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其他类型 > 结局+番外天眼神农刘大伟秦英

结局+番外天眼神农刘大伟秦英

风已远走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车子逐渐远离,卷起你阵尘烟,赤裸裸的连着落叶一起滚动,燃起的尘土遮了眼睛,擦了半天未瞧得清楚,再一睁眼,秦英刘大伟已经远去,留下一群傻妇人,东张西望半天。胖女人总觉得面子丢了,嘿嘿一笑,拉裤子盖脸。“我说怎样,分明有问题,否则警察也不会来找他,你们说是不是……”“你别说了,刚才没看到吗,县长都出动了,找那傻儿子,你说这刘大伟怎么会认识县长,那警察的态度你看不出来,察言观色懂不懂?分明就没事。”唏嘘不已,又不心甘,只能怏怏不乐,讪讪而归,一哄而散。别人的笑话没看成,差点自己的笑话被看了。10分钟后,警车停在村头一处槐树下,围着一圈看热闹的,不知发生了啥事,这村子小面积广,分散人群不多很集中。“这发生啥事儿了……”“谁知道呢?难不成这村...

主角:刘大伟秦英   更新:2024-12-08 14: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大伟秦英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天眼神农刘大伟秦英》,由网络作家“风已远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车子逐渐远离,卷起你阵尘烟,赤裸裸的连着落叶一起滚动,燃起的尘土遮了眼睛,擦了半天未瞧得清楚,再一睁眼,秦英刘大伟已经远去,留下一群傻妇人,东张西望半天。胖女人总觉得面子丢了,嘿嘿一笑,拉裤子盖脸。“我说怎样,分明有问题,否则警察也不会来找他,你们说是不是……”“你别说了,刚才没看到吗,县长都出动了,找那傻儿子,你说这刘大伟怎么会认识县长,那警察的态度你看不出来,察言观色懂不懂?分明就没事。”唏嘘不已,又不心甘,只能怏怏不乐,讪讪而归,一哄而散。别人的笑话没看成,差点自己的笑话被看了。10分钟后,警车停在村头一处槐树下,围着一圈看热闹的,不知发生了啥事,这村子小面积广,分散人群不多很集中。“这发生啥事儿了……”“谁知道呢?难不成这村...

《结局+番外天眼神农刘大伟秦英》精彩片段


车子逐渐远离,卷起你阵尘烟,赤裸裸的连着落叶一起滚动,燃起的尘土遮了眼睛,擦了半天未瞧得清楚,再一睁眼,秦英刘大伟已经远去,留下一群傻妇人,东张西望半天。

胖女人总觉得面子丢了,嘿嘿一笑,拉裤子盖脸。

“我说怎样,分明有问题,否则警察也不会来找他,你们说是不是……”

“你别说了,刚才没看到吗,县长都出动了,找那傻儿子,你说这刘大伟怎么会认识县长,那警察的态度你看不出来,察言观色懂不懂?分明就没事。”

唏嘘不已,又不心甘,只能怏怏不乐,讪讪而归,一哄而散。

别人的笑话没看成,差点自己的笑话被看了。

10分钟后,警车停在村头一处槐树下,围着一圈看热闹的,不知发生了啥事,这村子小面积广,分散人群不多很集中。

“这发生啥事儿了……”

“谁知道呢?难不成这村里谁犯事了?咱们在村里太平的很,可一年没看到这种东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正议论着。

村长屁颠屁颠的从远处来,穿着拖鞋拖拉着不利索,但步子极快,恐怕跟丢了似的,满头汗水,手中挥着一把纸扇不停摇着,此刻也顾不得,半边长衫一直垂到领口,汗水顺着脖子往下灌,走起路来人都是湿的,汗盈盈的透着红气。

一溜烟跑到刘大伟家。

“看到没有?村长着急的,我可听说了,这西头的小寡~妇一夜未归,和刘大伟在一起呢……”

“说的是真是假,如果真的这样,这事可麻烦了,咱们村最忌讳这样……”

