停住了脚步,但很快就转头对庄玉笑道:
“在你之前,我还教过四个人。”
“第一个是宋蒙,我教了他七年,二十年前送他回的宗门。”
“第二个是萧材,教了他十年,十二年前送他回的宗门。”
“第三个是董琪,教了她四年,十年前送她回的宗门。”
“第四个是唐轩,教了他九年,两年前送他回的宗门。”
“第五个是你,我也教了你五年了。”
“你是我的第五个弟子,也将是最后一个。”
没有想到六丁道人回的这么直接,他说的和庄玉从唐轩口中听说的基本一样。
“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六丁道人看着发愣的庄玉,一副高深莫测地问道。
“师父,弟子还想问问,弟子这五年多一直修炼的是什么武学?”庄玉忍不住道。
“呵呵,你是这五位弟子里第一个敢主动问我的。”
“武学?你以为这是武学?”六丁道人摇了摇头,接着又说:
“告诉你吧,你练的是《升火功》,是比江湖武学更高层级的东西,绝不可同日而语。”
“升火功?”庄玉低头喃喃着,这名字虽然平平无奇,倒也是很贴切,自己确实通过这《升火功》练出了本命之火。
随后,两人又走了起来,还是六丁道人在前,庄玉在后。
但庄玉基本不怎么说话了,低头揣摩六丁道人对自己到底会是什么态度。
没过一会,两人便走到了唐轩原来住的房子前。
在那门前不远处,两人稍稍驻足,六丁道人先开了口:
“唐轩已经去宗门两年多了,也不知道他的《升火功》练到第几层了,十一、十二、还是十三层呢?”
一边说着,六丁道人快速瞥了一眼仍在低头的庄玉,又道:
“前几日我收拾物品时,偶然发现了唐轩的玉佩,估计是他无意间忘在我房中了。”
“你马上要回宗门,就帮他带回去吧。”
说着,六丁道人便拿出了一块紫色的玉,用一根红绳系着,提到了庄玉眼前。
庄玉一抬头,洪田紫玉,上面正刻着“唐轩”二字。
没想到师父竟主动拿出了这玉佩,还让自己把这玉佩给唐轩带过去,这和庄玉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而就在庄玉伸手去接那块玉佩,马上就要拿到时,正失神间,那玉佩竟然猛地转了起来。
一瞬间,庄玉只感觉,自己的灵魂被猛力地向外拉扯。
“玉佩被动了手脚。”
伴随着这最后一个念头,庄玉就倒在了地上。
一见庄玉倒地,六丁道人脸上的慈眉善目,马上就变得阴邪无比。
“呵呵,三十年了,最后一个!”
极为自得的一句自语,六丁道人转身便向回走。
而庄玉竟漂浮了起来,自动跟在了六丁道人后面。
……
等庄玉再次有了知觉,感觉自己正躺在一块冰凉坚硬的石台之上。
微微睁开眼睛,模糊地看到旁边有一根石柱,而那石柱上,一朵碗口粗细的红色烛火,来回摇曳,却不见灯芯。
这让庄玉一下清醒了过来,自己正在那座地下密殿中。
但在这一阶段,灵力只是存在于丹田之中。
而第二阶段,则被称作“周天运转”,对应的是炼气第四到六层。
是指催动丹田处的灵力,通过全身的经脉在体内运转大小周天。
在这一阶段,灵力将会开始充斥修士的全身。并且随着灵力的运转,修士的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身体的力量和敏捷性会得到大幅提高,目力和听力等也会不断增强,直到感知之力会变得非常敏锐。
而这种感知之力,在修仙界就被称为神识,随着以后修炼的深入,神识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一阶段,修士已经可以学习一些初级的神通,使用一些简单的法器了。
再到了第三阶段,则被称作“内外交互”,对应的是炼气第七到九层。
是指修士在体内吸收炼化灵气的同时,灵力也会在周天运转的过程中,自然地向外散发出去。这就形成了一个索取与反馈的良性循环。
在这样的内外交互中,修士体内的灵力会变得越来越精纯,同时肉身也会得到锤炼,体内的杂质会被灵力带出来,从血肉到骨髓都会被伐毛洗髓。
而最后的第四阶段,便被称作“本命之灵”,对应的是练气第十到十三层。
是指将前面炼出的灵力,凝练为一朵本命之灵。
按照修士的灵根属性以及所修基础功法的不同,本命之灵共有十种,即本命之金、木、水、火、土、雷、冰、风、光、暗。
