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曼君李丽君的武侠仙侠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李曼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勇站在门边,送完水背过身去时,暗暗吐了一口热气。端午这几天气温都有点高,身上的长袖衬衫有点闷,赵勇解开衬衫袖口上的扣子,把衣袖往手臂上撩了小一节,露出半条肌肉紧实的麦色小臂。总算凉快一点,赵勇也松了一口气,微侧着身,佯装漫不经心的看着玻璃门上映出来的李曼君。贴身裁剪的白色连衣裙包裹着姣好的身材,细腰上系一条黑金色小皮扣,中和了白裙的纤柔,多了几分立挺优雅。黑色长发一半用皮筋束起,一半披散在纤薄的背上,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到她发梢上,透着绸缎一半的光泽。脸颊旁的调皮碎发在微风中轻荡,女主人抬起手指,将它别在耳后,转头看了过来。阳光遮盖住了脸上细小的毛孔,也遮盖了一切瑕疵,线条饱满流畅的脸庞在光中像是白玉一样完美无瑕。赵勇喉结滚动,眼睛无...
《重回九零搞事业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赵勇站在门边,送完水背过身去时,暗暗吐了一口热气。
端午这几天气温都有点高,身上的长袖衬衫有点闷,赵勇解开衬衫袖口上的扣子,把衣袖往手臂上撩了小一节,露出半条肌肉紧实的麦色小臂。
总算凉快一点,赵勇也松了一口气,微侧着身,佯装漫不经心的看着玻璃门上映出来的李曼君。
贴身裁剪的白色连衣裙包裹着姣好的身材,细腰上系一条黑金色小皮扣,中和了白裙的纤柔,多了几分立挺优雅。
黑色长发一半用皮筋束起,一半披散在纤薄的背上,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到她发梢上,透着绸缎一半的光泽。
脸颊旁的调皮碎发在微风中轻荡,女主人抬起手指,将它别在耳后,转头看了过来。
阳光遮盖住了脸上细小的毛孔,也遮盖了一切瑕疵,线条饱满流畅的脸庞在光中像是白玉一样完美无瑕。
赵勇喉结滚动,眼睛无法从她身上挪开,试探问:“还要水吗?”
话问出,听见自己暗哑的嗓音,轻咳两声清了清莫名干哑的嗓子,赵勇觉得,自己得先喝口水。
于是,不等李曼君做出回答,对她说声:“我去给你买汽水。”转身大步冲下门前两级台阶,进了隔壁的小卖部。
李曼君嘴角弯了起来,视线落在小卖部门口,看着赵勇掀开冰箱时手背上凸起的青筋,粗壮的手臂很有力量,但和他今天这身时尚斯文的打扮不太搭配。
直到手的主人付完钱要转身回来,才收回目光。
吴阿姨和巧婆婆暧昧笑着交换了一个眼神,今天这两个年轻人,看对眼了。
至少巧婆婆可以肯定,小勇这臭小子是对人家姑娘上心了,平时她可没见这小子有今天这么殷勤过。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橘子味汽水冰冰凉凉的,赵勇挨个把四瓶汽水撬开,插上吸管,第一瓶递给李曼君。
“天热,还是喝点冰的舒服。”语气是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温声。
巧婆婆调侃,“小勇你今天早上早餐没吃吗?说话声音怎么这么小了?”
赵勇先看了李曼君一眼,见她听了这话笑盈盈的,尴尬的冲巧婆婆那瞪了一眼。
忙回头对她解释,“我吃过了,我平时说话也不大声。”
李曼君嗯的点点头,低头嘬饮料,第一口就是童年的味道。
赵勇暗松一口气,嗓子干得不得了,迫不及待拿起汽水咕咕干了大半瓶。
汽水涌上喉,捂着嘴憋着打了个嗝,抬眼就看见李曼君正看着自己,耳尖瞬间染红。
小小的理发店内气氛有点微妙,巧婆婆和吴阿姨一起问自己的饮料呢,赵勇回过神来把给两人准备的汽水递上,气氛这才重新流动起来。
吴阿姨喝一口汽水,舒服的轻叹一声,笑问:“曼君啊,这就是我跟你说的赵勇,小伙子挺不错吧?”
