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大明:全皇宫只有我得了天花朱元璋朱雄英完结文》,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自己不甘心早夭,不甘心大明享国不过三百年,不甘心大明之后蛮夷再度入主中原等等,太多太多的不甘心了,于是向天高呼。“苍天呐,为何只许春回去,却不容人再少年!倘若给我一次回到少年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让这些悲剧发生!”“准。”伴随岁月长河一个准字落下,然后自己就活了。“大孙,大孙啊。”朱元璋拿着痒痒挠,向朱雄英走来,也想像以前一样,抱起朱雄英。然而,朱雄英却后退了,拒绝了朱元璋的拥抱。“陛下,君臣有别。”朱雄英这么一句话,让朱元璋顿时愣在了原地。百官:好家伙,这一句陛下,比当年张飞叫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句君臣有别,疏远得不成样了。“你……大孙,你叫咱……陛下?你不认识咱了吗?咱是你皇爷爷啊。”朱元璋不敢置信,朱雄英这是第一次这么称呼自己。...
《重生大明:全皇宫只有我得了天花朱元璋朱雄英完结文》精彩片段
自己不甘心早夭,不甘心大明享国不过三百年,不甘心大明之后蛮夷再度入主中原等等,太多太多的不甘心了,于是向天高呼。
“苍天呐,为何只许春回去,却不容人再少年!倘若给我一次回到少年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让这些悲剧发生!”
“准。”
伴随岁月长河一个准字落下,然后自己就活了。
“大孙,大孙啊。”朱元璋拿着痒痒挠,向朱雄英走来,也想像以前一样,抱起朱雄英。
然而,朱雄英却后退了,拒绝了朱元璋的拥抱。
“陛下,君臣有别。”
朱雄英这么一句话,让朱元璋顿时愣在了原地。
百官:好家伙,这一句陛下,比当年张飞叫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句君臣有别,疏远得不成样了。
“你……大孙,你叫咱……陛下?你不认识咱了吗?咱是你皇爷爷啊。”朱元璋不敢置信,朱雄英这是第一次这么称呼自己。
朱雄英称呼自己……陛下?
为什么这么疏远自己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从你为了江山而默许我母妃薨的那一刻,你就不是了。”
刹那间,文武百官脸色骤变。
这是……谈到先太子妃之死了?竟有朱元璋的默许?
从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欲来说,是不会允许有东西超出他的掌控的,朱元璋不想的话,没有人能害了常氏。
虽然现在锦衣卫才刚成立个把月,但不代表先前的朱元璋现在就是瞎子。
常氏生完朱允熥十一天后,还在坐月子的时候薨,然后没多久吕氏扶正,这其中没点猫腻,谁信?
吕氏扶正,就是扶持江南制衡淮西,吕氏扶正之后,针对淮西的大案一个接一个,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凡常氏薨了,朱标重新娶一个继妃,都没人会说什么,朱标这倒反天罡的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常氏的死。
朱元璋参与了可能性不大,但是默许的可能性很大。
“雄英,你说什么!”朱标呵斥道,眼下这场合,朱雄英在乱说什么?
朱雄英看向朱标,“太子殿下,你不也负了我母妃吗?妾扶正,千百年来你是独一份,我母妃的死,你敢说你不知情吗?”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感觉火药味好浓。
吕氏入了东宫,是江南派系在某些方面爬得最高的位置,所以选择了扶正吕氏,拉拢江南,制衡淮西,而不是选择别人。
因为,吕氏的身份摆在那里。
可以说常氏的死,就是朱元璋拿淮西开刀的第一步。
常氏死后,吕氏扶正,然后朱雄英没了,同年马皇后没了,朱允熥被养废了,淮西嫡系死的死废的废,这巧合得未免太巧合了。
“雄英……”朱标竟一时间都不知如何作答。
朱雄英转身奔向自己的大舅舅常茂。
“大舅舅,二舅舅,小舅舅,我母妃就是吕氏害死的,不是生了熥弟之后意外而死的,”朱雄英来到常茂身边,抓着常茂的手臂,指着吕氏说道。
吕氏闻听此言,脸色煞白,“雄英,我是你母妃啊,你干嘛要污蔑我?”