本命对于修士来说至关重要,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修士的道基。
本命之灵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可以学习一些威力较大的神通了。
但在筑基以前,本命之灵并不稳定,如果修士受了重伤可能会被毁掉,甚至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消失。
而一旦本命之灵被毁或者消失,那就是彻底断绝仙缘了。
在讲完了炼气期之后,周师伯又简要讲了一下后面的几个境界。
他说,所谓筑基期的筑基,就是指本命之灵在修士体内彻底扎下根来,打下坚固的基础。
冲击筑基的过程,也就是本命之灵扎根的过程。
由于常人的身体,长到二十三岁左右根骨会基本稳定,所以筑基最好在二十三岁之前。
一旦过了二十三岁,根骨基本定型,再想让本命之灵扎下根来,就极其地痛苦难忍了。
青阳东宗近几百年来,所有的筑基修士中,有七成以上都是在二十三岁之前筑基,并且年龄越大,筑基越难。
成为筑基修士后,辟谷不食,御空而行,翻云覆雨,就不是难事了。
筑基之后的金丹期,就是把本命之灵炼化为一枚金丹,这枚金丹中,可以蕴含住庞大的灵力。
金丹修士与人斗法,往往几天几夜也不会灵力枯竭。
而这枚金丹,实际上是一个丹胎,是为了孕育出元婴。
一旦元婴成形,从金丹中破体而出,修士也就从金丹期进阶到了元婴期。
元婴是修士的精华所在,元婴之能,瞬息千里,元婴不灭,修士不死。
并且这元婴,也将是修士日后化神的关键所在。
至于化神期,周师伯讲得极为简略,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至于化神嘛,老夫活了二百六十余年,最少听闻过不下百种化神的说法。”
“但细细想来,无一经得起推敲,都是同道的奇思臆想。”
当日,直到傍晚烧霞,周师伯才论道完毕。
“那就是莱州府鼎鼎大名的,虎林镇老渔台庄大官人。”
“他家哦,有良田八千多亩,出海的大船一十三艘,各式铺子八十多间。”
“家里那六进八合的大宅院,足足有三百间屋子,外人走进去,都得在里面迷上三天。”
“那家里的银子,算盘都得打冒烟。”
“他要是跺一跺脚,那虎林镇都得抖上三抖。”
“他要是去莱州府,知府大人都得客客气气地出面请个吃喝。就是到了咱们青州,头面的人物也都得出来见个脸熟。”
“他还跟着一位老神仙学艺十八年,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就是百八十个年轻小伙也近不得他的身。”
“大小姐您要是嫁过去哦,那您就是那地界上的土地爷爷、太岁奶奶!”
……
很多人在关心庄玉的婚事,庄玉不胜其烦,到后来只得编出了一个,自己先前跟师父远游,在皇都和一位深闺小姐私定终身,只待那小姐到了出阁之龄,便前去迎娶的戏段,以搪塞众人之口。
不过,庄玉虽然对自己的婚事很不上心,却对二弟的婚事很是上心。
自从大宅建好之后,基本上带着二弟两天一村姑娘,十天看完一乡。
但挑来挑去,他二弟却最终选择了老渔台韩大户家的三小姐,他俩是一起长大的。
对此,庄玉倒也赞成,庄母也很是欢喜,庄母以前还经常给韩家小姐做绣鞋,可谓是知根知底了。
基本确定后,庄玉便和韩大户商议,很快就是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地让二弟将韩家三小姐娶进了家门。
不仅是对二弟,庄玉还给刚刚十六岁的三妹也定了亲,选的是鹿林镇上的一个诗书之家,只待一年后便要嫁过去。
而在这一年多的忙碌期间,庄玉也没有放下对《升火功》的修炼。
只要在家中没有外出,便会于每日鸡鸣之时,到那小山丘顶上打坐练功。
尤其是在二弟成婚之后,庄玉将打理家产的事都交给了二弟,自己更是几乎整天整天的时间,都会耗费在那小山丘顶上。
但无论他怎么练,丹田中的那朵本命之火也不见增进。
他没有第十一层的功法口诀,也没有可以助力修炼的聚灵丹。
又一日黄昏时分,已练了几个时辰的庄玉收起了功法。