“呵呵,我就知道没好事,那小寡~妇成天没事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你说就不出去勾搭,在家干啥?还不勾搭成奸呀,依我看准没好事儿,警车都来了,别闹出什么人命来。”

“你嘴里没句好话,我看他俩没这样的事儿,人家正经着呢,别看人家长的好看,就给人家造谣,心术放正点,别把心脏长歪了,架桥也没用。”

你一言我一语散开,谣言如春风,一散散不尽,况且来了警车,不大的村子早就传遍了,七零八碎的喊来看热闹,不怕事大………

荆棘做的帷帐被他们靠得东倒西歪,他们甚至还爬到墙头看一眼,瞧院子里到底发生啥事儿。

刘大伟和父母亲,秦英,还有两个警官站在院子中,村长歪着头在听训示的,脸红红的,比刚才还红,像肿了的灯笼,明晃晃的闪眼,还一边擦着汗。

这得有多热,这汗衫都湿透了,这初夏刚至,不至这么热,拖鞋一只耷拉在身后,一直穿在脚上,很不自然的挪到一边去,慌乱中把鞋都穿倒了。

“这事就是你做的不对,怎么,这孩子丢了,人不着急吗,赶紧找孩子要紧,还说这孩子找不到赖在他头上,跟他有啥关系,你是村长,连这点也做不好。”

“是是是,警察同志都是我疏忽了,这不是着急吗?好歹是我家孩子不是,况且这里有问题,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因为着急……”

说完村长指着脑袋比划着,意思孩子智商有问题。

“这也不是平白无故找他麻烦,那天这孩子不懂事,把羊牵到花生地里,吃了花生苗秧,他就没完没了,还揍了那孩子的父亲几巴掌,你说这……”

“这事我都了解过了,首先,人家苗在成长期间,把羊牵到人家地里去,这本身就不对,王冬临那天并未挨揍,所以与失踪没有任何关系,为何牵扯到刘大伟头上来你,们心里有数,别闹大了,到时候都不好收拾。”

村长一听愣住了,这话里有话,难不成人家传的都是真的,难怪呢。

“我们派出所会协助你们找孩子,直到找到为止,县长这边已经跟我们说过了。”

话音刚落,炸弹似的,围了一圈的人纷纷动摇,县长,那个县长?

“赶紧给人家赔个不是。”

村长憋红了脸,正要说什么,远处传来一连串的嚷叫:“还有没有王法?孩子都给我弄走丢了,还在这……这世上没有王法了是不是?还我儿子……”

村上一着急,红着脸冲上去,你把车子往里冲的王向东拉到一边去,声音压低:“你还来这里闹事,还不赶紧见好就收,你知不知道谁了。”

“能惊动谁,不管谁还我儿子来,儿子不还给我,我跟他没完,这可是一条人命,大家都知道我那傻儿子啥都不懂,就是因为刘大伟揍了他几下,经受不住打击,直接跑了,现在我儿子都找不着。

昨天晚上刘大伟一夜未归,出去跟人家鬼混去了,这理找谁说,我儿子找不到,其他的我可管不着。”

还要大声嚷,男警官过来,一看到王向东便没好气:“你就是王向东吧,看你闹腾的,还没对你批评教育,你还继续闹腾。”

还没等王向东开口,又一顿苦挖鼻子:“你儿子走丢了,你不去找,赖在人家头上……”

看到是警察,王向东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装出一副可怜低眉顺眼来:“警察同志你不知道,这男人把我儿子给揍跑了,到现在都没回来,我说,这儿子就是他吓跑的,他全责。”

“我们可调查清楚了,你儿子是自己跑的,况且那天是你们做的不对,人家好好的花生地,你没把羊牵到人家地里去,吃了人家的秧苗,怎么着,还想倒打一耙……”

说完还未等王向东反应过来,又一连串的训斥,把王向东说得连连点头,冷汗淌了一脖子,连连盯着刘大伟看。

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变了样,就连叔叔都不向着自己,当着警察的面说是自己的错,是自己胡闹。

