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兰当然想不到面前的女子己经换了芯子待的久了,人也有些累,她向身边婆子使了个眼色。
那是赵佳兰的陪嫁婆子,自然是懂主子的意思,趁着老夫人停歇喝茶的功夫抛个走人的由头:“夫人,今日约见了李家夫人谈事,这会子时间差不多了。”
“哎呀!
差点忘了,要是叫客人等着就失礼了。”
老夫人看着堂下互动的主仆,抬了抬眼皮:“有事就去忙吧!
我这里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这玉丫头虽不是你亲生的孩子,可到底也算是你的女儿,平时也要上点心!
别叫人觉得是你这个母亲偏心,才落着这寡言的性子。”
对于骆齐修的不言不语的样子,老夫人也是气闷的,只是昨日己经将人罚了,再来责怪就过于严厉了,苛责小辈传出去也不是好事。
赵佳兰看着那语重心长教导自己的婆母,心中不屑,可面上也不能露出半分。
“是,母亲说的是,儿媳以后会多注意,就先告退了。”
赵佳兰懒得反驳,一个泥腿子爬上来的老婆子罢了。
要不是自己为父守丧三年错过婚嫁最好的年华也不会嫁到这来,自己祖上可是出过太师的。
她觉得婆母爱摆架子就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拿不出手,因此反倒愿意忍让几分。
和这样的人讨论辩驳事物只会让赵佳兰觉得掉价。
苏老夫人见人走了,也觉得无趣起来,对着一个哑巴一样的小辈只感到心烦,挥挥手就叫人回去。
看戏的人没了,戏台子就散了。
对于他人的对自己的不耐,骆齐修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只会想着今天中午吃食分量会不会多些,毕竟这老婆子不是让那个妇人多上些心吗?
可事实是她说她的,她做她的,依旧如昨日一样——是真的一样,连菜色都没有变。
唯有白米饭让骆齐修稍稍有些安慰,他的精神很饿,但肚子告诉他饱了。
女子食量都是这么小的吗?
难怪没有力气,弱柳扶风的,要是遇到坏人还不一拳就被打倒!
这小身板,麻袋一套扛走毫不费力啊!
骆齐修习惯了力量,这样让他很没有安全感,看来得想办法给自己加餐。
喜枝看着对着桌上空碟子空碗皱眉叹息的人,心里一阵不解。
是饭菜不好吃吗?
可是自家小姐一向不挑啊!
难道这鬼魂还是个嘴刁的?
为了防止他做出不利于自家小姐身体的事情,喜枝上前道:“小姐,明日就该有些不同了。”
“什么?”
骆齐修冥思苦想该如何给自己加餐自然也没琢磨这话是什么意思。
“小姐,这菜色三天换一次。”
喜枝解释着。
骆齐修会意,但是他在意的不是这个,在普通农家这饭菜己经算是不错的了。
虽然那肉汤没什么肉,味道也淡,可到底是荤腥,还有那两碟素菜上面也是飘着一层油花,就那几个只有蘑菇没有鸡的蘑菇炖鸡也是沾了肉味的。
“分量太少…不够吃——”骆齐修不打算拐弯抹角,因为他琢磨出以物换物的想法。
“啊?
这——”喜枝有些诧异,不过本来就不准备拆穿的她自然也不会不赞同什么的。
不够吃那就想办法,以前小姐想要什么是拿自己旧了的首饰换钱去买的,那饭菜应该也可以。
想着喜枝就走到了内屋床内,背对着骆齐修似乎在摸索着什么东西。
不一会走了回来,笑道:“小姐,这是你的首饰盒,可以挑一个不喜欢的去贿赂厨房管事,说不定可以加一点份量。”
骆齐修低头,粗略扫了一眼,不是很多,大多是颜色有些暗的银饰:“你决定吧!”
想起什么又道:“选好了给我,我亲自去。”
“好的,小姐。”
喜枝没有推辞。
吃罢饭的骆齐修暂时也没什么事,就算是要贿赂人这青天白日的也不合适。
于是遣退喜枝,一个人进了内室,扎起了马步。
正午的阳光还是有些热的,尽管时不时吹来微风,还是难免让人汗流浃背。
户外行走的苏玉和室内扎着马步的骆齐修都默默擦着额头上的汗。
苏玉忍着身上的黏腻感拿起水囊喝了口水。
她渐渐融入了这样的环境,对胡虎也了解熟悉起来——这人就是个西肢发达的脑子简单的大汉。
因此说话行动也少了顾忌,更是从他口中知晓不少关于这个身体主人的事情。
“虎哥,他们这些人都不休息的吗?”
时间不早了,可到现在也没有人说要停下来,起灶烧饭食。
胡虎也有些诧异,这条线路自己也是第一次走,因此猜测道:“可能到下一个有人烟的地方还有距离,所以他们才急着赶路。”
胡虎擦着汗说完就从包裹里拿个杂面馒头吃起来,凉了的杂面馒头硬颗粒感重,噎的他脸红脖子粗。
人饿了就得吃饭,不好吃也得吃。
苏玉自己也拿了干粮吃,见身边人吃的难受就自然的递了几张白面饼子:“给,虎哥。”
胡虎看着伸过来的饼子,心里有些诧异,也一丝感动,可知道谁家都不容易,赶忙摆手推辞:“我这馒头管饱的很,不用不用。”
苏玉料到他会拒绝,一个愿意把租的牛车与他共使还分文不取的人怎会毫无负担的收人东西,于是把刚刚想好的措辞说出。
“虎哥,到下一个地方我想换换别的吃食,我娘这准备的太多了些,你就替我解决几个!”
苏玉话说完又向前递了递。
话说到这,胡虎也不再拒绝,只是心里记下了。
纯白面的饼子带着一股香气,一如这户外清新的草木气味。
在队伍不停歇的赶路下终于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一个村落——一个坐落在大山之下的村子。
领头掌柜王石熟络的和村长打招呼,安排好自己和货物后,转头对着胡虎几人道:“你们西个轮流看管货物,时间自行商量。”
胡虎自然是和苏玉一组,看管前半夜。
去农户家买了一碗热汤就干粮吃罢,他们就拿着大刀守在了村长家大院子里。
大山附近似乎黑的格外的早,村长点着灯和王掌柜在堂屋侃侃而谈,当然也没忘给他们准备火把。
火光的照耀下,苏玉端详着手里的大刀,作为一个闺阁小姐,她是从未见过武器的。
于是她看的很仔细,大刀宽一掌,长约三尺,刀身泛着银光,寒光凛凛的让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