将本命之火现于掌心把玩了一会,那青色小火跳得还很欢实。
正要起身之时,却忽然感到,在自己身后百步之处,正站着两个人。
一男一女,不知已站了多长时间了。
本命之火一下闪进掌心,在体内暗暗运转了起来。
没有回头,庄玉警惕地道:
“朋友既然来了,就随在下到山下庄中喝一杯薄酒吧。”
随后,便静听身后两人是什么反应。
但略等片刻,庄玉没有听到任何回声,反而感觉到了极快的身法破空声。
只见,庄玉一拍地面,本命之火猛提,身体瞬间暴起。随即火力凝聚于右掌,向身后打去。
等庄玉刚转过身来,却赫然看到,一条极为红艳的绳子已到了自己眼前。
那条绳子一接触到庄玉的身体,就像蛇一样,非常迅猛地在庄玉全身缠绕了起来。
不等庄玉使出下一步的手段,整个人就被绑得动弹不得了。
而那两个人,也已经来到了庄玉身前。
一男一女,男的身着蓝衣,女的着红衣,衣裙都很是飘逸,男的看起来比庄玉略年长,女的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
正欲转身离开,房中传出了六丁道人的声音:
“是庄玉么,进来吧。”
庄玉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到了书房,正好看到六丁道人在摆弄那株老参。
轻呼了一口气,庄玉恭敬道:
“师父,您老人家回来了,一路上可还安好吧。”
“这株老参,是在镇上东林生药铺特意为您定的,想着您舟车劳顿,等您回来给您补一补。今天上午刚送过来。”
笑了笑,六丁道人回道: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参还不错,但对我也没有多大用处。”
“之前听你说,你老母尚在老渔台,身体不太好,拿回去给她补补吧。”
六丁道人的话,瞬间让庄玉心中产生了一股暖流,感觉自己白天的胡思乱想,有点庸人自扰了。
接过老参,庄玉恭敬地站在一旁。
“我不在这两个多月,你修炼的怎么样?”六丁道人抿口茶问。
“师父您留下的那些聚气丹,我已经用完了。没了丹药后,感觉修炼进展甚是缓慢。” 庄玉认真道。
“嗯,这次我买回来不少药材,等我将其炼成丹药,可供你每日服用一粒。”
“正好我炼药需要几天时间,你就先回一趟老渔台吧,把老参带给你母亲。”
“等回来后,全力修炼。”
庄玉点头称是,拿着老参退了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庄玉便回了老渔台,当晚便把那老参炖给了母亲吃。
如果庄母知道那一碗参汤价值七百两银子,只怕要懊悔自己造孽好几年了。
只在家中待了三天,庄玉便返回了六丁观。
回去的路上,正是白雪皑皑的景象,大雪纷飞,踏雪无痕,庄玉想起了自己三年前炼成第一层时的情景,不觉加快了步伐。
回到道观后,他便从六丁道人处,拿到了大量聚气丹,足够一天一粒之用。
有了充足丹药的助力,庄玉开始潜心修炼了起来。
一粒聚气丹入口,只需要几个大小周天,便能将药力炼化干净。
没过多长时间,庄余就不再满足于一天一粒聚气丹了,开始一天两粒,甚至一天三粒。
六丁道人知晓后,非但没有阻止,反而颇为欣慰。甚至他有时还会亲自运功,帮助庄玉炼化四经八脉的末梢中残存的药力。
春来秋去,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庄玉就已经炼成了第九层。
随着第九层的练成,庄余的伐毛洗髓到达了一定境界,整个人的气质已经完全变了,走在虎林镇的街上时,总有情窦初开的少女忍不住偷偷看他几眼。
并且,庄余对自己那股丹田之气的控制之力大为提升,甚至能控制那股力量顺畅地流出体外隔空取物。
在前厅中坐着时,便能将书房中的茶杯端到自己嘴边,甚是神奇。
但六丁道人严禁庄玉在任何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本事,包括在师弟师妹们面前。
他也把第十层的功法口诀及时传给了庄玉,并且这一次只传了第十层。
在传法时,六丁道人颇为认真地说道:
“第十层很重要,相对于前九层是一个大关。”
