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短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含辛茹苦》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林有成”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含辛茹苦》内容概括: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含辛茹苦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有成,这有你的信!”
这句话瞬间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林有成抱着怀里的娃娃,望向那个邮递员,眼睛一亮,心中冒出来一个念头,但又有些不确定。
“请问是林有成同志吗?”
年轻精神的邮递员走到林有成跟前,问了一句。
“我是。”
“这有一封你的信。”
邮递员说着,从背着的布包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林有成,说道:“你签收一下。”
林有成一看那封信正是从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寄过来的,瞬间心里就有些兴奋和激动了,因为这封信并不厚。
那么很大可能应该就不是退稿。
如果退稿,那么他的那份厚厚的手写书稿也应该被退回来。
抱着这样的想法,林有成接过了那封信。
一旁的谢春霞和张红梅看着这一幕,都是很奇怪,不知道林有成收得这封信是关于什么。
邮递员等林有成签收之后,才好奇地问道:“林有成同志,你是给《小说月报》写文章投稿了吗?”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位除了几个孩子都十分意外。
林有成一个扫大街的还写文章给杂志社投稿?
这怎么可能啊!
张红梅更是瞪大眼睛,觉得听到了什么可笑的事,这整个春风街道谁不知道林有成就是一个扫大街的,写得哪门子文章,还投稿。
“林有成同志,能问一下过稿了吗?”
邮递员的这话让林有成有些意外,他没打算在这里拆开信,不过现在邮递员当面问这个话,林有成倒也不好拿回屋拆。
关键林有成自己心里也很期待。
他希望会和他想的一样。
孩子他妈,一定要保佑过稿啊。
虽然心里有了猜测,但林有成还是忍不住向地下的孩子他妈祈祷了一句,然后林有成一手抱着娃娃,一手将那封《小说月报》寄过来的信拆开了,林有成仔细浏览了一下里面的内容。
“林有成同志:
见字如晤,十分荣幸你选择了《小说月报》发表你的作品《山楂树之恋》,经过编辑部审稿,一致决定刊发你的这篇……”
看到这里,林有成心里的那块大石终于落下,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容,望向邮递员,说道:“过稿了!”
说出这句话,林有成心里甚至有一种想哭,喜极而泣的冲动。
不容易啊!
真的不容易啊,他一边带娃,一边写稿,真得太不容易了。
呜呜呜,他和孩子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过稿了!
林有成这句话直接就让现场惊了。
张红梅张大了嘴巴,没说出口的话,瞬间就被噎回去了,整个人的表情十分精彩。
谢春霞和张卫民也很震惊,夫妻俩相视一眼,很显然都有些恍惚,不敢相信。
不过,年轻的邮递员却是十分兴奋,忙说道:“林有成同志,我也十分喜爱文学。”
“我一直都有在看文学杂志,还看小说,特别喜欢那篇《班主任》。”
“林有成同志,我也有写稿,后面能不能请你也看一下我写的稿子?”
年轻的邮递员似乎是真的很喜爱文学,对于面前在《小说月报》过稿的林有成说起文学很是兴奋,整个人眼睛里都是闪着光,那是真正兴奋和热爱的光芒。
当然年轻的邮递员对林有成也很是尊敬,还是忍不住说了希望林有成能看他写的稿子的话。
其实这个时代是文学的春天,自然也就是文学爱好者的春天,对于文学的渴望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林有成没看完信,听见邮递员的话,自然是谦虚地说道:“互相交流学习。”
“那太好了,互相交流学习,真的祝贺你,林有成同志。”
邮递员再次祝贺了林有成,也没有在这里久待,满脸笑容地离开,他还要去下一个地方送信。
邮递员带来的这一封信可以说不亚于直接在现场投掷了一颗手榴弹,直接就将整个院子里面的人都震得不轻。
“有成,你真往杂志社写文章,还过稿了啊?”
张卫民还有些不相信,他虽然知道林有成是上过高中,但压根就没读完,现在也一直在扫大街。
这样的林有成居然还会写文章?
谢春霞也满脸难以置信,她现在依旧有些没反应过来,即便现在的林有成不像以前混不吝,一天到晚在外打牌,但要是说林有成会写文章,是个文化人,这还是让她难以相信。
林有成笑着说道:“运气好。”
这哪里是什么运气好!
那可是《小说月报》的杂志,运气好怎么可能就在上面发表文章。
张卫民虽然不怎么看杂志,但也知道能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有多厉害,他们厂里有一个宣传员就是因为在德城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还受到了厂里的表扬。
林有成这可是往津城的《小说月报》上投稿,发表文章,这得有多厉害啊!
“这可不是幸运啊,这是真的了不起啊!”
“是啊,太了不起了。”
谢春霞虽然震惊,但还是一脸笑容地称赞林有成。
这话她是打心底说的,她是真的觉得太了不起了。
这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那真的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面色尴尬难看的张红梅原本还当着林兆庆的面,准备说一番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话,哪里想到林有成居然还是个写文章的文化人,这瞬间就觉得面上有些火辣辣。
不过,张红梅虽然面上尴尬,一阵烧得慌,但还是厚着脸皮,有些好奇地问道:“有成,你这在上面发表文章有多少钱啊?”
多少钱?
林有成没回答,不过脸上满是笑容。
张红梅一看林有成没有回答,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怎么也止不住,心里愈发好奇,问道:“刚才赔得医药费够了吗?”