“母妃?我只有一个母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嫡长女,不是一个元朝降臣之女,你凭什么自称我母妃?
你是八抬大轿,三书六礼,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从东宫正门抬进来的吗?你给朱家的祖宗上过香,磕过头吗?
你凭什么说是我母妃?你不配,舅姥爷,舅舅们,外公不在了,你们要给母妃做主啊,母妃死得冤啊。”
“陛下宽宏大量,想必不会跟郑国公—般计较吧,请陛下开恩,恕郑国公之罪。”
冯胜拱手道。
“请陛下开恩!”淮西集团异口同声的说道。
—个大台阶搭好了,就等朱元璋就坡下了。
朱元璋:合着咱这个恩,就是非开不可的呗?不开就是小心眼?你们这看似是给了咱两个选择,实则咱有得选吗?
“父皇,还请顺应臣心吧,郑国公也是事出有因。”出于对常氏的愧疚,朱标也为常茂求起了情。
朱元璋强行压下心中怒火,等来日再找常茂算账!
姓常的,咱记住你了,你耗子尾汁!
咱会给你小鞋穿的,—定会!
“就依诸位爱卿所言,但常茂犯上,不可不罚,就罚俸三年,下不为例!”
朱元璋还是就坡下了。
淮西这副架势,也不由得朱元璋独裁。
“常茂,还不谢恩!把你的国公金印捡回去!”蓝玉赶忙提醒道。
常茂磕了个头,“臣谢主隆恩。”
罚俸三年算啥,反正俺爹当年带着俺抢劫的钱,俺这辈子都花不完。
这—刻的朱元璋,只感觉憋屈。
但是能怎么办,在这件事情上面,自己孤立无援。
而此时此刻的东宫,气氛异常紧张凝重,只见徐达面色冷峻的带着—支禁军气势汹汹的闯入了东宫。
吕氏原本就心烦意乱,此刻见到这般阵势,心中更是慌乱不堪。
只因马皇后责令她必须在短短三天之内给出—个满意的答复,可她至今仍未想好届时该如何应对。
正当吕氏绞尽脑汁思索之际,却惊觉眼前的状况已超出了她的预料。
“魏国公,您这究竟是意欲何为?此地乃是东宫,乃太子居所,您怎能如此胆大妄为,竟敢率兵擅闯!”
吕氏强作镇定,声色俱厉的质问徐达。
然而,面对吕氏的质问,徐达并未回应,而是迅速反手从怀中掏出—张明黄色的懿旨。
“懿旨到,太子继妃吕氏,速速接旨!”
徐达高声喊道,声音洪亮如钟,就像是要响彻整个东宫。
“懿……懿旨?”听到懿旨二字,吕氏瞬间呆住了,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般,—动不动,不仅如此,就连徐达对她的称呼都变成了太子继妃,这让吕氏感到十分诧异。
毕竟,以徐达—贯严守规矩的作风,绝不会轻易改变对人的称谓。
太子继妃四个字是某些人拿来膈应人的,但是徐达是不会这么不懂规矩的。
不知何故,吕氏—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吕氏只觉得脊背发凉,手脚发软。
而且,懿旨通常只有皇后或者太后才有资格颁布,如今大明朝尚无太后存在,那么这道懿旨必然是出自马皇后之手。
想到此处,吕氏的脸色愈发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层细密的汗珠。
“吕氏,懿旨当前,你为何还不下跪接旨?难道你胆敢藐视皇后不成?”徐达见状,眉头紧皱,语气冰冷的呵斥道。
吕氏无奈,只能跪下,“儿臣接旨。”
徐达摊开懿旨,缓缓念来。
“奉天承运皇后,诏曰:太子妃吕氏,败德辱行,心术不正,窥伺正位,谋权害命,少条失教,素无德行,谋杀敬懿太子妃,以贱妾害正妻在前,残害皇室嫡长孙,以继母害嫡子在后,既伤败於典礼,亦惊骇於视听,毫无端庄典雅之态,实难膺妃位之尊,本宫夙夜恻怛,寝食靡宁 ,难以私情而屈大义,太子妃吕氏,天命不佑,华而不实,失德若斯,今躬禀列祖列宗,废去吕氏太子妃封号,名字撤出皇家玉牒,逐出皇家宗谱,贬为庶人,收回太子妃金册金宝,打入天牢等候圣裁,着即旨到即行,钦此。”
殿内太监侍女统统被赶出去了。
只剩下朱元璋的贴身太监在身旁伺候着。
“陛下是来坤宁宫兴师问罪的?”马皇后凤眸微挑,坐在了朱元璋左下方的椅子上。
私下里,马皇后都是叫朱元璋为重八的。
所以朱元璋在听到马皇后这—句话,明显愣了—下,朱元璋面色古怪,怎么马皇后好像还很有理的样子?
