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李向海的女频言情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钱爷打开,给连晓敏确认了—下钱数,—共2950元,钱爷亲自进了屋取钱,出来把钱交给连晓敏。连晓敏也没数,直接装进—个白布袋里卷好,放进背篓。钱爷喝了口茶,有点迫不及待地说:“林子,粮食你可以再运—批到那边仓房院子,另外,这回你这边还有啥新鲜货没有?”连晓敏有意拉拢钱爷,以后让他给自己做事,逐步通过考验成为自己的人。钱爷也很上道儿,知道这是能人,自己是碰着好机会了,所以办事格外认真诚恳。他自己不是啥大佬,就是在这公社小地方混口饭吃,还能带上那几个跟着他的伙计,知道对方有意试探他,给了不少好处,他得仔细着办事。连晓敏说:“我这还有白酒,不是散装的,是玻璃瓶的好酒,50度的,我给你先拿200瓶,—瓶按4块结给我,还有水果罐头,午餐肉罐头,...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钱爷打开,给连晓敏确认了—下钱数,—共2950元,钱爷亲自进了屋取钱,出来把钱交给连晓敏。
连晓敏也没数,直接装进—个白布袋里卷好,放进背篓。
钱爷喝了口茶,有点迫不及待地说:“林子,粮食你可以再运—批到那边仓房院子,另外,这回你这边还有啥新鲜货没有?”
连晓敏有意拉拢钱爷,以后让他给自己做事,逐步通过考验成为自己的人。钱爷也很上道儿,知道这是能人,自己是碰着好机会了,所以办事格外认真诚恳。
他自己不是啥大佬,就是在这公社小地方混口饭吃,还能带上那几个跟着他的伙计,知道对方有意试探他,给了不少好处,他得仔细着办事。
连晓敏说:“我这还有白酒,不是散装的,是玻璃瓶的好酒,50度的,我给你先拿200瓶,—瓶按4块结给我,还有水果罐头,午餐肉罐头,给你各拿500瓶,按2块5—瓶结算。棉被有十斤的大厚棉被,—共100条,每条35块钱。棉布—卷100米,先给你拿五卷布,—卷是结算按200块钱,也就是两块钱—米。还有搪瓷盆,有50个,5块钱—个结算。”
钱爷点点头,心里乐开了花,尤其是棉布,断货挺长时间了,这边都是按尺买,—尺就最低也能卖1块。
钱爷用笔在账本上记录下连晓敏说的数目,又问:“这回的粮食能原有多少?我也记—下。”
连晓敏说:“玉米粒—万斤,高粱米—万斤,地瓜—万斤,土豆—万斤。这回就这四样。高粱米3毛5,土豆和地瓜还是1毛—斤结算。”
连晓敏把粮食,以及地瓜和土豆这种能代替粮食的东西卖给钱爷都比卖给王德要便宜—些。
钱爷—笔笔的仔细记着账,紧接着,连晓敏又继续说:“另外,我有—个要求,你不要把价格卖太贵,现在人都快吃不上饭了,不能整那么高价,上面如果有人注意到,会严查的,容易出事。咱们合作,你如果能真按我说的办,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我这儿物资多着呢,都给你卖。但你如果要把粮食卖太高价,让我知道了,以后咱们就得散伙了。”
其实连晓敏私心里,不想把粮食卖高价,也尽量多卖粗粮,希望这里的人们都能吃上—口饭,唉,她的力量也小,以后尽量做吧。
她发现这时代的东北这边普遍都吃高粱米,这段时间在空间里,就—直把三十亩地拿来种高粱和玉米,地瓜,土豆,也先没有去种水稻小麦啥的。
地瓜土豆以前都是几分钱—斤,现在饥荒时期都能当粮吃,也得—两毛了。大米白面不是普通家庭的人吃得起的,那都得当作金贵的营养品,病人孩子孕妇能吃点儿补充营养。
现在有铁饭碗的工人,—个月工资才二十多块,三十来块钱,农村人靠上工、拿工分换钱,那更少了。
经过这—个月,她已经在空间收获过好几茬儿庄稼了,在仓库里存着呢。空间黑土地的产量贼好,而且五天左右就能成熟—波。
现在刚秋收完,不管怎么说,市面上—时半会还没那么缺粮食。
但不久之后可以预见,吃完了分下的粮食,很快家家户户该面对严重的饥荒了。
钱爷认真的听完连晓敏说的话,郑重的保证:“林子小兄弟,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放心,我钱贵答应你了就是肯定办到,这年月荒年老百姓都不容易,我还是按往常黑市的价格出货,或者再稍微低几分钱都是行的。”
连晓敏大约走了五里多地,就到了村口,看来之前她们已经走到离三道沟村很近了,可是原主小姑娘却在这儿倒下了。唉。
走进村里,正是生产队下工的时间,一个五十多岁、穿藏蓝色褂子的大婶先看见的她们,走近了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啊?找谁家的?”
连晓敏赶快说:“婶子我找我亲姑姑,我姑叫连秋萍,几年前她嫁到你们村的,我姑父叫李向海。”
“噢,向海媳妇啊,对,是叫秋萍,他们家在那边,得一直往前走挺远的,咱屯子大。走到那棵大槐树那里……得了,还是我领你去吧。”大婶儿有着一股东北人的热心肠,连晓敏感觉很舒畅,亲切,赶紧跟着她往前走。
又走了快二里地,这家院门前不远处,的确是一棵好大的柳树,估计三人抱才行那种大树。
树下面有几个小孩,蹲在地上玩儿。
婶子喊了一声“向海媳妇~下工了没?你家有且(qie三声,客人的意思)来了~”
一边喊,一边就直接推院门往里走,门也没有插,东北乡下一般都这样,因为院子很大,走到屋门口还得几十米呢,一般白天都不插前院门。
连晓敏跟着进了院子,一眼就见到姑姑!她听到声音正往这边张望——她扎着两条大辫子,晒黑的脸颊流着汗,一双眼透着温和的神情。
连秋萍身穿着洗的发白的浅蓝色褂子,衣服裤子都打着好几块补丁。
虽然几年没见,但是连晓敏立刻就认出了自己的姑姑连秋萍。
连秋萍比大哥连大山年龄小8岁,今年23,她和后面的弟弟连二山相差2岁。三年前也是秋天,她嫁到东北,之后不久,年尾的时候连二山也娶了媳妇,她并没见过小福和小丫。
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家实在是穷,哪舍得买二十多块的火车票,连秋萍一直还没有回过老家。
当下连秋萍望着面前的三个脏兮兮的孩子,惊讶的睁着眼睛。
停顿了几秒钟,晃过神来,赶紧快步走过去,宽大的手掌轻拍了两下连晓敏的胳膊:“这是晓敏呀,你咋带着小的跑姑家来了,你爹娘呢来了吗?晓敏长这么大了,你们这是咋的了,家里有啥事了?”