李曼君看了眼站在面前这个耳尖通红,面上镇定,实则高度关注自己回答的男人,轻点了点头,“挺好的。”
挺好的......赵勇嘴角刚翘起来一点点,猛的又收了回去,那是好还是不好?
还是说只觉得有一点点好,但还不够满意?
赵勇看向已经给客人上好药水正在洗手的巧婆婆,您不说点什么吗?
巧婆婆没忍住笑了起来,这会儿知道来叫我了?先前是谁不上心,什么都说随便无所谓来的?
不过看年轻人着急的样子,巧婆婆也不想让他错过这么个好姑娘,拿着汽水瓶一边喝一边走上前来说:
“曼君啊,眼看着要到中午了,我这店里中午的时候人最多,地方小,不方便坐,要不我让小勇带你去餐厅里坐一坐,吃点东西再让小勇带你去公园逛逛,你们年轻人自己谈你们的,你看怎么样?”
吴阿姨帮腔,“是啊是啊,光在这店里坐着有什么意思,年轻人嘛,多出去逛逛,我就不去了,留在店里帮我小阿姨招呼客人,你们自己玩你们的,别耽误了下午回去的班车就行。”
两个年轻人看看对方,赵勇主动说:“步行街那边有一家餐厅,听说里面的炒饭很好吃。”
话出口,就被巧婆婆推开,“吃什么炒饭!十字街那边不是有家西餐厅吗?吃吃牛排喝喝咖啡呀。”
赵勇识趣闭嘴。
吴阿姨把李曼君拉起来,把她的随身包递给赵勇拿着,把两个人推出了店门,“去吧去吧,你们年轻人跟我们这些大妈也聊不来。”
“吴阿姨,巧婆婆,那我们中午就在外面自己解决了。”李曼君不好意思道。
姨侄俩一起叮嘱赵勇好好照顾李曼君,就进了店。
李曼君和赵勇站在大街上,伸手要自己的小布包,“我自己拿吧。”
“哦,好。”赵勇把包还了回去,没有坚持要帮她拿。
兴许包里有重要物品,两人刚第一次见面,她对他不放心很正常。
李曼君笑了笑,问他怎么走。
“你想吃什么?”赵勇问。
李曼君还不饿,就说随便吃点日常的就好。
赵勇与李曼君隔着两拳的距离,并排朝步行街那边走去,领她去吃炒饭。
至于巧婆婆叮嘱的牛排和咖啡,赵勇见李曼君没兴趣的样子,没有再提起。
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那些外国佬吃的东西,他其实也不熟练,第一次吃饭,没有人想在心仪对象面前表现不好。
等下次,下次他先提前去西餐厅试一试,再请她一起去。
这家小餐馆赵勇已经来过多次,店老板一见到他就热情的打招呼,瞥见身旁的李曼君,八卦之魂瞬间燃烧,借着赵勇单独过来点饭的空档,暧昧的撞了他一下,“你居然有女朋友了?”
赵勇摇头。
店老板懂了,“相亲对象?”
“嗯,给我来两份蛋炒饭,再要一个三鲜汤。”赵勇点单。
店老板拍拍他的手臂,“这个是真不错,你好好把握,我等着今年喝你的喜酒了。”
赵勇无奈的撇了他一眼,“郑哥你别想太多,她不一定看得上我。”
吴阿姨也没脾气了,直接把茶杯搁在桌子上,问李曼君:
“闺女你跟阿姨说实话,你到底想要个啥样的!”
李曼君也放下照片,坦白道:“我现在其实还不适合找对象。”
这话一出,吴阿姨就看着她直摇头。
李曼君瞬间汗毛倒竖,有种不详的预感。
脑后冷风吹来,王晓娟脱下凉拖鞋,一鞋底板朝她抄了过来,“死丫头,你再说一遍!”
李曼君慌忙起身,一个健步冲到院子里,险些避开从身侧飞来的凉拖鞋。
“乓”的一声响,凉鞋砸到门板上,厚厚的硬塑料鞋跟把门板砸出一个浅坑。
李曼君狠狠咽了口口水,心道这绝对是亲妈,不是亲妈都下不去这狠手,这是真想要砸死她啊。
王晓娟单脚立在屋檐下,黑着脸逼问:“说,你想要找个什么样的!”