警察又和刘大伟说话去,王向东这才一把拉过村长:“叔,到底咋回事儿?他们什么意思啊?这责任就是他的,凭什么说我无理取闹。不行,叔你怕他们,我可不怕,我今天就要整出个是非来,不把我儿子还给我,没门,我誓不罢休。”


刘大伟说到做到,当天夜里按照之前的老法子,将十亩空地全种上花生。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赶紧奔往田地,如自己之前想象,一片花生旺盛,确定这花生可以出土,他又赶紧给刘青利打个电话。

刘青利那边喜不自胜,还扬言说要请刘大伟吃饭,客套了几句后,直到中午,村子东头才迎来一辆车。

车牌号是省城车牌号,村子东头大树底下围着几个凑热闹的父老乡亲,年纪大了没事做,拄着拐杖在村东头底下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着。

谁家发财了,谁家要考大学,谁家娃又娶亲了?

聊的不过如此,瞧见村东头来了一辆车,个个惊奇,这村子落后,见过车的不多,能来村子的,一定是这村子里哪个娃又发财了。

便一股脑的围上去。

刘青利从车子里探出半个头来,打电话没人接,只能问路。

“大爷,我想问一下,在村东头的一个叫刘大伟的小伙子,高中刚毕业不久,在家种田,我想去找他,可我找不到路,您帮我指一下路可好?”

这女娃子漂亮,为人礼貌,来找刘大伟,难不成和刘大伟有关系?

农村人淳朴,大爷指了指东边方向,刘青利上车说了声谢谢。

看着车子远离,又开始议论:“这是哪的姑娘?长得那叫一个天仙漂亮,找刘大伟干什么,刘大伟那个臭小子不是辍学在家,有什么出息?怎么会认识这样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那臭小子有想法,别看其貌不扬,这可不一定,况且这姑娘偶然来这里一定有事情,咱们不妨去看看,说不定能凑个热闹,反正也没事儿。”

农村人喜欢看热闹,,此刻刘大伟已经带着刘青利去了田地。

看着将近十亩地的花生,绿油油的一片,有的叶子出现焦黄,说明果实已经熟透了,刘青利蹲下了身去,拔出一棵花生看了一眼,果然是六个颗粒,而且个个饱满。

这花生是自己要的,解了燃眉之急,国外急需这种东西,花大钱在国内购买,都找不到,物以稀为贵,刘大伟这次一定发了。

这九亩地保守估计在9万块钱左右收入,抵上一个农民工一辈子的积蓄,可刘大伟转眼就有,果然不可同日而语。

“我找工人帮你把花生出土,要尽快,不能等着土干了,那边有要求,这样,之前跟你讲是60块钱一公斤,这次就80块钱怎样?不过你以后种的都要给我,这种东西特吃香,我好奇你从哪得来的种子。”

刘大伟讳莫如深的样子,不肯实言相告,清楚就算说出去了也没人相信自己会有这种本事,除非傻子。

“咱们事不宜迟,现在开工,待会把钱给你算一下,提供一个账号,或者直接给你现金……”

刘青利说完,赶紧回身去找工人,刘大伟也回到家,简单和父母说了一遍,刘父刘母吃惊极了,儿子最近神秘兮兮的,原来去干这种大事情去了,不由得欣慰万分。

不一会儿的功夫,刘青利找了几个工人,每个工人开了100块钱一天的工资,将十亩地尽数挖完,整整装了一车,大概1200斤,钱直接交给刘大伟。

刘大伟细细算了算,整整八万块钱。

还有一亩地没收成,因为果实还未饱满成熟,还要等等,刘青利千叮咛万叮嘱,一定要看好花生,千万不要让别人偷去了,到时候连种子都没有。

因为来年还要来这里收,所以务必请刘大伟放在心上。

晚上回到家,刘父喝了一种酒,今天太累,买了几个好菜,一家子跟过年一样围在一起吃饭,兴高采烈,这么大的收成,谁心里不开心。

尤其是刘母,不敢相信短暂的几天又进了一大笔钱,话说儿子什么时候种的花生,自己都不清楚。

儿子这么聪明,把这家交给儿子保准没关系。

“咱们这花生种的这么好,得留种子,千万不要被别人偷去了,这村子里都有红眼病,到时候要是……”