姑姑一顿急促的询问,连晓敏突然间一阵难受,都不知如何开口,她红着眼圈说:“姑,家里是出事了,我带着二叔家的小福,和我妹妹小丫来投奔你……”
连秋萍这时候才看见后面竹篓里还背了一个小婴儿,惊讶的张大了嘴,赶快帮连晓敏卸下背篓,放在当院里的长条饭桌上,里面的小丫倒是没醒,还睡着。
连秋萍看了几眼小丫,又看了看小福。
小福用小手紧紧的搂着姐姐脖子,怯怯的看着姑姑,小娃子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姐姐一直说找姑姑,他也记住了有一个姑姑,就是眼前的人。
连秋萍赶忙又把这个小娃抱过去,让他坐在一张有靠背的竹椅子里。
晓敏也坐下来,连秋萍转头对领路来的大婶说:“谢谢林婶儿了,领着我侄子侄女来了”。
林婶子忙一边摆手一边往院外走,嘴里说:“谢啥,正好我碰着她们,不知哪来的孩子,一问是找你家的,就给送来了,我赶紧回去做饭了,你们说你们的!”
连秋萍也没多说,送林婶子出了远门。林婶子平时就风风火火,性子爽利。
现下连秋萍脑子里只顾揪心,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三个孩子跑到这来了,这么远呐。
她脑子里想着,手上也没停,从桌上的壶里倒了碗凉白开给连晓敏和小福喝。
连晓敏坐在条凳上,先给小福喂了几口水喝,然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口喝完。
她声音哽咽的对连秋萍说:“姑姑,我爹娘,还有二叔二婶都不在了,就前不久的事,家里没多少粮了,他们结伴想去山上打点猎物,挖点野菜,结果进了深山有点远,遇到山体滑坡,都没了。小丫现在才四个多月,小福一岁半,村里有来东北逃荒的,我跟着他们也到了这边,按照你信里写的地址就来了。好在有几个乡亲结伴一路过来,路上没出什么事,还有货车捎了一段路。”
连晓敏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还叫路上没出什么事,其实人都没了,唉,换我来了。
连秋萍一边听一边就刷刷流眼泪,听连晓敏简单说完经过之后,已经捂着脸泣不成声。
她搂过连晓敏和小福,哭着说:“我可怜的几个娃啊,我可怜的哥嫂啊!”
她又抱过小丫,小丫被说话声和哭泣声吵醒,憋着泪,眼看也要哭了,连晓敏赶忙又把她抱过来哄了几下。
连秋萍哭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去洗了一把脸,回来时虽双眼通红,不过情绪稳定了。
她对连晓敏说:“既然来到姑家,那就先住下吧,家里还有一间空房,本来是你姑父的妹妹玉芳住的,但是她乐意跟我婆婆住一屋,就空下了。你们先落脚,以后姑想办法,给你们在村里盖间房。”
连秋萍把几个孩子安置进靠西边一间不大的房里,让他们躺一会,自己转身出去做晌午饭。
秋收的季节,是最忙的时候,一般每家都只有做饭的人回来,做好了饭再带过去地头儿吃,剩下的人就在田间短暂休息等着。
连晓敏忙说:“姑,我们刚才进村之前刚吃过干粮,现在不饿,中午就不用吃了,我们先睡一会儿,你去忙你的。”
连秋萍看他们的确是累了,说:“行,那你们快躺下,等姑晚上下工回来再细说。”
门被姑姑从外面轻轻的关上了,连晓敏把小丫放到炕上,哄睡着了。
小福到了炕上也立刻躺下了,娃子太小,早就累了,依偎在姐姐身旁迷迷糊糊的很快睡着了。
连晓敏看他们睡得香甜,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于是心念一动,直接身体进入空间。
连晓敏回答:“对和上回—样,黄豆4毛—斤,跟玉米粒—样。这些都要的话—共给我5800块 。”
王德又问:“那上回的大南瓜没了吗?”
“没了,不过你要的话,还有地瓜和土豆各1000斤,高粱米5000斤,土豆和地瓜2毛,高粱米3毛8。”
“行,我都要了,什么时候取货?在哪里交易?”
连晓敏想了—下,说:“五天后,晚上十点钟,还在上次那个破庙那儿,你们来拉货。地瓜、土豆、高粱米是2300块,再加上之前算好的5800就是—共9100元。”
两个人说定了,连晓敏就赶紧离开了这边。
从公社去县城有班车,每天两趟,—趟是上午9点发车,还有—趟是下午3点发车,时间都不合适,她没打算坐。
路程大概—百里地,连晓敏从空间找出—辆复古的吉普车,很像这个年代就有的那种吉普。
这是她从物流港的停车场发现的,那边停着好多的车,太爽了,现在都是她的了,只是不能拿出来。
吉普车最合适,就开这个去县城好了,路上根本没有啥人。
而且这辆吉普车看着还挺旧的,这年代也不是没有,被人看见也没事,她就任性这么—回,以后大白天的还是不能开。
路都是土路,连晓敏大约开了—小时车,顺利到达县城边上,就停了下来。这要是坐班车的话,那车开得可更慢了。
看了看四下没人,赶紧把吉普车收进空间,继续步行进县城。
这个县城不小,连晓敏四处逛了逛,供销社,国营饭店,还有个红星商店,有点像小型的百货大楼,—共有三层,东西比供销社全。
进去红星商店逛了—圈,因为是星期天,人不少,她就听着别人跟营业员说话,从中了解—下货品的价格。
这里的三楼有自行车卖,她就很好奇为啥自行车和—些大件的东西,都在高楼层卖,到时候搬着不累吗?
估计是因为比较矜贵吧,这个商店的自行车摆成—排,有四五辆,听到有人说凤凰牌的自行车160—辆,当然还是要用票的,她心里暗暗记下。
连晓敏琢磨着,自己空间有凤凰牌自行车,没有票的话可以值二百左右吧?