“你师兄唐轩,他的资质一般,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练成第十层,还是我耗费了很大的元气助他练成的。”
“你的资质比唐轩要好一些,为师很期待看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练成第十层。”
“待你练成之后,我也会送你回宗门,到时你便会发现,大千世界,无上纷呈,你目前所学到的,不过是冰山之一角、九牛之一毛。”
听着师父为自己描绘的远大前程,庄玉心中有些激动了,感觉自己这一年的苦练没有白费,也暗暗下定决心往后要再加倍努力。
随后,六丁道人又拿出了两个小瓶,对庄玉说道:
“之前你吃的聚气丹,到了第十层功效就微乎其微了,不要再吃了。”
“这两瓶是聚灵丹,是我上次下山时好不容易得来的药材,精心炼制出来的,对于修炼第十层很有好处,你拿去吧。”
“你师兄唐轩可没吃上这聚灵丹,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为师的一番心血。”
庄玉连连点头,接过了那两瓶聚灵丹。
回到自己房中后,打开那第十层的口诀,庄玉认真研读了一遍,便基本理解了第十层的精髓所在。
第十层的核心要义是,要将前九层练出的丹田之气,化为一种叫做“本命之火”的东西。
直白点说,就是要在丹田中,升起一把火。
庄玉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在南山的那个小潭旁边,唐轩曾给他看过自己的本命之火,一朵土黄色,豆粒大小,具有很大威能的火苗。
为了更有仪式感,翌日大早,庄玉沐浴焚香,开始服用那聚灵丹。
聚灵丹比聚气丹略小,也不同于聚气丹的青色,而是通体明黄。
轻轻拿起一粒,口唇张开,咽喉蠕动,庄玉咽了下去。
只感觉那聚灵丹尚未到丹田之处,整个便在体内炸开了一样,一股磅礴之力极速冲向了自己的四肢躯干。
庄玉马上运转口诀,丹田之气快速行走全身,就如磁石一般,将那充斥全身的药力吸附了过来。
而一回到丹田之处,又马上如漩涡般旋转,将吸收到的药力全部融化入了自身之中。
第一粒聚灵丹,庄玉整整用了三天才炼化干净。
又过了一段时间,六丁道人又给了庄玉一瓶丹药,说那是辟谷丹,每十天吃一粒,就不需再进食。
他让庄玉在自己房中闭关,直到炼成第十层。
庄余将道观的俗务交代给陈升之后,便开始了闭关,再也没有出过房门,如唐轩闭关时一样。
在一粒又一粒的聚灵丹服用下,庄玉的丹田之气,已不再是一股轻柔的气流,而变成了一股液态流体,且越发厚重了起来。
一直过了八个月,一个深夜,庄玉服用了一粒聚灵丹。
运转了几个大小周天之后,虽然药力尚未炼化完毕,但感觉自己仍有消纳空间,便又吃了一粒。
第二粒下去之后,庄玉很快就觉得自己的丹田之处,那股液态流体的内部,变得越来越燥烈。
整个人也开始越来越热,浑身燥热难耐。
又过了一会,庄玉就感到自己可能随时都会从丹田开始,燃烧起来,自焚起来了。
强行稳住心神,庄玉开始全力运转大周天。
随着庄玉的精气神越来越投入,运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知不觉间,庄玉竟自行在房中悬浮了起来,体内的大周天在运转,身体竟也跟着开始旋转。
而同时,在房间外面,漆黑的夜空中,以庄玉的房间为中心,方圆数百步内竟开始闪出了一个个光点。
那些光点透明闪亮,看起来很小、很轻,很有灵性,出现之后便都朝着庄玉的房间汇聚。
无数光点,很快就越聚越多,把夜空映地一片透亮。
并且,那些汇聚的光点也开始旋转了起来,和庄玉体内运转大周天几乎同步,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房间之中,正悬浮在半空,快速转动的庄玉,早已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
只感觉自己整个人,正在熊熊烈火中炙烤,感觉自己浑身的经脉中,已经到处在燃烧了。
巨大的疼痛不断攀升,越烧越疼、越疼越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