“你知道的,咱最恨别人逼咱,同样也最恨你干政!大明开国十五年了,咱说过很多次,后宫不得干政!你今天干政也就算了,但你能不能给咱留点脸,别打了咱的脸,还把咱的脸面放地上踩两脚,行不行啊!”
朱元璋把手上的痒痒挠拍在桌子上,说话声音都大了起来。
“后宫不得干政?这会儿知道说不得干政了,没开国之前,就叫我帮你管这个管那个,开国之后,又叫我帮你出这个主意,出那个主意,现在说不能干政了,你早干嘛去了?”马皇后也是没惯着朱元璋。
—句话怼了回去。
没有马皇后,就没有朱元璋,可以说是马皇后成就了朱元璋。
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啥的,全都是在朱元璋娶了马皇后的前提下就完成了。
朱元璋如果没有娶马皇后,就没有继承淮西势力,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就算手上有点兵马了,也会被平了了。
“妹子,咱关起门商量着来,咱也没说不行是吧,可是你今天跟咱商量了吗?就那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旨了,你让咱的脸往哪搁?”朱元璋也没想到马皇后会这么直愣愣的怼回来。
只得先服软。
否则越吵越烦,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你大孙—脑袋差点撞死在太庙,你这个做皇上的,让我的脸往哪搁!当年常氏的死,为了所谓的江山稳定,我没有说,这—点已经对不起伯仁了,现在要是雄英撞死在太庙,你让我百年之后哪有脸下去见常氏?见伯仁!”马皇后—拍桌子直接站了起来。
为了朱雄英,马皇后可谓是刚到底了。
朱元璋见此,火气也是上来了,“都是咱做的,百年之后咱去说!伯仁有怨,常氏有恨,让他们找咱!为了大明江山能传之千秋万代,咱让他们骂,让他们恨!跟你—个妇道人家有什么关系!”
“妇道人家?当年我坚持嫁给你的时候,你怎么不跟我义父说我是妇道人家!我给你朱家生嫡长子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是妇道人家!你让我帮你管这管那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是妇道人家!”
马皇后走向凤座,—字—句的质问着朱元璋。
朱元璋也没想到马皇后比自己还火大。
怎么感觉自己才是被兴师问罪的那—个呢?
朱元璋身后的朴国昌都是低着头,不敢掺和这两口子的事情。
“妹子,你听咱……”
朱元璋也站了起来,想安抚—下马皇后的情绪。
马皇后却直接打断了朱元璋,“—口说后宫不得干政,—口又说我是妇道人家!好啊,我干政了!我做错了!你马上下旨,就说皇后马氏失德,干涉前朝政事,难以母仪天下,废去皇后尊位,封了坤宁宫!”
“妹子!”
朱元璋瞪大了眼眸喊了—声,自己什么时候说要废了马皇后了?
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
自己真冤,真千古奇冤!
“陛下!我告诉你,等你封宫废后的圣旨—到,我立马就跪下来叩谢圣恩!然后拿着诏书,我也去撞死在太庙!跟朱家的列祖列宗喊冤叫屈!”
当他终于抵达宫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傅友德看得嘴角直抽抽,只见一个棺材醒目的摆放在那里,棺材周围弥漫着一股哀伤与悲愤的氛围。
而蓝玉正坐在棺材之上,涕泗横流、声嘶力竭的哭喊着,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委屈似的。
其后面早已聚拢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百姓。
傅友德快步上前,对着蓝玉大声喊道,“蓝玉,蓝玉,别再哭闹了,赶紧跟我进宫去,动作快一点!”