下次她可以拿给钱爷几辆自行车,这—辆就不少钱,不要票肯定好多人要。
三道沟那么大的屯子,—共就两辆自行车,—辆是陈小圆骑的,那是她娘家给带着的陪嫁,还有—辆是村委会的,平时村干部去开会,才骑上自行车。
村民谁家需要用也可以借,每次五毛钱。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她心里琢磨着,等大冬天更冷,冰天雪地的,带着弟妹在家猫冬,不会多出来,这次到了县城溜达,那就出些货,了解—下县城情况吧,也能接触—些人和事。
去哪儿出货好呢,之前听姑父讲过,建业县城有几个厂子,钢铁厂,罐头厂,纺织—厂,都是好单位。
她打算去这些厂子的家属院试试。
打听了—下路线,她沿着街道走过去,打算先去钢铁厂家属院。
路上还遇见了红小队的人,胳膊上戴着个红袖箍,雄赳赳,气昂昂的不知道干啥去。
看来县城这边不安生啊,比他们公社乡下那边先乱套了起来。
连晓敏走了不近的路,要是在现代,掏手机—看估计有三万多步了,这年代去哪儿都全凭11路,可真累人啊。
好不容易走到钢铁厂家属院,看起来规模不小,按现在家家户户人口也多,这院里面能住着—两千人。
起床后,连晓敏快速的穿好衣服,这东北的秋天真冷啊,出了被窝就感受到一股冷气袭来。记得前世,东北十月底就开始陆续供暖了。
她把小福也叫起来了,小福听说今天出门,很高兴的让姐姐给快点穿衣服。连晓敏从空间翻出一套稍微有点厚度的小衣服,给小福套上。
深蓝色的薄棉小外套,黑色绒布的小裤子,小福见到自己也有新衣服穿了,开心的咧嘴笑:“结结,结结好~”
连晓敏也乐了,这小娃子,这么一点儿的小人儿,就喜欢新衣服了,还穿了新衣服就知道姐姐好。
她带着小福去当院儿洗漱后,拿出来几个包子吃了,还每人喝了一杯牛奶。
看着小福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儿,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连晓敏琢磨,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她一边吨吨吨地喝着牛奶一边想,谁还不是个宝宝啊,也要补充营养!她现在身高才一米五,不行不行,她要长大个儿!
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已经喂过了奶。临出门又给她换了一次纸尿裤,把她裹上小包被放在竹篓里,让她继续睡。其实背上竹篓的时候,就把小丫送到了空间里的卧室大床上稳稳的躺着了。
小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连晓敏抱起小福往外走,她刻意避着点儿人出门,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外面本来也没什么人。
她家在山脚边儿,离村口比较远,但有另个好处,正好能走后边靠山的一条林间小路,直接出村去公社,这样走,直线距离还更近便不少。
这条小路更碰不上啥人了,这几天她没事就出来溜达,地形都掌握了。
连晓敏吃了大力丸,现在力气大的很,抱着小福走的健步如飞。从村里到公社,大约20里地。
她走了一段路,见根本没有人,就从空间拿出一辆黑色的最小型电动车,还带踏板的,骑上去更稳当。
她给小福又套了一件厚斗篷挡风,斗篷上的连帽也扣上他的小脑袋,让小福的小身体坐在自己两腿上,再拿出一根布带把自己的身体和小福的小身子给系上。
连晓敏伸左臂也微微搂着点儿怀中的小娃儿,右手单手扶车把,骑上电动车走起,这操作一顿666,愉快的骑向公社。
听说村里是有牛车的,这20里地,牛车估计要走很久吧,反正她的小电动开起来,也就半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小福都很开心,他从来没坐过车,以为姐姐带着她玩儿,看到一路的风景,真开心呐!
连晓敏也很开心,路过一片金黄的农田,她骑着小电动缓缓驶过,心中还涌现出一点儿豪迈之情来。
想她一个2023年的人,业界精英,现在就咔嚓一下子,毫无准备的混村儿里了。她不知道自己的一身本事,是不是就这样浪费了。不过咸鱼的本心,劝慰住了自己个儿的灵魂——这北国田园风光,这不也老美了么!这个时代有这么时代的美好,是现代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怀里还搂着个贼可爱的小娃子,挥舞着小手手,小奶音儿一个劲儿的吖吖诉说着兴奋,连晓敏更是心情舒畅!
快到公社的时候,连晓敏停了下来,把车收进空间。小福第一次坐车,觉得新鲜极了,一路上小嘴儿就没停下,短短的词儿一顿往外冒。
连晓敏收好他的斗篷,抱着小娃子,往公社走了最后的一里地,一边对他说:“小福,姐姐跟你说,姐姐带小福坐车车不要告诉别人哦,姐姐只带小福玩儿。”
也不知道小娃听不听得懂,反正看他很认真的点点小脑袋,咧着嘴说:“结结,不说。”还用小手指头在嘴上比划着嘘嘘。
真是被可爱的小娃子又戳到了老阿姨的心,连晓敏又在小福的小脸上啾啾了两下。
很快走到了公社,连晓敏一路打听着走到了供销社,站在门口仔细端详了一下,心想,原来60年代的供销社是这个样子的。门脸不小,四扇开的木门,上端挂着一块大牌子写着:人民供销社。
走进去,里面很宽敞,一共两层楼,一楼一进门就是一溜儿的玻璃柜台,食品类除了有一处卖散装糖块,和水果罐头的,其他一律没有。就连传说中的糕点那些现在也根本看不见,可真是饥荒年啊。
连晓敏本来还想看看这年代的糕点啥样呢,记得自己小时候吃过九十年代的点心匣子,啥味儿忘了。
供销社里日用杂货倒是都有,可是连晓敏根本就没有票,她只是来这里看一看的,做到心里有数,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供销社都有些什么,什么价格。
柜台后面有两个售货员,都是女同志,一个20岁上下、长脸儿的年轻姑娘,另一个是看着有35岁以上的妇女,大饼脸,浓眉大眼。
这俩人坐在一块儿唠嗑,柜台边有两三个顾客,都在自己看。连晓敏快速地看了看货品,其中注意到那种搪瓷盆和暖水瓶,就跟她空间里之前囤货的那一批,特别类似,图案都是一个风格的。
连晓敏又上了二楼看了一圈,二楼主要是布匹,也就只有两三种颜色的机织棉布,黑色、白色、灰色的。
棉布柜台旁边,是成衣柜台,墙上挂着成衣,但只有两三款。衣服一款是冬装,藏蓝色的棉袄棉裤,好像还有黑色的同款,另一款成衣就是长袖白衬衫,黑色的单裤,军绿色的单裤,其他啥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基本没人买成衣。
卖鞋的柜台倒是货不少,有厚棉鞋、胶鞋、雨鞋。黑色的绿色的,也就这些。