李曼君撇了一眼落下凹点的门板,在死亡边缘试探,“我真说了?”
“说!”王晓娟叉腰一喝,中气十足。
李曼君心道这可是你让我说的,开口便道:“我要找个模样看得过去,家里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能是城里的就更好了......”
李曼君话音未落,就看见她亲妈额头太阳穴突突一跳,鼓了起来,转身就想逃命时,吴阿姨突然“哎呦喂!”拍膝叫了起来。
“晓娟你等等,你先等等......”吴阿姨一把拽住暴走的老姐妹,冲她猛点头,“有、有!”
“你别拦我,今天看我不打死这个气死人的不孝女......”王晓娟下意识要挣脱,突然听见吴阿姨说有,一愣,“什么有?”
吴阿姨看向已经退到门边随时准备跑路的李曼君,“她说的,有,真的有!”
王晓娟现在也不想多的,只要老闺女愿意相亲,孤儿她也不介意,示意吴阿姨展开说说。
李曼君扒在门框上,忍不住竖起耳朵,她不信真有这么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男生。
见母女俩安静下来,吴阿姨抹了把额头上的急汗,在衣服兜子里掏了很久,掏出一张崭新的照片。
一看就是最近这几天才拍好寄过来的。
“这个,赵勇,年纪也合适,二十五岁的大小伙,是个孤儿,父母在城里给他留了一套房子,如果自行车也算车的话,那就完全符合曼君的条件了。”
没提到工作,那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做零散工。
除了模样和城里的房子,别的都跟先前那几个差远了。
王晓娟心里是不太满意的,但就想看气人的闺女吃瘪,这下李曼君总没话说了吧,可全是按照她说的条件找的。
王晓娟抱臂得意的看向扒在门框上的李曼君,一副胜利姿态,“来,来看看。”
“也就是你吴阿姨,换个人人家谁能找到这么完美符合你条件的对象?”
其实王晓娟还想说,换个张阿姨赵阿姨,人家早走人了。
王晓娟以为气人闺女扭头就要跑,正想仰天大笑三声时,万万没想到,李曼君居然一脸惊喜的跑了回来。
路过某只落单凉鞋,还捡了回来,“妈,你的鞋。”
转头就拉着吴阿姨重新坐下,拿起照片看。
崭新的彩色照片上,是一个五官端正,身材高大,面无表情的年轻男人。
身上穿着影楼提供的并不合身的白衬衣,胸前扣子崩得紧紧的,里面扣住的别针都暴露了。
“他这是被强迫的吗?”李曼君甚至有心情开玩笑,“这一脸被迫营业的模样,有点意思。”
吴阿姨看她这模样,总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
“这照片是我城里小阿姨寄给我的,说是住她楼上的小伙子,平时帮她挺多,从小无父无母怪可怜,年纪到了也没人管,就拉他去照相馆照了照片寄过来给我,让我帮忙看看。”
“说是让我有合适的就给介绍介绍,没什么要求,只要姑娘品性好,不嫌弃他这条件就好了。”
王晓娟也来了兴趣,穿好凉拖鞋的她把板凳重新拉回来,坐下问:
“他爸妈是怎么回事呢?城里有房子那说明以前至少是个大厂工人啊。”
难道是因为工伤去世的吗?
吴阿姨叹了一口气,“命苦哟,他父母原本一个大学老师,一个高中老师……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人哪里吃得了那个苦啊,他爸爸抑郁成疾,在他四岁那年就走了。”
“没过两年,他妈思念成疾,也跟着去了,就留下个六岁的小娃娃,家里亲戚都不敢收留他,这么小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长大的。”
“后来情况好了,他家城里的房子还了回来,人就到榕城里来了。”
王晓娟早已经听得眼泛泪光,直叹:“这孩子身世也太苦了。”
再看一眼赵勇的照片,自带一层母爱滤镜,咋看咋觉得那张没有表情的硬脸透出一股坚强倔强。
李曼君抽了抽嘴角,把照片从她妈手上拿过来,又仔细欣赏了一遍,不错,是她喜欢的那种硬汉款。
“吴阿姨,咱们什么时候进城?”李曼君积极的问。
条件这么符合的话,见一面也是可以的,还能趁机省下一笔车费,到时候先看人,剩下的大把时间她就在城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比起男人,搞钱才是是李曼君心里的第一顺位!