刘父不无担心的叹气,又喝了口酒,父亲担心的不是不对,刘大伟知道,这偷的抢的就怕惦记着,所以自己多加小心,这几天尤其注意。

卖花生的时候很多人都围着,这个卖了80块钱一斤的花生着实感兴趣。

明天刘青利会赶过来收花生,所以一早刘大伟就赶过去,家里人都去忙各自的事儿了,只有母亲留在家,跟着一起来到田地。

远远的就听到羊的叫声,刘大伟抬头一看,我去,不远处,只见一个男人领着几群羊,正在自己地里吃花生。

眼瞎,那是花生苗他们都敢吃,不是王向东是谁?还有他那个傻子跟在身后吆喝。

刘母一看,这满地花生被糟蹋的不成样子,顿时扑在地上嚎啕大哭。

自己没本事被人欺负成这个样子,王向东想欺负谁,谁都不敢开口,公然把羊推到地里去,把这花生弄的不像话,人家肯定会找理由把价钱往下压,这损失就得几千块钱,这分明就是欺负人。

又气又急,刘母哭得更大声,没本事和人家对抗,只能任由人家欺负。

刘大伟站在远处紧紧握着拳头,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又怎能忍下这样的事,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

实在欺人太甚,王向东在村里公认的恶人形象,想欺负谁欺负谁,谁家都不敢有怨言,村长是王向东的亲叔叔,那个啥,是村长的更亲近的关系。

如今公然在自己田地里造孽,分明嫉妒心作祟,刘大伟叉腰站在田埂上冷笑一声,要换在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息事宁人,可如今不同,又怎肯饶过他们,实在欺人太甚。

“你干什么。”

王向东抬头看到是刘大伟,不顾廉耻的笑着,指着那群吃得半饱的羊:“看不着吗?我这羊饿了,想吃点东西,你这田地里花生苗长得这么好,我这羊自然喜欢。”

还有这么不要脸的?


晚上,刘大伟被县长留下来吃饭,推卸不掉,只能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知一声。

电话那头,刘母有些紧张:“啥,跟县长吃饭?儿子,咱没事赶紧回家哈,别被骗了……”

“我没事,您别担心……”

位于郊区的一幢民宅,四合院标志,相当朴素,里面有一家餐馆,干净卫生,低调却奢华。

刘大伟,朱启正,秦英一起连着秦英,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圆方桌边。

服务员在忙着上菜,秦英,秦英茜聊的热火朝天,却有女孩子的习性,叽叽喳喳的,倩倩过于压低声音,一边说话一边瞟着刘大伟,刘大伟正襟危坐,却不显拘谨:“这是你老乡?”

“瞧着倒是斯文……”

秦英点点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算青梅竹马。”

“啧啧啧,看不出来还是青梅竹马的铁关系……”

说完,两人又一起笑着。

朱启正神态平和:“大伟,今天的事,还得多谢你呢,要不是你,恐怕这顿饭,我也吃不下去。”

“县长,您太客气了……”

“别称官称嘛,就叫我叔叔怎样……”

刘大伟也不推诿,点点头。

饭菜上齐全了,朱启正拿起筷子,率先挑了一块:“咱们赶紧吃饭,吃完了带你出去溜达溜达,大好江山,是你们年轻人的。”

一顿饭吃得畅快,一个小时后结束,坐着宝贝的车离开,一路宝贝沉默不语,他自己开车没带司机来。

大概开了十几分钟,在一处小区停车。

“大伟,我也没什么好谢你,不如请你上楼上坐坐。”

瞧宝贝一再客气,刘大伟赶紧:“叔叔,您就别客气了,这些是我应该的,因为咱们百姓出了多少心力?因为百姓的事您都没时间看望爷爷……”

“哎,年轻人懂事,一起上楼喝杯茶如何。”

既然对方一再邀请,也不好推诿,刘大伟点头跟着一起上楼,是4室2厅的格局,装修倒是低调,瞧得出颇有品位。

古色古香的原木家具,是一尊前清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不过未完工,倒是半成品,瞧着应该是最近的。