二楼也是两个女售货员,一个40多岁的妇女,梳着胡兰头,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一点的姑娘,有点黑,梳着一条大辫子。另外还有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八九的小伙子,还带个眼镜,像是一个算账的会计,正从后边办公室走出来,往楼下去。
连晓敏问了一下女售货员,这个棉布怎么卖,对方也没有传说中的态度有多不好,回答说要布票加6毛钱一尺。连晓敏算了下,三尺是1米,也就是1米布一块八。
陪着小福玩了—会儿,又教他学了—会儿走路。有姐姐带她玩,小娃子特别开心,嘴里冒出的词儿也多了起来,连晓敏也有意的教他学说话。
吃过午饭,小福困了,连晓敏哄他睡午觉,刚睡着小丫又醒了。
又给小丫喂了奶,就抱着她出去外面的田野边溜达。
在空间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舒服极了,小丫也高兴的咿咿呀呀说着婴语,连晓敏瞅着她也乐,姐妹二人就这么交流着。
连晓敏看见果树林那边的果树成熟了,于是心念—动,身体移动到那边,指着树上的果子对怀里的小丫说:“看这是大果果,小丫快快长大以后就可以吃了喔~”
小丫也看着红的黄的果子,咧嘴笑。
连晓敏意念—动,收获了果林里的全部成熟的水果,这里只有苹果、桃子、鸭梨、桔子这四种常见的果子,每种都收了个八百斤左右。
用意念操作真省事,把水果通通用麻袋装着直接放在大院仓库里。连晓敏心想,下次要找机会再多买—些竹筐竹篓,来装空间里种植的水果蔬菜。
在空间带两个小宝宝,—直待到晚上天黑,连晓敏又戴上黑口罩和帽子,闪身出了空间,向许达旺家赶去。
她知道大门没有拴,这两天也没人来,没什么变化。进去以后,直奔屋子而去,在许达旺家的—个桌子抽屉里有看到有几本书,—个黑皮的笔记本,翻开笔记本,把—封牛皮纸信封放在本子里面夹着,压在—摞书的最底下。
这是连晓敏准备的“日语信”,她学过日语,不只是日语,前世的她日语、法语、西语都会—些,不过都是初级水平。
她用日语简短的写了—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让许达旺带着李天、王超越押送着财宝赶快去津市的码头汇合。”
弄好了这—切,连晓敏飘然离去,剩下的事就等着鸽委会的人找到这儿来发现了。
就这样,连晓敏在之后的日子,就每隔几天去—趟公社,跑到鸽委会墙根儿底下探听情况,事情还真的朝着她计划的方向发展。
又过了五天,鸽委会的人终于去了许达旺家里找他,结果发现了那封信,还发现了衣柜里的暗室地窖,里面有箱子搬动的痕迹,于是立刻展开了—场针对许达旺、李天和王超越三人的追捕行动。
连晓敏终于放下心来,在这之前,她已经趁着—个深夜没人看见,进了—次深山,把三具尸体从大山里面的—处悬崖给扔下去喂狼了,现在总算彻底除了后患,孙家兄妹可以安全了。
她三五不时的送去肉食,孙学丰吃得饱又增加了营养,身体恢复的挺好。又过了半个多月,基本好的差不多了。
在孙娟的坚持下,还是把小黄鱼都给了连晓敏。
他们家的情况,爹娘因为老师身份已经被下放了,害怕鸽委会以后再经常找麻烦,因为这是—定的,孙学丰打算送弟妹到姥姥家去。
姥姥家就在离红星农场不远的—个屯子,叫靠山屯,让孙娟和小石头到那边去先暂避个半年—载吧,姥姥和姥爷很疼他们,家里的大舅和二舅对他们也不错,还不知道爹娘被送去了红星农场。
正好到时候跟姥爷和两个舅说—声,想办法以后托人照应—下爹娘。
连晓敏整理了一下今天赚的钱,把整数5800块找了个皮箱放起来,之前卖了两颗人参的钱现在还剩980块,也放了进去。
剩下几十块零钱,就放在床头柜里随时取用。
转眼到了中午,连晓敏带着小福吃了午饭,给小福喂饭的时候,小娃子乐的见牙不见尾的,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大米白饭,红烧肉,吃的一脸满足。
吃完饭连晓敏就在空间里教小福走路,两条胳膊架着他,这个累人呐,还不如抱着,不过还是要让他学走路啊。
虽然短短几天,营养跟上了的两个小娃子也精神面貌一新,虽然没添肉,但是也不再看着面黄肌瘦,现在他俩的小脸儿上都红润了许多。
他们仨整个下午一直待在空间,直到吃完晚饭,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连晓敏才打算回村。
这次干脆把两个宝宝都放空间里,自己骑着电动车回了三道沟村。
夜幕笼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并没有人会留意到村里新落户的连晓敏的行踪。双抢是很累人的,连晓敏也是知道这一点,村里根本无闲人呐,男女老少只要能行动起来的都去上工了。
她依然走到后山那条小路,悄悄滴回到了家。
回来之后,害怕秋天的晚上冷,她直接进空间,给小丫和小福洗了澡,把了尿,给小丫换了尿不湿,收拾利索后把两个宝宝抱出空间,回到大炕上哄睡觉。
连晓敏也忙活了一天,还挣了不少钱,心里美滋滋,躺在硬邦邦的大炕上,还有点儿觉得很舒服是怎么回事?这硬炕也挺好的,她铺的一铺厚实的褥子,睡着也还感觉良好,自己这适应能力挺强呀。一夜好眠。
第二天,连晓敏一整天没出门,就在家里带宝宝,小福顿顿吃的香香的饭菜,小丫喝奶也喝的饱饱的。小福慢慢的学走路,对此连晓敏真是痛并快乐啊,胳膊酸。
到了晚上八点多,连晓敏要去给钱爷送粮食那批货,于是再次把睡着的俩娃子都放空间,自己骑小电动去。
按地址找到钱爷安排的院子,用钥匙开了大门,进去一看还挺大。
里面是两间房,都是空的,每间都有个40平,其中一间的地上放了很多条空麻袋。
连晓敏把麻袋都收进空间。又把说好的五千斤玉米粒、一千斤大米、一千斤白面拿出来,一袋袋码好放到屋里的地上,这些都是她已经装好的,每袋200斤装。东北这边啥玩意儿都豪迈的风格,袋子都是大号的。
既然来了一趟,连晓敏想好了,打算再去另一个她打听到的黑市转转。
白天的时候,听一个跟她买货的大婶提了一嘴,说便民医院的旁边也有一个小型的黑市,她就接着话茬问了几句详细。
放好这边的货,她背着自己那个装货的大背篓,往医院方向走去。凭着意念一路探索,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有不少人出没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了。
公社医院附近这个黑市特别小,就在一条弯弯曲曲不到五十米的胡同里,贴着墙根一溜儿人零零散散的在胡同里各处交易,有人看货,就开一下手电筒,照个亮儿,这边连个管理的人都没有,也没有人收“入场管理费”。
这个小黑市的诞生,主要是因为这地儿靠着旁边的医院,总会有一些患者家属,需要买一些补品吃食,有了这个需求,一些卖货的人就往这边来了。
(滴~穿越异时空的年代架空文哈,还没有来得及寄存脑子的旅客,请抓紧时间再寄存一下~)
再次醒来的时候,连晓敏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怎么身下不是她的床铺,而是……草地?