李曼君这反应,王晓娟都还没做好准备呢,眼巴巴看着吴阿姨约到端午后一天进城,把午饭吃完将人送走后,急忙跑回来同李曼君确认。
“你来真的?”
李曼君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嗯的应,“当然是真的,妈,我兜里比脸还干净,汽车票的钱你会帮我出的吧?”
王晓娟没好气的给她屁股来了一巴掌,“别总惦记你那点工资,将来你出嫁,我还得给你置办嫁妆呢,搞不好我还得倒贴给你!”
“嘿嘿,那感情好啊~”李曼君嬉皮笑脸。
王晓娟让她笑得没脾气,转身进屋,拿了一张蓝票子出来塞给李曼君。
“一百块?”李曼君发觉她妈可能是疯了。
王晓娟把她推出门,让她滚去买身像样的衣服,到时候别丢了她的脸。
李曼君早知道相亲有这好处,早相他妈一百个了!
感动不过半秒,王晓娟就追出来叮嘱:“剩下的钱给我退回来!”
废旧站的龙梅打着哈欠一开门,就见到拉着满车钢筋的李曼君几个,吓一跳。
“这么多?”龙梅小小吃了一惊,她前天就听见李曼君三个说要去弄废弃厂,本以为这三个人顶天了也就弄个百多斤。
没想到,李曼君居然告诉她,除了面前这一车,后面还有三车。
龙梅老公也被惊动走出来,实打实佩服面前这是三个年轻人。
“收吗?”李曼君问。
夫妇俩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收,当然要收。
不过也告诉李曼君,下次这么大的量,他们可以自己送进城里去卖给工地,还能赚多点。
龙梅今天得用上计算器了,一边摁一边拿铅笔在草稿纸上核对。
“一共是915斤,废钢筋一块二一斤回收,你们这还带了点水泥,我再打个九五折,总价算下来是......”
李曼君抢先道:“1043,多的一毛就算了。”
此时龙梅面前的计算器才刚把价格算出来,1043.1元,还真和李曼君算的一样。
“你这口算可以啊。”龙梅戏谑道。
李曼君谦虚的笑了笑。
龙梅老公把现金拿了过来,递给李曼君。
除钢筋之外,李曼君和刘燕还捡了不少零碎,加起来也有52块钱,总共便是1095块。
钢筋全部送到废品站后,郝建三兄弟就被刘成带到早餐店里吃早餐去了。
刘燕跟着李曼君在这边结算,见李曼君拿着钱出来,眼睛都亮了。
她发现,她现在已经变成一个财迷,见钱眼开。
“怎么样?卖了多少啊?”刘燕小声问。
李曼君把总价告诉她,刘燕实在没忍住激动得挥了挥拳头,“太好了!这一宿没白熬。”
李曼君也笑,“本来我困得要死,但现在把账一结,那是一点困意也没有了。”
刘燕哈哈笑出了声,她也一样。
两人去马街那边买了十二斤肉,让老板娘给分成两斤一条的,用粽叶叶子穿起来,拎着这加班费去找刘成四人。
他们四个早吃完了早餐,蹲人家店门口巴巴盼着李曼君两人回来,见到李曼君和刘燕手上提着的五花肉块,欣喜的笑着站了起来。
李曼君把郝建三人的肉条递上,又给他们结算了工钱。
刘成通知兄弟来时并没有说工钱多少,郝建三人估摸着应该能跟城里工地上的小工差不多,十块到十五块这样子。
没想到李曼君直接一人给了三十,说给他们按两天工时来算的。
再加上两斤好肉,郝建两个堂哥都不敢伸手接钱。
“这、这太多了吧。”
两位堂哥性格老实,觉得自己就是帮一下朋友的忙,十块五块意思意思就算了。
更何况,还多给他们加了两斤肉,这也太不好意思了。
李曼君直接把钱交给郝建,经过两次的相处,她知道这个话不多的年轻弟弟,其实才是三兄弟里拿主意的人。
郝建是初中文化水平,两个堂哥小学文化,思想上也要开通一些,人比较灵活。
他看了刘成一眼,见刘成笑着不停催促自己收钱,才把李曼君递来的钱收下。
“忙了这么一天一夜,你们辛苦了,早班车快发了,赶紧回家补个觉。”李曼君笑着说。
郝建三兄弟拿着工钱,拎着肉,欣喜的点点头,搭下村的班车回去了。
走前,郝建还跟李曼君说:“下次要是还有这样的活,曼君姐你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能来。”
李曼君应了好,目送三兄弟搭乘班车离开,这才开始跟刘燕姐弟分账。
钢筋这一笔,除去刚刚买肉的钱和给郝建三人的工钱,还剩下919块,扣除200成本,余下719块。
怎么分?