“朱叔叔一向喜欢这些古玩家具……”

“我平常倒是喜欢收集,但没时间,也就几个老友平常凑一起,一时兴起,有个平时搞雕刻的朋友便送了这么一部未完的图像。”

刘大伟靠过去,远远的便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不像原木,这半幅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浅显易懂,人物栩栩如生,非常逼真,用色极为工整讲究,这倒是其次,只是这木头……

刘大伟瞧瞧,用手轻轻的摸了摸,纹路极其个性,是传说中的梨花香木原物图,如果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实物……

如果真的是,瞧这体积,价值上亿也不在话下,不过瞧着县长应该并不知道其贵重之处,否则也不会放在这么显眼的地方,难道是他老友故意?

想到这儿,刘大伟故作认真的看图,一边轻轻地抚摸梨花香木纹路,一边故作不经意的:“说说,这东西可值钱了,怎么有点像传说中的梨花原木?”

宝贝正拿上好的茶叶出来款待刘大伟,这茶泡到半道,听刘大伟这么说,赶紧将茶壶丢下:“真假?这个开不得玩笑,要知道这东西,可是我在半山腰捡来的……”

刘大伟心头略松一口气,既然是捡来的,那也无妨,不过,这倒是真的。

“叔叔你瞧瞧,这梨花原木特有的花纹路线一丝一毫不差,绝非人工所致,况且这清明上河图只完工半图,还有未完的,所以……”

“赶紧给我拿着放大镜来……”

宝贝赶紧回身,冲着秦英茜嚷着,秦英和秦英正聊得开心,听见宝贝叫,赶紧去书房拿了一面百倍放大镜,交给他。

他戴上近视镜,拿着放大镜,仔细对着原木纹路看了几遍,来来回回,仿佛怕错过什么似的,认真极了,一边看眼中难掩喜色,最后哈哈一笑,将圆镜放在一边:“你说的没错,果真是梨花原木,小刘没想到你这么有颜色,果真见多识广……”

“真的假的,爸,没搞错吧,如果真的是梨花原木,价值不菲……”

秦英不懂,凑上来:“什么梨花原木……”

宝贝激动也顾不得其他,赶紧解释:“梨花原木本国稀有木种,生在南北疆,性微寒,做家具木床,皆为上等之材,要知道不但价格昂贵,最贵重的还在于品性,这种东西寸金难求……”

秦英听不懂,听说寸金难求,也知道很值钱:“这么值钱的东西,叔叔,您从哪弄来的。”

慨叹一声,宝贝坐下来,茶也泡的差不多:“那天我去山上走走,也是太忙,也顾不得其他,一个人匆匆收拾几样东西,去山上散散心,也凑巧,正好发现这么快木头,泡在一汪里,被我捞上来,觉得可以找个好友雕几部有意思的图,恰好喜欢清明上河图,这木材也单着便送了来,没承想,竟然是梨花原木,真是巧遇,缘分……”

满面难掩喜色,更觉得刘大伟难得见多识广,要知道,能认得梨花原木,除非家境极富有,有那么一两个作为装饰用的梨花原木做的图像,可若真的这么大块的,未曾见过……这样的年纪认识这样的东西,实属稀罕,难道……

“大伟,你做什么工作……”

刘大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还没来得及说,秦英赶紧的:“叔叔,他什么也没做,高中未毕业留在家,如今种几亩田,这不,闹了点事就出来找人了,要不是这点事儿,也凑巧遇不上茜茜,如今倒是巧合……”

出了事?

宝贝疑惑的看着他们俩,没等刘大伟说什么,秦英赶紧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听呢宝贝眉头紧皱,还有这样的事儿?

“这人丢了,赶紧找就是,24小时之后可以报案,派出所怎么没协助一起找?这人若丢了,也落不到你头上去,这样吧,我给你们那边打个电话。”


搪塞母亲几句,转身回了房间,却听到左边房间父亲的哼唧声。

半夜三更的父亲不睡觉,犯病了?