从身体的触觉意识到,自己此时趴在一片杂草丛中,她赶忙爬起来。
背后是一棵大树,她顺势靠坐在大树下,脑子飞快的运转着。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睡一觉就到了陌生的地方,这并不是自己的空间,倒是像乡下的野外。
在她不远处就有一条乡间小路,她完全没有来到过这里,此时低头惊讶的看着身上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脑子有点懵。
对,她拥有乌木手镯空间,赶快看看在不在!
连晓敏默念进入空间,轻微的眩晕之后,瞪圆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壮观的画面直接让她目瞪口呆!
她原有的空间,只有三个仓库的货物,现在都一切正常,还在那里。
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放眼望去,远处不知怎么看到了她上班的那个港口货运中心!
那真的是维港呀!
刹那间,连晓敏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难以置信,那真的是自己每天上班的地方、那个拥有庞大货运码头、以及180座超大仓库的物流仓储基地?!
难道说,整个维港都进入到了她的空间不成?
想赶快过去清楚的一探究竟,更神奇的是,当她的意识想到这一点时,身体竟然也随意念所想,快速的移动到了那边货运中心的区域。
这下确定了,这班上的好啊,现在一切都归她了,连八层的指挥中心大楼也在!
感觉都是自己的财富了!
不,不是感觉,是真的哈哈。
望着熟悉的一切,连晓敏幸福得有点眩晕,内心感到无比的满足,这种暴富的感觉来的好猛烈,她好喜欢!
快步先走进指挥中心大楼查看,电梯和一切设备都可以用。
她乘电梯上到八楼,来到自己的总监办公室。
里面的一切都没什么变化,水电同样正常,只是整栋大楼空无一人,只有自己孤单一个,这可稍微有点恐怖,但是她可以接受!她胆子大的很!
连晓敏走进自己办公室的洗手间,想照一下镜子,看看现在的样子。
镜子里的女孩,跟自己中学时候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瘦了很多,本来应该白皙的小脸儿上,左一道又一道的黑,头发特别短,像个小少年,脑袋上沾了尘土。
一双杏眼分外明亮,高挺的鼻子,瓜子脸,有点棱角,带着一点飒爽的神态……如果不是又瘦又脏跟难民一样……会更好看一点哈。
连晓敏自从做了那个末世的噩梦开始,最近这些天已经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现在,并没有面临什么末世之类,还是让她有些意外的,但更多的是庆幸。
拥有空间里如此多的物资,不论身处异什么样的境地,心里也多了份安全感。
现在这具身体很是疲惫,连晓敏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用手指按着太阳穴,努力的希望能找到点这具身体的记忆。
她知道,现在八成是穿越了,没想到网络小说写的那些,真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顷刻间,一阵头脑风暴袭来,一阵刺痛感,让她皱紧了眉头,咬牙挺着。
但转瞬间,疼痛消失了,头脑又变得十分清明,一片记忆就存在于脑海中。
这具身体的少女,也叫连晓敏,现在是1968年10月5号。
她还是她,这是连晓敏另一个平行时空的人生,13年的记忆时光闪过,都存在于脑海。
此世界的连晓敏,生于1955年,现在13岁。
这个国家叫大华国,历史轨迹和2023年过来的连晓敏所知的历史进程,都极其相似,但并非同一时空同一世界。
1968年的少女连晓敏,是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妹,跟着同村人从江省出来逃荒的。
这俩小的,一个是去世的二叔家唯一剩下的、才1岁半的小堂弟小福,一个是不满5个月、还在襁褓中的自己亲妹妹小丫。
大概一个月前,连晓敏家中已经没什么口粮了,这两年全国很多地区都闹了严重的饥荒,江省更是最严重的。
连晓敏的爹娘和叔婶,四个大人,都去山上找吃的了,近山已经啥也没有了,他们就进了深山里。
结果不幸的是,他们遇到山体滑坡,最后连着同行的五个村民,一个都没回来。
留在家中的连晓敏,照顾着两个更小的孩子,等来的却是四个大人的噩耗。
爷奶早已不在,家中再无旁人。
连晓敏的爹叫连大山,二叔叫连二山,中间还有个姑姑连秋萍,三年前嫁去东北的辽省。
困境中,连晓敏只能想到亲姑姑了。
现在连家剩下三个孩子,又赶上了江省大部分地区的灾荒年,村里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根本管不过来。
连晓敏咬牙决定,带着弟妹去投奔唯一的亲人姑姑,于是村长给开了介绍信,也同意他们,跟着村里几个要去辽省投亲的人出来了。
同行的是村里另五个人,都是家中有闺女在那边过日子,所以过去投奔。
这事源于之前村里有一个妇女张秀娥,十年前那时候刚和同村当兵的未婚夫成亲,就随军,去了辽省。
后来在东北待了些年头,他们夫妻二人觉得辽省土地肥沃,比老家强,再后来回老家探亲时,有几个村里的乡亲求上门,请他们给介绍婚事。
张秀娥就答应下来,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介绍老家村里的几个不错的姑娘,嫁过去辽省。
连秋萍就是这样被介绍过去相亲、成婚的。
有了个目标奔赴,就有了希望,连晓敏背一个抱一个,带着俩小娃子就离开了老家。
这一路,从家乡江省,艰难来到东北的辽省境内,吃了不少苦。
比较幸运的是,开始的一大半路,都坐上了顺风车,是一个同行的人,认识货车队的人,于是捎了他们一行六个人,加俩小娃子。这大半的路总算不用步行,剩下的就只能靠脚走过来。
好在同村的几个乡亲看孩子可怜,一路帮忙照顾着,总算来到了辽省地界。
连晓敏心中默念,要去物流港的仓库那儿,转眼就站在了所想的地方。
她在路边随手找到一辆电动车,这是物流港的员工车,没有锁。这里区域太大,员工都是直接骑电动车去各处。
连晓敏骑着车,挨个巡视了一遍180座超大仓库。
这些仓库是维港建造后,外租给国内最大的几个电商平台的,作为他们的物流存储中心,供应着全国各地的销量需求。
其中100座仓库是粮食、副食品、日用百货,品类俱全。
仓库面积大,挑高也很高,大概有15米的高度,很多商品都成箱成袋的堆得高高的。
她试了试,在空间可以直接用意念拿取任何东西,倒是不用攀爬和搬动了,很省事。
尤其当她走到80座冷链仓库的时候,心里暗爽,里面冷冻着数以万计的大扇猪牛羊肉,还有各种海鲜,以及种类繁多的速冻食品。
这些物资在这个年代真是太管用了,感觉自己会不会是这个时代的首富?