这次的酱油厂是刘燕主张拿下的,本钱是李曼君出的,两人一人拿四,刘成拿二。
“你有意见吗?”李曼君问刘成。
刘成挠了挠头,没说话。
他现在算是搞清楚了,能找到活和能出得起本钱的人,比出力的人能赚更多。
李曼君入账287块,但现在这几百块钱,已经不能令她生起任何波澜。
刘燕刘成也是一样,姐弟两都想着休息两天后再下乡收鸡鸭毛,要是顺便打听到老物件,那就赚大发了。
三人分了钱,姐弟两回家补觉,李曼君的事却还没忙完。
她拎着肉到家时,李大为正好出门上班,李曼君忙问:
“爸你帮我叫大牛哥了吗?”
李大为点头,“说了说了,昨晚上就给村长打电话让他帮忙说了,一会儿应该就到。”
“你这一宿都没回来啊?”李大为看着李曼君眼下浅灰,皱眉问。
李曼君点点头,拎着肉进厨房,李大为忙着上班,也来不及问她怎么现在这么能吃苦了,夹着公文包一路小跑到汽车站牌下,赶车下乡。
蒋主任那边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说他送的兰花不错,但关于他回办公室这件事,却一字不提。
李大为心里隐约已经猜到,蒋主任的胃口大了,他那盆小兰花,人家看不上。
况且蒋主任已经跟他透露了福利房的事,在人家眼里,人家也没白拿他的兰花。
“唉~”想起手里这个不讨喜的差事,李大为就长叹了一口气。
班车司机见他唉声叹气的,主动跟他说起话,说他家曼君了不起啊,都给家里装热水器了。
全镇第二家,第二天就在小镇上传开了,谁听了不得说上一声羡慕。
李大为脸色好起来,自豪的点点头,“那是啊,我家曼君能吃苦又有头脑,年轻人敢闯敢干。”
司机嘴角微抽,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李曼君可不知道她爸正在外头夸她能干呢,用剩饭给自己炒个蛋炒饭,炒到一半王晓娟发现了动静,走进厨房里一看那乱七八糟的一锅,“去去去”的把李曼君赶走,接过锅铲亲自给她炒了一盘。
李曼君发现,自从她说了要出一半钱买福利房后,王晓娟就对她好起来了。
这种感觉很是微妙,但总体来说,还不赖。
李曼君吃了一盘香喷喷的蛋炒饭,困意上来,但她还不能回房间躺下,隔壁镇上的酱油厂还等着她去送瓶子。
用毛巾沾冷水敷了一分钟的脸,清醒过后,李曼君拿着包又出门了。
王晓娟惊讶的问:“熬了这一宿了你还不歇一会儿?”
李曼君摆摆手,歇不了。
“哟,是为亚运会捐款呀!”王晓娟瞬间换了一副面孔,“那是得捐点,这是为国争光的好事。”
转头就对看报的老公说,“老李,你捐十块钱。”
李大为无奈一叹,掏钱投进儿子手里的鞋盒中。
“谢谢爸!”李建军一本正经的鞠了个躬,然后朝正在洗碗的李曼君姐妹俩走过来。
李丽君闪得飞快,甩掉手上的水渍说:“我们班也有捐款任务,我已经捐过了!”
“爸、妈,我先去学校了,复读班晚自习要早半小时!”