刘大伟心里疑惑,推开房门,看到父亲身影蹒跚蹲在炕上,好像难受极了,连带着咳嗽,一股浓重的烟味。

“爹,你这是怎么了。”

“我就是难受,被火烧着了的难受,估计这胃病又犯了。”

“爹呀,您这病许久都没去复查了,也该去复查。”

“咱们家哪有这么多钱,再复查大笔银子,花销完了,咱们又得回到解放前,还是省着点用,我这把年纪了,生个病也是常事,死了就死了,我得给你们留点活路。”

皱纹遍布沧桑的脸,此刻在灰暗的光线下更显憔悴。

父亲这把年纪,从年轻时苦到现在没享过一天福,到老了,疾病缠身还没钱看,是自己没用啊。

想到这里,刘大伟满心难受。

突然之间,一股暖流从耳尖开始荡漾,逐渐在全身扩散,刘大伟眼睛瞬间明亮,可别人看不到,刘大伟只觉这房间所有角落都尽收眼底。

就连两只老鼠衔着一粒玉米过去,也被自己看到,刘大伟哼了一声。老鼠受惊,很快钻到一个小窟窿里不见。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父亲骨骼,肺部,胃部尽收眼底和之前那个女人一样,所有的器官都在自己面前摊开,像一块案板上的肉,五经八脉各处显现清晰如画。

可是,父亲的胃部有一团浓黑的阴影,逐渐扩散,刘大伟眯着眼,知道父亲的胃部开始发炎,病重了。

“爹,您觉得哪里不舒坦?我给您揉一揉,我会按摩,上次去省城,跟一个人学了一点。”

“行,上炕上来,帮我揉揉肩膀,这里!”

刘大伟连忙爬上炕,蹲坐在父亲身后,轻轻的按摩父亲的各个穴道,可掌心里的温度,却朝着胃部方向开始发展,慢慢推送。

一团白色的雾气缓缓自掌心升起,迅速从刘父身后缓慢铺展如一幅锦绣画面,拓展之处,黑色浓雾逐渐消散,转化为浅灰色,粉色,淡粉色,逐渐发白。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刘父面色通红,十分舒坦,汗珠涔涔的额头散着清凉的光。

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转回身,长舒一口气,整整一年,这身子没这么舒坦过,这臭小子在省城一趟学了这么好的手法,再在捏一遍连胃都不疼了,真神奇。

“你这臭小子没白去省城一趟,我这身子骨舒坦多了,刚才差点没把我这老骨头捏碎,不过有用,以后多替我捏捏,说不定连中药都省了,咱们这个家庭也经不起折腾。”

刘大伟心里有数,满口答应,有时间一定再给父亲捏肩膀。

不过再细细瞧瞧胃部,浅粉色转为淡淡白色,之后再按摩几次,父亲的胃病应该可以完全治愈了。

回到自己房间,刘大伟意犹未尽,将手掌摊开,细细铺在光线下,这手掌与其他无恙,五指连心,不过个个纤细,不像农家人的手。

这纹路相当清晰,川字纹,在相学上,川字纹乃是家强业大的象征,不过他自己却不懂。

想起刚才给父亲治病的情景,不由得喜上心头,不错,以后可以多加训练,说不定可以为人治病,也造福百姓。

这邻里乡亲,家境贫寒的多了去,没钱看病的更在家家挨着,最后严重拖着只能等死,可如今自己学成归来,说不定可以替他们治病……

但没这份自信,不敢确定自己可以治好他们的病,只能一边走一边学,积累经验。

第二天一早,饭都没吃,刘大伟赶到田地头,触目一片清绿,原来花生苗一夜之间开花结果已然成型,刘大伟惊喜望外,赶紧蹲下去,拔起一棵花生苗,看着花生苗下硕果累累,别提多高兴。

这只是实验期,于是把种的一亩二分地试验品全部收了,留作种子用途,很快,刘青利,刘父刘母都赶来帮忙。

花生苗一夜之间长成了果,又长成六个颗粒的,他们没见过,好不惊喜,又怕惊扰乡邻,赶紧收回家,把房门插上。

惊喜的看着这六个果实的花生,刘父惊讶不已,老烟袋子磕了一把又一把,嘴里啧啧有声,捏了一把花生,连烟袋子都扔了。

“这花生怎么长六个颗粒?这六个颗粒个个饱满,了不得。”