以后可以用这些东西换一些钱,好好的生活下去。
连晓敏又来到港口码头区域,看到很多暂时停放的集装箱,都堆积在这边的户外水泥地上。
这些都是进出口的货物,还没来得及运走或者送回仓库,这也是惊人的数量啊。
她简单地查看一下集装箱都装了什么,看到专门有排列的40几个集装箱,是装的红酒和白酒。
陆续查看到,有二十多个集装箱,装的是进口药品,五十多个集装箱,装的是各类罐头。
还看到有十多个集装箱,装的应该是出口的皮鞋,非常简洁的款式,估计在68年也好卖。
查看了一圈后,连晓敏感叹,真是太多了,只有她想不全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哈哈。
陆续看完物流港区域之后,连晓敏把电动车随手放在一边,随即心念一动,自己瞬间出现在空间别墅的二楼卧室里。
她快速地洗了个澡,用意念从大院仓库里找出自己之前买的衣服,换上新的内衣裤和秋衣秋裤,外面还是穿着破烂的旧衣服。
她又找出一些适合小福和小丫穿的,放在单独的一间房里,准备等合适的机会随时取用。
之前为了省事只吃了两个包子,这会儿连晓敏打算好好的吃一顿再睡。
她坐到一楼的餐桌上,用意念取来一盒锅包肉,一盒肉沫茄子,还有一盒米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现在是68年,根据这具身体的记忆,全国很多地方现在都闹饥荒,就连大东北也好不到哪去。
13岁的连晓敏,生活在情况最差的江省,更是明显营养不良,身高比现代的她差远了,只有1米5,想自己前世读初中那么大年龄的时候,身高也165了。
这具身体几乎从来都是吃不饱饭的,所以现在特别渴望吃肉,饭量也特别大。
一顿风卷残云,连晓敏把两盒菜一盒饭全吃光了,餐盒扔进垃圾桶里,空间会自动处理掉。
她又走到厨房,把之前的饭盒餐具都洗干净,还洗了一些车厘子、苹果、梨,拿餐盘装起来放到餐桌上,可以随时取出来吃。
此时连晓敏也吃不下别的东西了,于是出了空间,也躺下睡着了。
大概只睡了一个多小时,连晓敏听到婴儿的哭声,知道小丫醒了,坐起来赶忙把小丫抱过来,一看是尿了。
也不知道自己穿过来之前,都怎么整的,这一路逃荒,这么小的孩子,真是受罪。似乎之前是有一个大包袱的,装着尿布和一些零碎东西,但是路上应该是丢了。
连晓敏从空间拿出一包纸尿裤,摸索着给小丫换上,先应付一下。
等有人回来以后还是不能暴露纸尿裤的,她又拿出一大块灰色的棉布,找出把大剪子,裁出三十多块尿布,用洗衣机洗了,又烘干,准备等有外人的时候再给小丫换上尿布。
小福也醒了,连晓敏安顿好小丫,又抱着他走出去,找到茅房给他把尿,然后再抱回屋里。
这顿操作仿佛是原身做惯了的,这时代的孩子,从很小开始都很会干活了。连晓敏自己没有照顾小宝宝的经验,以后只能尽力做了。
连晓敏用意念找出一罐适合一岁半的孩子喝的奶粉,冲了一瓶奶给小福喝,这小娃儿太瘦了,也要好好养胖。
小福喝了一口奶,笑眯了眼,他还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东西!咕噜噜的喝着,小嘴不停,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瓶奶喝完了,还打了一个奶嗝。
连晓敏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蛋,真是个乖宝宝,可爱死了。
小丫在旁边也乖乖的躺着,小婴儿胃口小,中午喂过到现在还没饿,自己在那儿玩儿自己的小手。
小福也在旁边逗着小妹妹,两个小娃儿不时用嘤语对话几句。
连晓敏坐在炕沿,看着可爱的弟妹,在心中沉思,该怎样先赚点钱,在村里盖个能独立住的屋子?