话音未落,人已经不见影。
李曼君曾经也在新闻上看过为了办好亚运会,全国人民捐款支持的新闻。
她是个拥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人,爽快的对李建军说:
“把碗洗了,我捐一块。”
知道大姐现在不工作没收入,一块钱已经很多了,李建军心满意足。
就是洗碗......
“别告诉我你这么大个人碗都不会洗。”李曼君诧异。
李建军还真没在家里洗过碗,正要答应,王晓娟挥着手赶苍蝇一样把李建军推开了,
“走走走,上自习去,碗妈帮你洗,让你姐把钱给你。”
“妈,这不好吧......”李建军有点不好意思。
王晓娟笑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顺带又夸儿子懂事了,都知道要帮家里做家务,把李建军心虚得不行。
“姐,那、那我先去学校了。”
李曼君无语的看着挽起衣袖洗碗的妈,往李建军鞋盒里投了一块钱。
刚赚来的两块,腰斩。不过为了国家,咱不心疼!
“爸,妈这样不行,等建军上高中住校后,完全没有独立自理能力。”李曼君进屋前,不忘到李大为那给他提个醒。
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得亏李建军天生基因善良,又是个憨憨,要不然不知道要被宠成什么无法无天的模样。
既然已经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李曼君就不会眼睁睁看着两个姐弟走歪路不管。
李大为从报纸上抬头看了她一眼,有点诧异,而后点了点头。
“你去休息吧,我会跟你妈说的。”
李曼君见父亲听进去了,心里也松口气。
王晓娟洗完碗甩着手上的水渍走进来,往关上的侧卧门瞅一眼,“曼君你们俩刚刚说什么了?什么要跟我说?”
李大为知道女儿的提议是好的,但对上妻子这种脾气不能直接说,不然她一准有一百个理由反驳你。
敷衍回:“没说什么。”
王晓娟才不信,睨了丈夫一眼,起身去拍李曼君的房门,“白天我跟你说的事你可别忘记了,明天吴阿姨来咱们家吃中饭,你必须给我在家,听见没?”
屋内的李曼君无奈的翻了个白眼,“......知道!”
“知道就好,我这也是为你好,现在好后生不好找,咱们总得比别人积极点,才能抢占先机,知道吗?”
李曼君在屋里嗯嗯应着,王晓娟以为她听进去了,这才离去。
晚上九点,镇中学下晚自习,李丽君和李建军噼里啪啦在院里洗漱,闹腾了十来分钟,这才各自回房安静下来。
在这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李曼君觉得夜晚特别漫长,心里盘算着关于九十年代的那些事,居然睡了过去。
李丽君进屋的动静不小,又折腾一会儿才睡。
李曼君被吵醒,迷迷糊糊等屋里安静了,再次沉沉睡去。
不想,睡到半夜,被李丽君晃醒。
“姐,姐你上不上厕所?”
李曼君还以为天亮了,睁开眼,窗外一片漆黑。
“干什么?”李曼君嗓子还有点哑,不是很清醒。
“姐,你陪我上厕所。”李丽君见姐姐醒了,塞给她一个手电筒。
李曼君被她这么一提,生出几分尿意,点点头,穿上拖鞋,姐妹俩打开院门,照着手电,肩挨着肩去附近公厕上厕所。
李曼君几乎没见过这么黑的夜晚,何况这还是一个大镇子,夜晚居然没有路灯。
抬头就能清楚的看到漫天繁星,一闪一闪的,是在大城市里没有过的清晰和多。
伴着星空,姐妹俩上好厕所,照着手电回家。
夜里吹来一点风,李丽君立马害怕的挽紧姐姐的胳膊,那疑神疑鬼的样子,把李曼君也整害怕了。
两人脚步从正常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直接一口气冲进家门,跑回房间。
半夜上厕所,真是惊险又刺激!
睡下前,李丽君说:“早知道我就不扔那个旧夜壶了......”