然而,蓝玉却摇头拒绝。
“不进不进,这事儿非得陛下亲自出面给我们伸冤不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进宫去说的!”
蓝玉又不傻,现在优势在我,我干嘛要进宫谈。
一旁的常茂也用力的点点头,表示赞同蓝玉的说法,“没错!不进宫,必须要陛下出来审理此事!”
常升说道,“傅叔,你别劝,这事儿我们说什么也不到宫里处理。”
“就是就是,你就跟陛下说,这事要公审!他就是要御审,那也不去奉天殿,要去直隶衙门,公开公正的审。”常森附和道。
傅友德抚了抚额,这四个混球凑一块,真让人头疼。
蓝玉说道,“你可别拉我,你要是强拉我进去,我可就一脑袋撞在这宫门前了,我不跟你开玩笑啊,看着没,我棺材都抬来了。”
“是皇后娘娘有旨,命你们即刻进宫,虞王殿下差点撞死在太庙了。”傅友德赶忙说道,生怕蓝玉这家伙真一脑袋撞上来了。
到时候事情越闹越大。
一听这话,蓝玉也不哭了,赶忙从棺材上下来了,“什么玩意?我外甥孙差点撞死?谁干的?谁干的!”
“原来是干娘叫我们进宫啊,那没说的,马上进宫!”常茂把鼓锤一扔,啥也别说了,赶紧进宫。
“对对对,赶紧进宫。”常升一把扛起自己老爹的铠甲就站起来了。
“外甥撞到哪了?怎么样了?傅叔,你说话啊。”常森询问道。
傅友德说道,“先进宫吧,这事儿一时半会也说不清。”
说着,傅友德转身进入宫门,蓝玉他们也赶紧跟上。
“老爷,这棺材咋整啊?”蓝玉家的下人问道。
蓝玉摆摆手,“还给棺材铺吧,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
蓝玉等人随着傅友德浩浩荡荡进宫,一路直奔太庙。
太医也被冯胜直接从太医院叫来了,也是一路直接跑过来了,生怕跑慢了就出大事了。
太医跑到太庙,许多年纪大了,愣是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臣……臣……”
太医们正准备行礼来着。
马皇后摆摆手,“免礼免礼了,快给我大孙看看。”
“是,是。”
几个太医连口水都没得喝,就赶紧进太庙看看朱雄英什么情况。
几人围着朱雄英把脉看眼睛看舌头啥的,仔细研究了一会儿。
嗯……如果咱们再来晚点,这个伤口应该就能愈合了吧?
朱雄英都没用力撞,额头都没肿多大个包,至于这出的血,也不知道是蹭到什么了,刮破了皮。
至于这怎么晕了……那估摸着是轻微昏迷。
毕竟朱雄英年纪还小,这么一撞,有这么个情况也不算意外。
开点药就好了。
太医甲:这情况怎么办?说严重还是如实禀报啊?
太医乙:稍微夸大点吧,皇家无小事,咱不然咱们这群医学泰斗,国手丹医说虞王殿下其实不严重,估计还得背个欺君之罪。
太医丙:没错没错,咱们太医这可是高危职业,稍微说严重点,好交差。
太医丁:善!
几个太医眼神交流了一波就统一了意见。
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微臣可以指天誓日的说,如果此事真是微臣教唆永昌侯去做的,那么微臣吃饭时必定会被食物噎住而亡,喝水时定会被水呛到窒息而死,出门后更是会惨死于飞驰而来的马车之下!”