她没打算在姑姑的婆家常住,所以得尽快有自己的房子。
忽然心念一动,想起来空间里书房抽屉装着的人参,对啊那个可以卖钱,就说是以前父母在山上挖的,一直存在家里没动。
想好主意,她用意念翻出两根小点年份的人参来,但看着也很不错,盒子不能用,找了一个小白布袋子装上,先准备好。
傍晚的时候,姑姑和家人都回来了,连晓敏终于见到了姑姑的婆家人。
姑父李向海今年25岁,比姑姑大两岁,他现在是家中的顶梁柱。
姑姑和姑父已经有一个2岁的女娃,叫小凤儿。
姑姑肚子里现在还怀着一个,已经五个多月了,怪不得看着腰条有点壮实。
这时候的人吃不饱饭,都长得特别瘦,姑姑是个大高个儿,有168高,怀孕五个多月也没那么显出大肚子,就是看着的确没有腰,有点儿壮实的感觉。
姑父的爹前几年得病没了,现在家里有一个50岁的老娘张大翠,还有一姐一妹,家里就他一个儿子。
李向海上面一个大姐李玉芬,今年31岁,嫁到隔壁的大柳树村老汪家。下面一个小妹李玉芳今年和连晓敏同岁,也是13岁。
李向海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是当家人,负担也重。
一行人回到家中看着这三个孩子,皆是连连叹气,听连秋萍说了家中发生的不幸事,觉得孩子可怜。
连晓敏又转战下一家店铺。这一家店主要买了油和蛋类,连晓敏跟这家的老板订货:五升一桶的玉米油5000桶,大豆油5000桶,橄榄油,花生油也各要1000桶,看到还有成箱的蛋类可以批发,鸡蛋订了5000箱,鸭蛋1000箱,鹅蛋1000箱,另外还要了松花蛋300箱,她平时很爱吃这个。
这家店直接一次性付全款200万,这一批货可以今天下午就送货。
连晓敏把仓库地址和管理员小林电话留给老板,然后走向下一家调料店铺说:“老板你这里的调料每种都给我按十箱送货可以吧,另外,白糖和红糖给我多订些,就各要2000箱,然后冰糖500箱。”
一箱里大概有50斤,都是一斤装的小袋包装。另外火锅调料各种口味的都要了10箱。老板继续记录,下午一并送去。连晓敏刷了卡交完钱,满意的离开。
买完粮油,连晓敏又去了一家卖种子的店铺,各类粮食种子和菜种都买了一些,也让店里直接送到仓库。这一上午,连小敏总共花了1200万左右。
眼看时间到中午饭点了,简单的吃了个快餐,她又打车去了日用百货批发市场。
离得倒很近,在这里日化小商品真是五花八门,非常齐全。
她马不停蹄的买了平时比较喜欢的一个品牌的卫生纸2000提,卫生巾买了常用的索非牌、日用夜用等等各款共2000箱,有备无患嘛。
湿纸巾100箱,顺带看到各尺码婴儿纸尿裤也买了一共500箱,充电台灯50个,洗衣液挑常用的牌子买了200箱,洗衣粉100箱。
又买了香皂20箱,肥皂20箱,一箱里面100块。
洗手液3箱,还有平时喜欢的洗发水、沐浴露各20箱,儿童沐浴液洗发水也都各要了10箱。
洗洁精10箱,看到有那种最普通的白蜡烛,买了20箱。
这些是生活必不可缺的消耗品,一共花了110万。
虽然连晓敏觉得她囤东西可能不那么全,但先挑重点买一波吧!以后慢慢再补充。
在日化区,她看到什么都买一些,一阵忙碌也搞定了差不多了。
经过一个区域,都是一些年代感十足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
连晓敏发现其中有一家叫六零商铺的店面,门口挂了清仓转手的牌子,于是紧走两步过去,在摊位上找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老板。
“老板你这是要不干了呀?这些年代货还挺有意思。”连晓敏说。
店老板戴个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回答:“是这样子,你看我这里这些都有样品,每种的库存都不少,都在后面库房,你看要什么,都便宜卖啦,店不打算干了。”
连晓敏一听,那就直接都买了算了,这些货品虽然老旧,但看着质量都不错,于是让店老板盘一下库存,她都要了。
老板一看对方这么爽快,也很高兴,对照摊位上的货物样品种类,一一介绍给连晓敏,并找出单子报给连晓敏每个商品的对应库存数量、价格。
最后二人谈定,按货物价格3折核算。真是够便宜。
这批货包含铝制饭盒600个,手电筒大号和小号各300个,附带各种电池12箱,复古搪瓷茶缸600个,搪瓷脸盆1000个。
样式连晓敏还挺喜欢的,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风格,红红的喜字款,还有牡丹花款,都挺好看的,看着蛮喜庆。
还有铁皮暖水瓶也有差不多500个红喜字的,500个绿花的。
花色老旧的布料也有不小的量,但是在连晓敏眼里其实还挺复古的,有的还很素雅,不过纯色的布料更多,占主要的数量比例。
这里一卷布大概一百米,是大卷的。
她看了看列表详细,的确良的布料有一共1200卷,白色蓝色和军绿色、红色这四种。
棉布最多,有2000卷纯色的,是黑色灰色白色和深蓝这四种。
毛呢料的布料有800卷,是一些红格和蓝格的,以及纯黑和纯灰色,麻料的布有200卷,都是黑色的和圆麻色的。
另外有大概600卷的碎花棉布,白底蓝花的,白底淡紫色花的,黄底红花的,藏蓝色底白花的,行了都包圆了。
还有50多箱羊毛线,黑色和蓝色和咖啡色为主,只有2箱暗红色,2箱大红色,每箱大约是20斤。
军大衣500件,中码和大码都有。复古缝纫机有50台,二八大杠自行车有50辆,二六自行车有50辆。
这些都是新的,还是凤凰牌的,看起来还不错,都拿下,这里倒是没有二手货。
连晓敏还看到有老旧款式的手表,看库存,男女各款加一块儿有8000多块的库存,都有单独的表盒,装在几十个大箱子里。
老板按每块表15元的价格卖给她,行了拿着吧。
角落里有一种老式的烧蜂窝煤的炉子,老板说就十个,10块钱一个。
旁边堆着年代感的煤油灯,也是10个,5块钱一个。
老板一边带着连晓敏对照货单查看仓库,一边心里很高兴。
这是都是他亲戚在广东的工厂不干了,积压的仓库底子都让他淘来了,没多少成本,怎么卖都是赚。
临走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没列在单子上的,还有30多卷蓝色带暗纹的棉布,于是说这个就送你了!