李曼君困意袭来,敷衍嗯了一声,一觉睡到天亮。
这次李曼君没懒床,知道中午得回来吃饭,格外珍惜上午的时间。
早上李丽君和李建军什么时候出的门,她就什么时候出的门。
李曼君买了三块钱的白糖,守在刘燕家附近目送她家大人离开,这才进门跟刘燕一起做花生糖稀稀。
刘燕家兄弟姐妹五个,下面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为了照顾家里的弟妹给他们做饭,刘燕一直留在家里。
她父母原本都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现在公司倒闭,两人拿着下岗补贴在原先的百货楼里盘了个柜台,做点小生意。
钱是能赚些,可家里孩子五个,经济压力很大。
其中排二的弟弟高中没考上,这个年纪又找不到合适工作,刘燕父母安排他去跟镇上老师傅学汽修。
这不,全家开店的开店,上学的上学,就他还在懒床。
一起来就见到李曼君两人在熬汤,好奇的问她们在干嘛。
李曼君想着自己今天下半天是抽不出空来了,这个刘老二正好可以抓壮丁。
问他:“你今天不去你师父那吗?”
提起这个刘燕就来气,“他把人家的拖拉机给修坏了,师傅赔了好大一笔钱,说要不起他这个徒弟,让人踢回来了!”
刘成要去捂住她姐的嘴,刘燕一巴掌给他拍开,“边去儿,别挡着我和你曼君姐干大事!”
“什么大事?”刘成追问。
李曼君笑着问他想不想一起干,刘成狂点头。
刘燕嫌弃:“别带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曼君把自己今天中午要回家吃饭的事说了出来,下午没空,刘燕这才答应带上她弟。
刘成见她们一点糖稀稀就能收几块牙膏皮,两眼放光,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吆喝起来比李曼君都有节奏。
快到中午时,摆摆手示意李曼君放心回家,剩下的交给他。
“那些村子十天半月都没人去一趟,肯定能收很多牙膏皮!”走前,刘成信心满满的拍胸脯保证一定帮李曼君把糖稀稀全部换光。
李曼君见他上午表现还不错,又叮嘱刘燕下村注意安全,这才回家吃午饭。
哦不,是回家相亲!
六点半不到,李曼君提前抵达汽车站牌,随手买了三人份的馒头和豆浆。
这时豆浆没包装,李曼君带的水壶里全是豆浆。
刘燕姐弟两准时抵达,准备下乡的班车师傅惊奇的看着这三个年轻人,“你们够早的啊,下乡干什么去?”
刘成手上挎着昨晚姐弟两一起熬好的花生糖稀稀,近三十斤有点沉,把篮子放在汽车水箱盖上,等汽车走起来,这里发热,有点硬的糖就软了。
把东西放下,笑着回:“收破烂。”
司机师傅觉得这可真稀奇,“我还头一次见到年轻人搞这个的。”
李曼君和刘燕找了个坐位坐下,扁担和绳子袋子都绑好搁在汽车过道旁,免得当着其他乘客的路。
“师傅什么时候走啊?”李曼君一边问,一边掏出买好的馒头分给刘燕姐弟两。
早上根本没人下乡去,司机走这么早,是为了下乡去把人拉上镇里来,笑着答:“这就走了。”
汽车发动,出到镇子外,接上了押车的女售票员,也就是司机老婆,便一路往乡里开去。
李曼君三人分着喝完了豆浆,吃好早餐,坐了二十分钟的车,就下到第一个村子里。
只有大的村子旁才通车,住在这些村里的人也比较富裕,牙膏用的人多,牙膏皮收上来不少。
李曼君三人分工合作,刘燕姐弟两负责用糖来兑换牙膏皮和鸡毛鸭毛,李曼君负责称其他废旧。
很少有人下到乡下来收破烂,村民们积攒的那些破铜烂铁和废旧纸壳酒瓶子,一下子就有了销处,李曼君的生意开展得比预想中顺利。
废旧加起来挺沉,看着被刘成轻松挑在肩上的废旧,刘燕满意的跟李曼君挤眼睛,得亏带上了这个壮劳力。
主要还是想找老货,李曼君逢人就问:“大爷大妈你们家有没有什么老物件,上了年头那些,四五十年一百两百年的?”
大妈们笑着说:“这可多了去了,我家的鼎罐罐从我婆婆那辈就在用了,七八十年的老物件了,你们也要?”