“爹,这是我之前种的新品种,故意瞒着你们没说,是因为怕你们知道担心,这品种特贵,我就想看看,这六个颗粒的品种能卖几个钱?最近花生价格偏高,说不定咱们可以发一笔。”

刘父瞅着花生,这颗粒饱满,个个匀称,是上佳果品,不过,这么好的东西,也不知道能卖几个钱。

见过花生长四个颗粒,三个颗粒的,甚至两个一个的都常见,就是没有见过长六个颗粒并排长个个饱满,着实喜人。

“有时间去省城看看,说不定咱这果实能卖个高价钱,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我刚才吃了一颗,这味道真不错,还没见过花生有这番味道。”

刘大伟心里早有打算,回到自己房间后,就给刘青利打了电话。

“是这样的刘姐,我这边,您说的六个花生,这家里还真有,地也不多,九亩多点,总共能出个万把斤的花生……”

那边惊喜:“小兄弟,你可真能干,姐姐和你说的话你都放在心上了,你放心好了,这万把斤的花生,运费不要你管,我带人开车过去,之前跟你说60块钱一斤,既然这么用心,我就给你涨80块钱一斤如何……”

刘大伟心头大喜,知道多长了二十块钱一斤,这九亩地可多出两万块钱来。

这两万块钱至少是农家人两年的生活费用,甚至绰绰有余。

花生没种出来,不敢说大话,也没告诉父母亲,回去后只是和父母说得等专家来鉴定,到时候有高价钱收就卖给他们。

父母满心欢喜,可觉得刘大伟在做梦,哪有这样的好事?

花生最高价格在六块钱一斤,能卖上十块钱斤,这价格不敢想。


刘大伟满口答应,态度爽快。

刘大婶呵呵一笑,这小子没白疼他,刘大伟心里清楚,乡里乡亲的,平常家里有困难这些人都很好,出手相助,没一个畏首畏尾的,但是贫穷人家没几个钱,能出力的出力气,出几分钱的人不多,心里感激挂念,便满口答应。

赶紧赶到自家池塘一看,果不其然,这鱼好歹也有五六斤重,一会的功夫就这么大的变化。

于是欢笑着跳进池塘,连衣服都没脱,抓了两尾鲫鱼上来,这两尾鲫鱼目测有6斤。

把两条鲫鱼用草绳子从鳃处穿过来,在手里拎着,回家让母亲做,红烧或者清炖都是好样的。

刘母在家里收拾东西,看到刘大伟拎着两条鱼回来,赶紧过去,把鱼拿进铁盆里洗洗刷刷,准备做鱼。

“这鱼是在清水湾里抓的吧?这么大个的鱼,也只有那,长个几年的才有这样的斤数……”

“这鱼是咱自家池塘的,娘觉得这鱼够大的吧。”

“啥?你这孩子净说胡话,咱家那个半斤八两的,哪有这么大个,这鱼一看得有几年的……”

“我没骗你,你啊,咱们家的鱼现在都个顶个的六斤重,这还算小的,等咱们丰收的时候,这鱼估计得有个10来斤,你忘了,咱有一个农科大的同学,咱们就是买他的鱼苗……”

刘母这才想起,当初这鱼苗买的是刘大伟高中同学,如今是农科大研究生的一位高材生,当初就是买他的鱼苗,还承包说这鱼可以长个五六斤重,那也得是两年的光景。

可如今才一年多一点,就五六斤重了,到底是研究生,人家学历高,研究出来的鱼苗也不一样……

刘母欢天喜地的把鱼杀了,做了清炖,还做了红烧,晚上全家人围在桌子前准备吃饭,父亲喝点小酒,习以为常,啜了一口白酒,挑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当时便愣住了。