听见这话,林有成笑了,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这笑容让张红梅等人更加好奇得不行。
林有成自然不会说,虽然他没看完信,但也看见了那张稿费单。
那不是稿费单,那是他的春天。
他的春天终于来了。
董照一听林有成的话,整个人眼前一亮,作为编辑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作家能够多写稿。
也许在编辑眼里,作者最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二十三小时五十九分都在写稿,最后一分钟交稿。
不,那一分钟都不需要交稿,只需要一秒交稿,多出的五十九秒就让作者休息一下。
现在听见林有成这句话,董照自然有些激动,忙不迭地问道:“真的吗?”
“新稿是关于什么的想法?”
看着董照这般急切的样子,林有成笑了笑,说道:“关于爱情。”
关于爱情?
董照一愣,他没有想到林有成的新书居然还是关于爱情,这让他很意外。
董照追问道:“那依旧是像静秋和老三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吗?”
“不是的。”
听见林有成这话,董照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上一个故事的重复。
有一些作者可能一辈子只写一本书,那就是处女作,后面的都是在重复,逃不掉处女作的影子。
董照担心林有成会困在处女作里。
当然,这话董照没直接说,毕竟他还没有看林有成新的小说,也不知道林有成这新的爱情故事究竟是不是在山楂树的树影下,没有走出去。
林有成不知道董照的担心,如果知道,他只会让董照不必多虑。
因为他即将要纵的这把火是新的犯罪,那必然是截然不同,意想不到的纵火手法。
林有成甚至觉得,也许他这新的一把火烧起来,他将成为很多人的爸爸。
董照心里很好奇,在《山楂树之恋》这样让人肝肠寸断,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之后,林有成还会写怎样的爱情故事?
“有成,你这次这个故事是长篇,还是短篇?”
林有成听见董照这话,想了下,不禁说道:“也许,应该会是中长篇。”
董照一听林有成这话,心里也就有了底。
既然是中长篇,那看样子林有成是真的有了很细的故事情节,并不是简单冒出来的念头,不然不会说是中长篇。
不管怎么样,这次来能够从林有成这边听到新稿的计划,就是最大的收获。
如果说林有成的新稿消息传出去,只怕会有不少杂志社的编辑前来抢稿,毕竟林有成现在凭借处女作《山楂树之恋》,在不少编辑心里也算是知名作家,自然会有想要约稿的编辑。
像之前《芙蓉》杂志,还有《湘江文艺》杂志都是有向林有成约稿。
“有成,那你这篇稿子写完,一定要给我看啊。”
林有成听见董照这话,不禁点了点头。
毕竟董照这都大老远从津城赶来,林有成又怎么可能不重视董照这份心。
“说实话,我现在就很期待看你的下一篇小说,尤其是你说还是关于爱情,我很想知道这次你又会写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看见董照好奇的目光,林有成笑了笑,说道:“我只能说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爱情故事。”
“毕竟,春天的花从来不止一种,不是吗?”
董照听着林有成的话,心里越发好奇,但是林有成不和他聊这个爱情故事,他也不能一直追问,点头说道:“是的,春天的花是从来都不止一种,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说得没错。”
董照又和林有成聊起了文学,聊起了一些与爱情有关的文学作品。
“你知道吗?看你的这篇《山楂树之恋》,我有想起沈老的《边城》,一样是那样美好,但又带着隐痛。”
“不能和沈老的《边城》相比,《边城》那是真正的文学。”
董照又说道:“《山楂树之恋》同样美好,还有国外的那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当然,那封信的开头绝了——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是整封信的开头,既是标题也是称呼……”
“是的,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很经典的作品……”
林有成和董照聊着一些文学作品里面的爱情。
不得不说,两个大男人在一起聊文学,还是聊爱情,这画面还是十分——
和谐。
……
天色将晚,董照和林有成聊了很久,但并没有留下来住。
因为林有成家里并没有地方住,现在林兆欢和林兆乐现在都跟着林有成睡,而另外一间屋子则是林兆喜姐弟四人。
董照自然没留下来住,去了招待所,这也算是公费出差,除了能报销,自然也会有补助。
林有成把林兆乐哄睡,又去看了一眼睡着的林兆喜姐弟,姐弟四人还睡在一张大床上。
林兆喜还是睡在外侧,林兆美和林兆满两个人睡觉很老实,睡觉最不老实的就是林兆庆,手都压在林兆满的脸上。
林有成上前把林兆庆的手给拉开,心里也不禁感叹,林兆满睡得可真香,丝毫没有受林兆庆的影响。
林有成心想,虽然还不算太挤,但后面还要再打两张张双层的床,最好还是要把这间屋子给隔开,毕竟孩子后面年纪大了,还是要分开。
不过,最好还是换一间屋子。
林有成给几个萝卜头盖了一下被子,小声走出了屋子,走到堂屋的八仙桌前坐下。
虽然林有成和董照说了自己有了那个想法,但其实他也在想是不是应该真的要写这个爱情故事。
毕竟他这个爱情故事还是不符合现在的文学潮流。
既不伤痕,也不反思,至于先锋,也许能牵强附会上。
究竟合适,还是不合适?
林有成心里在想这个问题,但他其实心里更多地认为在80年代这个文学涌动的时期,文学爱好者向往的是那种自由的、多元共生的局面,文学创作自然也应该是相对自由及思想艺术的多元。
就像他和董照说的,春天的花从来不止一种。
既然在现在这样一个文学自由,百花齐放的春天,他又有什么顾虑的。
毕竟,他一个芳心纵火犯不过是再次纵火犯罪,写爱情罢了。
最新评论