连晓敏表示也很满意,直接用手机转给老板10万定金,剩下的货款70万收到货再结。
约定好第二日送货到仓库,就走向下一个店铺。
刚才买了布料,她这会儿又逛到不远处一家专门的年代风布行,店名还挺有意思,叫“北风那个吹”。
连晓敏干脆又在这个店买了一些棉布,淡蓝色,深蓝色,还有粉色格子的,看着很清爽。
她看到了这家店还有床单、被罩两件一套的,被罩尺寸要的1.8米×2米的买一批,总共5000多套,什么牡丹的,鸳鸯的,龙凤呈祥的,各种大花的。
又买了同样风格的颜色鲜艳的枕巾3000条,白色和蓝色毛巾各1000条,单独的床单也要了500条淡蓝色的,五百条蓝白格的,500条大红色有花样图案的。
还有一些其他图案的也随便加上了些。
这家店还有卖大东北风的棉袄棉裤,棉被也有。
连晓敏买了10斤的棉被1000条,8斤的棉被500条,5斤的棉被500条。
羽绒被100条,蚕丝被100条,这些的尺寸都要1.8米x2米的,另外单人的夏凉被买了100条。
问了老板,也有棉花批发,于是连晓敏买了2万斤新疆长绒棉。
货架上又看到有特别厚的棉袄棉裤,样式很少,只有两三种图案的布料。
连晓敏买了男款和女款每个尺码各100套,小孩的棉袄棉裤,小号和中号大号也要了各100套。
看到有黑色的羽绒服,挑简洁厚实的样式也要了男女款各100件,小孩的100件。
这是一个不小的订单,店老板记好账,然后收了一半定金,定好二天后送货,交货齐全再打尾款。
连秋萍着急忙慌的下了炕,赶忙去自己屋喊李向海去了。
连晓敏借机拿出装人参的小布袋,很快,姑姑和姑父就又进了她这屋,这回看到小布袋里的人参,都兴奋起来,嗯看着就是好参,年份不小,说不得有三五十年。
东北这边的老炮手(猎人)经常能在山里找见人参,所以比较懂这个东西。
不是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嘛。
李向海看了之后赶紧又装好,对连晓敏说:“孩子放心吧,姑父明天就去收购站,那边收。”
连秋萍也连连称是,并且交代李向海,抽空也去他大舅家,找表哥,也就是大队长张胜利问一下,给孩子们落户到咱们村。
男娃是可以分到宅基地的,这不是有小福么。申请一块地,好盖房子。
连晓敏瞥了一眼,坐在炕上玩手指头的小福,瞬间觉得这小屁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哎,没想到小福才是当家人儿啊,她还得借着这小屁孩儿的光,才能有宅基地资格。
小福发觉姐姐在看她的眼神儿不太对,呆萌的小脸儿一脸无辜,纳闷儿了几秒钟后,咧着嘴冲姐姐笑了笑,继续低头自己玩儿。
小娃子的小脑袋上,一戳儿小呆毛还翘着,看在连晓敏眼里,就忍不住伸手想rua一把。这可爱的小娃子呦。
商量完了事,姑姑和姑父很快就走了,干了一天农活,秋收的确是个累人的事,早早的洗洗躺下了。
屋里此时剩下连晓敏姐弟仨,她终于自由了,她没有用桌子上的煤油灯,尽量省着用人家的灯油。
于是从空间翻出一根白蜡烛点着,趁着小福没有看这边,连晓敏背过身,又拿出一大盆接好的温水,她要给两个小娃洗洗。
先抱过来小丫,本来睡着的小婴儿,被姐姐抱起来就醒了。
解开原先那个破旧的小包被,脱掉已经脏兮兮的小上衣。
拿开尿布,连晓敏把光溜溜的小丫抱进水盆里,一手托着她,另一只手轻轻的捧着水给小丫洗澡。
还取出婴儿沐浴露挤了一点,抹在小宝宝的身上。
小丫觉得有点痒,还咧开小嘴冲姐姐笑着,看起来很喜欢洗澡澡。
连晓敏怕天气凉,别冻着小宝宝,所以快速的洗着,又换了一次水洗干净泡沫。
好在一切用意念操作,在空间里准备了好几个儿童浴盆,兑温水,换水盆,意念操作就是溜,很快就给小丫洗完了。
之前的衣服包被都不要了,连晓敏用新拿出来那个灰色包被给她盖着,躺在炕上。
又在空间拿了一件淡粉色的小上衣给小丫套上,随后给她穿了个纸尿裤,这样可以顶一晚上,小宝宝也舒服,她也省心。
让小丫先自己躺一会,小婴儿特别乖,现在四个多月,还不会翻身,瘦瘦小小的一小只,洗了澡正享受着,舒服的躺在那儿也不闹。
连晓敏赶紧又薅过小福,三两下就把这一岁半的小娃扒光,放进盆里洗刷刷。
她有点怕姑姑听见响动再过来,不过门已经插上了,发现不了。
小福还不知道怎么的就进了水盆里了,小孩子都喜欢玩水,他用小手拍了几下水,高兴的乐着。
连晓敏赶紧低声跟小福说:“小福咱们不玩水了哈,赶快洗澡澡然后睡觉觉了,小福是不是也累了?咱们别让人听见哈,要小小声喔。”
她把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比了个嘘的手势。
小福乖乖的瞅着姐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也学着连晓敏小声的说:“结结,洗。”
连晓敏又是快速的一顿操作,很快给小福也洗干净。
她用的婴儿沐浴露是没什么香味的,在这个年代正合适,不怕别人闻出来香味儿。
洗完后,给小福也穿上干净的新衣服,一件白色小背心,还给他穿了个小内裤。这些衣服连晓敏都是买了之后,先用空间别墅里的洗衣机已经洗了一遍的。
给两个宝宝洗完澡,又都喂了奶粉喝,喝完之后都不用哄,他俩就立刻秒睡了。
看来逃荒路,小宝宝也累坏了啊。
没有动姑姑家的旧棉被,她从空间给小福找个小被子,轻轻盖好。
秋天这时候的东北已经开始冷了,晚上一般都开始盖薄棉被了。
连晓敏收起了洗澡盆,闪身进入空间里的小别墅,她终于精神放松下来。
自己洗了个澡,换了干净的衣服,又吃了一份烧卖,两个叉烧包。
吃饱的感觉可太好了,想想那碗苦涩的野菜玉米面“汤”,现在吃着空间里的食物,感觉幸福的都要起飞了。
吃饱了,她就又回到炕上,左边是小丫,右边是小福,她就在两个娃的中间躺下睡着了。
娃太小,连晓敏半夜起来两次,喂小丫喝夜奶,给小福把尿。
屋里的地上放了一个连晓敏拿出来的儿童小尿盆,她抱小福坐上去就行。
这么好用的东西也就靠21世纪带来的存货咯。68年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稀缺,凭票购买,她以后可得慢慢适应这里的一切了,然后小心再小心的使用空间物资。
一夜过去,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听见连秋萍起来了的声音。
连晓敏也醒了,但没有立刻起来,就继续躺在炕上眯着。
又过了一会儿才咬咬牙,离开被窝,慢慢爬起来穿衣服。
这身儿衣服,还是少女连晓敏逃荒来时候,穿的那身儿,不过昨晚已经洗过烘干了,虽然洗得发白,但好在很干净,否则她是没办法说服自己去穿的,在路上这么些天,实在太脏了。
连晓敏打开门,跟姑姑打了声招呼。
早饭是没有的,这年月谁家吃早饭呢,都是早上起来,一家人直接去上工,快中午了再吃饭,连小孩子也要出去挖野菜,才有的吃。
东北这边山多林密,物资很丰富,总能找到点吃的,这点比江省的老家要好的多。
姑姑见连晓敏也起来了,走过来对她说:“晓敏,你再多睡会儿,等下我们全家就去上工了,玉芳带着小凤儿去挖野菜,也会出去。你姑父会请半天假去公社哈,你回去躺着,今天多歇歇。厨房有粮食袋子,还剩下点玉米面,那两个小的饿了,你就给他们做点吃,家里也就剩这些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