看到父亲异样,其他人赶紧挑着鱼都尝了一口,全都愣了,这味道,实在鲜美极了。

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入口滑润有余,鱼肉不烂却也不老,只觉得细细的,嫩嫩的,鱼味十足,没有半分鱼腥味道,这味道实在绝了。

“这鱼也太好吃了,哥,咱们家池塘能养的出这么好吃的鱼,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肉。”

“这鱼的确好吃,我活了半辈子了,也没吃过这样的鱼肉,传说中的桂鱼也不过如此……”

刘大伟频频点头,心里暗自喜悦,家人说的没错,这鱼肉的味道的确好极了,不要说他们,就连自己都没尝过这么好吃的鱼肉,如今这鱼长了这么大的个头,味道又这么好……

一家人吃得欢天喜地,刘大伟告诉他们,自己打算在鱼塘放一笔投资,以后做海鲜生意,或许可以大赚一笔,那个朋友是农科大研究生,如今多多少少有些帮助,从他那里陆续买些鱼苗来,以后不愁销路,还可以帮自己打通海鲜市场捷径。

一家人听得欢天喜地,放在心上。

第二日一早,刘大伟背着药篓,上山去采药。

这山高又陡峭,和家人事先说了,如果自己回家晚了,别着急,可能是耽搁了。

刘父刘母把刘大伟送出门,看着刘大伟远去,老两口喜不自胜。

“这孩子,如今是咱们家当家作主的,帮咱们拿主意,孩子大了,可你们跟着我受尽了委屈,我这身子骨也不硬朗,要不是儿子……”

刘父感慨一声。

“说这什么话,咱们是一家人,同甘共苦,儿子大了懂事,不会让咱们多费心思,咱们就等着享福吧。”

从山头开始往上走,半山腰就有很多药草,刘大伟知道,这药草长得不算好,但也很稀少,只要带回去一定有用,帮父亲治病还可以顺带着其他的,一路上采了很多药草,筐子都被装满了,准备下山。

瞧着日头西落,再往上爬,天黑之前下不了山,不能再耽搁了,万一家里人担心。

于是刘大伟赶紧往下走,走得不算急,但是步子轻便,这采了一天的药,并不觉得劳累,身子骨好多了,要不是自己身体里的力量支撑着,恐怕在半山腰也得休息半天才能下山。

一阵山风吹来冷飕飕的,晚间的山上总是寒冷,不像山下气温偏高,晒了一天的荒山,看起来黏黏的,到晚上才有精神。

休息了一会,站起身来准备走,突然,远处对面山头一阵山风吹过。

刘大伟打个冷战,对面的山头有一个传说,说那里有凶猛之兽经常出现,从来没人敢到对面山头去采草药,那里是凶险之地,也是忌讳,那个传说历来已久,山民之间传得越来越凶,去的人没一个回来的。

想到这,刘大伟赶紧把筐往身后一背,掉头就走,刚走了几步,听到对面山头传来几声呜呜的狼嚎声,听着格外凄凉。

不知为啥,他心里觉得像是求救似的,难道这狼群遇到危险了?

有些犹豫,他转身要走,可凄凉声越来越近。

还是去看看,可对面山头忌讳那么多,怎么办?

万一真的碰到不该碰的东西,这小命还能不能保住?

想到这,刘大伟犹豫了。

血性男儿,本是年少之时,顾不得这些,刘大伟转身便上山,半个小时便到了对面山头,站在那儿,狼嚎的声音越来越近,好像就在几米远处。

远处有一双双绿汪汪的眼睛,闪着光,在山头显得诡异极了,那是狼的眼睛,他拨开一束一束草丛,那狼的声音越来越弱,生命危在旦夕,呼吸越来越微弱,刘大伟辨别的清清楚……

如果没有猜错,这狼危在旦夕,恐怕转息之间叫命便没了,刘大伟赶紧过去,在几米远处停住了,那一双一双绿油油的眼睛,看上去极为谨慎,对刘大伟含着几分敌意,嘴里呜呜的低鸣着,仿佛在警告,刘大伟如果靠近,非把刘大伟撕碎了不可。

刘大伟将双手高高举起,做出一副投降的状态来,让他们放松警惕……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