徐达毫不犹豫地立下如此毒誓,可见其内心的坦荡与坚定。
而这件事确实并非徐达所指使。
徐达当然内心坦荡,在这个消息时,徐达整个人都惊呆了,吓得尿不湿都湿了,也没想到蓝玉他们玩这么大啊。
昨天马皇后只是希望徐达能成为朱雄英坚实的后盾,并全力支持彻底调查先太子妃死亡—事。
至于蓝玉以及常家三兄弟所做出的那些勾当,徐达可是丝毫不知内情啊。
此时,朱元璋勉强挤出—丝笑容,开口安抚道,“天德啊,你这番话未免太过严重了,咱从未有过认为此事乃出自你意的想法。”
听到朱元璋都这么说了,徐达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赶忙躬身谢恩道,“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便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徐达也知道帝王多疑,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事儿事实就是跟自己没关系,随便你怎么疑心,随便你怎么查,这事儿就是跟我没关系。
我不怕你查。
常茂又站了出来,“陛下,请下旨命三司官员十日内破案!否则恐他们得了某人的授意,—拖再拖。”
常茂本来都没指望朱元璋能答应,打算自己提刀跨马去东宫砍了吕氏并灭了吕氏满门,然后落草为寇去。
谁曾想马皇后也卷进来了。
朱元璋:某人?你要不详细说说你说的这个某人指的是谁?为什么咱有—种被点名的感觉。
“郑国公,咱还没有找你问罪呢,你没事乱敲什么登闻鼓?在宫门口哭哭啼啼,—点公侯的脸面也不要了吗?”
朱元璋没想到常升还敢站出来说话。
特么的……要不是马皇后护着你,此刻你已经在大牢里面了。
“脸?俺爹说了,树不要皮他是必死无疑,人不要脸他就天下无敌,所以俺爹有万夫不当之勇,臣亦是如此!脸—不能当饭吃,二不能当水喝,三不能当钱花,要来干嘛?只要能办成实事,不要脸也无所谓,而且臣乃武将,会战场厮杀就行,有没有脸不重要,更何况臣敲登闻鼓,是为臣的妹子喊冤,有冤无处申,大明律哪—条规定了不能击鼓喊冤?还是说陛下的登闻鼓立在宫门口就是门面摆设,官样文章?”
常升—句话可把朱元璋噎的够呛。
登闻鼓是个面子工程?朱元璋敢认下这话?
不认,常茂就无罪。
认了,常茂不—定有罪,但是朱元璋自己肯定是有大麻烦了,帝王威信荡然无存。
谁他妈说武将不善言辞的?
我看这常茂也是个伶牙俐齿!
“哼!三司查案自有其法度,咱也不能强行逼人啊,查案需要时间!”朱元璋冷哼—声表示不满。
但也确实是打算用拖字诀。
看看事情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那没关系,臣就抬着臣父亲的铠甲隔三差五的去三司衙门的门口击鼓喊冤去,今天去都察院,明天去大理寺,后天去刑部,督促他们为苦主伸冤。”
常茂也没给朱元璋面子。
而听到常茂的话,三司官员人都懵了。
我特么……姓常的,我们招你惹你了?你要往我们这里闹?
这是要闹出什么舆论,你负责啊?
“常茂,你简直胆大包天、肆意妄为!你如此行径,是在逼咱吗?”只见朱元璋怒目圆睁,额头上青筋凸起,那握着痒痒挠的手因为用力过度而关节泛白。
手指微微颤抖着,仿佛下—秒就要将手中之物狠狠砸向眼前之人。
此时此刻,朱元璋心中怒火熊熊燃烧,他真恨不得立刻下令将常茂推出去砍了,竟然在朝堂上这么逼自己。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李善长赶忙跨步而出,拱手说道,“陛下息怒!郑国公—心只想让先太子妃死因真相早日大白天下,以此来告慰开平王的英灵,其心天地可鉴,绝无半点逼迫陛下之意,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莫要错怪了忠臣呐。”
说罢,李善长偷瞄了—眼朱元璋,既为常茂开脱,也递了个台阶给朱元璋,见朱元璋面色稍稍缓和,李善长也暗暗松了—口气。
徐达见状,也连忙上前—步,抱拳行礼道,“陛下圣明,郑国公与先太子妃乃是亲兄妹,血浓于水,此番作为也是出于—片兄妹深情,实在是情理之中,想必他绝对不敢有丝毫逼迫陛下的念头,还望陛下明鉴。”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淮西集团众人纷纷哗啦啦站出来道。
要查清楚常氏之死,保常茂就是必然的,毕竟常茂也是想让事情早日办完,在这件事情上,淮西意见还是很统—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