李曼君当然不是要这些煮饭的老物件,绞了几根糖稀稀递给大爷大妈们吃着甜嘴。
“大爷大妈你们见识广人脉多,要是有谁家想卖老物件或者有老物件的,劳烦帮忙多注意注意。”
“那好说。”大爷大妈们乐呵呵应下了。
都是老一辈苦过来的人,节省了一辈子,最多舍得给孙辈买点零食哄孩子,平时不舍得吃,倒是托了李曼君三人的福,尝了几口甜滋滋的糖。
刘燕发现,自己这个小伙伴比自己机灵太多,这些小惠的事情不花费什么本钱也不费什么功夫,怎么她就从来没想到过呢?
一整天下来走了四个大村子,牙膏皮基本都收光了,鸡毛鸭毛也收上来二十多斤,后面半道上遇到一个来晚的同行,看着李曼君几人身上飘出来的鸭毛味儿,气得骂他们抢了他的生意。
这时候,刘成往两个姐姐跟前一站,那满身无处发泄的青春暴躁气息,加上高大的身形,口气很冲,“你想欺负谁啊!”
那同行只得气哼哼的走了,“你们这些年轻人,迟早遭报应!”
刘成眼睛一瞪,追出去两步,“你再说一遍!”
那人一激灵,跑得比兔子还快。
刘成嘁了一声,转头回到两个姐姐身前,拍胸脯保证:
“我一个能打五个他那样的,咱收咱的,谁也不用怕,我保护你们俩!”
李曼君和刘燕对视一眼,噗嗤笑了。
“你们笑什么?”刘成莫名觉得不好意思。
李曼君冲年轻人竖起大拇指,“你很棒,有你在,我和你姐就安心多了。”
刘成只知道不好意思的嘿嘿傻笑,刘燕打了下他后脑勺,笑骂了声呆子。
二十斤糖稀稀全部换光光,还收了不少破铜烂铁啤酒瓶废纸壳,今天战绩斐然。
坐车返回镇上的时候,司机师傅都喊着要他们加一个人的车票钱,不然不给拉这么多破烂。
李曼君觉得也合理,这年头发货车也得给钱,何况还把汽车车顶占了一大半,引得其他带了货的乘客抱怨。
李曼君爽快加了一个人的车费钱,司机师傅这才满意。
下车时,付了四个人的车票,共两块,加上之前下乡的票钱一块五,今天光车费都用了三块五。
但三人都觉得这一趟值了。
东西卸下,满满一大堆东西,直接拉到收费站。
老板还记得李曼君,见她今天就拉来一大堆废旧,惊讶了好一会儿。
“你们下乡了?这可是个辛苦活,这么大一堆带回来挺难的吧?”老板娘一边翻看一边啧啧感慨。
废铁三十五斤、废铜十斤、纸壳三十斤、汽水酒瓶子三十八个,鸡毛十斤,鸭毛十五斤,后头这两样压满了布袋子,鼓囊囊的。
硬货李曼君用82.4元收的,里面她自己的本钱是81块,刘燕那借了一块四。
软货的鸡毛鸭毛,则是用糖稀稀换的,二两鸭毛鸡毛换一两糖稀稀,大人小孩都觉得赚了。
废旧站老板夫妻俩用草稿纸算了两遍账,共是186块整。
李曼君点点头,“对,是这么多。”
老板娘一边看着她唏嘘一边数钱递给她,“下次有的话再送我这来。”
这小姑娘的废旧打包得非常好,她基本踩一踩就能捆包,比那些大爷大妈送来的杂乱一堆省事多了。
李曼君笑着应好,朝站在对面巷子口,已经迫不及待的刘燕姐弟走去。
刘燕拿出一把零钱递给李曼君,“咱们这次牙膏皮卖了三十八块五。”
“我这边186,加起来是224块5毛,咱们先把成本和车票钱拿掉。”
李曼君把本钱103块5拿出来,余下121块。
“怎么分?”李曼君问两人,姐弟两说听她的。
“本钱是曼君姐出的,我和我姐就是打个下手,随便给点工钱就行了。”刘成真诚的说。
刘燕点点头表示赞同。
李曼君想了想,自己拿五,剩下五成姐弟两一人一半。
她把想法说出来,两人都表示没意见,一人分到三十块两毛五,这比熟练工在工地干一天小工还多。
重点是活还没工地上的一半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